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帝内经》阴阳的辩证关系和阴阳的主导问题

合集下载

黄帝内经的阴阳怎么解释?

黄帝内经的阴阳怎么解释?

黄帝内经的阴阳怎么解释?黄帝内经中谈到的阴阳,其实和五行理论类似,都是古人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这里我简要为大家介绍一下阴阳的含义和作用关系。

阴阳的最初涵义非常朴素,是指日光的向背。

向日者为阳,向背者为阴。

后来由此而逐渐引伸,不断扩展,乃至把一切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均用阴阳加以概括。

如凡是光亮的、温热的、向上的、运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阳。

凡是晦暗的、寒凉的、趋下的、静止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阴。

古人把阴阳属性的普遍存在及其相互间的运动变化,视作自然界的基本规律。

强调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与阳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结果。

所以《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神明,指物质世界无穷变化的意思。

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属性。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对于人体生命过程而言,中医认为凡具有推动、温煦、兴奋激发等作用或表现的物质及功能,统属于阳;凡具有凝聚、滋润、抑制、宁静等作用或表现的物质及功能,统属于阴。

谈到阴阳之间的关系,我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个简单介绍:[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万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

就性质而言,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

就关系而言,又是相互制约、相互抑制的。

《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四十五日”是指从冬至到立春,从夏至到立秋,均为四十五日而言。

冬至一阳生,故从冬至到立春,阳气渐趋上升,阴气渐趋下降,至夏季则阳气盛极,阴气伏藏。

夏至一阴生,故从夏至到立秋,阴气渐趋上升,阳气渐趋下降,至冬季则阴气盛极,阳气伏藏。

如此循环,年复一年。

这就是应用阴阳对立制约关系来解释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气候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

浅谈《黄帝内经》阴阳理论的逻辑思维方法

浅谈《黄帝内经》阴阳理论的逻辑思维方法

浅谈《黄帝内经》阴阳理论的逻辑思维方法《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成就的大成之作,也是现代中医理论的源头与基础。

在当时科学与技术手段比较匮乏的历史条件下,为了阐释生命现象和建构理论体系的需要,《内经》将中国古代哲学所独有的阴阳概念引入其理论体系,赋予浓厚的医学特色,建构了独具传统意象性特色的阴阳理论。

《内经》阴阳理论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更是解说其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学说的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

探析阴阳理论的哲学本质和逻辑特征,对之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不仅可以为把握《内经》医学理论找到一把钥匙,而且对于系统理解中医理论的思维特征也是不可或缺的途径。

一、《内经》阴阳理论的基本内涵《易传》明确提出了阴阳的概念,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上》)。

阴阳作为一种观念,来源于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观察,而作为哲学范畴,则是中国古代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易传系辞下》)的取象思维的思辨成果。

阴阳概念从一开始就被自然而然地引入医学领域,广泛应用于《内经》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学说体系中,成为其建构理论体系最基本的概念和思维模式之一。

《内经》的成书不仅标志着阴阳学说医学化的完成,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

《内经》指出:何谓日醒?曰: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灵枢病传》)一语道破阴阳问题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可以说,阴阳是《内经》最高的立论基础和思维法则。

(一)《内经》将阴阳之气看作人体生命的根本《内经》所论阴阳,其实就是人体阴阳二气的变化发展和对立统一。

阴阳学说的形成,是以阴阳与气范畴结合,形成元气阴阳学说为标志《内经》不仅承认并接受了古代哲学所谓的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二气相互推动、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思想,认为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而且进一步强调了人的生命存在的根本也在于阴阳二气的相互推动和相互作用,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并由此对人体之阴阳划分进行了具体描述: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

《黄帝内经--阴阳别论》

《黄帝内经--阴阳别论》

《黄帝内经--阴阳别论》
《黄帝内经- 阴阳别论》是中医经典中关于阴阳理论的重要篇章之一,探讨了阴阳区分和相互作用的规律,阐述了阴阳在病理和疗法中的应用。

通过阅读这部经典,我对中医理论的阴阳学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部经典首先解释了阴阳的本质区别,强调了阴阳的一元对立和动态变化,同时也指出了阴阳非常依赖于对比和相互补充。

这表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统一体,是维持人类健康的基础。

除此之外,本书还涵盖了许多关于阴阳理论的应用,如阴阳的病理分析和防御疾病的方法。

这些阐明了阴阳理论在防治疾病中的普适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例如,中医认为,疾病的本质是阴阳失调,并通过针、灸、药、食疗等手段根据不同的病情平衡阴阳,从而恢复健康。

此外,在阅读《阴阳别论》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阴阳不仅存在于人体内部,也存在于自然界。

阴阳之间相互作用,也是自然界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

阴阳的平衡和谐是自然界的自律机制,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综上所述,阅读《黄帝内经- 阴阳别论》让我更深入地认识了中医阴阳学说的特殊性和实际应用价值,领悟到阴阳平衡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其在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相互作用中的作用。

中医在治疗和预防疾病中采用平衡阴阳的方法,已经成为中医学的核心之一,这种方法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的关系的表述

