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第二课时说课
《江南》(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江南(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山水诗,并能欣赏一首山水诗。
2.学习知识点:识字、领会词语,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江南的早春景象。
教学重难点:1.领会词语的意义和富有感情色彩的意境;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性认识;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名词解释。
2.引导学生谈论早春江南的美丽景象,启发学生观察和思考江南的美。
二、学习课文(30分钟)1.朗读课文,并带领学生一起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并注重基本词语理解和词语的感情色彩。
3.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并体会诗歌的意境。
4.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的字句用法、诗歌的表现手法。
三、欣赏音乐(15分钟)1.播放古筝演奏的《江南水乡·春色满园》。
2.让学生聆听音乐,体验江南春色。
3.引导学生表述自己感受的语言和意境。
四、小组活动(20分钟)1.文艺性活动: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创作一首短诗,表达对江南的思考和感觉。
2.演讲展示:学生将自己的诗作进行演讲或朗诵展示,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江南的文化氛围。
课后作业:1.背诵本课课文并体会其中的意境;2.完成若干几天的作业,并能够合理运用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山水诗歌的课程,需要耐心和细心地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帮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江南的义和文化氛围。
学生应该注重词语的意思和诗歌的表达手法,也应该加强课外练习和自行查找资料的能力,这么样能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
个别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弱,课下要给予额外辅导。
诗情画意美在江南———《江南》(第二课时)教学及点评
J iaoanjing X uan教案精选执教/肖群点评/屈万军【教学内容】部编一年级上册第3课【教学目标】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流程】一、揭题激趣,感受美1.课前经典诵读:《小小竹排画中游》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
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
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
(齐读,男女生赛读。
)2.听音乐赏图,由景入文师:同学们诵读的声音响亮,字正腔圆,真了不起!今天老师带你们听一首歌曲,(出示《江南汉乐府》新唱)看看谁能听懂歌曲唱的是什么。
师:歌曲听完了,哪个小朋友愿意说说自己的想法?生:那儿的荷花粉红粉红的,特别漂亮。
生:碧绿碧绿的荷叶像大圆盘一样,美丽极了。
生:这首歌唱的是江南的景色。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江南》,请小朋友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生:(齐)江南。
师:谁还记得诗中都描写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贴图片。
)【点评:经典诵读有深意,音乐赏图不在“酒”。
一下子将学生带到江南水乡,激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身临其境,陶醉其中。
】生:有美丽的荷花。
(教师在黑板上贴“荷花”的图片)生:有快乐的鱼儿。
(贴“鱼儿”的图片)生:有绿油油的荷叶。
(贴“荷叶”的图片)师:小朋友知道荷叶也叫莲叶,荷花也叫莲花。
谁来做小老师,把你知道的有关莲花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一下?生:我知道荷花在夏天开放。
生:我昨天上网查过,荷花有好几种颜色,有红的、白的、粉的、紫的……生:莲花可以结出莲蓬,莲蓬里面有许多莲子。
生:我还知道《小池》《池上》这些诗中都写到了江南的荷花。
我诵读给大家听听……师:请小朋友们把掌声送给这位爱读书的孩子!咱们班的孩子真会读书,在课外搜集了这么多有关荷花的知识。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宝宝,调皮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跳到了荷叶上,你还认识它们吗?【点评:美中胜收理脉络,恰当收集互补充,增加了学生———《江南》(第二课时)教学及点评. All Rights Reserved.教案精选J iaoanjing X uan对江南及荷花的了解,为后面品读江南之美做铺垫。
江南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江南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江南地理位置、风景特色。
2.描绘江南的风景和特色。
3.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江南的地理位置、风景特色。
2.教学难点:如何描绘江南的风景和特色。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黑板上绘制出江南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2. 播放视频
播放介绍江南的视频材料,让学生了解江南的地理位置、风景特色和生活习惯等。
3. 图片展示
展示江南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江南的风景特色。
4. 讲解文本内容
教师读取课文《江南》的内容,让学生听懂并理解文章大意。
5. 阅读学习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并记录要点。
6. 分组讨论
根据课文内容和图片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讨论江南的风景和特色,最后互相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
7. 个人表达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下对江南的印象和观感,并展示到黑板上。
8.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回顾江南的地理位置、风景特色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及学生写作表达的重点。
四、教学反思
1.通过视频材料和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江南的风景和特色;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主交流、彼此展示,更好地发掘课文内涵;
3.通过个人表达,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实际提高,更好地理解江南文化。
江南(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江南(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认识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特点;2.掌握生词“稻谷”、“丰收”、“胜景”;3.能听、说、认读本课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特点,掌握生词。
2.教学难点:呈现江南地区环境和特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多媒体课件、互动性实物等方式呈现。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课前活动1.听歌曲《江南》齐唱,情感预热。
2.展示江南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预测一下这个地方有什么样的特点。
2. 课堂活动(1)呈现课文1.分小组展示图片、PPT等,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特点;2.朗读课文、音、调味道,聆听江南的美丽。
