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最蓝的眼睛_中透视黑人自身弊病.

合集下载

从《飘》《最蓝的眼睛》到《紫色》看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女性形象的蜕变

从《飘》《最蓝的眼睛》到《紫色》看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女性形象的蜕变

从《飘》《最蓝的眼睛》到《紫色》看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女性形象的蜕变作者:黄连兵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09期摘要: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形象的确立是他们真实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的反映,黑人女性尤其如此。

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到美国新黑人文化运动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民权运动,随着美国黑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文化认同意识复苏,黑人女性的文学形象不再是温驯的,逆来顺受的黑奴形象,而是变得丰富多彩,精神饱满,有血有肉,充满个性。

在美国文学家的笔下,黑人妇女已经完成了从无言沉默到精神迷失再到个性暴发的华丽蜕变。

关键词:黑人女性;文学形象;蜕变1.引言在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形象的确立是他们真实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的反映。

美国内战之前,黑人是以奴隶的身份存在,白人奴隶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处置他们,买卖,处罚,甚至是杀害。

黑人女性的遭遇更加不堪,他们被强奸,凌辱,随意买卖。

在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黑人女性大多是以驯服的甚至麻木的奴隶形象出现的。

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以哈莱姆地区为中心,发起了美国新黑人文化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美国黑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文化认同意识复苏。

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黑人女性不再是温驯的,逆来顺受的黑奴形象,而是具有反抗意识,民权意识。

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民权运动蓬勃发展,黑人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开始理解并珍视自己的黑人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得以提高。

同期的文学作品中黑人女性形象变得丰富多彩,不再是次要的陪衬角色。

由千人一面的同一种类型转化为精神饱满,有血有肉,充满个性的人物。

2.美国文学中黑人女性形象的演变2.1在沉默中灭亡在1860年内战开始时,四百多万黑人连同黑人文化被排斥在美国主流文化圈之外。

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黑人的形象确立就是为了衬托白人而存在的小人物,小角色。

特别是黑人妇女,面对性别歧视与种猪歧视双重压迫,她们成为社会底层沉默无言最卑微的存在。

在美国内战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黑人妇女往往被刻画成保姆或淫妇的形象。

论《最蓝的眼睛》中白人文化价值观对黑人的影响及戕害

论《最蓝的眼睛》中白人文化价值观对黑人的影响及戕害

论《最蓝的眼睛》中白人文化价值观对黑人的影响及戕害一、本文概述《论<最蓝的眼睛>中白人文化价值观对黑人的影响及戕害》一文旨在探讨美国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所呈现的白人文化价值观对黑人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危害。

本文将分析这些价值观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并阐述其如何对黑人产生负面影响,揭示白人文化对黑人的压迫和歧视。

《最蓝的眼睛》是一部具有深远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它通过描绘一个黑人女孩的视角,揭示了美国历史上种族歧视和不平等的本质。

小说中呈现的白人文化价值观,如种族优越论、种族隔离制度等,对黑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他们的生活和命运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白人文化价值观:指美国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包括种族优越论、种族隔离制度等。

这些价值观在小说中被广泛提及和展示。

黑人:代表整个黑人群体,他们在历史和社会背景下遭受了长期的种族歧视和不平等对待。

影响:指白人文化价值观对黑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剥夺权利、排斥、压迫等。

这些影响贯穿于小说的始终,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

戕害:指白人文化对黑人的摧残和伤害,包括精神上的虐待、心理创伤等。

这些戕害不仅存在于小说所描绘的时代,也具有普遍性,是对黑人的长期而广泛的侵害。

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和文本细读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对小说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揭示白人文化价值观对黑人的影响和戕害,并探讨其根源和危害。

同时,也将结合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二、白人文化价值观对黑人的影响压迫与歧视:在历史上,白人文化曾对黑人实施过严重的压迫和歧视。

这种歧视不仅体现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还渗透到黑人的思想、情感和日常生活中。

这种歧视影响了黑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使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

排斥与隔离:由于种族差异的存在,白人和黑人在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界限。

这导致了黑人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无法充分参与和融入其中。

这种隔离使得黑人难以获得平等的机会和资源,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和成长。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浅析黑人女孩的成长困惑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浅析黑人女孩的成长困惑
Ey e f o c u s e s o n Af r i c a n— Ame i r c a n g i r l s w h o d i d n o t g e t mu c h a t t e n t i o n f r o m o he t r w r i t e r s . Th i s p a p e r a i ms a t d i s c o v e in r g Af ic r a n— Ame r i c a n Gi r l s ’
2 、 种 族 歧 视
而对 于女儿佩科拉 ,乔利不仅不懂得怎样做一位 父亲 ,甚至在酒 醉 时强奸 了她,最终导致佩科拉精神失常。当他酒 醉回家 ,看到女儿弯 着 腰刷盘子时 , 他感到厌恶 。但想到女儿的胆怯和无 助时 ,他的心 中感 到 自责、无能。或许 ,他也 曾想过做一位好父亲。可是,佩 科拉用大脚 趾 挠另一 只腿 的动作使他想起 了妻子波莉 、想起 了他们过去快 乐的生 活 , 最后 ,他不顾 伦理道德 ,强奸 了自己的女儿 。 三 、缺乏家庭关爱 家原本应该 是一个 充满爱 的地方 ,可是在佩科 拉的家 中,却没有 一 丝爱意。父亲乔利由于其扭 曲的成长经历 ,并不懂得 自己的家庭 角色和 责任 。最后甚至丧失 了伦理观念 ,强奸 了女儿。母亲波莉在 白人 文化的 影响下 ,开始厌 恶 自己的黑人身份 ,甚至厌恶 自己的家人 。“ 经 白人 文 化洗脑之后 ,丈夫和儿女在 她眼里丑陋不堪 。她忘却 了为人妻 、为人母 的职责。她全身心地投人为 白人服务 ,对女儿佩 科却拉冷漠 粗暴 ” 她 让 自己的孩子称她为 “ 布里德洛夫 太太” .而 白人主人家 的小女孩 却亲 切地称她为 “ 波莉 ” 。当火炉上 的馅饼散 落在地上 时,她不顾女 儿的烫 伤 ,反而去安抚 白人小女孩。哥哥 山姆 因无法忍受父母 的争吵 ,常常离 家 出走 ,也无法给佩科拉任何 关爱 。 在社会主流文化的影 响下 ,佩科拉 已经变得 自卑 、怯弱 ,而 同时 , 由于缺乏家人关爱 、缺乏正确的引导 ,最终 ,她完全 迷失 了 自己 , “ 佩 科拉在 自 我否定的深渊中越陷越深 ,没有人 引导她走 出泥潭。没有人能 使她 唤醒 自 我存在 、自我肯定的意识 , 成 为导致她 悲剧结 局的一个重 要

