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词二首—西江月_夜行黄沙道中 》word版教案(1)

合集下载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藕”,掌握“鹊”和“藕”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

背诵课文。

3.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词句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对词的理解,感悟词所描绘的意境。

3.通过词的学习、意境的感悟,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与熏陶。

4.通过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探究阅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的意境,借助语言文字,充分展开想象,感悟词中景、心中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本文的重点是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词句的含义。

通过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诵读,并为他们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让他们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在感悟中美读,在美读中编创,从而使阅读、理解、积累、运用这一学习流程循序渐进,在阅读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中国古诗词的美好情趣。

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是本文的难点。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照注释,已能大致理解词的意思,但由于年龄、阅历的限制,使其不能深刻理解词人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必须结合词人的生平背景,教师适当地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清平乐·村居》。

2.学生背诵。

3.记得这首词是谁写的吗?(南宋词人辛弃疾)4.出示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5.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学习他的另一首词《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6.出示理解题目:“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山道中”是词的题目名。

7.出示教师介绍黄沙道。

(二)初读词作,初步感悟。

1.自己放声读一读,读通,读顺。

2.指名朗读,并让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3.读词的时候如果能稍加停顿,那就能读出节奏,读出味道。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了解宋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学生通过研究诗人的生活背景,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欣赏并感受诗歌的美。

学生能够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解析:学生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

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2 背景知识:学生了解宋代的历史背景,如社会环境、文化特点等。

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如生平经历、创作风格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宋代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义。

3.2 朗读与翻译: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翻译诗歌,理解诗意的内涵。

3.3 分析与讨论: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享自己的理解。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4 写作与表达: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篇读后感或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朗读、讨论、写作等。

教师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2 作业与练习: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如翻译、分析、写作等。

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教师使用指定的教材,提供诗歌的文本和相关的注释。

5.2 多媒体: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

5.3 网络资源:教师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如诗歌的研究文章、诗人简介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参考。

第六章:教学扩展活动6.1 诗歌创作:学生尝试仿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运用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课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课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课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课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说吃每个句子的意思,了解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

2、能借助图画,想像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培养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揭题,简介作者1、板书课题,交代: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2、讨论题意。

(1)你从课题上读懂了什么?(夜,点明时间;行,点明事情;黄沙,点明地点。

)(2)用自己的话说出题意。

(夜间行进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3、简介作者。

4、辛弃疾,是我国南宋卓越的`爱国词人,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据,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统一中国。

他曾造贬闲居江西上饶多年,对黄杀岭较熟悉。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要求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练读。

(3)指名读,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理解句意。

1、默读课文,想一性每句话的意思,可借助字典理解新词,实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1)指名说说词语的意思。

惊鹊:鹊儿被惊醒。

鸣蝉:蝉儿鸣叫。

社:社庙。

溪桥:溪上的小桥。

(2)指名说已弄懂的句子意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光十分明亮,鹊儿被惊醒了从树枝上飞起,引起树枝摇曳;半夜了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

七八个星外天,两三点雨山前:遥远的天边闪烁着七八颗星星,黄沙岭上下起了两三点阵雨。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过去熟悉的在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在路转溪桥后才忽然见到。

4、稻花香里书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指名说:谁“听取蛙声一片”?又是谁“稻花香里说丰年”?(2)讨论:这句话该如何解释?5、试把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四、齐读课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教案标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教案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解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古文诗歌。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的阅读技巧和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描述和解释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教案步骤:
引入:
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张沙漠夜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夜行黄沙道中的好奇和猜测。

2. 提问学生:你们对夜行黄沙道中这个词组有什么了解?它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
阅读:
1. 教师朗读诗歌:教师朗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诗歌,让学生跟读。

2. 分析诗歌结构: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结构,包括诗歌的押韵和节奏。

3. 理解诗歌意义: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解读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拓展:
1. 阅读策略训练:介绍一些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联想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诗歌。

2. 语言表达训练: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描述和解释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总结:
1. 学生小结:让学生总结他们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进步和努力。

教案评价:
1. 教案目标是否达到。

2. 教学步骤是否清晰合理。

3. 是否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4. 是否提供了适当的拓展和巩固练习。

5. 教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案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案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案设计《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案设计「篇一」一、文本解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田园诗作之一。