3.教师手持图片、物品等实物,让学生在三分钟内进行信息提取,思考问题在讲解后回答。
(2)读课文1.师生齐读课文,认真听读发音,理解词意;2.教师对生词进行讲解、用例说明,重点词语供学生重反复背诵。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组,让组员集思广益,及时掌握知识点,对问题共同探讨;2.设计讨论小组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充分开展小组合作、互动等活动。
3.师生共同评论,通过讨论达到更好地学习目的,把握学生基本能力。
3. 课后活动1.完成学生听、说、认读本课课文的同步测试;2.教育孩子对江南自然风光的保护意识,让家长带领孩子观察身边的环境,并纪录下来;3.让孩子可以通过画画的方式进行创作,创造江南的多彩世界。
四、总结评价本课程主要是通过多种方式对孩子进行教学辅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特点,同时提高孩子们的关注能力和思考能力,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整个教学过程活动性强、形象直观、生动有趣。
在课后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和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学习。
《江南》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江南》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江南》这首儿童诗,了解江南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2.通过颂扬江南之美,引导学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向往;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中的意思,尤其是与江南风光相关的词语;2.能够准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2.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江南美景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重点让学生了解江南这个美丽的地方,让学生感受江南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了解江南的建筑、园林、美食、苏绣等等。
让学生对祖国的美丽地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江南的风光视频,让学生欣赏江南的自然风光,并提问:“这是哪里?”“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的?”“我们去过吗?”2. 学习诗歌(20分钟)教师朗读诗歌,并让学生跟读。
然后教师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岸边、遮天蔽日、似箭、游荡、环绕、欢笑声、天鹅、钢琴声、青蛙、池塘、鱼儿、梦幻、鸟儿、苏绣”。
3. 注重感受(20分钟)教师让学生重点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你们最喜欢诗歌中哪句话?”“为什么?”4. 描写江南(20分钟)教师让学生细读诗歌中的描写,并让学生思考和发言:“江南有什么特别的美?美在哪里?美的是什么?”5. 知识梳理(10分钟)教师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然后进行梳理。
五、作业布置1.背诵并朗读本课的诗歌;2.带着家长去附近的公园或湖边,观察身边的美景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和美好的情感。
课上安排了多个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本节课的作业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让学生得到了视觉和情感上的体验。
3.江南(第二课时)(教案)一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3. 江南(第二课时)教案一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3)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朗读、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3)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3)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幅江南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
(2)教师简要介绍江南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激发学生对江南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评价并指导。
3. 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本课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生字书写比赛,评价并指导。
4.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片、生活实际等,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5. 拓展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江南的认识和感受。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
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笔画竖弯,会写“西”。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过程:一、想象情境,读懂诗句1、出示课文插图,引入:面对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用“我看到()的荷叶”说话。
引导学生说说荷叶的颜色、形状,体会这么多又大又绿的荷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的情景。
老师总结:眼前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幅“莲叶何田田”的美景。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以提供句式的方式,引导学生规范表达,并理解诗句“莲叶何田田”的意思。
2、教师启发学生想象:这茂盛的荷叶,散发着迷人清香的荷花会把谁吸引来?采莲姑娘撑着小船来采莲,她们的心情怎样?让我们怀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这句。
3、教师:除了采莲姑娘,还有谁也很开心?(河里的小鱼)。
你从哪句诗中读懂的?(鱼戏莲叶中,意思是鱼儿在做游戏。
)(1)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小鱼在做什么游戏,它们是怎么嬉戏玩耍的。
提供句式引导学生开展说话练习:鱼儿在荷叶间玩()的游戏,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
(2)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读出诗句恰当的停顿。
引导学生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规范表达。
在表达的过程中想象画面,感受情趣。
4、聚焦方位词:东、西、南、北。
(1)标注东南西北方位坐标,建立直观感受。
(2)发现诗句中的两组相对的词:“东—西”“南—北”。
(3)参照方位坐标指示,引导学生配上鱼儿游的动作,边做动作边朗读诗句。
5、分小组合作表演,背诵诗句。
二、拓展阅读,积累知识1、江南的美可不只这迷人的荷塘,我们继续去观赏吧。
(教师出示图片或课件。
)2、教师:看到这些景色,你想说什么?指名说。
3、小结:千百年来江南的美景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白居易写的《池上》。
课外拓展,通过教师出示图片,也可请去过江南的学生展示照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江南,感受江南的美丽风光。
《江南》(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江南(第二课时) (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及风土人情。
2.认识中国地图,能够标出江南地区的位置。
