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人为本”中人的主体性的理解

合集下载

对“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的科学解读

对“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的科学解读

对“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的科学解读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既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新的发展理念的形成,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完善。

如何从哲学方面挖掘出以人为本的深层意蕴,如何防止对以人为本的误读,在当前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以人为本中“人”的含义根据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中的“人”应该是自由、平等而全面发展的人,是个人、群体相统一的现实的人,这两个方面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

关于自由、平等而全面发展的人。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在获得空前发展的同时,也树立起了“资本”的权威,使人产生对“物”的崇拜,从而使人的发展步入“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

资本占有劳动,人成为资本的奴隶,使人不能平等发展;机器支配人,人成为机器的一个零件,使人不能自由发展;物对人的统治,人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使人不能真正发展。

所以,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造成人的“异化”,指出未来社会是人人自由、平等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154.)自由的人就是能够认识和支配自然规律的人,就是在创造物质财富不断提高物质文明的人,同时也是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奠定重要基础的人。

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来说,自由的人就是人的个性自由,体能、智能均能得到充分发展。

而平等则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发展个性自由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必须尊重他人的个性自由和价值,不能损害、甚至牺牲他人的自由权利。

在现代社会中,人正是这样在自由与平等的矛盾运动中获得全面发展和进步。

关于个人、群体和类相统一的现实的人。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应该是“现实的人”,即在社会中生活和活动着的人。

它有两层含义:人是指社会全体成员,是“个人、群众和类的统一”,是“所有个体、群体和类按一定结构和方式集合而成的复杂的有机系统”。

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正确理解以人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当前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要深入思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最近,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指出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理解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上来,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经济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根本目的,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最佳配置。

如果说,以往经济体制的改革更强调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则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

与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飞跃相比,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飞跃更注重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指明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方向。

坚持以人为本,是破解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钥匙。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人们所面临的一切难题的前提和基础。

在新世纪新阶段,仅仅解决要不要发展的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解决如何发展以及为什么发展的问题。

因此,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尤为重要。

传统的发展观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思路上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即把发展等同于经济特别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严重失调;发展以大量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为特征和代价,直接损害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导致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急剧恶化。

这些局限性直接导致了制约发展、违背发展本意的全球性发展难题。

人本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人本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人本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人本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个体全面发展、人的主体性和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人为本:强调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应该立足于个体的发展需求和价值追求,尊重和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性、能力和兴趣,应该根据个体差异制定教育计划和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2. 全面发展:人本教育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培养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3. 培养创造力和批判思维:人本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通过提供启发性的教学材料和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发展个体价值和社会责任感:人本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体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应该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要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公民责任感和社会道德观念,使他们不仅能在个人生活中成功,还能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人本教育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潜能和价值,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关注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人本教育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有效的教育服务,使每个学生都
能够获得自己所需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同时,人本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

此外,人本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以人为本 人本主义 民本论辨析

以人为本 人本主义 民本论辨析

以人为本人本主义民本论辨析
以人为本、人本主义、民本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趋势和规律的总结与概括,是支撑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这三者有其相似之处,但又有显著的区别。

以人为本,是指把人放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强调把满足人的需求放在社会发展的首位,认为人的利益应该是最优先的、最核心的。

以人为本的理论,突出的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将人的需求放在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让人有利可图,全面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利益作为代价,也不能以忽视人的需求为代价。

人本主义,是以人的自觉和主体性思想为主旨,强调人的创造力,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

它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认为人应该获得最大的尊重,根据自身的意愿参与社会发展。

它强调人对自己的命运要自主、自力更生,把人的创造力和智慧发挥出来,全面发展自身的潜能,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

民本主义,以社会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核心,强调以民众为主体,把民众的利益放在社会发展的最高位置,认为政府服务于民众,民众应当对政府的运作负责,并有权利参与政府的决策过程,使民众的意志能够得到有效的实现。

民本主义强调,社会的发展应当以民众的利益为核心,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协商、多元,建立民主的社会制度,减少阶级差距,调动民众积极性,使社会在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持续发展。

总之,以人为本、人本主义、民本主义,都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与进步的重要想法和行动方案。

要充分利用这些理论,落实到实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实现人人平等、尊重人权、平等参与、充分发展的社会制度,最终达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以人为本心得

