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_郭树荣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改进对策-高等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改进对策-高等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众多的大型工程项目,如载人航天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青藏铁路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及全国实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等。
只要有建设投资,就有工程管理,就需要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因此,我国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工程管理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它涉及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个方面且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我国将工程管理设立五个专业方向:建设项目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投资造价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和物业管理专业。
从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越来越需要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掌握工程实践的全面性复合型人才。
各高等院校在培养模式上,如何能与市场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是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一)专业设置目标定位不明确工程管理专业是1998年开始设立的,它从最初的只有几所学校到现在已经有400所左右的学校开设这门专业。
从各学校专业设置目标定位来看各有特色,呈现了百花齐放的现象。
比如,重庆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属于房屋建设业,培养目标是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房地产方向发展非常好,并且其工程管理专业的土木工程技术教学也十分强大。
这些高校都有多年办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技术,但是还有一些高校对工程管理这个专业的定位比较模糊,对自己学校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不明确,将学生培养成多面手,学生样样通,却也样样不精,没有自己的特殊之处,使得一些学生的就业面临很大的难题。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专业特色、优势不明显由于工程管理是复合型学科,其专业方向跨度大,这就要求设置该专业的学校必须具备强大的师资力量来满足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最基本要求。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郭荣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郭荣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对于项目的安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它直接的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不管是员工还是领导人员都要重视安全问题,将安全生产落实到整个过程。
本文探讨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引言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进步与发展。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发展虽然整体呈上升趋势,不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还是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施工工人欠缺安全意识等,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拖延建筑施工的工期,从而导致施工成本不断加大,因此,要加强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1实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就是建筑业,建筑种类繁多、施工现场复杂且混乱、建筑施工技术高端、施工工人之间差异性大,这些都是建筑施工的主要特征。
据相关数据统计,除了重大事故与高危职业发生的事故意外,建筑工程中出现事故最频繁,因此,要对其加以重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实行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中要以安全第一为原则,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是首要关心的重点,毕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对于建筑业会有不利影响。
因此,保护好施工人员的安全,在当前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1]。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2.1安全费用管理不到位据相关建筑部门规定,安全防护费用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必须投入的费用,并且要按照相关合同的要求进行合理投入费用。
但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部分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并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建设单位为了减少成本的支出,对于选择施工单位上的标准并未按照合理的管理规范制度去进行执行,并没有充分了解施工单位的整体业绩水平与管理水平的程度,选择的标准总是以底价中标为主,而施工企业最终目的就是想要中标,因此,在整个投标过程中持续将价格降低。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 郭荣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郭荣摘要:在当前建筑行业运行中,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产业呈现出逐渐扩大的发展状况,通过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程序化的管理创新,充分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需求。
但是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着管理工作不合理以及管理方案缺少精细化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无法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需求,为建筑施工行业的运行及发展带来限制。
因此,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为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精细化,应该将工程施工管理作为重点,通过精细化管理方案的确定,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质量,为建筑行业的运行提供支持。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精细化管理1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在建筑行业运行及发展中,为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应该将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构建作为重点,以实现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价值,通常状况下,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其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建筑工程工中,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施工计划的优化设计,而且,在精细化的项目确定中,相关管理这可以结合细节化的项目内容,及时发现施工中潜在性的问题,并按照精细化的管理制度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
②通过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方案的分析,可以针对建筑施工的特点,降低工程成本,而且整个背景下,也可以实现建筑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充分满足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化发展需求。
③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状况,在精细化管理工作确定中,为了实现精细化制度管理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激励性制度的构建,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为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在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中,管理观念不够先进,这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也构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虽然对安全施工管理较为重视,但是在施工中并未建立完善的系统监视防护体系,奖惩制度建设方面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
浅谈工程技术视角下我国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策略分析官昌赞
