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历程
胃肠道间质瘤名词解释
胃肠道间质瘤名词解释
《胃肠道间质瘤》名词解释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简称GIST)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间质细胞的
肿瘤。
它是目前广泛研究和讨论的一种罕见病。
胃肠道间质瘤可以发生在胃、小肠、结肠等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也有少数发生在食管和直肠等胃肠道之外的位置。
胃肠道间质瘤起源于胃肠道的间质细胞,这些细胞主要负责组织支持和调控肌肉运动。
间质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是稳定的,在肿瘤中发生了异常增生和变异。
胃肠道间质瘤的形成和发展与
KIT基因突变和PDGFRA基因突变有关,这些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细胞增殖的过程中出现失控。
胃肠道间质瘤的症状和表现各有差异,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一些患者可能出现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等症状,而另一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
诊断胃肠道间质瘤通常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活检和分子遗传学检测来确定。
目前,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靶向治疗。
手术切除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早期诊断的患者。
对于进展期或复发的患者,靶向治疗药物(如Imatinib)已经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
此外,放射治疗和化疗也可以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但效果较为有限。
总的来说,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罕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原因与基因突变有关。
对于患者来说,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
同时,相关研究和临床试验的进行也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这种罕见病的认识并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和治疗进展
但 不久学者们发现 即使按这个标准分类为 良性 的肿 瘤. 术
后 也 会 发 生 复发 和 转 移 。 于 是A-l 渐 意 识 到 GS q逐 ' J IT一 开 始 就
是 一个有潜在 恶性的疾病 . 应有 一个更合理 的分类法。20 0 2年
18 9 3年 , zr Cak ] 过 免 疫组 化 和 电镜 检 查 发 现 . Mau 和 l [通 r 多数 所谓 的 胃平 滑 肌 肿 瘤 缺 乏 向 平 滑 肌 和 神 经 鞘 膜 分 化 的 证 据 , 式提 出 G S 正 IT的概 念 。19 9 6年 R saP将 胃肠 道 间叶 来 源 osi] -
1/ 0H F 任 何 肿 瘤 大 小 的肿 瘤 。 05 P .
在 的 GS IT多指 狭义 的 G S 目前较 获大 家公认的 G s IT IT的定 义是 : 免疫组化表达 C 1 、 D17 细胞形 态可以是梭 型或 上皮样 . 或 二 者混和 , 必须除 外 胃肠道 平滑肌肿 瘤 ( 但 瘤和 肉瘤 )神 经鞘 、 瘤和神 经纤雏瘤 . 以发 生于全 胃肠道 . 可发生 于 胃肠 道外 可 也
准将 G S IT分 为 , 1 良性 : () 无任何 恶性指 标 ; 2 潜在 恶性 : () 仅 具有一 项潜在 恶性指标 ;3 ( )恶性 :具有一项肯定恶性指标或 具备二 项潜在 恶性指标 。 直到现在 还有文献以这个标准来进行
GS I T分 类 。
的一 大类梭 型细胞肿 瘤总称为 G S 。根据有无 向平 滑肌 或神 IT 经分 化分 为 4类 : 平滑肌 型 、 经型 、 神 平滑肌神 经混合 型 和未 定型 。其 中平 滑肌 型 良性 指平滑肌瘤 . 恶性 指平滑肌 肉瘤。早 期的文献 多采 用此 定义。 现有 的文献称其为“ 广义 的 G S ” 此 IT 。 分类 中的 未定型 类即相 当 M zr au 所指 的 平滑肌标志 和神 经源
胃肠道间质瘤
② 现已知道,端粒酶的再激活在恶 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日本学者[17]研究了24例原发性GIST, 其中 7 例端粒酶阳性,在 5 例转移性 的GIST中,端粒酶阳性率100%,并 且端粒酶阳性的GIST预后较阴性者 明显差。
