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知识点总结
概念的知识点总结概念是对事物或现象的一般而抽象的概括性认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规律和关系进行抽象和概括的结果。
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事物和现象的基本方式,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内容。
概念的形成是人们认识、反映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中的一种感性认识形式。
它是认识过程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认识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起点。
概念是一种具有凝练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的认识形式。
它具有概括一类事物的基本特征和规律的作用,是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
概念的特征1.凝练性:概念是基本特征的凝练表达。
它对一类事物的基本特征和规律进行了概括,从而具有凝练的特点。
2.概括性: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进行的概括。
它具有概括事物的共同属性和规律的能力。
3.抽象性:概念具有抽象性,即脱离具体个体而存在。
它是对具体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进行了抽象的表达。
4.反映性:概念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属性和规律的反映。
它具有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
5.能指性:概念是语言和思维的基本形式,具有能指性,即通过概念来指称和认识客观事物。
概念的作用概念是认识过程的基本形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1.指导实践。
概念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通过概念的概括和抽象,人们能够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指导实践活动的进行。
2.推动认识的发展。
概念是推动认识的发展的动力,它能够推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从感性直观到理性思维,并不断地深化和发展认识水平。
3.具有概括性和封闭性。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共性特征和规律的概括表达,它具有概括事物的共性属性和规律的能力,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的作用。
形成概念的过程概念的形成涉及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过程。
1.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起点,即通过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和体验,形成最初的具体形象和经验。
2.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抽象和概括。
通过概念对感性认识中的客观事物进行凝练、概括和抽象,从而形成概念。
概念形成的三个阶段
概念形成的三个阶段
概念的形成要经过的三个阶段分别是:
第一、抽象化阶段:了解事物的属性是概念形成的第一步,要了解事物的属性就需要对具体事物的各种特征进行抽象。
如:儿童对积木进行分类时,必需先确认积木的各种属性(大小、颜色、形状)然后按照属性进行分类。
如果问儿童如何将积木进行大小分类时,儿童说:这些大一些,这些小一些。
说明儿童发现发现了大小属性,这是以大小属性来抽象概括的。
第二、类化阶段。
如儿童对积木属性进行抽象,并对类似的属性加以认同,称大一些的为大积木,小一些的为小积木。
这就是类化。
只考虑这些的相似性。
第三、辨别:儿童发现某一属性(抽象),认同这一属性(类化),同时也认识到这些属性间的差异性,以便分类,这就是辨别。
概念的五个阶段
概念的五个阶段
概念的诞生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
通过这五个阶段,可以把一类事物变成头脑里的概念。
分析阶段:将事物分解成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研究。
综合阶段:将分析的各个部分重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比较阶段:将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
抽象阶段:从众多事物中提取出共同的本质特征,形成一个抽象的概念。
概括阶段:将抽象的概念推广到一类事物中,形成一个概括性的概念。
通过完成这五个阶段的任务,可以实现将一类事物变成头脑里概念的目标。
这五个阶段组成了概念生成的一个完整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从而更好地做出判断。
概念形成的三个过程
概念形成的三个过程
概念形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指通过一系列认知活动将各种具体的感觉、印象和经验整合并抽象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感知是概念形成的第一个过程。
感知是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的信息,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到大脑中。
感知过程包括感觉的接受、感觉的加工和感觉的整合三个环节。
感觉的接受是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的信息,例如眼睛接收光线、耳朵接收声音等。
感觉的加工是指大脑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处理,例如将各种感觉分解成颜色、形状、声音等要素。
感觉的整合是指将各种感觉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感觉图像。
