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华侨政策转变之影响———以华侨认同为角度的解读

合集下载

晚清南洋华侨与中国近代化

晚清南洋华侨与中国近代化

晚清南洋华侨与中国近代化这里所说的晚清,系指同治至宣统,即公元1862年(同治元年)至1911年(宣统三年)的五十年间。

这时正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时期,出现近代化的问题;这时华侨大量拥向南洋,是清朝政府逐渐改变华侨政策和华侨祖国意识强化的时期,因而这个题目的研究应当很有意思。

一、华人大规模移民南洋的状况、原因及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中国人向南洋迁徙,明朝初年业已兴盛,此后络绎不绝,比如,在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至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的六十年间,每年进入西加里曼丹的就在三千人以上,到1820年在那里居住着十五万华人①。

又如1832年(道光十二年)在菲律宾有几万名福建人②。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清朝政府同英、法等国订约,允许华工出洋,跟着出现华人出国的热潮,及至1893年(光绪十九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海禁旧规,出国的人员骤增,纷纷进入美洲、非洲、澳洲,南洋地近中国,更是华人奔赴的处所。

1890年(光绪十六年),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薛福成讲,每年到南洋的华工有十余万人③,几年后,即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出使俄国的王之春说,每年去南洋的华人多达十五六万④。

王、薛的不同数字说明南洋的华侨在逐年增多。

我们知道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人1860年(咸丰十年)为二十二万一千;1870年(同治九年)增至二十六万,平均每年增加三千九百人;1880年(光绪六年)华侨三十四万四千,自1870年以来每年加多八千四百人;1890年(光绪十六年)华人四十六万一千,自1880年以来年增一万七千人;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华人达五十三万七千人,自1890年以来年增七千六百人⑤。

华侨的增长在前三十年呈现出直线上升的势态。

在缅甸的华侨,1861年[][]咸丰十一年[][]有一万人,1891年[][]光绪二十七年[][]增为四万三千,年平均增加一千一百人,1911年(宣统三年)达到十二万四千人,自1891年以来,年增四千余人⑥华侨数量迅速上升。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4高三考前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4高三考前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4高三考前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24.2002年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发现大量的秦简,其中J1(12)10简内容是:(正面):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六月癸醜(丑),遥(迁,派遣)陵拔(应为“掾”,吏)訓,(刑讯)蜜衿(蛮荆)。

(背面):鞫(ju,审讯犯人)之,越人以城邑反。

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朝统治范围最远已达湖南B.秦朝郡县制度得到全面推广C.楚国遗民流窜到湘江流域D.秦朝制度推广引发矛盾冲突25.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

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即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

这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C. 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26.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

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

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27.20世纪初,立宪派成立了许多立宪团体,仅1906至1908年即多达50余个。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元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元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单元训练--2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单选题1.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

江苏松江府地区种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浙江崇德石门镇榨油业发达;江西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

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市镇的规模在不断扩大B.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凸现C.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D.商业的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2.明代小说“三言二拍”中商人开始以“正人君子”的形象粉墨登场。

同时,文学作品中也不注重内容的高雅与和文章的文采,而是充满了对世俗人情的玩味、对荣华富贵的渴羡、对公案灵怪的兴趣等。

这反映出当时()A.理学世俗化的新途径B.传统伦理观念根深蒂固C.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D.商人社会地位明显提高3.清代称边疆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为“藩部”,设置理藩院进行管理,并编纂有《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等。

这表明清代()A.实现了对西北地区的严密控制B.提高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地位C.以汉化政策融合边疆少数民族D.民族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特征4.冯梦龙短篇小说“三言”大卖,激起了出版商野心。

他们联系另一位通俗文学作家,凌初,于是《拍案惊奇》问世,市场一片叫好;书商见此,与凌商议,凌再次挥笔,写出《二刻拍案惊奇》。

这反映了当时()A.商人文化眼光敏锐B.短篇小说市场广阔C.科举考试内容变化D.市民阶层精神需求5.明代谢肇淛给章回小说划分等级时,评《水浒传》为头等,《三国演义》为末等。

他认为《水浒传》《金瓶梅》等书在描写帝王将相时充满臆想,但写到游民、市侩、胥吏、商贾时,作者则能立刻展示出敏锐的眼光。

由此可知,谢肇淛评判小说的标准是小说()A.与真实社会的契合程度B.在读者中的受欢迎程度C.写市井生活的详略程度D.对人物细节的刻画程度6.《大明律》增设“奸党”条,规定:“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人官”;“凡诸衙门官吏及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

晚清华侨政策研究

晚清华侨政策研究

晚清华侨政策研究引言晚清华侨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通过探讨晚清华侨政策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深入了解晚清华侨政策的演进和变革,以期为未来的华侨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华侨政策概述华侨政策是指一国政府针对本国公民在海外居住、工作、投资等方面的规定和措施。

华侨政策具有历史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等特点,其制定与实施受制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

在晚清时期,华侨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晚清华侨政策发展历程晚清华侨政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840年-1860年,这一时期华侨政策主要表现为清政府对海外华侨的认识和接纳。

第二阶段是1860年-1911年,这一时期清政府开始重视华侨的经济价值,并制定相应政策吸引华侨回国投资。

第三阶段是1911年-1949年,这一时期华侨政策主要表现为国民政府对华侨的国籍认定和政治认同等问题。

晚清华侨政策现状当前,晚清华侨政策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华侨政策的制定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导致某些政策难以落地实施。

其次,政策针对的华侨群体不断扩大,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却未能充分考虑到这些变化。

此外,政策制定缺乏长远规划,导致一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政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使各项政策相互配合,更好地发挥效益。

其次,深入了解华侨群体的变化,制定更加贴合实际需要的政策。

最后,加强政策的长期规划,确保政策的实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晚清华侨政策的前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华侨政策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晚清华侨政策前景的几点预测:1、华侨政策将更加华侨的文化认同和民族归属感。

未来,政府将更加注重保护华侨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保障华侨在海外的合法权益。

2、华侨政策将更加注重吸引和培养华侨的人才资源。

政府将通过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华侨回国发展,同时加强对华侨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新中国的华侨政策

新中国的华侨政策

1949-65年,中国政府对海外侨胞的政策呈现出明 显的阶段性调整和变化,这是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所 决定的。1949-54年,为了对抗美国在经济、军事 上对新中国的封锁和台湾当局对华侨的控制,中国 政府强调海外同胞的侨民性质,动员华侨在政治上 效忠新中国政府,在经济上协助助建设祖国。1954 年以后,中国政府积极发展与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 友好关系,而华侨成为中国与东南亚民族国家发展 友好关系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国政府对华侨的 政策也随之改变,鼓励侨胞归化于当地。由于侨居 国政府对华侨华人的排斥政策和华侨本身的因素, 华侨在入籍和政治、文化上认同于当地遇到很大降 碍,鼓励华侨归化于当地的政策并未收到预期效果 。从1959年初开始,中国政府着重对海外华侨宣传 “三好”政策,其重点是撤回全部不愿归化于当地 的华侨华人,以便从根本上解决华侨间题。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第一章第一节第23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直辖市、 少数民族、军队和华侨选出的代表组成”, 在法律上保证了华侨参政地位。1954年,第 一届全国人大在北京召开,在1141名代表中 ,华侨、归侨代表有30名。确立华侨、归侨 的政治地位不但提高了两千万归侨、侨眷对 新中国政权的认识,而且直接促进海外华侨 对祖国的向心力。
这一阶段对华侨的政策首先是号召和教育海 外侨胞团结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周围,组成海 外统一战线,反对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军事 封锁,打击国民党势力。 其次,保护与促进华侨以侨汇为中心的与中 国的经济关系,动员华侨协助祖国建设。除 侨汇之外,由于抗美援朝和国内经济恢复的 需要,中国政府还以各种渠道号召华侨购买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司徒美堂) 再次,明确海外同胞的侨民性质,规定侨报 、侨教的中心任务是宣传爱国主义和培养爱 国华侨后代。
(3)教育华侨防止民族主义和大华侨主义、遵守当 地法令。 中国政府鼓励华侨归化当地,希望华侨在选择国 籍与文化认同上面向当地。但由于东南亚华侨强 烈的民族自豪感,很多人既不愿选择当地国籍, 如南越、缅甸及部分印尼华侨,也不愿学习当地 语言、文化,特别是第一代华侨。 劝导华侨克服“大国主义”、“大华侨主义”, 不但是消除华侨归化当地的主要心理障碍所需, 且具有维护中国与侨居国政府关系的重大意义。 中国政府多次强调,华侨要在政治上遵守当地国 法律法令,不参加当地政治活动;在社会关系上 ,尊重所在国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

清朝末期政府的华侨政策研究

清朝末期政府的华侨政策研究
看 法非 常赞 同 , 当年 即给 总理衙 门大臣 上 书专 论豁 除海 禁招 徕 华 民。 19 83年 又 正 式 上 疏朝 廷 , 即著
名的《 请豁除旧禁招徕华 民疏》 。薛福成在疏 中先
简述 了海 禁设 立 的 原 因及 历 史 影 响 , 出 , 禁 不 指 海
抚应严饬地方官切实保护 , 倘有关津丁役地方胥吏 及乡里莠 民藉端讹索 , 即予按律严惩 。同时谕令 出 外考察商务大臣及出使大臣 , 将朝廷 旨意在华侨 中
征性 的地 租 。

