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命题与复习备考

合集下载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题型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含解析)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题型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含解析)

题型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一、基本内涵核心素养是指高于一般能力或一般素养的最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即基于史料实证的,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置于特定时空条件中对史料进行解释,从而得出正确的历史认识,在历史认识中体验家国情怀。

二、构成要素1.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核心理论(唯物史观)、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核心方法(史料实证)、核心能力(历史解释)、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

示意如下:五个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2.概念阐释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1)概念界定: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2)内涵阐释: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3)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例题 1 “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

2019年高考命题趋势和复习策略———付泽

2019年高考命题趋势和复习策略———付泽

谈谈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和复习策略付泽《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高考的胜利。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侧重考察历史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发展素质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将对2018年全国二卷高考历史试题作出分析,并提出历史命题趋势和复习策略。

一、研究考纲,明确方向(一)、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表现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调动和运用知识: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

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实。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认识历史实物的本质。

论证和讨论问题:发现历史问题。

论证历史问题。

独立提出观点。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二、研究试题,洞悉规律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琢的产物,她反映了对考试内容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精准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

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

(一)2018新课标全国二卷选客观题分析1、从试题的设置来看:选择题一共12道题,其中中国史的选择题共有8道题,其中4道古代史,4道近现代史。

用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看2019年高考真题

用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看2019年高考真题

(2018·广东惠州三调·26)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 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 是不同 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
(2018·广东惠州三调·26)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 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 是不同 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
这反映出 A.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 B.历史解释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 C.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
1.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 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
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 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 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唯物史观的要求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 《旧唐书·太宗本纪》
讨之,不利而旋。”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 《新唐书·高祖本纪
唐朝将领)及薛 举战于泾州,败绩。 》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 《新唐书·太宗本纪
位雍州牧。七月, 太宗有疾,诸将为 》
举所败。”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
(1)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 (4)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理 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5)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 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 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 想。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 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 “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 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 的是 A.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 主义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 奠定了初步基础 C.为了克服国内危机,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 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 D.在2008年总统选举活动中,奥巴马当选为美 国新一届总统

2019版高考历史复习求真谛聚焦5大核心素养素养三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着力点课件

2019版高考历史复习求真谛聚焦5大核心素养素养三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着力点课件