从《最蓝的眼睛》看黑人文化的自我迷失

从《最蓝的眼睛》看黑人文化的自我迷失
化。
己的 民族美 。形成 了既 非 自人 而又 不是 黑 人 自己的 的独 特 的 “ 种文 杂 化” 他 们都 根据 白人 的标 准来 看 自 。 己和 周 围 的黑人 。在 他们 眼 里 ,谁 更接 近 于 白人 ,那 么 谁就 是 更美 一 些, 就要 比其 他的 黑人 更为 高贵 , 而 其 他 标 准地 道 的 的黑 人形 象 则 是低 贱 的 , 需要 摒弃 的。 混血 儿 身上 表 现 的 最 为 明显 ,书 中 的小 姑 娘莫 丽 恩 ・ 尔就 是最 好 的例 子 。所 以黑 皮
象 她那 样才 会美 丽 ,才会 被人 爱 。 在 内心 深处 ,佩科 拉 希 望拥 有 双 蓝 色 的眼睛 。从 她 的生 活经 历 来 看 ,拥 有 蓝色 眼 睛 的 白人 小姑 娘

自人文 化对黑 人文 化的冲击 在 美 国 , 白人文 化控 制 着 文化 的发 言权 。而 占主体 地 位 的 白人 的 审 美标 准 是 以欧 洲文 化 的审 美 标准 为 原形 。是 以欧 洲人 的 金发 碧 眼作
笑她 的 口音 。 后来 为 了打发 寂寞 , 她 开始 去 看 电影 ,在 电影 中 ,她 感受 到 了她 都 是 那么 美 好 ,她 把 自己 完全包裹 在 电影这个 虚幻 的世 界中 。 在 银 幕上 ,丑 鄙变 得 完美 ,盲人 重 见 光 明 ,跛足 扔掉 拐杖 。在那 里 没 有 死亡 , 们 随着音 乐举 手投足 。 人 在 那 里 黑 白形 象 由光 线 打上 银幕 聚 拢
人 女孩 都 羡 慕她 ,老 师 都 喜欢 她 。 “ 个学 校 为之倾 倒 。 师 叫到她 时 整 老 总 是满 脸 微 笑 以示鼓 励 。 黑人 男 孩 子 在走 廊 里从 不 使坏 将 她绊 倒 ; 白

白人文化霸权下的黑人自我否定——从《最蓝的眼睛》透视出的看法

白人文化霸权下的黑人自我否定——从《最蓝的眼睛》透视出的看法

发起冲击, 因为强势文化有更多的 宣传手段叙述其合法性,
它 所宣传的理论便会成为真理, 被接受为生活的自 然秩序; 而弱势文化成员的声音则会被淹没 , 只能沦为这场文化之战
的可怜的牺牲品。
语状态, 所以, 影视作品等在大众传媒中充斥着自 人的文化 意 成为白 识, 人文化的 传播渠道。. 朱尔(.u wl认 K 苏・ K Seee) J 1 为: “ 在维护这种按种族划分的 社会阶 级结构上, 大众传媒起 到了 重要作用, 因为它们是意识形态传递信息的 主要载体。 在像美国这样技术发达的社会中, 主要是通过大众的认同来 形成一个不平等体系, 获得意识形态上的霸权主义。 作为遭 ” 受种族歧视最深的 美国黑人, 他们生活在美国社会的最底 层, 没有权利, 没有自 默默忍受着白 由, 人的 剥削。在这种形 势下, 黑人 许多 选择了随 波逐流于美国白 人文化。 认为: 他们 只 有接受了白人的文化, 他们才能被美国社会所接受, 才能
白人文化霸权是一种无可置疑的客观的历史存在, 它源
于早 期殖民者的对外征服, 体现在法律对黑人民族的权利的
剥夺, 也深植在某些种族主义者的心灵深处, 以领导权认同
的 方式内 化到被统治者的 心中。 它的不正常的文化 氛围 造成
了 黑人的自 卑和自 恨情结, 使受害 者同时又成为施害者。它 破碎了 黑人的 文化身份, 使他们在“ 一个身体两 个灵魂” 挣 中
一 一
扎。弗朗兹・ 农在 法 他的《 黑皮肤, 面具》 写道, 白 中 文化是人
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 是一只:一切被殖民的民族— — 即 “
切由 地方文化的 独创性进入坟墓而内部产生自 卑感的民 族— — 都面对开化民族的语言 , 即面对宗主国的文化。被

论《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成长的困境

论《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成长的困境

038[摘 要]《最蓝的眼睛》是20世纪杰出的非裔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

小说以黑人女性为视角,有力刻画了黑人女性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冲击下,成长过程中痛苦的精神磨难和扭曲的心路历程。