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的关系的表述

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的关系的表述一、阴阳对立1. 相互制约- 如寒与热,寒为阴,热为阳,二者相互对立制约。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偏盛则会出现发热等阳热症状,阴偏盛则会出现寒冷等阴寒症状。

这种制约关系维持着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一旦制约失衡,就会导致疾病。

2. 相互对抗- 阴阳如同两个相互对抗的力量,在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不断斗争。

例如,人体的正气与邪气,正气为阳,邪气为阴,正气与邪气不断对抗,正气充足时能够抵御邪气,维持健康;若正气不足,邪气盛则发病。

二、阴阳互根1. 互藏互寓-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例如,五脏属阴,但心为阳中之阳脏,肾为阴中之阴脏,这体现了阴脏之中又有阴阳之分。

在四季中,秋冬为阴,但秋为阴中之阳,冬为阴中之阴,春夏为阳,而春为阳中之阴,夏为阳中之阳,反映出阴阳相互包含。

2. 相互依存- 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无所谓阴。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在人体中,气属阳,血属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的运行能推动血的运行,血能载气,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三、阴阳消长1. 此消彼长- 如昼夜交替,白天阳气渐盛,阴气渐消,夜晚阴气渐盛,阳气渐消。

在人体的病理状态下,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

例如肾阴虚时,肾阴不足不能制约阳气,会出现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阳气相对偏亢的症状;肾阳虚时,肾阳不足,阴寒内盛,会出现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等症状。

2. 此长彼消- 与上述情况相反,在生理或病理过程中也存在阳长阴消或阴长阳消的情况。

例如,人体在运动时,阳气振奋,阴气相对减少;而在休息时,阴气渐盛,阳气相对减少。

在疾病治疗中,补阳药的使用可能使阳气增长而阴气相对减少,补阴药的使用可能使阴气增长而阳气相对减少。

四、阴阳转化1. 物极必反- 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例如,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寒证发展到极致可能转化为热证,热证发展到极致可能转化为寒证。

外感寒邪初期,人体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等寒证表现,如果寒邪入里化热,就会出现高热、口渴、烦躁等热证表现;而热证患者,若病情严重,阳气耗竭,可能会突然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等寒证表现。

从《黄帝内经》话阴阳

从《黄帝内经》话阴阳

从《黄帝内经》话阴阳作者:周培培来源:《养生大世界》2020年第08期何为养生之道,首先要知道你养的是什么。

古人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这“生、长、化、收、藏”之力,掌握着所有生物的生命规律;人的身体也随之反映着不同的状态。

保护这种生命规律,也就是顺应“气”在四季的不同运动趋向。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渗透着对"阴阳"的解读,这是一种哲学思想,一种生活智慧。

中医学对阴阳五行的理解是自然规律,谈的是化育生命的基本条件。

(一)阴静阳躁中医理论和大自然息息相关;春夏日照时间逐渐延长,气温逐渐升高,这就是阳;秋冬日照时间逐渐缩短,气温逐渐下降,这就是阴。

于是,地球上就有了昼夜之分和四季的变化,也就有了阴阳之分。

凡是宁静的、柔润的、寒冷的、黑暗的、消极的事物,都归属于阴;凡是躁动的、刚强的、温暖的、明亮的、积极的事物都归属于阳。

如果说阳是兴奋的,那么阴就是抑制的,天地之间所有生灵保持稳定和平衡,就是健康的。

(二)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夏季天气最热的时候也就意味着秋天要来了;冬季最寒冷的时候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曙光来临前的黑夜是最暗最冷的,炙热的午后便是傍晚的凉风。

自然界的四季、昼夜、寒热的变化都是遵循“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个道理。

古代很多成语“否极泰来、乐极生悲、物极必反、物盛则衰”等都是表达这个意思。

这是古人的哲学思想和智慧,指导今天人们的生活仍然有效。

《黄帝内经》阳不能过阳,阴不能过阴。

人们有白天的劳作使之兴奋,就需要夜间的休息使之宁静,否则兴奋过度便会耗尽精力变得颓靡、乏力等病态的阴性状态,是低能量的、损害健康的状态;反之,休息过多,懒于劳动,就会虚热内郁,出现如失眠、心烦、上火、易怒等病态的阳性状态,同样是低能量的,损害健康的。

阳气不抗不烈,阴气不冰不寒。

阴阳二气此消彼长、此进彼退,协调稳定。

阳气太强就会过热,阴气便会受到伤害,比如夏天中暑会出现脱水休克,又比如我们吃多了辣椒就会上火;阴气太强就会过寒,阳气便会受到伤害,比如冬天感冒就会浑身发抖,吃多了冰激凌就会拉肚子……这些都是指阴阳的偏胜。

如何理解《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的辨证

如何理解《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的辨证

如何理解《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的辨证《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有关阴阳的辩证思想。

在中医中,阴阳是指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具体来说,阴阳指的是两类不同属性的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相互作用的方式决定了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和运动。

