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课时分层作业13 辛弃疾词三首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辛弃疾词三首 课件(23张)
“树犹如此”控诉南宋统治者不能任用人才, 使爱国志士无所作为,虚掷年华。
末句:一腔报国之志无人同情,无人为他擦拭一 把英雄泪。
青玉案
元 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
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 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托寓手法、铺陈、对比 3、风格:豪放、婉约兼具。
写的是元宵灯会的盛况,写花灯、烟花、龙灯, 写贵族妇女的盛妆丽服和欢声笑语,形式上是婉 约的。但表达的是不同流俗的政治理想,可谓寄 劲于婉,寓刚于柔。
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境界:
(晏殊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蝶恋花)
下阕用了三个典故,你能否找出这三个典故并说说 词人借此表达什么感情?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写自己不学 张翰归隐,也写有家难归的乡思,还抒发了对异 族入侵的仇恨和不思复国的南宋朝廷的激愤。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写自己不学求 田问舍的许氾,“怕应”为许氾设想:像你那样的琐 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词二首
水龙吟
青玉案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 兵侵占。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 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 浙东安抚史。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 《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 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 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 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 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 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作品题材 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以慷慨悲壮的爱国为其主 调。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 提高了 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有《稼轩 长短句》集。
2019最新高中语文 课时分层作业13 辛弃疾词三首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 辛弃疾词三首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玉簪.(zān) 阑.干(lán ) 凤箫.(xiāo) 妩.媚(wǔ) B .浊醪.(láo) 庶.几(shū) 援.例(yuán ) 遥岑.(cén ) C .螺髻.(jì ) 堪脍.(huì) 揾.英雄泪(wèn) 鲈.鱼(lú) D .搔.首(sāo) 沉酣.(hān ) 阑珊.(shān) 蓦.然(mù) A [B 项,庶.几(shù );C 项,堪脍.(kuài);D 项,蓦.然(mò )。
]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61612089】A.⎩⎪⎨⎪⎧断鸿..声里(孤雁)江南游子..(作者自指) B.⎩⎪⎨⎪⎧把吴钩..看了(泛指刀剑)倩.何人(请) C.⎩⎪⎨⎪⎧揾.英雄泪(擦拭)玉壶..光转(玉做的壶) D.⎩⎪⎨⎪⎧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交游零落..(稀少) C [C 项,玉壶:玉雕的灯。
一说指月亮。
]3.下面两副对联所吟咏的对象分别是( )【导学号:61612090】①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②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金石录里漱玉词中文采有后主遗风。
A .苏轼、李清照B .辛弃疾、李煜C .苏轼、李煜D .辛弃疾、李清照D [①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
上联是颂其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下联“美芹”指辛弃疾的《美芹十论》,其中陈述了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②是郭沫若题李清照纪念堂之联。
上联描述李清照故居的优美环境,“大明湖畔趵突泉边”交代了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下联突出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的传世之作以及李清照的文学风格,《漱玉词》为李清照之词集,《金石录》则是李清照丈夫赵明诚的著作,“文采有后主遗风”则说明李清照与南唐后主李煜同为婉约派代表词人。