莫里森通过这部小说深刻揭示了白人文化霸权下的黑人女性成长危机,并指出重塑黑人身份对于黑人女性摆脱成长苦难的重要性。

[关 键 词]《最蓝的眼睛》;黑人女性;白人文化金 哲论《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成长的困境一、白人主流文化的侵蚀白人通过学校、文化机构、大众传媒等手段传播并强化他们的文化价值观。

这些手段建构了他们充满种族歧视的白人霸权意识:白人崇高而美丽;黑人堕落且丑陋。

不幸的是,这一点被那些与自身文化疏远的黑人所认同,因此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了双重控制。

黑人的无能表现恰恰反映了白人文化霸权的地位,这种霸权阴险而毒害着黑人的生活。

通过这种方式,白人对黑人实行有效的统治。

学校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在影响学生对自己、家庭、社区和国家的看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教育系统的控制和操纵成为社会支配者向被支配者灌输思想的有力手段。

在《最蓝的眼睛》中,狄克与简的故事是美国白人中产阶级文化的一个经典版本,通过学校初级课程,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某些章节的标题,白人文化为克劳迪娅·麦克蒂尔的故事提供了背景。

在小说中,莫里森也把焦点转向好莱坞和流行文化作为白人展示种族优越思想的渠道。

她揭示了戈宾诺的学说是如何在20世纪40年代的文化形象中被具体化为身体美的表现。

音乐公告牌、杂志、洋娃娃、秀兰·邓波儿的电影充斥着《最蓝的眼睛》。

好莱坞强化了18世纪与19世纪种族主义的束缚,并含蓄地阐述了戈比诺的学说,即白人种族在美的方面优于其他种族;人类群体在美上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是合理的、永久并不可磨灭的。

莫里森用秀兰·邓波和主人公佩科拉的对比来强调黑人经历的讽刺。

由于渴望成为邓波,佩科拉否认了自己黑人的身份。

《最蓝眼睛》中黑人被异化外在身体诉求研究

《最蓝眼睛》中黑人被异化外在身体诉求研究

《最蓝的眼睛》中黑人被异化的外在身体诉求研究摘要托尼·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中,从微观的角度入手,细致地刻画了黑人对其身体的外在特征的执着追求,主要表现在:喜欢并不遗余力地去获取白皙的皮肤,金色直发和蓝眼睛。

这些追求恰恰是黑人迎合主流文化后自我厌弃的心理反映,体现了黑人在白人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

莫里森借此批判了白人身体美学,告诫黑人要自重自爱,尊重和发扬黑人的传统和文化,积极重构黑人的主体性。

关键词:身体美学身体政治托尼·莫里森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当代美国文坛上极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也是唯一一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

她的作品广受国内外读者和评论界的喜爱,俨然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

虽然有些学者声称莫里森的成功是因为其“政治正确”,是因为作为边缘文化的作家但却迎合了主流文化的口味。

但多数学者认为其作品关注黑人命运,强调黑人文化,积极寻求黑人发展之路。

她敏锐地察觉到黑人在美国主流文化的夹缝中生存的心理变化,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的方法。

在她的作品中,莫里森并没有聚焦于黑人和白人间的直接冲突,她更关注的是黑人群体内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因为小说中人物压抑自我本性、忽视本族文化以及一味模仿主流文化而造成的。

莫里森小说中人物对其身体外部特征,如皮肤、头发、眼睛等方面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就是这种问题的很好体现。

他们往往不遗余力地去获取类似白人的白皙的皮肤,金色直发和蓝眼睛。

它们是黑人迎合主流文化后自我厌弃和自我憎恨的心理反映,是黑人民族发展的绊脚石。

莫里森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谴责了黑人的自我厌弃的行为,呼吁黑人发现自我之美,自重自爱,在尊重本族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上找到民族发展之路。

本文就以《最蓝的眼睛》为例,分析小说中的黑人外在身体诉求,分析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揭示身体关注的意义所在。

一非裔美国人的外在身体诉求非洲大陆的长时间的殖民统治和非洲黑人遭受的奴隶压迫造成了黑人心理上的文化错位。

《最蓝的眼睛》读后感

《最蓝的眼睛》读后感

《最蓝的眼睛》读后感《最蓝的眼睛》是美国著名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是一部以种族和性别问题为主题的现实主义小说。

通过讲述年轻黑人女孩佩琳的故事,莫里森深入探讨了自尊、身份认同以及社会壓迫对人性的影响。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触动,对于种族歧视和自我价值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首先,小说中的佩琳生活在一个种族歧视严重的社会环境中。

她的黑皮肤使她成为了种族主义者眼中的对象,承受着持续的歧视和侮辱。

佩琳身上的种族身份成为她与世界连接的桥梁,也因此她始终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

这种社会环境给佩琳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挣扎,使她对自己的价值和自信心产生怀疑。