以人为本心得

以人为本心得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强调在各个领域和层面的活动中,应将人类的需求、权益和福祉置于首位。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古今中外各个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中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

在我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我深有体会地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以人为本是一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

人是社会的根本要素,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繁荣的基础。

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关注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得教育、就业和发展,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其次,以人为本是一种关注人的情感和关系的理念。

人是社会的群体性动物,人的幸福和满足与他人的关系密不可分。

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差异,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互联性和互动性越来越强,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互帮互助的精神,促进社会的共融和稳定。

再次,以人为本是一种关注人的幸福和福祉的理念。

人是情感动物,人的幸福和福祉不仅仅依赖于物质条件的满足,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交关系、安全感等方面的需求。

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和生活质量,追求人的幸福和福祉。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困境,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包容。

最后,以人为本是一种关注人的尊严和自由的理念。

人类作为自由的个体,具有思考、选择和行动的能力,有权力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的尊严和自由,反对各种形式的压迫和剥削。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个人权利和选择,倡导个人主义和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

总结起来,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种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指导原则。

在实际行动中,我们应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追求人的幸福和福祉,尊重人的尊严和自由。

以人为本: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一)

以人为本: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一)

以人为本: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一)摘要:主体性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应有之义,主体性发展的内在诉求就是通向主体问性。

随着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哲学转型,以人为本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具有超越单子式的主体性的必然性,而且在实践中也具备了通向主体间性的现实必要性,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展现的是真实的主体间性,它对引领主体间性哲学观的实践生成、普适化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主体性;主体间性一、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分析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第二次伟大转型,在这次转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由孤立的人向现实的人转型,也可以看到由虚拟的社会关系向现实的社会关系转型。

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提出,不仅在哲学主题上意味着“现代哲学扬弃了近代主体性哲学”,“而且在哲学使命上也引发了由主客对立的主体性哲学向关注主客关系依存的交互主体哲学的迈进”。

从历史发展的逻辑来看,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经历了由神本到人本、由人本到以人为本的过程。

但是,单子式的以人为本并不是人类发展的最终追求。

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社会交往的广泛,一种更具体的以人为本思想彰显出来,这就是主体间性的以人为本思想,它超越了单子式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单子式的人引向多维式的人。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就是这种主体间性的以人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是这种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具体的理论表现形态。

(一)以人为本的主体性确立以人为本思想深刻印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命题,彰显了人的主体性特质。

毛泽东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这里表征了一个深刻的含义,即人的主体性概念,而且这个论断是从认识论的维度上所得出的事实上的认定,它是在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来界说主体和主体特质的,即人的主体特质是行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和创造的特性。

不难看出,这种认识的确立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长期斗争的结果。

“以人为本”中的“人”及其主体xing

“以人为本”中的“人”及其主体xing
人作为人类的主体性及其实质。人类区别于其他的类的本质,马克思作过详细的论证,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子稿》中,马克思像费尔巴哈一样,把人作为类来抽象,他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仅仅由于这个缘故,人是类的存在物。在其后,他又补充说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诚然,在这里还保留着费尔巴哈的术语和痕迹,但就其思想实质而言,这一提法与费尔巴哈是根本不同的,费尔巴晗谈的类本质是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而马克思则认为,对世界的能动改造是人的类本质。由此看来,人类的主体性就是通过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客体性得到确认的,这说明了两个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一,人类是从物质自然界分化发展而来,并仍然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其二人类的存在和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人类主体的这种自然属性表明其永远不能摆脱外部自然和自身自然的制约。那么,人类的主体性的实质,就是对两个关系的协调处理与解答,也可以说是人类与客观外在世界的和谐共荣。
“以人为本”中的“人”及其主体xing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作为理论前提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三种存在形态理论,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起点和当代人本主义理论及发展观的立足点,应包括:一是作为类存在意义上的一切人,即人类;二是作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即人群、集体、社会;三是作为独立个体和个性的人,即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人群或人类。
人作为个人的的主体性及其实质。在马克思看来,人就其现实性上讲,只能通过个人而存在,离开现实的个人,人不过是一种空洞的抽象,只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个人作为人的一种最现实、最直观的存在形态,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能动地表现自己的生命和个性的存在物。从这一定义可以直观地看出几个不同区别:①个人与群体、人类相区别因为它把个人看作是有生命的,有个性的个人,而不是群体或者类;②个人与个性有区别,因为它把个人看作一个表现自己的过程,而个性只不过是表现自己过程中的方式;③这一定义也体现了个人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的辩证统一因为既承认个人是有肉体生命和精神的自然属性的生命性,又确认了个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条件下从事物质活动的、能动表现自己社会属性的个性。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个人的主体性表现是在有目的、有意识的物质生产活动中的自觉改造和创新,其主体性的实质就是追求个性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论道德教育的人性化和主体性理念