高二语文备课课件:4.13 辛弃疾词三首(鲁人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青玉案·元夕》: 此词写于哪一年虽无定说,但最早 也要在乾道、淳熙年间。大约写于他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之 后。此时距靖康之变已有四五十年,而划江割据局面依然。敌 虏仍隔岸肆虐,虎视眈眈,令志士仁人寝食难安。词人投笔从 戎,弃家投南,实指望南宋当朝厉兵秣马,挥戈北征,收复失 地。不料当局不思恢复,只图偏安;不念国破,只颂月圆;一 心粉饰太平,灯节糜费无度。真个“直把杭州作汴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词人空怀壮志,请缨无路,回天乏术,只有“世人皆醉我 独醒”之痛苦。幼安以深长的艺术语境,含蓄言情曲笔抒志。 词中创造的艺术境界亲切生动,寓意隐而不露,似有若无。含 蓄隽永,耐人寻味,亦增其强烈、永久的魅力,令人思索不 已。王国维先生论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第三境界,比喻凡事须经艰苦跋涉,往往“踏破铁鞋 无觅处”,最后才能“得来全不费功夫”。
人类将来面对考验的时候还很多,但只要心中还有那份爱 的火光,我们就不会是被水冲毁巢穴的蝼蚁,只知四散奔逃。 我们会相扶相携相救,以人类之大爱,重建我们的生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修身名句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 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赏读:吃简单的食物,喝着凉水,弯曲手肘当做枕头,也 乐在其中啊。如果富贵是靠不义得来的话,对于我来说就像浮 云一样淡而易散。虽然那些清贫日子好难熬,但是和靠不义得 来的富贵比起来,更能得到心灵的安宁和快乐。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 (1198)左右,此时辛弃疾被投闲置散又已四年。此词乃是仿陶渊 明《停云》“思亲友”之意而作,抒写了作者罢职闲居时的寂 寞与苦闷的心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鲁人版-语文-高二-4.13《辛弃疾词三首》学案 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
第16课辛弃疾词三首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2.认识辛词“婉约”类名作的特色。
3.初步体会辛弃疾豪放派词的基本特点和爱国情怀。
4.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辛弃疾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
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
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鞚:“kònɡ”,马笼头。
诗意解读上片前两句描写在山道中夜行的情景:驱马从柳树旁边疾驰而过,柳枝上的露水拂落在行人身上,衣衫就沾湿变重了。
这里既表现出山道上柳密露浓,景色优美;也表现出行人心情舒畅,虽觉衣衫湿重,但游兴仍然很高。
三、四句描写在行经河滩旁边时,看到的一幅饶有幽趣的画面:一只白鹭栖宿在沙滩上,不时地眯着眼睛向沙面窥视,它映在沙上的身影也轻轻摇晃,准是在梦中见到鱼虾了吧!看到宿鹭目眯影动,便断定它正在做梦,又因鹭鸟以鱼虾为食,进而断定它梦见了鱼虾,虽是想象之辞,但又合情合理。
词人既能极细致的观察又能极深微的体会,因而写的是如此生动、有趣。
下片前两句描写在行经溪流附近的村庄时看到的一幅更富有诗意的画面:夜深人静,溪山沐浴在疏星明月的清光中;年轻的妇女在溪边浣纱,在月光的照耀下,她那美丽轻盈的身影映在水中和沙上。
词人使用的语句极其简淡,却能把环境和人物写得清雅秀洁,风韵悠然。
结尾二句又在前边的画面上绘出了新的情采:宁静的村舍门前忽然响起孩子的哭声,正在溪边浣纱的母亲立即起身往家赶,路上遇见陌生的行人,只羞怯地低头一笑,随即背转身匆匆离去,这真实而自然的描绘,不但给画面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情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山村妇女淳朴温良的心性和略带几分羞涩的天真。
综观此词,全篇都是写景,无一句抒情,但又处处融情于景中,寄意言外。
名句识记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考点演示词的下片描写了怎样的一个人?整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词的下片描写了一位身姿优美、性格开朗的浣纱女形象。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醇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赞赏。
鲁人版-语文-高二4.13《辛弃疾词三首》同步试题 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
第13课辛弃疾词三首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毗邻(pí)吮.吸(shǔn)蓦.然(mù)B.机杼.(zhù) 斡.旋(wò) 阑.珊(lán)C.崔嵬.(wéi) 恪.守(kè) 挞.伐(dà)D.罹.难(lí) 髭.须(zī) 挟.制(xiá)解析:A项,“蓦”读“mò”;C项,“挞”读“tà”;D项,“挟”读“xié”。
答案:B2.下列各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B.宝马雕车香满路C.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D.蛾儿雪柳黄金缕解析:A项,用江水比喻“行人泪”;B项,把抽象的“香”比喻为可知可看的具体的事物,隐含比喻,也运用了通感;C项,把满天的烟花比喻为星、雨;D项,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当时女性头上的名贵装饰品,此处代指女性。
前三项都用到了比喻,D项是借代。
答案:D3.下列各项都写到“泪”,从情绪和心境的角度来看,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B.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C.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D.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解析:B项,结合诗句作者的身世经历可知,为喜悦之泪;A、C、D三项均为伤心之泪。
