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地球上的水循环》导学案
(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5.4地球上的水循环》一等奖(教案)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教材了解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及意义。
2.能用“物态变化〞知识分析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的相关现象。
3.知道水是珍贵的资源,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经验以及观看录像资料,了解水循环与水资源。
2.组织小组讨论,尝试用的科学知识解释具体的合理用水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略大自然中的美妙与和谐,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勇于探究自然界中的物理学道理;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分析云、雨、雹、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的成因,增强学生环境的意识和节水意识。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并合理解释云、雨、雹、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的成因。
课前准备课件制作、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情境1:一个人因干渴而昏迷,当他醒来开口说话时,第一个字一般会说什么呢?。
情境2: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那么水是不是从“天上〞来的呢?水奔流到海之后是不是“不复回〞了呢?学生阅读课本、分析插图、进行讨论:〔1〕地球上的水通过哪些渠道进入大气层?〔2〕大气中的水通过哪些渠道又回到地球?〔3〕如果自然界没有水循环将会出现哪些后果?二、新课教学〔一〕水循环: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陆地和海洋外表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进人大气的水是纯洁的水。
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通过降水又回到陆地和海洋。
2.水循环的意义:水的这种循环过程不仅是水的气态、液态、固态之间的物态变化,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的得到补充。
3.自然界中的水在循环时出现的一些景象〔1〕云、雨、雹、雪、雾、露、霜。
〔2〕用所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练习:据报载2001年5月10日,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10cm厚的积雪。
阴天,气温约为–15℃。
中午大约过了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第四节 地球上水的循环导学案
第五章第四节地球上水的循环导学案班级姓名■知识巩固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2.熔化:物质由变成的过程叫熔化;固体熔化时要热3.凝固: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凝固;物质凝固时要热4.汽化:物质从变为的过程叫汽化,物质汽化时要热5.液化:物质从变为的过程叫液化;物质液化时要热6.升华:物质由变成的过程叫升华;物质升华时要热。
7.凝华:物质由变成的过程叫凝华;物质凝华时要热。
■学习过程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1.写出水的物态变化关系(如右图)2.夏天,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此过程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凝固B.熔化C.汽化D.液化3.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入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儿,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
(1)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属于(填物态变化)现象。
(2)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
(3)(多选)下列事例与(1)中属于同种现象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B.夏天,自来水管“出汗”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二、地球上的水循环1.在物态变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成的小水滴和水蒸气成的小冰晶组成的. 2.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云中的水蒸气为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周围的水蒸气与其接触而结晶,当足够大时,就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
3.在夜间,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雾,如果是吸附在花草枝叶等物体表面就形成露。
4.在深秋和初冬季节,晚上气温降到0℃以下,这时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的茎叶上直接成的小冰晶,这就是霜。
■课后练习1.冬天早晨看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A.凝固而成的B.凝华而成的C.液化而成的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2.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3.填写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严冬之夜在玻璃室内一侧出现“冰花”_______;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_______;夏天从冰箱中拿出冰棒,看见周围有“白气”_______;铁水浇成铁杆_______。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第4节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案(新版)教科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水循环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何保护水资源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如蒸发和降水过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在不同形态间不断转化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水循环对于维持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水循环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例如,通过人工降雨技术,我们可以解决某些地区干旱的问题。
-学生可以结合课堂所学,尝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水循环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学生可以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学生如果有疑问或遇到困难,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和指导。
1.回顾前几章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如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转化,以及吸热和放热的过程。
2.引导学生联系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如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3.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探讨水循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如降雨、蒸发、灌溉等。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运用已学的物态变化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
