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1
符号与文化传播关系1
浅析符号与文化传播的关系[摘要]符号是文化的桥梁,文化的传播又是以符号为中介的,跨文化传播是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文化交流,因此可以说符号不仅成功地开创了人类文化,而且还在不断地重建着人类文化。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拟对符号在文化传播中的体现作探讨,以此更好的实现国家乃至民族的文化传播。
[关键词] 符号文化传播人类生活在一个符号化的世界中,并通过符号及其系统来传承文化。
符号是文化传播的基因和代码,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和载体,是文化传播的基础,因此可以说传播实际上就是文化符号及其系统的意义结构的生产、解释和传播。
人类是自己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的建筑师,更是自己符号世界的建筑师。
一、符号与文化的溯源(一)符号:人的本质存在所谓符号,在中文语意里是记号、指号、符号、代码等。
在日常用语中,符号一般指代表事物的标记。
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思想家索绪尔在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符号学是“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
查尔斯·莫里斯也曾指出,“人类文明是依赖于符号和符号系统的,并且人类的心灵和符号的作用是不能分离的”。
在卡西尔看来,人是文化的人,而文化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符号,文化是人的符号活动的产品或现实化,由此人可以说是符号的人。
(二)文化:被符号塑造着在卡西尔看来,人类文化生成是可能的,之所以可能,就在于人类的符号活动。
人的符号活动,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世界,反过来,这些文化世界又成了人的各种符号形式。
所以符号与文化是一而二、二而一。
由此可见,符号活动的功能就是把人与文化联结起来。
文化由三个主要元素构成:①符号,意义和价值观,这些就是用来确定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的标准的;②规范准则,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是人们应该怎样思维、感觉和行动的解释;③物质文化——实际的和艺术的人造物体,它反映了非物质文化和意义。
总之,文化是涉及到了人类社会中各个层面的一个文明综合体,同时又被符号世界所塑造。
(三)符号:作为媒介传播着文化美国社会学家伦德伯格认为:“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符号的中介而传达意义。
跨文化传播第一讲-图文
➢跨文化传播学在美国诞生
在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之间,在国内不同的社会群体 和种族群体之间,如何实现有效的沟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 “干预主义”的对外政策受 阻:技术和军事上的援助项目很少被当地人所接受,而传 播美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努力也收效甚微。
从美国国内的“小气候”来看,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 主义在美国蓬勃兴起。
由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领导的群众运动在美国 各个社群和族群当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少数族裔、女性、 同性恋、残障人士等边缘弱势群体在大众传媒上发出了越来 越多的声音。在思想界和文化界,“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逐渐成为广泛的共识。
➢跨文化传播学的发展
跨文化传播研究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进入了美国的大学和 研究机构,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6年, 30多所大学设立了与此有关的博士项目,450多所大学把它 列为“通识教育”的必修课程。
跨文化培训、咨询和管理工作也成为美国的政府机构、社 会组织和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截至2005年,美国有近20 万人从事与跨文化传播有关的工作,包括外交官、驻外记者
一、我们身处的跨文化传播环境
(一)正在加速的全球化进程
案例:一位英国人,在一家以美国为主的多国公
司设在伦敦的办公室工作。一天晚上,他驾驶自 己的日本汽车回到家。她妻子已经到家了,她在 一家进口德国厨房设备的公司工作。他们吃了晚 餐,晚餐包括新西兰的小羊,加利福尼亚萝卜、 墨西哥蜂蜜、法国乳酪和西班牙葡萄酒。然后他 们坐下看电视,节目是在芬兰制作的。
《悲恋印巴》
•《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
文化传播学
• 佩里 • 他是史密斯的学生。 他进一步发挥了史 密斯的学说。 • 主张: 埃及人是航海民族,名为“太阳 之子”, • 为了寻求金属和珍宝而四处航海,找到 金属和珍宝的地方停留下来,从而把他 们的文化传播了过去。 • 著作:太阳之子 等等。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英国播化学派
• • • • • 代表人物: 史密斯 和 佩里 1.史密斯 英国考古学家,人类学家。 代表作品: “古埃及人” ,“早起文化的移动”, “文化的传播” 主张: 埃及是全世界最早出现文化的地方,因此在世界其他 地方发现的高级文化现象都是从古埃及传播过去的。