答案:B4.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1)东风夜放花千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花开(2)凤箫..声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箫的美称(3)笑语盈盈..暗香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仪态美好(4)壮岁旌旗拥万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统领人数众多的部队二、阅读提升(一)课内赏析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第4单元13 辛弃疾词
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A.玉簪.(zān)阑.干(lán)凤箫.(xiāo)妩.媚(wú)B.浊醪.(láo) 庶.几(shū) 援.例(yuán) 遥岑.(cén)C.螺髻.(jì) 堪脍.(huì) 揾.英雄泪(wèn) 鲈.鱼(lú)D.搔.首(sāo) 沉酣.(hān) 阑珊.(shān) 蓦.然(mò)解析:选D。
A项,“妩”应读wǔ。
B项,“庶”应读shù。
C项,“脍”应读ku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宝马雕车秋风潇瑟千里清秋风调雨顺B.老生长谈献愁供恨束之高阁断鸿声里C.笑语盈盈完璧归赵红巾翠袖落日楼头D.蛾儿雪柳竟来相娱交游零落述而不作解析:选C。
A项,潇—萧。
B项,长—常。
D项,竟—竞。
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遥岑.远目岑:小而高的山B.阑干拍遍.遍:一遍C.灯火阑珊..阑珊:零落稀D.交游零.落零:稀少解析:选B。
遍:普遍,全。
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正确的一句是()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B.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D.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解析:选C。
A.水随/天去;B.树/犹如此;D.不见/吾狂耳。
5.填空。
(1)《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蕴含着相似的情感。
(2)《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抒发了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度时光的感慨。
2019高中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漫步宋词 16 辛弃疾词三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16 辛弃疾词三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1.字音识记(1)宝马雕.车( ) (2)黄金缕.( )(3)蓦.然( ) (4)阑.珊( )(5)旌.旗( ) (6)菩萨.蛮( )(7)娖.( ) (8)银胡· ( )(9)髭.须( ) (10)锦襜.突骑( )【答案】(1)diāo(2)lǚ(3)mò(4)lán(5)jīnɡ(6)sà(7)chuò(8)lù(9)zī(10)chán 2.词语释义(1)玉壶..光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笑语盈盈暗香..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燕兵夜娖.银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却将.万字平戎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江晚正愁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精美的彩灯(2)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的香气(3)稀疏,零落(4)整理,在此是“取”的意思(5)拿(6)可惜(7)使我悲愁。
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第13课 贺新郎 课件(16张)
6.下片主要写什么内容?
讨论明确:下片借饮酒抒怀,着浓墨渲染 词人清心淡薄的高蹈节操和超凡脱俗的狂放 个性,点明了词人难觅知音的深层次原因。
7.“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 就,此时风味。”用了什么典故?有何用意?
讨论明确:化用陶《停云》:“有酒有酒,闲饮东 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悠,搔首延 伫。”等诗句。辛词中大约有七分之一的词作涉及陶 渊明,词人与陶渊明的神交已久,常以之自况。一个 “想”字,与上阙的“料”字同妙。陶可能也是因为 并无良朋而饮酒解闷。所以,在情感上,陶与上阙的 青山一样,也和词人产生了共鸣。
10.“知我者,二三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二三子”,借用孔子对弟子的称呼,指少数几个知 心朋友。这句与词首呼应,再次表明自己知音稀少。同样有着“三 千丈”白发的李白不是自己的知音,因为李白抒发的是怀才不遇愤 懑,而他则有“一笑”忘却万事的豪情;有着类似背景的桓温不是 自己的知音,是因为桓温追求名利,意欲不臣,而他则淡薄名利, 寄情山水。这个“二三子”指的应该是“青山”、张融和陶渊明。 只有这三者,才与作者在情感上有所共鸣。而词的主旨思亲友,思 的就是这“二三子”。 至此,词人的豪情更是一览无馀:正是由于 词人与不识“浊醪妙理”的“沉酣求名者”不合,在当世难觅知音, 只好驰骋自然,与青山为伴;沟连今古,与张融、陶渊明深交神交。 词作至此,友人过世、交游零落的怅惘已全然被这份驰骋自然、沟 连今古的豪情所埋葬。
9.“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 见吾狂耳。”中有什么典故?