论道德教育的人性化和主体性理念

论道德教育的“人性化"和“主体性"理念陈艳秋(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01).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应凸显其“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主体性理念.以摆脱实效低下的局面。

人性化理念要求道德教育走入青少年的生命世界.关注他们的需要和人生体验。

从“物化”向“人化”转变:主体性理念要求教育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之间角色定位、对话形式的重新建构、教育活动的合理设计、开放性教育环境的营造。

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实现道德教育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努力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道德教育人性化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成就人。

使人过有意义的生活。

青少年是道德教育的对象,更是道德学习的主体。

强化青少年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培养青少年的主体性.体现德育人性化的根本特征.这是现代人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让道德教育从教条走向生活、从封闭走向开放,当代道德教育的走向,取决于我们教育理念的转变。

一、人性化理念上个世纪初澳大利亚教育史学家康纳尔提出教育转向“人性化”的呼吁。

70年代联合同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生存”,80年代国际社会呼吁“学会关心”,这些理论的提出都体现了教育人性化的走向.体现了教育关怀人的发展的趋势。

1.从物化走向人化:还道德教育本来面目。

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这一教育现象发生的根据和基础,而人是自由自觉的存在。

是完整的生命体。

需要自由地发展。

卢梭认为.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自身的关怀。

西方思想家早就指出,适合人的道德应该建立在人性上。

一旦道德变成一种强制的约束力量,那是它的耻辱而不是它的本质。

所以,道德教育首先应该是人性的体现。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把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强化了它的社会性功能.使之成为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外在力量。

那么。

建立在这种观念下的道德教育也就具有了“工具论”的色彩,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则被当成了物。

唯物史观视野下“以人为本”中人的主体性

唯物史观视野下“以人为本”中人的主体性

唯物史观视野下“以人为本”中人的主体性作者:于璐来源:《学理论·下》2014年第01期摘要:“以人为本”思想是党中央的治国方略和执政理念,是对人的主体性进行的现代化提升。

“以人为本”思想中人的主体性体现在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只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才能正确解决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主体性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038-02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以人为本”,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三个部分构成的,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

在哲学层面上“以人为本”强调了人的主体性,要把人作为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主体,把人的根本利益的实现作为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人的主体性内涵一般来说,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在人的活动中,人属于能动的主导的方面,人是自己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承担者,是支配人的活动的主体。

人是一种社会实践的存在。

人在实践活动中,把人以外的一切存在变成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同时也就是人自己成为主体的存在。

唯物史观认为,主体性是人对世界(包括对自身)的实践改造,是从人的内在尺度出发来把握物的尺度的,是强调人的发展和人的主体地位对改造世界的意义。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一、“以人为本”的内涵与层次以人为本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核心,恢复人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在把人看作主人的基础上去尊重人、关心人、重视人和塑造人。

认为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资源;为了更好地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企业应该顺应人性,创造积极的条件;真正关心员工的心理、性格和心理世界;通过的有效的引导和约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美国学者麦格雷戈曾提出:“在每一项管理觉得和措施实施的背后,都要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和人性行为的假定”。

台湾管理学家陈怡安也指出:以人为本的精髓和宗旨是回归生命的价值,点亮人性的光辉,共同创造繁荣和幸福。

具体包括以下含义:依靠人,尊重人,塑造人,凝聚人,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要真正贯彻“以人为本”还需要包括以下五个层次:1、加强沟通,实施情感管理。

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有效管理的前提。

2、民主决策,实施参与管理。

要充分发挥民主,让员工能有效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来。

3、合理授权,实施自主管理。

让员工有足够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不断培养,实施人才开发管理。

给客户提供足够的学习和晋升条件,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5、形成核心价值观,实施企业文化管理。

通过建立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并以此为导向,使全体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办事作风。

