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论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
论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第一篇:论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论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摘要与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策略有关的研究成果有两大方面:其一是小学生学习特点对外语的影响。
这一类研究主要关于小学生学习语言时的特点以及对学第二外语英语产生的影响。
其二是关于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策略的研究。
这一类主要是对小学英语教学各环节中教学策略的特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但目前针对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策略的成果并不广泛。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英语教学教学环节学习兴趣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主要涉及两方面。
一是小学生学习特点对外语的影响,二是关于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关于小学生学习特点对外语的影响每个发育正常的儿童在出生后的4~5年内都能学会母语,但在学习第二外语时,同样的时间会有同样的效果吗?儿童学习语言时,有以下几个特征:1.儿童的模仿性。
对于一种语言的习得来自于不断地示范与模仿。
在牙牙学语时,如果想要某样东西,比如糖。
儿童会试着回忆父母亲平时的对话,努力发出“糖”。
当得到肯定的回应后,儿童便会将“糖”与“tang”建立对应关系。
2.儿童的表现性。
当儿童达到父母亲的要求后,正确的说出物体的名字,父母亲会及时的给予鼓励与奖励。
3.儿童的需要性。
儿童自出生后完全处于一种被母语包围的氛围中,父母亲输入的语言是地地道道的母语。
儿童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必须使用能与父母沟通的母语,这种动机使得习得母语成为生活的需要。
综上所述,儿童不管在多么恶劣的语言环境下,都可以学会母语。
但学习英语时儿童的学习效果达不到母语。
1.儿童的模仿性。
儿童的模仿对象大多是学校里的老师但并不是每位老师都有正确的发音。
所以大部分学校提倡跟读录音机。
这样可以给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语音环境。
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2儿童的表现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些已经习得知识的儿童会主动发言,争取老师的鼓励。
但对于一部分没掌握好知识的儿童而言,他们会避免参与英语学习活动,怕出错,被同学嘲笑。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近几十年来,尤其是在教育心理学及其教育学科,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一直受到重视,已成为学生们学习英语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对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系统研究也成为研究者争先恐后的课题。
早期文献记载,小学英语教师通过游戏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们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习[1]英语变得更有趣,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此外,小学英语游戏教学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们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能力,促进学生们彼此之间的交流能力,提高学生们的社交能力。
但尽管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但关于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系统研究远远不够,目前的相关文献记载,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戏的设计和实施阶段[2],仅有一小部分文献记载了其它非游戏相关的话题。
如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游戏的设计、各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有效性、游戏教学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影响等等。
此外,文献也指出,由于游戏教学可能会影响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还有必要研究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师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一大发展方向,但其发展方向尚不够成熟,相关研究也还有待发展。
总的来说,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发展方向完全是有利的,因此,应当积极研究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研究方向,提出更合理的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法,从而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1] 张亮.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影响研究[J].英语教学,2020,24(3):286-291[2] 王静,杨婷.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实施的若干问题探析[J].英语教学,2020,34(2):279-。
文献综述——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许旻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只有客观地遵循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切实依据课标的要求,站在单元整体角度设计的英语课堂,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是未来英语教学着重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单元整体设计整体把握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正确把握单元中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各课的教学内容,科学分解单元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单元内各课时的特点,形成侧重点不同的各种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整体发展.引言部分:一,概念与定义:“小学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通盘考虑《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以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一个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方法,整体安排教学时间,整体设计单元主题作业。
而且“单元整体设计"应该具有整体性,相关性,阶梯性和综合性。
二,存在的现状:小学英语教学经历了十多年的“由传统的字词教学向语篇教学的过渡”的教学方法,在2010年被朱浦老师关于“文本再构”、“应用性独立语段教学”理念的更替至今,尚未走过很多时日。
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过渡到“基于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理解此概念或者无法独立用此理念设计教学。
因此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孤立地制定每节课的目标。
不少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缺乏单元意识.缺少对本单元的整体分析,不能从单元整体考虑学完本单元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发生的行为变化。
2。
单课时之间缺乏相关性、延续性和阶梯性。
教师较难使用合理的单课时话题将单课时有机整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深入。
主题部分:一,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的意义: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教师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统一;整合时间资源,使用有限的课时产生乘法的效益;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从整体上正确、全面把握语篇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合理认知组块的建构,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二, 实施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的原因:(一),理论方面1。
