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三星堆文化
1、我国最早可考的文字是什么文?哪 个朝代? 2、我国青铜器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是哪 个朝代?著名的代表作有哪些? 3、著名的三星堆文化是在什么地方? 代表作又有哪些?
三星堆文化 第 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学习目标
1.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 2.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 3.正确认识诸侯间的争霸。 4.了解认识著名的战役。
10.楚庄王打败晋国跃升为霸主的战役是 ( B ) A.城濮之战 B.邲之战 C.牧野之战 D.泓之战 11.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指的是 ( A ) A.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B.公元前476年~前221年 C.公元前475年~前220年 D.公元前474年~前221年
12.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答: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答:齐、楚、秦、燕、赵、魏、韩
13.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答:任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积极扩充军备,国力迅速强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填 图 题
燕 4 赵 1 齐 2 魏 5 韩 6 楚 3
秦 7
再
见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弄清以下问题 1.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 2.找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3.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哪些?
自主学习导航
1.公元前 770 年——前 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 期。 2.春秋五霸是指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3.最先称霸的是 齐桓公 。公元前 651 年,齐桓公在 葵丘 举行诸侯盟会,周天子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 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4.公元前 475 年——前 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5.战国七雄指的是 齐、楚、秦、燕、赵、魏、韩 。
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燕
连横:秦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赵 魏 韩
齐
合纵:六国之间 南北联合,共同 抗秦。
秦
楚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思考:六国合纵抗秦的谋略为什么没有成功?
• (1)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法破坏合纵,各个击破; • (2)秦国采取“连横”的策略破了“合纵”; • (3)五国间“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第6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 和社会变革
西周时,诸侯向周天子定期朝觐、纳贡、服役…… 春秋战国时,周天子向诸侯“告饥”、“求车”,诸侯争 霸。 1.材料说明了周天子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认为这是哪一制度带来的弊端? 分封制 王权衰落
2.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发展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重用人才,改革创新……
国家的产生 和社会变革
齐桓公称霸!齐桓公尊王攘夷源自葵丘会盟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 行盟会,周天子派代表参加。
周王城 各诸侯国都城 齐国扩张路线
春秋五霸
楚国扩张路线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第6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 和社会变革
【含义】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来历】晋楚争霸,楚庄王问鼎中原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第6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 和社会变革
1.你能否根据课文完成春秋战国的时间轴?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年
2.春秋五霸是指什么?最先称霸的是谁?他称霸的标志是什么?
他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3.战国七雄是哪七雄?争霸中采用了怎样的策略?带来了哪些影响?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教材分析从本课开始进入到本单元第二个主题“社会变革”。
本课讲述东周时期的社会变革,一是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强大先后出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二是军事上战争频繁,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统一战争。
长期的战争给民众带来沉重伤害,客观上推动了民族交往和统一局面的形成。
学情分析知识基础:西周分封制背景基础:成语“退避三舍”、“远交近攻”、“朝秦暮楚”、“纵横捭阖”、“完璧归赵”等成语典故来源、《大秦帝国》、等影视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产生的原因、名称、地理方位。
2、知道齐桓公首霸的原因、标志;知道晋楚争霸中的“退避三舍”和“问鼎中原”3、知道“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出现;知道“远交近攻”、“朝秦暮楚”、“纵横捭阖”、“完璧归赵”成语历史来源。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本知道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和标志,理解春秋时期的王室衰微现象。
2、通过识读《春秋形势图》和讲述成语“退避三舍”和“问鼎中原”故事,知道春秋时期晋楚争霸3、通过识读《战国形势图》和讲述“远交近攻”、“朝秦暮楚”、“纵横捭阖”、“完璧归赵”成语故事,知道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4、通过材料分析,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管仲改革齐国首霸,认识到改革强国。
