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特级教师梁丽平 高考数学综合能力题30讲第04讲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合集下载

推荐-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特级教师梁丽平高考数学综合能力题30讲第2018讲函数的基本性质 精品

推荐-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特级教师梁丽平高考数学综合能力题30讲第2018讲函数的基本性质 精品

数学高考综合能力题选讲2函数的基本性质10018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梁丽平题型预测函数的性质主要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函数的性质也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熟练掌握这些性质,还要求能够运用定义去证明和判断,以及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题。

范例选讲例1 对于满足40≤≤p 的一切实数,不等式342-+>+p x px x 恒成立,试求x 的取值范围。

讲解 不等式342-+>+p x px x 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二次函数:()()p x p x x f -+-+=342基于这种认识,本题实质上就是:对于二次曲线系()()p x p x x f -+-+=342(40≤≤p ),考虑使得()0>x f 恒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对于每一个给定的p ,由于()0=x f 的二根分别为p -3,1,记()p p u -=3,1m a x )(,)3,1min()(p p v -=,则()0>x f 的解集为: ()p M =()()()()+∞⋃∞-,,p u p v所以,当p 在区间[]4,0上变化时,使得()0>x f 恒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就是所有()p M 的交集。

因为40≤≤p ,所以,)(p u 的最大值为3,()p v 的最小值为1-。

所以,本题的答案应该为:()()+∞⋃-∞-,31,。

上述解法实际上源于我们思维的一种定势,即习惯于把x 当作变量,而把其余的字母作为参数。

而事实上,在上面的不等式中,x 与p 的地位是平等的。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即把p 作为自变量,而把x 作为参数,则可以得到下面的另一种较为简洁的解法:考虑关于p 的函数:()()()3412+-+-=x x p x p g ,可以看到:()p g 是关于p 的一次函数或常数函数,要使得对于满足40≤≤p 的一切实数,()0>p g 恒成立,由函数的单调性可知,需且只需:()()⎩⎨⎧>>0400g g 解之得:3>x 或1-<x 。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特级教师梁丽平 高考数学综合能力题30讲第22讲 参数范围型综合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特级教师梁丽平 高考数学综合能力题30讲第22讲 参数范围型综合问题

数学高考综合能力题选讲22参数范围型综合问题10008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梁丽平题型预测参数范围的问题,内容涉及代数和几何的多个方面,综合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历年高考中占有较稳定的比重。

解决这一类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有:函数思想、数形结合等。

范例选讲例1.对于满足40≤≤p 的一切实数,不等式342-+>+p x px x 恒成立,试求x 的取值范围。

讲解:将p 视为主元,设()()()2143f p p x x x =-+-+,则 当40≤≤p 时,()f p >0恒成立。

等价于:()()0040f f >⎧⎪⎨>⎪⎩。

即2243010x x x ⎧-+>⎪⎨->⎪⎩。

解得31x x ><-或。

点评: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方面去解释,换个方向去思考。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地去思考问题,这样不但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还可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例2.已知函数()22x x af x =-。

(Ⅰ)将()y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得到函数()y g x =,求函数()y g x =的解析式;(Ⅱ)函数()y h x =与函数()y g x =的图像关于直线1y =对称,求函数()y h x =的解析式;(Ⅲ)设()()()1F x f x h x a=+,已知()F x 的最小值是m,且2m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讲解:(Ⅰ)()()222422242x x x x a a g x f x --=-=-=-; (Ⅱ)设点()(),P x h x 是函数()y h x =上任一点, 点()(),P x h x 关于1y =的对称点是()()',2P x h x -由于函数()y h x =与函数()y g x =的图像关于直线1y =对称,所以,点'P 在函数()y g x =的图像上,也即:()()2h x g x -=。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特级教师梁丽平高考数学综合能力题30讲第01讲集合与简易逻辑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特级教师梁丽平高考数学综合能力题30讲第01讲集合与简易逻辑

数学高考综合能力题选讲 1集合与简易逻辑10008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题型预测《考试说明》中,对于集合、充要条件已做出明确的要求 .高考中,对于这一部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1)集合本身的性质和运算;(2)集合语言和集合思想的运用;(3)充分 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定•范例选讲例1命题甲:x 2或y 3 ;命题乙:x y 5,则()A. 甲是乙的充分非必要条件;B. 甲是乙的必要非充分条件;C.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讲解 为了进行判断,首先需要构造两个命题:甲 =>乙;乙=> 甲.但是,这两个命题都是否定性的命题,正面入手较为困难 .考虑到原命题与 逆否命题的等价性,可以转化为判断其逆否命题是否正确 .“甲=>乙”即“ x 2 或 y 3 ” => “ x y 5 ”其逆否命题为:“ x y 5 ” => “ x 2且y 3 ” 显然不正确.同理,可判断命题“乙=> 甲”为真命题. 故选择B.点评 本题虽然看上去是一个基本的不等量关系,但实质逻辑性很强,容 易选错,解本题的关键:一是从反面入手,利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的等价性,二 是要对逻辑联结词“或” “且”深刻理解与领悟.(1)求 A B ;梁丽平 例2已知集合A tt 使 xx 2 2tx 4t 3 0 R 2B tt 使 xx 2tx 2t 0,其中x,t 均为实数.(2) 讲解 设m 为实数,gm m " (1)集合A 实际上是: '3,求 M mg m A B .0恒成立的所有实数t 的使得 2 x 2tx 4t 3 集合.故令1 (2t)1 2 4( 4t 3) 0, 解得 : 3 t 1.集合 B 实际上是:使得方程 x 2 2tx 2t 0有解的所有实数 t 的集合. 故令2 2t 2 4 ( 2t) 0,解得:t 0或t2所以, A 3, 1,B ,2 0, A B 3, 2 .(2) 设g m u ,则问题(2) 可转化为: 已知函数u g m 的值域(u 3 ,2 ) ,求其定义域.令3 m 2 3 2,可解得: 1 m 0或 0 m1 .所以, M = m 1 m 0或 0 m 1 .点评 学习数学,需要全面的理解概念,正确地进行表述、判断和推理,这 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集合作为近、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础,集合 语言、集合思想也已经渗透到数学的方方面面.集合和简易逻辑,是学习、掌握 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本题以集合和逻辑为背景,主要考查对数学符号语言的 阅读、理解以及迁移转化的能力.1. (1985年全国高考)设a,b 是两个实数,A={(x,y) | x=n,y=na+b,n 是整数},B={(x,y) | x=,m,y=3m 2+15,m 是整数},C={(x,y) | x 2+y 2< 144}是平面 XOY 内的点集合.讨论是否存在a 和b 使得(1) A B ( 表示空集);(2) (a,b)€ C 同时成立.1 l(1) 设 是方程x 丄 2的一个根,用列举法表示集合M .若在M 中 x任取两个数,求其和为零的概率.(2) 设复数w M z ,求证:M w M z(1993年全国高考)已知关于x 的实系数二次方程x 2 + ax +b =0有两个实2. ( 2001年上海高考)对任意一个非零复数z,定义集合.. 2n 1 ..M z ww z ,n N数根证明(I )如果| | < 2,| | < 2,那么2| a | < 4 + b且| b | < 4 ;(II)如果2| a | < 4 + b 且| b | < 4 ,那么| | < 2 , | | < 2 . [答案与提示:1•不存在• 2.M — li^^li.—li,— 1i ,在2 2 2 21其中任取两数,其和为零的概率为 1 * 3;证明略.3•略.]3。