小学英语写作文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英语写作文教学研究文献综述Title: Literature Review of Teaching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Writing CompositionAbstract: This literature review examines research on teaching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writing composition. The review focuses on the strategies, methods, and approaches employed by educators to help young students develop their writing skill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Various studies and articles from reputable sources were reviewed to gather insights on effective teaching practices and best practices in English writing instruc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Introduction: Teaching English writing composition to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a crucial aspect of language education. Writing is a fundamental skill that not only helps students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but also enhances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creativity, and language proficiency. Therefore, educators must employ 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support young learners in developing their writing skills in English.Methods: To conduct this literature review, various databases, such as ERIC, JSTOR, and Google Scholar, wereutilized to search for relevant studies and articles on the topic of teaching English writing composition to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 used in the search included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writing composition," "teaching strategies," "methods," and "best practices." The search was limited to research published in the last ten years to ensure the review reflects current trends and practices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writing instruction.Results: The literature review revealed several key findings regarding effective teaching practices in English writing composi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Firstly, it is essential for educators to provide ampl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ir writing skills through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journal writing, creative writing exercises, and collaborative writing projects. Additionally, teachers should provide feedback and guidance to students to help them improve their writing skills and develop a sense of ownership and pride in their work.Furthermor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plan, organize, and revise their writing is critical in helping them become proficient writers. Educators should als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grammar, punctuation, andspelling in writing instruction and provide scaffolding and support to students as they navigate the writing process.Conclusion: In conclusion, teaching English writing composition to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a complex and nuanced process that requires careful plann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a suppor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is literature review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providing young learners with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and develop their writing skills in English through engaging activities, feedback, and guidance from educators. By implement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and incorporating best practices in English writing instruction, teachers can help students become confident and proficient writer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Overall, this literature review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educators seeking to enhance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in English writing composi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By incorporating evidence-based strategies and methods, educators can empower young learners to become proficient writers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or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文献综述
教师行为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影响的文献综述11级教育学(师范)陆亚萍1118402010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各国频繁的来往与交流,那么学习除母语外的第二语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目前国内也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英语学习热,各种各样的英语班招生的广告充斥街头。
笔者发现,除了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外,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学习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选择探究教师行为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苏州大学的图书馆中的数据库资源丰富,是学校花费了巨资来维护的,因而笔者选择主要在苏州大学的校内数据库中搜集文献。
首先笔者需要了解教师的行为到底包括哪几个方面,因而在中国知网的数据库中输入“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来检索文献,选取了与本课题联系紧密的各个方面的文献45篇,进行概括来得到教师行为主要包括教学行为和非教学行为,其中教学行为包括教学管理、教学手段、教师语言、教学氛围、教学心境、教学内容、教师课堂反馈这七个方面;非教学行为包括师生关系、教师期待、教师人格魅力三个方面。
接着笔者再从这几个方面分别去搜集相关的文献,文献包括了从1998年到2012年的学术论文,包含了近14年来的研究成果。
接下来笔者呈现14年来学术界对“教师行为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影响”的研究情况。
首先,笔者将来阐释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即从教学管理、教学手段、教师语言、教学氛围、教学心境、教学内容、教师课堂反馈七个方面来一一向读者展现近14年的研究调查的成果。
一、教师教学管理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调查发现,教师对小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的反应过于敏感,或者滥用惩罚手段都会对小学生英语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特别是教师变相体罚或中途停止讲课花费大量时间训斥学生的行为,不仅有损教师威信,也会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意去认真听该英语教师讲课,从而大大降低了该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效率。
[1]高永玲.关于小学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43-44 二、教师教学手段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表根据Costa的观察,教师从提问、课堂结构设计、反馈和自身的楷模作用四个方面对学生思维产生影响。
论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