2、通过全面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影响,形成辩证看待历史现象的意识。
重难点:重点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出现的基本史实难点是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认识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识图法、讨论法春秋五霸:霸,政之名,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迫协诸侯、把持其政。
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
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学习目标: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学习重点:齐桓公争霸;晋文公争霸;识读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形势图◆问题导引在《上下五千年》里,有个故事名叫“愚蠢的宋襄公”。
故事中介绍:春秋时期的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主事业。
但因实力不济,就萌生借大国去压服小国的想法。
他把这个主张告诉了大臣们,大臣公子目夷不赞成这么办。
他认为宋国是个小国,想要当盟主,不会有什么好处。
宋襄公哪里肯听他的话,他邀请楚成王和齐孝公先在宋国开会,商议会合诸侯订立盟约的事。
楚成王、齐孝公都同意,决定在公元前639年7月约各国诸侯在宋国的盂(yú)(今河南睢县西北)召开大会。
到了7月,宋襄公驾着车去开大会。
公子目夷说:“万一楚君不怀好意,可怎么办?主公还得多带些兵马去。
”宋襄公说:“那不行,我们为了不再打仗才开大会,怎么自己倒带兵马去呢?”公子目夷怎么也说不服他,只好空着手跟着去。
材料中“齐桓公的霸主事业”具体指什么?为什么信奉“仁义”的宋襄公不能成功地当上霸主?果然,在开大会的时候,楚成王和宋襄公都想当盟主,争闹起来。
宋襄公气呼呼地还想争论,只见楚国的一班随从官员立即脱了外衣,露出一身亮堂堂的铠甲,一窝蜂地把宋襄公逮了去。
后来,经过鲁国和齐国的调解,让楚成王做了盟主,才把宋襄公放了回去。
自主学习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C )A 楚庄王B 宋襄公C 齐桓公D 晋文公2.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是:(A )A 楚国B 燕国C 秦国D 齐国3、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哪几次?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计)、长平之战(各诸候国再也没有力量抵抗秦国的进攻了)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见电子稿深化拓展中的第8题)(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A.秦国B.楚国C.齐国D.燕国(2)图中的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的?(2)晋国。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学习目标】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齐、晋称霸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导学指导】阅读教材第27~31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完成下列问题1、春秋时期由于周天子势力衰微,先后出现的霸主有:______、______、。
2、在年,召集诸侯在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3、成为国君后任用贤能,整顿内政,发展生产,使晋国成为中原地区的强国。
年,晋楚双方在______大战,______成为中原霸主。
4、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北是______、最南是______、最东是______、最西是______、中间是、、。
5、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有、、。
6、______年,秦、赵之间发生了______,赵军大败。
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7、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8、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课堂训练】1、春秋时期,第一个成为霸主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勾践2、被齐桓公任用为相进行改革的是()A、伊尹B、管仲C、孙膑D、庞涓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长平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城濮之战4、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北和最南的两个国家分别是()A、齐和秦B、燕和楚C、韩和赵D、赵和楚5、“可怜赵军作坑魂,自此群雄不敢西”,说的是下列哪次战役()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要点归纳】一会盟:四战役:五霸主:七强国:【拓展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
”请回答:(1)、平王何时迁都于洛邑?此后中国历史进入哪两个时期?(2)、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3)、齐、楚、秦、晋在此时期最著名的国君是谁?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战国时的骑兵和兵器
说一说
什么叫“合纵”、“连横”?战 国时期的纵横家是谁? 合纵:东方六国的联合,共同阻 止秦国进行兼并的策略。苏秦 连横:秦国利用东方六国的矛 盾,分化六国使他们分别与自己结 盟,并帮助秦国进行兼并的策略。 张仪
小讨论
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积极: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第6 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东周的两个分期
前770年
春秋
前476年 前475年 前221年
战国
春秋:因孔子编写的记载这段历史的史书 《春秋》而得名。 战国:由于各诸侯国以兼并或自保为 目标,连年交战而得名。
一、春秋五霸(前770-前476)
1.春秋五霸形成的背景 2.关于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 3.春秋五霸争霸的过程 4.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 庄王。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齐桓公 晋文公
宋襄公
秦穆公 楚庄王
春秋时期形势图
齐桓公首霸 背山面海,盛产鱼盐。 原因 任用管仲改革。 “尊王攘夷”,深得民心。
标志:前651年,葵丘会盟
晋 楚 争 霸
重用贤能 原因 整顿内政 晋成为北方的强国 晋为 发展生产 文霸 公主 城濮之战,成就了晋文公 成 的中原霸主地位。
楚霸 庄中 王原 称
你知道“问鼎中原”这 个成语吗?