人民大学附中特教师梁丽平高考数学综合能力题讲第讲条件开放探索性问题

人民大学附中特教师梁丽平高考数学综合能力题讲第讲条件开放探索性问题

数学高考综合能力题选讲29《条件开放地探究性问题》100080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梁丽平题型展望探究性问题地明显特点是问题自己拥有开放性及问题解决地过程中带有较强地探究性.对于条件开放地探究性问题,常常采纳剖析法,从结论和部分已知地条件下手,执果索因 ,导出所需地条件.此外,需要注意地是,这一类问题所要求地常常是问题地充足条件,而不一定是充要条件 ,所以 ,直觉联想、较好地洞察力都将有助于这一类问题地解答.典范选讲例 1.在四棱锥 P ABCD 中,四条侧棱长都相等,底面 ABCD是梯形 , AB // CD , AB CD .为保证极点 P 在底面 ABCD 所在平面上地射影 O 在梯形ABCD 地外面 ,那么梯形 ABCD 需知足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填上你以为正确地一个条件即可).解说:条件给我们以启迪.由于四条侧棱长都相等 ,D C所以 ,极点 P 在底面 ABCD 上地射影 O 到梯形 ABCD 四个极点地距离相等.即梯形ABCD 有外接圆 ,且外接圆地圆心就是 O.明显梯形ABCD 一定为等腰梯形.A再看结论.结论要求这个射影在梯形地外面 ,事实上 ,我们只需找出使这个结论建立地一个充足条件即可.明显 ,点 B、 C 应当在过 A 地直径 AE 地同侧.不难发现 , ACB 应当为钝角三角形.故当 ACB 90 <且 AC>BC )时可知足条件.其他等价地或近似地条件能够随读者想象.评论:此题为条件探究型题目,其结论明确 ,需要齐备使得结论建立地充足条件 ,可将题设和结论都视为已知条件 ,进行演绎推理推导出所需追求地条件.这种题要修业生变换思想方向 ,有益于培育学生地逆向思想能力.B E例 2.老师给出一个函数y f x ,四个学生甲、乙、丙、丁各指出这个函数地一个性质:甲:对于 x R,都有 f 1 x f 1 x ;乙:在 ( ,0] 上函数递减;丙:在0,上函数递加;丁: f 0 不是函数地最小值.假如此中恰有三个人说得正确,请写出一个这样地函数:____________.解说:第一看甲地话 ,所谓“对于 xR,都有 f 1 x f 1 x ”,其含义即为:函数 f x 地图像对于直线x 1 对称.数形联合 ,不难发现:甲与丙地话相矛盾. <在对称轴地双侧 ,函数地单一性相反)所以 ,我们只需选择知足甲、乙、丁 <或乙、丙、丁)条件地函数即可. 假如我们希望找到知足甲、乙、丁条件地函数 ,则需要认识到:所谓函数在(, 0] 上单一递减 ,其实不是说函数 f x 地单一递减区间只有 ( ,0] .考虑到关于直线 x 1 地对称性 ,我们不如结构函数 ,使之在 ( ,1] 上单一递减 ,这样 ,既不与乙地话矛盾 ,也知足丁所说地性质.如f x x 1 2即可.假如希望找到知足乙、丙、丁条件地函数 ,则分段函数是必定地选择.如f xx 1, x 0.x, x 0评论:此题考察学生对于函数性质地理解和掌握.思虑这样地问题 ,经常需要从熟习地函数 <一次、二次、反比率函数 ,指数、对数、三角函数等)下手 ,另 外 ,分段函数常常是解决问题地重点.例 3.对随意函数 f x , x D ,可按图示结构一个数列发生器 ,其工作原理以下:①输入数据 x 0D ,经数列发生器输出 xf x ;1②若 x 1 D ,则数列发生器结束工作;若x 1 D ,则将 x 1 反馈回输入端 ,再输出x 2并依此规律持续下去.f x 1 ,现定义 f x4x 2 .x 1<Ⅰ)若输入 x 049,则由数列发生器产生数列x.请65n写出数列 x n 地全部项;<Ⅱ)若要数列发生器产生一个无量地常数数列 x n ,试求输入地初始数据 x 0地值;<Ⅲ)若输入 x 0 时,产生地无量数列 x n知足:对随意正整数 n,均有 x n x n 1 ,求 x 0 地取值范围.<Ⅳ)能否存在x 0 ,当输入数据 x 0 时 ,该数列发生器产生一个各项均为负数地地无量数列.解说:<Ⅰ)对于函数 f x4x 2, D ,11,.x1若 x 049,代入计算可得: x 1 11, x 2 1, x 3 1 , 65 19 5故产生地数列 x n 只有三项.<Ⅱ)要使数列发生器产生一个无量地常数数列,其实是对于随意地正整数n ,都应当有 x n 1x n .又 x n 1f x n4x n 2.所以 ,只需令 f xx .x n1解得: x 1 或 x 2 .由于题目实质上只需求找到产生“无量常数数列”地一个充足条件,所以 ,令x 0 1 <或 2)即可.此时必有 x n 1x n =1<或 2).事实上 ,相对于此题来讲 , x 01 <或 2)是产生“无量常数数列”地充要条件 <这是由于函数 fx4x 2是一一对应).假如把函数换成f xx 23x 2 ,x12x请读者思虑:有多少个知足条件地初值x 0 ?<Ⅲ)要使得对随意正整数n,均有 x nx n 1 ,我们不如先探究上述结论建立地一个必需条件.即 x 1x 2 4x 12 .x 11事实上 ,不等式 x4 x2地解为 x 1 或1 x 2 .<*)x 1所以 , x 1 1或 1 x 12 .下边我们来研究这个条件能否充足.当 x 11时 , x 24x 1 2 6 4 ,所以 ,固然有 x 1 x 2 ,但此时 x 3 4 x 2 ,x 1 4x 111明显不切合题意.当1 x 12 时,由上可知: x 1 x 2 ,且不难求得 1 x 2 2 ,以此类推 ,可知 ,必有:对随意正整数 n,均有 x nx n 1 建立.综上所述 , 1 x 12 .由 xfx 及 < *) ,不难得悉: x 0 地取值范围为11,2 .<Ⅳ)要求使得 x n0 任取n N 建立地初x0.上是果索因.令x n 0 ,由x n f xn 1不解得 1 x n 1 1 .2又由 x n 1f xn 2,可解得:1xn 2 5 .57由此我知道 ,假如x n0 ,必有1x n 25.即 x n与 x n 2不行能同小于0.57故在本地下 ,不行能生各均数地数列x n.点:本条件探究型 ,果索因 ,适合运用剖析法 ,找使建立地充足条件是解决地常用方法.高考真1. <1998 年全国高考)如 ,在直四棱柱 A 1B1C1D1-ABCD 中 ,当底面四形ABCD 足条件 __________ A 1 D 1 ,有 A 1C B1D1.(注:填上一种你正确地一种条件即可 ,不用考全部可能地情况 .>B1C12.<2002 上海春天高考)曲C1和 C2地方程分A DF1 x, y 0 和 F2 x, y 0 , 点 P a, b C1C2地一个充足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3.<2002 年上海高考)B C命 A :底面正三角形 ,且点在底面地射影底面中心地三棱是正三棱.命 A 地等价命 B 能够是:底面正三角形 ,且地三棱是正三棱.4.<2000 年全国高考 18 )略.[ 答案与提示: 1 .足AC BD 地任一条件均可; 2 . F1 a, b0 /F2 a, b 0 ,/ F1 a, b 0 且 F2 a,b0 /C1C2/P C1等;3.棱相等 /棱与底面所成角相等 /⋯⋯ ]; <Ⅰ); <Ⅱ); <Ⅲ).1.<2000 年全国高考)如 ,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 A1B1C1D1地底面 ABCD 是菱形 ,且C1CB =BCD = 60 .<I)明:C1C⊥BD;<II )假设 CD=2, C1C = 3,面C1BD,面 CBD 2,求二面角BD地平面角地余弦;CD<III )当地值为多少时,能使A1C平面C1BD?请给出证明.。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特级教师梁丽平 高考数学综合能力题30讲第30讲 是否存在型的探索性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特级教师梁丽平 高考数学综合能力题30讲第30讲 是否存在型的探索性问题

