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沪科版()高一物理 必修第一册 期末复习题一(含答案)

沪科版()高一物理 必修第一册 期末复习题一(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沪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题一一、单选题1.只要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一定具有加速度,则()A.物体具有加速度,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B.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物体一定静止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2.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该物体在0~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物体在0~2s内做加速运动C.物体在2~4s内做加速运动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3.如图所示,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B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B物体一定受四个力B.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也可能受四个力C.B物体必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D.B物体必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作用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B.物体受滑动摩擦力一定运动C.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D.只要物体发生形变一定产生弹力5.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8s物体一直做匀减速运动B.3s末物体加速度开始改变C.该物体的加速度一直不变D.t=0时和t=6s时物体的速度相同6.2019年1月3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昆仑队16名队员成功穿越南极内陆冰盖“大锅底”,进入冰盖最高处的冰穹A地区的昆仑站,在南极考察这个问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祖国大陆为参考系,昆仑站是在不断的运动B.在研究科学考察船从中国出发到南极大陆的行进路线问题上,科学考察船可以看成质点C.要对南极大陆的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建立平面坐标系D.题述中的2019年1月3日表示时间间隔7.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此时物体还受到一个向左、大小为20 N的水平推力,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水平方向受的合力是()A.20 N,水平向左B.19.6 N,水平向左C.39.6 N,水平向左D.0.4 N,水平向左8.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2023-2024学年高中上学期高一物理期末模拟卷(全解全析)(沪科版)

2023-2024学年高中上学期高一物理期末模拟卷(全解全析)(沪科版)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高一物理注意事项: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合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班级、学校和准考证号。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三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4.测试范围:第四章(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沪科版2020必修第二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0分。

第1至8题每小题3分,第9至12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认为,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答案】A【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故A不符合;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故B符合;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故C符合;牛顿认为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故D符合,故选A。

2.某型号战斗机在某次起飞中,由静止开始加速,当加速度a不断减小至零时,飞机刚好起飞。

关于起飞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所受合力不变,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B.飞机所受合力减小,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C.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D.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答案】D【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当合力逐渐减小至零时加速度a不断减小到零;飞机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即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

沪科版()物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体运动的描述 期末复习练习2(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体运动的描述 期末复习练习2(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沪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练习2:第一章物体运动的描述一、单选题1.下列运动,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不变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变化越来越快2.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大小反映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快慢B.加速度的大小反映物体速度变化率的大小C.加速度的大小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大小D.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一定很大3.下面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约为是20m/sC.火车通过广告牌的速度是72km/h D.高速公路上限速120km/h4.如图所示,从高出地面3m的位置A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C 点,则小球由A点到C点的位移大小为()A.3m B.5m C.8m D.13m5.下列运动物体能被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一列城际列车进站的时间时B.研究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C.研究绕月球运动的“嫦娥五号”飞船的周期时D.研究飞行中的直升飞机螺旋桨上某一点的转动情况时6.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时35分从天津发车B.某人用15s跑完100m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手节目19时开播D.某场足球赛开赛5min时甲队攻入一球7.下列全部属于矢量的是()A.位移、速度、加速度B.质量、路程、重力C.力、速率、加速度D.力、速度、时间8.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由于其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很大B.加速度不变(且不为零)时,速度也有可能保持不变C.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但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D.加速度逐渐增加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9.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形槽中由A点释放,经B点到达与A点等高的C点,设A,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A.m B.2m,4mC.4m,2m D.m,1m10.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B.路程是标量,位移的大小就是路程C.路程是指物体轨迹的长度,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D.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则它们的位移也一定相同11.以下划线部分指时刻的是:()A.一节课有四十五分钟B.篮球比赛上半场,姚明得到18分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D.走累了,让我休息一下12.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B.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加速度一定为0C.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必定为负值D.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可能在增加13.下列几种运动中,实际中不可能存在的是()A.物体的速率不变,但加速度不为零B.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C.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不变(不为零),速度也保持不变14.物体A的加速度为3 m/s2,物体B的加速度为-5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A的加速度比物体B的加速度大B.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物体A的速度变化快C.物体A的速度一定增加D.物体B的速度一定增加15.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v1=10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v2=10m/s的速度弹回。

