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学经典看中国的传统教育价值观
教研动态——传统蒙学教育与价值观培育
传统蒙学教育与价值观培育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启蒙教育是教育之基础。
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在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之后,传统蒙学教育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特别是在价值观培育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不断总结。
起源于周代的蒙学教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延续,积淀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智慧,而其中的价值观培育,更是传统蒙学教育的核心所在。
如《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等,通过简练的文字、通俗易记的形式让孩童在学习各种知识的同时,懂得伦理道德,养成行为规范,逐渐凝成品质。
这些传统蒙学教材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避开大道理,直接告诉儿童基本的事情应该怎么做。
一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蒙以养正圣功也”。
启蒙教育作为一个人所接受的最初教育,关乎其一生的思想走向和整个道德观念的培养。
传统蒙学价值观培育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注重道德启蒙培育。
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教育理念启示我们在启蒙教育中应注重品德教育,早教固本。
古代的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和文人学者都强调教育贵早,“以豫为先”。
《颜氏家训》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原因是“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只有“教妇初来,教子婴孩”,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启蒙教育是人生的最初教育,这一阶段对奠定公民道德素质基础极为必要。
注重人格养成培育。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
”儿童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终身受益。
传统蒙学认识到对儿童的人格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张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通过读书习礼进一步启发儿童的仁心善性,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培养道德情感、增强道德意志、巩固道德行为、提升道德境界,最终成就圣贤人格。
注重意志品质培育。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古代蒙学教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教育方式,它是在书院教育体系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蒙学教材以经典文化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规范,是一种注重全面素养培养的教育方式。
如今,尽管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依然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传承经典文化和注重全面素养等方面探讨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代蒙学教材以《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文化为基础,注重教育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这些经典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而古代蒙学教材中蕴含的品德教育理念和方法依然具有现代教育意义。
通过让学生接触和学习古代蒙学教材,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积极的道德情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对于现代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古代蒙学教材对于传承经典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蒙学教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这些经典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智慧,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古代蒙学教材中所蕴含的经典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更是对于当代教育的重要补充和丰富。
通过让学生学习古代蒙学教材,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动当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依然不容忽视。
通过让学生学习古代蒙学教材,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推动当代教育的转型和发展。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1. 引言1.1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古代蒙学教材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方法,其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代教育价值。
通过研究和传承古代蒙学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礼仪、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不仅表现在其传统文化传承的方面,更体现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礼仪规范。
通过学习古代蒙学教材,学生可以明白什么是忠孝孝、什么是孝道礼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古代蒙学教材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代蒙学教材的内容通俗易懂、寓教于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学习动力。
2. 正文2.1 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价值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价值是古代蒙学教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些古代蒙学教材不仅包含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还融合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和历史事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古代蒙学教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包括儒家思想、道家理念、佛家智慧等。