为了确保学生在本节课《地球上的水循环》中掌握核心知识点,我将设计一个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环节。这个环节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提高他们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4地球上的水循环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地球上的水循环”。
本节主要介绍了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地表水的来源、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水循环的基本知识,理解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掌握地表水的来源和水循环的过程。
2. 能够分析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认识到水循环对环境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具体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地表水的来源和水循环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水循环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水循环图解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水域,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又是如何流动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地球上的水循环。
2. 新课导入:介绍水循环的基本概念,讲解地表水的来源和水循环的过程。
3. 实例分析:以我国南方地区为例,分析水循环在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5. 知识拓展:介绍全球水资源状况,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 绘制水循环图解,标注各环节。
2. 写一篇关于水循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小论文。
六、板书设计板书地球上的水循环板书内容:1. 水循环基本概念2. 地表水来源3. 水循环过程4. 水循环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绘制水循环图解,标注各环节。
2. 写一篇关于水循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小论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互动环节,使学生了解了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但在知识拓展方面,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可以进一步丰富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地球上的水循环》学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地球上的水循环》学案教科版《地球上的水循环》学习预设问题与活动规则与评价教学(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物态的历程;2.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多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和物态变化;3.能用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
认真阅读明确目标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液体沸腾的特点是:液体在沸腾过程中,热量,温度;液体沸腾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二是2.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2)(3)3.汽化(蒸发和沸腾)要热量。
液化要热量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么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气态物质是否也可以直接变成固态呢?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多姿多态的水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7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认识水的三种状态:冰是态,除了冰还有、雪、雹、窗花、雾凇等;水是态,除了水还有雨、、雾、哈出的白气、烧开水时水壶冒出的白气等;水蒸汽是态,我们是看不到的。
2.水很容易从一种状态为另一种状态。
举出一例由水转化为水蒸气的例子:;举出一例由水蒸气转化为水的例子:3.物质从直接变成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热。
试举一例:。
4.物质从直接变成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要热。
试举一例:。
5.讨论交流:为什么南极的空气很湿润南极是冰的世界,冰的厚度平均为2000m,年平均气温是-25℃,这里降水量很小,和撒哈拉沙漠差不多,但空气感觉却很湿润。
原因是:要求:1、先独立思考2、组内交流讨论,补充完善3、三分钟后小组展示。
同学们完成后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质疑,老师[及时练习]1. 用久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是因为钨知识点二:地球上的水循环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8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
在太阳的照射下,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而冰山上的积雪通过而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水蒸气随风流动,在高空遇冷时, 有的成小水滴,有的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会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又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上,地面上的积雪后变成水,汇入江河。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第4节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案(新版)教科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态变化第4节 地球上的水循环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物理
3.授课时间: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4.教学时数:2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水循环相关技能。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水循环的知识点,掌握相关技能。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 课堂小结
(1)知识梳理:
-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吸热和放热特点。
- 概括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环节。
- 总结生活中常见的与水循环相关的现象,如露水、霜、雪等。
(2)能力总结:
- 回顾本节课所培养的能力,如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吸热和放热特点,以及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5.4《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
-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水循环的相关习题,巩固对水循环概念、过程及环节的理解。
-结合本地实际,分析水循环对本地区水资源的影响,并撰写一篇短文,提出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议。
2.实践作业:
-家长协助,观察并记录家庭日常用水情况,了解家庭成员的节水意识,讨论并制定家庭节水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水资源的情感,树立保护水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3.通过学习水循环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
1.水循环的基本概念、过程及其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与水循环相关的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让学生当堂完成。
-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解答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目的:
-检验学生对水循环知识的掌握程度。
2.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循环的影响因素,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水资源问题,强化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过程,掌握各个环节及其相互作用。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球上的水循环导学案》
《地球上的水循环》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掌握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水循环与自然界的干系。
一、导入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思考一下,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水资源如此重要?2. 观看视频:播放一段介绍水循环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水循环的兴趣。
二、探究水循环1. 什么是水循环?- 讲解水循环的定义和观点,引导学生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
2. 水循环的过程- 分析水循环的四个主要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
- 通过图表或动画展示水循环的过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水在地球上的运动轨迹。
三、水资源的重要性1. 讨论问题:为什么水资源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如此重要?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展示水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水资源对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影响。
四、水循环与自然界的干系1. 探究问题:水循环与自然界的其他因素有着怎样的联系?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水循环与大气环流、地球气候等自然现象之间的互相作用,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五、教室练习1. 水循环知识梳理: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检验自己对水循环知识的掌握水平。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模拟水循环过程,加深他们对水循环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室总结1. 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水循环与自然界的干系。
2. 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对水循环的疑问或思考,激发他们对环境珍爱和水资源管理的关注。
七、课后作业1. 拓展阅读:安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深入了解水循环的相关知识。
2. 实践探究: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水循环现象,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地球上的水循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和重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积极参与环境珍爱,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地球!。
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地球上水的循环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地球上水的循环导学案(新版)教科版【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水的多种状态的变化。
2、能用物态和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学习重、难点】重点是升华和凝华。
难点是建立“水循环”的大图景,并把它与各种物态变化联系起来。
【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问题: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蓝色的海洋,南极是冰雪覆盖的大陆,蓝色球体的表面飘荡着许多卷曲的白云。
雨、雪、冰、霜、雾、露是自然界描绘的美景,你能分辨出上述物质属于水的哪种状态吗?我发现:上述现象中属于固态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液态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气态的是:____________。
模块二合作探究问题一:认识水的三种物态1、写出水的物态变化关系(如右图)。
2、夏天,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此过程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凝固B、熔化C、汽化D、液化3、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入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儿,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
①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属于_______(填物态变化)现象。
②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多选)下列事例与(1)中属于同种现象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B、夏天,自来水管“出汗”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问题二:你知道雾、露、霜、冰雹、雪、云、雨自然现象是怎么形成的?1、雾和露: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当夜晚温度下降,水蒸气_______________成小水滴,一部分附着在大气粉尘上形成雾,一部分附着在花草树叶上形成露。
2、霜: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夜晚,气温急剧降到0℃以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________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
3、冰雹:高空厚重的云层中,由于温度低于0℃,小水滴不断________成冰块,冰块逐渐变大下落,下落过程中没有熔化完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雹。
(新)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5.4.地球上的水循环》导学案(附答案)
4.地球上的水循环【学习目标】1.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 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3.根据水循环归纳总结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
【自主预习】1、你能把以下列图中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热、放热情况补充完整吗?2、请根据水循环示意图说说水循环的大致过程,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①海水汽化变成水蒸气②③④⑤⑥3、小明翻开衣橱,闻到一股樟脑丸的气味,再仔细一看,前段时间放的樟脑丸不见了,而放樟脑丸的纸非常干净。
樟脑丸哪去了呢?小明猜想:①樟脑丸熔化成液体流走了。
②樟脑丸直接变成气体了。
〔1〕你支持猜想,理由是:〔2〕这种物体由态直接变成态的过程叫升华。
相反的过程叫。
【课堂探究】1.汽化是指物质从态直接变化到态的过程,汽化过程中要热量,液化是指物质从态直接变化到态的过程,液化过程中要热量。
2.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
3.天空中的云彩变化多端,那么云是怎样形成的呢?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成小水滴或成小冰晶,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被上升的气流托住,从而形成云。
4.深秋的早晨,教室玻璃往往会蒙上一层薄薄的小水珠,是在〔选填“内〞、“外〞〕外表;酷热的夏天中午,翻开空调,教室玻璃往往也会蒙上一层薄薄的小水珠,是在〔选填“内〞、“外〞〕外表。
他们都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而形成的。