论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引言:小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的重要阶段。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英语教育在小学阶段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综述相关文献,总结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一、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现状1.以游戏为核心的教学法:尤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性已被广泛采用。
该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
(Jin Li, 2024)2.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视听的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Wenning, 2024)3.任务驱动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通过为学生提供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完成具体任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Guo Jie, 2024)二、影响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因素1.学生特点: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有限。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和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Zhang Lianxing, 2024)2.教师角色:教师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巧和专业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Wang Yajuan, 2024)3.教学资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设备和其他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资源的质量和使用方式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学校和教师应注重教学资源的投入和管理,以提供有利于教学的环境。
(Zhang Xiaofen, 2024)三、未来研究的方向1.个性化教学策略: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文献综述——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
文献综述——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引言: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起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英语基础对孩子们的学习之路至关重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单元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整体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单元内的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等综合技能。
本文旨在综述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
一、实践:1.整体教学设计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的应用2. 实践案例:《My Family》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整体教学设计在《My Family》单元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a.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家庭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自己家庭的思考,并让学生谈论自己家人的特点和爱好。
b.词汇记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家庭成员有关的词汇小游戏,如词汇卡片配对、词汇接龙等,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记忆和巩固词汇。
c.听力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听力练习,如听音选择正确的答案、听音排序家庭成员的顺序等,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d.口语对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让学生模仿对话表达自己家庭成员的特点和喜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e.阅读理解:教师可以选取一篇与家庭成员相关的短篇阅读材料,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研究:1.效果评估:对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研究需要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研究者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问卷调查、学习成绩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评估整体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影响。
2.教师角色:整体教学设计强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研究者可以探讨教师在整体教学设计中的角色转变,如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如何组织学生参与到活动中等。
3.学生参与度:整体教学设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研究者可以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通过游戏化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结论: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过多种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全面提升语言技能。
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综述
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综述引言小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孩子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小学英语教学研究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以期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语言教学模式传统语法-翻译法传统语法-翻译法是早期小学英语教学的主流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和语法规则。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语言的真实运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交际语言教学法随着语言教学理念的转变,交际语言教学法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与他人的真实交流,关注语言的功能和应用。
交际语言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
情感教育与英语教学情感教育与英语教学的结合是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英语教学则提供了一个培养情感教育的平台。
通过将情感元素融入英语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情感发展。
教学方法与策略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通过设置真实情境和交际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培养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一种以游戏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化教学可以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如角色扮演、问答游戏等,增加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游戏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小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增强学生对语言的听觉和视觉感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评估与反馈任务评估任务评估是一种以任务为基准的评估方式。
【文献综述】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文献综述小学英语教育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一、材料来源笔者通过各种有关英语教学的书籍、期刊、杂志、报纸、网络,收集并仔细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来对本课题进行研究探讨。
比如Nunan的《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Yalden的《Principles of Course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程晓堂的《任务型语言教学》、鲁子问的《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岳守国的《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魏永红的《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等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任务型教学法(Task - based 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学法的新发展成果,是交际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 )的新发展,它是基于前苏联心理语言学家Vygotsky(1962)的语言与学习理论提出来的(鲁子问,2002)。