通过感知过程,我们可以对外界事物进行初步的认知,感知到它们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属性。
记忆是概念形成的第二个过程。
记忆是指将感知到的信息暂时存储在大脑中,并在需要时进行提取和利用的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编码、存储和检索三个环节。
编码是指将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转化为大脑可识别的神经信号,并存储在大脑的神经网络中。
存储是指将编码后的信息保存在长期记忆中,并与已有的知识进行关联和整合。
检索是指在需要时从存储的信息中提取出所需的内容,并进行利用。
通过记忆过程,我们可以将感知到的信息保留下来,并在以后的认知过程中进行利用和参考。
总结起来,概念形成的过程包括感知、记忆和思维三个方面。
感知是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的信息;记忆是将感知到的信息暂时存储在大脑中,并在需要时进行提取和利用;思维是在感知和记忆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推理,生成新的概念和创造性的想法。
这三个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概念形成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8概念形成和概念掌握
博弈性聚焦(focus gambling )
被试进行猜测直到击中正确假设为概念的卡片,但与保守性 聚焦不同,随后选择的卡片,对最初勘定十一的变化特征多 于一个。
对人工概念学习策略的批评
人们很难对抽象的人工概念进行推理
返回
概念学习的策略(Bruner)
整体策略
被试试图记住主试指出为“正确”反应的实例中所 有共同的属性,而忽略掉其他的属性。这是一种排 除法,因为它去掉了不属于肯定实例的属性。被试 使用较多。
部分策略
被试一次只集中注意一个假设,如果它能正确预言 这张卡片类别就加以保持,否则就形成一个新的假 设。被试使用较少。
学习者从概念的许多具体例证(正例、反例)中,以归 纳的方式概括出它们共同的关键特征,从而获得概念。
• 概念同化
概念的属性通过定义或上下文直接呈现给学习者,他只 需将新学习的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关联, 并使它们相互作用,从而获得概念的一种形式。
概念形成的几个假说
共同因素说(Hull,1920): 将一类事物的共同因素抽象出来并对它作出相同的 反应。 共同中介说(Osgood,1953): 获得对一组刺激的共同中介反应。 假设考验说(Bruner等,1956): 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经贮存的信息来主动提出 一些可能的假设。 实验验证:人工概念的形成
(二)概念掌握的学习模式
1、类属学习 把新概念纳入到自己认知结构的相关部 分,并使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建立联系的 过程。 派生类属学习 相关类属学习
2、总括学习 在若干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在学习一个上 位概念。
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简介: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个体掌握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就是概念形成的过程。
实验室中为了研究概念形成的过程,常使用人工概念。
制造人工概念时先确定一个或几个属性作为分类标准,但并不告诉被试,只是将材料交给被试,请其分类。
在此过程中,反馈给被试是对还是错。
通过这种方法,被试可以发现主试的分类标准,从而学会正确分类,即掌握了这个人工概念。
通过人工概念的研究,可以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
一般来讲,被试都是经过概括-假设-验证的循环来达到概念形成的。
叶克斯复杂选择器可用来制造人工概念。
本实验模拟叶克斯复杂选择器来研究简单空间位置关系概念的形成。
方法与程序:本实验共有4个人工概念,难度顺次增加,被试可以任选其中1个。
实验时,屏幕上会出现十二个圆键,有空心和实心两种。
其中只有一个实心圆与声音相联系,此键出现的相对位置是有规律的,被试要去发现其中的规律(概念),找到这个键。
被试用鼠标点击相应的实心圆,如果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表明选择错误;如果有声音呈现,同时该圆变为红色,则表明选择正确。
只有选择正确,才能继续下一试次。
当连续三次第一遍点击就找对了位置时,就认为被试已形成了该人工概念,实验即结束。
如果被试在60个试次内不能形成正确概念,实验自动终止。
结果与讨论:结果文件第一行是被试达到标准所用的遍数(不包括连续第一次就对的三遍)。
其后的结果分三列印出:第一列是遍数;第二列为每遍中反应错的次数,如为0则表示这一遍第一次就做对了;第三列表示这一遍所用的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根据结果试说明被试概念形成的过程。
交叉参考:思维策略参考文献: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319-321页表象的心理旋转简介:表象是类似于知觉的信息表征。
七十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重要的一项是表象旋转的研究。
Cooper等人1973年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的和反的(即镜像)字母来研究表象的旋转。
实验要求被试在看到呈现的字母后,不管其具体方位和倾斜角度如何,尽快判断该字符是正的还是反的,并按键作出反应。
概念形成的例子(一)
概念形成的例子(一)概念形成的例子1.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概念形成的一个例子,它描述了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
•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原理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的现象,发现了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最终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2. 经典力学的概念•经典力学是描述宏观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它建立了质点的运动方程和牛顿三大定律等概念。