然而,佩琳拥有一双深邃而独特的蓝眼睛,这成为了她最宝贵的财富。

在所有人看似皆因颜色而产生偏见时,蓝眼睛却承载和传达着她真实的内心世界。

佩琳的蓝眼睛不仅是她自身独特的特征,更是她对美和自由的向往,对追求尊严与平等的渴望。

莫里森以此生动地展示了人们内心的价值与外貌色彩之间的不同。

通过佩琳的成长过程,小说着重探讨了自尊和身份认同的问题。

被世界张目和嘲笑的佩琳逐渐发现了内在的力量与尊严。

她通过揭示自己在异类中的身份与能力,不断地坚定了自己对美和尊严的追求。

尽管身处逆境,佩琳依然努力摆脱种族枷锁,坚定地为自己和他人争取平等和正义的权益。

莫里森用细腻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阐述了社会壓迫对个体内心的伤害。

小说中展示了种族歧视如何让人们对自身形象和价值产生懷疑和否定。

在佩琳内心受到摧残的同时,莫里森也通过其他人物的命运展示了社会的不公与残酷。

这饱含着对于社会问题的探讨和对人性的痛惜,使读者深感共鳴。

通过阅读《最蓝的眼睛》,我对于种族歧视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莫里森以其独到的叙事风格和强烈的社会意识,让我对种族主义和身份认同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这本小说提醒我们要正视并消除身份偏见,关注每个个体背后的独特和内心的渴望。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身对于平等与公正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做出努力。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身份探究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身份探究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身份探究薛丹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摘 要:《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

白人强势文化中对人的价值判断深刻影响了黑人的自我定位。

本文以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为研究底本,以黑人女孩佩科拉的人物命运为线索,试图对黑人身份进行探究。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文化;身份作者简介:薛丹(1988.10-),女,藏族,四川西昌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5级硕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134-02一、黑人身份的形成1970年出版的《最蓝的眼睛》是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奠定了她在文学界的重要地位。

莫丽森自幼在黑人文化的耳濡目染中成长,在家学习黑人歌曲,了解有关南方黑人的许多传说。

她生长在主流文化是白人文化的美国,但她一直都尊重和称赞黑人文化,并自豪的称自己为“黑人”女作家,并于1993年,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获奖的理由:“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亦如颁奖词中讲到的,这是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这一面在作品中,以小说的形式展现出来,就形成了种族歧视这一主题。

种族歧视主要是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的博弈中,主流文化(白人文化)与边缘文化(黑人文化)的对抗。

在莫丽森的作品中对于种族歧视和冲突的表现,并不是两种文化的正面对抗,而是站在边缘文化(黑人文化)的角度,从黑人的立场来看待这种冲突和对抗。

作品中的黑人是一个自卑、自怨自艾的群体,他们不被主流文化接受,并在文化浪潮中迷失自己,找不到归宿,并且也没有强势地保护自己的黑人身份,没有自主的肯定和接受自己所属的黑人文化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在浩大的文化浪潮中,他们总是处于被动的、弱势的地位之中。

广大的黑人努力实现种族平等,在与白人文化对抗的过程中,他们是饱受压迫的,但却不是以一个独立坚强的形象来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更不是以一个自信的态度来保护自己独特的身份。

从主体意识的丧失角度探寻《最蓝的眼睛》中黑人悲剧命运的原因

从主体意识的丧失角度探寻《最蓝的眼睛》中黑人悲剧命运的原因

从主体意识的丧失角度探寻《最蓝的眼睛》中黑人悲剧命运的原因作者:胡潇霖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3期摘要:在美国历史上,黑人一直受着不公的待遇。

在奴隶制被废除后,黑人的社会地位也没有很快得到改善。

一些白人的主流观点已经被黑人接受、继承,并内化为自己的观点。

在黑人社区内部产生了一种力量,它是白人主流文化的代表,将自我异化为凌驾于黑人大众之上的高等人种,这使得黑人在自己种族内部也产生了分裂,加剧了黑人的苦难。

本文以《最蓝的眼睛》为文本,探寻了黑人个体、黑人家庭以及整个黑人社区的悲剧命运的原因,即黑人主体意识的丧失。

只有发掘和培养本民族的主体意识,接受和认可自我,黑人才能真正地获得自信自尊的精神自由,挣脱长久以来禁锢其精神与肉体的白人霸权文化的束缚。

关键词:黑人主体意识;白人霸权文化;种族压迫作者简介:胡潇霖(1988-),女,吉林长春人,硕士,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3-0-02一.主体意识与黑人主体意识1.主体意识“主体意识”这一概念最初由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提出,其内容由乌利亚·克里格阐述为“一种持续认识自我的过程,就像认识外界各种因素一样认识自我的一种意识”。

后经学者补充,定义为“一种内在的、个人的人类体验”,“一种认识到自我是现实世界中的主体,并处于独特、优越且主导地位的理性的自我意识”。

主体意识是自我意识中最积极、活跃的一部分,由独立意识、使命意识、进取意识和自省意识四部分组成。

2.黑人主体意识对于黑人个体的主体意识,可以依据以上标准进行分析。

而在黑人社区中,黑人的主体意识则需要加以补充说明。

黑人社区是维系非洲民间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整体,其成员应具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处事原则,并具有相同的身份意识、归属感,主动地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自愿地为社区服务。

这是黑人主体意识在社区生活中应有的体现。

试析美国文学中的黑人角色

试析美国文学中的黑人角色

试析美国文学中的黑人角色美国文学中的黑人角色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从奴隶制时代到今天,美国文学中黑人角色的形象一直在变化,反映了社会对黑人的态度和对种族关系的演变。

黑人角色在美国文学中被描绘得多种多样,有正面的、负面的,也有复杂的。

在美国文学的早期,黑人角色通常被描绘得很负面。

在19世纪的南方,奴隶制时代的作品经常将黑人描绘成愚蠢、懒惰、乖僻,甚至是野兽般的存在。

这样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黑人的歧视和压迫,同时也巩固了白人对黑人的优越感和对黑人的压制。

著名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黑人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说中的黑人形象多为被动、温顺,对白人奴隶主忠诚顺从。

这样的描绘虽然受到当时美国社会的欢迎,但也加深了社会对黑人的刻板印象。

随着美国社会对种族问题的逐渐觉醒,黑人角色在文学作品中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形象。

20世纪上半叶,一些作家开始尝试探讨黑人角色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更为立体和丰富的形象。