2.历史学家费正清指出,当英美剧团在上海的公共租界上演 《彭赞斯海盗》而获得巨大成功时,它是在中国发生的一件事, 但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事;挪威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之所以在中 国有影响,是因为胡适把它引进了文化大门。对此理解正确的应 是( ) A.历史记录具有选择性 B.历史记录并非完全真实可信 C.人们无法完整地记录历史 D.事物本身并不具有历史意义
(2)从试题主题语中获取有效信息 所谓“主题语”就是一道题中最关键的部分,也可以称作“题 眼”。 “题眼”是题中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信息, 如时间、 地点、 范围、程度、否定词、阶段特征等。在阅读材料时,要善于寻找题 眼,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弄清试题究竟要判断什么或者要求回答什 么。在诸多信息中,“主题语”的信息最关键。
3.论从史出的例证 (1)人类对于历史的了解、认识与研究基本上都来源于史料,史 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证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 史的关键能力和方法。 (2)探究史料论从史出 史料 达· 芬奇指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现象服从 客观的必然规律,而不是服从神的意志,他谴责经院哲学家凭神的 启示就能通晓一切秘密的信条是邪说。人文主义者提倡理性和冒险 精神,主张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追求深广渊博的知识,充分发挥个 人的聪明才智。 论从史出:史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思想根源;文艺复兴时期 的人文主义者提倡开拓冒险精神。
解析:根据材料中描述的两个事件,说明历史学家的历史记 录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目的性,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故A项正确; 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不出人们对历史能否完 整记录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想表达的是历史记录的特点,不 是事物本身有无意义,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剑桥学派”注重研究“历史语 境”。他们认为没有脱离语境的无时间限制的真理的存在,只有 从历史语境出发,才能更好地把握观念的生成与演变。“历史语 境”的含义是( ) A.历史事件发生的特定时代背景 B.特定的历史语言表述 C.持相同史观的人对历史的探讨 D.同时代人对历史的解释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复习备考策略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复习备考策略
——陕西省西安中学郭福斌
教科书上的内容是学生理解的世界的“根据 地”,如果这个“根据地”是与世隔绝的,它就 将是一潭死水;教科书上的内容是学生精神世界 生长的种子,如果教科书上的内容是与学生已有 知识和经验相脱离的,那么,精神的种子就没有 发芽的土壤,更不用说生根、开花、结果了。从 这个角度来说,教师视野的宽度在哪里,课堂教 学的边界就在哪里;日常生活的边界在哪里,课 堂教学的边界就在哪里。
精研试题,一战而胜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复习备考策略
2018.9.9
从命题的角度看高考复习为何要 Nhomakorabea究试题试卷是样本,试卷是信息!这是我们教学尤其是 考试命题应该遵守的文本格式。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以问题为中心、以素养立 意的考查方向不会改变,以高校教师为主的命题队伍 也不会改变,所以研究高考试题、适应高考,是一个 理性的选择。 ——陕西省西安中学郭福斌
(2018· 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 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 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 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 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 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 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 19 世纪 60 年代,豆腐在美国 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 推广种植,至 1910 年,美国已经拥有 280 多个大豆品种。 1931 年,福特公司从大 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 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基于核心素养的2019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2019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2.学业质量标准划分原则 (1)将每个核心素养划分为4个水平,水平1为 最低等级,水平4为最高等级,在划分时,进行 纵向与横向的通盘和递进性。每高一级水平的表现 涵盖前一级的表现。 ◆从横向看,五个核心素养的每一个层次,处于 同样的水平上;在五个核心素养的同一水平之间 建立逻辑关系,形成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等级。 水平2是合格等级。
主要内容 一、新课标关于学业质量的内涵及学业质量水平
二、新课标关于学业质量评价的变化 三、历史学业质量标准评价案例
高考 顶层设计
“一核四层四翼”
一核: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为什么考)
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考什么)
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怎么考)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

学完选择性必修模块2,提出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与人类生活息息相 关的食物生产、劳作方式、居住环境、交通运输等的 变迁历程,以及人类为改善生活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科技发明、医疗防疫等方面的努力(唯物史观、时空 观念、史料实证);能够进一步理解经济活动与社会、 科技与生活等之间的关系,深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等和谐发展的认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自觉养成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和珍爱生命的优良品质,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 怀)。
(2)根据历史课程的人文性质,对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具有一定弹性,处于低学段的学生也有可能达到高水平。


学业质量标准汇总 将每一个核心素养的同一水平汇总在一起, 即,将水平一和水平一汇总在一起,水平 二和水平二汇总在一起 … …就是学业质量 标准的汇总。 这种汇总不是简单地合在一起,而是有一 定的具体要求。