高一物理高中物理沪科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高中物理沪科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高中物理沪科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A.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D.类平抛运动【答案】BD【解析】去掉一个力后,所受的合力仍为恒力,但不为零因此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若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正确,若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物体做匀变速度曲线运动,特别当合力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做尖平抛运动,D正确,由于合力大小方向不变,因此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C错误【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2.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A.大小和方向均不变B.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大小和方向均改变【答案】D【解析】因为铅笔向右匀速移动,故物体会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物体向上也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物体同时参与这两个运动,这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成的运动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橡皮运动的速度大小与方向均不变,选项D正确。

【考点】运动的合成。

3.如图所示,某物块分别沿三条不同的轨道由离地高h的A点滑到同一水平面上,轨道1、2是光滑的,轨道3是粗糙的,则()A.沿轨道1滑下重力做功多B.沿轨道2滑下重力做功多C.沿轨道3滑下重力做功多D.沿三条轨道滑下重力做的功一样多【答案】D【解析】物块分别沿三条不同的轨道由离地高h的A点滑到同一水平面上,重力做功都是,所以沿三条轨道滑下重力做的功一样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考点】重力做功的计算。

【名师】重力做功的特点是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而与实际路径无关,与接触面情况无关,所以,分析和计算重力做功,只要准确找到初末两点的高度差,利用即可算出重力做功。

4.如图所小,直角三角板紧贴在固定的刻度尺上方,使三角板沿刻度尺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同时,一支铅笔沿着三角板直角边,从最下端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卷(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上海市高一物理必修一同步讲义(沪科版2020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卷(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上海市高一物理必修一同步讲义(沪科版2020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卷一、单项选择题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作出过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胡克D.笛卡尔2.下列单位中,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基本单位的是()A.千克B.伏特C.安培D.开尔文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使物体惯性改变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D.速度大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也大4.下列情景中,加点的对象可抽象为质点的是()A.检查乘客是否正确佩戴口罩B.追踪感染者的行动轨迹C.检测病毒是否发生变异D.给接种者注射疫苗5.当你坐在以350 km/h 匀速行驶的高铁上,身体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而你坐在一架正在起飞的飞机上,明显感觉身体有一种特别的变化,甚至会被吓一跳。

根据以上事实,推断你的身体对下列物理量比较“敏感”的是()A.位移B.速度C.加速度D.时间6.小轿车和列车的速度都能达到100 km/h,但它们起动后分别用20 s和500 s 达到这个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列车的速度大B.小轿车的速度变化大C.列车的速度变化快D.小轿车的速度变化快7.伽利略相信自然界的规律是简洁明了的。

他从这个信念出发,认为落体一定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并研究得出落体的速度()A.与落体质量成正比B.与落体体积成正比C.与下落高度成正比D.与运动时间成正比8.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运用了微小量放大法B.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运用了理想模型法C.探究合力的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运用了理想实验法9.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前1 s 内的位移为10 m,则物体运动的时间为()(g取10 m/s2)A.1.5 s B.2 s C.2.5 s D.3 s10.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和F2,当它们的夹角为90° 时合力大小为F,则当它们的夹角为120° 时,合力的大小为()A.2F B.F C D11.如图,一根直杆斜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直杆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直杆受到2个力作用B .直杆受到3个力作用C .墙壁对杆无弹力作用D .地面对杆一定有摩擦力作用12.如图,地球仪的支架依靠在南北极的连接处支撑住重为 G 的地球模型,地轴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θ,则支架对地球模型的作用为为( )A .GB .G sin θC .G cos θD .G tan θ13.质量为 2 kg 的铅球从距离地面 20 m 高做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 取 10 m/s 2)A .铅球完全失重,惯性越来越小B .铅球完全失重,惯性越来越大C .下落的时间为4 sD .落地速度为20 m/s14.升降机地板上放一木箱,质量为 m 。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和解析)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和解析)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和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质量为 2 kg 的物块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水平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g取10 m/s2。

则()A.6 s 时物块的动能为零B.3 s 时物块离初始位置的距离最远C.0 ~ 6 s 时间内合外力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8 JD.0 ~ 6 s 时间内水平力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20 J2.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O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A点和B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O点,OA、OB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OA=OB。