讨论了明确:在这种污浊环境中,当年的陶渊明知音难觅,现在 的辛稼轩自然也当如此。国运式微,忧国忧民的词人于是想起了刘 邦。“云飞风起,”用《大风歌》事: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份感慨充分体现了词人热爱家国的精神。 “不恨”一句,袭用《南史》卷三十二《张融传》:“不恨我不见 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张融擅长草书,齐高祖说他有二王的骨 力却没有二王的笔法,他答道:“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 法。”。词人较张融还多了一份“狂”。这份“狂”,显示了词人 难觅知音而心中愤慨不平,道尽了词人特立独行的超逸豪放,点明 了词人胸中的慷慨激越。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诗选读)教师用书:第4单元 13 辛弃疾词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
13辛弃疾词三首才子、儒将、爱国词人——辛弃疾是谁,在鹧鸪山中,断鸿声里,把流水叹尽,青山望断。
是谁,在寂寞楼头,烟柳断肠处,剑鸣锋镝中,四顾茫然。
是谁,在斜阳危楼,日暮江天把兴亡看透,阑干拍遍,却无人会,登临意!人无言,唯有惆怅醉去,无尽哀伤,向谁诉?谁听!谁懂!你本不应以词人之名流芳后世。
你曾以五十人之寡入数十万人之敌营,生擒叛贼张安国,金戈铁马,快意平生。
你曾是山东大汉,却为江南游子,于蛙鼓声中,稻花香里,举杯独酌,却是饮不尽的国仇家恨。
为了抵抗侵略,你于疆场厮杀;为了收复失地,你在朝堂疾呼。
在一段被失望充斥的历史中,你让一个民族看到了希望的星光。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也许你只能“醉里挑灯看剑”,也许你只能“梦回吹角连营”。
在风雨飘摇的南宋,你从不顺风而倒。
迁,你兢兢业业;谪,你献策献计。
终于,你认清了一切,梦碎了,心碎了,志却未残——没有了“列舰层楼”,没有了“投鞭飞渡”,没有了“金戈铁马”——可你还有如椽之笔呀!历史尘封了一把利剑,却造就了一支神笔。
你以血泪为墨,继续书写你的责任。
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你那荡涤心胸的词章,滋养了多少代人的心灵?民仇国恨炼诗魂,马蹄金戈壮词魄。
你是一个才将,更是一位词人,没有你,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星空也会黯淡三分!传世之作六百余首。
内容中调、长调各体,风格兼豪放、婉约之长,成就极高,影响深远。
有《稼轩长短句》,今人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遥岑.( ) 鲈鱼堪脍.( ) 凤萧.( ) 玉簪.螺髻.( )( ) 揾.英雄泪( ) 蓦.然( ) 阑珊..( )( ) 沉酣.( ) 浊醪.( ) 【答案】 cén kuài xiāo zān jì wèn mò lán shān hān láo第2步词语释义——字字落实根基牢(1)断鸿:(2)宝马雕车:(3)玉壶:(4)蛾儿雪柳:(5)阑珊:(6)浊醪:【答案】(1)孤雁。
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练习:课时分层作业2 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二)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61612006】A.三重.茅(chónɡ)挂罥.(juàn)塘坳.(ào) 倚.仗(yǐ)B.俄顷.(qīng) 布衾.(qīn)恶.卧(è) 丧.乱(sānɡ)C.广厦.(shà) 大庇.(pì)突兀.(wù) 吾庐.(lú)D.渚.清(zhǔ) 怒号.(háo)霜鬓.(bìn) 潦.倒(liǎo)A[B项,“顷”应读qǐnɡ;C项,“庇”应读bì;D项,“潦”应读liáo。
]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导学号:61612007】A.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寞寞向昏黑。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D.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B[A项,寞寞—漠漠;C项,爷—耶;D项,漂漂—飘飘。
]3.下列有关诗句中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三重茅:三层茅草县官:官府B.行人:从军出征的人安得:如何能得到C.秋高:秋深突兀:高耸D.比邻:同乡况复:更何况A[三重茅:多层茅草。
三,不是确数,是约数。
]4.对《旅夜书怀》一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导学号:61612008】A.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四句,写旅夜风景,寓情于景,诗眼在“独夜舟”上。
一、二句境界冷寂,使他想到一叶小舟的孤单、渺小。
B.诗的后一层是自抒胸臆,五、六句都是反语,其正面意思是说,自己正是因为诗文好而有了名声,官倒并非年老多病而罢退。
C.前两联对仗工整,由远及近,描绘了一幅旅夜孤舟夜泊江上广阔立体的月夜画面。
D.这首诗语言深沉刚健,像千锤百炼熔铸而成,诗人借此抒发了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慨,以及漂泊无依的凄苦心情,正表现出沉郁的风格。
C[C项,应是“由近及远”。
]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空缺的部分。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13辛弃疾词三首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 辛弃疾词三首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玉簪.(zān) 阑.干(lán ) 凤箫.(xiāo) 妩.媚(wǔ) B .浊醪.(láo) 庶.几(shū) 援.例(yuán ) 遥岑.(cén ) C .螺髻.(jì ) 堪脍.(huì) 揾.英雄泪(wèn) 鲈.鱼(lú) D .搔.首(sāo) 沉酣.(hān ) 阑珊.(shān) 蓦.然(mù) A [B 项,庶.几(shù );C 项,堪脍.(kuài);D 项,蓦.然(mò )。
]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A.⎩⎪⎨⎪⎧断鸿..声里(孤雁)江南游子..(作者自指) B.⎩⎪⎨⎪⎧把吴钩..看了(泛指刀剑)倩.何人(请) C.⎩⎪⎨⎪⎧揾.英雄泪(擦拭)玉壶..光转(玉做的壶) D.⎩⎪⎨⎪⎧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交游零落..(稀少) C [C 项,玉壶:玉雕的灯。
一说指月亮。
]3.下面两副对联所吟咏的对象分别是( )【导学号:】①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②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金石录里漱玉词中文采有后主遗风。
A .苏轼、李清照B .辛弃疾、李煜C .苏轼、李煜D .辛弃疾、李清照D [①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
上联是颂其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下联“美芹”指辛弃疾的《美芹十论》,其中陈述了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②是郭沫若题李清照纪念堂之联。