这些文化传统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古代蒙学教材,可以更好地领会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忠孝、孝道等价值观念,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古代蒙学教材中还包含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和历史事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学习古代蒙学教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2.2 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礼仪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礼仪是古代蒙学教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蒙学教材中融入了许多关于道德、礼仪的教诲,通过学习这些教材,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
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的教育价值取向
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的教育价值取向摘要:《三字经》是古代蒙学教材的典范,充分体现了蒙学的教育价值取向,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重视教育对人的作用,二是强调道德教育的地位,三是重视学习对成才的作用,四是重视科学的教学方法,五是重视知识的全面传授。
关键词:蒙学教材;《三字经》;教育价值取向“蒙”有幼稚、暗昧之意,《易经》中《序卦》曰“蒙者,蒙止,物之稚也”。
幼童于事多暗昧,因此称之童蒙。
启迪童稚,消除暗昧称之启蒙,或称之发蒙。
《辞海》对于蒙学的解释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
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字经》是一部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曾被列为蒙馆教学的课本,是古代蒙学教材的典范之作。
历史学家周谷城曾评价“《三字经》对当时普通人所受的教育,以及他们通过教育而形成的自然观、神道观、伦理观、道德观、历史观,确实要比专属文人学士的书中,有着更加充分而鲜明的反映。
”“《三字经》确实有其长处和优势,自有其文化史和教育史上的价值”。
《三字经》对于古代蒙学教育价值取向有着鲜明的体现,即通过采取教育的方式,培养儿童的伦理道德,激励儿童努力学习,采取适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对儿童进行全面的知识传授。
一、重视教育对人的作用《三字经》重视教育,强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开篇就引用了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定下了全文的基调,即重在“习”上,并主张“教之道,贵以专”。
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
首先,列举了孟母三迁的例子,以此说明社会环境会对人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接着,借助孟母断机杼,窦燕山教子有方的例子论证“养不教,父之过”的观点。
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的大学问家,与孟母的严格教育是分不开的,窦燕山的五个儿子之所以能够被世人称颂,也是与窦燕山的正确教育不可分的。
历史上诸如此类的例子并不少,这均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可能真正成才。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摘要】古代蒙学教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教育中仍具有重要的现代教育价值。
蒙学教材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通过学习蒙学教材,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蒙学教材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蒙学教材,学生可以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习古代蒙学教材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古代蒙学教材在当代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代教育价值。
【关键词】古代蒙学教材, 现代教育价值, 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品德修养, 学习能力, 全面发展, 文化自信心1. 引言1.1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古代蒙学教材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在当今社会,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蒙学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其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却具有着重要的现代教育价值。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代蒙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古诗词、历史故事等,这些文化元素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蒙学教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这些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忠孝、诚信等道德品质,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古代蒙学教材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些教材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古代蒙学教材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些教材知识系统完整,内容涵盖广泛,有助于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不容忽视。
通过对这些教材的研究和借鉴,可以使现代教育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更多可能性。
通过传承和发扬古代蒙学教育的精华,可以让学生在当今社会中更好地立足和发展。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古代蒙学教材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也需要从古代蒙学教材中汲取一些宝贵的教育价值,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古代蒙学教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包括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教材。
这些教材以简练的文字、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和教育基础。
通过这些教材,孩子们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文字和语言,更重要的是能够接受优秀的思想和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古代蒙学教材强调了道德修养。
在《三字经》中提到“人之初,性本善”,强调了人性本善的观念。
教材中还包括了许多关于孝道、礼仪、忠诚、诚信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这种注重道德教育的传统教材,对于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道德沦丧和价值迷失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古代蒙学教材注重了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千字文》中,“童蒙师,言必信;信必果,果必行;行必成,成必学;学必敬,敬必慎;慎必愼,愼必明;明必格,格必正。