最后 , 清政府对华侨富商授予一定官职功名。 为吸 引华 侨 投资 国 内 , 清政 府按 照其 投 资大 小给 予 定功 名 与官 职 。这 项 措施 对 于政 府 来 说 既 不 需
部大臣又几 次上奏朝廷 , 屡陈地方对归 国华商 的 “ 需索刁难 , 种苛 扰” 朝 廷为 吸引华 商投 资 国 种 , 内 , 曾几 次应 农 工 商 部 之 请 发 谕告 诫 地 方 , 也 饬令
全力保 护华 商 。
处将薛的上疏发交 总理衙 门议奏 , 总理衙 门覆奏
“ 如所请” 应 。光 绪 帝 依 议 , 赦下 刑 部 将 私 出 外 并 境 之例 , 拟删 改 , 由沿 海督 抚 出示 晓 谕 : 凡 良 酌 并 “
第 4卷第 8期
20 0 6年 8月
经 济 与 社 会 发 展
EC0N0MI AND 0CI C S AL DEVEL0P MENT
VOL. No 8 4. . AUC . O 6 20
清朝 末 期 政 府 的华侨 政 策研 究
田兴 斌
[ 摘 要 ]中国 府对海外侨 民的政策在晚 清时期 出现 重大转变。以前清政 府对华人 出洋 实行严格 管制 , 海外 华人 政 视

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研究的历史回顾及其价值

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研究的历史回顾及其价值
- 132 -
青年学者园地
在东南亚:跨国迁移、经济开发、社团沿衍与文化传承新探》一书以清代作为研究的时 间维度,以越南、暹罗、菲律宾等十个东南亚国家作为研究的空间对象,从迁移、谋 生、社团和文化四个维度阐述了这一论域内的华侨移民概况。该书角度新颖,史料充 足,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华侨群体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与其祖籍地(与侨乡)的关系。近代侨乡社会研究 是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关系研究的一大重点领域。孙谦的《清代华侨与闽粤社会变迁》 (1999 年)从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的角度,重点考察和分析了清代华侨回国对闽粤社 会变迁的影响。郑一省的《多重网络的渗透与扩张—海外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关 系研究》探讨多重网络的内容、结构及其在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中的作用,提出了 闽粤侨乡与海外华侨华人互动的“多重网络”分析框架。肖文燕的《华侨与侨乡社会变 迁:清末民国时期广东梅州个案研究》选取梅州客家地区为研究区域,从社会变迁的视 角 , 以个案的方式考察华侨在侨乡经济、教育文化和民俗等领域的活动情况,力图揭示 海外华侨作用下的侨乡社会变迁以及海外华侨在其中的影响力 , 并对客家华侨群体特质 进行剖析。袁丁的《北美华工与近代广东侨乡社会》(2016 年)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 文精选,围绕北美华工与广东侨乡社会在历史演变中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对深入了解 北美华工在他乡奋斗发展的历程以及海外华人社会的演变具有学术价值。徐华炳的《温 州海外移民与侨乡慈善公益》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温州海外移民的历史进程及各阶段的特 点,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个案剖析,阐述温州海外移民爱国爱乡的行为动机、活动事 迹和社会价值等,从中佐证其群体性特征,但对近代温州华侨群体慈善捐赠的动因和特 点缺乏社会学的分析。
- 133 -
语 言 与 文 化 论 坛 2020 年( 第三辑)

浅谈华侨的政治权益

浅谈华侨的政治权益

浅谈华侨的政治权益华侨是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其身份具有特殊性,在国际和国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如华侨中的人才、资金、关系、网络,在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华侨是海外反独促统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华侨在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华侨在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方面可发挥桥梁作用;华侨在世界构建的商业网络,对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可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华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不容忽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力量。

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华侨数量不断增长,并且在海外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其回国探亲及回国投资活动日趋频繁,凸显出华侨相关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尤其是华侨的政治权益保护问题。

我国施行以来,虽然对华侨选举权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仍无法适应国际社会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

华侨的政治权益,主要是被选举权与选举权,作为中国公民,华侨当然享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但现实中相关权利的行使又缺少明确的法律依据,从而使华侨的政治权利无法实现。

随着我国国力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内民主政治制度的改革,华侨不但关心我国的经济发展,更注重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希望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贡献,回国参政议政己成为侨胞的积极诉求。

国家的民主改革需要华侨的智慧,国家民主的进步需要华侨认知并在世界传播,华侨作为中国公民的民主权利需要通过参政议政来真实地体现,华侨在海内外生存和发展的许多切身问题需要有渠道、有平台去反映。

我们国家的和谐发展,需要吸纳百家之言,进行科学管理。

华侨长期旅居海外,又经常往返世界各国和中国,了解发达国家的制度和管理经验,深谙落后国家的弊端,具有世界眼光。

因此,通过保护华侨政治权益,畅通华侨参政议政渠道,对于完善我国社会管理制度,提高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晚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出晚清政府在国际环境中短时间内全面调整其外交政策的必要性。

因此,本文将尝试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层面来探讨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政治层面,晚清时期是中国进入西方势力影响较大的历史时期之一。

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的转变可以从它逐渐的放宽外交政策来看出。

晚清政府以各种方式拒绝西方不断入侵,政治上的调整主要是“求和平”的策略。

此外,晚清时期也放弃了封建政府对外活动的禁令,允许外国官员进行外交活动,宣扬中国政府的观点。

经济层面,晚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再是以抵御外来侵略为重点,而是注重提高贸易往来,继而提高国内经济繁荣度,以便满足中国的需求。

晚清政府为了吸引外国投资者前来投资,不断开放贸易,推行各种特许政策和税收政策,积极进行外交宣言,发布自由贸易章程,扩大境外贸易,吸引外资,开拓内陆通道。

文化层面,晚清政府还在文化领域改变了对外政策。

伴随着外国势力的不断入侵,晚清时期出现了一种著名的对外政策,即“西学东渐”,也就是推行开放政策,接受外来文化,吸收其中的有益的文化成分,加以消化,将之融入中国文化中。

在此期间,晚清政府派出文物考察团到世界各地考察,尝试吸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并加以消化,以此来提高中国文化的质量。

总的来说,晚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原因是应对西方势力的不断入侵,晚清政府认为必须采取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调整,以此来求和平和提高中国的经济繁荣度。

因此,晚清政府放宽了外交政策,推行西学东渐的政策,积极地接受外来文化,并加以消化和融入中国文化中,开放贸易,拓宽国际合作,以此来促进中国的经济繁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清朝的海外移民从华工到华侨

清朝的海外移民从华工到华侨

清朝的海外移民从华工到华侨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随着中国的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推进,许多中国人开始移民到海外寻求更好的生活和机会。

他们既是劳动者,也是商人,被称为华工和华侨。

本文将探讨清朝时期的海外移民历程,从华工到华侨的转变。

一、华工的形成清朝晚期,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等的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国内社会动荡不安。

不少中国人因为贫困和政治乱局而积极寻求机会出国谋生。

最早的华工主要是从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前往东南亚和美国。

他们往往以劳动力身份前往,为欧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农耕劳动等提供廉价劳动力。

华工在海外遭受了很多苦难和歧视,他们被奴役,工作条件恶劣,收入微薄。

他们的生活艰辛,但仍然努力工作,希望通过辛勤工作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华工的经验与收获华工在海外的生活经验丰富多样。

一方面,他们学到了新的技术和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比如,一些华工在美国学习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回了中国,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华工在海外深受社会不公平和歧视的压迫,这激发了他们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为日后的反抗运动埋下了种子。

华工们通过回国后传授在海外学到的技术和知识,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他们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和对外贸易做出了贡献。

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国内的革命运动,为中国的独立和民主奋斗。

三、华侨的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华工逐渐在海外积累了财富,并成为了富有的商人。

他们开始投资于各种行业,包括矿业、种植业、制造业等。

这些华工不再仅仅是劳动者,也开始扮演起了商人的角色。

这些成功的华工逐渐形成了一个富有影响力的群体,他们被称为华侨。

华侨在海外发展不仅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为中国人争取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益。

他们成立了华人社团和商会,为海外华人提供相互扶持和帮助。

四、华侨的影响与贡献华侨在海外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他们自己的生活条件,也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们通过资金的回流和技术的传播,带回了现代化的观念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如何理解清末新政

如何理解清末新政

如何理解清末新政一、背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屈辱的签订了《辛丑条约》,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争夺加剧,名义上中国还是保持统一独立,而实际上已经成为列强共管的半殖民地国家,而清政府则成为列强在华共管的有利工具,中国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被进一步激化,为了满足帝国主义在华共管的需要,缓和民族、阶级矛盾,笼络人心,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

二、过程:1901年1月慈禧太后在西安发布“预约变法”上谕,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任命奕劻、李鸿章等6人为政务大臣,5月增补张之洞、刘一坤等3人为参赞,全权负责新政各项事宜,但新政的各项主张和推广实施权力仍集中在慈禧太后一人手中,7-8月间,两江总督刘一坤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上奏三折,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得到慈禧太后称赞,便以此二人主张制定新政措施蓝本。

之后在1901-1905年陆续颁布新政措施30余项。

三、措施:(1)政治:减冗衙,修刑律。

1901年7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省,位列六部之首;撤湖北、云南、广东三省巡抚、詹事府、通政司、太仆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停止捐纳实官,整顿吏治。

1902年令沈家本、伍廷芳参酌各国法律,修订刑律,此二人对《大清律例》进行大规模修改,废除如凌迟等一系列酷刑。

(2)经济上:重工商,振农业。

1903年成立商部,管理工、矿、交通等企业;设立商会,兴修水利,清查田亩,颁布《商律》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设立农务学堂、农事试验场,1903年7月设立银钱总厂。