吴 越 争 霸
越 王 勾 践 剑 卧 薪 尝 胆
吴王夫差矛
二、战国七雄
洛邑
口诀记忆: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央
想一想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与春秋时 期相比有何不同?有哪些著名的战例?
6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交战 国家
典故
影响
战 国
魏、赵、齐 围魏救赵 魏、齐 秦、赵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 抗秦国的进攻
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
春秋的争霸
军队数量:
1、军队数量较少,
1、几十万大军,持
战国的兼并
往往一天就决定战争 胜负。 称霸方式:
2、强者通过召集
续几个月,死伤几 万几十万。
2、强者吃掉弱者,
1、记住春秋时著名的霸主;
三家分晋;战国七雄。 2、能解释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 3、能通过比较,说出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 争的不同时代特征。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
西周灭亡!
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公元前770年 公元
公 元 前 年
公 元 前 年
公元前221年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齐
晋
楚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齐 晋
吴 楚 越
越 王 卧 勾 薪 践 称 尝 霸 胆 一 时
二、战国七雄——相互兼并
三家分晋:赵、魏、韩 1、七国 形成 春秋原有的国家:齐(田氏 代齐) 楚、秦、燕 2、七雄 (名称、位置)
同时并存
东 南 西 北 上 中 下
看图说史
1. 重耳流亡 2. 楚成王的礼待
3.晋军“退避三舍”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一、春秋争霸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 穆公)楚庄王
齐国和晋国能迅速强大的共 同原因是什么? 齐桓公 任管仲为相, 发展生产。 改革军制,
积极改革内政。 组建强大的 军队。
晋文公 整顿内政。
第六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管 仲
管仲为齐国的发展 作出了哪些贡献?
加强军事力量 鼓励开垦荒地; 按照土地好坏,分等交 税
你知道哪些有关 管仲的故事? 老马识途 管鲍之交
材料:
齐
东方大国, 盛产鱼盐
春秋争霸形势图
• 定义:“尊王”,名义上尊崇周王室,利 用天子的影响号令诸侯;“攘夷”,抵御 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
• 具体运用: (1)帮助中原小国抵御游牧民族进攻 (2)联合中原诸国伐楚
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 燕
赵
齐
秦
韩
魏
楚
苏秦画像
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 燕
赵
秦 魏
齐
韩
楚
张仪画像
为什么六国合纵抗秦不能成功?
材料:(秦王)阴遣谋士赍(jī)持金玉以 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wèi) 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1)秦用贿赂、威胁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
2)秦采取连横策略,远交近攻;
借尊王之名,行争霸之实
齐桓公霸主地位 确立的标志:
公元前651年, 召集诸侯“葵丘 会盟”。
(二)晋文公称霸
晋文公称霸标志: 时间:公元前632年 双方:晋、楚 标志:城濮之战
成语故事: 退避三舍 秦晋之好
看
图
说
史
2. 楚成王的礼待
城濮之战 1. 重耳流亡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3.晋军“退避三舍”
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 立的?
前770 公元前
周平王 年,周平王 洛邑 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东 周
春 秋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战国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一、春秋五霸
第6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著名纵横家: 秦国的张仪, 魏国的公孙衍
连横 秦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合 纵Leabharlann 六国之间南北联 合,共同抗秦。
结合课文想一想,六国合纵抗秦的谋略为 什么没有成功? 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彊,诸侯譬 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愿大王毋 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 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楚庄王称霸中原的原因? 楚国地处鱼米之乡,先天条件优越。 楚庄王任用贤臣发展楚国经济。 楚庄王励精图治,扩张国力,志向远大。
比较项目
春秋时期 王室衰微,尚有 “共主”之名
战国时期
周天子地位
?