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静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t甲、t乙的大小关系为()A.t t<甲乙B.t t=甲乙C.t t>甲乙D.无法确定3.下列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A.牛顿(N)B.秒(s)C.千克(kg)D.米(m)4.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B.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定限度5.某次救灾演习中,救援直升机悬停在空中,机上工作人员将装有救灾物质的箱子投出,已知箱子下落的初速度为零下落过程中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不计。

启程中,箱子始终保持投放时的状态,则下落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资处于超重状态B.物资仅受重力作用C.物资受箱子的支持力逐渐减小D.由静止开始,箱子在持续相同的时间内位移比为1∶2∶3二、多选题6.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先用一水平力F拉物体,在F从开始增大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随外力F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210m/sg=,则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μ=A.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3m=B.物体质量1kgC.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ND.当F为6N时,物体的加速度2a=2.5m/s7.经过近两年的改造,原“佛山一环”被改造成了封闭管理的高速公路,但最高限速仍然为100 km/h。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上海专用,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考试版)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上海专用,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考试版)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沪科版2020)(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第3~4章为主,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

4.难度系数:0.7。

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汽车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汽车改变了社会形态和人们的生活。

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高度的灵活性。

1.(3分)用两个力拉陷入泥坑的小汽车,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800N和600N,若这两个拉力间的夹角为90°,则这两个拉力的合力大小为( )A. 1400NB. 1000NC. 700ND. 200N2.(3分)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这种情况,当汽车陷入泥坑中时,汽车驾驶员就按如图所示的方法,用钢索把汽车和大树拴紧。

在钢索中央用较小的垂直于钢索的侧向力F竖直向上拉就可以将汽车拉出泥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是两侧钢索拉力的分力B. 两侧钢索拉力的合力等于FC. 由于两侧钢索的拉力的夹角较小,便会在钢索中产生巨大的拉力D. 由于两侧钢索的拉力的夹角很大,便会在钢索中产生巨大的拉力3.(3分)如图所示为上海南浦大桥,其桥面高达46m,主桥全长846m,引桥总长7500m。

南浦大桥的引桥建造得如此长,其主要目的是( )A. 增大汽车对桥面的正压力B. 减小汽车对桥面的正压力C. 增大汽车重力平行于引桥桥面向下的分力D. 减小汽车重力平行于引桥桥面向下的分力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7分)高铁已成为中国的名片。