该语言教学模式的提出经过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旨在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从1998年开始,我国陆续在高中、初中和小学(2000-2001)开展进行任务型教学法的课堂实验教学(鲁子问,2001)。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任务型教学模式产生于Bangalor Project 。
1979 年,Prabbu 在印度南部Bangalor,将当时看来比较激进的任务型教学法理论假设大胆地付诸于教学实践活动中, 他认为:Students may learn more effectively when their minds are focused on the task , rather than on the language they are using ( Prabbu ,1987) 。
在教学过程实施过程中,Prabbu 把任务活动分为四类:以规则为中心的活动( Rule–centered Activities ),以形式为中心的活动( Form–centered Activities ),以目标为中心的活动( Goal–centered Activities )和以意义为中心的活动( Meaning–centered Activities ),并提出在任务活动过程中,学生会在关注语言意义的过程中自动内化语法系统,因此,教师不需要明确地教给学生语法规则和过多地进行语法纠错。
英语教学法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英语教学法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综述一些英语教学法的研究,并提供一个范文模板作为参考。
一、直接法直接法是指在教学中直接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和教学。
这种教学法强调了语言的实际运用,通过模仿和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研究表明,直接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语言,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范文模板:直接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直接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
直接法强调了语言的实际运用,通过让学生直接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和教学,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直接法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通过示范和激励,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表达。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景,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学习语言。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用英语进行对话。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研究表明,直接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直接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语言。
此外,直接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
总之,直接法是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法。
通过直接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广泛采用直接法。
二、交际法交际法是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
这种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情境交际和真实对话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研究表明,交际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范文模板: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交际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
交际法强调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通过情境交际和真实对话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在交际法中,教师注重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英语教育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笔者通过向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阅读,利用网络资源参考了教育期刊,利用网络仔细搜寻合作学习研究者发表的文章。
为了了解目前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现状和效果,笔者也运用在实习期间的一个半月时间,深入到教学一线,以广济中心小学(实验校区)为蹲点学校,在征得校长和任课老师同意下,听取了诸多英语教学,自己也将合作学习法尝试应用到实习教学的实践中,从而使笔者在研究时对合作学习有了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已广泛运用于美国、加拿大、以色列、德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尼日利亚等国的大中小学教学,成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被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和当今社会最有效、最先进的学习方式。
关于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约翰逊兄弟(Roger T. and David Johnson)这样定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包括学生个人的责任感,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面对面地交流以及对整个合作过程的管理能力。
学生们经过合理的分工组成小组,共同承担某项学习任务,通过团体的努力实现学习目标,每个学生不仅确保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还要确保组内其他成员完成任务。
美国约翰逊·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Slavin)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1990年,美国当代合作教育研究的著名专家戴维森(Dacidson,N)出版《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给教师的一本手册》,认为合作学习可以与具体学科相结合。
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有着深厚而宽广的理论基础:目标结构理论、社会凝聚理论、动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发展理论。
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研究目的
2
3
探讨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分析现有研究中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为英语教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
系统梳理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成果,分析其研究方法和结论,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案例分析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英语教师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理念、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估,探讨成功案例背后的原因和启示。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们普遍注重对教材的分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但在教学评价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
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中等偏上的趋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够清晰、对学情的分析不够深入等。
对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建议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
标题: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的重要性
作者:张三
参考文献
THANKS
感谢观看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04
研究结果与讨论
研究表明,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如何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以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研究结果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主要包括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估四个方面。其中,分析能力主要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设计能力主要包括对教学活动、教学材料、教学策略的设计;实施能力主要包括对教学活动、教学材料、教学策略的实施;评估能力主要包括对教学活动、学习者表现的评估。