(3)军事方面:改军制,扩新军。

1903年设练兵处,总管全国练兵,全国各省设立督练公所,淘汰绿营和防勇,编练新军;同时,设立巡警部,举办警政。

而编练新军也成为清政府“新政”核心内容。

(4)文化方面:废科举,建学堂,兴留学。

清政府将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时颁布新学制,命令各省办大学堂、府设立中学堂、县设立小学堂。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童年12月成立学部,主管教育。

近代中国的海外华人问题与国家认同

近代中国的海外华人问题与国家认同

近代中国的海外华人问题与国家认同近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众多的华人移民。

这些华人移民在海外,既维系着自身的身份认同,同时也承载着对国家的认同与责任。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演进中,海外华人问题和国家认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与互动。

首先,海外华人问题源于中国近代历史背景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

在19世纪末的晚清时期,中国面临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和社会动荡。

为了逃离战乱与贫穷,大量的中国人选择了移民海外。

这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劳工、商人、知识分子等。

而在移民过程中,许多华人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如殖民地的种族歧视、社会不公和法律限制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海外华人纷纷形成了一种诸多特色的海外华人社群,强化了海外华人的民族认同。

同时,这种特殊的身份认同也推动了海外华人与中国国家的紧密联系。

其次,海外华人问题与国家认同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强化了海外华人对国家的认同感与责任感。

随着中国近代国家主权和发展的愈加重要,中国政府开始重视海外华人的地位和作用。

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殖民地时期的东南亚,到二战后的美国和欧洲,中国政府陆续与海外华人建立了各种联系和组织。

这些组织除了提供华人移民的帮助和保护外,还通过文化传承、经济合作和政治动员等方式,使海外华人更加关注和参与中国的发展。

海外华人也积极参与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改革开放等历史进程,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样的互动不仅深化了海外华人对国家的认同感,也进一步激发了海外华人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第三,海外华人问题和国家认同的发展也与全球化的进程紧密相连。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类互动的增多,海外华人问题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地域和国家。

从东南亚到北美,从澳大利亚到欧洲,海外华人遍布于全球各地。

这使得海外华人问题不再是中国内部的问题,而是涉及全球华人和国际社会的问题。

中国政府不仅积极在国际舞台上维护海外华人的合法权益,也大力推动海外华人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

同时,海外华人也通过各种渠道和机构,积极推动着华文教育、中华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中国问题的关注。

新中国的华侨政策

新中国的华侨政策

华侨在政治上认同新中国,行动上配合中 国政府的各种号召,进一步激起当地政府 的恐慌,迫害华侨的事件并不因新中国的 诞生而减少,反而在“反共”的籍口下愈 演愈烈。在1949一1954年,华侨被迫害及 演愈烈。在1949一1954年,华侨被迫害及 驱回者,以马来亚华侨为最,泰国、日本 也均不断有华侨被驱回。 保护国外侨民应是各国政府外交政策的主 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新中国政府寄于厚望 的海外华侨处境维艰,对政府的保护翘首 以盼。当时的国内外环境使中国政府对海 外华侨的保护难以奏效。
其次,在沟通侨汇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私 营批局、水客管理保护不周,对黑市取缔不 力,少数地区出现贫雇农向侨眷逼追侨汇现 象,追侨汇追到国外,影响华侨汇款回乡的 积极性。以上“左”的做法造成的失误,虽 然在1954年以后基本得到纠正,但这种“左 ”的倾向并没有从根本上铲除,到1958年以 后又死恢复燃,严重干扰了党的侨务方针、 政策。
对华侨政策的转变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对华侨政策的转变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l、外交政策的需要。1954年以后,以苏联为首的 、外交政策的需要。1954年以后,以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阵营与帝国主义阵营的对抗相对缓和, 国际和平中立主义有所发展。中国要进行的几个 大规模五年建设计划,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 境。中国政府力图在外交上反击美国及其盟国对 中国的孤立与封锁,建立反美国际统一战线。改 变在国际社会中的孤立状况。这一突破口是促进 与亚非国家、特别是我国的近邻东南亚各国的友 好关系。 2、外交护侨有待努力。
1949-65年,中国政府对海外侨胞的政策呈现出明 显的阶段性调整和变化,这是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所 决定的。1949-54年,为了对抗美国在经济、军事 上对新中国的封锁和台湾当局对华侨的控制,中国 政府强调海外同胞的侨民性质,动员华侨在政治上 效忠新中国政府,在经济上协助助建设祖国。1954 年以后,中国政府积极发展与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 友好关系,而华侨成为中国与东南亚民族国家发展 友好关系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国政府对华侨的 政策也随之改变,鼓励侨胞归化于当地。由于侨居 国政府对华侨华人的排斥政策和华侨本身的因素, 华侨在入籍和政治、文化上认同于当地遇到很大降 碍,鼓励华侨归化于当地的政策并未收到预期效果 。从1959年初开始,中国政府着重对海外华侨宣传 “三好”政策,其重点是撤回全部不愿归化于当地 的华侨华人,以便从根本上解决华侨间题。

广府籍华侨与孙中山革命党人——兼论晚清南洋华侨帮派对国内政治的态度

广府籍华侨与孙中山革命党人——兼论晚清南洋华侨帮派对国内政治的态度
,6 0 5 厦 福 3 10 )

要 :晚清 时期 , : 中国革命主张 的提 出和革命 组织 的发 起 , 始于 海外 华 埠。华 侨是 革命 党
的 坚定 支持 者。清末华 侨多 因地 域 、 言、 方 宗族纽带 而聚合 , 侨各 帮对革 命 的态度 差异较 大。广 华 府人领 晚清 中国开放 和革命风潮 之先 , 海外 广府 人绝大 多数是 华工 为 主 的下层 华侨 , 具革命 精 更 神和反清 意识 , 上孙 中山是广府人 , 加 海外广府人 即成 为孙中山最坚定 的支持者 。
统, 华侨功不可没 。晚清革命 主张 的提 出和革命组织的发起 , 始于海外华埠 。执 着反清者 , 以华侨
革命党人为最 。孙 中山为反清革命奔走 4 0年 , 几乎 四分之三的时间活动于海外华侨社会。孙 中山 创建的革命组织兴中会和同盟会 , 其主要骨干多为华侨、 留学生 和逋亡海外 的反清志士。革命党发 动国内起义 , 华侨慷慨 资助大部分经费… , 坚执锐者亦多有华侨热血青年 。故 孙 中山尝言 , 披 华侨
是革命 之母 。 清末 华 侨社 会 的上 层 , 如大 矿 主 、 大商 家 和大 种植 园 主等 , 与殖 民当局 , 与清 政府 有密 切联 或 或
系, 普遍对革命派冷漠甚 至反对革命党人 , 海外革命党 的社会基础 主要是 中下层华侨 。 如果我 _但 3
们再 以华 侨 帮派 的视 角 考察 孙 中山革 命党 人 的支 持者 , 似可 发 现 , 同华 侨 帮派 对 革命 党 的态度 则 不
华侨的分布和从事行业与方言群有极大 的相关性 。因为 中国移民多是牵亲引友的连带移 民,
同族 同乡人 到 同一地 区 , 事相 关 行业 。福 建 ( 从 闽南 ) 自 1 纪 以后 到 l 纪 初 , 东 亚海 上 人 7世 9世 执 贸易之 牛耳 , 6 因此 , 南洋 各 贸易 港 口从 事商 贸 的福建 人 较 多 , 在 尤其 在 爪 哇 、 律 宾 、 加 坡 和仰 菲 新

晚清华夷观念演变探析

晚清华夷观念演变探析

晚清华夷观念演变探析
晚清时期华夷观念的演变受到深刻的影响,这种形式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

晚清时期,由于曾国藩等人在政治、文化上加强中国主义,华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西方思想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

同时,对西方思想的接受也导致了中国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使得华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一时期,必须承认西方思想的作用和影响,即将它作为一种文化的修复,以者维持中国的社会秩序。

另外,当时的中国特殊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也深刻地影响了华夷观念的演变,如甲午战争的军事失败导致的军事和经济的深刻改变使中国更重视西方科学技术,强调国内的文明建设以避免再次陷入危机。

此外,深受儒家传统影响的“民族义理”被认为是晚清中华夷观念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义理提倡尊重天道,发扬儒家伦理,重视个人责任,否认天外有任何一贯的外来文明。

总之,晚清时期华夷观念受到深刻的影响,其归因于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中国特殊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以及当时的儒家的文化理念。

因此,晚清华夷观念的变化为中西文化之间的综合以及中国文化建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oc】郭嵩焘、曾纪泽与晚清侨务——以清政府驻新加坡领事馆设立为个案