作为当代中国重要的一类交通基础设施,截至2022年6月,中国已有近3200千米高铁常态化按350千米/小时高标运营。

上海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上海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上海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C.力是物体发生位移的原因D.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逐渐停止运动2.如图所示,某同学朝着列车行进方向坐在车厢中,水平桌面上放有一静止的小球.突然,他发现小球相对桌面向后滚动,则可判断()A.列车在刹车B.列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C.列车在做减速直线运动D.列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3.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时,上方的手捏住直尺的顶端,下方的手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当上方的手放开直尺时,下方的手“立即”捏住直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上方的手是受测者的B.图中下方的手是受测者的C.图中的两只手应是同一位同学的D.两手间的距离越大,说明受测者的反应时间越长4.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如框图所示:其中方框4中是()A.提出猜想B.数学推理C.实验检验D.合理外推5.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苹果,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苹果发生微小的形变,使苹果受到的重力作用B.由于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力C.由于苹果发生微小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不是同种性质的力B.地球对人的作用力和人对地球的作用力是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C.一个力的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D.汽车牵引拖车前进,当车加速时,汽车对拖车的作用力大于拖车对汽车的作用力7.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水平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B.根据和和判断,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C.推力小于阻力,加速度是负值D.桌子受到的合力等于零,加速度等于零8.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直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A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的()A.B.C.D.9.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力F1和F2,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为F,则当它们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A.2F B.C.D.F10.如图所示,人站在自动扶梯上随自动扶梯匀速斜向上运动,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人受到的力()A.1个B.2个C.3个D.4个11.如图所示,用水平外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木块对墙的压力与F是一对平衡力D.F与墙对木块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2.质量为m kg的物体,它的v﹣t图如图所示,该物体在哪一段时间所受的合外力最大()A.0﹣2 S B.6﹣9 S C.9﹣10 S D.10﹣13 s13.一种测定风力的仪器如图所示,它的细长金属丝一端固定于悬点O,另一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角度θ.风力F与θ、m之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F=mgsinθB.F=mgcosθC.F=mgtanθD.F=mgcotθ14.在电梯地面上放一物体,关于超重、失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当电梯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B.当电梯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C.当电梯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D.当电梯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15.如图所示是P、Q两质点运动的v﹣t图象,由图线可以判定()A.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小B.零时刻P质点的加速度为零C.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均大于Q质点的加速度D.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16.如图,一小球通过细绳悬挂于车厢顶上,车厢在水平轨道上做直线运动,小球相对车厢静止,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则车厢的加速度()A.a=gtanα,方向水平向右B.a=gtanα,方向水平向左C.a=gsinα,方向水平向右D.a=gsinα,方向水平向左17.一枚玩具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t2﹣t3时间内,玩具火箭在向下运动B.t1﹣t2时间内,玩具火箭处于失重状态C.t2时刻玩具火箭距地面最远D.t3时刻玩具火箭距地面最远18.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斜角度都相同,球的质量都是m,分别用不同方向的细线拉住,使球处于静止.在下列四种情况中,球对斜面压力最大的是()A.B.C.D.19.2009年9月28日,甬台温高速铁路正式开通,浙江铁路进入了高铁时代.假设列车在某段距离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5m/s增加到10m/s时位移为x.则当速度由10m/s增加到15m/s时,它的位移是()A.x B.x C.2x D.3x20.(多选)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定合力F作用下,在时间t内由静止开始运动了距离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体在2F力作用下,在时间t内运动了2s距离B.该物体的质量为m/2时,仍在力F作用下,在时间t内运动了2s距离C.若保持m、F不变,在时间2t内运动了2s距离D.该物体在2F力作用下,在时间2t内运动了4s距离21.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斜面上,一木块受平行于斜面向上且从零逐渐增大的力F的作用,木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关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上B.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先沿斜面向下、后沿斜面向上C.摩擦力逐渐变大D.摩擦力可能先变小后变大22.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I 的宽度最小; ②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③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④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23.在“研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有同学各自画了以下的力图,图中 F 1、F 2是用两把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筋时各自的拉力,F′是用一把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拉力;画出了F 1、F 2、F′的图示,以表示F 1、F 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画平行四边形,以F 1、F 2交点为起点的对角线用F 表示,在以下四幅图中,只有一幅图是合理的,这幅图是( )A .B .C .D .24.在“用DIS 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装置如图(a )所示.图(b )为小车所受作用力不变时实验所得的a﹣图象,从图象上可以看到直线不过原点,其原因是( )A .钩码质量过大B .轨道倾斜,左端偏高C .轨道倾斜,右端偏高D .小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偏小二、计算题1.甲球由高h=180m 的塔顶自由下落,当下落距离a=20m 时,乙球在塔顶下方B 点由静止释放,结果两球同时落地,求乙球释放处B 离塔顶的距离b .2.质量均匀分布的球重G=300N ,置于竖直墙和支架之间,球半径R=10cm ,支架和墙之间的距离a=15cm ,各接触处摩擦均不计.(1)试画出球的受力图;(2)求支架和墙对球的作用力.3.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点后进入粗糙水平面(设经过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 点.