③ 最近在GIST中发现c-kit基因外显子9、 11、13的功能获得性突变。 许多学者采用不着PCR-SSCP技术分 析间叶原性肿瘤,均在恶性GIST中检测 到c-kit基因突变,良性GIST则很少检测 到。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则未发现ckit基因突变[19],指出c-kit突变可能是 GIST恶性变的标志。因此,c-kit可能成 为临床评价GIST预后的一个有用的指标。
2.4 超微结构特征
• GIST 超微结构缺乏任何细胞分化特征, 形同原始间充质细胞。 • 研究者认为肿瘤细胞表面树突状突起、 胞浆中致密颗粒与间质中丝团样纤维可 作为各型GIST共同的超微形态学诊断标 准[20、24]。
五、 GIST的诊 治与预后
1、GIS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① 诊断:⑴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癌不易 区别;⑵ CT扫描和内镜检查(EUS)有 意义; ⑶ 穿刺活检的标本,一般组织学 检查不能确诊,确诊需免疫组化检查和 电镜超微结构检测。 ② 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免疫 组化和电镜等手段。 ⑴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 ⑵雪旺细胞瘤 ⑶其它软组织肿瘤
格列卫(STI-571)
• 新药格列卫(STI-571)是一种酪氨酪激 酶抑制剂,它的出现给GIST的治疗带来 希望。 • 格列卫可以特异地靶向表面酪氨酪激酶 受体 c-kit(CD117), 该受体现在被认为是 GIST的特征性免疫组化标记物。 • 用法:400mg-600mg/d 口服 • 近期有效率80%以上。 • 不良反应少,轻微消化不良和腹泻,个 别也有胃肠道出血,体液潴留和水肿。
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CT和MRI表现
GIST原发肿瘤CT和MRI主要表现为胃肠道腔外生长 肿块,也可以侵入系膜、包绕邻近肠管和膀胱,较小 肿块可以为均匀密度或信号,增强后显著均匀强化; 而较大肿块因囊变、坏死或液化而密度或信号不均匀, 与消化道相通时,肿块内可含气、气-液平面,增强后 表现为不均匀强。肿块内钙化较为少见。尽管肿块 较大,而消化道梗阻征象少见。GIST转移以肝脏为主, 其次为系膜,而淋巴结相对少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
1
2
图1: 男,63岁,肠系膜GIST。CT平扫,肿块呈不规 则形,密度不均匀,中心可见片状低密度区。
图2:来源不明GIST。增强扫描,肿块最大横径18 cm, 低密度区无强化,周围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并可见 肿瘤血管。
国外学者利用MIB-1作为肿瘤恶性程度评价标 准比较GIST的CT表现与肿瘤分级和预后的相 关性,认为肝脏转移、肠壁侵犯和肿块直径 >11.1 cm提示高级GIST及预后较差。
度均匀,边界清 晰,病灶向腔内 外生长, 有显著 强化。 手术病理 为胃良性间质瘤。
1
2
图1:十二指肠GIST。门脉期增强扫描,肿块呈 圆形,最大横径4.3 cm,中心低密度区无强化, 周围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图2:男,52岁,小肠GIST。CT平扫,肿块呈葫 芦形,最大横径8.1 cm,密度不均匀,中心可 见小片状低密度区,与肠壁关系密切。
GIST病理学上分为良性、交界性和低度或高度 恶性,其恶性生物学行为主要表现为侵犯邻近 结构和远处转移。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其次为肠系膜,而淋巴结转移相对少见。
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肿块,压迫邻近器官和 缺乏包膜,易发生囊变、出血和坏死,与消化 道相通是产生消化道出血的病理基础。虽然大 肿块和高核分裂像提示恶性肿瘤,但小肿块和 低核分裂像并不能完全除外恶性可能。
胃肠道间质瘤_病理
胃肠道外间质瘤 (EGIST)
消化道以外的腹腔软组织如网膜、肠系膜、腹膜后 等处亦可发生与GIST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特征类 似的肿瘤,称为EGIST。 诊断EGIST必须密切结合临床,明确该肿瘤与消化道 无关,尤其是需除外原发于消化道主要向浆膜外生长者。 EGIST 约占 GIST 的 2.4%, 以交界性及恶性病例多 见,发生于腹腔者多于腹膜后者。
+
-
+
+ -
+ +/-
+/+ +
-/+
+ b-catenin
黑色素瘤
梭形细胞癌
+/-
-
-
-
+
HMB 45 Melan-A
Kratin
GIST的治疗
手术切除是GIST 的主要治疗手段 GIST 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当前化疗药物的 单药有效率均< 10 %
STI571 现已被美国FDA 批准上市,用于GIST 的治疗,成为公认的治疗不可切除的、转移或复发 的GIST的一线治疗药物,使得GIST的治疗进入了 分子靶向时代。