【doc】郭嵩焘、曾纪泽与晚清侨务——以清政府驻新加坡领事馆设立为个案

郭嵩焘、曾纪泽与晚清侨务——以清政府驻新加坡领事馆设立为个案CANGSANG郭骞麦,曾浮魄淆侨以清政府驻新加坡领事馆设立为个案杨晓成摘要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华侨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晚清朝野对外认识的不断变化,华侨问题逐渐受到晚清政府重视.其中,驻英法公使郭嵩焘,曾纪泽堪称代表.他们既表现出对华侨问题的卓越见识,又参与了在新加坡的设领护侨实践.经过二人的先后努力,清政府驻外的第一个领事馆——新加坡领事馆得以建立,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广大东南亚侨民之利益.郭嵩焘,曾纪泽对晚清侨务的贡献颇受肯定.关键词郭嵩焘曾纪泽晚清侨务新加坡领事馆外交政策不仅反映整个民族的利益和愿望,而且代表本国对外部世界所持的态度.当中国历史步入清王朝晚期,伴随着对传统夷夏观念的反思与批判,世界意识及国家主权观念的萌发,外交政策的演变则经历了一个突破传统外交观念束缚的艰难曲折的过渡历程.在这一演变历程中部分精英人物新思想的萌发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行为都显示出关键的作用,最直接地影响了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本文所涉及的晚清政府先后两位驻英法公使郭嵩焘,曾纪泽与晚清侨务即是如此.一,清政府对侨民及设领态度的转变领事是一国政府派驻外国,以维护本国利益,保护本国公民合法权益的官员.驻外领事馆是其常驻工作机构.外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派驻领事,设立领事馆始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首次规定了五口通商,并允许英国派驻领事,成为外国在华设领之始.随后,美,法,俄,德等国也先后与清政府签订条约,并在各通商口岸设领,派驻领事.相较外国政府而言,清政府在海外设领长期没有结果.这固然与列强从中阻挠有极大关系,但其中不可推卸的一个要因则是由于清政府长期闭关自守,对西方近代外交惯例知之甚少,未对西方在中国设领做出积极,对等的反应.早在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就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广大海外侨民常常被视为违反国策的"盗匪","贱民",被认为"自弃王化".政府对他们非但不关心,还时常予以严厉打击,设置领事馆保护其利益则更无从谈起.如康熙皇帝一度认为:"海外有吕宋噶喇吧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代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ll】被誉为封建时代杰出君主的康熙对海外华侨的态度尚且如此,其后继者态度可想而知.封建君主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政府对华侨的态度,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1858年中美订立《天津条约》时,美国公使代表杜邦建议中国政府在美设领管理中国侨民时,直隶总督谭廷襄竞以"敝国大皇帝抚有万民,何暇顾及此区区漂流外国之浪民"作答.直到19世纪70年代中期,清政府才真正意识到海外设领的必要性.这种转变是对海外华工问题出现并日趋严重的反应. 1860年《天津条约》使华工出国合法化,海外华人激增,交涉事件El益繁多.1872年,清政府得知古巴,秘鲁华工有被虐事件,便于次年派遣留美学生主事陈兰彬,帮办容闳前去调查.根据他们的报告,清政府得知了华民在外被虐的惨状,认为如果不在各国设领护侨,"不独无以对中国被虐人民,且令各国见之,亦将谓中国漠视民命,未免启其轻视之心"_引.至此,清政府对华侨和设领的态度才开始有所改变.二,郭嵩焘,曾纪泽的进步思想清政府对侨务态度的转变深受早期驻外使节的影响.中外一18一交往日渐加深后,早期驻外使节因其在对外交往中实践经验的积累,成为了在侨务问题上态度最进步的一批人.其中,郭嵩焘与曾纪泽堪称代表.在人口与移民问题上,郭嵩焘早在1863年广东巡抚任上时就提出了"凡洋人招工出洋,准其开设招工所,听人投充"[41的建议,希望清政府应时顺势,鼓励人多地少地区的人民移民海外.在驻英法公使任上,他又指出中国"人口日多,生齿日繁",主张"中国国家之意,以民人穷苦者多,但能出洋谋食,不宜禁止,惟当立法使无受陵虐而已"[51.关于这一问题,曾纪泽在同英人的交谈中同样认为:"(中国)现时不下四万二千万人.孳生日繁,则日用不能甚裕,天道然也.民人有愿出洋谋生者,宪章之所不禁;顾只能顺民之情,未尝定法制以强之."在海外华民处境问题上,郭嵩焘也有深切体会.1877年他在讨论海外设领护侨问题时,就强调东南亚华侨"间有屈抑,常苦无所控诉",渴望得到祖国的保护.曾纪泽也有诗云:"岛屿羁氓成仆隶,梯航奇局辟鸿蒙."【以展示华侨命运的悲惨.在华侨与中国的关系问题上,郭嵩焘认识到,"中国通商之利一无经营,其民人经商各国,或逾数世或历数年,与中国声息全隔"I9],因此必须加强中国和海外华侨的经济联系,引导海外华民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力,扩大清政府的收入来源,最终缓解清政府的财政困境.曾纪泽同样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指出:新加坡"华民之经商寄寓于该处者,辐辏往来,日臻繁盛"『IoJ.郭嵩焘,曾纪泽在海外侨民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进步陛思考,他们认为中国当前的要务之一便是妥善处理居住在海外的侨民,并加强他们与中国的关系.其后新加坡便成为二人的用武之地三,郭嵩焘,曾纪泽与新加坡设领自明清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东南亚已经成为中国海外侨民的重要活动区.至鸦片战争前夕,这里的华侨人数已接近150 万,逐渐形成了比较突出的华侨问题.所以郭嵩焘和曾纪泽在出访欧洲途经东南亚的过程中,一方面努力将这里侨民的真实情况记录下来,并带回国内,引起清政府的重视.另一方面又借助他们对晚清朝廷的影响力,以其敏锐的外交眼光,在日渐成熟的侨务思想指导下,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在新加坡付诸行动.1876年10月31日,郭嵩焘正式提出在新加坡设置领事馆的建议.他说:"英国属地新加坡等处,中国流域经商人民共计数十万人,应分别设立领事,以资弹压."…q877年,郭嵩焘向总理衙门上《新加坡设立领事片》,在设领的细节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郭嵩焘的努力和国内开明官员的支持下,清政府终于同意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在英国方面,1877年1月21日,郭嵩焘作为中国首任驻英使臣抵达伦敦后,便同英国外交部就中谚?2009?6CANGSANG国在新加坡设领的问题进行谈判,其间,"文牍往来,互相辩诘,殊费周折"fl21.经过一番艰苦的斗争,英国政府被迫答应了郭嵩焘的要求.1877年10月,新加坡领事馆正式设立,成为中国海外的第一个领事馆.由于郭嵩焘初涉侨务,所以在新加坡设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比如他忽视了领事馆对侨民的保护功能,将其定位在"弹压"侨民的功能上.这样,在交涉过程中郭嵩焘没有认真考虑领事人选问题,他同意了英方规定的中国领事馆只能是一种临时性设置,领事人选排除清政府所派官员,要由当地有声望者担任.最后,中英双方同意当地侨商胡璇泽担任该职,但胡璇泽身兼俄,日,中三国驻新加坡领事,他周旋于三国,当地土着和侨民之问,事务驳杂,严重限制了清政府驻新加坡领事馆职能的发挥和正常运转.此外,在新加坡领事馆的经费问题上,郭嵩焘也提出了不切实际的建议,领事馆一开始就出现了经费问题.1877年8月9 日,郭嵩焘在奏折中说:"西洋各国以通商为制国之本,广开口岸, 设立领事,保护商民,与国政相为经纬,官商之意常亲;中国通商之利一无经营,其民人经商各国,或逾数世,或历数年,与中国声息全隔,派员经理,其势尤格而不入.""臣愚以为此时设立领事, 取从民愿而已,毫无当于国计.是以领事之名可立,领事之费必不可多.""若更听从各使臣设立领事,开报薪水,以有用之经费,资无名之支销,于国计无裨丝毫,于经理各国事宜亦万不能持久.是今13多一豪举,更历数年亦必多一贻累.""是以在新加坡谕知胡璇泽,但允发给开办经费,应支薪水听从筹划报销.胡璇泽亦欣然允存."[啃廷听取了郭嵩焘的建议,所以领事馆开办后经费常常入不敷出,工作人员薪俸迟迟未果,困难重重.这些弊端导致领事馆处境尴尬,严重影响了国家主权的行使和对东南亚华侨的保护.这种局面直至郭嵩焘的后继者曾纪泽时才得以改善.1880年胡璇泽去世后,清政府令领事馆随员苏桂清为代理领事,遭到当地殖民政府的反对,拒不承认清朝指派的领事.所以选派新的领事成为郭嵩焘的继任者曾纪泽首要考虑的事情. 他认为,新加坡乃是"万国通衢,五方杂处,英人既竭力经营,而华民之经商寄寓于该处者,辐辏往来,日臻繁盛.该处领事馆实有联络邦交,保护商民之责,彼得精明强干之员,方足以膺兹剧任".1881年春,第二任驻英法公使曾纪泽在伦敦和英国外交部多次谈判,终于部分修正了郭嵩焘主持下的新加坡领事馆设立后的部分遗留问题.比如在派谁就任新加坡领事的问题上曾纪泽就做了长期的考虑.曾纪泽派遣通晓英文且对新加坡事务熟悉的中国驻英使馆翻译左秉隆担任领事.对于左秉隆,曾纪泽进行了严格的考察.1881年3月曾纪泽上奏:"查有五品衔督察院学习都事左秉隆,驻防广州正黄旗汉军忠山佐领下人,有同文馆学生派充英文副教习,历保今职.光绪四年十月随臣出洋,派充英文翻译官.该员年力正富,学识俱优,通达和平,有为有守,熟悉英国情形,通晓西洋律例,以之补充新加坡领事馆,实属人地相宜."【-l在曾纪泽的举荐下,1881年9月2513,左秉隆正式到任.用曾纪泽自己的话来讲,自此清政府"乃始收得中国自派领事之权"【l51.左秉隆在任3年,"竭力整顿,于前任领事胡璇泽之积弊,补救多端.清理华洋讼案,劝谕富商捐资,设立义塾,奖掖绅民,因应得宜,操持不苟.不惟华民爱戴,即各国驻彼官绅皆敬佩之"_1同.所以在1884年9月其任期已满之时,曾纪泽又向朝廷上疏,极力推荐其连任.左秉隆在新加坡任职的9年中(1881. 9—1891.5),尽职尽责,深受赞赏.1890年薛福成出使途经新加坡时,称赞他"精明干练,熟谙洋语,与英官皆浃洽,办事颇称稳惬,盖领事中之出色者"l1.在领事馆经费问题上,曾纪泽一开始就十分重视.1878年..7f,多?2009?612月5日,曾纪泽在前往英国伦敦途经新加坡时见到了领事胡璇泽,并进行长时间的谈话.曾纪泽十分关注领事馆的经费问题,他在1878年12月6日的出使13记中说:"胡琼轩来久谈,戒以筹收经费之事,处处宜存一体恤商民之心,乃能有成.在津,在沪,遇闽广人谈及琼轩,常有贬词,大约出于忌妒者之口,未足凭信.然设领事而不发薪水,令其就地筹费以资办公,筠仙丈专为撙节使费起见,不思事属创办,筹费之事总不易使商民悦服也.余是以儆劝琼轩,且言到英后当与郭大臣商议,函请总理衙门仍照章发给薪水,总署或可允行."[1gl后来,在曾纪泽及其后继者的关心和努力下,新加坡领事馆才逐步革除了初设时的人选,经费弊端,基本走上正轨.四,结语郭嵩焘与曾纪泽通过在出使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以及逐步形成的侨务思想,提出了解决华侨问题的对策,并付之实践.虽然在实践过程中,郭,曾二人也曾有过些许失误,尤其是新加坡设领初期郭嵩焘思想,行为上的表现曾一度延缓了新加坡领事馆的健康发展,但这些都是身处那一阶段的外交家们所难以避免的.后来曾纪泽对郭嵩焘思想,行为的反思以及及时的修正,展示出后继外交家思想,行为开始成熟,也代表着晚清侨务逐步走出幼稚境地.总之,不论在设领初期郭嵩焘与曾纪泽在思想,行为上有多少缺陷,他们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清政府对华侨问题的轻视态度,更使备受歧视和迫害的广大东南亚华侨开始受到了国家的保护.他们对华侨问题的贡献,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库伯尔在《郭侍郎小传》中认为:"先是华人在亚墨利加,澳大利亚及英属各地,皆为人所轻鄙.自郭公出洋后,乃使西人有敬爱华人之心.于郭公之回华,同声怅惜.盖自有各国使臣以来,无如郭公之可爱可敬者也."[191上海《外交报》的论说文章也认为:"自同治中叶派遣使臣以来,有三个外交家是应予肯定的,即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三人."_硼其中郭嵩焘,曾纪泽作为护侨先驱位列一二,其地位之重要由此亦可见一斑.参考文献:[1】清实录第六册.圣祖实录(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5.649. 【2】袁丁.近代侨政研究【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 113.[3】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1辑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1078.【41[71[91[11][13]郭嵩焘.郭嵩焘奏稿【M】.长沙:岳麓书社,1983. 109,384,384,384,384—385.【5J【19】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4.691, 1018~1019.【6】曾纪泽.使西日记(外一种)【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78.【8】8[10][14][15¨16】【18】曾纪泽.曾纪泽遗集lM1-_沙:岳麓书社,1983.250,54,54,89,89,353.[12]【17】薛福成_出使四国日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152,13.【20】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0.杨晓成山西阳泉煤业集团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助教(责编高生记)一19—。