每隔0.2秒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求:(1)物体在斜面和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2)斜面的倾角α;(3)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4)t=0.6s时瞬时速度大小v.上海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C.力是物体发生位移的原因D.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逐渐停止运动【答案】B【解析】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解:A、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A错误B、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B正确C、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可以产生位移,不需要力维持,C错误D、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形变,产生加速度,知道问题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如图所示,某同学朝着列车行进方向坐在车厢中,水平桌面上放有一静止的小球.突然,他发现小球相对桌面向后滚动,则可判断()A.列车在刹车B.列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C.列车在做减速直线运动D.列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解析】解决本题要掌握用惯性解释现象的能力,根据惯性并利用相对运动的知识解答.解:当列车加速时,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相对于小车向后运动,即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故列出突然加速;故选B.【点评】要学会用惯性知识解释所看到的现象.3.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时,上方的手捏住直尺的顶端,下方的手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当上方的手放开直尺时,下方的手“立即”捏住直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上方的手是受测者的B.图中下方的手是受测者的C.图中的两只手应是同一位同学的D.两手间的距离越大,说明受测者的反应时间越长【答案】B【解析】该实验是测量人的反应时间,一个同学的手捏住直尺的顶端,另一同学的手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当上方的手放开直尺时,下方的手“立即”捏住直尺,读出直尺下落的高度,由求出时间,即反应时间.解:A、图中上方的手是释放直尺者的,下方的手是受测者的,故A错误B、同上,B正确C、图中的两只手应是两位同学的,故C错误D、由知,受测者的反应时间只与下落的高度有关,与两手间的距离大小无关,故D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了测量人的反应时间的实验,注意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4.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如框图所示:其中方框4中是()A.提出猜想B.数学推理C.实验检验D.合理外推【答案】C【解析】教材中介绍了伽利略对落体规律的研究以及“理想斜面实验”,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明确伽利略所创造的这一套科学研究方法.解:这是依据思维程序排序的问题,这一套科学研究方法,要符合逻辑顺序,即通过观察现象,提出假设,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然后对自己的逻辑推理进行实验检验,紧接着要对实验结论进行修正推广.故选:C.【点评】伽利略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以实验事实为基础,开辟了崭新的研究物理的方法道路,同学们要从中汲取营养,提高科学素质.5.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苹果,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苹果发生微小的形变,使苹果受到的重力作用B.由于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力C.由于苹果发生微小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弹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且有弹性形变;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引起的,故A错误;B、C、D、由于苹果发生微小的形变,要恢复原状,故会对阻碍其恢复原状的物体(桌面)施加弹力,方向垂直与桌面向下,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明确弹力的产生条件以及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同,基础题.6.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不是同种性质的力B.地球对人的作用力和人对地球的作用力是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C.一个力的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D.汽车牵引拖车前进,当车加速时,汽车对拖车的作用力大于拖车对汽车的作用力【答案】B【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是同种性质的力.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能进行合成.解: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故A错误.B、地球对人的作用力和人对地球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正确.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能求合力.故C错误.D、汽车牵引拖车前进,当车加速时,拖车也加速,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而汽车对拖车的作用力与拖车对汽车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7.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水平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B.根据和和判断,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C.推力小于阻力,加速度是负值D.桌子受到的合力等于零,加速度等于零【答案】D【解析】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力大小成正比.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水平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水平推力不大于桌子的最大静摩擦力,推不动桌子,桌子的合力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为零.解:A、静止物体,加速度为零,合力为零,牛顿第二定律同样适用于静止物体.故A错误.B、根据a=可知,物体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而不是加速度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故B错误.C、推力不大于阻力,加速度为零,故C错误;D、由于水平推力不大于桌子的最大静摩擦力,推不动桌子,桌子的合力等于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等于零,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能力,要注意当物体受多力作用时,公式中F是指合力,而不是其中某一个力.8.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直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A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的()A.B.C.D.【答案】D【解析】对重物分析,重物受重力及绳子的拉力,因细绳是连续的,故绳子上各点的拉力均等于物体的重力,由此可判断手指的受力方向;对结点进行受力分析,则可知杆对结点的弹力方向,即可判出杆对手掌的作用力的方向.解:重物受绳子的拉力及物体本身的重力而处于平衡,故绳子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而绷紧的绳子各处的拉力相等,故绳子对手指有大小为mg的拉力,方向沿绳的方向背离手指的方向;结点A处受绳子向下的拉力及沿绳向上的拉力,二力的合力应沿杆的方向向里压杆,故杆对手掌有向里的压力;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应明确:绷紧的绳子不论是否弯曲,绳子上各点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9.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力F1和F2,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为F,则当它们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A.2F B.C.D.F【答案】B【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夹角是90°时,两个分力的大小,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解:当夹角为90°时,F=,所以.当夹角为为120°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合力与分力相等,所以.