浅谈工程技术视角下我国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策略分析官昌赞发布时间:2021-09-30T11:58:42.996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8期作者:官昌赞[导读] 在现代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程管理人才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企业发展要求贺州学院广西贺州 542899摘要:,深入探究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使人才培养过程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
对此,本文结合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探究工程技术对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引言工程管理人才主要指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工程技术等基础知识,拥有现代管理理论、手段及方法,能够在工程建设领域或环节,从事过程管理与项目决策的高级管理型人才。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城市化的加快为工业化发展,提出了诸多的要求和挑战,急需我国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培养出大批的、优质的工程管理人才,提升工程管理质量,加速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一、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工程管理主要指通过柔性组织,对项目工程进行控制、协调、指挥、组织、计划、决策等活动,以此实现项目目标的管理活动。
从工程周期的层面出发,工程管理应包括运营阶段管理、实施阶段管理、决策阶段管理等过程,即设施管理、项目管理及开发管理等环节。
根据我国教育部门对工程管理专业所提出的要求,能够发现,工程管理应拥有较为扎实的工程技术及经济管理知识,能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项目决策及过程管理质量。
然而通过分析工程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特征及需求,能够发现,工程管理人才还须充分了解工程管理的不同程序、环节及内容,具备较高的现场组织能力、临场管控能力、以及较高的心理素质及专业素养,能够灵活应对紧急状况,提升工程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总体来讲现代院校在培养工程管理人才的过程中,需要从知识、技能、素质等层面出发,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人才培养导向,细化人才培养目标。
浅析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浅析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高校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主要存在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环节形式化,学生应用能力缺乏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逐步探索出适合工程管理专业的解决途径,从而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
标签: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众多的工程建设项目开始趋近国际化,项目特点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元,这激发了市场对于高质量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
一、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1998年,国家教育部修订本科专业目录时,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增添了工程管理这一专业,这标志着工程管理专业的诞生。
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已从最初的60多所发展到至今的300多所。
应用型人才就是能够将所学科学理论或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并转化为一定形式的成果,最终产生社会价值的人员。
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一)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工程管理专业所包含的课程涉及面广,包括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有的高校侧重工程技术方面,忽略管理经济等方面,而有的高校则与之相反。
这样的话,课程的整体性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显示不出学科优势。
最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既不如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技术方面扎实,又不如管理类学生在管理、经济等方面精通,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会落入尴尬的境地,没有立足社会的资本。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师资力量的强弱会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强的影响。
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的独特发展背景,多数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师资力量相较其他专业而言力量薄弱,缺少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师资队伍的年龄层次、专业结构及学源结构缺乏科学性。
(三)学生认知模糊,自主学习能力差社会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认知比较模糊,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也对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没有全面的认知。
面向21世纪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面向21世纪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盛淑凯来源:《科技视界》 2012年第26期盛淑凯(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摘要】本文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几大问题入手,提出了明确人才培养定位、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及培养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等5大改革方案,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理论教学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企业和从业人员规模迅速发展,社会对工程管理高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
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
该专业整合了原专业目录中的相关专业专业,设置了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及物业管理五个方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广的专业覆盖范围。
此后,各高等院校纷纷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目前已有三百多所。
虽然有些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虽然解决了数量上发展问题,但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以后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因此,探索和创新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制定适应行业发展、专业结构合理、实践运用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对提高教师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和探索面向21世纪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1.1 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才培养定位比较模糊。
工程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土木工程和管理学,辅之以经济学。
很多设有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由于各自的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不同,或侧重于工程技术通识教育,或侧重于管理知识和经济学知识的教育,因此,各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很大差异。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措施分析 郭荣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措施分析郭荣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常受到施工内部或外界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施工管理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这给施工员的工作带来严重干扰。
而为了满足当下水利工程施工的现代化发展,还需进行相关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以此解决施工中面临的问题,相关管理工作的完善将实现水利工程施工效益的有效提升,同时有助于我国基础建设日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优化措施引言当前,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由于受到施工管理水平的限制,直接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而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其运转影响范围较大,故此,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成为其中的关键。