• 尼罗河是全世界文明的发明中心。 比如,农业, 灌溉, 造船, 太阳崇 拜, 木乃伊制作等文化因素都是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埃及集合起来, 到公元前900年左右才开始逐渐向世界各地传播。
文化传播学派
三、民族学的任务: 研究文化传播和文化圈
德奥播化学派
四,播化学派
英国 播化学派
(一)德奥播化学派
德国的 格累布纳 代表人物 奥地利的施密特 1.德国的格累布纳是德国民族学家。 代表作品: “ 民族学方法论” “大洋洲文化圈和文化层”等。 主张: ① 民族学研究的唯一主题是文化传播和文化借用。只有少数几个地区的优秀民族才能 创造和发明文化,其他民族都有从这些民族中借用来的。 ② 他还认为类似的文化可以划分为一个文化圈。 ③ 为了判断文化的类似性,他提出了两个标准“形的标准” ,“量的标准” 2.施密特 他是奥地利天主教神父,民族学家和语言学家。 著作: “神灵的起源” “民族学的文化历史法” “地球上的语系和语圈”。 他发展了格累布纳的文化圈思想。行的标准和量的标准的基础上再提出了两个标准。
文化传播学派
什么是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过程
什么是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过程基于社会技术的文化传播技术包含了文化传播主体、文化传播受体、文化传播工具、文化传播内容,是文化传播的成熟状态。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什么是文化传播,欢迎阅读。
什么是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区域传到另一区域以及从一群体到另一群体的互动现象。
[1]文化传播概念介绍文化传播又称文化扩散。
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
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
前者通常由具备文化的人们通过商队、军队等途径直接传播某种精神或物质方面的文化内容,如新的农艺技术和发明创造等;后者表现出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扩散营力,主要指某一社会群体借用外来文化特征中的原理,进行文明创造活动的一种刺激传播,如欧洲最终发明瓷器是在知道中国瓷器大约200年之后。
文化散布过程取决于文化的实用价值、难易程度,文明声望、时代适应性和抗逆性等多种因素。
实际上传播媒介的特征或身份往往决定传播文化的特征,如17世纪意大利传教士对中国当时园林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特征,起了一定程度的刺激传播作用。
由于文化源地、文化传播方式和路径以及影响扩散因素的复杂性,因此探讨某种文化特征的起源是文化地理研究的一个难点。
通常一个区域在文化特征方面与另一区域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则可推断其外来文化的传布营力大于本区文化的创造能力,近年来一些文化地理学者如瑞典的哈格斯特朗(T. Hagerstrand)等,应用归纳模式和随机模式分析预测文化扩散的概率和传布规律,为深入认识文化传播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文化传播传播过程文化人类学家R.林顿把文化传播过程分为3个阶段:①接触与显现阶段。
一种或几种外来的文化元素在一个社会中显现出来,被人注意。
②选择阶段。
对于显现出来的文化元素进行批评、选择、决定采纳或拒绝。
③采纳融合阶段。
把决定采纳的文化元素融合于本民族文化之中。
从地理空间看,文化传播是由文化中心区向四周扩散,根据传播途中信息递减的一般规律,离文化中心区越远的地方,越不能保持文化元素的原形。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
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合作探究一(2) 大众传媒的发展, 意味着传统的传媒方式将被淘汰.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 的主要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它们 仍在当今的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人际传播 就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合作探究一(3) 文化交流会冲 击民族文化.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文化传播的途径;理解大众 传媒的特点;明确文化交流的重大意义。 •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各种大众传媒的特点,培养学 生的评价能力和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用联系的 观点看问题。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悟不同文化传播途径 的特点;感受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培养学生做 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主学习(6分钟)
• 要求: • 1.小组内部对预习内容进行交 流互查。 • 2.教师抽查。
合作探究
要求: 1.自己独立思考,形成思路。 2.一对一讨论,然后组内合作交流。组长 下达指令、调控好讨论进程,确保讨论 高效透彻。 3.组内形成统一答案,选好发言人,准备 脱稿展示。
展示内容
合作探究一(1) 合作探究一(2) 合作探究一(3) 合作探究一(4)
探 究 空 间 二:
(提示:借助一定的媒介实施一定的做法)
政策建议:传递环保意识的方式和媒介
(口语) 1.及时提醒和制止身边的青少年破坏环境; (文字) 2.学校增加环保课程,对学生实施环保教育; (商品) 3.销售绿色产品并在上面标注倡导环保的图文;
(电视) 4.在电视上播出关于环保的公益广告; (网络) 5.开设关于环保的综合网站或论坛; (印刷、报刊) 6.在报刊中开辟环保专栏; (广播) 7.在黄金时段安排关于环保的广播节目.