杰克·伦敦的小说《马丁·伊登》中的黑人角色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他被描绘成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格魅力的个体,而不是简单的附庸于白人主人。

这种描绘方式为后来的黑人形象塑造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更多的黑人作家提供了范本。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兴起,黑人作家开始纷纷涌现,他们以自己的视角描绘了黑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

这一时期的作品中,黑人角色呈现出更为积极、坚强的形象。

爱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姑娘》中的女主角西丽颇为典型,她是一个深受压迫的黑人女性,但她并没有被动接受命运,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这种积极、坚强的形象影响了后来的作家和作品,为美国文学中的黑人形象注入了更多的正能量和多样性。

除了积极的形象外,美国文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对黑人角色进行批判和反思的作品。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就揭露了美国社会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压迫。

探索《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家庭悲剧

探索《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家庭悲剧

探索《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家庭悲剧作者:王芳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02期摘要:《最蓝的眼睛》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

作品描述了一个普通的黑人家庭,其成员虽然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追求个人的存在价值和身份认同,但扭曲的生存价值使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走向了共同的结局——毁灭。

作品通过一个黑人家庭悲剧的个例,折射出在白人文化霸权下黑人群体家庭生活的悲惨状况。

探讨在此社会背景下所引发的黑人生存困惑,从个人家庭悲剧中去探索黑人家庭群体的不幸,并就此探究出黑人家庭毁灭的原因。

关键词:文化霸权;黑人家庭;悲剧;群体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2010003《最蓝的眼睛》是一部具有浓厚悲剧色彩的小说,它深刻地揭露了在白人文化占主导的美国社会背景下,黑人传统文化与白人霸权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

小说以家庭为单位,通过对家庭人物的描写来折射当时美国黑人群体生活的现状。

作者运用独特的叙述技巧,通过一个普通黑人家庭的悲剧,即父亲、母亲、女儿通过不同方式追求个人身份和存在价值,却无一例外地走向失败甚至毁灭的经历[1],揭示了黑人在美国生存的两难境地,他们遭受种族歧视与压迫,正是这种社会背景使得他们逐渐走向身份的迷失和自我否定。

本文着重从佩科拉个人的家庭悲剧中去探索黑人家庭群体的不幸,并就此探究出黑人家庭毁灭的原因。

一、莫里森及其作品《最蓝的眼睛》概述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当今美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最蓝的眼睛》发表于1970年,是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

该小说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故事内容在美国文学史上备受争议,但也因此使得莫里森名声大噪,从而确立了她“当代美国社会文学观察家”的地位。

莫里森的小说表现力极强,能给读者带来极大的震撼,她擅长运用狂想和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把黑人的成长及生活与黑人传统文化的发展变化密切地联系起来,并从不同的视角触及在白人文化霸权下丧失身份、迷失自我的黑人生存的苦难与可悲。

浅析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

浅析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

浅析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作者:赵春花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08期[摘要]《最蓝的眼睛》是非洲裔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

作品讲述了一个黑人小女孩皮克拉在文化冲突与认同中自我迷失、自我否定和自我毁灭的故事。

通过对该作品的皮克拉、“波兰”、“中国”与“马奇诺防线”这三个妓女和克劳蒂亚夫妇以不同方式探寻自我的研究,揭示出在文化的认同与冲突中,虽然皮克拉的悲剧难以避免,但仍有一群顽强生存下来的固守自我与黑人文化本位的黑人。

此外,莫里森也为当代黑人重构了源于历史又见融于现代美国生活的黑人文化。

[关键词]白人文化黑人文化自我否定种族主义作者简介:赵春花(1981-),女,吉林长春人,汉族,怀化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在美国,黑人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美国黑人是从非洲被贩卖到美洲大陆的。

黑人文学在美国文学中占有极其特殊的位置。

美国黑人文学是在文化认同与冲突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黑人作家一方面渴求认同白人主流文化,另一方面又因需要维护黑人文化本位而与白人主流文化分离与冲突,他们的作品因而表现出一种“在同化和分离之间持续的张力”[1]。

因此,黑人作家必须面对两种文化传统,即自己的非洲黑人文化传统和美国白人文化传统。

前者是文化的根源,而后者则是他们为生存必须面对的现实。

正是在这种双重意识以及文化的认同与冲突中,美国黑人文学才不断成熟,并逐步由边缘向主流位移。

作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托尼·莫里森认为,黑人民族要生存下去,除了拥有政治权利和经济独立以外,必须保留住黑人文化。

莫里森重新整合与界定了黑人历史与文化,她致力于在主流社会中维护和构建黑人文化本位,将某种种族道义责任提升到探索和弘扬文化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层面上。

莫里森的作品探索了黑人的文化传统与命运,反映出强烈的民族情感。

她用黑人的语言写作,寄希望于自己的作品能够因为自己忠实于生活而具有普遍意义,她试图用这种方式创造出她称之为“种族所特有的却又超越于种族之外的作品。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身份探究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身份探究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身份探究作者:薛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05期摘要:《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

白人强势文化中对人的价值判断深刻影响了黑人的自我定位。

本文以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为研究底本,以黑人女孩佩科拉的人物命运为线索,试图对黑人身份进行探究。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文化;身份作者简介:薛丹(1988.10-),女,藏族,四川西昌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5级硕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2一、黑人身份的形成1970年出版的《最藍的眼睛》是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奠定了她在文学界的重要地位。

莫丽森自幼在黑人文化的耳濡目染中成长,在家学习黑人歌曲,了解有关南方黑人的许多传说。

她生长在主流文化是白人文化的美国,但她一直都尊重和称赞黑人文化,并自豪的称自己为“黑人”女作家,并于1993年,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获奖的理由:“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亦如颁奖词中讲到的,这是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这一面在作品中,以小说的形式展现出来,就形成了种族歧视这一主题。