5.自然界的水千姿百态,是我们的自然世界丰富多彩:完成以下各空:〔1〕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有:;〔2〕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有:;〔3〕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有:。
6.2022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严重旱灾。
〔1〕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人工降雨的其中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撒干冰,靠干冰的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成小冰晶或迅速成小水滴,小冰晶吸热又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降雨。
〔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5.4《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课题:地球上的水循环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水的多种状态变化。
2、能用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尝试对环境问题和水资源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
教学难点:建立“水循环”的大图景,并把它与各种物态变化联系起来。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那么,水是不是从“天上”来的呢?水奔流到海之后是不是“不复回”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看是不是像李白说的这样。
二、新课教学(一)多姿多彩的水1、复习引入复习水的三态和四种物态变化:汽化、液化、熔化、凝固。
本环节可以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
2、升华和凝华(1)理论推演(猜想)水可以从固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气态,应该也可以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逆过程同理。
(2)实验验证。
水的凝华实验可以在课堂完成。
(3)实例分析讨论。
通过对“冬天,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为什么南极的空气很湿润”两个问题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升华现象。
3、总结水的六种物态变化。
4、拓展。
将水的物态变化推广到整个物质世界,补充一些实例,如:(1)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取一试管,里面放少量的碘,用胶塞盖紧试管口,对试管微微加热,注意观察碘的状态有什么变化。
停止加热,仍注意试管中碘的状态变化。
(2)演示高压锅上的易熔片或焊丝的熔化与凝固。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本板块实施过程需借助有关地球上水循环的模型、图片、课件、网上资源等,展示丰富多彩的水的物态变化的信息,使学生确认水的三种状态不断地相互转化的过程关乎万物生存和人类的发展。
(三)来自极地的报告本段以考察报告的形式,警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案 (新版)教科版
第四节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2.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3.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4.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3.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多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和物态变化.4.能用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5.尝试对环境问题(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奇妙现象.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水的三态变化的模拟情景.【教学难点】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教学突破】从生活现象入手,从感性认识出发,引导学生设计好模拟云和雨的小实验,并认真观察水的物态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与体会,根据物质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来确定水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从而认识物态变化的名称.【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图片等.学生准备:预习新课.┃教学过程设计┃生: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冰冻的衣服变干.生: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霜、雪的形成.用图5—4—1的形式小结,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水的物态变化.(4)问题: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得到补充地球上的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5)阅读教材,并让学生列举产生水资源危机的种种原因,如:①地球上的水97.2%是海洋咸水接利用的淡水不到0.03%;②人类对水资源的过量使用超过了水资源自然更新的速度;③生产、生活对水体的【板书设计】第四节地球上的水循环1.多姿多态的水2.地球上的水循环3.来自极地的报告【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属于了解的内容,因此教学是主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有些知识学生并没有接触到,因此主要采取向学生介绍的方式.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从而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物态变化》第4节地球上的水循环 学案
4.地球上的水循环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了解水的升华和凝华。
3、了解水循环现象及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二)、重难点:1、重点:升华凝华及水的三态变化2、难点: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二、教学过程本节安排三个教学模块:(1)多姿多态的水;(2)地球上的水循环;(3)来自极地的报告(一)、多姿多态的水1、学生对水的固,液,气三种物态虽不陌生,但并未认真研究和系统观察。
所以采用复习旧知识导入课题2、播放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视频并回答问题:加热过程中有无液态碘出现?碘的状态如何转换的?转换过程如何吸(放)热量吗?思考,讨论要求举出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适当提示补充生活中常见升华:冬天的衣服变干;用久的电灯泡钨丝变细;固态空气清新剂变少常见的凝华:霜的形成;用久的电灯泡变黑;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上面有层霜课堂练习:1。
做碘的升华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说明固体升华时要吸热,由此可以推断气体凝华时要_______。
2。
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时能够___________热所以常用它来使运输中的仪器_____,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3。
戴眼镜的人喝开水时,镜片模糊不清,这是_____现象,冰棒的包装纸上出现一层“白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而成的。
4。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露的形成B、雨的形成。
C、霜的形成D、灯泡的灯丝变小了5。
日光灯用久了,管壁上发黑是因为( )A、灯丝受热产生升华,灯丝的气体在管壁遇冷凝华而成B、玻璃分解产生黑的物质C、灯丝受热蒸发后遇冷凝固而成的D、灯丝发热,使灯丝附近玻璃熔化发黑6、冬天的早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B、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水凝华而成C、出现在窗的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D、出现在窗户外侧,由水凝华而成2.地球上的水循环本板块实施过程需借助有关地球上的模型,图片,课件,网上资源等,展示丰富多彩的水的五条变化信息,使学生确认水的三种状态不断地相互转化的过程关乎万物生存和人类的发展。
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教科版 学案