教学设计能力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评估教学效果等能力,同时也涉及对学习者、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的分析,以及根据不同教学情境进行灵活调整的能力。
小学英语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小学英语教育文献综述范文English: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growing interest and research focus o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particularly regarding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e role of technology. Scholars hav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ng a conduc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integrates language learning with other subjects, foster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promotes learner autonomy. Various teaching approaches such as task-based learning,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have been explored for their effectiveness in engaging young learners and facilitating language acquisition. Additionally,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including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CALL), digit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app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evalent, offering diverse opportunities for interactive and personalized learning experiences. Furthermore, attention has been directed towards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teachers to possess not only linguistic proficiency but also pedagogical skills to effectively cater to the diverse needs of primary school learners.Overall,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undersc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holistic and innovative approaches that prioritize meaningful communication, interdisciplinary connections, and learner-centered instruction in fostering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中文翻译:近年来,对小学英语教育的兴趣和研究重点日益增长,特别是对有效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和技术的作用进行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研究综述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研究综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已经成为全球通用语言。
在这个时代,学好英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小学是学习英语的起点,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为了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学者们不断研究探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本文将综述一些小学英语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供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参考。
循序渐进法循序渐进法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教授知识。
在英语学习中,循序渐进法则是按照字母、单词、简单句子、复杂句子及篇章和语言技能的层次逐步渗透,建立学生的语言体系。
但是,循序渐进法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如果孩子们的基础比较好,那么这种方法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无聊。
因此,教师在应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材。
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在英语教学中用游戏来吸引和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习变成一种乐趣,并且增强学生的互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游戏教学法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应用都非常广泛,是靠近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适合于小学英语教学。
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游戏的形式和规则,合理安排游戏的目标,围绕游戏的目标和规则展开语言输入和输出,帮助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状态。
对于学生来说,游戏要有意义,有参与性,有转化性,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
听说教学法听说教学法是学习英语的核心,“听说”是语言交际的基础。
因此,针对小学生英语教学,听说教学法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结合听力和口语技巧,指导学生模仿英语发音,机械地背熟一些单词。
让小学生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获取英语听力输入,帮助学生理解身边的事物并快速记忆相关单词、句型等。
同时,实践出真知。
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或课间的时间,开展各种英语角、英语讲座等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信心和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
小学英语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小学英语教育文献综述范文English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 exploring effectiv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to enhanc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This literature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current research o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focusing on key trends, challenges, and best practices.One of the key trend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is the shift towards a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his approach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students' speak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through interactive activities and real-life communication task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students who are exposed to a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end to have better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confidence in using English.Another important trend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is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teachers have access to a wide range of digital resources and tools that can enhance language learning.