但是,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其管理体制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加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进而影响水利工程的管理质量和水平。
所以,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工程进度、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需要涉及到很多施工人员、施工设备与施工环节,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通常较长,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承担的工作量较大。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够及时发现施工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那么这些施工问题很可能会在后期成为安全隐患,对整个水利工程构成巨大威胁。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整个项目建设过程都能够控制在施工管理范围内,对整个工程坚持保持良好的管理与监督,预判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与质量问题,及时发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最终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使得水利工程的质量能够完全达到建设标准及施工要求。
根据以往研究发现,国内外水利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施工管理支持,同时施工管理也在多元化方向发现,项目总包方通常会引入多家管理单位共同负责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管理能够真正落在实处。
同时各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施工质量监管不再完全需要依靠人力进行,各项设备可以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24h监控。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2.1 优化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
基于民办本科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我们在以往人才
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面要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比如公办本科院 校培养宽口径厚 基 础 的 毕 业 生 会 开 设 西 方 经 济 学、合 同 法、会 计 学等基础性的课程,而民办院校则更注重应用型的培养。所以在 课程设置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借鉴公办本科院校。如西方经济 学、合同法、会计学这些课程,可以选择性开设或者降低其学时学 分分配,提高专业课程如工程经济学、工程估算、项目管理工程合 同管理与招投标课程的学生和学分和对应的课程设计。同时这 些专业课程对应的课程设计不能流于形式,要通过课程设计对学 生实践进行很好 的 训 练,通 过 认 识 实 习、课 程 设 计、案 例 教 学、生 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 的动手能力。比如通过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写作可 行性研究报告的能力,并能够对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 析和评价,这样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去相应的工程咨询企业做可研 分析,能够做到入 手 快,企 业 喜 欢 接 纳 这 方 面 人 才。 比 如 工 程 估 算课程设计,通过 对 学 生 进 行 广 联 达 算 量 软 件 的 训 练,使 得 学 生 针对具体的工程图纸进行工程算量,学生掌握这门技能以后能够 直接去工程造价单位工作。
2.3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1)学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管理和培养。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的生力军,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系到学校 教育质量的提高 [5]。我院采取 各 项 措 施 加 强 自 有 中 青 年 教 师 的 培养。a.新老教师 组 成 一 对 一 的 互 助 小 组,深 入 课 堂 听 课,对 其 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快速提高其驾驭课 堂的能力。b.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工程管理学会、工程造价学 会等沟通交流,为青年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参加学术交流、学术会议创造机会,通 过交流,扩大教师的视野,了解当前专业发展现状,从而提高教育 教学和科研 水 平。 c.鼓 励 专 业 教 师 参 加 职 业 资 格 考 试,如 造 价 师、建造师、结构师、咨询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并获取 相应资格证书。d.鼓励学院青年教师积极主动提高 学 历 层 次 ,目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应对措施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应对措施在各种技术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建设工程持续发展,建筑产业不断壮大。
整个行业呈现出工业化、智能化、高级化的新趋势,所以行业对工程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在国家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但是,我国在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就我国目前在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面谈一些现状,并对企业、高校等群体给出建议。
标签: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应对措施当前,随着我国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国家越来越看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近几年设立该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在大力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引发了更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然后找出并解决问题。
一、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一)专业定位不明确,缺少专业特色我国需要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是一批懂管理,专业技能强,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精通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而工程管理专业涉及范围非常广,专业课程主要有管理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等等。
然而,每所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一样。
有些学校比较侧重于技术方面而有些学校则比较侧重于管理方面。
这样就导致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整体性偏差。
而且由于课程过多,学生基础掌握不牢固,学生没有特长。
专业特色的缺少使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竞争中处下风。
这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非常不利的。
[1](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忽略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缺乏专业自信国家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视,所以对教师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更要有专业的工程技术。
现在高校老师年轻化越来越普遍。
不可否认的是,年轻教师富有活力,具有创新精神,注重理论教学,注重科研能力。
但是,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缺乏教学经验,将理论和实际联系的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制约人才的成长。
同时,也会导致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不明确,缺乏专业自信。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作者:易新来源:《经营者》2014年第12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
由于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相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但是,现阶段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因此,研究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专业化培养的现状,介绍了提高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对策一、前言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而且工程施工企业也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中,工程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同时,由于我国社会现在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也在逐渐的增大。