有时候病理报告的危险度评估并不确 切
要求病理医生必需做到:CD117+DOG1,肿瘤大小及
核分裂像
希望临床医生做到的事情:熟悉危险度评估表格,
根据病理提供的参数、 结合临床和术中情况进行评估
胃肠间质瘤的鉴别诊断
CD117 CD34 Desmin MSA S100 Other
胃肠间质瘤
平滑肌瘤 神经鞘瘤 孤立性纤维瘤 纤维瘤病
GIST靶向治疗后的改变
大多数病例瘤细胞密度降低
纤维化、组织细胞核炎症细胞反应 极个别病例可向横纹肌肉瘤转化
胃肠道间质瘤介绍ppt课件
CD117 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最具特异性的指标, 源于胃肠道内一种与神经密切相关的特殊间质细胞 (Cajal间质细胞)阳性率可达85%以上,它可以
患者:女 66岁 上腹部疼痛3个月 腹部CT表现胃和胰腺之间肿块
平滑肌原性肿瘤:罕见,向腔内生长,肿瘤细胞胞质界较 清楚,免疫组化染色CD117、CD34(-),DSMA弥漫性 阳性
神经鞘瘤:边缘清楚,密度均匀,壁内生长,免疫组化颜 色:S-100弥漫性强(+),并可出现GFAP或/和NSE(+ ),CD117和CD34呈一致(-)。
肿瘤坏死形成的空腔与胃肠道交通时可见钡剂进入 其中,有时空腔可以很大。
部分病变可以完全位于腔外,此时钡餐或灌肠检查 可以完全正常或仅可见局部外压性改变。
CT表现:
发病部位:大多数位于胃体,胃窦部少见 病变大小:小至1CM以下,大者超过25CM 典型CT表现:起源于胃壁的不均匀性强化的
肿瘤多呈球形,也可呈分叶状,一般境界清楚, 可压迫临近组织,无真正的包膜。
(1)恶性:发生转移,或浸润到邻近脏器 (2)潜在恶性: > 5.5 cm、肿瘤坏死、 核异型性明显、细胞丰富、上皮样细胞呈巢状或腺 泡状 (3)良性:<2 cm、边界清楚,和分裂象不易 找见者
GIST中恶性10%-30% 潜在恶性占70%-90% 潜在恶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变成恶性
所以,没有GIST是真正良性的,低度 恶性和高度恶性更为确切
40-70岁发病高峰,40岁以下罕见 ①中上腹部不适和腹部肿块50%-70%; ②消化道出血20%-50%; ③小肠间质瘤:疼痛,便血,肠梗阻;
什么是胃肠道间质肿瘤
什么是胃肠道间质肿瘤胃肠道间质肿瘤这种疾病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不怎么了解的,那么什么是胃肠道间质肿瘤呢?胃肠道间质肿瘤有哪些症状呢?胃肠道间质肿瘤该怎么治疗呢?接下来本文就从这三个问题入手为大家介绍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
Mazur 等于1983 年首次提出了胃肠道间质肿瘤这个概念,GIST与胃肠道肌间神经丛周围的Cajal间质细胞细胞相似,均有c-kit基因、CD117(酪氨激酶受体)、CD34(骨髓干细胞抗原)表达阳性。
胃肠道间质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估计年发病率约为10-20/100万,多发于中老年患者,40岁以下患者少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GIST大部分发生于胃(50~70%)和小肠(20~30%),结直肠约占10~20%,食道占0~6%,肠系膜、网膜及腹腔后罕见。
GIST病人20-30%是恶性的,第一次就诊时约有11~47%已有转移,转移主要在肝和腹腔。
胃肠道间质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病程可短至数天长至20年,恶性GIST病程较短,多在数月以内,良性或早期者无症状。
GIST的主要症状依赖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通常无特异性。
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症状。
贲门部GIST吞咽不适、吞咽困难症状也很常见。
部分病人因溃疡穿孔就诊,可增加腹腔种植和局部复发的风险。
常见症状有腹痛、包块及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梗阻等。
腹腔播散可出现腹水,恶性GIST可有体重减轻、发热等症状。
胃肠道间质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胃肠道间质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
1、手术切除:是胃肠道间质肿瘤首选且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可行局部切除或行楔形切除,切缘距肿瘤边缘应超过2cm以上。
胃肠道间质肿瘤高危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高,可达55%~90%,80%在术后1~2年内有3/4局部复发,半数还同时出现肝转移,虽有可能再切除,但难以提高生存率,原发灶切除彻底无转移灶者5年生存率54%(50%~65%),不能彻底切除或转移者5年总生存期<35%,不能切除者总生存期 9~12月。
间质瘤的再认识