”这些古代经典教材中充满了对学习的推崇和重视,强调了“学就是信、果、行、成、学、敬、慎、愼、明、格、正”的过程。
这种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对于培养当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精神和学习动力,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古代蒙学教材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通过学习《百家姓》,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姓氏文化和家族传统;通过学习《千字文》,孩子们可以认识到古代的文化符号和社会习俗;通过学习《三字经》,孩子们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的传统哲学观念和道德伦理。
这些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和传承,对于当代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道德修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三个方面。
在当今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的失落、学习能力的不足和文化自信的缺失,成为了当代教育的痛点和难题。
中华传统蒙学教育的功能,内容和启示
中华传统蒙学教育的功能,内容和启示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上不乏声誉,其中,蒙学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内容和启示对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蒙学的功能蒙学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中华文化,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蒙学重视每个孩子的成长成功,让他们获得更加健全的知识和全面的能力,保证孩子们能够尽快实现自我的价值和个人的发展。
它不仅强调知识的积累,更重视对孩子品德的塑造。
“蒙学”五字,蕴含“言行一致”的普遍价值,强调教书育人要有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二、蒙学的内容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化素养、智慧能力、素质教育和价值取向教育。
文化素养包括儒家文化、儒家道德、诗词歌赋、体育文化、艺术文化等精神文明,它们既是明确的知识内容,也是经典文化的普遍性价值。
智慧能力是指心智、技巧、调节等,它是指让孩子们有自觉的能力去探究、获取、运用知识,以及调节个人情绪、思考,是为以后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素质教育聚焦于个体的发展,使学生掌握艺术素养,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以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价值取向教育注重孩子思想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对社会道德规范、国家宗旨、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让孩子们在价值观上较好地融入社会,找到人生价值所在。
三、蒙学的启示蒙学对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1、要树立提高学子全面素养的理念。
需要明确“言教”和“身教”的关系,把品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在教育的实践中发挥言传身教的桥梁作用,以提升学生的素质。
2、要坚持以价值取向为指导,使教育成为智慧、美德、助人和做事之基础。
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使孩子们更加理性地把握人生,并能够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3、要增加传统文化的学习,以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批判性思维、组织协调能力等素质,让学生具备潜力去突破自我,追求极致的美好。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古代蒙学教材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下面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一、教育内容方面古代蒙学教材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经典著作、历史事件、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对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 经典著作:古代蒙学教材中涵盖了大量的经典著作,如《论语》、《诗经》、《尚书》等。
这些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智慧和优秀文化的结晶,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品德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2. 历史事件:古代蒙学教材也包括了一些历史事件的教育内容,如三纲五常、开国史话等。
通过学习历史事件,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传统文化的渊源,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3. 道德修养:古代蒙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如尊师重道、孝敬父母、谦虚待人等。
这些道德修养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格具有积极的影响。
4. 文化知识:古代蒙学教材还包括了一些文化知识的教育内容,如诗词歌赋、礼仪乐器等。
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以上内容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作为教育内容的补充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
古代蒙学教材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诵读、默写、解释讲解等,这些教育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1. 诵读:古代蒙学教材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诵读,通过反复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3. 解释讲解:古代蒙学教材注重教师的解释讲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古代蒙学教材在今天的教育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其丰富的教育内容和独特的教育方法,能够补充和延伸现代教育的不足之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步。
然而,蒙学却是古代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古代蒙学教材,了解到一些不同寻常的教育价值。
首先,蒙学强调的是思维的开发。
在古代蒙学教材中,有许多文化经典和诗词歌赋等内容。
这些内容虽然看似无法直接应用到生活中,却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同时,古代蒙学教材还强调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这种探究精神,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探究态度和创新意识,这也是现代教育一直致力于培养的能力。
其次,古代蒙学教材注重的是德育教育。
在古代,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
古代蒙学教材中经常表现出我们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