数学高考综合能力题选讲30《是否存在型的探索性问题》10008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梁丽平题型预测一般来说,是否存在型问题,实质上是探索结论的开放性问题.相对于其他的开放性问题来说,由于这类问题的结论较少(只有存在、不存在两个结论,有些时候须讨论),因此,思考途径较为单一,难度易于控制,受到各类考试的命题者的青睐.解答这一类问题,往往从承认结论、变结论为条件出发,然后通过特例归纳,或由演绎推理证明其合理性.探索过程要充分挖掘已知条件,注意条件的完备性,不要忽略任何可能的因素.范例选讲例.已知数列{}n a 中,11=a ,且对于任意自然数n ,总有21-=+n nn a a a ,是否存在实数b a ,,使得nn b a a ⎪⎭⎫⎝⎛--=32对于任意自然数n 恒成立?证明你的结论.讲解:nn b a a ⎪⎭⎫⎝⎛--=32是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为了探求b a ,是否存在,我们可从特殊的n 出发,求出b a ,的值,再检验是否满足一般的条件.由11=a ,12112a a a ==--,代入nn b a a ⎪⎭⎫ ⎝⎛--=32,可解得1595a b ⎧=-⎪⎪⎨⎪=⎪⎩. 代入检验,可知当4n =时,一方面由21-=+n n n a a a 得415a =-,另一方面,由nn b a a ⎪⎭⎫⎝⎛--=32得4116545a =--,矛盾.所以,这样的实数b a ,不存在.上述过程是解答这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但对于本题,有它的特殊性.如果对极限的概念较为熟悉,不难发现,如果这样的b a ,存在的话,则由nn b a a ⎪⎭⎫⎝⎛--=32,可得:lim n n a a →+∞=.对21-=+n n n a a a 两边取极限,得2aa a =-,解得0a =或3.若0a =,则数列{}n a 应该是以1为首项,以2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显然,不可能对任意的正整数n 都满足21-=+n nn a a a ;若3a =,将11a =代入nn b a a ⎪⎭⎫ ⎝⎛--=32,可求得b =-3,此时,2333nn a ⎛⎫=+⨯- ⎪⎝⎭,验证2a 即可得出矛盾.作为探索是否存在的一种手段,后一种方法显然优于前一种.点评:探索,常常遵循“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先从具体、特定的实例入手,从中探测出问题的结论,再经过严格的论证.例2.已知函数()21bx cy f x ax +==+(,,0,a c R a b ∈>是自然数)是奇函数,()f x 有最大值12,且()215f >.(Ⅰ)试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Ⅱ)是否存在直线l 与()y f x =的图象只交于P 、Q 两点,并且使得P 、Q 两点的中点为(1,0)点,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讲解:(Ⅰ)由()f x 为奇函数易知:0c =.又因为0,a b >是自然数,所以,当0x <时,()f x <0;当0x >时,()0f x >.所以,()f x 的最大值12必在0x >时取得. 当0x >时,()211/bx b f x ax ax x ==≤++,等号当且仅当1/ax x =时取得.12=.又()215f>,所以,215ba>+.结合0,a b>是自然数,可得:1a b==.所以,()21xf xx=+.(Ⅱ)对于“是否存在型”的问题,一般探索的方法为:假设存在,导出矛盾,或者从部分..结论出发,导出其存在的必要条件,再验证是否充分.根据上述思路,我们可以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l,则P、Q的坐标可为P()00,x y,()002,Q x y--.且这两点都在函数()21xf xx=+的图像上.即:()221221xyxxyx⎧=⎪+⎪⎨-⎪=-⎪-+⎩消去y,得200210x x--=,解得:1x=.所以,1,144P Q⎛⎛--⎝⎭⎝⎭或1,144P Q⎛⎛--+⎝⎭⎝⎭.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014=--yx.l的存在性还须通过充分性的检验.把直线l的方程与函数()21xy f xx==+联立,不难求得,共有三组解:111,1244x x xyy y⎧⎧=+==⎧⎪⎪⎪⎨⎨⎨===-⎪⎪⎪⎩⎩⎩-,-.因此,直线l与()y f x=的图象共有三个交点,与“只交于两点”矛盾.所以,满足条件的直线l不存在.在得到这样的解答之后,我们不妨回头再看一看,在上述过程中,函数()f x 的性质(如奇偶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若能充分运用这个已知条件,则可以得到其他不同的探索过程.解2:设),(),,(2211yxQyxP,则由)(xf为奇函数可知: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11yxP--也在()x f的图像上,又2,02121=+=+xxyy,所以,2'=QP,且轴xQP//',故问题等价于:是否存在直线b y m =:,使得m 与)(x f y =有两个距离为2的交点.将b y m =:代入12+=x x y ,解之得:bb x 241122,1-±=,令221=-x x ,解得:42±=b ,212,1±=x , 所以,⎪⎪⎭⎫⎝⎛--⎪⎪⎭⎫ ⎝⎛+42,21,42,21Q P ,此时直线的方程为014=--y x 充分性的检验过程同上.以上两种解法都是从求出直线的方程入手.如果我们将着眼点放在“只交于两点”,则可以得到下面简洁的解法.解3: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1l x =,此时l 与函数()f x 的图像只交于一点,不满足题设,所以,可设直线PQ 的方程为:b kx y +=,与12+=x xy 联立,消去y 得: 0)1(23=+-++b x k bx kx (#)由P 、Q 关于点(1,0)对称,可得:点(1,0)在直线PQ 上,所以,k b -=. 对于上述方程(#),若0k =,则方程只有一解,不符合题意.若0k ≠,则方程(#)的实根个数可能为1个或3个.不可能有两个.即过点(1,0)的直线l 与()y f x =的图象不可能只有两个交点,所以,这样的直线不存在.点评: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是进行有效探索的法宝.例3.已知}{n a 是首项为2,公比为21的等比数列,n S 为它的前n 项和. (Ⅰ)用n S 表示1+n S ;(Ⅱ)是否存在自然数c 和k ,使得21>--+cS cS k k 成立.讲解:(Ⅰ)由⎪⎭⎫ ⎝⎛-=n n S 2114,得)(221211411N n S S n n n ∈+=⎪⎭⎫ ⎝⎛-=++.(Ⅱ)为了探求自然数c 和k 的存在性,我们可以执果索因,用分析法.要使21>--+c S c S k k ,只要0223<-⎪⎭⎫ ⎝⎛--kk S c S c . 因为42114<⎪⎭⎫ ⎝⎛-=k k S ,所以N)(k S S S k k k ∈>-=⎪⎭⎫⎝⎛--0212223,故只要N)(k S c S k k ∈<<-223. ① 到此为止,可以看出,问题已转化为:是否存在自然数k ,使得在322k S -和k S 之间存在一个自然数c ?因此,我们需考察322k S -与k S 的表达式.注意到:362422k k S -=-,1412k k S ⎛⎫=- ⎪⎝⎭所以,当3k ≥时,3322k S <-,4k S <,故只需考虑1,2k =的情形. 又1k =时,3212k S -=,2k S =;2k =时,35222k S -=,3k S =.所以,均不可能存在自然数c 满足条件.点评:如果将上述问题(Ⅱ)改为:“是否存在自然数c ,使得对于任意的自然数k ,都有21>--+cS cS k k 成立?”是否有更简洁的解法?请读者思考.高考真题1.(2000年上海高考)已知复数01(0), z mi m z x yi =->=+ , w x y i ''=+和, , , x y x y ''其中均为实数,i 为虚数单位,且对于任意复数0,, ||2||z w z z w z =⋅=有.(Ⅰ)试求m 的值,并分别写出x '和y '用x 、y 表示的关系式;(Ⅱ)将(x 、y )作为点P 的坐标,(x '、y ')作为点Q 的坐标,上述关系可以看作是坐标平面上点的一个变换:它将平面上的点P 变到这一平面上的点Q ,当点P 在直线1+=x y 上移动时,试求点P 经该变换后得到的点Q 的轨迹方程; (Ⅲ)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它上面的任一点经上述变换后得到的点仍在该直线上?若存在,试求出所有这些直线;若不存在,则说明理由. 2.(1995年全国高考25题)略.[答案与提示:1.(Ⅰ)⎩⎨⎧-='+='yx y yx x 33;(Ⅱ)点Q 的轨迹方程为232)32(+--=x y ;(Ⅲ)这样的直线存在,其方程为x y 33=或x y 3-=.]。