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短短几十个字,却为我们营造出一个清新可人的夏夜无眠的意境。

它语言自然朴素,一改辛词豪放不羁,金戈铁马的气势,以清新、带着泥土的芳香,让我们看到了一幅鲜明逼真的田野风光图。

辛弃疾曾两次罢官,四十二岁至六十二岁,隐居在上饶(今属江西省)的带湖,前后将近二十年,当时的辛弃疾潜心研读庄子和陶潜的的文章。

这首词与《清平乐村居》都是词人在这个时期写的。

西江越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黄沙,就是黄沙岭,在上饶西部。

词中描写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上片写的大约是前半夜的景象: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谈论着今年的丰收。

词人在夜行中见到、听到这一切,他内心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

这些描写在艺术上也是很动人的。

从一方面看,词人正是用农村夏夜里特有的声音蝉鸣、鹊啼、蛙叫、人声来渲染欢乐的气氛;从另一方面看,这些声音又全都是从夜行人的听觉中反映出来的,他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这正是寓静于动的写法,能够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下片写的是后半夜的景象: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

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旁边。

不用说,词人这时的心情是何等欣慰呀!这首词上片写景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Contents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西江月夜行黄 沙道中》的词牌、作 者及创作背景。
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理解词中意象和意境 ,掌握诗词的韵律和 节奏。
总结词
形象展示、加深理解
详细描述
通过直观演示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形象地展示《西 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场景和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加深对作品的认识。 04教学过程导入
01
总结词:激发兴趣
02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黄沙道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对黄沙 道和诗词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总结词
分析诗词的创作环境和时代背景
详细描述
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战乱频繁,民生困苦。辛弃疾在夜行黄沙道中,感受到了乡 村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因此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描绘了乡村夏夜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 然的热爱。
诗词内容
总结词
解析诗词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详细描述

创作与表达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词,或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词 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表达能力。
结尾
01 02 03 04
总结词:总结与回顾
详细描述: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的要点和难点,强化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总结词:布置作业
详细描述:布置相关作业,如背诵《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一篇 关于黄沙道的短文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拓展应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6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6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展开想象,体会诗人三、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扇子四、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简介作者、时代背影。

1、猜一猜诗人:(出示诗人介绍)2、我们还学过他哪首词?能背出来吗?(《清平乐·村居》3、你对他还有其他了解吗?辛弃疾,号稼轩,是我国南宋爱国词人,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据,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统一中国。

在他六十八年的人生历程中,曾遭贬职,先后有二十余年是在江西上绕闲居多年。

)是啊,听说,上绕那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

辛弃疾对那一带非常熟悉。

有一天晚上,诗人到黄沙岭的小路上欣赏风景,即兴写下了一首词。

叫《西江月黄沙道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词。

6、板书课题,齐读,你知道了什么?(词牌名、课题的意思、黄沙的位置)过渡:这首词写了什么呢?下面让我们读一读。

打开书本。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

正音,(现):读的时候,哪个字音要特别注意,齐读。

生评价。

(2)读得真棒,要把这首词读好,要注意什么?停顿和重音(再出示词)3、自由读。

4、齐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如果能自己把每句话的意思弄懂,那就更棒了。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句意思。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词二首【第1课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课件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词二首【第1课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课件

惊,清风吹动树枝,蝉也随之叫了起来。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思考:“七八个”“两三点”几个数量词的运用妙在 哪里?
“七八个”“两三点”这几个数量词的巧妙运用,
道出了“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细雨,这些都 是为了与上阕清幽的夜色、恬静的气氛和朴素的乡土气 息相吻合。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思考:读完最后两句,你明白题目的含义了吗? 读完最后两句,我豁然开朗:原来明月、树枝、山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我会写
què

书写指导
左右等宽。右部“鸟” 较左部略长。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理解词语
鸣蝉:蝉不停地鸣叫。 茅店:乡村小客舍。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 深入地理解古诗,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
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
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
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核心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串珠问题:
1.背诵古诗,想一想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2.这首词的上阙中,作者看到、听到、闻到、想到了什么?
冀教版五年核心 问题”“串珠 问题”。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梳理文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点明了词人
的身份——行人。 下阕写避雨才是词作的旨趣所归。词人在山野中 夜行遇雨,仓皇之中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经历 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乐趣啊。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探究:“明月”怎么会“惊鹊”呢?“清风”怎么会 “鸣蝉”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选自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6课《词二首》中的第一阙词。