间质瘤的再认识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在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上可以从良性至恶性。
免疫组化检测通常表达CD117,显示卡哈尔细胞(Cajal cell)分化,大多数病例具有c-kit或PDGFRA活化突变。
过去由于病理学技术的限制,胃肠道许多混有平滑肌纤维或神经束的梭形细胞肿瘤,常被诊断为平滑肌源性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现在的研究认为其中大多数为c-kit阳性或CD34阳性类似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的间叶性肿瘤,即目前的定义的胃肠道间质瘤,而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只占极少数。
胃肠道间质瘤是癌吗?胃肠道间质瘤不是癌症,但是它是一种具有恶性倾向的侵蚀性肿瘤,与癌症类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交界性肿瘤。
此类交界性肿瘤处于善恶之间,具有良性细胞形态,但容易复发,甚至转变成恶性肿瘤,需要及时进行正规治疗。
在我国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有60%~70%的人其肿瘤发生在胃部,有20%~30%的人其肿瘤发生在小肠,还有极少数的人其肿瘤发生在食管、结肠和直肠。
但是,胃肠道间质瘤并不等同于胃癌或者肠癌。
癌是指发生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具有浸润性生长、易复发和多途径转移的特点。
而胃肠道间质瘤则是发生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其肿瘤组织的侵袭性并不像癌那么强,也很少发生淋巴或血液的转移。
胃肠道间质瘤有什么表现?胃肠道间质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病程可短至数天长则20年。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病程较短,多在数月以内,良性或早期者无症状。
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症状依赖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通常无特异性。
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症状。
贲门部胃肠道间质瘤吞咽不适、吞咽困难症状也很常见。
部分病人因溃疡穿孔就诊,可增加腹腔种植和局部复发的风险。
常见症状有腹痛、包块及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梗阻等。
腹腔播散可出现腹水,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可有体重减轻、发热等症状。
胃肠间质瘤(GIST)
介入治疗
GIST是富血管肿瘤 ,肝转移瘤进行肝动 脉栓塞术或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
液碘油、明胶海绵、聚乙烯乙醇颗粒混 匀后栓塞肝动脉,之后灌注顺铂、阿霉 素、丝裂霉素或长春瑞滨 ,效果明显优 于全身化疗
常规治疗小结
治疗模式主要依赖于手术 术后难免复发,85% 化疗有效率5% 放疗有效率<5% 腹腔灌注化疗和TACE效果也不尽人意
肾间质瘤(强化)
肾间质瘤(强化)
鉴别诊断
CD117 CD34 SMA
GIST
+
+
-
胃肠道平滑稽瘤 / -
-
+
肉瘤
胃肠道 神经鞘瘤 -
-
-
胃肠道自主神经瘤 -
-
-
S-100
- - + -
注:胃肠道自主神经瘤电镜下可见 神经分泌颗粒
GIST分化及良恶性
核分裂相是分化程度主要的标准: &分化, 5-10/HPF——中分化
首先由Joensuu 等2001年报道格列卫治疗 GIST疗效突出
2002年2月1日被FDA批准增加GIST适应症
GISTs恶性程度判断
恶性程度 肿瘤大小(最大,cm) 核分裂数/50HPF
低度
胃
≤5
≤5
小肠
≤2
≤2
中度
胃
5~10
≤5
小肠
2~5
≤5
高度
胃
>10
>5
小肠
>5
>5
GIST良恶性
GIST中恶性10%-30% 潜在恶性占70%-90% 潜在恶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变成恶性
所以,没有GIST是真正良性的,低度 恶性和高度恶性更为确切
胃肠道间质瘤的分子学认识进展
要严格 控制药物的浓度、 剂量及维 持时间 。尿激酶的性质不 稳定 , 溶解后 易失活 , 现配 现用 。尿激酶要求在 3 i 应 0r n内 a 滴完。肝素至少要持续维 持 1 以上 。 周
参考文献
1 L z t ,c a r IT e r ho bt tei cne[ ] Smn uz t G Shf . h e r o cs t n acr J .e i ao eA p t m i a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9 7 14—16 19 :0 0.