晚清华侨政策研究

晚清华侨政策研究

晚清华侨政策研究晚清华侨政策研究晚清时期,特指清朝末年的时间段,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割据疆土的加剧,大批中国人选择离开家园,亦即成为华侨。

华侨是指长期或暂时居住在外国的中国人,他们是中国与世界各地交流、互通有无的重要纽带,对于民族团结、国家建设以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晚清华侨政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清朝末年,中国政府对华侨采取的政策呈现出明显的摇摆不定态势。

一方面,清廷开始意识到海外华侨的重要性,尝试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华侨的权益,防止他们遭受外国的欺压。

例如,清政府开始设立外交机构,派遣海外公使,以维护华侨的合法权益。

同时,清政府还实行了海防政策,加强边防防备,保护海上货船和人员的安全。

此外,清朝还通过多次颁布相应法律和制度,保护华侨的权益,鼓励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例如,允许华侨回国创办学校、办报刊、兴办工商企业等,为华侨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清政府的对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华侨的发展和回国发展的机会。

清政府在晚清时期实行的闭关政策和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限制了华侨与外国的贸易和交流。

清政府把华侨视为可供剥削和掠夺的对象,对他们征收重税和高额出口贸易费,且设立多个专门机构监管华侨海外的活动。

这种政策导致了一些华侨的财产被掠夺,商业利益受损,遭受不公正待遇。

总体来看,晚清时期华侨政策存在着政策摇摆、保护与限制并存的特点。

这一方面表明了清政府对华侨的日益重视,希望能够利用他们的智慧和财富为祖国谋求振兴;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清政府在对外政策上存在矛盾与不均衡,未能给华侨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造成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

同时,晚清时期的华侨政策也受到国内外种种因素的影响,如列强的侵略和割地运动、民族意识的觉醒等,这些因素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对华侨的保护与限制政策之间的矛盾。

然而,正是晚清时期华侨政策的摇摆与不确定性,才使得华侨参与中国近代史进程的作用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南洋总汇新报》对清末新政的舆论转向分析(1908-1911)

《南洋总汇新报》对清末新政的舆论转向分析(1908-1911)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LANZHOU VOCATIONAL TECHNISAL COLLEGE第37卷第1期Vod 37No. 42021年2月Feb. 2021《南洋总汇新报》对清末新政的舆论转向分析(1998 -1911)李慈怡(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建福州352117)[摘要]在“庚子新政”的不同时期,南洋华侨社会有其不同的舆论取向。

以《南洋总汇新报》为例,从开始鼓吹预备立宪、反对革命,南洋华侨社会就对“新政”抱有期待,但“皇族內阁”出现后,南洋华侨社会舆论便不再对“新政”多加报导。

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尚未灭亡之时,南洋华侨社会已经开始讨论清政府失败之原因。

出现以上转变有多重原因,其中南洋华侨社会的特殊性质是其主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南洋华侨;清末新政;《南洋总汇新报》[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503(2021)019053 93 [收稿日期]2020 -10 - 20庚子新政是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革新运动,在国内外引发了多重影响。

有 学者围绕南洋华侨进行的国内投资对清末新政的影响展开讨论[-];还有学者对清末新政期间不同立场的 南洋华文报刊之间的论战给予关注⑵。

这些成果为本文提供了研究基础,但它们对清末新政时期南洋华 侨社会的舆论转向问题着墨不多。

本文通过分析1968 - 1911年的《南洋总汇新报》,尝试解读这一时期南洋华侨社会对清政府正在进行的“新政”的舆论反应,揭示这一时期南洋华侨社会在关注中国国内政 治变化时而产生的舆论变化的原因。