国家数目
140
20
课堂思考问题: 与春秋相比,战国时期国家数目的减少 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出现了从分裂到统一的趋势。
六国“合纵”抗秦的谋略没有成功的原因
秦国用贿赂的手法破坏合纵,各个击破。 秦国采取“连横”的策略破了“合纵”。 各国间“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正面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争霸战争冲击着旧的
社会秩序。
传统的贵族统治体制渐趋瓦解。
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导致各国变法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负面影响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 和社会变革
第6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为什么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齐国乃是东方的富庶之国,渔盐之利,经 济一直非常发达。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推行变革,使齐国
国富民强。
齐桓公首先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联
合诸侯击退入侵中原的少数民族,威望很高。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争霸得到实现。
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内容详细,无错误)
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五霸”又作“五伯”,是指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其说首见于《左传》。
“霸”,意为霸主,即是诸侯之领袖,在这个意义上,与代表长者的“伯”实同一词,并无现代的“蛮横无理”的含义。
“霸”的主要职责是尊王攘夷、禁抑篡弑、制裁兼并等。
五霸究竟指哪五位国君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目前史学界尚无定论。
从古至今,关于“五霸”至少出现过七种说法,其中以第一、二种说法最为盛行。
1.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史记》)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荀子·王霸》)3.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白虎通·号篇》)4.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
(《四子讲德论》)5.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
(《汉书注·诸侯王表》)6.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
(《鲒崎亭集外编》)7.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辞通》)另有人认为,所谓“五霸”应是虚指,并非实指五位国君。
战国七雄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
到战国后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为齐、楚、韩、赵、魏、燕、秦,合称为“战国七雄”。
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
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除战国七雄外,小国尚有宋、卫、东周、中山、鲁、滕、邹、费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
战国早期,秦国、燕国实力较弱。
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
其中齐国自前481年田氏子杀齐简公,专齐政,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
前473年吴被越所灭。
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前453年,形成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号称“三晋”。
第6课_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中华解析)
第6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的时间和背景;认识到只有革故鼎新者才能富国强兵。
2、能够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找出主要诸侯国家的地理位置。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秦国的崛起和东进。
教学难点:分析、体会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特点——改革与战争并存。
三、教材要点解析1、东周分为春秋(前770年至前476年)和战国(前475年至前221年)两个时期。
2、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只能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诸侯各国之间烽烟四起,争夺霸权。
先后起来争夺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五位诸侯,史称“春秋五霸”。
3、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并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富国强兵。
在前651年,齐桓公通过“葵丘会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中原的霸主。
4、前632年,晋文公采取“退避三舍”的战略,以退为进,在“城濮之战”中,打败了强大的楚军,一跃成为中原的霸主。
5、晋文公死后,晋和楚的争霸又持续了近100年。
到楚庄王时,终于夺得中原霸主地位,留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等成语典故。
6、春秋末年,吴越两国也加入争霸战争,留下“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
7、长期的争霸战争,使春秋初年的一百多个诸侯锐减到战国时期的七国:齐、楚、燕、韩、赵、魏、秦。
(史称“战国七雄”)8、战国时期,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抗强秦(公孙衍、苏秦倡导),史为“合纵”;秦国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张仪策略),史为“连横”。
9、战国中期,齐国军师孙膑在“桂陵之战”中,用“围魏救赵”之计打败魏国将军庞涓;之后在“马陵之战”又用“减灶诱敌”之计打败魏军。
10、战国后期,秦将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打败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军统帅赵括。
此后,各诸侯国再也没有力量抵抗秦国的进攻了。
四、同步练习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东周先后经历了哪两个历史时期()A.秦和西汉B.春秋和战国C.西汉和东汉D.三国和两晋2、春秋时期,第一个当上霸主的是()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公3、齐桓公即位以后,不计较个人恩怨,用以为相的是他的宿敌()A.伊尹B.姜尚C.管仲D.鲍叔牙4、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B.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C.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D.春秋时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6、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A.齐国B.晋国C.楚国D.赵国7、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是()A.退避三舍B.围魏救赵C.卧薪尝胆D.问鼎中原8、战国中期,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败魏国的军事家是()A.孙武B.孙膑C.吴起D.伍子胥9、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晋 文 公
楚 成 王
VS
1. 晋文公流亡
2. 楚成王礼待
3.晋军“退避三舍”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
时间:BC632年 双方:晋国VS楚国 地点:城濮 结果:晋国胜 标志着晋国成 为春秋的另一个霸主
晋国的强大:
重用贤能;发展生产; 训练军队
笔记:
楚庄王称霸
1.