基于核心素养立意的高考历史命题分析及2019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立意的高考历史命题分析及2019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然,我们这方面能力还比较欠缺。 知识迁移能力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对课本知识只会死记硬背,不能 理解和应用;二是自学能力不够,不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只能在老师 的安排和监督下被动地学习。这样,就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学习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当中。 这正是目前我们虽然记住了大量的课本知识,却在高考中得不到理 想成绩的根源所在。
历史知识迁移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新材料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旧知识
与新情境的链接,以及对新问题的认知、分析和解决等方面,依靠已有知
识解读材料,运用材料的有效信息,将所学分析评价改革问题的思路和方 法迁移到新问题中。 高考试题普遍要求考生能够将已有知识与新材料新
问题链接起来,或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认知、分析、说明新知识新问题。显
5、独立思考能力欠缺
运用已有知识和材料提供的信息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通过分析、判 断、归纳、比较、推理、概括等历史思维和论证,从而做出自己的解答。 论证和评价能力欠缺,史论结合欠佳;逻辑思维条理差;语言不通顺。尤 其怕开放性、综合性的试题。
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的原因
①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
重知识积累、轻能力提高,一直是中小学教学的一个传统。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养成了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和现成答案的学习习惯,只会被动识记,不能主动思
二、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缺陷问题
• 历史知识的构成依然是以政治史为中心的线性的通史结构(经 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皆不具备结构性——仍是条块状的) • 缺乏整体史视野——多角度、多方面探究同一个历史主题—— 学生仍会孤立地记忆、理解单个的历史事件。
教材淡化通史观念,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背景原因等交代过于简单,对一些 重要概念也缺乏阐释,而教学中如果不注意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因而学生所 获得的知识是一知半解的,甚至是片面的。这些势必造成学生模块分割、时空错 位、线索杂乱、顾此失彼、支离破碎。但高考强调对历史整体及发展过程的把握, 不少试题看似孤立地考查某个考点,实则考查历史事物之间的深层联系,考生如 果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重大事件的阶段特征,就无法对试题作出 正确解答。

专题04 直击五大核心素养-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

专题04 直击五大核心素养-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

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2019年高考备考建议1.紧密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认真领会新考纲中“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关注普通高等院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求,注重知识与能力全面协调发展。

3.以教材为载体,强化历史思维的培养。

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教材为载体,借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多视角思考相关问题。

例如当我们依据教材对新文化运动大加赞扬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一些学者对新文化运动的深刻反思。

历史学习需要我们大胆质疑历史结论,有质疑,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4.用多元史观指导复习。

运用正确的历史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事实上,历年的《考试大纲》都明确规定,应“注重考查学生在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不同的史观切入,理解、评价同一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注重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与学科方法,冲破传统历史思维的定式,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备考效率。

5.整合教材,提升综合能力。

按通史体例重新整合三个模块的内容,构建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

抓好通史复习,既可温故,即整理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模块的知识;又可知新,即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归纳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构建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形成新的认识。

6.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

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因此复习的过程中要适当关注现实世界,具体包括:能体现国家意志,被人民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如民生问题;带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的事件,如“一带一路”;既能从现实热点问题取材,又能充分联系本学科知识的现实热点,如“英国脱欧”;学生能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而不是纯理论的新提法和新理论等等。

2019届高三历史备考研讨《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命题与二轮复习策略》讲座

2019届高三历史备考研讨《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命题与二轮复习策略》讲座

“四翼”考查要求是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出发,结合高校 人才选拔需求提出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等四 项要求,着重体现了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中对未来发展所需应 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也集中体现了各类高校通过 高考选拔人才的共性需求。“基础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 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 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 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综合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 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 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应用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 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 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
信。
(二)近三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特色
4、试题考查侧重“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进一步 明确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
试题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和国家课程标准,考查要
求侧重“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通过科学设计试题 内容与形式,着重考查考生对通用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 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整体设计进一步明确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内容,
“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科学 构建,是考试内容改革的基础性工程,凸 显了高考的考试功能和考查理念,也将为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提供坚实理论支撑,使
“四层”考查目标是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结合学生发展核 心素养和国家课程标准提出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 心价值四个圈层环环相扣、层层叠加,既有内涵的科学划分,又有外 延的有机融合。第一圈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 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 习所必须掌握的。第二圈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 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 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第三圈层“学科素养” 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 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 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第四圈层“核心价值”的考 查和引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 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 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2019年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与高考例题复习课件(共67张PPT)

2019年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与高考例题复习课件(共67张PPT)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理论: 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
2017年全国2卷
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
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2015年全国1卷
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
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
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
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31.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图5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2016年全国2卷
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理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经济与政治、文化)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考试题命题研究(2019年8月)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考试题命题研究(2019年8月)
中水平问题的标准:问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类。如:美国独立战争 的背景和影响。如何评价美国的1787年宪法?谈谈你对华盛顿的评价。
高水平问题的标准: 第一类:对同一问题分角度提问,例如: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国内和国 外原因? 第二类:有比较视角or有联系史实的视角or有全球视角,例如《独立 宣言》和《1787年宪法》对亚非拉地区的影响? 第三类:拉近中国,例如:《1787年宪法》对中国近代追求民主的资 产阶级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四类:技术类,不是在历史本身挖掘,而是强调新的学习形式,例如: 请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比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宣言?