因此,针对我国社会存在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我国应该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现代工程管理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专业化培养的现状(一)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不够高目前,虽然人们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我国已然存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
由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很容易导致工程施工单位的工程管理出现信息遗漏甚至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由于我国工程施工单位雇佣的大部分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存在经验不足和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同时,工程管理工作对工程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现状就很容易导致工程管理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的特点。
总体来说,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企业的工程管理工作人员刻意为之,而是工程施工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出现的失误造成的。
由于工程管理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
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不解决工程管理中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将会给工程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截至目前,我国很多工程用人单位普遍存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老龄化严重的问题,这些年纪较大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虽然具有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但是,其思想意识和专业能力与先进的工程管理理念脱节,甚至无法完成现代化工程管理中要求的软件操作。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收稿日期:2008209215作者简介:王彩雪(19812),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助教,西安欧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薛 婷(19792),女,助教,西安欧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王彩雪 薛 婷摘 要:为了培养适应目前国内建筑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针对专业教育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从而探索出科学培养人才的方式,以提高人才的素质。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应用型,培养对策中图分类号:TU 205文献标识码:A0 引言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环境下,我国建筑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对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高校十分重视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
全国各地高校的教育改革、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多年,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探索出一些科学培养人才的方式。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进行了很多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培养方式在实践过程中仍需不断更新和完善。
1 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培养目标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专业业务目标四个方面。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能在各类工程建设中从事管理工作,初步具有施工、概预算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建筑企业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监理等工作,也可从事相关行业的技术、管理工作。
2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策以下就如何培养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提出了对策。
2.1 实行定单式培养实行定单式培养,即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近期及长远需要来设置或撤消专业和专业方向。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决定增减课程、修改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宣荣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宣荣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工程管理为我国做出了很大贡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体现出了重要的作用。
阐述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提出加大质量监管力度,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提高生产安全意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定期对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等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控制措施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随着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建筑工程管理也提供了些许便利,使我国建筑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明显提高。
伴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发展,使工程的功能更健全、设计更加人性化、寿命更加长久,将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安逸、健康、多姿多彩。
这里不得不说的就是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贯穿于工程建设整个过程的,只有建立健全技术规范,科学合理地利用管理职能,着力促进工程技术的发展,严格把握整个过程的质量,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运营。
1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意义建筑工程往往会涉及到很多的内容,工程的项目也十分繁琐,因此只有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才可以进一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实现建筑工程成本的进一步节约,还可以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实现进一步的保障。
对建筑的质量实现保证,也就极大程度地保证了建筑的使用寿命,进而为人们的财产安全甚至生命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实现对建筑工程良好的管理,可以进一步保障当今人们的安全以及当今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2.1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在现代的很多建筑工程中,由于相关的企业和单位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所以也就很难实现对建筑工程良好的管理。
在施工之前没有检查施工地点安全性的习惯,施工过程中更是不对相关的管理制度加以重视。
这就导致施工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很难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做到有效的保障,同时也很难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21世纪我国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06年12月高等建筑教育Dec.,2006第15卷第4期Journal of A rchitectur l Educ ti on in I nsituti ons of H igher Le rning Vol.15 No.421世纪我国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3祝连波1,2,任 宏2(1.兰洲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兰洲 730070;2.重庆大学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重庆 400045)[摘 要] 分析了我国工程管理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分别从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教师综合素质提高途径及优化学生培养模式3个层面,探索了新形势下我国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工程管理;综合素质;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F407.9;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2909(2006)0420059204 一、我国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该目录中将原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国际企业管理专业、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等专业调整归并为工程管理专业,从此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诞生了。