被动按摩 患者下肢 比 目鱼 肌和腓 肠肌 , 做足踝 被动运 动。 并
患者清醒后早期指导患者行足踝 主动 运动 _ I 。术后 卧床期 间应定时变换体位 , 以每 1 2 时变换 体位 1 为宜。对 ~ 小 次
D T的高危病人可穿弹力袜 。鼓励病 人深呼吸 , V 早期 下床运 动 , 下肢静脉血液 回流 。 促使
动向心性按摩双下肢 , 促进静脉 回流 。病情稳 定者术后 2 4h 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及 咳嗽动作 ,O~1 l 2次/ , h 增加横膈运动 ,
减少静脉压力 , 促进 血液 回流 。在麻 醉清 醒前 , 护士 或家 属
f t sJ . l e o el 9 2 1 ( )2 9 2 1 a o [ ]Ci H m r o, 9 , 2 2 : — 7 . cr n h 1 5 5 侯 晓茹, 狄柯坪 , 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早期诊 等. 断与防治 [ ]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07 5 1 : — . J. 20 ,( )7 8 6 王 剑, 雷, 叶 刘庆 涛 , 等.实体肿瘤 放化疗 中并发深静脉血栓 燕, 王肇炎. 实用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学 [ . M] 合肥 : 形成 1 例治疗体会[ ] 四川肿瘤防治 , 0 , ( )9 — 7 1 J. 2 31 2 : 9. 0 6 6 7 陈振东 , 孙
进一步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
个 独 立 的临 床 实 体 瘤 ,有 别 于 胃肠 道 肌 源 性 或 神 经 源 性 的 肉瘤 。G S 具 有 非 定 向 分 IT 来 源 的肿 瘤 。其 在 人 群 中 的发 病 率 尚 无 精确 统 计 , 文 献 报 道 (r n j ,B n a i T e t c e jm n
R f i M ,e 』 2 0 ) ,O t z R t . 0 7 ,瑞 典 发 病 率 为 1. / O 万 ; 冰 岛为 】 ./ O 万 ;为 6 8 10 ,每 年 大 约 有 50 O 新 发 病 例 。我 国 目前 尚 未有 确 切 的 发 病 数 字 ./ 0 万 0 例 ¨ 发 病 与 死 亡 情 况 ,估 计 我 国每 年 大 约 有 2 o N 新 发 病 例 。事 实 上 ,近 年 报 告 日益 0o o 识非常有必要。
j 幽
l床肿瘤霭 I
进一步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_ j
口 中 山大 学 肿 瘤 防 ; ,, 直 肠 科 nq bG a 万 德 森
18 年 , a u  ̄ C a k 次 提 胃肠 道 问 质 瘤 ( a t o n e t n 1 s r m l 93 M zr Dlr 首 g s r i t s i a t o a
4 l 0 中国处方药 21 0 O9 0 0 5N . 9
胃间质瘤综述
综述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定远县总医院刘辉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就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1]。
出现从Cajal间质细胞(ICC)或普通细胞的前体,两者的表达III型酪氨酸激酶受体。
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CD117)或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的突变可能促进胃肠道间质瘤生长与最终肿瘤形成。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频谱的非上皮、间质瘤,其范围从小型惰性肿瘤到恶性肉瘤,就是腹部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
在伊马替尼出现之前,完整的手术切除就是病人长期生存与疾病治愈的主要途径。
然而,复发仍就是不可避免的,患有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20数个月;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为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提供了新的方向。
从此,以胃肠道间质瘤突变活化的酪氨酸激酶作为靶标的多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不断的被合成,并进行药效检测。
这些治疗方案正在持续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本综述的目标就是梳理胃肠道间质瘤最新诊断方法,以及针对不同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案。
1、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概述自Mazur 等于1983 年首次提出了胃肠道间质肿瘤这个概念以来,多国对此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
据统计,美国胃肠道间质瘤年发病率为3、2~7/100万[2]。
欧洲、韩国与香港的发病率略高,为15~20/100万[3]。
因为发病率数据来自于以人群体为基础的肿瘤登记,不能获得良性肿瘤发病率,因此,真正的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率可能更大高。
自1998年以来,胃肠道间质肿瘤发生率呈逐年指数增长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c-kit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的发现,它们均就是胃肠道间质肿瘤可靠的生物标志。