蒙学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强调的不仅是学生的品德培养,更是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这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源泉。
最后,古代蒙学教材对于家庭教育的意义也不可忽视。
在古代,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家长。
古代蒙学教材强调的是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早期教育。
它提供了许多关于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方法,如“守时讲规矩”、“宜多看少说”、“刀笔数理要注意”等。
这些指导不仅是为了让孩子在家庭中得到更好的教育,更是为了让家庭教育走向正规化和科学化,这也是现代家庭教育所需要的。
总的来说,古代蒙学教材虽然是古代的产物,但它所强调的思维开发、德育教育和家庭教育等三个方面,却是现代教育所需要的重要内容。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古代蒙学教材,吸取其中的优点,来提高现代教育的质量,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加充实和充满生机。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教育正日益被重视。
其中,古代蒙学作为中国古
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于现代教育也具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蒙学的教育内容涵盖了诗经、论语、孟子等经典,以及历史、地理、天文等知识。
它以轻松、愉悦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同时,古代蒙学强调的是“厚德
载物”,即品德修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育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还
能够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现代教育可以从古代蒙学中得到很多启示。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借鉴蒙学的游
戏化教学方法,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
其次,在教育内容上,可以将古代
的经典融入到现代教育中,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最后,在品德教育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不仅是优秀的学生,也是优秀的公
民。
古代蒙学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过于注重死记硬背,缺乏创新性、思维性的教育内容。
此外,古代蒙学也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现代教育中加以弥补和改进。
综上所述,古代蒙学虽然已经淘汰,但它所强调的品德修养、实践能力、游戏化教学
等理念仍然具有现代教育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借助古代蒙学的精神和理念,我们可以打造
更加科学、有效、综合的教育体系,为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华蒙学读物通论摘抄感悟大全
《中华蒙学读物通论》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精髓,它汇集了丰富的蒙学知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中华蒙学读物通论》进行摘抄和感悟,以探讨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价值观。
一、蒙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蒙学是指儿童学习读写知识的教材,它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工具。
《中华蒙学读物通论》作为蒙学的经典之作,集结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对我国人的教育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华蒙学读物通论》的重要性1. 文化传承《中华蒙学读物通论》作为我国古代蒙学的经典著作,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通过学习和阅读这部蒙学读物,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我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还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 教育意义蒙学作为儿童学习读写的教材,对儿童的思维发展和道德观念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蒙学读物通论》的出现,为古代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对于培养下一代的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中华蒙学读物通论》中的哲理和价值观1. 尊师重道在《中华蒙学读物通论》中,强调了尊师重道的价值观念。
尊师重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观念,通过遵循师长的教导来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是古代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勤奋好学蒙学读物中不仅注重灌输知识,更加强调了勤奋好学的精神。
勤奋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教导人们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进取,从而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3. 爱国家爱民族《中华蒙学读物通论》中还蕴含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爱国爱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蒙学读物通过一些故事和教材,让儿童从小树立爱国之心,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四、《中华蒙学读物通论》的当代意义1.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蒙学读物通论》作为我国古代蒙学的经典之作,对当代人们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和研究这部经典著作,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我国的教育和文化,从而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蒙学教育所体现的德育理念2019年文档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蒙学教育所体现的德育理念2019年文档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蒙学教育所体现的德育理念一、中国传统文化与蒙学教育我国古代将“文”与“化”联系起来,首见于《易·贲·彖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即以“文”来教化天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蒙学以及作为其核心内容的蒙学教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对蒙学教育是十分重视的。
人的成才与否,当自儿童始,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较为一致的看法。
早在《周易o彖辞》中就有“蒙以养正,圣之功也”之说,即主张在人幼小的时候便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培养。
中国的教育起源甚早,有史可稽者能追溯到大舜时代。
《五经》中的《书经》记载舜帝设有掌管教育的学官。
到夏朝便出现了最早的学校。