二、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一)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的意义1、“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企业存在的关键原因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相对立,将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置于高于资金、设备这些物质资源的位置。

有人将人本管理表述为企业管理3P 理论,即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实体(ofthe people) 、企业是依靠人来进行生产的(bv the people) 、企业的生产最终是为人的需要而进行的(for the people) 。

可见企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实现以人为本是企业得以存在的关键。

2、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出现知识工人。

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

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

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2019-09-04哲学理论论文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摘要: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关键词:以人为本哲学一、对“以人为本”中“人”的解读在哲学的领域中,对人的理解不同。

从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到费希特的“自我是主体”,到黑格尔的人是“自我意识等同”,再到费尔巴哈的“主体在人”,关于人是什么和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贯穿了人类哲学历史。

但是旧唯物主义对人的理解只是用属性代替人的本性,因而没有从根本上理解“人”。

马克思通过对前人有关思想的理论创造后对人和人的本质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以实践活动为其存在的根本方式,实践活动生成了人的各种社会关系。

这些社会关系规定着不同时代以及不同阶层、阶级和社会集团的人,从而使人具有了现实性、时代性和历史性,形成了人的社会本质。

所以,马克思主义新哲学认为,人不仅仅是现实的人,而且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是历史活动主体的人。

在社会主义现实条件下,“以人为本”中的人应该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劳动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的劳动劳动。

二、对“以人为本”中“本”的解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中的“本”是把“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物质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把现实的、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出发点。

马克思认为,作为主体的、现实的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把人作为目的,把人类的解放作为归宿,不断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以人为本个人思想汇报

以人为本个人思想汇报

以人为本个人思想汇报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

它强调了人类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要求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把人的需求和发展放在首位。

作为一名普通人,我深感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因此特此提交这份以人为本个人思想汇报。

二、以人为本的含义与意义含义: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根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意义: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次,以人为本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最后,以人为本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

三、我在践行以人为本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关注个体需求: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关注同事们的个体需求,如工作安排、生活困难等。

通过及时沟通、协调资源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倡导民主管理:在团队管理中,我积极倡导民主管理方式,鼓励成员参与决策制定和执行过程。

通过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分享会等形式,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种民主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团队成员的需求和期望。

推进创新发展: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我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

通过培训和支持,帮助大家掌握新技能和方法论,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也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动工作的创新发展。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也让整个团队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

四、总结与展望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了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通过关注个体需求、倡导民主管理和推进创新发展等实践行动,我深刻认识到以人为本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践行这一理念,为构建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发展观——对于“以人为本”核心的理解

科学发展观——对于“以人为本”核心的理解

科学发展观——对于“以人为本”核心的理解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正视人的地位,发挥人的作用,满足人的利益,体现人的权利,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珍惜人的生命,促进人的发展。

此思想不但确立了人民利益在党执政使命中的最高价值取向和价值定位, 实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家发展观、社会进步观上的历史性突破而且还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首先我们要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胡锦涛同志曾指出:“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利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其丰富内涵是:①是“两大原则”的统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建立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服从于以人为本的目的,充分体现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②是“两个尺度”的结合.人类社会发展既是客观历史演进的过程(即历史的尺度),又是人的价值实现的过程(即人的尺度)。

社会发展的程度最终是通过人的发展程度来衡量的。

以人为本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

③是“三个角度”的体现。

A、作为历史观,它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B、作为价值观,它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

C、作为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既要运用历史的尺度,又要确立和运用人的尺度,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但是,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了谁"发展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依靠谁”发展的问题。

_以人为本_中_人_之主体性探析

_以人为本_中_人_之主体性探析

陈锦宣“以人为本”中“人”之主体性探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1745)【摘要】对“以人为本”中的“人”的主体性解读是当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对“以人为本”中人的理解需要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

人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是通过它的实践性体现出来的,在它的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性中得以显现。

作为阶级主体的现实的具体的人,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的主体,更是解放的主体。

【关键词】人学;以人为本;人的现实性;人的主体性【中图分类号】C91【文件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26[2013]01-0043-04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2年度项目“‘以人为本’中‘人’之主体性研究”(12SB198)作者简介:陈锦宣(1980—),男(汉),四川宣汉人。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人为本”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学界围绕“以人为本”问题中的“以什么人为本”、“怎样理解‘本’的含义”、“以人的什么为本”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就这些问题基本达成的共识有:1.“以人为本”不同于中国传统所讲的“以民为本”,也于西方抽象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相区别;2.在理论前提和理论基础上,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它是马克思在批判传统人学思想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新人学思想;3.在目的上,“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4.现阶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