上联描述李清照故居的优美环境,“大明湖畔趵突泉边”交代了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下联突出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的传世之作以及李清照的文学风格,《漱玉词》为李清照之词集,《金石录》则是李清照丈夫赵明诚的著作,“文采有后主遗风”则说明李清照与南唐后主李煜同为婉约派代表词人。
鲁人版语文高二4.13《辛弃疾词三首》课件 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1)
(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怎样理解?句中的“青山”和“东流去”是否另有所指?此句现在 有何含义?
明确:这两句字面意义是:无数青山可以遮挡长安,但 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深层意思是:南宋的主和派可 以设置重重障碍阻挠爱国民众和爱国志士爱国行动,但阻挡 不了他们对中原和故都的关怀思念,侵略者可以征服南宋的 领土,但征服不了南宋爱国民众和爱国志士收复中原的愿望 和决心。这里的青山比喻南宋投降派和侵略者,东流之水比 喻爱国民众和爱国志士,“东流去”比喻正义的方向。这句 现在的含义是:历史的潮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
(2)《青玉案·元夕》下片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从 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
明确:一是写盛妆的贵族女子,二是写作者心中关切的“那 人”。写贵族女子,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她们的服饰,她们 戴着蛾儿、雪柳、黄金缕,表现她们妆扮的华贵和高贵的身份。 二是写她们的欢声笑语,用“笑语盈盈”表现她们节日之欢。 三是写她们纷纷离开后,衣香还在空中飘散。通过这些描写, 进一步具体表现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
使我悲愁
(1)《青玉案·元夕》上片描写了元宵佳节怎样的场面? 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具体描写的?采用了什么方法?
明确:描写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面。“花千树”夸张 手法写花灯之多,“星如雨”用比喻手法写烟花之盛, “宝马雕车”写观灯的贵族女性的华贵,“香满路”写观 花灯和烟花的贵族女性之众多。“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用动、转、舞三个动词写舞灯之欢。运用了 铺陈手法,渲染元宵节的热闹气氛。
鲁人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13辛弃疾词三首 学案 鲁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3辛弃疾词三首学案——《水龙吟》《青玉案》《贺新郎》【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鉴赏三首辛词的意境。
2、引导学生鉴赏三首辛词的表达技巧。
3、引导学生品味辛词的豪放风格。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鉴赏三首词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鉴赏辛词的豪放、婉约兼具的风格。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学案一、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北宋已沦亡十多年,出生地早已被金兵占领。
他21岁时就在家乡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投入抗金斗争。
次年率领队伍参加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任掌书记。
之后,他建议耿京投归南宋,耿京采纳了他的建议,派他与南宋联系。
当他南下时耿京被叛徒所杀,义军溃散。
他在归途中得知此事,率50多人闯入金营,生擒叛徒,解至建康献给宋高宗。
从此,在南方任事,将恢复中原的希望寄托在南宋统治者身上。
到南方后,先后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点刑狱、湖北湖南转运副使、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
后被免职,闲居江西上饶。
1187年,又被起任福建提点刑狱,代理安抚使。
后又被谏官弹劾罢官,回上饶,徙居铅山。
一住八年,1203年,起用为绍兴知州,兼浙东安抚使,知镇江府。
1207年,回到铅山,9月病卒。
他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一直存在对金妥协和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和战之争。
辛弃疾是主战派,有出将入相之才,智勇兼备,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力主恢复,矢志不渝。
但南宋小朝廷长期由主和派把持朝政,对主战派多般排挤打击,对辛弃疾这样的爱国志士,始终不敢放手使用,使一生不得重用,最终抱憾而终。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
著有《稼轩长短句》,流传至今的词作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
他的词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把爱国词创作推向顶峰。
他的词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满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四单元 13 辛弃疾词三首 Word版含解
姓名,年级:时间:13 辛弃疾词三首誓“死”杀敌1207年秋,68岁的辛弃疾病情越来越重。
昏迷之际,脑海中时常闪现自己年轻时带领千军万马疆场杀敌的镜头.临终的九月十日,辛弃疾憔悴的脸上忽然现出了一些神采,他感到自己又飞驰在战场上挥刀冲杀,于是大呼:“杀贼!杀贼!杀贼!杀……!”儿女们听得辛弃疾的大声叫喊忽地停了,再看,他已经停止了呼吸……◎作者卡片辛弃疾(1140~1207),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于金人占领区。
绍兴三十一年(1161)参加了耿京领导的起义军,任掌书记。
次年奉耿京命赴建康与南宋政权联系.北返途中闻叛徒张安国杀耿京降金,遂率五十骑突入金营,活捉张安国,率众归宋。
南渡后历任建康府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北转运副使,湖南、江西、福建安抚使等职。
曾多次上疏,力陈北伐大计,因与主和派意见不合而两次落职,闲居上饶、铅山近二十年.宁宗嘉泰四年(1204),韩侘胄准备北伐,辛弃疾曾被起用为镇江知府,不久又被罢免,忧愤成疾而终。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其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以爱国词和田园词最为突出。
其爱国词多抒发报国的壮志,揭露投降派的可耻行径,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意境深远,气势宏伟,风格豪放悲壮。