【课题】地球上的水循环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水的多种状态变化,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
2、能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
难点:建立水循环的大图景,把各种物态变化联系起来。
【预习导学】议一议【尝试学习一】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及其现象1、你能把下图中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热、放热情况补充完整吗?2、请根据水循环示意图说说水循环的大致过程,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①海水汽化变成水蒸气②③④⑤⑥3、小明打开衣橱,闻到一股樟脑丸的气味,再仔细一看,前段时间放的樟脑丸不见了,而放樟脑丸的纸非常干净。
樟脑丸哪去了呢?小明猜想:①樟脑丸熔化成液体流走了。
②樟脑丸直接变成气体了。
(1)你支持猜想,理由是:(2)这种物体由态直接变成态的过程叫升华。
相反的过程叫。
(3)请你再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合作探究】做一做1、如图,小明在一只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的碘颗粒,瓶口盖上玻璃板,然后放到石棉网上加热。
(1)在加热过程中,固态的碘没有熔化,在瓶中看到了,这是态碘直接变成了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2)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粘在瓶子的内壁上这种现象叫,这是(“吸”或“放”)热过程。
(3)小明想到用久了的白炽灯泡,灯泡玻璃壁上微微发黑,可能是钨灯丝经过了先后的变化过程。
(4)小丽设计的实验是:在试管内放少量碘的固体颗粒,塞紧盖子后把试管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
(水的沸点:100℃,碘的熔点:114℃,碘的沸点:184.3℃,酒精灯火焰温度:500℃左右。
)讨论交流:你认为的实验设计好,理由是:。
2、小明发现叔叔在运输食品的时候,经常利用干冰来保鲜食品。
小明想这是为什么呢?爱探究的小明决定弄个明白。
(1)查资料知道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的沸点是—78.5℃,因此在常温下会变成态。
(2)小明打开储存干冰的容器,发现干冰会慢慢减少,但没有看到熔化现象,而却感觉温度骤然降低了不少,小明明白了这是干冰升华了,这个过程需要热量,使温度降低。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学案教科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5、4地球上的水循环学案教科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教师寄语】不拼不博,等于白活;不苦不累,中学无味!【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进一步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水的多种状态变化2.能用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重点是升华和凝华。
难点是建立“水循环”的大图景,并把它与各种物态变化联系起来。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多姿多态的水1.物质从……………………直接变成……………………升华,试举一例:…………………………………………………………………………;2.物质从……………………直接变成……………………凝华,试举一例:…………………………………………………………………………;3.完成右图,在方框内填上物态变化的名称;左侧的物态变化都是吸热的,右侧的物态变化都是放热的。
4.【牛刀小试】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蓝色的海洋,南极是冰雪覆盖的大陆,蓝色球体的表面飘荡着许多卷曲的白云。
雨、雪、冰、霜、雾、露是自然界描绘的美景,你能分辨出上述物质属于水的哪种状态吗?属于固态的是:……………………,属于液态的是:……………………,属于气态的是:……………………。
目标二地球上的水循环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
你知道雾、露、霜、冰雹、雪、云、雨自然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吗?1.雾和露: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当夜晚温度下降,水蒸气……………………成小水滴,一部分附着在大气粉尘上形成雾,一部分附着在花草树叶上形成露。
2.霜: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夜晚,气温急剧降到0℃以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
3.冰雹:高空厚重的云层中,由于温度低于0℃,小水滴不断……………………成冰块,冰块逐渐变大下落,下落过程中没有熔化完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地球上的水循环》导学案word版(2019~2020学年度)
课题:龙南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稿一、学习目标:1、掌握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认识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的特点。
3、认识地球上的水循环;了解露、霜、雾、雨、云、雹和雪的成因。
二、学习重点、难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特点一、预学部分【自主学习】新课知识1、升华:物体由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要热。
2、凝华:物体由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要热。
3、露、霜、雾、雨、云、雹和雪的成因。
二、导学模块【合作探究】探究一1、将装有碘的试管放入到热水中时,可发现固态碘变为;这是碘发生了现象,再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放入到冷水中时,发现碘蒸气变成了;这是碘发生了现象。
2、列举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变小是;(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3)、用久了的的灯泡的灯丝变细了,灯泡变黑了,这是灯丝先后又的结果。
(4)、北方,冬天的早上出现的霜是,早上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冰花在窗玻璃的(填“内”或“外”)表面,树枝上出现的雾凇是现象。
(5)、水的三态联系,将右图填完整3讨论,分析其能量变化:归纳小结:吸热的物体—能量________; (⑥)(③放热的物体—能量________探究二1、认识水循环(1)、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①上升的水有:冰山上的积雪______,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
②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_______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
云的形成: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___ 成小水滴,有的_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云中的小水滴也会_______成小冰晶。
③流入江河中的水有: 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的程度后,向地面降落,形成雨;由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的程度后,形成的雪,降落到高山、地面和高山上的积雪_______后变成水共同汇入江河水循环的方式:①②③(2)、水循环的意义:①联系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是物质发生转移;②是各种水体相互转化,并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清洁;③使人类得到永不枯竭的水资源。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
5/6
参考答案 1.A2.A3.D4.A5.C6.A7.C8.C9.C10.C 11.C12.A 13.放热、吸热; 14.放出、熔化; 15.凝华、放出; 16.(1)液化、凝华、熔化;(2)熔化;(3)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一水多用,例如把洗米的水用来 浇花等; 17.B 18.5、升华、液化、凝华、熔化;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
一、知识梳理
(一)多姿多彩的水 气
1.升华:物质从______态转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冬天,晾在室外冰冻的
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______成了水蒸气.