3.掌握准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江南地区的基本情况,认识中国地图,准确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形成综合性技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江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俗,并引导学生在课前研读课文,预习本节课。
2. 讲授课文1.课文朗读。
让学生各自认真阅读一遍课文,然后逐句逐字朗读。
2.课文理解。
教师先给学生出示一张中国地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找到江南的位置,然后讲解江南的地理情况。
接着,教师分别解释一下生字的含义,然后与学生一起解读课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课后练习1.阅读练习。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向同桌讲解课文的大意,同时渐进式地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课文背诵。
让学生整体朗读,并渐进式地进行课文背诵练习。
然后,要求学生将所背诵的课文录音上传至班级网盘中,促进课外学习和交流。
四、作业布置学生通过颜色笔将中国地图上的江南区域圈出,并写出江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俗,以及自己的感受。
同时,要求学生继续温习课文,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五、板书设计江南自然环境水网纵横、江南水乡;自然资源丰富人文风情山水田园、文化历史悠久;南粤音乐、姑苏词派、江浙沪小吃等六、教学反思1.该教学设计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江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同时让学生建立起对中国地图的感性认识,对于学生学会地理方位、学会珍爱自然有很大帮助,课堂展现了较高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2.在课后点评中,有个别学生存在较大的发音准确度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语音练习和个别调整。
《江南》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江南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江南地域环境和自然特点;
2.学习描写江南景色的语言,欣赏文学作品;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1.《江南》课文;
2.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学生课本和笔记工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展示江南的美景,让学生感受江南的风景、气息和文化沉淀。
2. 课文解读
1.朗读课文,学习词语和句子。
2.分组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表演课文。
3. 欣赏文学作品
读一些描写江南风景的经典诗歌,如《钱塘湖春行》等。
通过欣赏和解读来进一步深入理解和体验江南的风景和文化。
4. 学生感受
让学生用笔和纸,画出他们对江南的想象。
然后请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画江南的心理感受。
5. 师生互动
与学生分享一些江南故事。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和地方,从而更好地理解江南的文化和风景。
6. 课后练习
1.让学生呈现一个江南词汇表,学习江南风俗风景的专业术语。
2.给学生布置阅读一些江南故事或诗歌并完成相应的读书笔记。
教学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学生思考、深入分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想象力。
老师应当还鼓励学生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小程序等工具来探索、学习和分享江南的历史和文化。
特别是在语文这门学科,这样的学习方式也适用于文化艺术教育的其他课程,加强了跨学科学习。
参考资料
1.韩愈《洛阳牡丹》
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杨维桢《浣溪沙·谁唤浮名昨日情》。
江南(第二课时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江南(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2.学习表达江南地区的特点和优美的自然风光;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4.激发学生对祖国风土人情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2.掌握表达江南地区的特点和优美自然风光的语言表达;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文字和图片来感受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2.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江南地区的特点和自然风光。
教学内容及方法一、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本课是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二课《江南》。
2. 课外扩展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外资料、小说、游记等,了解更多关于江南地区的知识。
二、教学方法1. 视觉方式通过展示图片、地图等视觉资料来感受江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 朗读方式通过师生朗读教材、口头复述及表演等方式,来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3. 互动方式采取互动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对江南地区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设计1. 导入环节(授课时间:10分钟)教师播放有关江南地区的短视频或PPT,引起学生对江南地区的兴趣。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通过对图片的看、思、想,感受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情味道。
2. 课堂讲解(授课时间: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江南的特点,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
3. 听读练习(授课时间:2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并引导学生跟读。
随后,教师以句子、段落为单位,细致分解课文,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表达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的感受,纠正语音语调和语法错误。
4. 互动探究(授课时间:15分钟)采取小组方式,结合图片展示、地图介绍等,引导学生探究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5. 课后作业(授课时间:5分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综合性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找资料、背诵课文,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或发言。
江南水乡说课稿
十、说板书设计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 段已经走入课堂,但是板书在教学中仍起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清晰准确的记忆所学 内容。
江南水乡
• • • • • •
水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家→ 美丽的风景画
鱼米之乡→ 丰富的农产品
十一、教学反思
•