高考数学总复习之绝密资料 解析几何综合题解题思路案例分析课标试题

高考数学总复习之绝密资料 解析几何综合题解题思路案例分析课标试题

高考数学总复习之绝密资料 解析几何综合题解题思路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梁丽平 永寿中学 安振平解析几何综合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之一. 这类试题往往以解析几何知识为载体,综合函数、不等式、三角、数列等知识,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对解题才能考察的层次要求较高,考生在解答时,常常表现为无从下手,或者者半途而废。

据此笔者认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观全局,部分入手,整体思维. 即在掌握通性通法的同时,不应只形成一个一个的解题套路,解题时不加分析,跟着感觉走,做到那儿算那儿. 而应当从宏观上去把握,从微观上去打破,在审题和解题思路的整体设计上下功夫,不断克制解题征途中的道道运算难关.1 判别式----解题时时显神功案例1 双曲线122:22=-x y C ,直线l 过点()0,2A ,斜率为k ,当10<<k 时,双曲线的上支上有且仅有一点B 到直线l 的间隔 为2,试求k 的值及此时点B 的坐标。

分析1: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的一门学科,因此,数形结合必然是研究解析几何问题的重要手段. 从“有且仅有〞这个微观入手,对照草图,不难想到:过点B 作与l 平行的直线,必与双曲线C 相切. 而相切的代数表现形式是所构造方程的判别式0=∆. 由此出发,可设计如下解题思路:l 的间隔 为2解题过程略.分析2:假如从代数推理的角度去考虑,就应当把间隔用代数式表达,即所谓“有且仅有一点B 到直线l 的间隔 为2〞,相当于化归的方程有唯一解. 据此设计出如下解题思路:简解:设点)2,(2x x M +为双曲线C 上支上任一点,那么点M 到直线l 的间隔 为:212222=+-+-k kx kx ()10<<k ()*于是,问题即可转化为如上关于x 的方程. 由于10<<k ,所以kx x x >>+22,从而有.222222k x kx k x kx +++-=-+-于是关于x 的方程()*⇔)1(22222+=+++-k k x kx⇔()⎪⎩⎪⎨⎧>+-++-+=+02)1(2,)2)1(2(222222kx k k kx k k x⇔()()()⎪⎩⎪⎨⎧>+-+=--++-++-.02)1(2,022)1(22)1(221222222kx k k kkx k k k x k由10<<k 可知: 方程()()()022)1(22)1(22122222=--++-++-k kx k k kx k 的二根同正,故02)1(22>+-+kx k k 恒成立,于是()*等价于()()()022)1(22)1(22122222=--++-++-k kx k k k x k.由如上关于x 的方程有唯一解,得其判别式0=∆,就可解得 552=k . 点评:上述解法紧扣解题目的,不断进展问题转换,充分表达了全局观念与整体思维的优越性.2 判别式与韦达定理-----二者联用显奇效案例2 椭圆C:x y 2228+=和点P 〔4,1〕,过P 作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在线段AB 上取点Q ,使AP PB AQQB=-,求动点Q 的轨迹所在曲线的方程. 分析:这是一个轨迹问题,解题困难在于多动点的困扰,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入手。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特级教师梁丽平高考数学综合能力题30讲第03讲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0001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特级教师梁丽平高考数学综合能力题30讲第03讲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0001