2.凝华:物质从______态转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冬天常见的霜,是大气 固
中的水蒸气______成的小冰晶.
熔化(吸热) 液
三、达标训练
1.在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1/6
A.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C.秋天的下半夜,草尖上、花瓣上出现露珠
D.冬天,打开家里浴室的热水阀门,旁边的镜面很快“模糊不清”了
2.小丽端午节在家里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她取下白炽灯擦干净灰尘,但发现白炽灯玻璃泡的下面比 新灯泡黑了一些.她通过上网查阅,发现这是灯丝物态变化形成的.你认为下列关于灯丝发生物态 变化过程的四个说法,正确的是( )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10.装有少量碘的烧瓶,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后,瓶内固态的碘消失,而充满了紫色的碘蒸气;停 止加热,碘蒸气慢慢消失,烧瓶里出现碘粉末颗粒,这个现象说明( )
A.升华、凝华都要吸热
____(____)
3.升华时______热量,凝华时______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地球上的水循环
【教师寄语】不拼不博,等于白活;不苦不累,中学无味!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进一步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水的多种状态变化
2.能用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
重点是升华和凝华。
难点是建立“水循环”的大图景,并把它与各种物态变化联系起来。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
目标一多姿多态的水
1.物质从……………………直接变成……………………升华,试举一
例:…………………………………………………………………………;
2.物质从……………………直接变成……………………凝华,试举一
例:…………………………………………………………………………;
3.完成右图,在方框内填上物态变化的
名称;左侧的物态变化都是吸热的,
右侧的物态变化都是放热的。
4.【牛刀小试】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蓝色的
海洋,南极是冰雪覆盖的大陆,蓝色球体的表
面飘荡着许多卷曲的白云。
雨、雪、冰、霜、
雾、露是自然界描绘的美景,你能分辨出上述
物质属于水的哪种状态吗?属于固态的
是:……………………,属于液态的是:……………………,属于气态的是:……………………。
目标二地球上的水循环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
你知道雾、露、霜、冰雹、雪、云、雨自然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吗?
1.雾和露: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当夜晚温度下降,水蒸气……………………成小水滴,一部分附着在大气粉尘上形成雾,一部分附着在花草树叶上形成露。
2.霜: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夜晚,气温急剧降到0℃以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
3.冰雹:高空厚重的云层中,由于温度低于0℃,小水滴不断……………………成冰块,冰块逐渐变大下落,下落过程中没有熔化完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雹。
4.雪:由于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形成大量的水蒸气,当水蒸气上升到很冷的高空时,高空水蒸气…………………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降集在一起,形成雪片或者雪团降落下来,这就是雪。
5.云:白天气温高,地表水大量……………………成水蒸气,当水蒸气上升到冷的高空以后,一部分……………………成小水滴,一部分……………………成小冰晶,天空中的云就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6.雨:高空中的水蒸气不断……………………成水,云越聚越厚,就要开始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云中的小冰晶也……………………成小水滴,与云中原有的小水滴一起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
【巩固提升】试试我的身手,我最行!
1.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2)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汽化现象()
(3)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固现象()
(4)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灯丝钨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5)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
(6)进入温暖的房间时眼镜变模糊,是升华现象()
(7)冬天路边地面上薄薄的霜,是凝华形成的()
2. 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
地球上的水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云中
的水滴先后要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过
程,才能形成雨落向地面。
那么,从云中的水
滴到降雨的过程中,水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 液化、汽化、凝固
B. 升华、凝华、熔化
C. 汽化、凝华、熔化
D. 液化、凝固、熔化
3.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
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
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冰
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称:……………………、……………………、……………………。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身边的小事做
起,请写出两条具体的节水措施:
①……………………………………………………………………………………………………………………………
…
②……………………………………………………………………………………………………………………………
…
【学后记】记下今天的收获,累计明天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