因此,中医认为,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可以用阴阳的关系来解释。

在《黄帝内经》中,阴阳辩证思想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理论、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解释《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辩证思想。

首先,在医学理论上,《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都是由阴阳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阴是指所有的物质,包括人体的组织、器官、体液等;阳是指所有的能量,包括人体的生命活动、情绪、意识等。

阴和阳相互作用的方式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

如果阴和阳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其次,在诊断方面,《黄帝内经》强调了“四诊”的重要性,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其中,望诊是观察病人的神色、体型、舌头等外在表现,闻诊是听取病人的声音、呼吸、排便等声音,问诊是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情绪等,切诊是触摸病人的脉搏、体温等。

通过这四种诊断方法,医生可以了解病人的阴阳失衡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最后,在治疗和预防方面,《黄帝内经》强调了“阴阳调和”的重要性。

在中医中,调和阴阳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中医治疗的方法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等,这些方法都是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此外,《黄帝内经》还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来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辩证思想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的哲学思想。

在医学理论、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阴阳辩证思想为中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虽然现代医学对阴阳辩证思想的解释和运用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哲学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对我们理解和探究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平衡理论剖析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平衡理论剖析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平衡理论剖析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其中,阴阳平衡理论是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平衡理论进行剖析,探讨其内涵和应用。

一、阴阳平衡理论的概念阴阳平衡理论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

阴阳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两个对立统一的概念,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

阴阳平衡是指在人体内部和外部环境中,阴阳两个方面的力量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

二、阴阳平衡理论的内涵1. 阴阳的含义阴阳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代表了宇宙万物的两个方面。

阴性代表了阴暗、寒冷、静止、内敛等特性,而阳性则代表了阳光、热烈、活跃、外放等特性。

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二者的平衡是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2. 阴阳平衡的重要性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也是中医学治疗的核心原则。

在人体内部,阴阳平衡的失调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例如,阴虚火旺会导致口干、咽痛等症状;阳虚则会出现畏寒、乏力等症状。

在外部环境中,阴阳平衡的失调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例如,长期处于寒冷的环境中会导致阳气不足,易患感冒等疾病。

3. 阴阳平衡的调节方法中医学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其中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饮食调理等方法。

药物治疗是中医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选择具有阴阳属性的药物来调节阴阳平衡。

针灸和推拿则通过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饮食调理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选择具有阴阳属性的食物,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三、阴阳平衡理论的应用阴阳平衡理论在中医学的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医师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判断患者的阴阳平衡状态,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阴虚火旺的患者,中医师会选择具有滋阴清热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阳虚畏寒的患者,中医师会选择具有温阳补气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

黄帝内经关于阴阳学说的内容

黄帝内经关于阴阳学说的内容

黄帝内经关于阴阳学说的内容
黄帝内经是一部古代中医经典,它深入阐述了许多中医理论,其中包括了阴阳
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之一,通过对阴阳相互作用和平衡的认识,人们可以理解和调节自身的健康。

黄帝内经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相对统一的对立面组成的。

阴阳是相
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的平衡是维持健康的关键。

阴阳表现在人体的各个方面,包括器官、气血、经络等,甚至影响到人的行为和情绪。

在黄帝内经中,阴阳的平衡与健康息息相关。

阴阳失调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如果阴阳失衡,那么人体就会出现各种症状,比如疲劳、失眠、消化不良等。

因此,保持阴阳的平衡对于维护健康至关重要。

黄帝内经提出了许多调节阴阳的方法。

其中包括饮食调节、运动调节、气功调
节等。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人们可以摄取不同性质的食物来平衡阴阳。

同时,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

此外,一些传统的气功练习也可以调节阴阳失衡,保持身体的健康。

通过对黄帝内经中阴阳学说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身体与自然界的关系,并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平衡阴阳,促进身心健康。

阴阳学说不仅在中医领域有重要意义,也对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养生保健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中医调理阴阳的智慧参考《黄帝内经》

中医调理阴阳的智慧参考《黄帝内经》

中医调理阴阳的智慧参考《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圣典。

其中,阴阳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中医调理身体的基础原则。

本文将从《黄帝内经》中提取出的阴阳调理智慧进行探讨。

一、阴阳的概念《黄帝内经》中对阴阳的定义是:“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也,变化之父母也。

”阴阳是宇宙间最基本的两种相对而言的对立面,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形成了事物的各种变化。

二、阴阳的特性1. 阴阳相对而言:阴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阴或阳。

在自然界中,太阳、白天、热、干燥等属于阳性;而月亮、夜晚、寒冷、湿润等属于阴性。

在人体中,头、胸、上腹等属于阳性部位;而手、足、下腹等属于阴性部位。

2. 阴阳相互依存:阴阳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

阴阳的平衡与协调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础。

如果阴阳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3. 阴阳相互制约:阴阳相互制约,保持了事物的相对稳定。

当阴阳失衡时,需要通过调理来恢复平衡。

4. 阴阳相互转化:阴阳不断地相互转化,形成了事物的各种变化。

在人体中,阴阳的转化表现为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如昼夜交替、四季更替等。

三、阴阳调理的智慧1. 阴阳平衡的重要性《黄帝内经》中强调了阴阳平衡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只有保持阴阳的平衡,才能保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状态。