种族歧视主要是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的博弈中,主流文化(白人文化)与边缘文化(黑人文化)的对抗。

在莫丽森的作品中对于种族歧视和冲突的表现,并不是两种文化的正面对抗,而是站在边缘文化(黑人文化)的角度,从黑人的立场来看待这种冲突和对抗。

作品中的黑人是一个自卑、自怨自艾的群体,他们不被主流文化接受,并在文化浪潮中迷失自己,找不到归宿,并且也没有强势地保护自己的黑人身份,没有自主的肯定和接受自己所属的黑人文化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在浩大的文化浪潮中,他们总是处于被动的、弱势的地位之中。

广大的黑人努力实现种族平等,在与白人文化对抗的过程中,他们是饱受压迫的,但却不是以一个独立坚强的形象来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更不是以一个自信的态度来保护自己独特的身份。

《最蓝的眼睛》黑人妇女悲剧的立体性透视

《最蓝的眼睛》黑人妇女悲剧的立体性透视

摘要:《最蓝的眼睛》以小说主人公佩科拉的悲惨遭遇在声讨种族歧视的同时,更暴露了黑人内部的矛盾。

黑人女性的悲剧引人深思,追溯到非裔文化的根源,传统宗教中由对上帝的敬畏而引发的与女人有关的神话以及历史悠久的成年仪式又揭示了美国黑人女性悲剧的必然性。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黑人女性;悲剧;传统文化;必然性美国黑人女性首先是黑人,其次是女人,最后才是美国人,但要想真正成为美国人则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

黑人女性是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即承受着白人种族歧视的摧残,同时还要在男人面前忍气吞声,成为性别歧视的牺牲品。

小说《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母女的悲剧便是适例。

她们的命运谱写了一曲催人泪下,更是意味深长的悲歌,展示了黑人女性悲剧的多维性,呈现出立体感,成为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审视的“多面体”。

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黑人种族内部的歧视佩科拉在家中得不到温暖和关爱,反而成为父母发泄的对象。

家人尚且如此待她,外人的态度便可想而知。

买糖果时杂货店老板用一种莫名其妙的眼神好像要将她看穿,周围的男孩总是嘲弄她,她新交的朋友不但没有真心实意地去安慰她受伤的心灵,反而以种种方式来讽刺她。

黑人社区将所有的污垢倒在了佩科拉身上,因为她是社区里最适合被当作替罪羊的人。

社区成员内心恐惧的黑皮肤和丑陋外表如今都成了佩科拉一个人的缺点。

种族内部的压迫进一步加强了佩科拉对蓝眼睛的渴望,这种不能实现的愿望更加强了主人公的悲剧性,让我们看到了黑人对自己同胞的残酷。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佩科拉神志不清后的身影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时刻提醒着他们自己的丑陋和心中难以抑制的仇恨,所以她的痛苦其实象征了整个黑人社区挥之不去的苦恼。

莫里森籍此表明,这种在内部转嫁痛苦的做法之愚蠢和残忍,黑人在法律上取得平等之后所面临的新的问题。

当种族歧视与迫害被明令禁止后,黑人所遭受的伤害更直接的来自黑人内部,从黑人自身来看,其主观上的原因是难以抹煞的。

二、黑人的自我异化:微妙的白人种族歧视《最蓝的眼睛》是一部关于种族歧视的小说,但是书中却很少提到黑人受到白人直接压迫的事情,而主要是通过黑人之间的矛盾以及黑人内心的自我否定,自我憎恨的描述间接地反映了“白人至上”的种族审美观长期以来对黑人的影响。

论_最蓝的眼睛_中_蓝眼睛_对黑人心灵的异化_郭晖

论_最蓝的眼睛_中_蓝眼睛_对黑人心灵的异化_郭晖

异域文苑论《最蓝的眼睛》中“蓝眼睛”对黑人心灵的异化郭晖(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 210097)摘 要:异化是西方文学的主题之一,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通过描述主人公佩科拉悲惨无助而最终疯狂的成长历程,展现了白人文化冲击之下黑人心灵的扭曲与变异,深刻揭露了黑人社区内部的分裂与疏离。

同时,在莫里森的这部处女作中,通过刻画“蓝眼睛”的独特意象,作家赋予“蓝眼睛”丰富的象征意义,从全新的角度揭示出黑人族群心灵异化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蓝眼睛 异化 托妮·莫里森中图分类号:I021&B024.1 文献标识码:AOn the Theme of Alienation towards Black People in The Bluest EyeGUO Hui(Nanjing Nornal University Jiangsu·Nanjing 210097)Abstract: Alienation is one of the topic themes in western literature.In the book of The Bluest Eye written by Toni Morrison, she depicts the tragic lifetime of the heroine Pecola, points out the variation of the black people’s mind hitten by white culture and the alienation among black community.Meanwhile, Morrison endows multiple meanings on ‘the blue eye’ and uncovers profound reasons about the alienation of the black people through the depiction of ‘the blue eye’.Key words: Blue Eye; Alienation; Toni Morrison异化是西方文学常见的主题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期安徽文学4一、引言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作品形成了黑人文学史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它区别与哈雷姆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后来的黑人第二次文学浪潮的作家就在于她并不是一味的鞭笞白人文化或者百般力图抹去自身的黑人印记。