但是在某些问题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例如:学界大都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现实的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但对如何理解现实的具体的人上却意见不一;有人认为“以人为本”仅仅是一个政治命题,有人提出对它的理解当立足于价值论,但又有人把“以人为本”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有人认为“以人为本”的提出正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人学,是对“人学空场”的有力反驳,从而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而反对者则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是历史唯物主义;等等。

主体性 人民性 人性化——论以人为本思想的当代价值取向

主体性 人民性 人性化——论以人为本思想的当代价值取向

在 社会 主义 现代化 建设 过程 中, 曾经有人 片面 地认为 社会发 展 问题 就是 人 的发展 问题 , 只要人 的问题解 决了, 其它 任何问题 都会迎 刃而解 , 这样过 分强调人 的发展 而 弱化 社会 经 济 发 展的 思想 指 引下 , 的 在 人
主观 能动性 被无 限扩大 , 果人被“ 结 物化 ” 甚至 “ 异化 ” 在这一 思想 的指 导下 , 国社 会一 度陷入 了“ , 中 文化
目的 , 是手段 , 目的 和手段 的统 一 。任何个 人 只有 作为 他 人 的手 段 才能 达 到 自己的 目的 , 有对 社 又 是 只
会作 出贡 献才 能实现 自己的价 值 。人 是 目的 , 即人 是人 的活 动及社 会发 展 的终极 目的和归 宿 , 里强 调 这
的是人 的活 动与 社会 发展 的活 动具有 自觉 的 目的 , 而促 使人 们 从事 各 种活 动 的根 本 原 因 就是 人 们 的需 要 , 的任何 活 动 , 人 归根 到底 都是 为 了满足 人 的各 种 需求 , 促进 人 的全面 发展 。人不 可能 只是 目的 , 而不
价值取 向概 括 为主体性 、 民性和 人性 化 。主 体 性是 从 哲 学视 域 而 言 , 人 人是 手 段 , 又是 目
的 ; 民性是 从 历 史唯 物主 义视域 而 言 , 民群 众是推 动社会 历 史前进和 发展 的主 体与 动 人 人
力; 人性 化是 从社 会视 域而 言 , 社会 要 和谐 、 可持 续发 展 必 须 重视 人 文 关怀 , 注 民 生 。 要 关 构建社 会主 义和 谐社会 , 实践科 学发展 观都 必 须 坚持 以人 为本 思想 为核 心 。
和贵族 的统治 , 建立 资产 阶级政 权发 挥 了重要 的作 用 。 历史 进入 到 2 世 纪 , 1 中国共 产党 结合 基本 国情 , 时提 出 以人 为本 , 适 构建 社会 主义 和谐 社会 发展 战 略 , 国共 产党 所提 出的 以人为 本 , 所蕴 涵 的当代 价值 取 向 已经 远远 超 出文 艺复 兴时 期其本 初 意义之 中 其 内涵 。胡 锦涛 同志指 出 :坚持 以人 为本 , “ 就是要 以实现 人 的全面发 展 为 目标 , 从人 民群 众 的根本 利益 出

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大家知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至关很重要。

如何领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我讲三点。

一、理论界对以人为本的认识1、“人”认识。

目前,我国理论界有一些不同的认识。

一种观点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人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社会全体人员或所有个人,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人”为本。

第三种观点认为人就是个体的人,即个人,或现实的个人,否则以人为本就会落空。

还有的观点认为以人为本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从横向分析,这里的人不应指某一部分人,甚至也不应指多数人,而应指全体人民。

第二层含义,从纵向分析,这里的人不应仅指当代人,而应包括后代人,是“多代人”的概念。

第三层含义,从内核分析,这里的人不应是“单需”之人,而应是“多需”之人。

所谓“多需”,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需求。

2、“本”认识。

目前,我国理论界目前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理解。

一种观点认为,这里所说的“本”,只是一种价值观,主要涉及人的利益和价值标准;另一种观点认为,它不只是一种价值观,还具有世界观、社会历史观的意义。

3、对于以人为本的认识。

目前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一种认为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一种认为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作为评价和衡量我们一切制度,一切规范,以及政策措施的终极标准。