【典源】楚子 ……观兵于周 邲之战,又称“两棠之役”,是 问 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 邲 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会战,是当 鼎 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 之 时两个最强大的诸侯国——晋、 —— 《左传》 中 焉。” 战 楚争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较量。楚 原 【含义】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庄王也由于此役的胜利而一举奠 定了“春秋五霸”的地位
笔记:
2.
4.吴越争霸
吴 王 阖 闾
吴越争霸
VS
齐 越 桓 公 王 勾 践
越王勾践卧薪 尝胆,十年复国, 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勾 践 卧 薪 尝 胆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是哪七国?七国是怎 样形成的?
2、 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
3、 这一时期涌现出哪些纵横家?
春秋形势图 燕 晋 齐
秦
楚
战国形势图 赵
燕 齐
三家分晋 秦 魏 韩
楚
田氏代齐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燕 赵
齐
秦
魏
韩
楚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燕 连 横 赵 齐 事 一 魏 强 韩 以 攻 众 楚 各个击破 弱 远交近攻,
秦
秦
齐 楚 燕 赵 魏 韩
合 纵 合 众 弱 以 攻 一 强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总结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另一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1、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能首先称霸的原因?
自然条件: 依山背海,资源丰富 雄厚实力: 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高明手段: 尊王攘夷,深得民心
任用管仲为相 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 积极扩充军队
2、宋襄公争霸
宋襄公争霸未成身先死
3、晋文公称霸
(1)晋文公的改革 任用贤能 发展生产 整顿内政 (2)城濮之战
当初,晋文公以公子身份颠沛流离时,曾路 过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酒席宴上,成 王问文公: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 文公回答道: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 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三十里一 舍)。这次,文公果然实践诺言,面对楚军 的进攻,命令自曹国后撤三舍,与宋、齐、 秦三国军队一同驻扎在城濮(山东省范县 南)。子玉率军急进,依托丘陵险阻扎营, 两军对峙于城濮。晋文公退避三舍,表面上 是报答以前楚成王给予的礼遇,实际上是运 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
春 秋 五 霸
结果: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
yí ng
hé lǘ
(《左传》、《世本》,《史记》 记为吴王诸樊之子)。故又称“公子 光”。春秋时吴国第24任君主,活 动于春秋末期,公元前514至公元 前496年在位,著名政治家,同时 也是春秋史上武功最强盛的霸主, 于前506年率领3万吴军大败60万 楚军,攻入楚都。前496年,阖闾 攻越,战于欈(zuì )李(今浙江嘉 兴西南),越军采取偷袭战术,阖 闾中箭,伤脚大拇指,伤重不治, 死前嘱子夫差勿忘杀父之仇。
退避三舍
4、晋楚争霸
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后来楚庄王打败晋 军,饮 马黄河,做了中原霸主。
5、秦穆公称霸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国君。
说法一: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说法二: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并列争雄的七大诸侯国。
齐、楚、秦、燕、赵、魏、韩
Party text
春秋时期形势图
Party tex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够首先称霸?
Party tex
田忌赛马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 的身份秘密拜见,劝说齐国使者。齐 国使者觉得此人是个奇人,就偷偷地 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非常赏 识他,并且待如上宾。 田忌经常与齐国众公子赛马,设 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 差不多,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于 是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 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 ,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注。比 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 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 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 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已经比了三 场比赛,田忌一场败而两场胜,最终 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Party text
战国七雄形势图
Party text
孙庞斗智: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原指战国齐国用
围攻魏的方法,迫使魏撤回攻赵 国古都邯郸部队而使邯郸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 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 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 战术。
避实就虚:原指避开敌人的
Party text
诸侯争霸的背景 /前提条件:
周天子势力削弱 ,周王室衰微。
Party text
西周 春秋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0年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优质课件
前770年
东 周
前221年
春 秋
战 国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炎黄子孙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一、诸侯争霸(前770~前476年)
1.春秋哪五霸? 2.最先称霸的是? 晋文公 秦穆公 宋襄公 春秋五霸 楚庄王 齐桓公
齐桓公简介 姓名:姜小白
职务:齐国国君
户口所在地:东周齐国
2.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发展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重用人才,改革创新……
知识总结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春秋争霸
战国七雄
原因
春秋五霸
影响
背景
战国七雄
影响
当堂达标 1.请将下列相关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越王勾践 退避三舍 问鼎中原 卧薪尝胆
尊王攘夷
2.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 的是( A.齐国
【含义】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成语“问鼎中原”
的含义和来历吗?