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合力与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10.如图所示,人站在自动扶梯上随自动扶梯匀速斜向上运动,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人受到的力()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首先分析人受到的重力,再分析弹力和摩擦力.人站在扶梯上,扶梯对人有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判断扶梯对人有无静摩擦力.解:以人为研究对象,人受到重力和扶梯的支持力.由于人随扶梯一起匀速运动,合力为零,若扶梯对人有摩擦力,摩擦力一定沿水平方向,则人受到三个力,合力不为零,人将不做匀速运动,与题设条件矛盾,则人不受摩擦力.所以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能力.对于弹力或摩擦力,常常采用假设法判断是否存在.11.如图所示,用水平外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木块对墙的压力与F是一对平衡力D.F与墙对木块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答案】A【解析】A、木块处于静止,在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即重力和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C、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外力F和墙对木块的支持力,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解:A、木块处于静止,在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即重力和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错误.C、木块对墙的压力与F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外力F和墙对木块的压力,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平衡力的区别在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12.质量为m kg的物体,它的v﹣t图如图所示,该物体在哪一段时间所受的合外力最大()A.0﹣2 S B.6﹣9 S C.9﹣10 S D.10﹣13 s【答案】C【解析】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哪一段合外力最大.解:由v﹣t图线知,9﹣10s内图线斜率的绝对值最大,知9﹣10s内的加速度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合外力最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基础题.13.一种测定风力的仪器如图所示,它的细长金属丝一端固定于悬点O,另一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角度θ.风力F与θ、m之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F=mgsinθB.F=mgcosθC.F=mgtanθD.F=mgcotθ【答案】C【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运用合成法,由几何关系求解出分力.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拉力和风力,将拉力和风力合成,合力与重力平衡,如图由几何关系,得到F=mgtanθ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对小球受力分析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运用合成法,根据几何关系求解.14.在电梯地面上放一物体,关于超重、失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当电梯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B.当电梯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C.当电梯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D.当电梯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答案】D【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的关系,当支持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支持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解:A、当电梯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则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处于超重状态.故A正确.B、当电梯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则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小于重力,处于失重状态.故B正确.C、当电梯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则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处于超重状态.故C正确.D、当电梯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则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小于重力,处于失重状态.故D不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D【点评】判断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的问题,实质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具体应用,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产生的条件:当加速度方向向上时,产生超重现象;当加速度方向向下时,产生失重现象.15.如图所示是P、Q两质点运动的v﹣t图象,由图线可以判定()A.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小B.零时刻P质点的加速度为零C.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均大于Q质点的加速度D.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答案】D【解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切线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解:A、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大,故A错误.B、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表示加速度,所以零时刻P质点的速度为虽然为零,但是斜率(即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C、在t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即斜率逐渐减小最后接近零,所以P质点的加速度一开始大于Q的加速度,后1来小于Q的加速度,故C错误.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D、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所以在0﹣t1的位移,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16.如图,一小球通过细绳悬挂于车厢顶上,车厢在水平轨道上做直线运动,小球相对车厢静止,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则车厢的加速度()A.a=gtanα,方向水平向右B.a=gtanα,方向水平向左C.a=gsinα,方向水平向右D.a=gsinα,方向水平向左【答案】A【解析】小球和车厢具有相同的加速度,隔离对小球分析,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从而得出车厢的加速度.解:隔离对小球分析,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的加速度a=.车厢的加速度与小球的加速度相同,方向水平向右.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小球和车厢具有相同的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掌握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浦东新区高一期末考试.doc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浦东新区高一期末考试.doc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浦东新区高一期末考试物_理_试_题(本试卷g 取10m/s 2、_sin37°=0.6、_cos37°=0.8)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本大题共28分)1.科学实践总是要不断向前推进,从1687年的___________力学到1905年爱因斯坦的________论,这标志了人类对于自然界规律的认识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_2.小明同学最近乘坐刚刚开通的G7303次高速列车,上午8点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行程169km ,结果8点45分(相当于一节课左右的时间)就到了杭州车站。