符号与文化传播关系1
符号与⽂化传播关系1浅析符号与⽂化传播的关系[摘要]符号是⽂化的桥梁,⽂化的传播⼜是以符号为中介的,跨⽂化传播是拥有不同⽂化背景和符号系统的⼈们之间进⾏的⽂化交流,因此可以说符号不仅成功地开创了⼈类⽂化,⽽且还在不断地重建着⼈类⽂化。
本⽂从传播学的⾓度拟对符号在⽂化传播中的体现作探讨,以此更好的实现国家乃⾄民族的⽂化传播。
[关键词] 符号⽂化传播⼈类⽣活在⼀个符号化的世界中,并通过符号及其系统来传承⽂化。
符号是⽂化传播的基因和代码,是⽂化传播的媒介和载体,是⽂化传播的基础,因此可以说传播实际上就是⽂化符号及其系统的意义结构的⽣产、解释和传播。
⼈类是⾃⼰赖以⽣存的物质世界的建筑师,更是⾃⼰符号世界的建筑师。
⼀、符号与⽂化的溯源(⼀)符号:⼈的本质存在所谓符号,在中⽂语意⾥是记号、指号、符号、代码等。
在⽇常⽤语中,符号⼀般指代表事物的标记。
著名的语⾔学家和思想家索绪尔在其代表作《普通语⾔学教程》中提出,符号学是“研究社会⽣活中符号⽣命的科学”。
查尔斯·莫⾥斯也曾指出,“⼈类⽂明是依赖于符号和符号系统的,并且⼈类的⼼灵和符号的作⽤是不能分离的”。
在卡西尔看来,⼈是⽂化的⼈,⽽⽂化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符号,⽂化是⼈的符号活动的产品或现实化,由此⼈可以说是符号的⼈。
(⼆)⽂化:被符号塑造着在卡西尔看来,⼈类⽂化⽣成是可能的,之所以可能,就在于⼈类的符号活动。
⼈的符号活动,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化世界,反过来,这些⽂化世界⼜成了⼈的各种符号形式。
所以符号与⽂化是⼀⽽⼆、⼆⽽⼀。
由此可见,符号活动的功能就是把⼈与⽂化联结起来。
⽂化由三个主要元素构成:①符号,意义和价值观,这些就是⽤来确定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的标准的;②规范准则,在⼀个特定的社会中是⼈们应该怎样思维、感觉和⾏动的解释;③物质⽂化——实际的和艺术的⼈造物体,它反映了⾮物质⽂化和意义。
总之,⽂化是涉及到了⼈类社会中各个层⾯的⼀个⽂明综合体,同时⼜被符号世界所塑造。
文化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1.随着国际化时代的到来,一个国家的实力已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文化因素将在21世纪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与传播是一个国家走向强国所必不可少的阶段。
在走向世界、与国际社会接轨过程中,中华文化不可避免地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交流。
中国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注重增强文化的竞争力与渗透力。
我国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孔子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对炎黄子孙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海外也几乎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因此,研究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2.教育途径传播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已是大势所趋,推进汉语教育在世界的普及,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发扬的有力保障。
汉语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在扩展汉语疆界的同时使其变得日益包容和混杂,从民族/国别语言发展为区域性语言甚至成为世界性语言。
3.文学途径传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传统文化必然发挥重要的凝聚和认同作用,尤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阐发与完善,逐渐积淀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深深地融汇于全球华人的精神血脉之中。
孔子文化的国际传播对于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具有重要价值。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已是大势所趋,推进汉语教育在世界的普及,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发扬的有力保障。
汉语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在扩展汉语疆界的同时使其变得日益包容和混杂,从民族/国别语言发展为区域性语言甚至成为世界性语言。
历史上,一批又一批华人大规模移民海外致使汉语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疆界既不确定又不断扩大。
当前,汉语互联网的建立也起到了大力普及汉语的作用。
现阶段国际互联网上大多数信息虽然仍主要靠英文传播,但随着汉语网站的日益增多和用汉语写作人数增多,汉语传播信息的百分比正在逐步上升。
全球化打破了固有的民族国家疆界也拓展了语言疆界,未来新的世界文化格局将日渐形成:它不是一种单边英语文化而是多语种文化。
文化传播知识点
文化传播知识点一、文化传播的定义文化传播,亦称文化扩散,是指文化元素从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个社会群体的传递过程。
这些文化元素可能包括信仰、价值观、习俗、艺术、技术、语言等。
文化传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包括贸易、征服、移民、宗教传播、教育和媒体等。
二、文化传播的途径1. 贸易与经济交流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商品的交换往往伴随着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的交流。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交易的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的纽带。
2. 征服与殖民征服和殖民活动常常导致文化强制性的传播。