其描绘田园风光的词,咏赞祖国河山,也借啸傲山水、流连诗酒来排遣自己的精神苦闷,情景如画,笔调轻灵,风格清俊淡泊。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和南宋前期爱国词人的传统,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境界更阔大,手法更多样,融进了诗歌、散文、辞赋、经史百家成语,语言丰富多彩,是豪放词的集大成者,推动了词风的转变,在词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的词中也有大量清丽婉媚的婉约之作,反映了作者多方面的精神生活和艺术造诣。
其散文亦颇有成就,尤以议论文为佳.有《稼轩长短句》。
◎背景呈现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该词约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
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不得一遂报国之愿。
2019-2020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作业):第1单元 单元导读 (2份打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要不断反思、关照自己的不足, 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心中有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 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 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 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 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 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立志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 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给世 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 不立志,难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真正 努力精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做学问和学技术,都需要无数次的练 习。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谁伤害过你,谁击溃过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让你 重现笑容。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最深的孤独不是长久的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 期望。要铭记在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完美的日子。只因幸福只是一个过往,沉溺在幸福中的人;一直不知道幸福却很短暂。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做个明 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其所有过的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知,最苦的是等待,最幸福的是真爱,最后悔的是错过。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就好好过! 不能过就麻利点分开。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下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 转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乌云总会被驱散的,即使它笼罩了整个地球。心态便是黑暗中的那一盏明灯,可以照亮整个世界。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给我一场车祸。 要么失忆。要么死。有些人说:我爱你、又不是说我只爱你一个。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删掉了关于你的一切,唯独删不掉关于你的回忆。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别放 弃,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标,去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 也回不来了!对于人来说,问心无愧是最舒服的枕头。嫉妒他人,表明他人的成功,被人嫉妒,表明自己成功。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 待明天,期待阳光,人就会从卑微中站起来,带着封存梦想去拥抱蓝天。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过去的习惯, 决定今天的你,所以,过去的懒惰,决定你今天的一败涂地。让我记起容易,但让我忘记我怕我是做不到。不要跟一个人和他议论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管你认为他有多可靠。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 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他不爱你,你为他挡一百颗子弹也没用。坐在电脑前,不知道做什么,却又不想关掉它。做不了决定 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 把研究继续下去。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 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 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最可怕 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 一对翅膀。意志坚强,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 比。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 在生活面前屈服。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鲁人版-语文-高二-第13课《辛弃疾词三首》同步练习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
13辛弃疾词三首同步学习(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6分) A.玉簪.(zān)阑.干(lán)妩.媚(wú) 凤箫.(xiāo)B.浊醪.(láo) 援.例(yuán)庶.几(shū) 遥岑.(cén)C.螺髻.(jì) 堪脍.(huì)揾.英雄泪(wèn) 鲈.鱼(lú)D.搔.首(sāo) 沉酣.(hān)阑珊.(shān) 蓦.然(mò)解析A项“妩”应读wǔ。
B项“庶”应读shù。
C项“脍”应读kuài。
答案 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6分)A.宝马雕车凤萧声动千里清秋阑干拍遍B.灯火阑姗献愁供恨蓦然回首断鸿声里C.笑语盈盈玉簪螺髻红巾翠袖落日楼头D.蛾儿雪柳竟来相娱交游零落鲈鱼堪脍解析A项萧—箫。
B项姗—珊。