开放式课堂的生成。我在教学中重视用开放 的视觉处理教学。 其一,课程内容的开放。我根据实际需要, 灵活运用教材,通过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 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教 学目标的达成,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 其二,学习方式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没有局限 在课堂的40分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来自于课外, 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信 息、才能的平台,课堂气氛自由、开放。
三、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 自然环境,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 • 教学难点:探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 活的影响 。
四、学情分析
• 由于我们地处北方,因此学生对南方的自 然环境和物产比较陌生,只能从影视或书 本中获得一些片段的模糊的认识,对于全 面清晰地了解江南水乡有一定的难度。
六、说教法
• 启发式教学:要想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必须从 他们最熟悉的事物切入。如:创设情境,走进江 南,出示挂图“江南水乡”景象图;集体朗诵白居 易的一首诗《忆江南》。 • 鼓励式教学: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 己的看法,对学生一些独到的见解,给予及时的 肯定。 • 教学时不必局限于教材,要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 作导游向游人介绍江南水乡。。
• 课堂教学结构决定着一堂课中教与学的活 动顺序,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 活动,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与教 学结构有关。因此,我从学科特点和学生 的认知现状出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框架: • 第一环节 链接生活 活动导入 创设情境,走进江南。出示挂图“江南水 乡”景象图;集体朗诵白居易的一首诗《忆 江南》,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社会教材第五册《江南水乡》说课稿
一、说教材教学内容:《江南水乡》是人教版社会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大纲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社会常识,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家乡和祖国的地理常识;初步了解我国的国情国策,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情感;知道水乡人们的生活。
教材分析:《江南水乡》一课分为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本课教材内容由引文、太湖人家鱼米之乡三部分组成,还附有两张地图、两幅插图、找一找读一读以及说一说。
其中引文点出了江南水乡的大致范围和地理位置,还点出了江南水乡在地理环境和经济文化方面的总体特征。
太湖人家这部分课文,通过形象描述太湖人家是生活环境,给学生展示了两幅独具江南水乡特色和水乡小镇景象的图画。
而鱼米之乡这部分课文主要写江南水乡的农业。
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一、初步了解江南水乡最主要的环境特点,以及江南水乡的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知道江南水乡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以及江南水乡享有盛名的农副产品。
三、初步了解江南水乡人们生活条件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江南水乡的地理知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因为江南水乡就是我们的家乡,所以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很亲切的。
因为课文里的东西大家都很熟悉,不会感到陌生。
但又有一句话:有了距离才有美。
江南水乡与本单元前几课相比,缺少了新奇的感觉。
亲切与新奇,小学生会倾向于哪个呢?其实这并不是我着重考虑的问题,因为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一堂课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来,因为无论是亲切的东西还是新奇的东西都只是表面化的,我们教师的教学不能指望教材的亲切或是新奇程度。
本课是一篇介绍性质的文章,是典型的社会课。
其实社会课教材内容性质偏向于解释说明介绍决定了教学时教师讲授比较多,加上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机会并不是太多,就使社会课不那么吸引人。
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让课有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参与进来。
江南(第二课时 版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江南(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江南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理解江南的美丽风景和文化底蕴。
教学重点1.江南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江南的美丽风景和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理解江南的文化底蕴。
教学准备1.教师PPT;2.江南精选图片。
教学过程1.引入1.师生互动,幼儿谈论和思考问题:“今天我们学习关于哪个地方的知识呢?”2.老师介绍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并引导幼儿想象江南的自然环境。
2.授课1.幼儿欣赏江南的美景图片。
2.老师介绍江南的美景和文化底蕴,以及江南有哪些名人。
3.老师让幼儿了解江南的名胜古迹,并介绍江南的传统汉字文化。
3.活动1.教师引导幼儿创作“江南美景画”,并用简单的汉字为画作命名。
2.教师组织幼儿“江南寻宝”活动,让幼儿在江南名胜古迹中寻找汉字。
4.总结1.老师用简单的语言复习江南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美丽风景和文化底蕴。
2.老师鼓励幼儿喜欢江南的美丽风景和文化,学习汉字的魅力。
教学评估1.教师评估:对幼儿的观察和记录,看幼儿是否能够了解江南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以及江南的美丽风景和文化底蕴。
2.学生评估:自评和互评,让幼儿在欣赏和创作活动中得到自信和乐趣。
课后延伸1.家长在陪读中可以加深幼儿对江南美景的印象,可观看一些更丰富的江南美景影片。
2.教师可翻阅一些专业书籍来更深入了解江南的文化底蕴,从而提供更加深入详细的江南文化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1.儿童年度美术作品展/江南美景画,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多维度呈现江南文化,江苏教育报3.江南文化的艺术表现及心理功能,江南大学教育系。
3.江南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3.江南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用普通话流利地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用普通话流利地表达。
3. 培养学生对江南水乡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江南水乡的美。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用普通话流利地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等教具。
2.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江南》的第一课时,知道了江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江南》的第二课时,一起去感受江南水乡的美。