③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主集中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新中国建国历程和制度构想,引导学生追本溯源,理解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由来
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追根溯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019高考)37.历史·记忆
从祖先认同的视角看,体现了开
历史记忆与祖先认同
始(认祖)、延续(祭祀)、强
新情景

新材料


一、高考试题的趋势和核心素养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 2.知识性与能力性结合 3.历史性与现实性结合 4.知识性与学术性结合 5.稳定性与创新性结合 6.传统性与开放性结合
①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从学科特点出发,体现了对革命史和革命文化的考查。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中学教学落实党和国家对历史教育的要求。
价,近且及倍……欲赢此数万万,当用何法?则惟有并力注重输入额最高之物,为捍卫图 存之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至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

(2)你如何认识“棉花帝国”和“棉铁主义”?(14分)

2019年高考总复习历史讲义:立足核心素养 明确通史体系——2019年历史高考备考思路(pdf版)

2019年高考总复习历史讲义:立足核心素养 明确通史体系——2019年历史高考备考思路(pdf版)

2018年9月15日——16日立足核心素养明确通史体系——2019年历史高考备考思路一、近年全国卷历史试题总体特点及趋势最近几年,尤其是从15年以来,高考命题很明显的一个大趋势就是与最新一轮高中课改中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密切结合。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及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刘桔在2018年3月3日《中国教育报》中发表《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一文中强调“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文科综合体现学科素养导向,引导教学深入探索。

”因此在分析2018年的三套高考试题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察贯彻于其中。

唯物史观:Ⅱ卷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时空观念:Ⅲ卷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图7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史料实证:Ⅲ卷31.表2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历史解释:Ⅰ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

谈谈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及备考提分策略

谈谈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及备考提分策略

谈谈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及一轮复习备考策略历史组:彭振文今年九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北京百师联盟教育集团组织的2019年高考命题趋势及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培训班学习,通过此次学习,收获颇多,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趋势2017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标准》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考查要求侧重“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着重考查考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历史高考命题呈现新常态化,即:(1)命题难度系数控制在0.5—0.55之间,凸显知识(这里的“知识”是指:课程知识、常识性知识、事实性知识、结构性知识等,而非简单的教材知识。

)的重要性,保持基本稳定。

(2)试题体现育人功能优先,重点考查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使历史教育和高考更好地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3)试题着力考查考生的学科思维过程与方法,重视历史事实的意义分析与解释,重视多元化史料实证能力与历史解释,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与研究方法,以历史事实为载体,以如何接近历史真相为总体目标,运用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体现历史教育而非历史教学的价值。

(4)考点(必备知识)基本固定,变化很小。

以中古史为例:近年来主要考点基本不变,常态考点有:先秦三大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体现的先民的政治智慧及其文化意义、春秋战国之“巨变”;秦汉制度创新;魏晋南北朝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的萌芽及士族制度的本质;唐宋制度创新、经济重心南移及影响、宋租佃制及市民社会;明清政治变革,如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主权管辖;明清江南社会变革;同期中外对比,如经济、科技、思想、朝贡体系和殖民体系、重农抑商与重商主义;儒家思想的来龙去脉等。

二、一轮复习备考策略针对以上四方面的考查新常态,我们在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五个方面:(1)突出四项基本能力的培养。

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描述和阐释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浅析高考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以2019年全国1卷文综第42题为例