•质点的运动方程描述了质点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
•牛顿三大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它们描述了物体的运动和力学原理。
3. 电磁感应的概念•电磁感应是概念形成的另一个例子,它是指导电动机、发电机等电磁设备运行的物理现象。
•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是: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的强度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磁感应的概念在物理学和工程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发电、传感器等领域。
4. 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揭示了DNA分子的构造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根螺旋状的链相互缠绕而成,链上的碱基按特定规则配对,形成了DNA的遗传密码。
•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DNA的功能和重要性,对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5. 温度的概念•温度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用来描述物体的热平衡状态。
•温度的基本原理是:温度越高,分子活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温度的概念在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热力学、材料科学等。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概念的形成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的。
这些概念描述了物体、现象或原理的特点和规律,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基础。
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的异同
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的异同
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两个相关概念,它们在意义上有些异同。
异同点:
1. 定义:概念同化是将新信息与既有知识中的概念相结合,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新信息。
概念形成是指通过经验和学习逐渐形成和发展新的概念。
2. 过程:概念同化可以发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可以通过比较新信息与已有概念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调整和修改既有概念,从而将新信息与已有概念整合到一起。
概念形成是在接收到新的经验和信息后,个体会逐渐寻找共同特征和联系,形成新的概念。
3. 目的:概念同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新信息,将其与既有知识相结合。
概念形成的目的是为了在认知过程中建立和发展新的概念以来处理和编码信息。
4. 结果:概念同化的结果是新的信息被整合到既有概念中,形成更为复杂和完善的认知结构。
概念形成的结果是个体根据经验和学习逐渐形成和发展新的概念。
5. 过程顺序:概念同化在信息处理的早期阶段发生,个体首先依赖于既有概念进行信息处理。
概念形成发生在信息处理的后期阶段,个体在接收到新的经验和信息后,通过整合和梳理共同特征和联系来形成新的概念。
综上所述,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虽然有些异同,在重要程度和认知过程中的阶段和目的等方面有所区别,但它们都是认知过程中对新信息进行处理和整合的重要过程。
概念形成过程
概念形成过程
概念形成是指人类在感知、认知和思考过程中,通过将相似的事物或经验归类、比较和区分,逐渐形成的抽象思维概念的过程。
概念形成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感性阶段:人类首先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的感官刺激,掌握各种事物的具体特征和外在属性。
2.知觉阶段:在感性基础上,人类开始对所接收到的感官信息进行整合和加工,形成对不同事物的知觉和感知。
3.归纳阶段:在知觉的基础上,人类开始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将它们进行归类、划分、概括和总结,逐渐形成概念。
4.演绎阶段:通过对概念进行推理和比较,人类不断深化和扩展概念的涵义和范围。
5.修正阶段:当遇到新的情况和信息时,人类常常需要根据新的知识来修正和调整原有的概念,从而使概念更加准确和完善。
概念的形成
二单元 li——募 募 li——劫 劫 li——势 势 li——勤 勤 li——助 助 …… li——力 力
三单元 ta——张 张 ta——弱 弱 ta——弗 弗 ta——弩 弩 Ta——弦 弦 …… Ta——弓 弓
实验验证——人工概念实验
• • • •
保守性聚焦 冒
思维研究的领域 ——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形成
概念形成 概念理论 概念研究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的认识。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过
程。 自然概念 概念 人工概念
假设检验说
• 代表人物 布鲁纳 古德诺 奥斯丁 • 主要观点 人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存 储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 概念可能是什么,这些可能的假设组成一个假设库。在概 念形成的实验中,对任一刺激作出反应之前,被试都必须 从他的假设库中,取出一个或几个假设,并根据这一假设 作出反应,即对这一假设进行检验。如果被试得到正确反 馈,他们会继续延用这一假设,否则,被试将舍弃这一假 设,并到假设库中再寻找另一假设来代替现有的假设,如 此这样反复,直到某个正确的假设被反复验证为正确时, 概念便形成了。