一、《南洋总汇新报》及其在南洋华侨社会的影响戊戌政变后,南洋华侨社会也受到中国大陆影响,出现革命派与保皇派两种政治取向。

他们虽然身 居海外,但是心系祖国,利用华文报纸来传递国内讯 息,发表自身立场。

《南洋总汇新报》的前身是1223 年新加坡华侨陈楚楠、张永福出资创办的《图南日报》,因思想激进鼓吹革命思想,销路不畅,被迫停刊。

广府籍华侨与孙中山革命党人——兼论晚清南洋华侨帮派对国内政治的态度

广府籍华侨与孙中山革命党人——兼论晚清南洋华侨帮派对国内政治的态度

聚居成帮㊂又由于华侨多来自闽粤地区㊂闽粤多山,地区差异较大,十里不同调,百里不同音㊂各地移民为居住和谋生方便,基于地缘㊁族源㊁神缘等因素结社,以便在异域守望相助㊂晚清华侨帮派分野,即由此而来㊂华侨社会分帮也是当地统治者的有意安排㊂1819年,英国莱佛士爵士开埠新加坡,专辟华侨居住区招徕华商华工㊂在他规划的华侨社区中,还按籍贯和阶层适当区分,特别照顾商人较多的厦门移民㊂[4]1814年,越南国王对华侨实行按方言㊁籍贯分帮自治的管理制度㊂[5]这一制度也为后来的法国殖民政府所继承㊂在华侨籍贯差异较大的地区,南洋当地统治者不同程度地采取兼顾各帮各派利益的管理制度㊂华侨社会的基本分野并非按照其来自中国的省份,而是按方言群及其下属地区㊂大体而言,清末华侨分为福建(闽南)㊁潮州㊁广府(广肇)㊁客家㊁海南等五大方言群(帮),各帮内再依地域(府㊁县㊁乡)或姓氏㊁宗族等结社㊂有些地方某个亚方言群的人较多,则自成一帮,如印尼㊁马来亚的福州帮,缅甸的云南帮,与其他五大方言群并立㊂除依方言㊁籍贯分帮外,业缘㊁神缘㊁族源等多种纽带都是华侨结社的基础㊂对清代中期以后的海外华侨而言,秘密华社更对新移民具有普遍的吸引力㊂19世纪70㊁80年代,很多新马㊁暹罗㊁印尼华侨都加入天地会及其分支㊂澳洲㊁北美的华侨大部分属天地会或其分支㊂尤其在矿区和种植园等华工苦力集中的地区,华侨几乎都是秘密会社成员㊂就总体而言,天地会各分支㊁堂口,也仍以地域㊁方言分野㊂如19世纪60-70年代,新加坡义兴会即衍生出广府帮的义兴会㊁福建帮的义兴会㊁潮州帮的义兴会㊁客家帮的义兴会和海南帮的义兴会等5个分支㊂华侨的分布和从事行业与方言群有极大的相关性㊂因为中国移民多是牵亲引友的连带移民,同族同乡人到同一地区,从事相关行业㊂福建(闽南)人自17世纪以后到19世纪初,执东亚海上贸易之牛耳[6],因此,在南洋各贸易港口从事商贸的福建人较多,尤其在爪哇㊁菲律宾㊁新加坡和仰光㊂潮州人善于经商和垦殖,潮州裔郑昭(达信)在暹罗为王时期(1767-1782),大力招徕潮人,潮州人在暹罗最多也最富有㊂客家最具吃苦耐劳和协同战斗精神,能忍受矿区恶劣生存和劳作环境,在矿场组织与矿区争夺中更胜一筹,故清代在南洋采矿的基本上是客家人㊂婆罗洲之金矿,越北之银矿铜矿,马来半岛㊁暹南㊁邦加之锡矿等,矿主㊁矿工多为闽粤各地的客家人㊂广府人善工艺和贸易,新马㊁暹罗㊁缅甸㊁西贡㊁金边等地的建筑㊁维修㊁园艺㊁市政工程㊁餐饮㊁商贸等,广府人均有重要地位㊂又由于晚清时期广府地区开风气之先,香港与欧美声气相通,往澳洲㊁北美的华工几乎都来自广府地区㊂海南人大规模出洋较其他方言群迟,规模也小,在各地的势力远不及其他方言群㊂由于地域㊁行业㊁阶层的不同,各华侨方言群对国内政治的态度实际上有很大差异㊂一般而言,南洋对中国事务感兴趣的殷商大贾,大多是清政府刻意拉拢的对象㊂南洋的福建人富商多,且很多人已数代乃至数十代定居南洋,对清政府的卖官鬻爵较有兴趣,对海外维新党则保持一定距离,对以广府籍为首的孙中山革命党则较冷漠㊂个别南洋福建籍闻人支持孙中山者如陈楚楠㊁林文庆,都是当地土生,且都是先支持维新党人,到光绪末年才支持革命㊂[7]南洋潮州人与客家人的富商阶层与福建人的态度大体相似㊂1906年,孙中山在新加坡成立同盟分会,再往华侨聚居的马来亚锡矿中心怡保,拟建立组织,遭客家巨商㊁胡子春等抵制,未能如愿㊂[8]胡当时已捐花翎盐运使衔,是闽粤督臣竞先罗致的角色[9],自然不欲与革命党有瓜葛㊂但中下层的潮州人和客家人一定程度上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党人㊂尤其是矿区的客家人,是孙中山早期在南洋活动的重要支持者㊂无论是海外维新党人或革命党人,早期在华埠的主要支持者都以广府人最多,这与康有为㊁梁启超和孙中山都是广府人有关㊂尤其是早期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其追随者几乎都是广府人㊂二㊁广府籍华侨:海外革命党人的中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 兴中会㊂孙中山虽然在数年前于香港西医书院求学之际,就结纳同志,蓄革命排满之志,但恐内地人们对革命排满主张尚难接受,就欲藉华侨之力,行革命之途㊂[10]兴中会成立时,参加者仅当地华侨何宽㊁李昌㊁邓荫南等20余人㊂[11]年底,孙中山离檀回香港,约集香港旧友陈少白㊁陆皓东㊁郑士良㊁尤列等,在次年初与同持排满立场之杨衢云㊁在港的澳洲土生华侨谢缵泰等共组兴中会总会,推杨衢云为会长㊂入会誓言为:驱逐鞑虏㊁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㊂倘有贰心,神明监察㊂设总会机关于香港中环士丹顿街乾亨行㊂在广州建立兴中会广州分会,对外称农学会㊂总会决定当年秋在广州发动起义,并在广州建立了秘密据点数十处㊂但起义消息泄露,清两广总督谭钟麟四处缉拿参与者,捕获70余人㊂[12]孙中山等逃往日本横滨,投同情革命的粤籍侨商冯镜如㊂孙与冯镜如等横滨华侨10余人商组兴中会横滨分会,入者有温炳臣等10余人㊂当年冬,孙取道檀香山往美国旧金山,投奔致公堂㊂1896年春末,在旧金山成立兴中会,但誓言入会者仅寥寥数位同乡㊂当年,逋亡南非的杨衢云在约翰内斯堡和彼得马尼士堡分别设兴中会分会,入会者数十人㊂[13]1897年,孙中山遣陈少白离日赴台湾,投原广州起义失败后逃台谋生的杨心如,联络在台广籍商人,在台北创建兴中会台湾分会,发展会员数名㊂[14]由上可见,兴中会的活动主要依靠对象大部分是广府人㊂一直到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11年间,海外仅成立兴中会分会6处,且旋起旋蹶,会务不彰㊂各地会员有名籍可稽者,不足300人,大部分是华侨,4成在檀岛㊂就其籍贯而言,除台湾㊁香港㊁横滨之中国留学生中有数位他籍者外,几乎全为广肇籍华侨,香山㊁南海人尤多㊂[15]兴中会期间,孙中山的革命党甚至在广府籍的华侨中,影响力也微乎其微㊂在海外华埠,其影响远不如维新派,即是在广府人集中且反清意识甚强的北美华侨中,其影响力也远不如致公堂,乃至1904年,孙中山还在美国加入洪门致公堂㊂[16]1898年,广府籍的康有为㊁梁启超等维新党人变法失败逋亡海外后,在海外华埠发展保皇组织,其保皇维新论在华侨社会风靡一时,尤其得到广府籍人的拥戴㊂保皇会遍布广府人集中的美洲和澳洲,过半华侨参加当地保皇会㊂1903年,仅加拿大就有12个分会,美国有67个分会㊂连墨西哥也有9个分会,巴拿马有4个分会,秘鲁有3个分会,檀香山有8个分会㊂美洲各地成立的保皇会组织共11个总会㊁103个分(支)会㊂[17]在南洋,保皇会受当地广府人拥戴也自在情理之中㊂对或炫目于康有为帝师身份的非广府籍富商,或受西风影响之华社名流,如邱菽园㊁林文庆㊁胡子春等,保皇会亦有较大吸引力㊂康有为因此仍颇为自得,自称 百埠闻风,扶义而起,忧国沦亡,爱君忠义,不数年间,凡百七十余埠,遍于五洲,会众以数十万计,岂吾所及料哉! [18]康对把持朝政的慈禧太后也颇为自傲,称 尔得其地,我得其民 ㊂[19]不少兴中会的会员尚转拥保皇会㊂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是孙中山革命生涯的转折点㊂孙中山在东京联合流亡日本的华兴会长黄兴和宋教仁㊁陈天华等华兴会要角及东京光复会的骨干,成立以孙中山为总理㊁黄兴为庶务㊁总部在东京的同盟会㊂孙中山主导的同盟会开始具有超越广府地方色彩的革命组织,也得到海外华埠中下阶层人士越来越多的拥护,同盟会分部组织在华埠发展迅速㊂但如考察孙中山及其追随者在海外华埠所创立的同盟会支部,如在越南㊁马来亚㊁澳洲㊁美洲㊁南非等地,则可发现,这些革命组织仍有浓厚的广府地域色彩㊂如同盟会吉隆坡分会的创始会员16人,15人为广府籍华侨㊂①1908年,海外维新党盛势急转直下,是孙中山革命党人在海外华埠迅速崛起的重要外因㊂是年,清朝镇压立宪运动,光绪皇帝又于年底去世,维新党人的保皇变革主张沦为空谈,组织日渐式微㊂原本为维新党吸引的海外广府人及其他籍贯的革新人士,遂多倾向孙中山的革命党人㊂自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和组织,方赢得华侨革新人士,尤其是中下阶层华侨的广泛拥护㊂即便如此,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给予坚决支持的,仍以广府籍华侨为最㊂1910年初,同盟会发动广州新军起义,起①据颜清湟访陆氏之子,陆秋泰为会长,颜清湟著:‘星马华人与辛亥革命“,李恩涵译,第119页;在张永福:‘南洋与创立民国“(第15页)中,王清江为首任吉隆坡同盟会会长㊂义经费应均出自美国㊁香港的广府人㊂[20]是年秋,孙中山等拟在广州再次发动起义,筹得经费21万元,捐款主力也是广府人,仅加拿大华侨就捐款6.3万㊂[21]维多利亚致公总堂将公产抵押,得3万元汇往香港,充起义军费㊂[22]至于孙中山革命党在国内发动的历次武装起义,披坚执锐的广府人更不计其数㊂武昌起义后,黄兴被推举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特电香港同志驰援㊂留港华侨及海员同志凌定邦等70多人,自备款项购买短枪械具,推举美国归侨马超俊为领队,乘船至上海,又收纳粵藉华侨20余人,组成 广东华侨敢死队 [23],随黄兴突击汉口大智门,勇不可挡㊂三、海外广府人支持孙中山革命党的原因清末各种政治思潮激荡,无不带有明显的区域标志㊂海外华埠的政治组织及其对中国政治的态度,也凸显方言地域的特色㊂首先,海外各地的华侨社会尽管已经存续数十年乃至数百年,但在19世纪末海外中华民族主义尚未广泛传播时,华侨的宗族㊁乡土意识远高于民族意识㊂如费正清教授所言,中国作为东亚的中心长达几个世纪,因此中国人发展了一种类似民族主义的文化主义精神㊂ [24]或可谓 只知有家(乡),不知有国 ㊂华侨或依同乡,或依同族㊁或依奉祭共同神祗而分帮结派㊂华侨在侨居地认同于某一帮派㊁社团,对祖国则认同于家乡㊁亲族㊂共同方言是最重要的合作基础㊂同方言的社群,不但意味着他们之间能方便沟通,共同从事相近行业,而且通常意味着来自共同或邻近的家乡①,在海外和在家乡有共同或相近的利益㊂因此,方言成为清末海外华侨纠合的最宽泛的纽带㊂清末广府系华侨,绝大多数来自来于以广州为中心的六邑(广州㊁南海㊁顺德㊁东莞㊁番禺与中山)和潭江下游四邑(台山㊁新会㊁恩平与开平)的广府话(广东话)方言群,少数来自时属广东管辖的现广西钦州廉州地区的广府话方言群㊂就孙中山革命党的主要支持者而言,在民族主义尚未在华埠风行时,不易得到其他方言群的认同,很长时间内主要在广府人集中的地区寻求支持者㊂其次,海外广府方言群更具开放意识和革命精神㊂两广地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源地,武力排满思潮已有传统㊂广府系太平天国余部不少逃亡海外,组织天地会和洪门堂,延续反清宗旨㊂广府毗邻香港,香港与欧美交往频繁,源自欧美的革命思潮较易在香港乃至广州地区酝酿和传播㊂孙中山的革命排满之志,就是在香港形成的㊂[25]19世纪中期以后,大规模出国的广府人,多从香港㊁广州放洋,不少人受到反清意识的影响㊂因此,在广府人集中的美洲㊁澳洲㊁南非和南洋部分地区,革命组织和革命主张的被认可度远较华侨占近90%的南洋地区为高㊂南洋地区对革命党的认可度又以新马地区最高㊂根据颜清湟教授的研究,直至辛亥年,新马积极响应辛亥革命的人数,也只约有3万至4.1万人之谱,约占当地15岁以上华侨总数的4.4%至5.9%[26],与美洲华侨多举埠支持革命党不可同日而语㊂第三,海外广府人支持孙中山革命党人,还与广府人的社会阶层结构有关㊂清末海外广府人华工多而富商少,矿工㊁种植园工人㊁菜农㊁车夫㊁小贩㊁低级店员乃至无业者和妓女所组成的下层华侨占绝大多数㊂他们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新移民居多,对祖国较有感情,一无所有而较有反抗和革命精神㊂由于一般社团有一定的加入门槛,他们就成为秘密会社的基本成员㊂孙中山非常重视联络①唯有客家人例外㊂海外华侨中的客家人不完全来自共同或比邻地区㊂除多数来自粤东嘉应州和比邻的福建长汀府外,还来自粤北㊁惠州㊁花县等地㊂因此,南洋客家人之间的内斗迭起㊂如19世纪后期马来亚的锡矿战争,基本上是不同籍贯客家的争斗㊂参见L e o nC o m b e r,C h i n e s e S e c r e tS o c i e t i e s i n M a l a y a:AS u r v e y o f t h eT r i a d S o c i e t y f r o m1800-1900,p u b l i s h e d f o r t h eA s s o c i a t i o no fA s i a nS t u d i e s,N e w Y o r k:J.J.A u g u s t i n,L o c u s tV a l-l e y,1959,p.21,126.会党,重用与会党有密切联系的邓士良和尤列㊂广府人集中的美洲㊁澳洲地区,前期几乎全是华工,且绝大多数是致公堂成员㊂后来虽有致富华商,但尚不具备控制华社的财力,多借天地会㊁致公堂等反清秘密会社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中下层华侨㊂南洋的广府人多工匠㊁苦力,大富商数量远逊于福建㊁潮州和客家人㊂南洋富商与清朝关系密切,或到国内投资,或捐买各级官衔,乃至出任国内洋务㊁外交等官职㊂在1911年以前,仅新加坡就有900人买得清朝官衔㊂[27]因此,很多华社高层不仅不欲反清,也不愿看到其牢固控制的华侨社区反清㊂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海外广府人,尤其是美洲㊁澳洲广府人支持革命党的积极性甚于南洋华侨的原因㊂第四,孙中山发动的武装起义绝大多数在岭南地区,骨干与经费也大多来自海外广府人㊂如所周知,清末两广地区较有反清意识,且毗邻香港和海外华社,一切军火㊁人员和经费供给也较易依托海外华社㊂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或是孙中山革命活动很大程度仰赖海外广府人的支持,在两广以外的地区发动起义,不易得到海外广府人的支持㊂如1908年春,已加入同盟会的光复会首陶成章到南洋为浙江起义筹款,又与孙中山政见不合,基本上无功而返,仅获少数潮嘉籍的同盟会失意人士的支持㊂[28]只是在辛亥革命势如燎原后,华侨各个阶层才不分畛域,基本上共同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党㊂即便在辛亥革命后各省组织自治政府,闽粤华侨对革命政府的捐赠仍主要在家乡㊂结束语地缘㊁亲缘纽带及其载体帮派社团,既是华侨赖以聚合的主要凝聚力之一,也是华侨社会内部畛域分明的始作俑者㊂在现代民族主义和国家认同尚未被华侨广泛接受时,孙中山革命党的骨干和经费来源,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广府人㊂或许这种地域局限性,是孙中山在有生之年,能有效影响的地区一直未超过岭南的原因㊂虽然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出任民国临时总统,由于缺乏更广泛的地域和社会基础,不但不能见容于北方政治势力,即使在长江以南,对广东以外地区的实际影响力也相当有限㊂注释:[1]孙中山:‘中国革命史“,见胡汉民编:‘总理全集“,民国丛书,上海书店,1930年影印本,第922页㊂[2][8]张永福:‘南洋与创立民国“,上海:中华书局,1933,绪言第1页㊁第15页㊂[3]谢美华:‘中下层华侨是孙中山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社会基础“,见张希哲㊁陈三井主编:‘华侨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规模革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华侨协会总会㊁ 