D项竟—竞。
答案 C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6分)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B.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D.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解析A项水随天去/秋无际。
B项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项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答案 C4.填空。
(11分)(1)《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蕴涵着相似的情感。
(2)《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抒发了自己不能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费时光的感慨。
(3)众里寻他千百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分层作业12 李清照词二首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课时分层作业(十二) 李清照词二首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61612083】A.寻觅.(mì)憔悴.(cuì)抵.挡(dí) 堆.积(duī)B.将.息(jiànɡ) 摘.除(zhāi)梧桐.(tónɡ) 日暮.(mù)C.骤.雨(zhòu) 熔.化(rónɡ)济.楚(jǐ) 窗帘.(lián)D.奇崛.(jué) 意蕴.(yùn)凄.凉(qī) 风鬟.(yuán)C[A项,“抵”应读dǐ;B项,“将”应读jiānɡ;D项,“鬟”应读huán。
]2.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将息:将养休息B.憔悴损.损:极,甚C.次第..岂无风雨次第:情形,光景D.簇带争济楚..济楚:整齐C[次第:转眼。
]3.下列句子,按风格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61612084】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③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④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⑤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③⑥/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⑥D.①③⑤⑥/②④B[①③⑥属于婉约派风格,②④⑤属于豪放派风格。
]4.下列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重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雁过也”写北雁南飞,暗示词人也是北人,避难南下,词人见“雁过”似乎有“旧时相识”之感,因而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可见草木凋零的秋意,可闻撩人相思的凄音,营造了寂静的环境,以渲染词人的悲苦心情。
D.词作用一个“愁”字收笔,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第1单元课外自读演练+Word版含解析.doc
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铁骑绕.龙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宁为百夫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胡骑凭陵..杂风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玉筯..应啼别离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包围。
(2)下级军官。
(3)何时。
(4)仗势侵犯。
(5)思妇的眼泪。
2.说出下列专用名词的含义。
(1)烽火照西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牙璋辞凤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汉家..烟尘在东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力尽关山..未解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铁衣..远戍辛勤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绝域..苍茫更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寒声一夜传刁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指京城长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 辛弃疾词三首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玉簪.(zān) 阑.干(lán ) 凤箫.(xiāo) 妩.媚(wǔ) B .浊醪.(láo) 庶.几(shū) 援.例(yuán ) 遥岑.(cén ) C .螺髻.(jì ) 堪脍.(huì) 揾.英雄泪(wèn) 鲈.鱼(lú) D .搔.首(sāo) 沉酣.(hān ) 阑珊.(shān) 蓦.然(mù) A [B 项,庶.几(shù );C 项,堪脍.(kuài);D 项,蓦.然(mò )。
]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61612089】A.⎩⎪⎨⎪⎧断鸿..声里(孤雁)江南游子..(作者自指) B.⎩⎪⎨⎪⎧把吴钩..看了(泛指刀剑)倩.何人(请) C.⎩⎪⎨⎪⎧揾.英雄泪(擦拭)玉壶..光转(玉做的壶) D.⎩⎪⎨⎪⎧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交游零落..(稀少) C [C 项,玉壶:玉雕的灯。
一说指月亮。
]3.下面两副对联所吟咏的对象分别是( )【导学号:61612090】①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②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金石录里漱玉词中文采有后主遗风。
A .苏轼、李清照B .辛弃疾、李煜C .苏轼、李煜D .辛弃疾、李清照D [①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
上联是颂其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下联“美芹”指辛弃疾的《美芹十论》,其中陈述了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②是郭沫若题李清照纪念堂之联。