她所关注的是如何去挖掘黑人民族内部的文化精髓以及如何在保持本民族传统的同时,黑人同胞应该积极解放自我,融入美国社会。

这也是莫里森不同于以往黑人作家的伟大之处。

对于《最蓝的眼睛》一书, 美国各大报刊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与好评。

纽约时代的评论认为, 小说中“ 充满如此多的痛苦与惊奇, 堪称一部诗篇。

” 豪斯顿日志称赞道:“ 大胆, 全新的写作手法以及超时间性, 使其具有伟大文学的特征。

”①由于黑人文学长期被排斥在美国主流文学之外,因此对黑人文学这一块研究一直都不是很多且资料也比较缺乏, 国内外对于莫里森的研究主要也是随着其 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前后渐渐兴起。

国内目前对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的眼睛》的研究主要从后殖民角度探讨黑人群体如何在白人社会的文化霸权压迫下逐渐迷失自我,并走向自我憎恨的末路。

在这些研究中很少能看到对黑人自身群体的批判。

纵观历史,自从黑人奴隶被贩卖到北美大陆那一刻起, 他们便低人一等, “ 黑” 与“ 白” 这对术语很容易变为好∕恶, 物质∕精神, 邪恶∕天使这样的善恶对立概念, 因为日常用语假定黑为否定面, 而且把白, 黑设定为对立面, 而不是作为一个范围内的细微差别, 因此“ 黑人几乎一直被放在邪恶的一面” ②。

即便是黑人奴隶被解放以后, 他们仍然处于被世人同情,怜悯的境地。

尤其在二十世纪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风靡西方评论界以来, 很多第三世界的文学批评家更是联合起来反抗第一世界的白人文化霸权。

被称为当代后殖民研究之父的弗朗茨 ·法农指出, 种族主义使殖民地人民丧失了自我意识, 盲目地认同, 臣服于白人的“ 普遍” 标准, 由此对黑人心理造成严重扭曲:“ 种族主义文化的定义就是不准黑人具有健康的心理”。

③受其影响, 作为第三世界的中国学者也倾向于以“ 后殖民理论” 来抨击被称为“ 宗主国” 的西方文化。

然而, 此篇论文另辟蹊径, 反其道而行之, 从黑人文化自身出发, 揭示其群体内部滋生的问题以及其内部所隐藏的弊病。

小说《最蓝的眼睛》描写了一个黑人家庭如何在一片“ 充满细菌” 的土壤 (暗指黑人社区上逐渐迷失自我, 心灵扭曲并最终走向毁灭的。

作者莫里森大胆揭示了黑人社区的种种病态心理,并力图唤醒这一迷幻的黑人群体。

二、对白人文化的顶礼膜拜小说中所描写的黑人群体统统以白人的审美标准为参照点, 他们极力想抹去自己身上带有的黑人特质。

他们对白人的顶礼膜拜达到了顶点以至于他们憎恨白人, 憎恨自己, 憎恨这一切所带给他们的羞辱。

詹姆斯 ·鲍德温指出:“ 在美国没有一个黑人不曾想过打碎白人的躯体,让他们不再高不可攀。

” 他们处于一种俩难的矛盾境地, 一方面, 他们对白人恨之入骨, 而另一方面, 他们又极力向白人靠拢, 否定自身群体的一切元素。

小说中一位叫做杰拉尔丁的中产阶级妇女, 她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要除掉身上一切“ 黑鬼味” , 在言谈举止, 生活方式上向白人看齐。

这种教育的结果是她对自己的种族和肤色产生了强烈憎恨。

婚后, 她由不自主从生理上,情感上排斥自己的黑人丈夫。

连自己丈夫摸过的把手, 她都要用抹布擦一遍。

同样, 对儿子尤尼奥尔, 她亦保持距离, 从不肯对他亲昵。

她告诫儿子说, “ 我们是有色人种” , 不是“ 肮脏的黑鬼” , “ 有色人种又干净又安静” , “ 黑鬼肮脏又多舌” 。

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黑人, 她自视自己高于其他黑人一等,她极力想抹去自己的黑人色彩。

同杰拉尔丁一样,小说中还描写了一个同样崇奉白皮肤与洁净的拥有浅从《最蓝的眼睛》中透视黑人自身弊病◎徐露露(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江苏 ·南京210002摘要从二十世纪 20年代以休斯为代表的黑人文学的第一次浪潮到 40, 50年代以赖特, 鲍德温为代表的第二次黑人文学浪潮再到以诺贝尔奖获得者 ---莫里森为代表的第三次黑人文学浪潮, 黑人作家们从当初的第一次浪潮的单向“ 认同” 到第二次浪潮的的激烈“ 反抗” , 然而到了莫里森这一代黑人作家, 他们多了几分冷静的思考, 少了几分激愤。

本文以小说《最蓝的眼睛》为蓝本揭示莫里森是如何从自身所属群体的角度暴露其隐含的种种问题。

并非黑人群体所有的问题都归罪于来自白人的“ 文化霸权” 的侵蚀, 黑人文化有必要进行自身批判。

莫里森在此呼吁黑人群体必须正视自我, 解放自我并融入现代美国社会。

关键词莫里森黑人文化文化霸权自身批判文章编号 1671-0703(2010 04-021-0221黑色皮肤的人 ---索普海德 ·丘奇。

这是一个误以为自己的混血血统可以让其高人一等的愤世嫉俗的牧师。

莫里森塑造这个人物时不仅让读者认识到他的恶劣本质,还批判了那种逃避种族, 自我仇视的自欺欺人方法。

三、扭曲变异的黑人家庭小说主要描写了一家叫 Breedlove 的黑人家庭,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个家庭与他们的姓氏 Breedlove 所蕴含的意思截然相反。

这个家庭里毫无关爱, 温馨可言, 有的只是父母之间永无止境的争吵。

父亲查理从小便被父母抛弃, 几乎没受过多少教育。

查理一生从未得到过父母的爱,也从未品尝过家庭的温馨, 他脑海中的“ 家” 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他虽然成了家但是对于家庭角色和责任并不清楚。