目的包括
(1)从每一个决定中获取最多信息; (2)使任务的压力保持在可处理的限度以内 (3)调节在规定的时间或活动范围内,未能 掌握概念的风险以及作出一个决定所带来 的其他风险。有目的策略的运用是假设检 验说的核心,也是人在假设检验过程中主 动性的体现。
什么是概念的形成
什么是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形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认识过程中对某一类事物或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和归纳,形成一个普遍、共同的认知框架。
概念的形成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它直接关系到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水平的高低。
概念的形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环节:首先,概念的形成需要对具体事物进行感知和经验的积累。
感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通过感知我们能够感受到具体事物的特征和属性。
当我们接触到一类事物的时候,通过感知我们能够提取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这是形成概念的首要条件。
其次,概念的形成需要通过类比和比较的方式进行思维活动。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和类比,我们可以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进行整合和概括,从而形成一个更为普遍的概念。
比如,当我们接触到一只狗、一只猫和一只兔子时,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和归纳我们可以形成一个“动物”这一更为普遍的概念。
第三,概念的形成需要进行概括和归纳的思维活动。
在认识过程中,我们通过归纳将大量的个体事物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来,形成一个概念。
概括是将个别的知识、经验归结为较一般的规律或原则,通过概括我们可以将一系列个别的认知进行整合和提炼,形成一个普遍的概念。
最后,概念的形成需要通过语言符号来进行表达和沟通。
人类通过语言符号将思想中形成的概念进行命名,并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这些概念。
语言符号是概念形成的重要媒介,通过语言的使用,我们可以将个人的认识和经验与他人进行分享和交流,促进概念的发展和演化。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认识的深化来逐步完善和丰富。
在实践中,人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积累更多的认识和经验,不断修正和调整既有的概念,使其更加符合事物的本质特征。
同时,概念的形成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们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概念,实现共识和共同理解。
总结起来,概念的形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需要通过感知、类比、比较和归纳的方式进行思维活动,并通过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沟通。
概念形成的结果
概念形成的结果概念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类认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念是指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和归纳后的心智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各种概念来帮助理解和解释世界。
概念形成的结果是个体对事物的归纳和抽象的认知表征。
当我们将一类事物归为一个概念时,我们并不会考虑每个具体实例的所有特征,而是关注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
比如,当我们说“鸟”时,我们并不指特定的一种鸟,而是对所有鸟类的一个总括性概念。
这种概念形成的结果使得我们能够用简洁的方式来组织和理解世界,同时也方便了沟通和交流。
概念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类和归纳。
在分类阶段,我们将具体的个体归类到某个概念中,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类。
在归纳阶段,我们根据已有的概念和经验,从特定的个体中抽象出一般的特征或规律,形成新的概念。
概念形成的结果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个体的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等方面。
在概念形成过程中,个体需要注意并记住事物的共同特征,通过思维进行归纳和抽象。
认知能力强的个体能够更好地进行概念形成,创造出更加准确和有用的概念。
除了个体的认知能力外,语言在概念形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能够将概念转化为可交流的符号,使得概念能够在个体之间传递和共享。
当我们使用语言表达一个概念时,我们需要将概念转化为对应的语言符号,这需要我们理解符号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而在接收语言时,我们需要根据语言符号还原出对应的概念。
语言和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概念能够在社会中得到共享和传播。
概念形成的结果不仅仅是对事物的认知表征,它还对个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个体对事物的概念化判断决定着他们对事物的行为反应。