中央研究院 出版,第123页㊂[4]约翰㊃非普斯:‘关于中国和东方贸易的实习论文“,见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一册,中华书局, 1962年,第66-69页㊂[5]华侨志编纂委员会编:‘越南华侨志“,台北:华侨志编纂委员会,1958年,第35页㊂[6]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第一章第四节,‘主导海外华商网络的闽南海商“,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2001年,第82-113页㊂[7]冯自由:‘南洋革命党第一人陈楚楠“,见‘革命逸史“第三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84㊁179页㊂[9]‘农工商部侍郎杨士琦奏保荐南洋华侨人才折“,‘政治官报“第6册,光绪三十四年(1908),第154-155页㊂[10]孙文:‘孙文学说㊃有志竟成“,‘国父全集“第一册,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会,1973年,第494页㊂[11][12]蒋永敬编:‘华侨开国革命史料“,台北:正中书局,1977年,第67页㊂[13]冯自由:‘兴中会组织史“,‘革命逸史“四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17㊁21页㊂[14][23]华侨革命史编纂委员会:‘华侨革命史“(下),台北:正中书局,1981年,第13-14㊁284页㊂[15]冯自由:‘兴中会会员人名事迹考“,‘革命逸史“第四集,第23-64页㊂[16]黄三德‘洪门革命史“,无出版社名,1936年版,第2页,转引自蔡石山:‘美洲洪门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事业“,张希哲㊁陈三井主编‘华侨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规模革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508页㊂[17]梁启超:‘新大陆游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553-554页㊂[18]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98页㊂[19]刘伯骥:‘美国华侨史“,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第449页㊂[20]冯自由:‘李海云事略“,‘革命逸史“初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年,第216-217页㊂[21]蒋永敬:‘辛亥革命前十次起义经费之研究“,见蒋永敬:‘华侨开国革命史料“,台北:正中书局,1977年,第44页㊂[2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华侨与辛亥革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80-81页㊂[24]J o h nK.F a i r b a n k, T r i b u t a r y t r a d e a n dC h i n a'sR e l a t i o n sw i t h t h eW e s t ,i n F a r E a s t e r nQ u a r t e r l y,v o l.1, 1942,p.130.[25]孙文:‘孙文学说㊃有志竟成“,‘国父全集“第一册,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会,1973年,第494页㊂[26]颜清湟:‘星马华人与辛亥革命“,李恩涵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1982年,第290页㊂[27]Y e nC h i n g H w a n g,C h i n g S a l e o fH o n o u r s a n d t h eC h i n e s eL e a d s h i p i nS i n g a p o r e a n d M a l a y,1877-1912,i n 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e a s tA s i a nS t u d i e s,V o l.1,N o.2,1976,p.21.[28]张篁溪:‘光复会领袖陶成章革命史“,见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25页㊂[责任编辑:乔云] O v e r s e a sC a n t o n e s eC h i n e s e a n dS u nY a t-s e n:Ac a s e o f d i f f e r e n t a t t i t u d e s o f S o u t h e a s tA s i a nC h i n e s e t o w a r d s1911R e v o l u t i o nX I E M e i-h u a(X i a m e nO v e r s e a sC h i n e s eM u s e u m,X i a m e n361005,F u j i a n)A b s t r a c t:T h e 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 p r o p a g a n d a a n d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i n l a t eQ i n g p e r i o d a l l c a m e f r o mo v e r s e a sC h i n e s ew h o h a db e e n t h e s o l i d s u p p o r t e r s f o r S u nY a tS h e n.S i n c e t h eo v e r s e a s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 i e sw e r ev e r y s e p a r a t e db y t h e s e d i f f e r e n t o r i g i n s b a s e d o nd i a l e c t s,k i n s h i p a n d e v e nw o r s h i p,t h e i r a t t i t u d e s t o w a r d t h e r e v o l u t i o n i nC h i n aw e r e a l-s od i f f e r e n t.A m o n g t h e mt h eo v e r s e a sC a n t o n e s e c o n s t i t u t e dt h em a j o r s u p p o r t e r s t or e v o l u t i o nt h a no t h e r s.B e-c a u s eC a n t o nw e r en o t o n l y m o r e o p e n t oo u t s i d e a n d 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b u t a l s om a n y o f t h e m w h ow e n t a b r o a dk e p t a n t i-M a n c h o u p u r p o s e.A l s oa saC a n t o n e s eS u n Y a t-s e n w i t hh i s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 i d e ao b t a i n e d m o r er e c o g n i z a t i o n t h a no t h e r s.K e y w o r d s:S u nY a t-s e n,C a n t o n e s e o v e r s e a s,C h i n e s e2010年第2期南洋问题研究N o.22010 (总第142期)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N A F F A I R S G e n e r a l S e r i a lN o.14220世纪80年代以来老挝、柬埔寨华人社会发展探析*李绍辉(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摘要:华人在老挝㊁柬埔寨两国均有着较为悠久的移民历史,早在数百年前就有华人进入老挝与柬埔寨定居并繁衍生息下来㊂华人迁入老柬两国,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充满了艰辛与苦难㊂尤其进入近现代,老柬华人几遭灭顶之灾,其境遇令人同情㊂伴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逐步改善,现在又处于历史上关系最为良好阶段,老柬华人的权益日益得到保障,地位得到改善,在两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日益彰显重要的作用㊂关键词:老挝;柬埔寨;华人社会中图分类号:D634.3/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56(2010)02-0061-09老挝地处中南半岛北部,是东盟国家中唯一一个内陆国家,北部与我国的云南省接壤,共有68个部族,大致划分为老龙族(约占全国人口的63%)㊁老听族㊁老松族三大民族㊂柬埔寨则位于中南半岛东南部,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高棉族是其主体民族,约占人口总数的90%以上㊂两国之间有长约538公里的边境线㊂①老挝㊁柬埔寨均为东南亚国家中较为贫穷㊁落后的国家,而柬埔寨又长期经历战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发展滞后㊂一直到近几年,两国经济才取得较大发展㊂总体而言,两国的政治㊁经济形势都比较稳定,都处于大力进行经济建设,力争摆脱贫困面貌的阶段㊂华人在老柬两国均有着较为悠久的移民历史,早在数百年前就有华人进入老挝与柬埔寨定居并繁衍生息下来㊂尤其是柬埔寨,元代温州人周达观甚至将其描述为 米粮易求㊁妇女易得㊁屋室易*ɔ收稿日期:2010-01-25作者简介:李绍辉,男,山东淄博人,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2007级博士研究生,河南洛阳理工学院外语系讲师㊂①关于老挝的民族构成,请参看蔡文欉:‘老挝“,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页;关于柬埔寨的民族构成,请参看李晨阳㊁瞿健文:‘列国志丛书㊃柬埔寨“,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 巴华工 条款 》 《 中美 续订 华 工 条 款》 等 。1 8 6 4年 晚清政府 将诱 拐劳 工行 为加 入刑 部律 令 : “ 诱 卖人
口之 内地 人 , 查 有诱卖 实情 , 无论 曾否威 逼 , 是否 拐
心, 其 伦理基 础—— 敬祖 忠 君成 为 统 治 所需 , 也成
为 浸 染 儒 家 文 化 的 士 子 和 庶 民 的 家 国 同 构 认 知—— 家族 始 终 是 认 同 核 心 。梁启 超 曾 说 “ 中国 社会 之组织 , 以家庭 为单位 , 不 以个人 为单位 , 所谓 家齐 而后 国治 是也 ” 。梁漱 溟更 日“ 中 国有 家 而无 国” 。家 国同构 观 念下 , 清初 将 华 侨 视 之 “ 不 惜 背
J O U R N A L O F B E I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V0 1 .1 5 No . 2
Apr . 201 4
2 0 1 4年 4月
晚清 华侨 政 策转 变 之影 响
改变对侨 态度 、 转 变华侨 身份 等促进华 侨对 国家认 同, 逐渐 出现 民族 主义② 认 知 的雏 形 。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晚 清 华侨 政 策 之 转 变
第一 , 在对待 华 侨态 度 和身 份 问题 上 , 晚清 政 府 开始对诱 拐 劳工 出国进 行外 交交涉 和 国内立 法 ,
① ②
即家庭 、 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 , 均 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 , 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在社会 、 政治结构和伦 笔者认 为, 晚清华侨 民族主义是逐渐形成的过程 , 晚清政府的华侨政 策对其有促成作用 , 晚清华 侨民族主义则是华侨作 为国民对
理 中都体现家庭 一家族 一国家同质联系。宗族 、 乡土的文化认同成为民众认 同的核心。
— —
以华 侨 认 同为 角度 的解读
叶 小 利
[ 摘
要 ]晚 清政 府 确 定 华 侨 国 民身 份 、 加 强 华侨 社 会 管 理 和 吸 收华 侨 资 本 等 政 策 的 实 施 , 是 其 华侨 政
策 从 禁侨 、 贱侨 到 护侨 、 重侨 的 转变 。 其 影 响 是 改 变 以 往 华 侨 与 晚 清 政 府 两 者 断 裂 之 关 系 , 加 强 了华 侨 与 祖 国政 治 、 经 济和 社 会 上 的联 系 , 同 时华侨 社会 因之 得 以整 合 和 统 一 , 这 些都 有 利 于 华 侨 对 晚 清 政 府 政权 的政 治认 同与 对 祖 国 之 9 3 - 属感 , 有 利 于 华 侨 基 于 共 同文 化 而 认 同 于 中华 民族 、 从 而 发 展 民族 国 家
同时统一的新学制消除了各地方华侨的隔阂相习共同文化也帮助华侨形成了同根同宗的共同文化基础逐渐说统一的普通话和接受来自国内相同教育及其理念新学之前是以忠君孝亲敬长为重而后则是忠君尊孔尚功尚武尚实为依托的国民教育促使华侨在共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民族归属感
第1 5卷
第 2期
北华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为解决 此 问题 被动或 主动签署 相关条 约 、 制定 政策
和设 置机 构 , 是其 华侨政 策改 变之滥觞 。晚清 政府
问题 , 开始 推动整合 华侨会 馆 、 化解华 侨矛盾 、 兴建 华侨 教育 等 。 第三 , 在经济 上 , 通过 颁布诏令 、 设置相 关机构 以严禁 地方 勒索 , 提 高华 侨 地位 , 给 予华 侨 投资 优 惠 的政 策 吸引海 外 华侨 资 本 的 回归 。晚清 政府 在 1 8 9 3年废 除 海禁 后 , 即发 布 上 谕 “ 令 沿海 各 省 于
政府政权的认同、 对 祖 国 的归 属 感 和 民 族 国家 意 识 。
7 3・