作者辛弃疾曾两次罢官,隐居在上饶(今属江西省)的带湖,前后将近二十年。

这首词是词人在隐居时期里写的。

这阙词上片写景其实是烘托,下阙写避雨才是词人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不是身历其境的人是不容易体会到的。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反复诵读,感悟词中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三、重点难点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培养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出示作者,介绍作者。

(2)引出课题。

(3)了解词牌名。

(4)读题目。

2、初读(1)自由读,读准字音,感受节奏。

(2)“路转溪桥忽见”的“见”的读音。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停顿。

(4)指名读、齐读。

3、再读。

自由读诗词,从视觉、听觉、嗅觉,展开你的联想,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所处的场景和心情。

读完之后开始小组讨论。

(1)感受夜色的静与美好。

(2)感受作者心系农民的情怀。

(3)感受“峰回路转”的心情。

4、感悟(1)补充资料。

(2)感受作者的田园情。

5、拓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1)老师范读。

(2)谈一谈从这首词中读出什么样的画面。

6、结尾课后,让我们继续收集辛弃疾的词,感悟辛弃疾的人生。

下课。

五、教学反思“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

这首诗词,虽然内容不算太深奥,但文中所表达的诗词意境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较远,要想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却是不容易的。

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

在分析课文所描绘的景象时,我及时给学生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如:“青蛙们在争说丰年,那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想像作者在看到旧时茅店后的神态、动作、语言,感受作者的喜悦”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经典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经典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经典教学设计(五篇范文)第一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经典教学设计《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经典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经典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经典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首词。

词的作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

写的是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分为上阕和下阕两部分。

词的上阕描写的是黄沙岭夏夜清丽喜人的景象,下阕描写了黄沙岭上轻云、阵雨的天气变化以及词人的愉快感受。

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遵循学生“以读促教,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

通过创设学习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想象画面,相互交流,体会意境。

在自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合作,开展活动,展示学习成果,获得更深的体验。

通过课后链接辛词,课外吟诵辛词的活动,拓展学习的时空,实现“大语文”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4、通过学习课文掌握学习诗词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对“词”的认识2、诗词对对碰过渡:你们真是学习上的有心人,这节课我们再走如一首词,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3、出示题目,师读。

学生说说老师为什么停顿。

4、师生一起板书课题。

说说你在题目中获取了什么信息?5、诗人猜猜猜(诗人介绍)过渡: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就是辛弃疾的作品,选自与他的《稼轩长短句》。

二、制定学习目标1、学生自己制定过渡:古人说“三分诗,七分读”可见“读”是学习诗词最好的途径,为此老师制定了一个“四步读书法”2、出示读书方法三、品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读准音1、自由读,字正腔圆2、指名读3、强调“见”4、齐读(二)读韵味1、自由读,找韵脚过渡:诗词有了韵脚我们读起来才会朗朗上口,有了平仄音就有了声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优秀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优秀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优秀教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优秀教案「篇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优秀教案范例教学内容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内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

2、体会重点诗句的情境,在反复诵读,合理想象。

预设目标1、了解古代诗词的有关常识。

2.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诵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尝试通过诗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人热爱农村、关心农事的质朴情怀。

教学准备:结合课内外资料,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

词,最早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也叫“填词”。

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名《西江月》。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

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

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

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

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之间的联系。

二、感知作者: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

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

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在上饶带湖期间写的,记一次夜行的经历,比较容易读懂。

三、合作探究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互动1: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明确:长。

因为天气有变化:开始有明月、清风,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还可以从词人找避雨地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

互动2:路长,为什么要夜行?明确:白日酷热,因为从鸣蝉、说丰年、骤雨等可以看出这时正值夏季。

互动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上片的内容?明确:深夜时分,月儿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山林顿时变的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头上栖息的山鹊,清风吹拂,蝉也叫的格外欢快。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教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了解中国西江的历史背景和西江红军的艰苦奋斗。