经过多年的调整发展,目前国内已有约200多所高校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其中有近十所高校通过了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评估。
据统计,这些高校已为社会输送近5万名毕业生,他们中的多数已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高速增长的时代。
我国已加入W T O,我们必须面对国际竞争压力,这就对我国工程管理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很模糊,培养目标不明确 很多设有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不清楚该专业是应侧重工程教育,还是应侧重管理知识教育,因此各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归属院系不同,课程体系设置也有差别,见表1所示。
表1 部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专业所在院系高校名称技术类课程比例管理类课程比例经济类课程比例法律类课程比例技术类课程/管理类课程专业所在院系清华大学19.69%24.24%10.61%4.54%0.812土木工程学院天津大学22.61%23.4%17.02%3.19%0.966管理学院同济大学18.86%22.64%5.66%3.77%0.833经管学院重庆大学31.02%21.12%11.22%2.64%1.469建管学院 从表中统计数据可看到,除重庆大学以外,其他3所高校技术类课程比例均小于管理类课程,工程管理专业设置的院系也不同。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当前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变成了非常重要的课题。
工程管理作为一门交叉性的学科,是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结合成一体的专业,发展非常迅猛。
笔者分析了我国当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仔细研究了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对策分析1导言工程管理专业融理论、技能于一体,专业性、实践性较强,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建筑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备从事工程项目规划、工程造价、研究开发和项目运营管理的能力,能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以补充建筑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的一线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的需求。
因此,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
2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目的工程管理专业是建筑工程管理、物业管理等多个专业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专业,教学的内容主要把握了工程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的各个层次的管理要求,为我国建设行业增添了许多复合型管理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主要的培养目的已经由最初培养专业转型人才,发展成当前培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目前,建设工程领域缺乏大量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填补空缺。
对于工程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表现为丰富的工程技术知识、岗前的实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工程管理人才一定要具有施工项目管理等技能。
这要求工程管理人才本身的工程建设理论基础要强,其次还必须拥有法律以及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还要能够熟悉运用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形成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3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3.1专业设置目标差别大国内的大部分工科院校都设有工程管理专业,甚至一些财经类、师范类院校也开设了此专业,至2015年6月,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学院达418所。
工程技术视角下我国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
64 JSXX10/2009Discovery 探索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兴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我国大规模建设特征非常突出,这就迫切需求大批的高素质工程管理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工程管理学科必将承担历史赋予的责任,如今正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一、工程管理的定义与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工程管理是以工程为对象,通过一个有时限的柔性组织,对工程进行高效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活动,以实现工程的整体目标。
从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工程管理包括工程前期决策阶段的管理即开发管理(DM)、实施阶段的管理即项目管理(PM)和运营阶段的管理即设施管理(FM)。
根据教育部对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工程管理人才应是具备较扎实的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二、中外高校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工程技术教育对比目前我国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至今还未有专门针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建筑结构教材,仍是沿用土木工程专业教材;其次,各类专业教材偏重于阐述基本理论、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忽略了工程结构的工作机理,不利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学习;然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缺乏必要的结构、施工课程设计、生产实践,这些导致了目前工程管理人才毕业后缺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更缺乏创新的工程管理能力。
三、工程技术对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工程技术教育在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中占据最重要位置。
在工程技术教育中,工程结构是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最核心知识。
工程各参与方工程管理的三大目标是费用、质量和进度,其管理任务主要包括费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等。
1.工程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1)结构造价占工程造价的比例工程结构造价可以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比例进行量度。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结构造价在工程造价中所占的百分比也不同。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作者:华菂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58期【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城市化步伐逐步推进,社会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人员的需求将变得越来越大。
加强工程管理专业人员培养,做好其综合发展是当前高校办学应重视的一大问题。
在研究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同时,考虑到如何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做好建设。
本文通过分析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提出突出办学特点、制定合适人才培养目的、加强实践投入等教学方案。
融合工程管理专业人员培养过程,对其进行新的探索。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对策分析在社会经济转型模式下,当前其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多。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即是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并以工程管理各项专业知识作为其核心进行教育的一项人才。
它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内容下所产出的一种新型人才,社会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大。
但部分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不太良好,其人才素养不高,如何加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发展、保证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质量、完成现代工程建设是其应该注重的问题。
必须做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建设分析,提升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养。