如果阴阳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 阴阳调理的方法《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多种调理阴阳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运动调理、药物调理等。

其中,饮食调理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阴阳的特性,可以选择不同性质的食物来调理阴阳。

比如,阳盛体质的人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寒凉性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等;阴盛体质的人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温热性食物,如姜、葱、蒜等。

3. 阴阳调理的时机《黄帝内经》中提到了阴阳调理的时机。

根据人体的阴阳变化规律,可以选择不同的时机进行调理。

比如,早晨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阳性的食物来调理;晚上是阴气最旺盛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阴性的食物来调理。

《黄帝内经》“阴”与“阳”总论篇(田黄先生)

《黄帝内经》“阴”与“阳”总论篇(田黄先生)

《黄帝内经》“阴”与“阳”总论篇(田黄先生)《黄帝内经》“阴”与“阳”总论篇(田黄先生)本人把《黄帝内经》中讲阴阳及三阴三阳的文章段落集中整理在一起,这样会全面,集中,系统的认识阴阳理论,希望能给广大中医爱好者带来方便和新的启迪!1,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2,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3,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4,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5,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6,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7,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8,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9,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10,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11,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12,岐伯曰: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抑,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长清,数慓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

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13,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14,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

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15,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

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

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5)《黄帝内经》阴阳的基本概念

(5)《黄帝内经》阴阳的基本概念

(5)《黄帝内经》阴阳的基本概念近来一直忙于读内经,希望能找到孩子的病因,走马观花阅了一遍,有点头昏脑胀,对于这本至圣之书,我只能试着去理解,有不足之处,还望懂医理之人予以指正。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嗔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这段开篇总论提出了几个问题:一,如何理解阴阳的辩证关系?二、如何理解寒热?三、如何理解清浊?四、如何理解,阴阳、寒热、清浊的辩证关系我画了一个表格。

一、论阴阳的辩证关系指出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天地之道,万物赖之以为主,否定了把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归于天帝意志的唯心观念,树立起生命的唯物世界观。

指出一个重要的医理,治病必求于本,本为阴阳。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说明了阴阳的属性,及相互的辩证关系。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虽内经中有不同的解释,但我偏向四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解释。

春夏,天之阴阳,故主阳生阴长;秋冬,地之阴阳,故主阳杀阴藏。

为什么春夏是天之阴阳,而秋冬又为地之阴阳呢?《素问集注》认为,天之阴阳,指上半年的司天之气;地之阴阳指下半年的在泉之气。

阳化气,阴成形。

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

阳化万物之气,人之气由阳化之;阴成万物之形,人之形由阴成之。

人体之气称为阳气。

人体精、血、津液等有形物质称为阴精。

阴阳的辩证关系:阴阳是对立统一的运动,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有阴无阳或有阳无阴,事物皆不能存在。

联想与思考:既然阳化万物之气,是否草木也有气呢?那么生长在海拔4800—5800米的高山流石坡以及雪线附近的雪莲又得什么气呢?看雪莲的功效:性味:苦、微苦、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湿、消肿、止痛。

论《黄帝内经》之阴平阳秘

论《黄帝内经》之阴平阳秘

论《黄帝内经》之阴平阳秘论《黄帝内经》之阴平阳秘今论人体生理之阴阳相对平衡者,多引自《素问生气通天论》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为据。

言相对平衡者,以有“阳消阴长,阴消阳长”之动态也。

细绎经文,远非此义。

阴谓之平,阳谓之秘,平与秘者,非平衡之谓也。

就人体生理言,“阳化气,阴成形”,阳谓无形之功能,阴谓有形之物质。

无形之气必假有形之质始可著其功用,有形之质必赖无形之气方能化生不竭,此阴阳互根之理。

然形不可不足,也不可过胜,形不足则气无所赖,过胜多气反不足,故有“形有余则气不足”之说。

有形之质皆属于阴,因不可不足,亦不可过胜,此谓之阴平。

无形之气属于阳,气阳之盛关乎人体之强弱寿夭。

故脏腑之气阳充盛则阴精自足,人体安和;若气阳不足,则阴精亦无由化生,而诸虚作矣。

是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而于《阴阳应象大论》之“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一文,多释为年四十阴气已经自然减半。

余曰:否。

人之有生全赖阳气,小儿为纯阳之气,故生机旺盛;青壮年则阳气盛极,故精力旺盛;中年以后,阳气渐衰,阴气渐长,故年四十阴气自半,谓阳退阴进,阴气增长一半矣,年至耄耋则阳气衰少,阴气大进,涕泪失摄而俱出;阳气绝则终老,斯时也为纯阴无阳。