胃肠道间质瘤最常见于胃部(50~60%),其次就是小肠(30 ~35%)、结肠与直肠(5%)、食道(<1%),罕见于胃肠道以外组织(肠系膜、网膜、腹膜后,<5%)[2]。
揭开胃肠间质瘤的神秘面纱
*****************欢迎赐稿n月中瘤卩方X台在胃和肠为主的部位,有一种肿瘤,许多人对它都很陌生,直至现在仍有误诊发生,这就是胃肠间质瘤。
小的胃肠间质瘤往往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可能偶尔会有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往往被误以为是胃炎、肠炎。
而大的胃肠间质瘤,产生了梗阻、出血等症状,也往往被误诊。
据统计,70%的胃肠间质瘤患者最初被诊断为平滑肌瘤或其他肉瘤,还有可能被误诊为贫血、痔疮、胃肠癌等疾病。
现在请专家来为大家揭开胃肠间质瘤的神秘面纱。
反复贫血缘何因?年近花甲的盛先生因为反复贫血及胃院胀痛,辗转多家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一直效果不好。
数月前,他偶然发现大便变黑,便急忙去医院就诊,做了胃肠镜检查,胃镜显示胃壁内有一紳•王贞虎个鸡蛋大小(直径约6厘米)的隆起物,又进行腹部CT检査,显示为胃间质瘤。
医生告诉他,反复贫血的原因就是胃间质瘤惹的祸。
由于盛先生贫血非常厉害,并且CT显示间质瘤有恶性征象,所以需要把胃部分切除,然而手术风险较大。
医生会诊后给他制定了一个稳妥的治疗方案:先口服靶向药物格列卫,将肿瘤缩小到2~3厘米后,再在腔镜微创下进行胃间质瘤的楔形切除,以保留大部分的胃。
盛先生术后恢复良好,现在已经恢复正常生活。
什么是胃肠间质瘤?胃肠间质瘤是一个相对少见的疾病,是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起源于胃肠道的肌层,并向胃肠外生长。
胃肠间质瘤年发病率约为1-2/10万,多发于中老年患者,50-70揭开胃肠间质瘤的JIAN KANG SHENG HUO・I 岁是该病的高发年龄,40岁以下患者少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约有2~3万新发病人,但近几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胃肠镜检查越来越普及,新发现的胃肠间质瘤病人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胃肠间质瘤发生率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5%,可发生在消化道的各个部位:胃间质瘤占胃肠间质瘤的50%~70%,小肠间质瘤占20%~30%,结直肠间质瘤占10%~20%;食道间质瘤占5%。
探秘隐形杀手——胃肠道间质瘤
探秘隐形杀手——胃肠道间质瘤说起肿瘤,相信很多人都能列举出一二,比如:子宫肌瘤、乳腺肿瘤、淋巴瘤等等。
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肿瘤,相信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没有听过,它就是——胃肠道间质瘤!胃肠间质瘤是消化道常见的软组织肿瘤,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
间质瘤是临床上一个较新的概念,是在21世纪初才被正式命名并普遍使用的。
由于该病起病隐匿,而且经常被常规的检查手段所忽略,因此该病通常都是发展到了晚期才被发现,也正是因此,对患者所得带来的伤害也成了致命的。
胃肠道间质瘤是癌吗?胃肠道间质瘤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发生在胃与小肠的最为多见,胃占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小肠占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
它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倾向的侵袭性肿瘤,虽然它不是癌,但它与癌一样可以夺走人的性命。
胃肠道间质瘤的恶性程度与其大小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对其不加以重视,肿块越来越大,那么对患者的生命所带来的威胁也就越来越严重。
据相关文献报道,在首次就诊的患者中,有近一半的患者已经发生了肝转移以及其他腹腔内器官的转移,从而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由此可见,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患者来讲有多么的重要。
以往,胃肠道间质瘤还属于一个罕见疾病,但是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多,再加上大家对该疾病认识的加深,使得本病已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疾病。
但是因为该病的早期症状有一定隐蔽性的,所以使的很多人在早期并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被该疾病所威胁。
为啥会得这个病?引发胃肠道间质瘤的病因尚不明确,但通过诸多的临床研究表明,环境、遗传因素与其密切相关。
其中环境因素包括:经常吃些腌制、霉变、熏烤的食物,还有抽烟、喝酒等都会增加患上该病的几率。