你们准备好了吗?2. 学生回答:准备好了!二、新课展示1. 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2.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江南的哪些美景?(2)学生回答: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
(3)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美景。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
(2)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流利地表达。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
4. 感受江南水乡的美(1)教师播放江南水乡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们觉得江南水乡美在哪里?(3)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江南水乡的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2. 学生谈收获:这节课,我学会了正确朗读课文,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学会了生字词。
我觉得江南水乡真的很美,以后我一定要去那里看看。
江南(第二课时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江南(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所描述的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了解江南地区的特点,如气候、地理环境等。
•学习运用一些江南方言词汇。
技能目标•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把握语音语调。
•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能够用学过的江南方言词汇表达简单的意思。
情感目标•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培养对江南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对方言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学习运用一些江南方言词汇。
教学难点•学生对方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差。
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教学。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情景模拟法•问答法教学手段•实物•影视资料•语音文件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有需要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2. 预习(10分钟)•让学生观看一些江南的风景图片和特点介绍资料,引导他们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提醒学生关注气候、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并与自己身处的地理位置进行比较。
3. 授课(30分钟)•朗读课文《江南》。
•针对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解释和讲解。
•教授一些江南方言词汇,例如“哒哒”、“潮汕”、“吊脚楼” 等,让学生学习运用。
•让学生跟读课文,并注意语音语调。
4. 合作探究(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描述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运用自己学习的方言词汇。
•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资料,也可以自己寻找相关资料进行了解和展示。
5. 总结(5分钟)•让学生谈谈感受,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课堂练习•跟读课文一遍。
•在小组内各自表述关于江南的认识。
•用一个江南方言词汇造个句子。
六、课后作业•朗读课文《江南》。
•画出对于江南地区自己的认识。
•查找江南方言词汇,并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于江南地区的认识。
江南水乡第二课时说课
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第二单元江南水乡第二课时鱼米之乡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本节课主要讲述江南水乡的气候特点、以及在此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主要的主要的农作物、自然景观、人们的生活习俗等。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区域的优美如画的“水乡”风景和丰富的物产——鱼米之乡,树立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民族自豪感。
2、知识目标:本区域的气候特点、主要的农作物、人们的生活习俗、自然资源以及景观特点。
3、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理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与农业、自然景观、人们的生活习俗的因果关系。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比较分析与归纳能力。
(三)、重、难点本区域的自然特点、人文特点以及两者间的因果关系。
二、教具准备《中国地形图》、《长江三角洲地区图》、本地区自然景观图。
奖品小红花若干。
《江南美》歌曲视频。
三、说教法导学案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模拟旅游、比较分析等。
重在区域地理的学法指导四、说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应当突出三个理念:1、重视品社课的德育理念。
2、重视“学为主体,教为引导”的新课程理念。
3、强调“区域地理”内容的教学理念,即以本区域为载体的区域地理要素有哪些?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授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同位、前后位,四人一组。
选出组长。
(一)、情景导入:课前播放视频歌曲《江南美》,(旨在突出品社科的德育特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江南水乡的感性认识)。
(二)、温故知新:教师依次展示《中国地形图》、《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帮助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的本区域的地理位置(我国南方、沿海、沿江)、地形特点(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习新课:主要采用学案导学的授课方式:1、教师出示导学案:大屏幕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提纲: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学生自读课本、预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点:,土壤,河湖、灌溉,使之成为农产品最丰富的。
《江南水乡周庄》教案第二课时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
教具准备
教学插图。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7)
1.认读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想象品味(20)
1.学习第三段。
教师有感情地叙述:周庄的水意味无穷,桥是水上的一道风景,又是文化的积淀。
现在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其中富安桥最有名。
⑴生找出描写富安桥的两句话自读体会。
再出示桥的图,比赛读写桥的句子。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桥楼合璧”“飞檐朱栏”,让学生体会到石桥的古色古香,引出对建桥人的赞叹。
⑵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都是有感情地叙述:周庄的桥,周庄的水,印证着同庄的历史。
这桥,这景,这川流不息的运河不正是周庄的情致所在吗?