此以阴阳气之进退论人体生长壮老已之变化,谓阳气不可衰也。

至若阳气不秘,则为害甚烈。

轻则如喻嘉言之论蒋中尊满面油光,断为“精神外用,非永寿之人也”,较甚则有消渴之发热汗出,善食而饥,多饮多溲,形消骨立。

此阳热亢奋,耗气伤阴,致精不为用而下注为溲,再重则有虚劳证之劳热盗汗,颧红瘦削,此阳气不敛而耗伤阴精,甚则动血;最重则有少阴孤阳飞越,生死只在瞬息之间。

以上所论虽虚实各异,要皆阳气之不能潜藏,皆“阳强不能密”,故“因而和之,是为圣度”。

和谓协调,协和,即阴阳协调。

此协调并非指阴阳的对等平衡,而是指阳密于外,阴固于内。

而阳密于外,亦非单指卫外功能。

如以心之主血功能为例,心之体为阴,心之用为阳。

从《黄帝内经》论阴阳五行

从《黄帝内经》论阴阳五行

从《黄帝内经》论阴阳五行《黄帝内经》载:“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描述了气的裂变运动及其结果。

混沌之气初分阴阳,即分成阴阳二气,阳气、阴气聚积而成天地。

阳气与阴气运动特点不同,形成相互生克的运动态势,如静与躁、生与长、杀与藏等不同的运动态势运化出不同的结果,如气与形。

这段话中阴阳是指阴气和阳气,它们既是混沌之气的直接运动结果,也是混沌之气分化后产生的次生之气的属性。

混沌之气运化出的阴气阳气分处天地上下两处,成为不同物质之后,相互交感继而化生成不同的物质,并趋于有形化。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以上论述证实了阴阳五行不仅仅是气的运动结果,它们还有更深刻的内涵,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点:阴阳五行是气的运化规律1.1阴阳有位阴气阳气在人体各有其位,“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

”阴阳除了有空间位置,也有时间位置。

“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

微妙在脉,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

”阴阳之位不可违,人体之气不合阴阳空间位序则病生。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1.2阴阳有度阴阳相互制用,且各有度,处于相对平衡和谐的状态,机体则健康。

“夫阴与阳,皆有俞会。

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

”(《素问:调经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失度则会造成阴阳互损,机体病变。

《黄帝内经》中多有阴阳失度的论述。

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阴阳五行是事物的先天属性物质、气味、方位、运动等各类事物皆有阴阳属性。

《黄帝内经》告诉你:“阴气--阳气”的关系,“和则治,离则绝”

《黄帝内经》告诉你:“阴气--阳气”的关系,“和则治,离则绝”

《黄帝内经》告诉你:“阴⽓--阳⽓”的关系,“和则治,离则绝”
对于⼈体来说,⼈体阴阳的主要关键,在于阴阳⽓是内致密⽽外固护。

如果阴阳失去了平衡协
调,就好象⼀年之中,只有春天⽽没有秋天,只有冬天⽽没有夏天⼀样;因此,能使⼈体阴阳
调和,是最好的养⽣法度。

所以如果阳⽓过于亢盛,不能固密,那么,阴⽓就要亏耗⽽衰竭;
所以,⼈体阴⽓平和,阳⽓固密,精神才能正常;反之,如果⼈体阴⽓与阳⽓分离进⽽决裂,
则⼈体的精⽓也就随之⽽竭绝了。

⼈的⽣命就要终结。

所以:阴阳应该平衡协调,才能维持⼈的健康。

关键就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阻离决,精⽓
乃绝。


《黄帝内经》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两者不和,若春⽆秋若冬⽆夏;因⽽和之,是谓圣
度。

故阳强不能密,⽓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阻离决,精⽓乃绝。

”。

《黄帝内经》告诉你—“阴是什么?”,“阴阳的关系”又是什么?

《黄帝内经》告诉你—“阴是什么?”,“阴阳的关系”又是什么?

《黄帝内经》告诉你—“阴是什么?”,“阴阳的关系”又是
什么?
武医黄药师
2020-05-07 05:02:00
岐伯说:阴是内藏精气的,为人体气的来源;阳是保卫外部的,能使肌腠固密。

如果阴不能胜阳,就会使血脉的流动急迫;如果阳气亢盛,人就会发狂;如果阳气不能胜阴,那就会使人体的五脏之气不能相互融洽相处,就会导致九窍不通。

所以圣人善于掌握阴阳,使阴和阳各安其位。

这样人体就会筋脉和顺,骨髓坚固,气血流行,各循常道。

如是则内外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聪目明,真气独立如常,不为邪气所动摇了。

所以:阴阳的关系就是,阴主内,阳主外;两者相辅相成,阴阳互用。

《黄帝内经》原文: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黄帝内经》说什么(6)阴阳离合论——阳正阴主

《黄帝内经》说什么(6)阴阳离合论——阳正阴主

《黄帝内经》说什么(6)阴阳离合论——阳正阴主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这是阴阳二分法,就是把阴阳学说当作说理工具的时候,都是可以这么玩的,大概就是相对应,并无深意。

“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阴阳常用法是二分法,三阴三阳是三分法,所以会提出这种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给出很好的解释,只是说出了阴阳无限可分和要点还只是阴阳。