楚子……观兵于周疆。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 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 轻重焉。”——《左传》 楚庄王
勾 践 卧 薪 尝 胆
你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吗?
二、战国七雄(前475~前221年)
战国初年,宗法分封制进一步遭到破坏,权力下移,一些实施改革
新政而强大的卿大夫逐渐瓜分、取代原诸侯,执掌国政。
经典动作:装死
成名原因:春秋五霸之首 座右铭:尊王攘夷
• 管鲍之交 • 一箭之仇 • 不计前嫌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齐国殉马坑,共有殉葬马600
多匹。这说明了什么?这一现象 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齐国国力强盛
管仲改革
第6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楚庄王
楚宋顿在 国国吏位 争,治时楚 得统,,庄 了一同废王 诸了时黜, 侯二先庸春 盟十后官秋 主多举,时 地个兵举楚 位小战用国 。国败贤国
,晋才君 并国,。 为和整他
楚庄王称霸中原
问鼎中原 饮马黄河
邲(bì)之战成就了楚 庄王的中原霸主地位。
其他霸主
秦穆公,嬴 任好(?—前 621),春秋 时秦国的国君。 在位时,努力 改革内政,搜 罗人才,举贤 任能。他是春 秋时代的“五 霸”之一。
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立的?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王朝建立的新形 式:王室成员迁 都。东晋、南宋、
也是如此
迁都洛邑(洛 阳),东周 开始。
“礼仪征伐 自天子出”
春
东周
周天子仅保 存着天下共
主的虚名
秋
西周
春秋 战国
与 公元前 战 1046年
公元前 770年
公元前 476年
公元前 221年
国
的 时
春秋:因孔子修订的记载这段历史的史书 《春秋》而得名。(前770年至前476年)
•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春秋时期发生 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不下230次。
战争频仍,灾难严重;弱小诸侯国 被兼并,形成一些疆域广大、人口 众多的国家。
一、春秋五霸 阅读课文27页至29页第一个主题,回答问题。
问题1: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
问题2:“诸侯”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 分封制
大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灭六国创造了条件。
二、战国七雄 阅读课文第二个主题(29页至31页),回答问题。
春秋五霸之宋襄公
宋襄公(公元 前?—前637 年),春秋时 宋国国君。在 位短短13年, 图霸而未成霸, 倒把宋国搞得 内忧外患。
统编版高中历史第 六 讲 春 秋 五 霸 和 战 国 七 雄
宋襄公
二、春秋五霸
晋文公、秦穆公
二、春秋五霸
楚庄王
楚庄王任用孙叔敖为相,改革政 治,整顿军备,提高楚国实力。
前606年,楚庄王北征陆浑之戎, 至东周边境,问九鼎轻重。周王 使臣王孙满答:“周德虽衰,天 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三、战国局面的形成
四、七雄的争夺
魏国称霸
前352年,魏惠王打败齐、 宋、卫联军,迫使齐向魏 求和,赵和魏结盟。
前350年,魏惠王攻秦,迫 使秦与魏修好。
前344年,魏惠王召集逢泽 之会,宋、卫、鲁、秦等 国参加,魏国势力达到顶 点。
前341年,魏攻韩,齐救韩。 齐军师孙膑于马陵设伏, 大败魏军。
齐的衰落
前286年,齐湣王联合 魏、楚灭宋,事业至于 极盛,力量也大为损耗。
前284年,燕国联合秦、 楚、三晋,大举伐齐。
燕将乐毅长驱直入,攻 破齐国都临淄,占领齐 国七十余城。齐国只剩 莒和即墨两城。
齐国贵族田单率领齐人 赶走燕军,恢复齐国。
齐国经过五年的战乱, 实力大不如前。
四、七雄的争夺
秦赵之争
前334年, 魏、齐“徐州 相王”。
四、七雄的争夺
合纵连横
四、七雄的争夺
楚的衰落
前314年,秦、韩、魏连横,齐和楚合纵,形成两个对立集团。 秦派张仪使楚,以六百里商于之地,骗楚与齐绝交。 前306年,齐提议合纵,自任纵长。秦以归还汉中六县为诱饵拉拢 楚,破坏合纵。
楚怀王到武关会盟,被秦扣留。
四、七雄的争夺
第六讲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一、西周的衰亡 二、春秋五霸 三、战国局面的形成 四、七雄的争夺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结合地图讲解
3、笔记书写,提问内容。
记忆历史上有名的战役。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
作业布置
练闯考18—19页(1—12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提示填空,地图展示,梳理课本基础知识,识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2、通过展示材料,提问,引发思考,学生总结归纳,春秋争霸的原因,
培养学生思考历史。
3、通过表格对比三次战役的交战双方,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学习,体会改革的重要性,国家生,不听课,不写作业,通过改变,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在学习上成为霸主。学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管仲相齐、葵丘会盟、城濮之战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齐、楚、秦、燕、赵、魏、韩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战役对比
历史时期
战役
交战双方
春秋
城濮之战
晋楚
战国