凡是符合这一终极标准的,我们就要坚持,就要继承和发扬;凡是违背终极标准的,我们就要坚决地进行改革。

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尊重人,把人当成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等等规范价值得以产生的价值源泉。

主体性——“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

主体性——“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

作者: 李萍[1]
作者机构: [1]苏州科技学院,江苏苏州215011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家
页码: 185-188页
主题词: 主体性;以人为本
摘要:与西方哲学中的主体性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体性理论的创新之处是研究视角的变革。

其特点是,在世界观上确立了实践本体论,在历史观上确立了主体实践本质论和社会实践主体论,在价值观上确立了主体实践的价值本性论。

“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是正确认识和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人作为实践主体、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目的和意义;具体要求是在主客体的关系中,围绕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相互关系。

“以人为本”发展现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体性理论基础上。

主体性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

大学生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大学生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大学生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尊敬的党组织:身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就要有新的时代气息。

在大学期间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好好学习。

我们要勇于承担建设新时代的责任。

这其中我们的思想教育不能放松,我们要紧跟时代,学习先进的理论。

我们应该以热情的态度学习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简言之,一是由于以人为本简明扼要、正确精辟地概括了实现科学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出发点、主体、动力、目的等基本原则,而这些正是构成科学发展观核心内容的基本要素。

二是由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能否实现的前提和关键。

从理论上看,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纯粹描述自然界和社会运动客观过程的一般发展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主要是指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问题。

是党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实践经验而形成的,人民如何自觉地创造历史,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观点。

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一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有自觉能动性的基本观点,贯彻于社会发展论。

在尊重自然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突出人的主体性,集中表达了人类应该如何能动地改变客观世界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以及这一主体和客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所持的基本观点。

二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贯彻于社会发展论。

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推动者,理应成为社会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享用者。

所以,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充分肯定了人、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

从实践上看,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抓住了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保证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和总体战略。

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态,必须走发展之路,这是大势所趋,人之共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

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

这些情况已经危害了人民的利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发展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主体性_人民性和人性化