浅析高考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以2019年全国1卷文综第42题为例

浅析高考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以2019年全国1卷文综第42题为例湖南新晃一中彭敏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什么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学生在学完历史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二、2019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第42题对高中历史核心素养考查的分析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一)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考查题目开门见山的指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这一要求考查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一是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即所提取的观点不能脱离材料;二是所持有的论点必须有准确而且充分的史实依据进行证明,不能泛泛而谈,不能空谈。

(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考查整篇材料体现浓郁的家国情怀。

《国史大纲》这本书有两个写作背景。

第一个背景是在遭受西方文明强烈的冲击之后,中国内部普遍生出一种否定传统中国的思想与情绪,在这种思想氛围下,历史学也受到了影响。

《国史大纲》就是对这种情绪做出的回应。

第二个背景是《国史大纲》成书于1940年,这一时期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形势恶劣,全国上下持悲观论调者比较多。

新高考评价体系下基于核心素养的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新高考评价体系下基于核心素养的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2、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 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图7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 31.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 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1、 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
• 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的“麒麟”,明成祖隧赐外国使臣。这表明 当时
• • • • • 图6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8年全国文综Ⅱ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题 型 题号及范围 考点或试题要点 分值 考试能力要求
选 择 题
24(中国古代政治) 25(中国古代经济) 26(中国古代政治) 27(中国古代文化) 28(近代中国政治) 29(近代中国政治) 30(近代中国政治) 31(现代中国经济) 32(世界古代政治) 33(世界近代经济) 34(世界文学) 35(世界现代经济)
二、 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备考: 核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考什么: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 怎么考:创新性、 基础性、 综合性、 应用性
考什么:------------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 (一) 、核心价值 突出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和创新精神的考查 • 1、 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 • 2、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2019年高考历史后期复习策略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2019年高考历史后期复习策略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茶叶大量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 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美洲白银 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英国早期 大量流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 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 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 合。)
试题结构: 1.知识考查相对均衡、稳定 2.政治史比重逐步上升 试题命题思路: 1.选择题主观化、材料题自主化 2.从专题到主题 3.从单线、单级思维到多线、多级思维 4.材料从历史文献到学术论著新材料
1.选择题主观化,材料题自主化