桂陵之战
齐魏(围魏救赵)
战国
马陵之战
齐魏
战国
长平之战
秦赵
春秋战国时期,成为雄霸的诸侯国都是通过不断的自我改进和发展强大起来的,体会改革的重要性,国家的发展要改革,个人的发展也要改革。改变自己的恶习不讲卫生,不听课,不写作业,通过改变,让自家变得强大起来,在学习上成为霸主。学霸
管仲相齐、葵丘会盟、城濮之战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齐、楚、秦、燕、赵、魏、韩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1、出现春秋争霸原因
2、春秋战国战争的评价
1、春秋时期先后出现的霸主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春秋时期出现诸侯国争霸的原因是:周天子势力衰微,相反,通过改革,有些诸侯国势力增强。强大的诸侯国,兼并临近的小国,最强大的诸侯还打着周天子的旗号,迫使其他诸侯承认自己的霸主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诸侯争霸的背景:周天子势力的削弱是诸侯争霸的前提条件。周王室的实力是通过直接占有的土地和军队的数量来体现的。东周开始后,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土地面积从“近千里”缩小到“一二百里”,直接控制的军队还不如大的诸侯国的多,诸侯国的朝贡几乎全废。因周天子无力控制诸侯国,诸侯国之间的纷争战乱四起。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2.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势力衰微,有些诸侯国势力增强。强大的诸侯国兼并临近小国,最强大的诸侯国,还打着周天子的旗号,迫使其他诸侯国承认自己的霸主地位。先后起来争霸的霸主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位诸侯,史称“春秋五霸”。
(1)齐桓公称霸:齐桓公能首先称霸,是因为,齐国是当时的东方大国;齐桓公当政后,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积极扩充军队,国势迅速强大起来;齐桓公在政治上利用齐国的大国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击退了北方戎狄对中原诸侯国的进攻,又阻挡了南方的楚国北进中原。
“葵丘之盟”: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承认他的霸主地位。他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葵丘之盟是齐桓公得以称霸的标志。
评价:齐桓公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顺应当时王室衰微、大国崛起的历史潮流,任用贤才,实行改革,发展经济,提升国力,抵御了周边部族对中原的侵扰,使华夏文明免遭涂炭,对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是功劳的。
春秋五霸中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的是“晋国”,战国七雄中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是“赵”、为“魏”、“韩”三个国家。
4.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课文中未提及此变化,学生很难作答,由老师来解释)----进入战国时期后,晋国的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将晋国瓜分成韩、赵、魏三个国家,史称“三家分晋”。
5.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哪几次?(由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老师矫正)
(5)宋襄公争霸:(引导学生阅读p28的第一段小字内容了解,)老师总结:宋襄公争霸未成,反而丧命。
(6)吴越争霸:(引导学生阅读p28的第二段小字内容了解,)
3.对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A.春秋无义战,B.诸侯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
(三)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是指哪些国家?(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过程与方法
1.东周以前的夏、商、西周,都是通过开国君王造就的一番轰轰烈烈的伟业建立的,但东周是通过王族宗室把都城东迁洛邑之后开始其历史的。表面看似平淡,但在历史上,这就是王朝建立的一种新形式。由此导入新课。
2.本课教学中需要了解的知识点较多,又是以战争类型的知识为多数。为避免混淆,注意分成春秋和战国两段,然后按战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介绍,注重把战争史实和流传下来的成语故事相结合,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国长期混战,史称“战国七雄”。
2..这些国家分别在什么方位上?(让学生看地图来确定,最后由老实来矫正)
给出方位口诀:“楚南、赵北、燕东北、秦西、齐东、韩魏居中”
3.对比春秋五霸形势图和战国七雄形势图,找出这两个时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由学生看地图对比找出,老师矫正)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计)、长平之战(重点认识了解)
6.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由学生自由发挥)
7.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次战争?为什么?(由学生自由发挥)
8.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异同之处?(口头说说即可)