比如,当个体认为某物属于某个概念时,他们会将其归类到该概念对应的范畴中,并按照该范畴的规则和特征对其进行处理。
概念形成结果的不同会导致个体对事物有不同的认知和行为反应。
此外,概念形成还涉及到认知发展和文化差异等因素。
概念和主要内容
分析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等,有助于构建完整 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掌握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1 2
主要内容概述
概括性地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其目的、意义、涉 及的领域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概念。
主要内容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主要内容进行分类,有助于深 入理解其层次和结构,进一步掌握概念。
3
间”等。
02
主要内容
内容一
总结词
重要概念的定义
详细描述
内容一主要介绍了某个概念的定义,包括其内涵和外延,以及与其他相关概念 的区分。
内容二
总结词
该领域的发展历程
详细描述
内容二详细梳理了该领域的发展历程,包括重要的里程碑、代表人物和事件,以及发展趋势和未来展 望。
内容三
总结词
应用场景和实例
详细描述
应用场景三
总结词:学术研究
详细描述:在学术研究中,该概念和主要内容是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通过深入探讨这一概念 和内容,学者可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是对事物最本质特征的 认识,是形成其他概念的基础,
如“动物”、“植物”等。
派生概念
派生概念是在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根据事物的某些特征或属性进 行细分或归类而形成的,如“哺
乳动物”、“鸟类”等。
抽象概念
抽象概念是对事物更为抽象、概 括的认识,它超越了具体事物的 形态和属性,如“时间”、“空
主要内容应用
介绍主要内容在实际生活和和价值。
04
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一
总结词:个人学习
详细描述:该概念和主要内容适用于个人学习的场景。通过掌握这一概念和内容 ,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简述概念的形成
简述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形成是指人们通过对事物进行分类、归纳、抽象和概括,来构建对事物的统一认识和理解的过程。
概念的形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感觉:通过感官器官接收外界刺激,获取感觉信息。
2. 知觉: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形成对事物特征和属性的感知和认知。
3. 分类:将具有相似特征和属性的事物进行归类,建立起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结构。
4. 归纳:通过对事物的共同特征和属性的概括和总结,形成概念的一般定义。
5. 抽象:将事物的具体特征和属性抽离出来,形成更为抽象的概念。
6. 概括:通过将相似的概念进行概括和汇总,形成更为一般化的概念。
概念的形成是人类对事物认知的基础,它使人们能够对复杂的现实世界进行简化和归约,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事物。
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个体的经验、知识和文化背景等都会对概念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概念在不同人群和文化中可能存在差异。
概念形成过程
概念形成过程
概念是指我们在认识世界中所形成的一种抽象概括,是对事物本质和特征的把握,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
而概念形成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从个别的感性材料中抽象出共性特征,最终形成概念的过程。
概念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感性认识、感性材料的分类、抽象概括、概念的确立几个阶段。
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通过感官获得事物的外部现象,从而形成感性材料。
在感性材料的分类阶段,人们将这些感性材料按照相似之处进行分类。
在抽象概括阶段,人们从感性材料中抽象出共性的特征,形成概念原型。
在概念的确立阶段,人们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不断修正和完善概念,最终形成稳定的概念。
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需要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不断推进。
同时,人们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感性材料的精细分类,正确把握共性特征,以及在概念的确立过程中进行不断反思和修正,以避免概念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 1 -。
概念的形成条件
概念的形成条件
概念的形成条件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共同特征:概念的形成需要一组事物或对象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或属性。
这些共同特征可以是事物的外观、功能、性质等方面的相似性。
2. 差异特征:概念的形成还需要在一组事物或对象中找到与其他组别或事物不同的特征。
这些差异特征可以是事物的外观、功能、性质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3. 归纳能力:概念的形成需要人类具备归纳能力,即能够从具体的个体事物中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或共同特征。
4. 分类能力:概念的形成还需要人类具备分类能力,即能够将事物或对象根据其共同特征或差异特征进行分类和归类。