数学高考综合能力题选讲 3题型预测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都是非常重要的初等函数, 也是我们在高中阶段研究函数问题时主 要的载体•其它初等函数与之相复合,所得到的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以及它们 与不等式的综合常常成为考查的核心.范例选讲例 1 .已知 f x log a x x 2 1,其中 a 1 .(1) 试求f x 的定义域和值域;求出f x 的反函数f 1 X ;(2) 求出f x 的反函数 Lx ;(3) 判断函数f 1 x 的奇偶性和单调性;(4) 若实数m 满足f 「m f 1 1 m 2 0,求m 的取值范围.讲解(1)由于、x 1 x ,所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一个单调函数(y x )和一个非单调函数(y •、x 2 1 )之和,因此,ux 的 单调性并不能通过简单判断很快得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有下面的两种选择:一、 从单调性的定义出发.即任取X 1,X 2 R ,且X 1 X 2,比较u X 1、u X 2的 大小关系,这种方法留给同学自己完成.二、 通过刚才的观察,很快可以看出:ux 在0, 上单调递增,此时,ux 的取值范围为1,100080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梁丽平 为求f x 的值域,观察函数u x x . x 2 1的解析式.注意到u x 其实是由t 0,,则t t 2 1 1, 可知:此时u x 的取值范围为0,1 .又x 0时,u(x) 1 .所以,函数ux xx 2 1的值域为0, 所以,函数f x 的值域为R .(2)设 y f x ,则 a y = x .. x 2 1,利用 x .. x 2 1 与,x 2 1 x 互为倒 数,可得 a y = • x 2 1 x ,所以,x 1 a y a y .2 1所以,f 1 x =— a x a x , x R .2 1(3) 任取x R ,则f 1 x = a x a x = f 1 x ,所以,函数f 1 x 为奇 函数.任取x 「X 2 R ,且捲X 2,则由a 1及指数函数的性质可知:X 1 X 2 X 1 X 2a a , a a ,所以,a X1 a X1 a X2 a X2,即 f 为 f x 2 .所以,f 1 x 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4) 由 f 1 1 m f 1 1 m 2 0得:f 1 1 m f 1 1 m 2 ,即:f 1 1 m f 1 1 m 2结合 Lx 的单调性可知:上式等价于:1 m 1 m 2,解之得: m 1 或 m 2 .点评 ①定义域是研究函数的基础.求值域、判断奇偶性、单调性、研究函 数图象等都应先从定义域出发.②从定义域出发,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是求函数 值域常用的方法.例2.已知函数f x log a ―—2a 0,a 1,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 都 x 3 有f 2 x f 2 x 0成立.,0时, 0,,因此,若令t x ,则t t 2 1 1 t J 2 1(1) 求实数m 的值;(2) 若当x b,a 时,f x 的取值范围恰为1, 讲解:(1)由 f x log a 1 mX 2 及 f 2x 3, 1 m 2 x 2 ’ 1 loga log a —解之得:m 1 .1时,函数f x 无意义,所以,只有m 1 .解之得:a 2 .3 (因为a 3,所以舍去a 2 ,3),1,则b a 1 .又由于a 0,a 1,所以,0此时,同上可证f x 在 ,1上单调递增(证明过程略).所以,f x 在b, a 上的取值范围应为f b , f a ,而fa 为常数,故f x 的取值范围不可能恰为1,所以,在这种情况下,a,b 无解. ,求实数a,b 的值.0可得: (2) m 1 时, fX 匕亠―,其定义域为 ,1 3,所以,b,a ,1 或 b,a 3,①若b, a 3, ,则 3 b a .为研究x b,a 的值域,可考虑f x log a —X 上的单调 性.下证f x 在3, 上单调递减.任取 x 1, x 2 3, ,且X 1 X 2,则又a 1,所以, 所以,当b,a 由题:x x 1 1 x-i 3 x 2 1 x 2 3 3 x 2 X ix 1 3 x 2 3log a 2^1 x 1 3 log a 西 X 2X 1 f x 2 .3,, x 在3, 上单调递减b,a 时,f x 的取值范围恰为1,,所以,必有b②若b,a综上,符合题意的实数a,b的值为a 2 ,3 , b 3点评本题(2)中,充分的运用已知条件,可以减少分类讨论的次数.1. (1989年全国高考)已知a>0且1,试求使方程log a(x —ak) = log a?(x 2—a2)有解的k 的取值范围.x x x2. (1990年全国高考)设f(x) = Ig LZ (n 1)口,其中a是实数,nn是任意给定的自然数,且n》2.①如果f(x)当x€ ( —%,1]时有意义,求a的取值范围;②如果a€ (0,1),证明2f(x) v f(2x)当x工0时成立.2x 13. (1991年三南高考)已知函数f(x)= ——2x 1⑴证明:f(x)在(一%, +x)上是增函数;⑵证明:对不小于3的自然数n都有f(n)[答案与提示:1.当k在集合(-s ,-1) U (0,1)内取值时,原方程有解;2. a的取值1寸n 1 ,(2)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略.]范围为a。