分期
政治目的
作战兵种
作战人数
作战时间
影响
春秋
争霸
车兵
几万
一天至数天
战国
兼并
车兵、骑兵、步兵
几十万
数天至数年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7分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分钟)
自探提示: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
1
2
3
4
展示
评价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一)关于东周
1.东周开始的标志: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2.东周的分期: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和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3.关于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引导学生阅读导入部分了解。
(2)晋文公称霸:称霸原因有三,第一,早年因君位问题被迫流亡国外19年,经历坎坷,饱受挫折,对民间疾苦比较了解,所以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归国就任国君后,励精图治,发展社会经济,为争霸奠定经济基础。第二,政治举措精明,一是率兵勤王安周,打败进攻周王室的军队,在诸侯中树立了威望;二是对周边国家积极开展外交活动,联络邻国,结盟齐、秦,扩大同盟队伍,孤立一直企图北进的楚国,使其未战就陷于不利的境地。第三,在城濮之战中,面对楚军的军事优势,采取“退避三舍”、以退为进的战略,一是表示诚而有信,赢得政治主动权;二是避开楚军之锋芒,保存实力,待机而动;三是以退为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麻痹楚军,攻其不备。结果,晋军以少胜多,一跃而成中原霸主。
3.课文中有许多以少胜多的战争实例,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逐步提升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招贤纳士、宽容大度的齐桓公,一言九鼎、为人诚信的晋文公,坚忍不拔、卧薪尝胆的勾践等政治家的胸襟的了解,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坎坷、失败、成功的价值观。
2.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战争会给社会带来动乱,给人类带来灾难。培养学生反对侵略战争,追求和平的情感。
(3)楚庄王争霸:晋文公死后,晋和楚的争霸又持续了近100年,到楚庄王时,楚国大举进攻中原,楚庄王终于成为中原的霸主。
(4)秦国的崛起和东进:A.秦国的崛起,进入战国后的200年间,东方六国征战不断,各国经常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东方六国因此元气大伤。就在东方六国你争我夺、征战不休之际,地处西北一隅的秦国,秦穆公在位时,通过改革,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很快成为当时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B.秦国的军队也因奖励军功措施的实施而成为一支勇猛强悍、所向无敌的军队。秦穆公在位时,他向东发展,但是,遭到晋国的阻挡,后专意向西部戎狄地区发展,成了西部地区的霸主。(东进受阻,向西发展)
教材分析
重点
1.齐桓公争霸;2.晋文公争霸;3.秦国的崛起和东进。
难点
1.春秋战国两个时期争霸兼并战争的特点及影响的异同;2.改革与争霸战争并存。
教法
三疑三探
学法
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让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导入新课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四)作业设计
完成同步练习的问答题、材料题等题型的练习。
课题
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单元课时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不断;战国时期,七国之间兼并战争此起彼伏。使学生初步认识人类历史上大国之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就是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综合国力的较量。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了解不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只有革故鼎新者才能富国强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通过努力改革,弱国可变为强国;因循守旧,强国也可能会沦为弱国,认识到要兴国必须先兴人的道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历史进入东周之后,国家由西周时期的统一,走向分离,进入我国的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的战乱年代。春秋时期先后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五霸起而争霸;战国时期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乱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改革和变化的时期。国家分久必和,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战乱之后,国家又由分离逐步走向了统一,七雄兼并的结果是强大的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