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educational apps, and online platforms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ir English skills in a fun and engaging way.Despite the many benefits of using technology in English education, there are also challenges that teachers face. One common challenge is the digital divide, where students from disadvantaged backgrounds may not have access to the necessary technology at home. This can create inequalities in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nd hinder students' language development. Additionally, teachers need to be trained in using technology effectively to maximize its potential in the classroom.In order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t is important for teachers to adopt best practices in their teaching. One effective strategy is to create a language-rich environment in the classroom, wherestudents are exposed to English language input through songs, stories, and games. This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language skills in a natural and immersive way.Another best practice is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meaningfu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By incorporating pair work, group activities, and role-plays, teachers can create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where students feel motivated to use English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peers. This can help students build confidence in their language abilities and improve their fluency.In conclusio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is a dynamic field that continues to evolve with new trends and challenges. By embracing a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tegrating technology, and adopting best practices in teaching, teachers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strong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and prepare them for success in the future. It is essential for educators to stay informed about current research and innovations in English education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receive the best possible learning experience.。
英语教学热点问题研究之文献综述
英语教学热点问题研究之文献综述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方建华摘要: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呈列了当前英语教学中的主要观点。
内容分四大部分,即,英语教学宏观策略、阅读教学研究、英语有效教学研究、英语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研究。
关键词:宏观策略,阅读教学,有效教学,学生活动前言随着教改的逐步深入,英语教学领域也呈现各种思想交汇、各个学派共融的局面,广大基础教育领域的英语教学实践者——英语教师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学习、领会和贯彻这些教学理念,并从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他们的文章与英语教学学者们的专业学术文章一起呈现在各大英语教学期刊、报纸、专著中,使我们一线的英语教师也能分享学人们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见,也能阅读到诸多的教学案例分析,激发自己教学的灵感。
由于近期在自己的教学中比较关注三个方面的信息,即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英语教学中活动设计,本篇综述可以看作是这三个专题的综合,这些也是当前英语教学的热点问题;同时,在查阅文献过程中,也注意到当前英语教学中还有不少―大是大非‖的问题,尚存在于争论中,而这些争论的话题也涉及到我关注专题的展开,所以在此一并搜集,并作为本综述的第一部分呈列。
第一部分:英语教学宏观策略英语教学中的新思维推动着英语教学的发展,但旧学说并不因此被抛弃,相反,在两者的博弈中,旧学说一样被很多学者一再提起。
清华大学外语系崔刚教授非常关注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他在《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述评》(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7): 25-31)一文中介绍了学习策略的不同定义,并与学习风格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七大类的语言学习策略,介绍了成功语言学习者的五大特征,详细分析了影响策略选择的因素、语言学习策略的教学、学习策略的层次性等内容,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的三个方向:如何根据学习风格使用和调整学习策略、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差异、计算机在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已有诸多教学法得到实验和应用,吉林师范大学王金波教授就在《从中西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角度看我国外语教学法应抓住的特点》(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24-26)介绍了多种教学法的起源,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阅读法、听说教学法、情景语言教学法、全身反应教学法、沉默教学法、自然教学法等,在此文中,他还阐述了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的几个方面,如综合教学目标、语言内容和功能、以学生为中心的多边互动、知识多元化、语言包容、对母语趋向折中、外语教学法的多元交叉、规范研究等。
文献综述——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
文献综述——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只有遵循心理学的认知规律,依据课标要求,从单元整体角度设计英语课堂,才能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是未来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向。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需要整体把握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分解单元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单元内各课时的特点,形成侧重点不同的各种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语言研究的整体发展。
单元整体教学的定义是在考虑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一个单元,教师整体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时间和主题作业。
此外,单元整体设计应具有整体性、相关性、阶梯性和综合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经历了从传统的字词教学向语篇教学的过渡,到XXX老师关于“文本再构”、“应用性独立语段教学”理念的更替,再到基于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的阶段。
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孤立地制定每节课的目标,单课时之间缺乏相关性、延续性和阶梯性等。
单元整体设计教学有利于教师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统一,整合时间资源,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篇信息的能力,合理认知组块建构,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实施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的原因包括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
从理论上讲,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研究需要在整体、部分和细节之间进行转换,单元整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英语语言知识。
同时,单元整体教学也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和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二、整体性原则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应该以语篇为核心,将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语言研究过程。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循序渐进原则语言研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言能力,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开放性教学中的小学英语动态课堂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英语教育开放性教学中的小学英语动态课堂研究1、引言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膨胀的时代,社会生活的信息化与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成为世界上交流与合作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在经济、教育和科学全球化的背景下,其重要性日益突出。