精品资料:高考数学高考综合能力题选讲(专题30讲) 第05讲 三角恒等变换

精品资料:高考数学高考综合能力题选讲(专题30讲) 第05讲  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高考综合能力题选讲5三角恒等变换10008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梁丽平题型预测三角恒等变形是运用三角解题的基础.高考中对于三角部分的考查,主要集中于三角恒等变换.难度一般控制在中、低档水平,复习时要注重通法和常规题型的掌握.范例选讲例1 求值:︒+︒︒⋅︒+︒+︒80cot 40csc 10sin 20tan 10cos 20sin 2.讲解 原式的分子︒︒︒+︒︒+︒=20cos 10sin 20sin 20cos 10cos 20sin 2︒︒+︒=20cos 10cos 20sin 2︒︒+︒=20cos 10cos 40sin 320cos 20cos 60sin 220cos 80sin 40sin =︒︒︒=︒︒+︒=,原式的分母=︒︒+︒=︒︒+︒80sin 80cos 40cos 280sin 80cos 40sin 1()︒︒+︒+︒=80sin 80cos 40cos 40cos ︒︒︒+︒=80sin 20cos 60cos 240cos310cos 10cos 30cos 280sin 20cos 40cos =︒︒︒=︒︒+︒=,所以,原式=1.点评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和求值,是训练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题型,在化简和求值中,常用的方法有:切割化弦、异名化同名、角的配凑、拆项、降幂与升幂等. 例2已知54sin cos ,53cos sin =+=+βαβα,求βαsin cos 的值.讲解 由条件直接解出βαs i n c o s 、的值是不可取的.由于()()()βαβαβα--+=sin sin 21sin cos ,所以,应该设法由已知求出βα+及βα-的三角函数值.已知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形如n m =+=+βαβαcos cos ,sin sin 的式子,但二者又不完全相同.即后者可以直接和差化积,前者则不然.其实,只要作一个变换,令γπβ-=2,则可将本题转化为我们熟悉的问题.解1:令γπβ-=2,则原题等价于: 已知54cos cos ,53sin sin =+=+γαγα,求γαcos cos 的值. 两式分别和差化积并相除得:432tan=+γα,所以 ()2572tan12tan1cos 22=⎪⎭⎫ ⎝⎛++⎪⎭⎫ ⎝⎛+-=+γαγαγα. 分别将已知两式平方并求和得:()21cos -=-γα,所以,()()()10011cos cos 21cos cos -=-++=γαγαγα.在对式子n m =+=+βαβαcos cos ,sin sin 进行变形的过程中,我们不难联想到,既然可以平方相加,为什么不能平方相减呢?尝试的结果可以使我们得到下面的解法:解2:由54s i n c o s ,53c o s s i n =+=+βαβα平方相加得:()21sin -=+βα. 上述两式平方相减得:()257sin 22cos 2cos -=-+-βααβ. 将上式前两项和差化积,得:()()()257sin 2sin sin 2-=-+-+βαβαβα, 结合()21sin -=+βα,可解得:()257sin -=-βα. 所以,()()()βαβαβα--+=sin sin 21sin cos 10011-=.点评 联想和类比,常常可以促成问题转化,并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3 已知函数()x xm x f cos sin 2-=在区间⎪⎭⎫ ⎝⎛2,0π上单调递减,试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讲解 已知条件实际上给出了一个在区间⎪⎭⎫⎝⎛2,0π上恒成立的不等式.任取∈21,x x ⎪⎭⎫ ⎝⎛2,0π,且21x x <,则不等式()()21x f x f >恒成立,即>-11cos sin 2x x m 22cos sin 2x x m -恒成立.化简得()()2112sin 2cos cos x x x x m ->-由2021π<<<x x 可知:0cos cos 12<-x x ,所以()1221cos cos sin 2x x x x m --<上式恒成立的条件为:()上的最小值,在区间⎪⎭⎫⎝⎛⎪⎪⎭⎫⎝⎛--<20cos cos sin 21221πx x x x m . 由于()2sin 2cos 22sin 2sin 22cos 2sin4cos cos sin 221212121212112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2sin2cos 2cos 2sin 2sin 2sin 2cos 2cos 221212121x x x x x x x x +⎪⎭⎫ ⎝⎛+=2tan2tan 2tan 2tan 122121x x x x +⎪⎭⎫ ⎝⎛+=且当2021π<<<x x 时,42,2021π<<x x ,所以 12tan ,2tan 021<<xx , 从而 02t a n 12t a n 12t a n 2t a n 2t a n 2t a n 1212121>⎪⎭⎫⎝⎛-⎪⎭⎫ ⎝⎛-=⎪⎭⎫ ⎝⎛+-⎪⎭⎫ ⎝⎛+x x x x x x ,有 22t a n2t a n 2t a n 2t a n 122121>+⎪⎭⎫ ⎝⎛+x x x x , 故 m 的取值范围为]2,(-∞. 点评 求()的最小值⎪⎪⎭⎫⎝⎛--1221cos cos sin 2x x x x 时,要注意能否取到的问题.请思考,下面的解法有什么问题:当2021π<<<x x 时,220,0242121ππ<+<<-<-x x x x ,有 12sin 0,12cos 222121<+<<-<x x x x , 从而()212222s i n 2c o s 2c o s c o s s i n 221211221=⋅>+-=--x x x x x x x x , 故 m 的取值范围为]2,(-∞.高考真题.1. (2002年全国高考) 已知.2,0,12coc o2s i 2si n2⎪⎭⎫⎝⎛∈=-+πααααα求ααtg ,sin . 2. (2001年上海春季高考)已知)24(12sin sin 22π<α<π=α+α+αk tg ,试用k 表示ααcos sin -的值.3. (1994年全国高考)已知函数f(x)=tg x ,x ∈(0,2π),若1x ,2x ∈(0,2π),且1x ≠2x ,证明:21[f(1x )+f(2x )]>f(2x x 21+).[答案与提示: 1.,21sin =α33=αtg . 2.k -1. 3.略]。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特级教师梁丽平-高考数学综合能力题30讲第27讲-建构不等关系的应用性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特级教师梁丽平-高考数学综合能力题30讲第27讲-建构不等关系的应用性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特级教师梁丽平-高考数学综合能力题30讲第27讲-建构不等关系的应用性问题数学高考综合能力题选讲27建构不等关系的应用性问题10008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梁丽平题型预测不等式应用题,多以函数面目出现,以最优化的形式展现,解答这一类问题,不仅需要不等式的相关知识(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均值不等式等),而且往往涉及函数、数列、几何等多方面知识,综合性强,难度可大可小,是高考和各地模拟题的命题热点.范例选讲 例1. 某商场经过市场调查分析后得知,2003年从年初开始的前n 个月内,对某种商品需求的累计数)(n f (万件)近似地满足下列关系:12,,3,2,1,)18)(2(901)( =-+=n n n n n f (Ⅰ)问这一年内,哪几个月需求量超过1.3万件?(Ⅱ)若在全年销售中,将该产品都在每月初等量投放市场,为了保证该商品全年不脱销,每月初至少要投放多少件商品?(精确到件) 讲解:(Ⅰ)首先,第n 个月的月需求量=()()()1, 11, 212f n f n f n n =⎧⎪⎨--≤≤⎪⎩ ∵)18)(2(901)(n n n n f -+=, ∴ ()171 1.330f =<.所以,当x =50千克,y =20千克,z =30千克时,混合物成本最低,为850元.点评:本题为线性规划问题,用解析几何的观点看,问题的解实际上是由四条直线所围成的区域00463203130x y x y x y ≥⎧⎪≥⎪⎨+≥⎪⎪-≥⎩上使得40075c x y =++最大的点.不难发现,应在点M (50,20)处取得.例3.一根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形枕木的安全负荷与它的宽度a 成正比,与它的厚度d 的平方成正比,与它的长度l 的平方成反比. (Ⅰ)将此枕木翻转90°(即宽度变为了厚度),枕木的安全负荷变大吗?为什么?(Ⅱ)现有一根横断面为半圆(半圆的半径为R )的木材,用它来截取成长方体形的枕木,木材长度即为枕木规定的长度,问如何截取,可使安全负荷最大?讲解:(Ⅰ)由题可设安全负荷k lad k y (221⋅=为正常数),则翻转90º后,安全负荷222da y k l=⋅. 因为12y d y a=,所以,当0d a <<时,12y y <.安全负荷变大; 当0a d <<时,12y y >,安全负荷变小.(2)如图,设截取的枕木宽为a ,高为d ,则2222a d R ⎛⎫+= ⎪⎝⎭,即22244a d R +=. ∵ 枕木长度不变,∴u =ad 2最大时,安全负荷最大∴ ()22222422442u d a d R d d R d ==-=- ()()3222222223++224422343d d R d d d R d R ⎛⎫- ⎪=⋅⋅-≤ ⎪ ⎪ ⎪⎝⎭= ad l x y 3x-y=1304x+6y=320M当且仅当2222d R d -=,即取R d 36=,R d R a 332222=-=时,u 最大, 即安全负荷最大.例4.现有流量均为3002/m s 的两条河流A 、B 会合于某处后,不断混合,它们的含沙量分别为23/kg m 和0.23/kg m .假设从汇合处开始,沿岸设有若干个观测点,两股水流在流经相邻两个观测点的过程中,其混合效果相当于两股水流在1秒钟内交换1003m 的水量,即从A 股流入B 股1003m 水,经混合后,又从B 股流入A 股1003m 水并混合.问:从第几个观测点开始,两股河水的含沙量之差小于0.013/kg m (不考虑泥沙沉淀)?讲解:本题的不等关系为“两股河水的含沙量之差小于0.013/kg m ”.但直接建构这样的不等关系较为困难.为表达方便,我们分别用,n n a b 来表示河水在流经第n 个观测点时,A 水流和B 水流的含沙量.则1a =23/kg m ,1b =0.23/kg m ,且()()11111003001002001312, 1003004410020033n n n n n n n n n n a b b a b a b a b a ++++++==+=+++=.(*) 由于题目中的问题是针对两股河水的含沙量之差,所以,我们不妨直接考虑数列{}n n a b -.由(*)可得:()()1111112221313333442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b b a b a b a a b a b +++++⎡⎤⎛⎫⎛⎫-=+-=-=-+=- ⎪ ⎪⎢⎥⎝⎭⎝⎭⎣⎦所以,数列{}n n a b -是以11 1.8a b -=为首项,以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111.82n n n a b -⎛⎫-=⨯ ⎪⎝⎭.由题,令n n a b -< 0.01,得1112180n -⎛⎫< ⎪⎝⎭.所以,2lg1801log 180lg 2n ->=. 由7821802<<得27log 1808<<,所以,8n >.即从第9个观测点开始,两股水流的含沙量之差小于0.013/kg m .点评:本题为数列、不等式型综合应用问题,难点在于对题意的理解.高考真题1.(1996年全国高考)某地现有耕地10000公顷,规划10年后粮食单产比现在增加22%,人均粮食占有量比现在提高10%,如果人口年增长率为1%,那么耕地平均每年至多只能减少多少公顷(精确到1公顷)?2.(1998年全国高考)如图,为处理含有某种杂质的污水,要制造一底宽为2米的无盖长方体沉淀箱.污水从A孔流入,经沉淀后从B孔流出.设箱体长度为a米,高度为b米.已知流出的水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与a,b的乘积ab成反比.现有制箱材料60平方米,问当a,b各为多少米时,经沉淀后流出的水中该杂质的质量分数最小(A,B孔的面积忽略不计)3.(2002年上海高考)某商场在促销期间规定:商场内所有商品按标价的80%出售;同时,当顾客在该商场内消费满一定金额后,按如下方案获得相应金额的奖券:根据上述促销方法,顾客在该商场购物可以获得双重优惠.例如:购买标价为400元的商品,则消费金额为320元,获得的优惠额为:4000.230110⨯+=(元).设购买商品得到的优惠率=购买商品获得的优惠额商品的标价.试问:(Ⅰ)购买一件标价为1000元的商品,顾客得到的优惠率是多少?(Ⅱ)对于标价在[500,800](元)内的商品,顾客购买标价为多少元的商品,可得到不小于13的优惠率?[答案与提示:1.耕地平均每年至多只能减少4公顷.2.a=6米,b=3米时,经沉淀后流出的水中该杂质的质量分数最小.3.(Ⅰ)33%;(Ⅱ)顾客购买标价在[625,750]元内的商品时,可得到不小于13的优惠率.]消费金额(元)的范围[200,400) [400,500) [500,700) [700,900) …获得奖券的金额(元)30 60 100 130 …A。