2.学习最后一段。
⑴引读。
⑵出示最后一段赏析。
⑶引读。
将最后一段与二、三估,结合引读。
三、拓展延伸(8)
1.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外了解的信息,想象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吗?
2.再次投影周庄的图片,请学生说一句话,表达学习课文后的感受。
四、课堂作业(5)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江南水乡教案及说课分析
江南水乡教案及说课分析第一篇:江南水乡教案及说课分析11、江南水乡——周庄教学目标:1、图文结合,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欣赏出江南水乡-周庄的水美和历史的久远。
学习难点:感受周庄独特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法三疑三探学法自学、合作、探究教具学具周庄及其他水乡小镇的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请同学们说一说跟爸爸妈妈去过什么地方旅游。
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
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
说说你对周庄的印象及课前你也到的周庄概况。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3分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1、周庄是个什么地方?2、它有哪些秀丽风景?3、为什么把周庄成为江南水乡?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请看:(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5 分钟)自探提示: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的读音。
2、交流读懂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讨论解决,读不懂的或重点词语随文学习。
3、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美?二、解疑合探(15分钟)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的读音。
2、检查生字读音。
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3、交流读懂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讨论解决,读不懂的或重点词语随文学习。
4、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美?二、细读课文,想象品味(学习课文1~2段)。
1、齐读第一段,说一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江南》(第二课时)教案
《江南》(第二课时)教案课时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学习生字“可西”,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开火车读生字。
2、揭示新课。
二、朗读课文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姑娘是怎样采莲的?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
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
(指读)3、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1)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2)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4)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4、美美地朗读第一句话。
5、看图描述:小姑娘在莲叶丛中一边采莲,一边唱歌,听她们唱的多快乐呀!(放录音)小姑娘的歌声惊动了谁呀?6、看图:鱼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游水的呢?7、诗句里是怎么讲的?(指读)8、鱼儿在莲叶间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游的怎么样?(1)指导朗读。
(2)比赛读,齐读。
(3)请学生扮演小鱼活动活动。
9、连起来读课文。
三、背诵练习、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自己看图试背。
表演背。
(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2、指名背诵。
我的修改:齐背全文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渗透教育)四、学习生字1、出示:西可2、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1)“可”字的末笔是竖钩。
(组词)(2)“西”按笔顺写准确。
(组词)4、学生描红,临写。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说课(推荐2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说课(推荐2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三个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阅读与鉴赏: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3.表达与交流:根据诗句,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想到的画面。
教学时间:2课时说教学过程:任务一:初识江南,趣认生字1.出示江南风景,学生说说看图感受。
知道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吗?2.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边指长江边介绍:长江从西流到东,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
“江南”的“江”指的就是长江。
板书:江。
介绍新偏旁三点水。
你还知道哪些带三点水的字?带三点水的字一般和什么有关?3.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方,美丽又富饶,被人们叫作江南。
板书:南。
认读南,读准第二声。
4.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汉乐府诗题目就叫《江南》。
齐读课题。
5.古代的江南到处生长着美丽的荷花,每到夏天,年轻的小姑娘就会划着小船去采莲,出示采莲图。
“采”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试说。
出示,识记“采”。
谁能给“采”字找朋友?(采摘、采蘑菇、采花、采蜜、采莲。
)6.“莲”也是生字,(出示“莲”)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莲”的这个(草字头变红)新偏旁叫做草字头,你还知道哪些带草字头的字?带草字头的字一般和什么有关?7.“莲”就是一种水生植物,(出示)认识莲的各个部位。