5. 语言交流:概念的形成还需要人类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表达和传递概念。
语言是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语言的交流可以让概念得到共享和理解。
总之,概念的形成需要一组事物或对象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和差异特征,人类具备归纳能力和分类能力,并通过语言交流来表达和传递概念。
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的例子
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的例子
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是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下面是一些例子以更好地解释这两个概念:
1. 概念形成:一个婴儿在看到一只狗后,通过观察、感知和记忆这个形象,逐渐形成了关于“狗”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更多狗的观察,婴儿开始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动物归为一类,并形成了关于“狗”的概念。
2. 概念同化:一位小学生已经学会了数到10,并掌握了数字
的概念。
当他学到新的数字20时,他能够将这个新概念与他
原有的概念相结合,并同化进他已有的数字系统中。
这样,他学会了20,并且能够将其他数字从11到19也同化到他已有
的知识结构中。
3. 概念形成:当一个人在和家人共进晚餐时,他开始注意到每个成员的行为和习惯。
通过观察,他形成了关于每个成员的特点和喜好的概念。
例如,他了解到哥哥喜欢吃辣,妈妈喜欢吃甜食,爸爸喜欢吃海鲜等。
通过这些观察和经验,他形成了关于家人的概念。
4. 概念同化:一个人在超市买东西时,发现有一种新的饮料,他不确定它的味道和功效。
然而,他注意到这瓶饮料和他已经熟悉的一种类似的饮料很像。
他决定将这种新的饮料的特点和功效同化到他已有的对类似饮料的概念中,从而决定是否购买。
这些例子展示了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说明它们是我们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概念的形成过程一、概念的心理学定义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包括在每个概念下的事物一般都具有共同的属性或特性,比如"笔"虽然多种多样,但都是书写工具。
每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例如,"脊椎动物"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有生命、有脊椎,外延则包括一切有脊椎的动物。
概念的内涵增加,它的外延就小了。
心理学通常以人们掌握概念的途径不同将概念分成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日常概念也叫模糊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它是在日常交往和个人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这类概念的内涵中有时包含着非本质特性,而忽略了本质特性。
例如有些儿童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把蜜蜂、苍蝇都看成鸟,而不同意鸡、鸭也是鸟。
科学概念也叫明确概念,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假设和检验逐渐形成的,对于个人则主要是在学习条件下获得的。
因此,科学概念的确切内涵可以用言语进行科学的解释。
当然,科学概念的内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概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如"猫"是一个概念,"哺乳动物"、"动物"、"生物"也是概念,但这些概念处于不同的层次上,"动物"在概念层次上比"生物"低,比"哺乳动物"高。
二、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从个人的角度看,概念形成是指个体学会概念的过程,即把具有共同特征的东西归在一组,把有不同特征的东西放在不同组别之中,再把这些组和不同的名称联系起来的过程。
概念的理解
概念的理解
概念是对某个事物或现象的抽象、理解和描述。
它通常指代一个思想、观念、理论或
模型,用以解释和解析我们所观察、体验和思考的世界。
概念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可以
帮助我们理解和组织复杂的信息和事件。
概念的形成通常基于对相关事物的共同特征或共性进行归纳和抽象的过程。
通过将多
个具体事物中的共同特征提取出来,我们可以形成一个更加广泛的概念,并用这个概念来
指代和描述一类事物。
概念可以属于不同的领域,例如科学、哲学、艺术、社会学等,每
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概念体系。
概念还具有相互关联和交互作用的特点。
不同概念之间可以存在关系,例如层级关系、对立关系、关联关系等。
通过理解这些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
作用。
概念在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组织和分类知识,推
动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
概念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共享和交流的框架,使得我们可以用简
洁的方式传达和理解复杂的思想。
概念是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抽象和理解,帮助我们理清思维和表达中的复杂性,以及
推动知识和学科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的形成
吴敏儿
绘本《The king,the mice and the cheese》
概念=有组织的知识(资讯)
·知识有标准答案,容易测试
概念不易测试
·知识可以很具体
概念相当模糊
·知识可能单一
概念是多项知识的组织
“上山”和“山上”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一个词语在不同环境下的意思也可以是不一样的。
儿童有概念吗?