征服者将自己的文化、宗教和语言强加给被征服的民族,如罗马帝国的拉丁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3. 移民与人口流动移民是文化多样性传播的自然途径。
移民群体将本国的文化带到新的居住地,与当地文化相互作用和融合,形成新的文化现象。
4. 宗教传播宗教传播是历史上最为显著的文化扩散方式之一。
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传播,不仅传播了信仰,也带来了艺术、建筑和哲学等文化元素。
5. 教育教育系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
通过教育机构,知识和文化价值观得以传承和普及。
学术交流和学生交换项目也促进了文化的国际传播。
6. 媒体与技术现代媒体和通信技术极大地加速了文化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和互联网等媒介使得不同文化的信息能够迅速跨越国界,影响全球观众。
三、文化传播的影响1. 文化融合文化传播常常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产生新的文化形态。
例如,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就是各种移民文化融合的结果。
2. 文化冲突文化传播也可能引起文化冲突。
当一种文化强加于另一种文化时,可能会引发抵触和冲突,如文化同化过程中的抵抗现象。
3. 文化变迁文化传播促使文化不断变迁和发展。
新的文化元素的引入可能会改变原有文化的某些方面,促使文化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4. 全球文化的形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传播促进了全球文化的形成。
某些文化元素,如流行音乐和快餐文化,已经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现象。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
面对强大的文化竞争冲击, 我们该如何应对?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2、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孔子学院标识
为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 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 的学习条件,教育部决定设立海外孔子学院,2004年11 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举行挂牌仪式。 随后,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孔子学院也挂牌成立。 现在中国已在80多个国家设立了孔子学院。
文化传播的践行者 ——我宣传,我自豪
梦回汉朝… 梦回唐朝… 梦回清朝… 今朝…
传媒及其发展
口语
文字 印刷 电子 网络
大 众 传 媒
传媒的发展阶段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口语 报纸、杂 志、书籍等 手机短信
2、现代传媒的 手段
电视
互联网
探究三:这则广告蕴含了哪些信息?
探究三:这则广告蕴含了哪些信息?
• • • • 文化传播(信息、观念、情感等) 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文化影响力 ……
张 春 华
探究一
在以下几段历史时期,文化交流的 途径有哪些?请说明理由
梦回汉朝… 梦回Βιβλιοθήκη 朝… 梦回清朝… 今朝…商人进行 贸易活动 (一)文化传 播的途径 人类迁 徙活动 重 要 形 式
教育
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 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
探究二
在以下几段历史时期,文化交流 的手段有哪些?请说明理由
文化的传播
01 02 03 04 05 06 07
文化 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方法 文化传播的作用 历史上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特性 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01 02 03 04 05 06 07
文化 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方法 文化传播的作用 历史上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特性 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什么是文化:
01 02 03 04 05 06 07
文化 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方法 文化传播的作用 历史上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特性 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文化传播的作用:
文化 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方法 1、人之为人从传播起。 文化传播与人类文明共振起伏、互动互进、休戚 相关。没有文化传播,便没有人类的文明。 2、文化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享。 传播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一切文化都 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 3、传播就是力量,传播就是生产力。 人际传播关系的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的改进;产 品消费定位的引导;社会价值道德的判断;社会 舆论报道的导向;公共关系事件的改善;教育文 化事业的优化; 4、传媒的世界化和世界的传媒化是当今时代的一 个显著特征。
01 02 03 04 05 06 07
文化传播的作用
历史上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特性 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01 02 03 04 05 06 07
