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雷电颂》上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发展。写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面对黑暗现实,诗人 呼风唤雷,怒斥神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和对光 明未来的热情追求,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浩然正气。 第三部分:高潮。写蝉娟之死。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表现了光明 和黑暗、正义和邪恶势不两立的冲突。婵娟替屈原喝下了毒酒,她为能代 屈原而死感到高兴,突出展现了婵娟的高尚品格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
(4)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 吗?( 夸张 、反问 ) (5)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 拟人、呼告、排比
4、《雷电颂》中运用了这些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 达效果?(5分) (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
5、“风”“雷”“电”象征了( 光明的力量 )
忏悔 徘徊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 决。
1、理清思路,划分层次。
•第一层(1-8): 诗人呼唤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 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向往。 •第二层(9-13): 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表达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充满了 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
研读赏析
1、屈原的独白写了哪些景象?
写作背景: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 的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 山。 1942年,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 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 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潮。
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作了《屈 原》,借古讽今,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他借屈原的独白,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 了人民的愤恨。(写作意图)
前置作业
• 1、了解作者、戏剧及写作背景、给课文中的生字注音 • 2、 思考: (1)理清思路,划分层次。 (2)屈原的独白写了哪些景象?写这些景象时,运用了 什么手法? (3)讨论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有形的长 剑、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 的没有人的小岛)、“土偶木梗”的群像等象征义 (4)“雷电颂”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艺术特色? 什么叫呼告? (5)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1)忏(chàn)悔 (2)驰骋(chěnɡ) (3)迸(bânɡ)射 (4)鞭挞( tà ) (5)犀( xī )利。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到的修辞方法。(5分)
(1)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2)你劈吧,劈吧,劈吧!( 排比 ( 比喻 ) 排比、拟人 ) )
(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运用排比与反复,使句式整齐,铿锵有力。 运用比喻,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爱国爱民,忠贞不屈,英勇 无畏的人。
检测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5分)
(1)pìnì(睥)(睨)(2)雷tínɡ(霆) (3)nüâ(虐)待 (4)污huì(秽)。 2、写出下列红字的拼音。(5分)
象征人民群众 是屈原被囚禁前的佩剑 象征坚定的信念 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 恶而祈求寄托灵魂的 一方净土 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 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 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 人的小岛
“土偶木梗”的群像
3、“雷电颂”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艺术特色? 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 爱憎。
答: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有形的长剑, 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 没有人的小岛,“土偶木梗”的群像。
2、作者在写这些景象时,运用 了什么手法?
答:象征。
什么是象征?
答:象征:用具体事物表现抽象意义。
例如: 火炬象征——光明
风雷电
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 革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 有形的长剑 无形的长剑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 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 部分,通称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 诗歌、散文、小说并列。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 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生活斗争,激发 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达到熏陶教育的目 的。
历史剧《屈原》
• 在七国纷争、战乱频仍的时代,屈原看透 了秦国侵吞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 抗秦,系念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前途。熟料 却遭到张仪、南后之流卑鄙地陷害,横加 以“淫乱宫廷”的罪名。在含冤莫白的情 形下,他仍然拳拳关注祖国和人民,把它 们看得高于自身的厉害得失。他“沉痛地” 劝诫楚怀王,愤怒地斥责南后,恨她危害 了祖国:“你陷害了得不是我,是我们整 个儿的楚国啊!我是问心无愧,我是视死 如归……”
历史剧《屈原》全剧分为五幕 : “橘颂” “受诬” “招魂” “被囚”“雷电颂”,课文节选 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 高潮。
第五幕的剧情和情节结构:
剧作的第五幕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廷奸佞们之间的尖 锐的矛盾冲突,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端。写靳尚和郑詹尹秉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 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极点。以南后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 们,对屈原恨之入骨,他们诬陷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欲除之而后快,暴 露了他们铲除政治异己的凶残和毒辣。
这时,强大的秦国已经消灭了另外5个国家, 派60万大军进攻最后一个对手——楚国。
秦军占领了楚国大部分土地,包围了楚国都 城——郢(yǐng)。
楚国要亡国了!屈原来到了汩罗江边。他在 清澈的江水里看见了自己的满头白发。
他听到了楚国的都城被秦军攻占的消息后,他决心 以死报国,身上绑着石块,跳进滚滚的汩罗江。这 天是五月五日。
忏悔(chàn ) 郢(yǐng )
鞭挞( tà
qí )祈祷( dǎo )
chó u chú)
鞺鞺(
tāng )鞳鞳( tà )
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长时间地站着。
睥睨
伫立
鞭打,比喻抨击。 鞭挞 1、(猛兽)怒吼。2、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 人的暴怒喊叫。 咆哮 肮脏的;不洁净的。 污秽 向神表示悔过,请求宽恕。
雷电颂
郭沫若
屈原的故事
战国时代,战国七雄为了独吞天下——秦、楚、
齐、燕、赵、韩、魏,争城夺地,不断混战。
楚国的大诗人屈原,为楚环王的左徒 官。
屈原劝楚怀王任用贤能,得到怀王 的信任。
屈原遭奸臣陷害,楚王不再信任屈原,撤销了 屈原的官职。把屈原流放到湖南汨罗。
屈原忧愁愤恨,写成诗篇——《离骚》。 他越来越老了。
睥睨(pì

) 波澜(
lán qǐ liào zhù

) 迸射(bè ng ) ) 咆哮(
páo xiào)
污秽( huì ) 稽首( 罪孽( niè ) 脚镣( 眩目(
xuàn
) 伫立(
) 木梗(gěng )
nü è )雷霆( tí ng
驰骋(chí
chěng
) 虐待(

徘徊(
踌躇(
pái
huái )
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划船沿江寻找屈原的尸体,把棕子扔到江里,引 开鲨鱼,免得鲨鱼吃屈原的尸体。有人说屈原没有死,他乘着一个 仙鹤升天了。善良的百姓相信屈原是不会死的,几千年来,每年五 月五日,他们摇着龙船,到处去寻觅诗人。 于是形成了——龙舟竞赛、吃棕子。
郭沫若 (1892~ 1978) :作家、诗人、 历史学家、剧作家、考 古学家、古文字学家、 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 贞。四川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