周朝有了大学、小学之分。
大学是对成人的教育,小学则是对儿童的教育。
也就是说从周朝开始我国就有了最早的蒙学。
蒙学教育虽是早时的启蒙教育,但在传承文化和普及教育上却起了巨大的作用。
蒙书,即蒙学教材,虽是早时的启蒙读物,但其丰富的内容、明快的形式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有不朽的价值。
在国学复兴的今天,在发展教育、优先德育的时代,我们再来重新审视蒙学,学习蒙书是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的。
二、蒙学教育的概念界定严格意义上,蒙学教育就是指传统中国的启蒙教育。
封建社会的教育是一种甚为严格的理制教育,自下而上等级森严。
对于当时所谓的蒙学教育,是为培养适应并遵从封建等级制度“官本”思想的人才而发展的。
其所宣传渗透的政治思想、道德伦理,也主要是为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制度起到教化人才的作用。
而在日益开放和发展的当代社会,蒙学与人们普遍认为的启蒙教育是有所不同的。
这里所讲的蒙学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启蒙早教,它更多地被界定为思想认识最初阶段的培养教育。
宽泛意义上,蒙学在当代以“人本”思想主导意识形态的教育环境下,其更多地被指定为社会人发展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播教育,以及其积极的道德观、价值观、社会观的启蒙培养教育。
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的教育价值取向
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的教育价值取向摘要:《三字经》是古代蒙学教材的典范,充分体现了蒙学的教育价值取向,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重视教育对人的作用,二是强调道德教育的地位,三是重视学习对成才的作用,四是重视科学的教学方法,五是重视知识的全面传授。
关键词:蒙学教材;《三字经》;教育价值取向“蒙”有幼稚、暗昧之意,《易经》中《序卦》曰“蒙者,蒙止,物之稚也”。
幼童于事多暗昧,因此称之童蒙。
启迪童稚,消除暗昧称之启蒙,或称之发蒙。
《辞海》对于蒙学的解释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
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字经》是一部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曾被列为蒙馆教学的课本,是古代蒙学教材的典范之作。
历史学家周谷城曾评价“《三字经》对当时普通人所受的教育,以及他们通过教育而形成的自然观、神道观、伦理观、道德观、历史观,确实要比专属文人学士的书中,有着更加充分而鲜明的反映。
”“《三字经》确实有其长处和优势,自有其文化史和教育史上的价值”。
《三字经》对于古代蒙学教育价值取向有着鲜明的体现,即通过采取教育的方式,培养儿童的伦理道德,激励儿童努力学习,采取适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对儿童进行全面的知识传授。
一、重视教育对人的作用《三字经》重视教育,强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开篇就引用了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定下了全文的基调,即重在“习”上,并主张“教之道,贵以专”。
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
首先,列举了孟母三迁的例子,以此说明社会环境会对人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接着,借助孟母断机杼,窦燕山教子有方的例子论证“养不教,父之过”的观点。
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的大学问家,与孟母的严格教育是分不开的,窦燕山的五个儿子之所以能够被世人称颂,也是与窦燕山的正确教育不可分的。
历史上诸如此类的例子并不少,这均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可能真正成才。
历史记忆的绵延: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历史记忆的绵延: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中国传统蒙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教育形式,其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这些蒙学读物不仅在当时对儿童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历史记忆。
本文将从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展开探讨,探索中国传统蒙学如何传承爱国主义情感,并对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产生绵延的影响。
中国传统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通过具体的故事和史实来进行的。
在蒙学读物中,不仅有关于孝道、仁爱等传统道德教育,更有关于忠君爱国的教育内容。
例如《三字经》中就有“爱国家”“报效亲贤”等内容,强调了孩子们要爱护自己的祖国,报效国家,为社会的繁荣和稳定贡献力量。
同样,《千字文》、《百家姓》等经典蒙学读物中也包含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故事向儿童灌输着爱国之情。
中国传统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着眼于塑造儿童的家国情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是一种重要的情感体验,蕴含着对祖国和家族的情感认同。
中国传统蒙学通过教育儿童尊敬长辈、关心家庭,培养孩子对祖国的热爱和归属感。
这种家国情怀的培养不仅在思想上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植根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之中,成为中国人历史记忆中重要的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还强调了勤劳和奋斗的精神。
勤劳和奋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传统蒙学通过教育儿童要勤奋学习、努力奋斗,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而努力。
这种精神不仅是爱国主义的外化表现,同时也是对祖国的一种贡献和奉献。
这种精神也经过传承,影响了中国人的历史记忆,成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历史记忆的绵延: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历史记忆的绵延: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源远流长,经过了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蒙学读物是中国传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中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培养了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绵延和影响。
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可以追溯至古代经典著作,如《三字经》、《百家姓》等。
这些经典著作在传承儒家思想的也蕴含着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以《三字经》为例,其中就包含了“爱国爱家,爱家爱人”、“爱人爱物,爱物爱生”等关于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为后世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蒙学教育逐渐发展完善,陆续出现了《千字文》、《弟子规》等经典蒙学读物。
这些蒙学读物在教育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也注重对爱国主义的灌输。
比如《弟子规》中就有“国有道,家有教,贫不学,富不教”等关于国家和家庭教育的教诲,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在蒙学读物中的重要地位。