2.通过学习这首诗,培养学生对于革命英雄的敬仰和对红色历史的认同感。

3.提高学生的识读古文的能力和鉴赏古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内容和意义。

2.分析诗中的历史背景和感情表达。

3.讨论诗中所描绘的西江红军的形象和精神状态。

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分析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准备: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歌文本。

2.设备:教师投影仪,电脑和投影幕布。

3.学习资料:有关西江红军历史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幅西江红军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人物的服装、表情等细节。

2.与学生一起分享图片引发的情感和想法。

第二步:介绍历史背景(15分钟)1.教师通过简略介绍中国革命历史,特别是红军长征的背景。

2.分享有关西江红军的背景资料,包括红军的战略目标、行军路线和面临的困难等。

第三步:阅读理解(25分钟)1.分发《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歌文本给学生。

2.请学生默读,然后选择几个学生朗读诗歌。

3.班级一起讨论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人的情感和态度,如敬仰、崇拜、悲痛等。

2.提醒学生从诗中找出相关的词句,支持自己的分析。

第五步:讨论红军的形象和精神(2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讨论诗中描绘的西江红军的形象和精神状态。

2.学生可以从诗中找出相关的词句,或者引用诗中的对话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第六步:延伸拓展(10分钟)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诗中故事和人物的理解和想法。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优秀教案(精选8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优秀教案(精选8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优秀教案(精选8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优秀教案(精选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优秀教案篇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吟诵词文。

2、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中描绘的景象。

3、感受词中的意境,陶冶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通过有感情的吟诵体会词的意思;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感悟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粹,千百年来,广为传颂。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走进宋词,来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1、读一读题目?从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根据课文链接找出诗词区别)2、介绍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

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是辛词的主调,亦有作品写农村生活小景,清新可爱。

二、出示学习任务(一)读词,读准字音;(二)读词,读出韵味;(三)读词,想象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并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四)读词,说一说你读后的感受是什么。

三、小组自学,梳理疑难,相互交流四、展示,适时点拨1、读(1) 读准字音;(2) 读出韵味;指导:古诗词的朗读,音断意连,读出节奏需要放慢速度,该停顿的地方夸张一点,韵味就出来了。

(3)难点:稻花香里/说丰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4)有感情的吟诵。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过渡: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也穿越一把,一起走到辛弃疾的身边,做他的同行者,和他一起来欣赏黄沙岭的夜景。

2、赏上阕:(1)诗人笔下都描绘了什么?明月别枝鹊稻花香蝉鸣蛙声(2)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能说出来吗?(3)伴随着清风吹拂,传来阵阵稻花香、蛙鸣声,在诗人看来,这青蛙也在诉说,他们会说这什么?过渡: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真让人想走进了画卷一般,诗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起了变化,发生了什么?(齐读下阕) 下阕:(1)诗人看到了什么?(2)过去很熟悉的茅店找不到了,他心情如何?(急)(3)最后结果如何,他找到避雨的地方了吗?(齐读最后一句)(喜)过渡:这一“急”一“喜”,让夜行更有了一种情致。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教案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和背景。

分析辛弃疾的诗歌创作风格和特点。

能够背诵并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美,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战争的厌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会从诗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辛弃疾的诗歌创作风格和特点的分析。

诗歌的背诵和默写能力的培养。

2.2 教学难点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诗歌的背景和时代背景的联系。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熟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歌内容和相关背景。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3.2 学生准备预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了解诗歌的大意。

准备笔记本,做好笔记。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辛弃疾的其他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介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背景和创作背景。

4.2 朗读与解析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内容,解释生僻词语的意思。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4.3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之间的关系。

4.4 应用与拓展学生进行诗歌默写练习,巩固记忆。

教师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如写一篇关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感受或者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标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的朗读和默写能力。