其中吸烟所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或促癌发生的物质,所以长期、大量吸烟者易患上该病;另外,霉变食物中有产毒真菌,它会产出多种致癌物质,而且有些食物在它的作用下还会产生大量对胃肠道有不利影响的亚硝酸盐以及二级胺;而遗传因素就是指如果你的家人中有得此病的,那么你发生该病的几率就会增加,可能是因为生活习惯、环境、饮食相似,从而增加了患胃间质瘤几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1 Brief Introduction of GIST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内最常见的间叶源型肿瘤(gastrointestinal mesenchymal tumor,GMST),由于胃肠道在组织学上是富于平滑肌的器官,因此历来发生在胃肠道的非上皮非淋巴源性的间叶源性肿瘤都被认为是起源于平滑肌或向平滑肌方向分化。
所以在早期,GISTs一直被误当做是一种来源于胃肠道平滑肌细胞的良性肿瘤。
1940年,Golden和Stout对肿瘤的形态学和生物学表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采用平滑肌瘤和恶性平滑肌瘤来区分此类肿瘤的良恶性,但还是认为此类肿瘤是来源于胃肠道平滑肌。
此后的20年期间,关于GIST的研究都是基于其胃肠道平滑肌起源的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与其他肿瘤的鉴别和良恶性的判断上。
1960年Stout在对69例这些肿瘤组织的研究中发现,这些肿瘤细胞呈上皮样,核周往往有一空晕,胞质内无肌原纤维,粘液染色、糖原染色以及脂肪染色均为阴性,且其生物学行为大都为良性。
根据这些特点,Stout认为这些肿瘤起源于平滑肌母细胞,并且与典型的平滑肌细胞不同,因此称之为“奇异型平滑肌母细胞瘤”。
接下来的20多年,随着电镜技术的发明及其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人们发现在此类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中并没有平滑肌细胞的组成,只在极少数的肿瘤细胞中表现出少许的肌性特征。
这些发现虽然引起了人们对于此类肿瘤来源的质疑与探索,但是大多数的学者依然认为此类肿瘤是来源于平滑肌细胞,认为肿瘤是分化很差的平滑肌瘤。
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免疫组化技术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人们发现大多数胃肠道的间叶源性肿瘤并不是起源于平滑肌细胞。
1983年,Mazur和Clark结合形态学、细胞超微结构学和免疫组化学标志对28例胃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90%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缺乏平滑肌细胞和神经鞘细胞的特征。
从而否定了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大都起源于平滑肌细胞的论断,并提出了一个描述此类肿瘤的一个中型名称——间质瘤(stromal tumor),为探索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细胞起源指引了方向。
此后关于GIST的研究依然集中于探索其起源、分化及良恶性的鉴别,在此期间也对肿瘤的分类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出现了狭义GIST和广义GIST的概念。
狭义的GISTs即排除了真正的平滑肌肿瘤和神经鞘瘤后的胃肠道间叶源性
肿瘤。
广义的GISTs即Rosai分类,它将GIST分为四类:①向平滑肌方向分化的肿瘤;②向神经方向分化的肿瘤;③向平滑肌和神经双向分化的肿瘤;④缺乏向平滑肌和神经方向分化的肿瘤。
这种分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GIST的认识,但事实上这种分类基本是将GIST与GMST混为一谈,并没有认识到GIST 是一类独立的肿瘤类型,而将真正的平滑肌瘤、神经鞘瘤以及一些未被分类的间叶源性肿瘤都被归于GIST。
而且这种分类无法明确肿瘤的起源,也无法为肿瘤的起源指明方向,更无法阐明GIST发生的病因与机制。
直到1998年,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的Hirota等报告了GIST中有C-kit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和相应的蛋白产物表达,从而开创了现代GIST概念的新时代,揭开了GIST病因和发病机制,也为明确肿瘤的细胞起源提供了强有力的假设。
后续的研究发现GIST中还存在PDGFRA基因的突变,使得GIST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得到完善。
目前,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学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方面获得了接近正确的认识,可以明确的认识到GIST是一类单独的肿瘤类型,是一类既不同于平滑肌瘤也不同于神经鞘瘤的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但又不完全等同于GMST。
换句话说,大多数的GMST是GIST,但也包含少量的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恶性神经鞘膜瘤等,以及还有一些更为罕见的肿瘤。
综上所述,现代GIST的定义是:在组织学富于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尔可见多形性细胞,细胞呈束状或弥漫性片状排列;大多数在免疫学表型上表达C-kit基因蛋白产物(CD-117),部分有干细胞标记物CD34表达;分子遗传学上多数由突变的C-kit基因和PDGFR-a基因驱动。
具有较广谱的生物学行为,肿瘤细胞可能起源于由幼稚间充质细胞向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分化的胃肠道间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