二、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绵延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也在不断绵延和发展。
清代蒙学教育家康有为在《增广贤文》中强调“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小家慎修,中家慎躁,大家慎宽”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近现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在蒙学读物中的思想也得到了深入发展。
民国时期教育家陆世钊创作了《古文观止》,其中不仅包括了古代文言文的鉴赏,更重要的是融入了当时的爱国主义思想。
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等饱含爱国情怀的语句,成为了当时蒙学读物中的经典内容。
当前,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弘扬和传承。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校和家庭仍然在使用传统的蒙学读物来教育孩子,其中不乏爱国主义内容的灌输。
历史记忆的绵延: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历史记忆的绵延: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中国传统蒙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教育形式,它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种特色。
在蒙学中,蒙师们通过教授经典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教育。
蒙学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
在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贯穿抒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唤起了民众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
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关怀与热爱上。
在中国古代的蒙学读物中,有许多篇章都是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
比如《三字经》中就有“父子能敬父,举家皆孝子;兄弟如手足,宜和不宜-乱;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亲亲”这样的诗句,它是在强调人们应该尊敬父母,亲如兄弟,团结一家和睦共处,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内容也是在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形成的。
在《弟子规》中也有“爱国之心,五尽其余”;“出门輒以救草虫”等诗句,强调了孩子们应该学会爱护国家和大自然,这些教诲也是对爱国主义的培养。
这些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无论是对古代还是对当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指导着人们应该如何对待家长,还培养着我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责任心,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教育意义。
在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贯穿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爱国之心。
这些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不仅在古代的蒙学读物中体现,而且在当代的教育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回顾历史,我们能够看到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尤为突出,它们使得中国人民在国家危亡之际能够奋发图强,不断探索前进,传承着爱国主义的精神。
在当代社会,“家国情怀”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
而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就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对当代社会的借鉴与启示。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正是在这种文化底蕴的滋养下得以传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记忆的绵延: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历史记忆的绵延: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1. 引言1.1 中国传统蒙学的历史意义中国传统蒙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教育形式,起源于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普遍存在的一种私塾教育制度。
蒙学是中国古代民间初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初。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由于官方的学校教育受限于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蒙学成了民间教育的主要途径,为普通百姓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中国传统蒙学的历史意义非常重要。
蒙学是中国古代普及教育的基石,为广大农民和商人提供了学习知识的途径,促进了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蒙学在传统社会中扮演着传播道德、教化后人的角色,帮助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蒙学也是传递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平台,通过蒙学读物传播爱国主义思想,激励人们爱国奉献,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国传统蒙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0字内容到此结束】1.2 爱国主义在中国传统蒙学中的地位爱国主义在中国传统蒙学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一部分,蒙学不仅注重传授文字和礼仪,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在古代中国,蒙学被视为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重要途径,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于蒙学教育的始终。
爱国主义在中国传统蒙学中的地位体现在多个方面。
在蒙学教育的过程中,师傅们会通过各种教材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许多蒙学读物中都融入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例如对祖国历史的记载、对英雄人物的歌颂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爱国情怀。
蒙学读物中还传承了许多关于祖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让学生从小就具备了珍惜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爱国主义在中国传统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是蒙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