文化 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方法 文化传播的作用 历史上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特性 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01 02 03 04 05 06 07
文化 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方法 文化传播的作用
文化传播的特性
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文化传播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社会性。文化传播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 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二是目的性。人类的文化传播与动物本能性 的机械生成传递有着本质的不同。 三是创造性。文化传播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 动力系统。 四是互动性。文化传播是双向的,是传播者 与受传者之间信息共享和双向沟通与交流的 过程。 五是永恒性。文化传播生生不息,绵延不断, 超时空、跨种族,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 的始终,是恒久长存的人类活动。
文化传播学-符号与传播(1)
1.语言的分类: 狭义的语言:具有自身独特结构、功能和规则的
日常语言,包括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 内部语言。 广义语言:指代人类文化的每一种形式,如神话、 宗教、艺术、科学等。
2.语言与文化特征的关系:
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征明显地反映在该民族运用的 语言的各个历史时期之中。
——洪堡特
和误解,特别是对非语言符号传递的信息。同样, 这也是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第一节 符号与符号学
符号的功能: 1.认知功能:符号可以帮助人们进行理性思考,
把握事物的本质 2.传播功能:在社会公约的基础上,符号额可以
作为信息的载体,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沟通和 情感交流。
一、符号与文化
传播关系涉及的是分享信息符号。
2.文化与符号: 符号系统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符号的行为: 1)人类文化的进化依赖于创造和运用符号的能
类的经验和成就。
二、符号学研究的思想基础
1.现代符号学的分支: 1)语义学:研究符号与它所指称的外部世界关系
羽化、登仙
贡献3:把不同的语言形式分为语言和言语(书 面语和口头语)
语言:以共时性为特征,书面语,稳定 言语:以历时性为特征,口语,变化 语言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3.皮尔斯的现代符号理论 1)贡献: 不仅关注语言的内部结构,还注重把外部世界纳
入他的理论视野;对符号学的分类,打破了索绪 尔的“符号(能指)——意义(所指)”二元符 号模式,把符号表现为一种符号自身、对象和阐 释三者之间合作的符号化过程。
3)人类置身其中的世界,不是由纯粹事实组成 的经验世界,二是由符号形成的意义世界。人们 总是由一个符号系统进入另一个符号系统,不停 地对符号进行编码和译码。
文化传播学课件1第一章文化传播学导论
第一章 文化传播学导论
01 基本概念与核心议题 02 文化传播的功能与意义 03 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核心议题
• 传播与传播学 “传播”,英文为“communication”,有传播、交流等多种含义。一般我们在使 用这个概念时,多指“信息”从“信源”出发,经由渠道到达“信宿”。早期,传 播概念强调的是,信息的单向传递和意义再造。但作为一个开放性词汇,“传播” 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事实上,除了单向度的传播与分享之外,传播的另外一层 含义就是,“双向的或共同的互动交流机制”。就实践层面而言,“传播”就是人 类运用符号并经由媒介来交流信息、传递感情和交流意义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知识链接
• 初级群体-广场舞大妈 :
“Dama”,又称“广场舞大妈”、“中国大妈”,本意是指那些 热情冲动、精力充沛,但有时也会盲从算计的离退休女性群体。 她们形成文化体公共体的方式,比较特殊。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 初级群体,“Dama”有某种非组织关联,其成员间情感色彩浓厚。 在演变过程中,这一初级群体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准组织结构形态。 “领舞者”在这样的群体中起着结构形塑的重要作用,“口信约定” 是广场舞大妈沟通信息的主要方式。这一群体的社会影响力,甚 至国际认知度都在增强。2013年4至6月,国际金价下跌,许多中 国消费者纷纷抢购黄金,其中包括“中国大妈”这个特殊的社会 群体。她们甚至被称为“影响全球黄金市场的一支主力军”。不 过,《华尔街日报》在专门创造并推广“dama”这个概念时带有 一定的贬义。他们认为,“中国大妈”是擅长利益计算但缺乏能 力眼光的社会群体。
文化传播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 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____培根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 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 观念、情感和信仰, 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 动。
两 个 都 应 该 摒 弃
传递环保意识的方式和媒介: 传递环保意识的方式和媒介:
1、及时提醒和制止身边的青少年破坏环境 (口语) 口语) 学校增加环保课程, 2、学校增加环保课程,对学生实面标注倡导环保的图文 商品)
4、在电视上播出关于环保的公益广告 (电视) 电视) 5、开设关于环保的综合网站或论坛 (网络) 网络) 6、在报刊中开辟环保专栏 (印刷、报刊) 印刷、报刊) 7、在黄金时段安排关于环保的广播节目 (广播) 广播)