列车行驶过程中小明看到车厢的两端有列车的速度显示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请你说出小明看到的速度是_________速度(选填“瞬时”或“平均”);小明乘坐的列车全程的平均速率是_________km/h 。

(保留一位小数)3.一质点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地面恰好历时3s ,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m/s ,第3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 。

4.如图所示,攀崖运动员连同装备总质量为80kg ,处在如图状态时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恰好通过他的重心,两力大致垂直。

脚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37°,估计此时手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N ,岩石对脚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N 。

5.一个质量为4㎏的物体受到几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若将物体受到的一个向东方向、大小为8N 的力改为向西,其它力均不变。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2,方向为________。

6.水平桌面上质量为2kg 的物体受到4N 的水平拉力,产生1.5m/s 2的加速度,则物体所受的阻力大小为___________N ;若撤去拉力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m/s 2。

7.物体从静止开始由A 到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B 点的速度为v ,通过AB 中点C 的速度大小v c =____________v ;若通过AB 中间时刻D 点的速度大小为v D ,比较C 、D 两点速度的大小应该是v c _________v D (“大于”、“小于”或“等于”)二、单选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21分)37°8.关于质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体积很小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B .物体抽象为质点后,物体自身的大小和质量都可以忽略不计C .在某些情况下,月球可以看作一个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小汽车却不能看作质点D .研究地球旋转时,可以把它看作质点9.物体A 、B 两地往返运动.设A 到B 的平均速率为v 1,由B 到A 的平均速率为v 2_,物体往返一次,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分别是()A .0,21212v v v v +B .0,221v v + C .均为21212v v v v +D .均为010.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A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图中的 ( )11.分解一个确定大小和方向的力,在下列给出的四种附加条件中,能得到唯一确定解的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 ) ①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 ②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求两个分力的方向③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④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求第一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④ D .③和④12.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 .牛顿第一定律是反映物体惯性大小的,因此它也叫惯性定律;C .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因此物体只在不受外力时才有惯性;D .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021年沪科版沪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1年沪科版沪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t v O v 0 0.5v 0 t v O v 0 0.5v 0 t v O v 0 0.5v 0 tv O v 00.5v 0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命题人:十二厂中学 李中林)一、选择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有的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

1.关于曲线运动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作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一定是变速运动B .作曲线运动的物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必有加速度C .物体不受力或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可能作曲线运动D .作曲线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2.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一个竖直上抛,一个竖直下抛,另一个平抛,则它们从抛出到落地①运行的时间相等 ②加速度相同 ③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④落地时的动能相等,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3.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顶部有一小物体m ,如图所示,今给小物体一个水平初速度V 0=gR ,则物体将 ( )A. 沿球面滑至m 点 B .立即离开半球面作平抛运动 C .先沿球面滑至某点N 再离开球面做斜下抛运动D .按半径大于R 的新圆弧轨道运动4.红蜡块能在玻璃管的水中匀速上升,若红蜡块在A 点匀速上升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中的:( )A.直线P B .曲线Q C .曲线R D .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 ,a 为它边缘上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 ,小轮半径为2r ,b 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 。

c 点和d 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

若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①a 点和b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②a 点和b 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③a 点和c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④a 点和d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A.①③B. ②③ C . ③④ D.②④ 6.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发生变化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7.在距地面高5m 的平台上,以25m/s 的速率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1Kg 的石块,不计空 气阻力,取g=10m/s2,则在抛出后第3秒内重力对石块所做的功为( ) A.-100J B.50J C0.10J D .0J8.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 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 .快进入闹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下列四个图象中,哪个正确表示了从司机减小油门开始,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A B C D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物体的机械能守恒,一定是只受重力和弹簧弹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命题人:金台高中王党朝)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清楚.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把第Ⅰ卷、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第一个比较精确测量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开普勒 C.牛顿 D.卡文迪许 2.关于功率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P=W/t可知,机械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 B.根据P=Fv可知,汽车的牵引力一定与速率成反比 C.由P=W/t可知,只要知道t s内机械所做的功,就可以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功率 D.由P=F·v可知,当发动机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率成反比 3.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从两个高度相等而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顶从静止开始下滑,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到达底部时重力的功率相等 B、到达底部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C、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 D、到达底部时动能相等 4.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由静止下滑,当下滑时间t(s)时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A.sin2122tmg B. 2221tmg

C. 22tmg D. 222sin21tmg 5.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4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时刻起在物体上作用一个水平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物体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仍是4m/s,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6.在高为H的桌面上以速度v水平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运动到距地面高为h的A点时,如图,(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下列正确的说法的是