他终日无所事事, 饮酒作乐, 不顾妻儿的生计。

他在青年是所蒙受的屈辱,他一股脑儿的全发泄到他的妻子身上。

每当醉酒以后,他总是对自己的妻子大打出手。

他甚至缺乏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观, 查理的身上充满了暴力, 粗俗与堕落的劣根性。

他最后用最丑陋的堕落行径回报社会, 直到“ 自己的仇恨找到一种甜蜜的表达方式” ---也就是他在一种癫疯与爱怜的错综复杂情感中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强奸了。

实际上, 查理是一个“ 施害者” 与“ 受害者” 兼于一身的黑人男性形象。

他把来自白人世界的种族歧视与压迫带给他的羞辱连同他自身带有的性别歧视一齐再转嫁给黑人女性, 使之成为“ 受害者中的受害者” 。

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母亲波琳则是一位对白人文化俯首帖耳,巴结的形象。

当她在一个白人家庭力找到一份保姆工作时, 她欣喜若狂, 以为自己找到了归宿。

他对这家白人忠职尽首,而与此同时他对自己的孩子和丈夫却越来越冷落。

有一次女儿皮克拉有事来找她, 不小心把一盘刚做好的草莓派打翻在地, 波琳的第一反应不是去关心自己的女儿是否被滚烫的果汁烫伤, 而是暴跳如雷, 狠狠给了皮克拉一巴掌, 因为皮克拉弄脏了主人家的地板,接着她就忙着安慰受到惊吓的小女主人。

可想而知, 在这样一个畸形的家庭里, 黑人小女孩皮克拉怎能会有幸福的生活,这样一个变异的家庭对皮克拉后来的毁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病态的黑人社区在小说中, 作者莫里森从宏观的角度出发, 对整个黑人社区予以了批判, 暴露了黑人社区团体的趋炎附势, 冷漠无情的病态心理。

当社区黑人们知道皮克拉竟然怀上自己父亲的孩子以后, 整个街区都在指责查理的无耻行径, 可是他们也在似乎指责皮克拉的罪过。

人们议论着,巴望着那个没出世的孩子最好死掉。

但是唯有克劳迪娅姐妹希望这个孩子出世, 她们甚至拿出自己的零用钱买了金盏花种子, 希望金盏花能够开花,那么皮克拉的孩子也就能活了下来。

然而, 金盏花并没有盛开, 克劳迪娅难过地说:“ 是这片土地土壤不好, 所以有些花根本无法成长, 不能滋养某些种子, 也生长不出果实。

” 这里的“ 土壤” 也就是皮克拉所处的黑人群体。

随着社会发展, 黑人之中有一部分人幸运地步入中产阶级, 他们自以为已脱胎换骨, 高于其他“ 黑人” 一等。

因而他们将自己曾受过的歧视和虐待转嫁给更贫穷,弱小的同胞, 发泄淤积的压抑, 以求得心理平衡。

这种变态心理在黑人社区非常普遍。

“ 我们所有的污垢, 倒在了她身上, 她默默地忍受着。

我们所有的美丽, 源自于她身上, 她带给了大家。

” 这里克劳迪娅觉得黑人社区把它所有的垃圾都倒在了皮卡拉一个人的身上,皮克拉成为了整个黑人社区的替罪羊。

她的丑陋使他们感到了自己的美丽,她的不幸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相对幸运, 她的沉默给了他们讲话的机会。

Chikwenye 作出过如下评论:“ 纵观全书, 替罪羊 (将自己所受施与他人自始至终是书的主题, 杰拉尔丁的猫, 还有皮克拉都是替罪羊。

他们通过某种暴力仪式而成为美国社会的替罪羊。

”④五、结语《最蓝的眼睛》在黑人文学史乃至整个美国文学史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随着 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的时候,很多人都在为黑人群体的悲惨命运打抱不平的时候,作为黑人女作家的莫里森却在冷静地思考着她所属的这个民族的自身所携带的一些“ 毒素” 。

她从一位黑人女性的视角出发,对黑人社会的阴暗面,如性别压迫, 阶级歧视, 价值观的畸变以及心理扭曲的问题做了大胆而犀利的揭露与剖析。

作为第三次黑人文学高潮的领军人物,莫里森没有像第一次文学高潮代表作家们那样极力想创造属于黑人自己的文学以得到白人社会的认同,也没有像第二次文学高潮激进派领袖马尔科姆 ·艾克斯那样“ 主张采取暴力抵抗, 认为美国黑人应该“ 以暴力对付暴力…… 非暴力革命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 ⑤以莫里森为代表的第三次黑人文学高潮的作家们认为文化的独立与社会融合才是一个多元社会里一个种族的立足之本。

她们的作品里摆脱了把黑人简单描绘成种族压迫牺牲品的传统模式,也不赞成种族对抗, 而是首先把黑人“ 自身的融合” 提到重要的位置,把它当作反思和构建黑人出路的前提。

为了实现这种融合, 她们在作品中暴露黑人内部矛盾, 问题, 困惑, 并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解决方法。

注释:① Toni Morrison Toni , The Bluest Eye.A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1970, 扉页 .②罗伯特 ·史达姆 . 文化研究与种族 . 陶东风主编 . 文化研究精华读本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323-324.③朱刚 .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479.④ Ogunyemei,C hikwenye, Order and Disorder in Toni Morrision ’ s The Bluest Eye, in Critique , 1977:166.⑤罗伯特 ·D ·马库斯, 戴维 ·布尔靳 .1945年以来的美国 . 纽约出版社, 1977:230-233.22 2010年第期安徽文学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