通过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古代的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知识和技能,更培养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古代蒙学简介:以识字为基本技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道德观
中国古代蒙学简介:以识字为基本技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道德观所谓蒙学就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
在历史上,“蒙学”一词到宋代才出现,不过古代对儿童的蒙学教育早就出现了。
一般来说,蒙学是古代系统教育的最初级阶段,它对人的性格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蒙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以及教材。
了解古代的蒙学发展,是有利于今天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家庭教育发展的。
一,夏商周:官方垄断的小学教育宋朝之前,并无蒙学的概念,但是有小学的概念。
古人认为的小学教育阶段大概处于8岁到15岁之间。
不过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年龄限制,有些儿童可能在3岁甚至2岁就开始接受蒙学教育了。
早在原始社会,早期的蒙学教育就已经出现,主要是教授生活技能、道德习惯。
到了夏商周,国家形成了,文字也形成了,教育开始成为了一个较为专业的部分。
贵族为了教育自己的后代,就开创了学校,其中儿童的教育主要是在小学进行。
《古今图书集成》说“夏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礼记》记载“殷人养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右”,郑玄认为左学就是小学,可见专门的小学学校已经出现。
西周时期,中国的学校制度进入了完善阶段,对于小学教育也有相对完善的体系。
三代的小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识字、道德、礼仪、书法、算术、舞蹈、音乐、体育、军事等。
在识字书法方面,史料记载西周时期出现了专门字书,以供小学教学之用。
《汉书》记载周宣王时期的太史写下了《史籀篇》,这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教材,可惜已经失传。
在认字的同时,也要练习书写,当时练字的主要内容可能是从天干地支开始的,《内则》说“九年教之数日”与“十年学书计”,数日就是北背诵六十甲子,学书就是能够将之写出来。
这一点在殷墟出土甲骨中得到了证明。
甲骨中发现了一些练字骨片,基本都是选用干支作为练习的文字。
数学方面,先学习数字顺序,然后运用于甲子纪日,再学习十进位和四则运算。
《周礼》记载当时有了“九数”,也就是学习“九九乘法”。
历史记忆的绵延: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历史记忆的绵延: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中国传统蒙学读物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通过蒙学读物,孩子们在学习汉字和文言文的也接受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
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是蒙学读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教育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影响深远。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展开阐述,探讨其在历史记忆中的绵延。
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始于《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读物。
这些书籍在古代被广泛使用,作为孩子们学习汉字、文言文和传统道德的工具。
《三字经》以及《百家姓》被誉为中国古代传统启蒙读物中的精华,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贯穿始终。
比如在《三字经》中,“玉昆杀鸡取蛋”一课中,就包含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玉昆”即指古代著名的爱国英雄岳飞,在这个故事中,王爷让玉昆杀鸡,玉昆明知故问,王爷回答:“取消盗贼,莫若化此鸡,令尽义之国人。
”指出了爱国的重要性。
在《百家姓》中,对历史人物的赞颂也同时蕴含了爱国主义的内涵,如“唐尧舜禹号四垂,均河汉,宇内允。
周孔颜子高陈亚,殷孔子音慈侯谐”。
这些经典的课文和故事都深刻影响了古代儿童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
古代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在后世绵延不衰。
随着社会的演变和历史的发展,蒙学读物依然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也一直贯穿其中。
例如明清时期的蒙学读物《弟子规》、《千字文》等,继承并发扬了前人的爱国主义传统。
在《弟子规》中,“爱国家”“尊宗伯”“忠诚父兄”等教导都深受儿童喜爱,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清代蒙学读物《三绝经》也是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读物之一,其中的课文内容着重强调爱国爱民,对未来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而,古代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通过代代相传,绵延不衰。
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古代蒙学及其特色与借鉴价值
古代蒙学及其特色与借鉴价值
古代蒙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至汉代,到唐宋时期更加完善。
古代蒙学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把握大致、熟悉细节”为教学原则。
古代蒙学强调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致的概念,以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知识,然后再深入细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是以“联系现实、培养实践能力”为教学原则。
古代蒙学强调将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三是以“强调综合、培养分析能力”为教学原则。
古代蒙学重视综合性思维,让学生从多方面全面理解一个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古代蒙学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蒙学经典看中国的传统教育价值观
作者:林红婷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第04期
[摘要]《弟子规》是当今炙手可热的蒙学读本。
论文从《弟子规》的教育价值观内涵、作为蒙学经典的《弟子规》及其教育意义、《弟子规》的当代教育价值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阐述怎样将《弟子规》中的传统教育价值观作用于社会。
[关键词]蒙学经典;传统教育价值观;《弟子规》
一、作为蒙学经典的《弟子规》及其意义
《弟子规》作为我国著名的传统蒙学教材中的一种,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遵守孝悌这样的传统道德,使他们从小就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做一个符合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的人。
(一)蒙学经典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作用
儿童接受蒙学经典教育,就会变得知书达礼,胸怀宽广,学习能力倍增,有助于他们成才。
(二)《弟子规》的独特教育意义
中国古代,在蒙学经典教材和蒙学经典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
《弟子规》是一本有一千多字的小册子,其中蕴含了“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思想。