举出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举出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利玛窦献《 利玛窦献《坤 舆万国全图》 舆万国全图》
张骞通西域 班超遣使通大秦(古罗马) 班超遣使通大秦(古罗马)
马可波罗撰写《 马可波罗撰写《东 方见闻录》 方见闻录》 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
(四)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四)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和平之旅 历史壮举
2005年是郑和首次下西 2005年是郑和首次下西 600周年 周年。 洋600周年。 600年前 年前, 600年前,郑和七次率船 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历时28 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历时28 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 规模的海上探索与交流之先 今天, 河。今天,当我们再次面对 海洋,面对世界时, 海洋,面对世界时,我们明 在新时期的历史之旅中, 白,在新时期的历史之旅中, 在谋求民族复兴的征途上, 在谋求民族复兴的征途上, 我们将坚定地扮演一个开放、 我们将坚定地扮演一个开放、 和平、奋斗的角色。 和平、奋斗的角色。
文化传播学课件 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传播
(2)伯明翰学 派(文化研 究):R·威廉 斯、S·霍尔, 上层建筑和意 识形态
28
(3)意识形态 “霸权理论”
29
(4)哈贝马斯 批判理论:综 合的合理性
30
文化传播学
第一章
传播学: 1、理论:网络、思想、影视、
大众 2、应用:政治、经济、文化、
区域
2
第一节 文化
一、界定 1、定义:余英时——160多种 (1)广义:人类社会历史实践
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总和。
3
(2)狭义:社会 的意识形态,以 及与之相适应的 制度和机构。
2、属性: (1)整体性(社
会生活模式)
4
(2)阶级性(阶 层)
(3)民族性 (4)区域性:大
河、海岸、森林
5
(5)稳定性 (6)流动性 (7)历史连续性 3、构成 (1)物质文化:前
提、基础,最活 跃,最易变动
6
(2)制度文化: 协调、保证,中 介环节,最敏感 最具弹性
7
(3)精神文化: 核心与根本,最 核心最稳定、最 不易变动
三、文化传播Βιβλιοθήκη 161、定义: (1)文化传播:人
们社会交往过程 产生于社区、群 体及所有人与人 之间共存关系之 内的一种文化互 动现象。
17
(2)文化 传播学: 研究社会 文化信息 系统及其 运行规律 的科学。
18
2、特征 (1)社会性 (2)目的性 (3)创造性
19
(4 )互动性 (5)永恒性 (6)开放性 (7)多元性 (8)融合性
8
4、功能 (1)传播 (2)认知 (3)教化 (4)协调
9
(5)创新 二、分类 1、内容: (1)高雅文化—
论述文化传播的各种方式及其特征。
论述文化传播的各种方式及其特征。
答:1、扩展扩散在一个核心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观念或新创造逐步向外扩散,使得接受这种文化的人和出现的地区越来越多。
如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在7世纪以来从其源地阿拉伯半岛扩大到埃及、北非和中东,后来甚至到中亚、印度以及东南亚,扩大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的分布范围。
如占城稻,又称占禾或早禾,原产越南的中南部,最早传入中国福建地区。
占城稻有很多优点,如耐旱、穗长而无芒,粒差小,对土壤适应性强,生长季短,从播种至收获仅50余日。
因该稻原为热带品种,经多次移植试验才得以成功,它为中国长江以南与淮南地区的双季稻和稻麦两熟制提供可能,所以从福建向北传播,到北宋真宗时已进入淮南地区。
又如,棉花是从南方和西北两路传入中国的。
在东汉时在海南、云南已有种植,南北朝时西北地区已出现棉花。
但是,中国的中原地区直到宋末元初才有种植。
因为很多农作物的传播有适应当地水土的过程,加上古代交通不发达,信息传递较慢,所以传播较慢。
扩展扩散主要分为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
在扩散过程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短的,称为扩展扩散,扩展扩散是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由人们接力似地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
扩展扩散又可分为三种:(1)传染扩散。
它是指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已经接受它的人,传给正在考虑接受它的人的扩散过程。
(2)等级扩散。
它是指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划分标准的空间等级中,由高至低或者由低至高的扩散过程。
(3)刺激扩散。
它是指一种文化现象由一地传到它地后,保留了思想实质而摒弃了具体形式的扩散过程。
2、迁移扩散迁移扩散是指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以人为载体,从一地长距离带到另一地的扩散过程,这种扩散方式有可能创造新的分布区即通过个人或群体的迁移活动,把新观念或新工艺带到新的地区。
这种扩散作用不仅传播距离远,而且同原文化区之间有很大间隔。
又可分为两种类型:(1)迁居型扩散:例如,随着欧洲移民涌入美洲和澳大利亚,他们将欧洲的宗教、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也带到了那里;我国华侨移居东南亚造成的中国文化在那里的传播等等。
中医文化传播的现代语境(一):语境与传播
中医文化传播的现代语境(一):语境与传播
丁颖;魏一苇;严暄暄;何清湖
【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年(卷),期】2018(020)001
【摘要】本文梳理了经典语境理论,探讨了中医文化传播的现代语境.中医文化传播的现代语境是由外部环境和内部认知环境构成,其中外部环境具有社会的现代化、新媒体的兴起和广泛运用以及全球化的革命性变化等特点,而内部认知环境主要以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东方与西方思潮的相互冲击为主要特征.现代语境影响和制约中医文化传播活动,为促进中医文化传播,需把握语境.