读一读“莲叶、莲蓬、莲花、莲子、莲藕”。
“采莲”采的是哪个部位?任务二:正确朗读,集中识字1.借助拼音大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圈出生字,大声读一读。
2.出示生字:可、鱼、东、西、南、北。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3.怎么记住这几个字呢?生试说。
“河”去掉三点水就是“可”,组词读。
出示甲骨文“鱼”,和现在的汉字比较记忆。
生活中在哪见过“东西南北”?出示路牌、地图、车票等认读生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说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应当突出三个理念: 整个教学过程应当突出三个理念: 1、重视品社课的德育理念。 、重视品社课的德育理念。 2、重视“学为主体,教为引导”的新课程理念。 、重视“学为主体,教为引导”的新课程理念。 3、强调“区域地理”内容的教学理念,即以本区域为载体的 、强调“区域地理”内容的教学理念, 区域地理要素有哪些?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 区域地理要素有哪些?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 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同位、前后位,四人一组。 (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同位、前后位,四人一组。选 出组长) 出组长) )、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 (一)、情景导入: 课前播放视频歌曲《江南美》,(旨在突出品社科的德育 课前播放视频歌曲《江南美》,(旨在突出品社科的德育 特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特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江南水乡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江南水乡的感性认识)。 )、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二)、温故知新: 教师依次展示《中国地形图》、《长江三角洲地区图》, 教师依次展示《中国地形图》 长江三角洲地区图》 帮助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的本区域的地理位置(我国南方、 帮助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的本区域的地理位置(我国南方、 沿海、沿江)、地形特点(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地形特点 沿海、沿江)、地形特点(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
第三单元
江南水乡
第二课时
鱼米之乡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教材简析: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讲述江南水乡的气候特点、 本节课主要讲述江南水乡的气候特点、以及在此气候条件形 成的主要的主要的农作物、自然景观、人们的生活习俗等。 成的主要的主要的农作物、自然景观、人们的生活习俗等。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本区域的优美如画的“水乡” 通过学习本区域的优美如画的“水乡”风景和丰富的物 鱼米之乡, 产——鱼米之乡,树立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民族自豪感。 鱼米之乡 树立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民族自豪感。 2、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 本区域的气候特点、主要的农作物、人们的生活习俗、 本区域的气候特点、主要的农作物、人们的生活习俗、 自然资源以及景观特点。 自然资源以及景观特点。 3、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理区域的位置 (1)、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理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与 )、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理区域的位置、地形、 农业、自然景观、人们的生活习俗的因果关系。 农业、自然景观、人们的生活习俗的因果关系。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比较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分析与归纳能力。 分析与归纳能力。 )、重 (三)、重、难点 本区域的自然特点、人文特点以及两者间的因果关系。 本区域的自然特点、人文特点以及两者间的因果关系。
4、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归纳总结: 位置 地形 决定 气候 河湖 影响 农业 人们的生活
以上为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要素、 教师强调 ,以上为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要素、基本方 法,我们学习每一个区域,都可用以上思路尝试解决。 我们学习每一个区域,都可用以上思路尝试解决。 5、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当地、黄土高原、 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当地、黄土高原、东 北地区做比较,找出区域差异,以突出本地区的区域特点。 北地区做比较,找出区域差异,以突出本地区的区域特点。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基本的学习 区域地理的方法)。 区域地理的方法)。 6、激情体验: 、激情体验: 做一次去“江南水乡”模拟旅行,你会看到哪些景观, 做一次去“江南水乡”模拟旅行,你会看到哪些景观, 你会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吗?( ?(旨在激发学 你会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吗?(旨在激发学 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问题的能力)。