高考能力题30讲-第04讲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高考能力题30讲-第04讲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数学高考综合能力题选讲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0008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梁丽平题型预测我们在中学阶段所学习的函数的各种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在三角函数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不仅仅如此,三角函数还具有对称、有界等其他性质.因此,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就成为研究函数性质时的典型例证.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熟练掌握和运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不仅是本章的要求,而且有助于我们对函数综合问题有进一步的理解.范例选讲例1 已知函数()b x a x x x f ++⎪⎭⎫ ⎝⎛-+⎪⎭⎫ ⎝⎛+=cos 6sin 6sin ππ(R b a ∈,,且均为常数),(1)求函数()x f 的最小正周期;(2)若()x f 在区间⎥⎦⎤⎢⎣⎡-0,3π上单调递增,且恰好能够取到()x f 的最小值2,试求b a ,的值.讲解: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如周期、最值、单调性、奇偶性等)时,首先应该对所给的函数关系式进行化简,最好化为一个角(形如ϕ+wx )、一种三角函数的形式.(1) ()b x a x x x f ++⎪⎭⎫ ⎝⎛-+⎪⎭⎫ ⎝⎛+=cos 6sin 6sin ππ b x a x ++=cos 6cos sin 2πb x a x ++=cos sin 3()b x a +++=θsin 32(其中θ由下面的两式所确定:33cos ,3sin 22+=+=a a aθθ)所以,函数()x f 的最小正周期为π2.(2) 由(1)可知:()x f 的最小值为b a ++-32,所以,232=++-b a . 另外,由()x f 在区间⎥⎦⎤⎢⎣⎡-0,3π上单调递增,可知:()x f 在区间⎥⎦⎤⎢⎣⎡-0,3π上的最小值为⎪⎭⎫ ⎝⎛-3πf ,所以,⎪⎭⎫ ⎝⎛-3πf =232=++-b a . 解之得:2,1=-=b a点评: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是本章考察的重点.三角函数的值域经常与二次函数等其它问题综合,考察函数在确定区间上的最值.例2 设R x ∈,试比较()x f =x cos cos 与()x g =x sin sin 的大小关系.讲解 观察所给的两个函数,它们均是两个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因此,我们不难想到:它们可能仍然具备三角函数的某些性质,如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等.初步判断便可以确定:()x f 、()x g 都是周期函数,且最小正周期分别为π、π2.所以,只需考虑[]ππ,-∈x 的情形.另外,由于()x f 为偶函数,()x g 为奇函数,所以,很自然的可以联想到:能否把需考虑的x 的范围继续缩小?事实上,当[]0,π-∈x 时,()x f >0,()x g 0≤恒成立,此时,()x f >()x g . 下面,我们只需考虑[]π,0∈x 的情形.如果我们把()x f 看作是关于x cos 的余弦函数,把()x g 看作是关于x sin 的正弦函数,那么这两个函数既不同名,自变量也不相同,为了能进行比较,我们可以作如下恒等变换,使之成为同名函数,以期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x x sin 2cos sin sin π 至此为止,可以看出:由于x sin 2-π和x cos 同属于余弦函数的一个单调区间,(即x sin 2-π,x cos ∈[]π,0),所以,只需比较x sin 2-π与x cos 的大小即可.事实上,(x sin 2-π)—x cos =x sin 2-π—x cos =⎪⎭⎫ ⎝⎛+-4sin 22ππx 022>-≥π 所以,利用余弦函数在[]π,0上单调递减,可得:x sin sin <x cos cos .也即()x g <()x f综上,()x g <()x f .点评 本题好在充分地运用了正余弦函数的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等性质,对于训练学生思维、加深对这些性质的理解、以及学习利用函数的性质去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是一道很有训练价值的好题.高考真题1.(1998年全国高考)关于函数f(x)=4sin(2x +3π)(x ∈R),有下列命题: ①由f(1x )=f(2x )=0可得x 1-x 2必是π的整数倍;②y =f(x)的表达式可以改写成y =4cos(2x -6π); ③y =f(x)的图像关于点(-6π,0)对称; ④y =f(x)的图像关于直线x =-6π对称.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_.(注: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序号都填上)2.(1999年全国高考)函数()()()0sin >+=ωϕωx M x f 在区间[]b a ,上是增函数,且 ()(),,M b f M a f =-=则函数()()ϕω+=x M x g cos 在[]b a ,上(A )是增函数 (B )是减函数(C )可以取得最大值M (D )可以取得最小值M -3.(2000年全国高考)已知函数1cos sin 23cos 212++=x x x y ,R x ∈. (1)当函数y 取得最大值时,求自变量x 的集合;(2)该函数的图象可由()R x x y ∈=sin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和伸缩变换得到?[答案与提示:1. ②③ 2.(C ) 3. (1)⎭⎬⎫⎩⎨⎧∈+=Z k k x x ,6ππ;(2)略.]。