【总页数】5页(P78-82)
【作者】丁颖;魏一苇;严暄暄;何清湖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长沙4102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
【相关文献】
1.中医文化传播的现代语境(五):“他者”之音——海外“本土中医” [J], 魏一苇;严暄暄;何清湖
2.中医文化传播的现代语境(四):跨文化传播与全球化 [J], 胡以仁;易法银;盛洁;朱民;丁颖;严暄暄;何清湖
3.中医文化传播的现代语境(三):新媒体 [J], 严璐;冯雅婷;严暄暄;何清湖
4.中医文化传播的现代语境(二):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 [J], 盛洁;丁颖;严暄暄;何清湖
5.后现代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新向度
——基于李子柒的短视频分析 [J], 李小华;华凯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历史视角的现代物质文化
二、结构视角的现代物质文化
(一)文化结构和文化内容
1 .文化结构
2 .文化内容
(二)现代物质文化的特征
(三)现代物质文化的实质
第三节物质文化传播类型
一、物质生产文化
(一)采集、狩猎文化
(二)游牧文化
(三)农耕文化
(四)工业文化
二、物质消费文化传播
(一)饮食文化
物质消费文化传播
现代物质文化的特征
学时安排
第一节物质文化及其发展(1学时)
第二节现代物质文化(1学时)
第三节物质文化传播类型(1学时)
第四节物质文化传播的原则(1学时)
第五节物质文化传播技巧(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后记
作业:现代化、现代文化、现代物质文化三者之间的关联性与区别?
预习:
其他:
人们的生活方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但人们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也对生活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一定的物质文化方式,给社会提供了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因素,造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所有的人都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以及婚丧嫁娶的礼仪、待人接物的要求,都要受到一定文化的制约,就连人们在生活中的心理、行为的表现形式,人们的思想情操,也不能不受物质文化的影响,实际上,生活方式本身就是特定文化模式的反映。
第四节物质文化传播的原则
一、物质性原则
二、地域性原则
三、开放性原则
四.时代性原则
五、多样性原则
第五节物质文化传播技巧
一、物质文化传播技巧概述
二、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传播技巧
(一)300万年前物质文化的传播行为
(二)4万年前——岩画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8000年)―鹳鱼石斧图
(四)公元前3500年——楔形文字
文化传播要有媒介,最原始、最基本的媒介是人,人的流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即使在目前信息化时代,人的流动对于文化交流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人的流动包括移居、访问、互派留学生、旅游和商业往来等。书籍和其他大众传媒,如报刊、广播、电视、电话等,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网络时代,电子网络是当代最普遍。最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它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宽、速度快和直观的优点。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
正如文化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一样.文化传播也相应地区分为物质文化传播和精神文化传播。
物质文化是指源于自然环境之中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文化,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等,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较密切,而且变化节奏较快,具有发展速度快、变化频率快的特点,是精神文化的基础。
物质文化又有人称为物态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人工产品,即文化的物质形态,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也称第二自然,是可以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实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深刻的物质基础。它凝聚着人的观念、需求和能力。无论是当代正在被人们使用和发展的高科技产品还是在考古发现中重现天日的石楷,只要是人类劳动的物质成果,都是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物质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每一件人类制作的物质产品,既有它的用途,又有一定的文化含义。例如,一枚学校的校徽是一个有形的物体,它不过是一块几厘米长的小金属片,由于上面印“北京大学”四个字,它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对于一个北京大学学生来说,它既是一位北大学生的身份证明,是一个出入校门和其他门卡的“通行证”,同时它又凝聚了一个学生过去十几年来努力学习的成果。对于学校而言,在这枚小小的校徽中,凝聚了学校近百年的光荣历史以及它在中国高等学校行列中的地位。总之,这枚校徽的价值远远超过小金属片本身的价值,它象征北京大学综合的文化整体。
(五)约5000年前——城市兴起过程中的传播行为
(六)公元前3000一前2000年——陶文
(七)原始传说中的炎黄时期~公元前16世纪——旗语
(八)原始传说中的炎黄时期——鼓
(九)公元前19世纪——汉谟拉比法典
(十)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邮驿
(十一)约公元前1066年以前——司母戊方鼎
(十二)公元前1066年——烽燧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文化的进步。在我国社会改革开放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现代化”是21世纪60年代以后才在西方社会科学中逐渐流行的一个术语.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社会学中.现代化是指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变迁,即人类现代工业的产生为发端.以科技发展为动力,在自身日益分化的基础上,向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的发展阶段转变的全面发展过程。传统与现代并非是对历史时期的划分,而是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宏观概括和把握,在时空维度上并没有确定的绝对坐标点。在文化学中,现代化的内容、特征与实质,应该从“大文化”―即广义文化的角度去理解。所谓广义的文化,是人在实践过程中认识、掌握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保存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社会制度的总合整体。只有从广义的文化去理解,才能真正把握现代化的内容,明确现代化的特征,抓住现代化的实质。
(十三)公元前1066年以后——周代开始使用玉制符节
(十四)公元前490年——马拉松赛跑的来历