(17.Ⅰ)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 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 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选项:事实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或解释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培养学科素养 提升复习效率
提纲
一、高考怎么考 二、教师怎么教
三、学生怎么学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考怎么考
(一)考试大纲要求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 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外在与 内涵,特点
最高层次的研 究方法,其余 是研究范式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 改革。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玉米、番薯、 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汤显祖出生,代表 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 求爱情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Ⅲ卷40题细则
⊙标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 目的。(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 一。(10分)
(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 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顾及。 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 进行殖民贸易竞争。(15分) (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 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10分)
难度基本稳定
1.众说纷纭话“难度”…… (2017· 全国Ⅰ卷25)
一、
成都某知名中学高三文科实验班得分情况
汉初三大社会问题: 贫穷、王国、边患
高祖等几代统治者: 黄老之学、无为 重建了统治秩序、 国力恢复
汉武帝:从无为到有为 重大举措: 1.中朝、刺史、察举; 2.推恩令、附益法、左官律;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盐铁官营; 5.反击匈奴 效果:建立宏伟帝业,汉至盛 1.解决了王国问题、边患问题 ,并开疆拓土; 2. 加强了中央集权; 3.形成以文化人传统, 礼法结合 4.强化重农抑商传统; 5.过度有为,如西北频繁用兵 又导致新的社会矛盾,晚年曾 下《轮台罪己诏》以示忏悔
⊙细则
(1)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或地理大发现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或 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或贸易利 润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或明末国力衰弱,无暇顾及)。 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或建立海外殖民地,获得原料产地);扩大对中国的 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或掠夺财富,积累资本;若摘录原材料中“增进对 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只得1分)与西班牙进行殖 民贸易竞争(或与西班牙竞争;如摘录“西班牙也将计划占领台湾”只得1分) (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或驱逐了荷兰侵略者);实行祖国大陆的政治制度 (或实行郡县制,与清制度保持一致;或地方行政制度与大陆保持一致);实 行祖国大陆的文化制度(或推行儒家教育,推行科举制度);接受移民,进一 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或加强两岸交往,两岸人民交往增多);增强了 民族、文化认同(或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大一统)。
示例一:(以经济方面为例) 论题:传统小农经济的解体和近代工业的兴起。(3分) 阐述: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1分)鸦片战争以后,洋货涌入,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2分)19世纪六七十年 代近代工业兴起,传统小农经济进一步遭到冲击。(2分)尽管近代工业在中国 经济结构中不占主导地位,并不断受到阻碍,(2分)但依然艰难地发展,推动 中国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型。(2分) 示例二:(以政治方面为例) 论题:传统宗藩(朝贡)体制的瓦解和近代外交体制的建立。(3分) 阐述: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实行以宗藩(朝贡)体制为主的对外关系。(1分) 鸦片战争之后,受帝国主义入侵、条约体系的要求和西学东渐的影响,清政府 陆续设立南北洋大臣、总理衙门和驻外使领馆来处理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中国 与越南、缅甸等属国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2分)甲午战争之后,中朝宗藩关 系结束,“藩篱尽撤”,传统宗藩体制彻底瓦解。(2分)尽管弱国外交面临了 许多困境和失败,丧失了不少利权;(2分)但具有近代意义的外交体制依然往 专业化方向发展,如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设立地方交涉使司、选拔专业外交 人才等,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转型。(2分)
基本要素仍然是知识、能力、意识和价值观。
2.高中课标修订组徐蓝、叶小斌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 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 观念。
◆◆ 高考命题新常态
一、难度基本稳定 二、育人功能优先 三、着力学科思维过程与方法
四、考点(必备知识)基本固定
◆◆高考命题新常态
◆浅谈学科核心素养
◆◆高考命题新常态 ◆◆◆高效复习策略
◆ 浅谈学科核心素养
1.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 (《历史教学》 2012年11 )
历史素养: 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 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 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 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
(2017· 全国Ⅱ卷28)
(2017· 全国Ⅲ卷24)
2.难度统计
系数: 0.39
0.50
0.53
0.54
年份:2014年
某省近年难度系数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Ⅲ卷2017与2016非选择题得分情况
关于试题难度的结论:
⊙难度基本稳定,控制在0.5—0.55之间 ⊙知识的重要性凸显
“知识”指 :课程知识、常识性知识、事实性知识 、结构性知识等。而非简单的教材知识。 一个悖论: 回归知识使得难度回落 关注课程知识、常识性知识、事实性知识、结构性 知识,又使得教学和应考的难度加大。
Ⅲ卷41题细则
⊙要求:
①论题:3分;只要源于材料,可以是摘选自材料,可以是概括材料,可以是 引申材料,均可得分。太大的选题或与中国近代史不相关的选题均不给分。 ②述:9分;按点给分,史实或者分析一个点得2分,最多给4点得8分。最 后1分根据前后史论是否相符、史实和逻辑表述是否正确,酌情给分。
⊙参考论题:
3.40题和41题基本定型 如40题:
1.传统小农经济的解体和近代工业的兴起。(3分) 2.传统宗藩(朝贡)体制的瓦解和近代外交体制的建立。(3分) 3.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解体与民主共和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3分) 4.传统科举的废除与近代学堂教育的兴起。(3分) 5.传统手工业的衰落与近代科技的兴起。(3分) 6.传统军事的衰落与近代军事的兴起。3分) 7.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的接受和传播。(3分) 8.铁路(邮电)的兴起与发展。(3分) 9.近代政党的兴起。(3分) 10.白话文的逐渐推广。(3分) 11.新词语(或者旧词新义)的广泛使用与流行。(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