许多国家出于对未来社会和基础教育的战略考虑,纷纷把英语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情况更是这样。
多年来,英语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的必修课,其教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前所未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入课堂,激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模式更丰富、更开放。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创设动态的课堂。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需要的人材。
“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鉴于此,作者认为,开放性教学环境下的动态英语课堂的建设是英语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开放性教学的动态英语课堂在目前的英语教育界中虽然越来越被重视,但依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思想。
小学英语动态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研究的过程渐行渐远。
2、材料来源笔者通过各种英语教学的书籍、期刊、杂志、报纸、图书馆数据库,收集并仔细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围绕本课题进行研究探讨。
比如束定芳,庄智象编著的《现代外语教学》、林新事编著的《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以及许卓娅,吴邵萍编写的《开放性课程在行动》等等。
3、课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英语作为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对象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只有一段较短的历史,但作为教学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去。
90年代,人们对语言教与学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语言教学过程开始强调学与教的互动意义和作用。
语言教学研究开始关注学习主体——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等,体现了教育学的人本性。
英语教师教学策略文献综述
英语教师教学策略文献综述较早研究教学策略的是美国教育家Smith(1976)等人。
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多的意识到教师的教学策略直接决定着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出发点,并直接影响着教学细节问题的解决。
Kounin(1970)提出成功的教学管理策略(即防范式课堂管理策略),包括六个主要方面,分别是:制定教学计划(但教学计划要有一定的弹性);根据任务的难度和多样性设定教学的进度;克服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以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对课上发生的事件有一定的预判能力,并能够做出相应的回应;围绕一定的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
Smith(1976)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两种教学策略,即关注师生与教学内容的内容限制性策略和关注师生之间关系的非内容限制性策略。
他认为这两种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重要。
一些早期的内容限制性教学策略的研究主要分析的是师生的语言行为,研究人员认为,教学本质上是语言活动(也就是口头、笔头和符号表达)。
Smith等进行的后续研究发现策略可用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的语言交流,保证课堂讲授的论点清楚,以及减少学生讨论中的得出不切题和错误回答。
非内容限制性策略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策略、课堂管理策略、以及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合作策略。
Good & Brophy(2008)又对防范式课堂管理策略作了补充,他建议教师避免过分使用命令式和自由式教学策略,建议教师应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 采用有检查而不是指令式的教学方法。
Freiberg & Driscoll(2004)的研究发现教师教学策略的不同会直接决定教师的教学效果,不止于此,对学生获取学习策略以及课堂上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申继亮、辛涛(1996)对前人关于教学监控策略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从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监控对象的特点,监控作用范围进行的过程和表现形式等四个方面来考察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英语教育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行为研究引言一、研究背景课程改革,倡导建构一种对话、合作和探究的课程文化,强调改变教师的课堂生活方式,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实施,提高课程意识。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研究者逐渐将视线聚焦在课堂上,即教育的主渠道在于课堂,而课堂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教学行为又是课堂教育的首要行为,成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纵观近年来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虽然在课堂教学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但仍有不少教师受制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进行着“穿新鞋, 走老路”的课堂教学。
同时, 更是有很多小学英语教师袒露了不知如何去改进自身教学行为的困惑与焦虑。
可以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与否, 从根本上讲还是取决于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
因而, 当前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状况如何? 存在哪些问题? 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以及该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新课程改革步伐下,应采取怎样的教学行为来为学生的“学”服务呢?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研究通过较为全面地对现行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人本主义和建格主义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的交际教学理论和言语行为教学理论。
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维度出发,探索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教学方法,促进语言教学的有效性。
2.实践意义(1)针对现阶段已有的但还不成熟的教学行为,笔者能在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维度,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细化和优化,解决现有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和变革,提出新的解决措施.(2)同时,该课题的研究能够给师范生以及英语教学的第一线教师提供相关教学参考资源,同时也给予师范生以启示: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形成良好的教学行为规范,有助于影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掌握知识,探索新知.优化教学行为,营造有效课堂.三、研究方法教师教学行为研究是教师专业化与教学论研究的一个永恒话题。
教学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结构体,选取何种维度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分解研究是教学行为研究的前提与基础。
我们可以从两种基本的维度开展教学行为研究。
本文采用的对策是以教师教学行为作为切入点, 以小学英语教师为突破口,主要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选取了3个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实录,对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行反思,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二、相关课题的研究1、教学行为教师行为的研究最早可从克瑞兹( Kratz) 于1896 年的研究中见到。
从他开始, 研究者通过对各类人员关于优良教师品质的意见调查, 制定出有关教师特征的量表, 作为培育师资的参考和改进教师行为的依据, 这标志着教师行为的研究进入一个专门化的时期。
国外关于教师课堂行为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且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标准,教师角色行为,师生互动行为研究。