A.物体在A点的机械能为mghmv221

B.物体在A点的机械能为221mvmgH v

A H

h C.物体在A点的动能为mghmv221 D.物体在A点的动能为221mvmgH 7.已知引力常量G、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仅利用这三个数据,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有 A.月球的质量 B.地球的质量 C.地球的半径 D.月球绕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 8 .上端固定的一根细线下面挂一摆球,摆球在空气中摆动,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摆球的机械能守恒 B.总能量守恒,摆球的机械能正在减小,减小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能量正在消失 D.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 9.在下面列举的各例中,若不考虑阻力作用,则物体机械能不.发生..变化的是

( ) A.用细杆栓着一个物体,以杆的另一端为固定轴,使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率圆周运动 B.细杆栓着一个物体,以杆的另一端为固定轴,使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率圆周运动 C.物体沿光滑的曲面自由下滑 D.用一沿固定斜面向上、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拉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 10. 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传动,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由静止轻放在传送带上,若小木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在小木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设木块可以与传送带相对静止),转化为内能的能量为

A.2mv B.22mv

C.221mv D.241mv 11.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 运行速度为v1, 加速度为a1,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12araR B.212()aRar C.12vrvR D.1122()vRvr 12.关于功和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功就是能 B.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C.功有正功、负功,所以功是矢量 D.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共6小题,每格2分共18分. 1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1)图中A是 ,(2)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合理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先将固定在重物上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再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 B.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打点计时器下方,再接通电源 C.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先取下固定在重物上的打好点的纸带,再切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14.如图所示,质量为 kg2的物体从高度为 mh8.0,倾角为300光滑斜面顶端A处开始下滑.若不计空气阻力,取210smg,则物体由A处滑到斜面下端B处时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_______J,物体滑到B处时重力功率为___________w. 15. 质量10t的汽车,额定功率是60kw,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5m/s,设它所受运动阻力保持不变,则汽车受到的运动阻力是________;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速度为10m/s时的加速度_________。 16.在某星球上以速度v0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经t秒落回原处,若此星球的半径为R,则在星球上发射自己的卫星,那么它的环绕速度应是 。 17.从某一高度平抛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在空中飞行的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动能增量之比ΔEk1∶ΔEk2∶ΔEk3=________。 18.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在上升过程中,从抛到小球动能减少一半所经过的时间是___ __。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3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10分)质量为kg5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方向的恒定拉力NF20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前4s内滑行了8m的距离,

物体所受摩擦力不变,取210smg。求:(1)4s内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2)物体在4s末的动能。 (3)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0.(12分)神舟再度飞天,中华续写辉煌,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我国再次进行载人航天试验,五天后,搭载着航天员聂海胜、费俊龙的神舟六号返回舱成功着路! (1)在飞船的实验室里,仍然能够使用的仪器是: 。 A、密度计;B、酒精温度计;C、天平;D、水银气压计 (2)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减速降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 (3)飞船返回舱距地面约1m时,仍有8m/s的速度,若以这样的速度着陆,将对返回舱和航天员造成破坏和伤害,为此,安装在返回舱底部的4台反推火箭点火工作,使返回舱速度落地时降到2m/s,若返回舱重3t,则每台火箭的平均推力约为多大(取g=10m/s2) (4)设“神舟六号”飞船在飞行过程中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

(第20题 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求飞船离地面的平均高度h. 21.(12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条1/4圆弧形轨道AB,其半径为1m,B点的切线方向恰好为水平方向.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物体,从轨道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到达轨道末端B点时的速度为4m/s,然后做平抛运动,落到地面上的C点。若轨道距地面的高度h为5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物体在AB轨道克服阻力做的功; (2)物体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 (3)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4)B、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答题纸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实验题(每格2分,共18分.)

13、 、 。 14、 、 。

15、 、 。 16、 。

17、 。 18、 。 班

C h B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3小题,共21分)。 19(10分)

20(12分)

21(12分)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1D 2D 3A 4D 5A 6 B 7BD 8B 9ACD 10C 11AD 12BD 13、打点计时器 B 14、16 40 15、Nf3104 sma/2.0

姓名 16、02vRt 17、1∶3∶5 18、gv2)22(0 、(1)160J(2)40J(3) 20、(1)B(2)减小、减小(3)F=3×104N(4)h=RTgR32224 21、(1)A→B JmvmgRWmvWmgRff421212020 (2)B点RvmmgN20 NNNNRvmmgN525220. (3)B→C .11621212020JmvmghEmvEmghkkc (4)B→C tvxgthBBC221=4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