(十五)公元前476年左右——灯语
(十六)公元前370年~公元前320年——中国古代军队中的旗鼓
(十七)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十八)公元前2世纪——印度的印章文字
(十九)公元前121年——匈奴民歌传唱历史
教案封面
教研室:广播电视新闻学
课程名称:文化传播
课程负责人:齐琦
任课教师:***
教学年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2011年8月1日
教案正文
课次
二
授课方式及学时
理论,6学时
授课章节
教学难点、重点及学时分配
难点:现代物质文化的实质
物质文化传播技巧
重点:什么是物质文化
文化结构
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
“文化传播”这个概念始见于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原始文化》一书,他指出各地区文化之间所以有相似之处,是由文化传播造成的。考察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除了从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以外,有许多是外来文化,比如中国的佛教就是从印度和中亚传入的,胡琴也不是汉族的乐器,至于西洋乐器在中国的普及更不用说了。文化传播有一个过程,美国人类家林顿把文化传播分为三个阶段: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思维方式、社会心理等,都会对该国人民的素质产生重要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人,其科学文化水平、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积累与发展,人类自身比以往更加聪明,人脑更为发达,人手更为灵活。而人类素质的提高,又会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规范的制定与执行过程,影响社会制度的进步与完善,影响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总之,社会文化通过影响人类的素质.从而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及精神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物质文化包括物质生产文化和物质消费文化。具体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园林文化、日用器物文化、舟车交通文化、劳动工具、工艺技术文化等。
物质文化即文化的物质部分,包括人类通过劳动制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小至筷子、衣服,大至摩天大楼、汽车等,都称为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代表着人类与自然环境斗争的工具,假如人类没有这些物质文化,可能早就因无法与自然环境斗争而消逝了。每个时代、每个国家或民族制造出来的物品,都凝结着那个时代、那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特点。如我们把出土文物称为古代文化,把小屯出土的文物称小电文化、殷虚出土的文物称殷虚文化。人们对时代的划分有时是以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为标准的,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机器时代、电器时代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发达程度,往往是通过他们的制造物表现出来的。我们常说,中国古代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其根据地就是中国古代曾经发明和创造了许多精美的物品。
文化传播,从地理空间上看是以信息源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根据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量递减的规律,靠近信息源的地方、传人最多,影响最大,接受也可能最多。跄离信息源越远,信息量越弱,被接受的可能性越少。另外在文化差异大、阻力大的方向,即使距离信息源近,也未必能接受多少外来文化;相反,在阻力小的方向,文化传播会很远,被接受的可能性也越大。
备注
授课方式:理论、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教案正文
文化由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组成。
第一节物质文化及其发展
一、什么是物质文化
二、物质文化及其发展
(一)物质文化影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与改造
(二)物质文化影响社会的发展速度
(三)物质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四)物质文化影响人类自身的素质
(二十)西汉(公元前206一公元23年)晚期——汉墓壁画
非物质文化包括信念、语言,行为方式、规范、价值观念、信仰、艺术等。从艺术上讲,又有高雅文化和流行文化之分。对于文化定义的多样性,人们会有不同的视角与不同的提法。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根本标志。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但一经产生就获得了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并且对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上,表现出制造者的需要、价值观和技能,器物、货品是文化要素。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产品,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以及为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或加工改造过的物质产品.都属于物质文化,其中尤以生产工具最为重要,因为生产工具凝聚了人们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我们对古代文化的了解,除了文献资料之外,就是依靠从地下发掘的古代器物,这些古代器物就代表着古代文化。物质要素是文化的基本要素,没有物质要素,人类便不能生存,就谈不上文化了。
影响社会发展速度的因素很多,而其中物质文化的影响非常突出。物质文化能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提供材料和蓝图,使人一进人社会就在前人既有的文化基础上有一个新的起点,而不必事事从头开始。人类在几百万年中摸索、掌握到的知识、技能,通过文化继承和积累作用,新的一代通过几年、十几年就可以掌握。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推动社会不断前进。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文化一直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引导推进作用。所谓整合功能,主要指文化的发展促使人们在思想上、行为上趋向一致,这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一个民族,由于具有共同的文化,不论他们是否居住在一个地方,也不论他们是否生活在共同的制度下都会有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都会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联结在一起,不可分离。如中华民族的文化,一直维系着居住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亿万炎黄子孙。整合功能维持社会秩序,而社会的引导推进作用则推动社会进步。物质文化在社会引导推进中的作用表现为提供物质文化知识,协调社会管理,巩固社会进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