拿自然界的“万物”(主要是植物)作比喻,示例阴阳的可分性,重要的是“阳予之正,阴为之主”,这个还是接着比喻讲的,就是说天“阳”予之正,地“阴”为之主,这个很容易理解,在当时那种生产力水平下,万物(主要是植物)的生命最重要的基础当然是来自于土地,地生万物而不名,厚德如此而已。

天有四时,曰春夏秋冬,万物因之生长收藏,变化状态赖之天气,“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万物各因形态而名,这就是“(天)阳予之正”,“正”从一从止,上边这个“一”代表天,“止”底下这个“一”代表地,“止”的原意就是草木刚长出地的样子,所以“天予之正”,属于后天条件。

正的字形演变这里透露出的思想和“阳主阴从”、“阳尊阴卑”的路子完全不同,是阴主思想,原始的农耕社会当然明白土地的重要的,再往前就是母系氏族,这些更原始的概念应该是“阴主”思想。

读《黄帝内经》之理解阴阳

读《黄帝内经》之理解阴阳

读《黄帝内经》之理解阴阳近段时间每每于同行交流时就会谈到'阴阳’这个话题。

但是又感觉总是不能具体详尽的讲述,所以,只能从新回到读经典上来。

再次静心读《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贯穿了整部书的内容。

也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

阴阳就是古代哲学家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理论概括。

《素问·五运行大论》言:“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灵枢·阴阳系日月》言:“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

”就是说,关于阴阳,有其名而无其形,所以计数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可以永无止尽的推数下去。

这样,就引申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这句话是说,阴阳是一切自然界的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领,是一切事物变化的起源,是一切事物生长和灭亡的本源,是自然万物内在运动变化的藏聚之所。

治疗疾病必须依靠阴阳。

那么,现在的医生到底该如何运用阴阳?还是看看《黄帝内经》中如何说吧。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好像天上的太阳,如果失去了正常的规律和作用,那么人的寿命就会减损或夭折,生命机能就会虚弱不足。

所以天体的运行应该是因太阳的光明而显现出来的,而人的阳气也应该顺应上浮,从上而下包裹者身体,不受外邪的侵入。

俗话说,人活着是在阳间,人死了就归阴间。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赖于阳气的温养。

如果人体的阳气虚损或者失去了正常的运行规律和功能,就会使人体力衰弱,提抗力下降,外感内伤就会侵犯人体,发生诸多疾病,甚至会缩短寿命。

这里就看出了阳气对人的重要性。

正如清末名医郑钦安先生在《医理真传·序》中提到: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

阴阳学说中的奥秘,《黄帝内经》来解读!

阴阳学说中的奥秘,《黄帝内经》来解读!

阴阳学说中的奥秘,《黄帝内经》来解读!《黄帝内经》认为,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是世界一切事物产生、运动和变化的根源。

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并且其中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的矛盾。

《黄帝内经》谓:“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它将天地、日月、水火、气味分为阴阳,它表示了阴阳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是自然界中最显而易见的运用阴阳来归类事物属性的方法,不仅无生命的事物可以分属阴阳,而且有生命的事物同样也可以分属阴阳。

《黄帝内经》云:“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就人体来说,“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皆为阳”。

《黄帝内经》所说的阴阳,除了指出它们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外,还具有另外一些特殊的质的规定,即阴阳两方面各代表了一定的趋向和性态。

关于阴阳的两类属性,《黄帝内经》用水火的特性来说明。

即“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因为火性炎热、升腾、轻浮、活动,集中体现了阳性特征;水性寒冷、沉静、下降,正好体现出阴质的本性。

《黄帝内经》认为,不仅事物外部以及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表现出阴阳正反对立的辩证关系,而更主要的是所有事物内部都包含着阴阳二者对立的趋势,万物的运动和变化就是在阴阳相互交感的作用下产生的。

所以《黄帝内经》把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看成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和宇宙的总规律。

此即《黄帝内经》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它清楚地说明,万物的生成、运动、变化和消亡的根源,不在于上帝鬼神,不是超感性的精神本体,而在于自然界物质内部阴阳二者的相互作用。

《黄帝内经》认为,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中,阴阳矛盾双方既处在一个统一体中,阴阳之间就必须维持相互联系和相互合作的统一关系,没有阴和阳二者的统一,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此即《黄帝内经》所谓“阳生阴长”,“阳化气,阴成形”;“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黄帝内经》里关于阴阳的妙论,天地之道尽在其中,已被科学证实

《黄帝内经》里关于阴阳的妙论,天地之道尽在其中,已被科学证实

《黄帝内经》里关于阴阳的妙论,天地之道尽在其中,已被科学证实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道:《圣济卷》上写作路。

张景岳:“道者,阴阳之理也。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

”纲纪:总为纲,分为纪,有纲领之意。

张景岳:“大曰纲,小曰纪,总之为纲,周之为纪,物无巨细,莫不由之,故为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姚止庵说,“”天之上,地之下,变变化化,五一不本于阴阳,故为变化之父母”;朱熹∶“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