上联描述李清照故居的优美环境,“大明湖畔趵突泉边”交代了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下联突出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的传世之作以及李清照的文学风格,《漱玉词》为李清照之词集,《金石录》则是李清照丈夫赵明诚的著作,“文采有后主遗风”则说明李清照与南唐后主李煜同为婉约派代表词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树犹如此B.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C.求田问舍D.休说鲈鱼堪脍B[A项,桓温;C项,陈登;D项,张翰。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导学号:61612091】(1)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描写楚地秋色无际、秋水辽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以季鹰的典故作比,写自己纵然乡思无限,却有乡难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青玉案元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是《贺新郎》全篇警策。
词人因无人可喜,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
【答案】(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2)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3)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4)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6.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在文后的横线上填写结论性的句子。
(不超过30字)【导学号:61612092】辛弃疾以其杰出的爱国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其传世词六百多首,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占三分之二以上,数量之大,自有“词”这种诗体以来,一千四百年间,尚无人能望其项背。
爱国是辛词的一大主题。
生态则是辛词的又一大主题。
一册稼轩词,展卷读去,从卷首到卷末,满纸山川之美,草木之秀,让人目不暇接,间以风雨之声,鸟虫之鸣,让人心动神驰。
还有词人与青山的深情对视,与苍松的幽默调侃,与鸥鹭的真诚结盟,更有对白鹭的生态建议,让人的心灵受到难得的洗礼和升华。
辛弃疾的生态词,是我们尤其应该珍惜的人文精华。
所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两个语段写了两个内容,第一个语段写辛弃疾对爱国词的贡献,第二个语段写辛弃疾对生态词的贡献。
因此,我们就可以整体把握文意,找到结论性句子的答案了。
【答案】辛弃疾是我国最伟大的爱国词人,也是我国最伟大的生态词人。
7.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民族根据文化而凝聚与认同,由文化而相互区分,所以,____①____。
民族是由文化关系结成的社会群体,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然而____②____。
对文化的层次、结构有多种划分的方法,如认为文化分为实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然而不论以何种方法划分,____③____,是文化中起主导作用的、积极能动的部分。
而在观念文化中,决定民族的凝聚、认同并推动其发展的精神力量,既包括一些科学认识的根本原则,如世界观、方法论等,也包括信仰、价值理念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①处,从前后文的论述看,说的应是民族与文化的关系,由“所以”一词可知该处应填入的是结论性语句。
第②处,横线前的“然而”一词表示转折,表示从另一方面来说,根据后文的“对文化的层次、结构有多种划分的方法”可知,此处说的应该是“文化是分层次、有结构的”。
第③处,后文是对“观念文化”的分析说明,既然其是“起主导作用的、积极能动的部分”,显然其“处于核心地位”。
【答案】①民族的根本在文化②文化是分层次、有结构的③观念文化处于核心地位二、阅读提升层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远看之景,天水交融,气象阔大。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运用了拟人、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山,生动形象。
C.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点出“愁”“恨”两字,感情由平淡渐趋强烈。
D.“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
B[B项,没有运用排比。
](2)在这首词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请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词人的“登临意”是这首词的核心,登高望远,怀乡忧国,英雄无用武之地。
词人为了表达这种思想情感,先写登临景,再直接写自己的行为,最后用一连串的典故暗示。
能结合词的内容分析即可。
【答案】①词人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登临意”。
②又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
③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情感。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导学号:61612093】水调歌头辛弃疾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
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
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①人怨,归计狎沙鸥。
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
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②。
【注】①秦楼:汉乐府《陌上桑》曰:“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此处以秦楼人指代妻室。
②赋登楼:东汉末年,王粲避难荆州,依附刘表,曾登城作《登楼赋》,述其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词,开篇两句起笔突兀,开宗明义,既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又通过“落日”“酒”等意象表现了“离愁”。
B.“和月载离愁”不仅通过“月”这一意象烘托“离愁”,还化虚为实,使抽象的“离愁”成为可“载”的具体形象。
这与李清照《武陵春》中“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
C.“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肯定了友人杰出的才学,希望友人此行能有远大的目标,像伊尹和周公一样成为国之栋梁。
D.本词使用了伊尹、周公、班超、王粲等典故,这些典故文字简洁、直白深刻,富有感染力,体现了辛词长于用典的特点。
D[D项,“直白”有误,应为“含蓄”。
](2)请分析“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两句的用典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对诗歌用典手法的鉴赏,首先要理解典故意,再把握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