思考: 思考: (1)江南水乡的房屋建筑有什么特点?原因。 )江南水乡的房屋建筑有什么特点?原因。 房屋瓦房、斜顶,和降水量丰富有关) (房屋瓦房、斜顶,和降水量丰富有关) )、水乡人传统的交通工具应当是 原因。( (2)、水乡人传统的交通工具应当是(船)、原因。(河道纵 )、水乡人传统的交通工具应当是( )、原因。(河道纵 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 水乡人生活方式( 娱乐)应当是什么样的? 水乡人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娱乐)应当是什么样的? 穿着较单薄、以大米饭为主、瓦房:凉爽、便于排水、 (穿着较单薄、以大米饭为主、瓦房:凉爽、便于排水、船 为传统的交通工具、划船,赛龙舟等。这些都与炎热多雨的气候、 为传统的交通工具、划船,赛龙舟等。这些都与炎热多雨的气候、 以平原为主的地形有关)。 以平原为主的地形有关)。 讲授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强调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讲授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强调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即一个 区域的位置、地形,决定了这个地区气候, 区域的位置、地形,决定了这个地区气候,而气候又影响了该地 区的农业、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也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区的农业、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也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这是本节的重点、难点), (这是本节的重点、难点),
2、学生自学(结合导学案自学,这一环节体现学为主体的 、学生自学(结合导学案自学, 教学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 能力、收集分析、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 能力、收集分析、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习成果展示:(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的基础上,以组 :(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的基础上 、学习成果展示:(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的基础上, 长为代表展示学习成果,采用抢答的方式, 长为代表展示学习成果,采用抢答的方式,每小组可以 回答一个问题。旨在培养勇于表现自我,积极思考、 回答一个问题。旨在培养勇于表现自我,积极思考、回 答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答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回答正确的小组, 生学习的积极性。回答正确的小组,老师可奖励小红花 一枚)。 一枚)。 在这一环节,教师逐题引导、帮助学生释难解惑, 在这一环节,教师逐题引导、帮助学生释难解惑,体现 教为引导的新课程理念。教师重点讲解以下问题: 教为引导的新课程理念。教师重点讲解以下问题: )、本地区成为 (1)、本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是什么? )、本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水稻的生长条件考 )、为什么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水稻的生长条件考 )、为什么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 虑) )、为什么有这些农副产品 (3)、为什么有这些农副产品 (联系当地湿热的气候) )、为什么有这些农副产品?(联系当地湿热的气候) )、我们这里为什么没有 (4)、我们这里为什么没有? )、我们这里为什么没有?
二、教具准备
《江南美》歌曲视频 江南美》
《中国地形图》、《长江三角洲地区图》、 中国地形图》 长江三角洲地区图》
本地区自然景观图。 本地区自然景观图。
奖品小红花若干。 奖品小红花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模拟旅游、 导学案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模拟旅游、 比较分析等。重在区域地理的学法指导。 比较分析等。重在区域地理的学法指导。
五、教学预测效果: 教学预测效果:
(一)、成功之处: )、成功之处: 成功之处
1、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本区域地理自然特点、人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本区域地理自然特点、 文特点,并以此为载体, 文特点,并以此为载体,进一步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基本要 素有哪些。 素有哪些。 2、进一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进一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三)、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
主要采用学案导学的授课方式: 主要采用学案导学的授课方式: 1、教师出示导学案: 、教师出示导学案: 大屏幕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提纲: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 大屏幕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提纲: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 学生自读课本、预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学生自读课本、预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尝试 解决以下问题: 解决以下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点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点: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点: ,土壤 , 河湖 、灌溉 ,使之成为农产品最丰富的 。 (注意它们间的因果关系)。 注意它们间的因果关系)。 )、水乡人主要的农作物是 (2)、水乡人主要的农作物是 )、 ,主食是 。 原因? 原因? )、我们这里主要的农作物是 (3)、我们这里主要的农作物是 )、 , 原因? 我们的主食是 。 原因? (4)、( )、(3)的差别的原因? )、(2)、( )的差别的原因? )、( )、( )、三角洲地区的农副产品有哪些 (5)、三角洲地区的农副产品有哪些? )、三角洲地区的农副产品有哪些? 茶园、蚕茧、油菜等) (茶园、蚕茧、油菜等) (6)、江南水乡是我国 产量最多的地方。 、江南水乡是我国__ 产量最多的地方。 我们这里有哪些农副产品和水产品来自江南水乡? 我们这里有哪些农副产品和水产品来自江南水乡?
(二)、难以把握的地方: )、难以把握的地方: 难以把握的地方
1、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死记硬背的东西,可能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死记硬背的东西, 难度不大,但对某一区域自然特点是如何影响人文特点的, 难度不大,但对某一区域自然特点是如何影响人文特点的, 可能分析不到位,不会尝试用所学的地理知识, 可能分析不到位,不会尝试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做不到活学活用。 中的实际问题,做不到活学活用。 2、由于课堂容量较大,时间可能较紧张。 、由于课堂容量较大,时间可能较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