阴可变为阳,阳可化为阴。

然而变化虽多,无非阴阳之所生,故为之父母。

”在这里也有起源之意。

生杀之本始:张景岳:“生杀之道,阴阳而已,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

“比如冬至以后,阳气渐升,阴气渐消,万物始生,至夏则万物繁盛。

夏至之后,阴气渐长,阳气渐消,万物始凋,至冬消亡。

神明之府:神者,变化不测,主宰万物。

明者,日月星辰之光。

府就是阴阳聚会之所。

神明在人体中表示人的精神、活动功能。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阳杀阴藏:《类说》引杀作发。

张隐庵:春夏者,天之阴阳也,故主阳生阴长;秋冬者,地之阴阳也,故主阳杀阴藏。

这里讲的是阴阳的变化。

清阳之气上升而为天,浊阴之气下降而为地。

阴主静主长主藏,阳主动主生发。

阳能化生功能,推动万物生长,阴能构成形体,使阳有所居。

寒到极点就会生热,热到极点就会生寒。

万物生发,在乎一气,此气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春夏气升发,为阳气;秋冬气沉降,为阴气。

观花木荣华可也,春夏气在上,为枝繁叶茂,秋冬气在下,花叶凋零,不过潜藏罢了。

寒到极点就会生热,冬至为最寒,但此时阳气也开始生发,夏至为最热,但此时阴气开始肃降。

如人伤寒,却发热,内热时又会发冷。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下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雨出地气:地面上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为云,然后降到地面为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探讨浅谈《黄帝内经》阴阳的辩证关系和阴阳的主导问题徐 波(河北省石家庄市消防支队卫生所,河北石家庄 050051) 【关键词】 《内经》;阴阳学说【中图分类号】 R 221;R 226;R 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619(2007)07-636-02作者简介徐波(6),男,主治医师,学士。

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工作。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著作,它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

《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中,阴阳学说是其理论核心,《黄帝内经》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及变化的普遍规律。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它渗透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

中医学虽然复杂,但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的,所以《黄帝内经》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以生理病理来看,正常的生理活动,全依靠人体内的“阳气”和“阴精”保持协调的结果,如果阴阳失调,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现象,就会生病。

就诊断治疗来说,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

而阴阳学说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下面就此问题做一下探讨。

1 《黄帝内经》关于阴阳辩证关系中医理论中最重要的东西最是什么?中医理论中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要深入的探讨中医、研究中医,就必须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核心是什么呢?《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对其做了最好的诠释:就是阴阳及其变化。

阴阳是代表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着的两方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指出自然界的变化运动,万物的产生与消灭,都有其规律,即“阴阳”。

我们探讨事物无非是探讨它的变化: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变化。

但是,是什么导致这个变化呢?这就是阴阳。

我们接触的整个自然社会,它变化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生生杀杀、此消彼长的过程。

而这个生杀的过程是怎样产生的呢?是阴阳。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阴阳”来探究中医,认识世间万物的变化。

只有深刻地认识了阴阳及其两者间的关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医,更深刻地理解万事万物的变化。

而阴阳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也是阴阳学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内经》对阴阳辩证关系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阴阳相互交感。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即阴阳二气的交感相错、相摩相荡是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本源,也是人体生化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

②阴阳对立制约。

《素问脉解》提出“阴阳相薄”、“阴阳复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

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都从人体病理方面说明了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

③阴阳相互依存。

《灵枢五变》云:“夫柔弱者,必有刚强。

”柔为阴,刚为阳。

柔与刚、弱与强,是相反相对,但又相互依存。

④阴阳相互为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生形……精化为气。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王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王冰注曰:“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

”⑤阴阳互含互藏。

张介宾《类经运气类》解释说:“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然阴中有阳。

此阴阳互藏之道。

”即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含藏着另一方,阴中藏阳,阳中寓阴。

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亦指出:“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

阳兼于阴,阴兼于阳。

”按照《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的观点。

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含有阴阳2个方面。

事物的具体阴阳属性,当依据其所含阴性与阳性成分的比例大小而定。

阳中含阴,是说属阳的事物中也寓有阴的成分,而该事物的整体属性仍属阳;阴中有阳,是说属阴事物中也寓有阳的成分,而该事物的整体属性仍属阴。

诚如《四圣心源天人解》说:“阴极则阳生,故纯阴之中又含阳气……阳极则阴生,故纯阳之中又胎阴气。

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

”阴阳互含互藏不仅是阴阳依存、互用、消长、转化的内在基础和根据,也是阴阳二气氤氲交感的内在动力机制。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因而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氤氲交合,才有万物的化生。

⑥阴阳相互消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讲的是一年中阴阳的变化以及万物的生长规律。

阳生阴长说的是上半年,也就是春夏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阳气渐生与阴气渐长两者8:199-关系非常协调。

联系到我们自然界,春日以后白日见长,气温升高,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阳气的不断生长。