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能力。

5.2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写作能力。

小组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范本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范本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理解诗词的背景、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风格;(3)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词;(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国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现实,关爱他人;(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词的字词解释、句意翻译;(2)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分析;(3)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诗词中的意境描绘;(2)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入理解;(3)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杜甫及其生平创作;(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意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词,感受节奏和韵律;(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分析字词句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诗词背景、作者创作意图;(2)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意象等;(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5. 练习巩固:(1)让学生进行诗词填空、问答等练习;(2)加强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正确性、完整性,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评价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及相关资料;2. 参考书目:有关杜甫生平和创作的书籍;3. 网络资源:有关杜甫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在线资料;4. 教学工具:PPT、音频、视频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案教案标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学生能够了解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艺术,培养对诗词的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案步骤: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诗词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讨论有关诗词的相关问题,如诗词是怎样的一种文学形式?诗词的特点是什么?你们对诗词有什么认识?正文(30分钟):3. 分发《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词给学生,让他们先默读几遍。

4. 解读诗词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5. 分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6. 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结构和表达手法,如对比、象征、意境等。

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7.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诗词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如诗中的人物形象、描绘的场景以及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拓展(15分钟):8. 邀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朗读诗词,展示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9.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学生可以选择一段诗句进行解读和分析。

10. 引导学生思考诗词中可能存在的多重意义和解读方式,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独立见解。

总结(5分钟):1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将诗词的欣赏和分析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12. 鼓励学生多阅读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并培养对文学的兴趣。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诗词的讨论和思考。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展示,评价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通过课后作业或写一篇读后感的方式,进一步展示对诗词的独立思考和理解。

备注: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教案内容。

2.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

写的是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而好景象,表达了词人喜爱大自然,关怀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分为上阕和下阕两部分。

词的上阕描写的是黄沙岭夏夜清丽喜人的景象,下阕描写了黄沙岭上轻云、阵雨的天气变化以及词人的开心感受。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绽开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3、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喜爱大自然,关怀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通过理解词语,指导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词。

2.借助工具书、老师的指导理解这首词,在理清词的大意的前提下背诵。

教学难点: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培育喜爱大自然、关怀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预备:同学课前收集有关辛弃疾及这首词的背景资料,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常识导语,激发同学兴趣课前:在古代的文学史上宋词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同学们,在你们积累的宋词中,你最喜爱哪一首,能背给大家听听吗?同学自由背诵。

1、导入:课前,同学们已经背诵了不少诗词。

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今日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宋词,领会它独特的魅力。

(板书课题)2、齐读题目?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觉?依据同学的不同回答适时的介绍黄沙岭及:黄沙,地名,就是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面,那儿风景美丽,农田水利条件好。

,南宋最卓越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曾遭贬职,那儿多年闲居,对那一带特别熟识。

3、下面先听老师来读读这首词(出示这首词,老师范读。

)4、请同学们自由地练习朗读这首词,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练读,老师巡察指导)5、为了展现你们最佳的读书效果,老师给你们一点友情支援好吗?请看屏幕(出示:出示这首词,已划好了节奏。

)6、指名配乐朗读,适时评价。

7、男女生角逐读。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词二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冀教版(最新整理)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词二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冀教版(最新整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精品【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6词二首 教案

精品【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6词二首  教案

26 词二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教学目标: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用问题为切入口,想象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咱们从一年级到现在学了很多很多的古诗,感受了诗歌的魅力。

也积累了不少名句。

能背上几句吗?1.名句背诵。

师:我还记得一句“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知道是谁写的吗?(南宋词人辛弃疾)相信大家对辛弃疾并不陌生,了解这位伟大的词人吗?2.简介辛弃疾,知背景:(附小资料: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是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

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后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他在罢官闲居以前就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遂以稼轩名,自号稼轩居士。

而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以至农村的一事一物都引起他极大的兴趣。

这首词就是词人闲居江西上饶时所作。

正是在这种复杂感情的促使下,辛弃疾才写出了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也只有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抱负,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类词的妙处。

他的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也不缺乏清丽婉约之作。

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

著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

《全宋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文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文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理解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体会诗词的意境。

(3)分析诗词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词的意象和意境。

(2)通过对比分析,了解诗词的韵律特点。

(3)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词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词的朗读和背诵。

2. 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的理解。

3. 诗词的结构和韵律特点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词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词意境的体会。

3. 诗词韵律特点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播放相关音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图片展示:黄沙道中的夜景。