这符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就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孝、悌、仁、爱”,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规范,对于形成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弟子规》的教育价值观内涵
“教育价值观是指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存在与发展对人的生存与生存环境的意义,以及人对教育自身的意义、作用的一种评价的思想体系。
它是把教育领域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认识上加以系统化、理论化,成为教育者或受教育者教育行为选择的重要依据。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价值观
1.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价值观
在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价值观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目的是为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
2.秦汉时期的教育价值观
秦汉奠定了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中的独尊地位,它是我国统一的封建社会发展初期。
秦朝崇尚法制教育,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
汉朝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价值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也使得教育事业处于大变革、大转轨的时期。
魏晋形成了“自然主义”的玄学思潮,顺应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归宿。
4.隋唐时期的教育价值观
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
由于统治者推行开明的统治政策,这个时期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科举制度产生。
5.宋朝时期的教育价值观
宋朝推行“兴文教”的政策,统治者尊孔崇儒,形成了新的思想——理学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6.明清时期的教育价值观
明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国家统治,极力倡导程朱理学。
教育家王守仁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强调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
清朝也激励推崇孔子的学说。
7.近现代的教育价值观
是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教育近代化开始了。
这个时期的中国教育仍然以传统的封建教育为主,相继出现洋务学堂和教会学校。
到现代,社会主义改造后,教育为人民服务就是这个时期的教育价值观。
通过对历朝历代的教育价值观的梳理发现,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儒家文化占据主流地位,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仁”、“孝”。
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重视修身,重视对儿童的蒙养教育。
(二)《弟子规》中的教育价值
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剖析《弟子规》中的教育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1.《弟子规》强调儒家忠孝思想
“孝”是建立全民族共同的文化纽带,“孝”和“不孝”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变成人们辨别行为对错的重要价值观。
《弟子规》把孝悌放在前面,用“父母命,行勿懒”等语句告诉后人,如何从日常小事践行孝道以及孝养父母的身、心、志。
2.《弟子规》包涵养成教育思想
《弟子规》就是教会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读《弟子规》可以让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从养成主义学说来看,从小不养成好习惯,长大以后就很难改正。
《弟子规》讲,帽子必须戴好,衣服必须穿戴整齐,袜子和鞋子穿的也要合适。
3.《弟子规》蕴含君子文化
仁、义、礼、智、信是人立于世的根本。
具有一颗仁爱的心即使不能成为帝王将相,也会是个正人君子。
只有每个人都向这个方向努力,人生活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和谐。
三、《弟子规》的当代教育价值
(一)当代教育过程中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忽略
基础教育片面追求学生成绩却忽略对学生的做人教育,因此,很多教育家和学者提出了“素质教育”。
课堂上重视语文、数学等考试学科,却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传统儒家启蒙经典则遭到冷漠乃至漠视,国人的道德滑坡就不足为奇了。
(二)《弟子规》对当代教育价值观的启示
1.强调校园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教育强调育人功能,育人为先。
这就要求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水平,此外还要有一定的国学修养。
学校应加大力度,把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经典教育的主要阵地。
“让学校的一砖一瓦都会说话”是每个学校管理者的努力目标。
努力做到让“校园每堵墙壁都能说话,每个空间都能育人”。
2.注重家庭教育,构建传统孝文化
社会、学校、家庭是教育的三大阵地。
有些家长往往忽视家庭教育,认为孩子教不好都是学校和老师的错。
殊不知,父母的道德观念会体现在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和态度中,而父母是儿童最早的认同和模仿的对象,儿童会以观察学习的方式受到父母的影响。
3.创设积极情境,重建社会经典文化
社会教育应该担负起创设积极情境的责任。
首先,社会风气对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电视、书刊等构成的大众传媒对儿童的成长正在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他们的事迹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当代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应该大力弘扬。
反之,经常看暴力电影的学生就会比其他学生表现出了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如将“感恩、敬老、养老、送终、敬享”作为新规范,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出去。
总而言之,如《弟子规》这样的蒙学经典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最宝贵的文明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观。
因此,重建中国社会的经典文化不仅有着现实的精神需求,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心理积淀。
大力主抓儿童教育,必定能达到全民族的道德素质提高。
把像《弟子规》这样的蒙学经典中的传统教育价值观作用于社会,必然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1.陈景磐.孔子教育思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2]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3]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清.李毓秀.(张志萍注评)弟子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