那么阴呢?阳化气,阴成形,这些成形的、属阴的万物也随着阳的生长而不断繁荣。

用我们现代的语言形容这个过程,阳气就好比能量,我们设想一下天地间有一个能量库,春夏两季,能量处在一个释放的过程,随着能量的释放,万物得到了这个能量的供给,便逐渐的生长、繁荣起来。

这就是阳生阴长。

那么,阳杀阴藏呢?这是讲秋冬的变化。

这个阳杀不是真正的杀灭,“阳杀”与“阳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既然春夏的阳生指的是阳气的释放、能量的释放。

那这个释放是不是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呢?不是的。

阳气生发、释放到一定程度后,它就逐渐地转入到收藏,这个阳气的收藏相对于释放而言就是“阳杀”了。

能量收藏了,天地间万物得不到能量的供给,万事万物就逐渐凋零、枯萎,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秋冬的景象。

所谓“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就是说的肃杀、收藏的过程。

但阳气收藏到一定程度,又要开始新一轮的释放。

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⑦阴阳相互转化。

《素问》“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阐述阴阳的相互转换是非常形象的。

夏为阳,到夏至这个点上,阳增长到了极限,“至”极限也。

物极必反,所以就有这个“夏至—阴生”的变化,就有这个阳极生阴,重阳必阴的变化。

《内经》不仅认识到阴阳的转化性,而且认识到转化是有条件的,就是“至”。

《灵枢论疾诊尺》说:“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动复则静,阳极反阴。

”说明阴阳对立双方的转化必以一方发展到一定程度为前提。

⑧阴阳反照。

阴阳由于相互之间的作用,则各自把自己的信息传递给对方,同时又成为对方信息的接受者和贮存者,由此阴阳之间可以相互反映,以阳见阴,以阴知阳。

《灵枢外揣》说:“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

”“司外揣内”,由远及近,“司内揣外”,由近及远,则鲜明地体现了阴阳反照、间接认识的特点。

《内经》即利用阴阳反照的原理,建立了中医学的生理、病因、病理、药物和治疗学等理论体系。

这种认识方法偏重于认识对象的整体功能而不重实体,利用信息的传递和贮存原理进行间接的现象观察,将被反映者和反映者的功能属性综合在一起,而以机体表征作为认识的中心环节和判定对象属性的标准。

⑨阴阳自和。

《内经》虽然也讲阴阳的斗争,如《素问疟论》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

”但斗争不至于破坏阴阳整体的统一性,而更多是强调阴阳的稳定平衡。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夫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说明阴阳的和谐是万物正常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王充在总结前人中和思想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阴阳自和”的命题,张仲景最早将“阴阳自和”的思想引入中医学,以解释人体疾病自愈的机制。

“阴阳自和”反映了阴阳的深层次运动规律,揭示了人体疾病自愈和治愈的机制,说明药物或其它方法治疗疾病,实际上是在调动和发挥机体内的阴阳双方的自和潜能和机体的修复、调节作用。

2 阴阳的主导问题从阴阳辩证关系中,我们还要明白一个阴阳主导的问题,即阴为主导还是阳为主导?这样我们治疗疾病才能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

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阴随阳生而长,阴随阳杀而藏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明确2个“主导”。

第1个主导,阴阳之间是以协同为主导,而非对立制约为主导。

即阴阳只有相互协调占主导地位,机体才能处于正常状态,机体才不会生病。

否则,若对立制约占主导地位,这就会发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等疾病。

第2个主导是阴阳之间,阳为主导。

这个主导说明在阴阳之间,阳的变化起主导作用、决定作用。

作为阴,它是随着阳的变化而变化。

如前所说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长、收、藏。

生、长、收、藏虽然用于表述一年的万事万物的变化情况,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但更实质的东西是阳的变化。

是阳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才导致这个万物的生、长、收、藏。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里说:“物随阳而出入,数随阳而终始……阳者岁之主也,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

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

天下之三王随阳而改正。

”我们细想一下是不是如此呢?确实是这样的。

草木也好,昆虫也好,植物也好,动物也好,它确实是在随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

而春夏秋冬怎么来的?春夏秋冬是由什么决定的?大家知道是由太阳的运动变化决定的。

因此,春夏秋冬既反映了时间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阳的状态。

春阳生,夏阳长,秋阳收,冬阳藏。

由阳的变化产生了春夏秋冬,而万物随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

另一方面阴为体,阳为用,“阳为用”也说明了阳的主导性。

首先,对于生命体而言,阳为寿命的根本,《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因此,阳气反映了与生命长短的关系。

相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

第二,“阳者,卫外而为固”,我们的身体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关键在于阳气的卫外作用。

第三,就是阳生阴长,这个化气的阳,能够促成万物的生长。

春夏的景象为什么发陈,为什么蕃秀?就是因为阳生促进了阴长。

可见阳气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

总之,中医的基础理论来源于《内经》,而阴阳学说是《内经》的基础理论核心和精髓,它贯穿于《内经》的始终,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奠基石。

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了阴阳学说中的阴阳的辩证关系、阴阳的主导问题,才能更好的认识中医,从而得心应手地运用中医理论去指导临床。

(收稿日期3)8:2007-0-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