主体性_人民性和人性化

产阶级革命及其政权的建立产生过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人类社会进入 21 世纪 , 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 本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目标 , 其价值取向已经远远超出它的本初涵义 , 可以将之概括为主体 性 、人民性和人性化 。主体性是指人是手段, 又是目的 ; 人民性是指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和发 展的主体与动力 ; 人性化是指执政党和政府在制定和执行路线、 方针 、政策时必须重视人文关怀。 关键词 : 以人为本; 主体性; 人民性 ; 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 : D66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0000- 0129 /K ( 2009) 01- 0053- 04
的最终爆发与此种错误认识有着 发 展战略, 对 内改革,
人民性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人与人之间产生着广泛而 深刻的联系 , 这种联系构成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 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生 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 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 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赋予新的科学内涵, 坚持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 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紧紧把握住 了时代的主题, 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对马 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与 人的发展理论 的重大创新。 它明确告诉人们在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历史征程中, 必须重视人的发展。人是目的与 手段的统一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要开 发人的工具理性 , 又要关注人的价值诉求。社会 发展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和最终价值 取向 , 即 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
以人为本
思想最早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 马克思主义认为
主体性
人是手段, 又是目的
[ 2]
的意大利; 自产生伊始, 它就对资本主义的萌芽、 发展, 以及资产阶级发动武装革命, 推翻封建地 主和贵族的统治 , 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发挥了重要 作用。 人类社会进入到 21 世纪, 中国共产党结合国 情 , 适时提出以人为本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展目标, 其理论内涵和社会价值已经远远超出 它的本初意义。对此 ,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 志指出 : 坚持以人为本 ,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 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 展、促发展 ,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 化权益 ,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 人民 方面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观 的核心是 以人为本。 科学 理解 以人为本 的内涵 , 应首先 从社会历史观层 面看待“ 。 人” 人可贵于物的根本原 因是人具有主体性 , 内在地表现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 目的、 有计划 的 自 觉活动 ,除人 以外的世间万物都不具备能动地反 映外部世界并改 造外 部世界的能力 , 只有人才具备 自主性 、 目的性 、 能动性 和创造性 , 是唯 人 具有主体性 的社会存在物。其次是 “ ” 本 这个概念 。以人为本的本 , 不 是“ 原” 本 的本 , 而是 “ 本” 根 的本 , 是要 回答在我们生活 的这个世界上 , 什么最重要 、 最值得我们关 注。 以人为本就是说 , 人最重要 , 人是人 的活 动及社会发展的终极 目的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的最终衡量尺度应该 是看人本身得到 了多大程度的发展。 马克思说 , 未来的高级社会是 实现 人 的全面 自由发展的这样 一个 形态。以人为本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唯 物史观 , 坚持把人作为社会 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发展理念。 这一理念对于 新 时期保持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 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以人为本” 现了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体 人存在于社会 之中, 不仅如此 , 人还是社会 的主体 , 人是社会之本 。 人 的主体性是通过人的实践 活动实现的 ,二 者密不可分。这里所说的 人, 是从事物质生产 活动的有 生命 的现实 的人。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 是人 的最 本质活动” 所 以在 理解人的主体性 时 , , 内在地蕴含着 实践观 点。 1人类社会是人交互作用构成的 . 人类社会是人 的集合体 , 是人们彼 此影响 、 交互作 用形成 的, 也就 是马克思认 为的“ 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 对于社会的本质 , 。 马克 思主义认为 “ 社会 生活在本质上是 实践的” 人类社会 是通过人 的劳 动 , 而诞生的。人类社会的产生 , 表现为人们为 了生存 , 进行生产 劳动以解 决吃 、 、 、 喝 住 穿等 问题 , 生产出必要物质生活资料, 出人 的基本生存 创造 条件, 归根结底是人们依靠 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 能动地认识 、 征服和改造 自然界 , 通过相互分工协作 的劳动实践 ,仓 造 出属人世界——人 的社 0 会。 2人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推动者 . 社会历史可 以看做是人们 的劳动过程 的延续 ,历史 的首要前 提无 疑是人们 的生存和世代繁衍。 所有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前提 , 就是能够进 行生命活动 的人 , 有了人的存 在 , 社会才能够不断发展进步。而且 , 为 作 主体的人 , 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马克思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第一 条就明确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 包括费尔 巴哈的唯物 主义) 的主 要缺点是 : 对对象 、 现实 感性 , 只是从 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 而不是把它 们当作感性 的人的活动 , 实践去理解 , 当作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 在 ” 这里 , 在马克思批判 旧唯物主义 的缺 陷时 , 强调人是一个 能动的主体 , 把主体性思想引入历史发展过程 中, 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还 说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 自己 目的的人 的活 动而 已” 也就是说 , “ , 历史 的 发展首先表现为人们在其 目的支配和需要激发下的人的活动 。“ 人们 的 需要是多层次多领域的需要 , 为了满足这些需 要 , 人们 就必须不断地进 行生产劳动和其他实践 活动 ,也就不断地为社会创造 了物质和精神财 富, 推动 了社会向越来越高级 的形态发展。” 由此 可见 , 社会 的发展是作 为主体人的有 目的 、 意识 的活动的结果。 有 3人 民群众是历史 的创造者 . 每个人追求 自己的生 活, 自己创造 自己的历 史 , 人民群众创造 了社 会历史。 马克思 主义历史唯物论认为 , 历史是 由人们意志活动 的“ 合力” 推动 的, 这个合力决定 了历史 的前进方向和进度。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 生产发展的历史 , 人是生产力要素 中最活跃 、 不可或缺的要素。人 民 最 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的生产活动是社 他们 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社会的精神财富也源 于人 民群众的实践 , 人民群 众直接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人 民群众也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 从 而不断推动社会形态 的进步 。 马克思最重视人 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 他谋 求 的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的运 动 , 为实现全人类解 是 放和人的全 面发展 的运动 。 在社会 主义社会 中, 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以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改造都是通过主观筛选过的都同自身的利益相关联社会的发展只有把每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利益的实现提上日程即始终坚持人是现实世界的中心是处理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的出发点和最后的落脚点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做到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齐头并进实现社会和谐
科技信息
基 础 理 论 研 讨
一 一