但是国外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一般都是把教师教学行为置于一个狭义的概念范畴下进行的,教师教学行为要么被等同于教师的行为,要么被看作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
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不仅未把学生的学习行为作为研究的一个方面,未能把它同其另外两个方面的内容统合起来进行全面的研究。
这就造成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缺乏结构的整体视野。
国内教师行为的专题研究虽然较之国外起步较晚,近几年来, 国内外教育研究者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内容。
但研究内容与国外的研究基本相似,只是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
它主要集中于教师行为的有效性、教师行为的结构、新课程中的教师行为等问题上,且教师行为的有效性研究,与国外的教师行为标准的研究有着很大的重合之处,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师行为的效率;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研究则与国外的教师角色行为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处。
国内外研究中都没有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概念做统一的定义,有的也只是一笔带过其概念。
而且对其教学行为的分类也是因人而异,根据其研究的需要划分。
因为教学是极其复杂的动态结构体,涉及的变量很多,如果不能选取一个恰当的视角就难以展开研究。
但无论何种研究维度,都是以“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是好的或是高效的”为教学行为研究的最终目标。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我发现教师教学行为存在的有关问题主要表现:教师主导的教学行为问题、师生互动的教学行为问题、教师指导行为问题、教学管理行为问题等。
2、言语行为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问题自始就下位于其他教育问题,以经验的形式存在于教学研究之中,一直未在独立领域得到专门的研究。
直到20世纪中期,随着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研究者逐渐将视线聚焦在课堂上,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才从其他教学问题中浮现出来,成为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问题。
起先,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和师生言语互动行为两个领域: (一)关于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二)关于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分类的研究。
总结言语行为的概念:狭义讲,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主要指教师和学生的口头言语行为。
广义讲,教师的言语行为包括了教师的有声言语即口头言语,也包括教师的无声言语,如课堂板书、眼神、手势、表情、姿态等。
说到其分类,很多学者对课堂言语行为进行过细致的分类和研究,其中比较早而且具有影响性的研究是美国学者贝拉克(Belack,1996),他于20世纪六十年代深入美国中小学的课堂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他把言语行为分为组织行为、诱导行为、反应行为、应答行为。
另外一些研究者的分类,如布罗菲和古德的分类,吴康宁等人分类。
国内还有学者把教师言语行为分为组织行为、陈述行为、提问行为、反问行为;学生言语行为主要涉及提问和回答行为。
3、非言语行为关于非言语行为(Birdwhistle 1970;Mehrabian 1972;Hall 1973;Borg1991;Samovar 2000;贾玉新 1991;胡文仲2000)均给出了很多定义。
其中Samovar&Porter1981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
非言语交际包括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传播者或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刺激。
这就表明, 非言语交际既可以人为地生成, 也可以由环境造就。
英语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人际沟通,因此,除了言语沟通外,也要十分注意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因素的影响。
非言语行为从大的方面说,我们可以把它分成有声的和无声的两类:(一)有声的非言语行为(尖叫、呻吟、痛器、语调等)(二)无声的非言语行为(表情、手势、人际空间等)。
三、创新点:1、教学行为中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将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整合到教师教学行为中。
言语行为的同时夹杂着非言语行为,能使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更有效。
而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所以笔者提出选择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维度展开研究。
2、对该论题如何展开研究,是本研究的另一亮点,笔者将选取了3个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实录,对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
3、将以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格主义理论、言语行为教学和交际教学行为作为依托,围绕如何使教学行为得以优化,创造有效教学进行探讨,为教学实践者以启发。
四、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诚然,目前在教师行为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特别是国外的研究更显示出了一定的成熟度。
但是对于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研究却稀少,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已经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red),小学是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加上教学行为对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笔者以为,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的未来走向或许应该沿着这样的方向发展:即外语教学中教师考虑的重点应是如何在小学外语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即如何使教学行为得以优化,创造有效教学。
另外,关于教学行为的研究应逐步微观化,研究方法也逐步从定量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质的研究相结合,分析的角度逐步多样化,从学科知识角度发展到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并逐步深入到对教学本质进行研究。
其实,教学行为研究更是教学论研究的主题,正如施良方教授所认为的那样,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所以教学理论应关注的主要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行为。
但是,我国在教学行为研究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使得该领域仍将有极大的研究空间。
我们应该持续探究有关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的种种思路与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1] Delamont,S. Interaction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Holt,Rinehart&Winston.56[2] HARRIGAN J R,ROSFNTHAL K S.The new handbook of methods in nonverbal behavior research[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3] N.A.FlanderS.AnalyzingTeaChingBehabior[M].Newyork:MA.Addision一WesleyPublishingComPany,1970[4] 陈丹.浅谈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J]. May. 2008[5] 耿印芳. 英语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因素.外语论坛. 2009 年第35期[6] 高巍.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MA].2007.5[8] 侯元丽.课堂有效互动研究[J].2009.5[9] 林涌、王艳萍.议交际教学法中的言语行为理论[J].英语教学研究2010 [7] 教师素质理论丛书教学行为卷[10] 马会梅,宗岚,李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表现及其解决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J].Feb. 2008[11] 蒙江涛. 以学生发展为本, 探究教师教学行为[J] .读与写杂志. 2008 .07 第5 卷第7 期[12] 张建琼. 国内外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之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 2005年第3期第3期[13] 邱微.小学课堂师生言语行为研究[MA].2006.5[14] 孙燕.教师非言语行为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外语课堂教学有感[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年第3 期[15] 向葵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期刊.2008[16] 岳鑫,尚惠娟.新课标下教师教学行为初探[J].科教文汇.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