第06讲三角函数与三角形

第06讲三角函数与三角形

数学高考综合能力题选讲6三角函数与三角形10008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梁丽平题型预测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要掌握正、余弦定理及其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它们来解三角形.这一类型的题目在高考中也时有出现.因此,在复习中要重视题型:运用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象性质,结合正、余弦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来解涉及三角形的问题.范例选讲例1 在ABC ∆中,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若()C a c b +︒=-60cos 2,求角A .讲解:解三角形的问题,对于已知条件的变形一般有两种思路:(1)把边转化为角;(2)把角转化为边.本题中,由于解题目标是求角度,利用正弦定理,将已知等式中的边转化为角.可得()C A C B +︒⋅=-60cos sin 2sin sin .对上式进行恒等变形时,应将角B 、C 向所求角A 转化.考虑到π=++C B A ,故有 ()C A C A C C A sin sin 3cos sin sin sin -=-+,∴ C A C C A sin sin 3sin sin cos -=-.又∵ 0sin ≠C ,∴ 1sin 3cos =+A A , 即216sin =⎪⎭⎫ ⎝⎛+πA , 由π<<A 0,可解得π32=A . 点评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内角和公式是解三角形时常用的工具.例2 在△ABC 中,已知()C B A C y 2cos cos cos 2--+=.(1)若任意交换C B A ,,的位置,y 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试证明你的结论;(2)求y 的最大值.讲解 (1)看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不要急于交换C B A ,,的位置,而应该先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交换C B A ,,的位置,不会导致y 的值改变?答案应该是明显的,那就是当这个表达式是关于C B A ,,的对称关系式时.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应该首先对这个表达式进行恒等变形.∵ ()C B A C y 2cos cos cos 2--+=()()C B A B A 2cos cos cos 2--+-=()C B A 2cos 2cos 2cos 212-+-= ()C B A 222cos 1cos 21cos 2212--+--= C B A 222cos cos cos 3---=C B A 222sin sin sin ++=,∴ 任意交换C B A ,,的位置,y 的值不会发生变化. (2)如何求出y 的最大值?从(1)的结论来看,既然C B A ,,在表达式中的位置是平等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的猜想:当C B A ==时,y 取得最值.这样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用特殊值来验证.不难得出结论:猜想可能是正确的,且y 所取到的最值应是最大值.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从理论上来证明这一点?有下面几种不同的处理办法:法一 将y 看作是关于C cos 的二次函数.()C B A C y 2cos cos cos 2--+=()()2cos 41cos 21cos 22+-+⎪⎭⎫ ⎝⎛---=B A B A C . 所以,当()B A C -=cos 21cos ,且()B A -2cos 取到最大值1时,也即3π===C B A 时,y 取得最大值49. 法二 用调整的方法, 也即对于每个固定的C 的值,去调整B A ,,求出y 取得最大值时B A ,所满足的条件.对于()C B A C y 2cos cos cos 2--+=,如果固定C ,则可将y 看作是关于()B A -cos 的一次或常数函数.为了讨论其最大值,显然应该考虑C cos 的符号,并由此展开讨论.若0cos <C ,则2π<-B A ,所以,()0cos >-B A ,所以,()()()()()()()⎪⎭⎫ ⎝⎛-=--⎪⎭⎫ ⎝⎛--+=---+<--=-<--+=C C C y C C C C C C C C CB AC C B A y ππππππ,2,2cos 22cos cos 2cos cos 2cos 2cos 2cos cos cos 2,,22222所以,只需考虑0cos ≥C 的情形.此时y 是关于()B A -cos 的常数函数或单调递增的一次函数,因此,最大值必可在()1cos =-B A (即2C B A -==π)时取得.所以, ()C B A C y 2cos cos cos 2--+=494921cos cos cos 222≤+⎪⎭⎫ ⎝⎛--=-+≤C C C , 等号当且仅当3π===C B A 时取得. 点评 根据已知条件做出合理猜想,常常是探求结论的有效方法. 编者注 ()C B A C y 2cos cos cos 2--+=.4921cos 49cos cos 222≤⎪⎭⎫ ⎝⎛--=-+≤C CC高考真题1. (1996年全国高考)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满足A +C =2B ,2C A 求cos ,cosB 2cosC 1cosA 1--=+的值. 2. (1998年全国高考)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设a +c=2b ,A -C =3π,求sinB 的值. 3. (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证明:()sinC B A sin cb a 222-=- .[答案与提示:1.222CA cos =-; 2.839sin =B ; 3.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高考综合能力题选讲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0008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梁丽平
题型预测
我们在中学阶段所学习的函数的各种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在三角函数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不仅仅如此,三角函数还具有对称、有界等其他性质.因此,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就成为研究函数性质时的典型例证.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熟练掌握和运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不仅是本章的要求,而且有助于我们对函数综合问题有进一步的理解.
范例选讲
例1 已知函数()b x a x x x f ++⎪⎭⎫ ⎝

-+⎪⎭⎫
⎝⎛
+
=cos 6sin 6sin ππ(R b a ∈,,且均为
常数),
(1)求函数()x f 的最小正周期; (2)若()x f 在区间⎥⎦
⎤⎢⎣⎡
-
0,3π
上单调递增,且恰好能够取到()x f 的最小值2,
试求b a ,的值.
讲解: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如周期、最值、单调性、奇偶性等)时,首先应该对所给的函数关系式进行化简,最好化为一个角(形如ϕ+wx )、一种三角函数的形式.
(1) ()b x a x x x f ++⎪⎭⎫ ⎝⎛
-+⎪⎭⎫
⎝⎛
+
=cos 6sin 6sin ππ
b
x a x ++=cos 6
cos
sin 2π
b x a x ++=cos sin 3()b x a +++=
θsin 32
(其中θ由下面的两式所确定:3
3cos ,3
sin 2
2
+=
+=a a a θθ)
所以,函数()x f 的最小正周期为π2.
(2) 由(1)可知:()x f 的最小值为b a ++-32,所以,232=++-b a .
另外,由()x f 在区间⎥⎦

⎢⎣

-
0,3π
上单调递增,可知:()x f 在区间⎥⎦
⎤⎢⎣

-
0,3π
上的
最小值为⎪⎭⎫

⎛-3πf ,所以,⎪⎭

⎝⎛-3πf =232
=++-b a .
解之得:2,1=-=b a
点评: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是本章考察的重点.三角函数的值域经常与
二次函数等其它问题综合,考察函数在确定区间上的最值.
例2 设R x ∈,试比较()x f =x cos cos 与()x g =x sin sin 的大小关系. 讲解 观察所给的两个函数,它们均是两个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因此,我们不难想到:它们可能仍然具备三角函数的某些性质,如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等.
初步判断便可以确定:()x f 、()x g 都是周期函数,且最小正周期分别为π、
π
2.所以,只需考虑[]ππ,-∈x 的情形.
另外,由于()x f 为偶函数,()x g 为奇函数,所以,很自然的可以联想到:能
否把需考虑的x 的范围继续缩小?
事实上,当[]0,π-∈x 时,()x f >0,()x g 0≤恒成立,此时,()x f >()x g . 下面,我们只需考虑[]π,0∈x 的情形.
如果我们把()x f 看作是关于x cos 的余弦函数,把()x g 看作是关于x sin 的正弦函数,那么这两个函数既不同名,自变量也不相同,为了能进行比较,我们可以作如下恒等变换,使之成为同名函数,以期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

⎝⎛-=x x sin 2cos sin sin π
至此为止,可以看出:由于x
sin 2

和x cos 同属于余弦函数的一个单调区间,
(即
x
sin 2-π
,x cos ∈[]π,0),所以,只需比较
x
sin 2-π
与x cos 的大小即可.
事实上, (
x
sin 2-π
)—x cos =
x
sin 2

—x cos =
⎪⎭⎫ ⎝

+-
4sin 22
ππ
x 0
22>-≥π
所以,利用余弦函数在[]π,0上单调递减,可得:
x sin sin <x
cos cos .也即()x g <()x f
综上,()x g <()x f .
点评 本题好在充分地运用了正余弦函数的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单调
性等性质,对于训练学生思维、加深对这些性质的理解、以及学习利用函数的性质去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是一道很有训练价值的好题.
高考真题
1.(1998年全国高考)关于函数f(x)=4sin(2x +3
π)(x ∈R),有下列命题:
①由f(1x )=f(2x )=0可得x 1-x 2必是π的整数倍; ②y =f(x)的表达式可以改写成y =4cos(2x -6
π);
③y =f(x)的图像关于点(-6
π,0)对称;
④y =f(x)的图像关于直线x =-6
π对称.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_.(注: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序号都填上) 2.(1999年全国高考)函数()()()0sin >+=ωϕωx M x f 在区间[]b a ,上是增函数,
且 ()(),,M b f M a f =-=则函数()()ϕω+=x M x g cos 在[]b a ,上 (A )是增函数 (B )是减函数
(C )可以取得最大值M (D )可以取得最小值M - 3.(2000年全国高考)已知函数1cos sin 2
3cos
212
++
=x x x y
,R x ∈.
(1)当函数y 取得最大值时,求自变量x 的集合; (2)该函数的图象可由
()R x x y ∈=sin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和伸缩变换得
到?
[答案与提示:1. ②③ 2.(C ) 3. (1)⎭
⎬⎫
⎩⎨⎧
∈+=
Z k k x x ,6ππ

(2)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