人 民群众为社会主体 。 人们群众是社会历史 主体 中的最大的群体主体 ,
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 的决定性力量 , 他们 的人心 向背 , 是社会发 展中经 常起作用 的决定性因素。 二 、 以人为本” “ 体现了以人为价值主体 所谓价值是指客体以某种属性满 足主体 的需要。 前文分析过 , 人是 有 目的 、 有计划地 以主体的身份从事一 切实践活动 的, 么 , 那 人们生产 出来 的丰 富成果为谁享用呢 , 即生产 的 目的为谁呢? 1 . 人是社会的价值主体 人在社会中既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手段 ,也是享用社会发展成 果 的目的 。 这就是说 , 人是社会中的价值 主体 。因为什么?孔子说 :天 “ 地之性人为贵” 人是万物的精华 。 , 毛泽东也曾说 :世间一切事物 中, “ 人 是第一可宝贵的” 。中外思想 家大都 肯定人 的宝 贵, 天地万物 , 说“ 唯人 为贵”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等等 。 世间一切物质存 在形态 , 包括除人以外 的高等脊椎动物 , 它们都不具备承担价值主体的能力 。 即使动物有感觉 和心理 , 但它们不具备像人一 样的不断增 强与扩大的需 求和欲望 , 因此 它们只是依 赖 自 然界满足本能 的需求 , 不具备 创造 自然界本 没有 的物 质产品以满足 自身需要 的能力 。 只有人才具有创造人工产品的能力 , 而 人创造人 工产品贝 是为 了满足 自己多种多样 的需要 。 Ⅱ 而且 , 谁创造谁享 用也是天经地义 的,人 民群众 是社会历 史的主体 , 社会财 富由他们 创 造, 理应 由他们享受 。 2以人 为本关注人的价值的实现 . “ 以人为本 ” “ 是 对人的个体价值 的观照 , 是关注人 的个体价值 的现 代际遇” 社会发展至今 , 。 中国在改革开放取得 巨大的成就下 , 也出现 了 系列新问题亟待解 决 , 如弱势群体 、 居民收入差距大 、 态环境遭破 生 坏, 教育 、 医疗改革滞后等 。这些问题追根究底都是发展的终极 目的问 题, 发展是不是 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 目的, 是不是应该使人 民真正 得 到实惠 、 享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依托 ?党 中央提 出以人为本 , 是 在 当代关注人的价值的实现 , 是对追求人的价值的肯定和鼓励 。 人作为主体 , 出于 自己的需要和追求 自己的 目的而活动 , 此时人 自 身既是客体又是主体 , 自身满足 自身的需要。同时 , 人 他人的活动也作 为客体间接地满足了主体 的一定需要 ,人 自身也成为他人的客体 以满 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由此 , 人的主体需 要的满足 , 是人 自身和他人或 社 会 共 同 实 现 的 。“ 的发 展 是 社 会 发 展 的 手 段 , 是社 会 发 展 的 目的 ; 人 又 人 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 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也就是说 , 。 个人的 需求构成 了社会的需求 , 会的发展应以满足个 体主体需要为 目的 ; 社 将 人的生存和发展维度 引入 进科 学发展 观中 ,即将社会 的发展更强 调于 关注人的需要 、 人的利益 、 的价值 , 人 是非常重要和必要 的。 3我国价值取 向的科学转变 . 从发展 理念看 , 人 ” 把“ 作为价值 主体古 已有之 , 但究竟 如何取 向 “ ” 是 一个 在 实践 中不 断 追 求 真 理 和 发展 真 理 的过 程 。 人 , 原始社会和史前社会 , 社会整体状况是
对“ 人为本" 以 巾人的主傩性硇理髓
安徽 大 学政 治学 系 张 小梅
[ 摘 要 ] 学发展观 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J 为本 ” 科 “, JL 是肯定 并强调社会发展依靠人并且 为 了 的社会发展理念。 人 它是 实现社会健康 发展 、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贯 穿于这一理念的关键就是对人 的主体性地位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 明白人是社会 中的认识 主体与 实 要 践主体. 社会的不断发展要依靠调动人 们的 自觉能动性 来推动 。要清楚人也是社会中的价值 主体 , 社会的发展要以促进人 的发展 为 根本 目的。我们 当前贯彻科 学发展观应该切 实把人作 为主体看待。 [ 关键词 】 社会 人 主体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