1当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1.1不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应是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懂得土木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相关内容的一系列人才。
就当前不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来看,根据其定向型任务,在不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它会按照本学校的办学计划去对工程管理专业人员进行教学。
其专业课程设置或许会存在一些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学生特点,选取合适教学方案。
但是总体上,这些高校还是缺乏一些高端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在工程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着高端工程管理专业人员的严重缺失问题。
即使部分工程管理者拥有较为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但是其知识体系结构却不能够满足现有的发展需求。
基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及创新对策分析 郭荣
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在施工质量上具有很高的要求,这就对施工管理技术的要求较高。随着工程发展规模的扩大,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功能在提升,传统的施工管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因此,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以提高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施工管理人员要不断的加强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和技术,吸取更多的经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要求,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并能熟练的掌握各项专业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等,全面提升施工管理质量。
2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相关创新对要落实的应该是观念先行,对项目施工管理有一个科学的认知,秉承认真负责、开拓创新的态度,才能达成创新管理的基本目标。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所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在项目施工建设期间,所面临的环境因素、地区政策等条件较多且需要使用很多大型机械设备,且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就存在工作难度大、危险性大等特点,所以在施工管理创新工作期间,需要从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上入手,避免企业员工工作流于表面,仅关注眼前利益。施工建设企业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知识技能以及观念引导,由此能够将管理人员的意识有效性提升,对一线作业的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以及员工安全操作引导都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另外在施工管理工作期间,管理理念应用要具备一定的持续性,而不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才偶尔采用,根据市场发展的基本要求,建立符合产业实际的管理理念,经过全面、统一、细致化的管理理念应用,改进个人的管理思想并定期地开展创新管理的相关举措,才能保证企业施工管理人员的谨慎、谦逊的基本态度,将安全项目施工建设的质量有效性提升。
1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工程的施工管理缺乏科学性
在我国的很多水利工程施工企业中,对于工程的施工管理都不够重视,设置的管理制度缺乏可行性,管理理念也缺乏科学性。虽然很多施工企业在管理上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在实际管理中却不能有效的落实,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相关的责任和义务等也不明确,施工人员没有具体的分工,存在着混乱的现象。这就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相应的部门来承担责任,各个管理部门相互推卸责任,使得问题越来越多。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也可能会逐渐的下降,这就导致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力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建筑教育 2009年第18卷第5期J OURNAL OF ARCH I T ECTURAL EDUCATI ON I N I N S T I T UT I O N S OF H I G HER LEAR N I N G V ol 118No .52009收稿日期:2009-08-30基金项目:山东理工大学校级教学研究立项课题(4009-103047)作者简介:郭树荣(1963-),女,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工程造价和项目管理研究,(E -m ail)z b s hur @sina .co m 。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郭树荣(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东淄博 255049)摘要:自1998年颁布的5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6中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以来,增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逐年增加,成为热门专业。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设立本专业的高校类型及数量多、培养方案差异大、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和学科建设缓慢等,针对这些问题,对工程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知识体系搭建以及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中图分类号:F40719;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09)05-0043-04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西部大开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家加快能源、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将持续增长。
社会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大,对工程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认识目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研究培养建设领域所需的工程管理本科专业高级管理人才,是摆在工程管理教育界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一)设置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数量多、类型多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大幅度增加。
自1998年颁布的5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6中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以来,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如雨后春笋,逐年增加。
据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统计[1],1999年设置工程管理本科院校70所,2001年新增22所,2001年新增25所,2003年增至255所,截止至2008年4月,包括本科目录外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程造价、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国内高等学校中已有283所设置了工程管理本科专业。
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类型繁杂。
设置工程管理的高校既有各类综合性大学,又有建筑与土木工程类专业院校、矿业类专业院校、电力类专业院校,以及财经类专业院校等。
近几年设置工程各类专业的还有农业、林业、师范类专业的院校及独立的二级院校。
工程管理专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值得业界关注。
(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差异大由于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类型不同,导致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中技术背43高等建筑教育2009年第18卷第5期景差异较大。
中国大多数高校设置的技术背景为一般的土木工程,部分高校分别以公路工程、铁路工程、矿山工程、冶金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等作为技术背景。
技术背景的不同还会导致工程管理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的差异。
甚至有的院校把工程管理办成了无技术背景的纯管理或纯经济的专业[22。
据统计全国38所财经类本科,目前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20所中,具有土木类专业的只有2所,其他18所无技术背景。
2008年11月在东南大学落幕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院长(系主任)的第四次会议上,制定了/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规范(草案)0,是以土木工程为技术背景下的工程管理专业为依据制定的,但这难以形成一个带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工程管理的专业规范。