(2)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词中的生僻词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4. 讲解与分析:(1)讲解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分析诗词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3)解读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5.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齐读诗词,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进行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6.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目聆听相关音乐,感受诗词的意境。

(2)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7. 课堂小结:8. 作业布置:(1)抄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诗词意境的感受。

9. 板书设计: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别枝:飞离栖息的树枝
山雀会做什么呢?
你能不能再来描述一下这幅美景呢?
师引读:清风、明月、悠远恬静。好一个迷人的夜色。齐读
鸟鸣蝉噪,彼此呼应,静而不寂,充满活力。齐读。
这样的夜色,静中有动,以动衬静,这样的写法,这样的诗句,我们很熟悉,你是否想起曾经学过的诗句。(课件出示)
置身在这样的山路之中,你就是辛弃疾,你的心情如何?(舒畅、喜悦)
只能是圆月吗?可以不可以是一弯新月,只能挂在夜空之中吗,还可以挂在呢,发挥你的想像,说一说这幅景色,看看谁说的最好,和别的同学都不一样。
是呀,诗人不写啼而啼声自现,读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处。
再读这句,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指导学生填空
小结: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田野多趣、稻香蛙鸣,畅说丰年,乡土气浓,此情此景,陶醉其中,诗人的心情就是____、___,______,一个字“喜”
半夜了,一弯新月悄悄地爬上树梢,把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
圆圆的月亮高高的挂在山腰,那银色的光辉把整个大地都照亮了。
学生描述
稻花香
读出稻花飘香,快要丰收了。
很多青蛙在叫
丰收的景象
此时作者身在()闻着()听着(),眼前仿佛看到()听到()想到()

人惊喜之情。
学生描述
喜出望外
刚才,同学们已经背诵了不少诗词,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颂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宋词,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四、配乐朗读全诗。
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其实他更是一段历史,辛弃疾的身世遭遇成就了他的思想,也成就了流传千年的名词佳句。
五、拓展诗意,进一步了解辛弃疾。
学生自由背诵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西江月
写的是夜晚。
黄沙道中,黄沙岭的小路上。
风吹草低现牛羊、其义自见
学生自由描述
生读诗句,说个碧玉盘,把金色的月光洒向大地。
3.学习下阙
六月江南,天气多变,引读一二句
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的来了,诗人穿过田野,转过小溪,猛然抬头,熟悉的旅店就在跟前。指名读三四句,读出了什么?
师:正在他要找地方避雨的时候,路在溪桥一转弯,旧时的茅店出现在土地庙旁的树林边,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此时,诗人心头怎单单是一个喜字,用一条成语来形容。
学科
语文
课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年级册别
五年级上册
设计人
教学环节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备注
一、导入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刻巨钻他与唐诗争齐,与元曲斗妍,与唐诗并称双绝。同学们,在你积累的宋词中,你最喜欢哪一首?能背给大家听听吗?
板书课题,齐读
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
二、初读
1.出示全词,自由读,读准字音。
哪一个字可见诗人转忧为喜,透过雨雾,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指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
读出这种心情。
2.指名读(注意“见”的读音)
3.全班齐读。
4.范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伴着音乐,随着老师的朗读,走进那个山野夏夜。
5.同学们,睁开眼睛,在老师读的过程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在读诗句,哪些诗句给你的印象深,勾画下来,反复品读,看看你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三、细细品读
1.一二句
追问: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你知道哪些诗句中出现过这个字?
同学们看到了这么多,听到了这么多。是呀,古人曾说,“诗如画,话如诗”诗人短短的几个字就给我们展现出这样美好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去细细品读。
明月:什么样的月亮?像什么?把他说的再美一些。
指导:用你生动优美的语言把这幅美景描述出来。
带着这份好心情齐读。
2.三四句
诗人听着蝉鸣虫唱,感受着迎面吹来的徐徐凉风,多么的惬意啊!深深地吸一口气。闻到了什么?
师:你想到了谁说丰年,会说什么?
引读:人人都在展望丰收,都流露出了抑制不住的喜悦,带着这种喜悦,读三四句。
补充背景资料(课件)
蛙声本无意,作者心有情。诗人企望国泰民安,读出诗人的这份期盼、喜悦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