海 外华 民贸易 回籍 时 , 设法保护, 不 准关 津胥 吏 及 地 方莠 民藉端 苛 扰 。 ”  ̄1 9 0 3年 , 成 立 商部 , 吸引 侨 商投 资 , 同 时 积 极 推 动 海 外 中华 总商 会 的建 立 。 1 8 7 0年代 以后 , 晚清 政 府 为建 设 近 代 工业 和 赈 济
意识。
[ 关 键词 ]晚清 政 府 ; 华侨 ; 认同
[ 中图分类号 ] K 2 5 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9— 5 1 0 1 ( 2 0 1 4 ) 0 2— 0 0 7 3— 0 4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9— 0 3
[ 作者简介 ]叶小 利 , 广 东 嘉应 学 院政 法 学 院讲 师, 主 要从 事 华侨 华 人 和 国 际关 系研 究。( 梅州
围。 使领馆 解决华 侨 内外 纷 争 、 华 侨 教育 缺 失等
弃祖宗 庐墓 , 出 洋谋 利 ” 的 化外 之 莠 民 , 长 期 执行 禁止 出国和敌 视华 侨 政 策 。华 侨 对 祖 国认 同只在
于乡 土宗 亲 , 华 侨 与祖 国之 间 联 系 割裂 , 更“ 不 知
有政府 与 国家 ” ¨ , 对祖 国 向心力 和政 治认 同更 无 从 谈 起 。鸦 片 战争 后 , 非法 华 工贸 易继 而 兴盛 , 从 此华侨 出 国 、 身份 、 权 益等 问题 1 3 益增 多 , 晚清政府
骗, 均 照 该 督 等所 奏 , 为 首者 斩 立 决 , 为 从 者绞 立
决 。若诱 拐人 口闭禁他 处 , 以待 汇上 洋 船 , 一 经破 获, 其首 次各犯 , 仍照此 例办理 。 ” l 3 _ 5 卜敛 第二 , 在侨 民管 理上 , 设 立 涉侨 机构 以及 派遣 使 节 以管 理 和保 护 侨 民 。 自 1 8 7 5年 和 1 8 7 7年 派 出和设立 首个驻 外公使 和领事馆 之后 , 其 在各主要 国家设立 了 4 0多个 使馆 、 领事馆 , 正式将海外华 民 纳入 其权 责保 护范 围, 扩 大 了 华 侨 利 益 保 护 范
5 1 4 0 1 5)
在 中 国封建 社 会 , 家 国同 构①, 为儒 家 文 化 赖 以存 在 的社会 渊源 , 亦是 王朝 国家 所主倡 的伦理 核
并给 予其 国 民身 份 , 保护 其利 益 。为此 , 晚 清政府
签订 《 招 工章程 条 约》 《 续 定招 工 章程 条 约》 《 中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