·有
·但是缺乏知识的支撑
·幼儿能提供正确的答案,但理由是不科学的,不逻辑的
·成人不必修正答案或理由,但是必须挑战他们的想法
金门桥如果你去看,它不是金色而是红色的。
我们去看不带照相机,每天去享受新的日落,形成全的对它的概念,拍照却不是当时我所感。
听音乐会不听CD也是这个道理。
重要的是你跟当下的环境做互动,概念就是帮助你整理琐碎知识的一个机会。
什么是“搞笑”?(三年级)
·每组举一个例子
·故意把名字写反
·打喷嚏不擦鼻子
·爷爷追鸡踩到狗大便
·丢香蕉片让人滑倒
·哪个是“搞笑”?哪个不是?
·Why?理由就是定义的一部分
·把定义整理出来
·试用来测试已有的例子
·再找新的正反例子
例子有的是恶作剧,有的例子是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有的只记得可怜不觉得好笑,有的要看具体的情况(打喷嚏流鼻涕不擦到处走)。
爷爷就不会笑,因为他不是故意的。
“搞”是故意,有人“笑”,谁“笑”,搞那个人笑不算数。
这样谈出来的结果,就是定义:有人故意搞,有人笑,才是搞笑。
标准是自己找出来的,标准是适用自己的。
概念形成的过程
·搜集资料(找出“搞笑”的例子)
·分析所搜集的资料,做分类
*哪些是“搞笑”?哪些不是?
*为什么是?为什么不是?
·表达规律
*说出共同点
*说出变化中的不变值
·试探规则的通用性
“变化中的不变值”——“变变变”,农夫换动物,一只牛换两只羊再换……最后12只鸡,看起来一直在变,但是不能换斑马不能换鳄鱼——不变的是换的都是家禽,这就是不变值。
这是思维练习,看到“变”,又看到“变中的的不变”。
这里的不变值是:都是要笑,都有人搞,都是故意的。
看到规律和趋势——换的东西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多,它是有次序的变,这就可以排序——慢慢变。
回过头来解释,这就是形成概念的方法之一(其他方法:查字典,看书,自己研究……)。
协助概念的发展
·“发现教学”并非协助学生了解“外在”的世界,而是协助他发现“内在”的想法
·笔记的功能
·孩子不能只看,必须深入观察
·孩子不能只观察,必须边看边想
·孩子不能马上做结论,必须先提问和反思
我们不能把概念讲给孩子听,他自己的笔记比老师的笔记重要很多,学生要老师的笔记不是去抄概念,给他机会发展,让他自己发觉、表达自己,得到自己内在思维的变化。
我们的课缺“边看边想”的设计。
看书跟学开车一样,从开始的害怕和嫌麻烦到后来你根本会忘记自己在看书、在开车,这只是习惯而已,不是难。
阅读是概念发展
阅读时要知道规律,应用规律——思考的方法
阅读时学习的规律
·学习注意用哪些线索、放弃哪些线索
·学习同时思考多种可能性
·学习最后认出真相
·学习很多看起来不同的其实一样(字体,片假名和拼音)
·学习很多看起来一样的其实不同(多义字)
贪心,会让你一开始就学不好。
想什么都学不必要,不需要齐同。
一个东西会指向不同的方向,每个人有不同任务,合在一起想的时候会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角度”。
要自己形成标准,你就可以独立学习;但是任何人独立学习的时候,都要和别人谈(互动、讨论),概念才会丰富(形成共同语言),不是一个人决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