另外,由于各学校的办学背景、办学理念的不同,也使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及课程设置等差异较大。
(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差异大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办学水平和学生来源各不相同。
近10年来,新办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主要有两类:一是省属二类院校,这类院校办学历史相对长(多为50年代成立);二是原来的专科学校升格的本科院校及新办的地方院校。
由于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学校办学历史不同,办学条件的差异,办学定位的不同,导致了学生来源差别较大。
这些学校无法与办学历史长的/2110学校相比,使得最后输出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质量有很大不同。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教师力量差别大。
专业教师年轻化现象十分突出,且其职称偏低,多数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工程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是通过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来完成。
但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实践经费不足,实习多流于形式,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较落后等现象。
一些设置有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还没有工程技术实验室。
由于企业不愿意接收实习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困难、稳定性差,这就使得实践环节的教学难于保证。
最后导致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专业意识较差,工程实践能力较弱。
(四)工程管理一级学科建设缓慢2004年全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院长(系主任)第二次会议上,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呼吁建立工程管理一级学科,2007年4月于广州,由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委员会发起/2007工程管理论坛0,以书面形式提出积极申请工程管理一级学科。
但时至今日一级学科审批还难于预测。
主要原因与工程管理自身的发展有关。
虽然近10年来招生工程管理的院校和在校生人数持续增长,但学科建设相对落后,目前还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
工程管理学者、专家也在深入研究工程管理的学科体系,但由于工程管理专业是有技术、经济、管理及法律等学科组成的交叉专业,自身的学科特色不明显,致使工程管理只能依托于建筑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或者依附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甚至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作为专业方向。
这与快速发展的工程管理专业不符合,也与工程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符。
二、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2008年工程管理专业在校生人数为8万余人,据不完全统计,省属和独立学院占到总人数的近70%。
可见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是在211高校之外的省属院校。
不同类型的学校应办出自己的特色,为建设领域培养不同层次的工程管理人才。
(一)工程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定位20世纪末,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阶段,国内高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办学格局。
工程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学校的定位是紧密相连的。
学校定位包括确定学校的类型(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学科结构(理工农林医文管经等)、培养人才的层次(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和学科类型(研究型、应用型、研究应用型)等方面。
综合考虑学校定位和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要求,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研究型、复合应用型和职业应用型人才。
应用研究型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
主要由/2110一类重点高等学校培养,它们为工程管理研究生培养提供后备军。
由于各重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招生数量少,师资力量雄厚,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企业的决策管理层。
培养过程中应强化专业理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领导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3],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44郭树荣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工程管理实践问题的专业能力。
复合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
主要由省属院校和独立设置的三类地方院校培养,这类院校是工程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此类院校工程管理的培养定位应主要为企业培养执行管理层人才,此类型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学生复合知识的学习,即将所学的工程技术类基本理论与工程管理、经济、法律知识有效地融合,更注重强化学生综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全过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专业能力。
职业应用型人才主要对应一些职业特点明显的一线工作,其培养层次为高职高专院校,由于本文针对工程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研究,此类不再赘述。
(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搭建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规范(草案)0(以下/规范0)明确规定了知识体系总体框架,由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部分的相关知识体系。
同时分别对3个知识体系包括的内容和对应的课程体系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规范0还存在以下不足:专业的技术背景仅针对建筑工程而言,没有涵盖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铁路工程、矿山工程、冶金工程、电气工程等;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中,工程技术类、经济类、管理类和法律类专业基础等知识领域,知识和课程之间的融合度不够;对工程管理专业所独有的特色内容和课程体系提炼不够等。
由于各高校设置工程管理专业技术背景的不同,制定/规范0时,可在满足教育部要求的通识教育内容之外,其他部分按在知识体系中所占比例的方式确定,不必把工程技术类知识内容规定死,使不同技术背景下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设立技术知识,各高校应精心提炼突出其办学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
(三)提升工程管理学科定位[4]学科建设是围绕学科方向,学科队伍和学科基地,通过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的积累,提高学科水平,增强人才培养、学科研究和社会服务综合实力的一项系统建设的过程。
目前工程管理学科地位很难提升,其主要原因:一是学科归属不统一,在各高校办学中工程管理专业分别归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和矿山工程等不同的一级学科之下,不明确的学科归属,必将影响工程管理学科发展规划编制,学科队伍建设以及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二是工程管理学术地位提升困难[1]。
目前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申报和建设,国家级课题的申报均需要以学科背景为基础,其申报渠道、审批程序和验收评估等也强调学科体系和归属管理。
工程管理学科建设的滞后,导致了课题申报、研究基地的建设等缺乏相应的渠道,制约了工程管理学科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工程管理的学术地位提升困难。
国家学科设置应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反映学科的固有属性和发展态势,应加快设立工程管理一级学科。
同时还需要逐渐建设工程管理的学科体系,使工程管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有明确的价值趋向和过硬的学术梯队。
(四)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建设首先要加大控制规模。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认清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形式,控制新上工程管理专业的数量,同时加大专业评估力度,对达不到办学条件的工程管理专业应取缔,保持工程管理专业招生数达到合理的规模。
其次要加大实践投入。
一是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把工程管理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二是加大实践途径建设,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教育教学,提前介入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从而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