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八上第8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第8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山东省临沭县八年级历史《第8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1.知识与能力(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培养阅读、理解历史资料和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的情况,培养表述历史事件和观点的能力及历史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对比大清帝国和中华民国的国旗、国歌和宪法,辛亥革命前后人们的服饰、称呼、礼节的变化,体会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变,初步掌握“比较”的历史学习方法。
(2)提取历史图片和漫画中有效信息,初步掌握“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述历史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志士的主要活动,感悟革命志士的献身精神和爱国情怀。
(2)全面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认识辛亥革命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它开启了中国的进步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北京一六一中学张明明在《辛亥革命》一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学习运用“长时段”结合“短时段”的方法来评价辛亥革命,理解辛亥革命是一场“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资产阶级革命。
”下面我们来看张老师的教学设计,限于时间关系,我们主要看张老师是如何达成“学习运用‘长时段’结合‘短时段’的方法来评价辛亥革命”,“理解辛亥革命是一场‘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两个目标的。
张: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这一部分,张老师出示了一份材料: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
《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当时人不禁感叹:“今日惟‘共和’二字稍可卖几钱耳!”(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这段材料用来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贾:共和成为流行词汇,说明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张:张老师然后又出示了一段材料,看起来和刚才这段材料有些矛盾。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
第08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新人教][八年级上学期]
第8课 辛亥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
通过分析本课与前后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掌握广泛联系的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革命派倡导的民主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
●教学重点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1.多重导入法。
有关孙中山的图片、文字、影像资料很多,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多角度地导入新课。
2.图表辅助法。
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提供图片资料,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场境,从而加深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3.讲解分析法。
对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可用此法。
4.讨论法。
对于课本中一些通过学生讨论能解决的问题,可用此法。
5.影像教学法。
教师组织观看选取的有关镜头,再从理论上分析,加深学生的认识。
●教具准备1.投影仪、相关图片、资料。
2.录像带(关于辛亥革命的)及其相关设备。
3.武昌起义形势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一百多年前,在广东香山翠亨村的一棵大树下,一位老人正在给一群孩子讲太平军的故事。
故事刚讲完,就有一个孩子站起来,攥紧拳头,称赞太平军首领洪秀全是反清大英雄,并发誓要做“洪秀全第二”。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
通过分析本课与前后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掌握广泛联系的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革命派倡导的民主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
本课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本课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出示孙中山图片,他是谁?你知道的孙中山是怎样的一个人?生:孙中山,介绍孙中山师:据统计,全国仅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数千处之多。
孙中山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国父”。
“国父”那一定是缔造这一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
让我们一起来看中共十五大报告对孙中山的评价(出示)二、新课学习:(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出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材料一: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新政”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剥削人民。
材料二: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决定实行,“预备立宪”。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8课辛亥革命一.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教材分析:本课从属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同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一样,是中国近代化艰难历程中的又一次新的探索。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上承戊戌变法,下启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共有四目,分别是“孙中山创建革命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和“革命果实被窃取”。
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孙中山创建革命党为辛亥革命作了充分的准备,武昌起义的爆发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由此引发了全国的革命,清政府土崩瓦解,中华民国建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革命果实为袁所窃取。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归纳本课的主线:准备―爆发―高潮—结局。
三.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从认知规律看,他们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对抽象的事物却较难理解,尤其是近代化的内容,有些概念很难理解,所以要尽可能地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情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导学提示,自主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归纳知识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六.教学方法:1.教法: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情景体验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辛亥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第8课辛亥革命一、教材内容分析辛亥革命从中国人民的抗争的角度来讲,它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从近代化的进程上来看,它迈出了近代化实质上的一步。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所以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二、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的主要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等情况,引导学生建构辛亥革命的历史轮廓2、通过历史图片、文字史料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讨问题,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3、积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精神,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兴中华”历史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1851年金田起义 1911年武昌起义教师: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辛亥年,代表着中国近代史上两场民主革命,一场是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农民阶级以建立“天国”为目标的太平天国运动,另一场是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以建立“民国”为己任的辛亥革命。
天国的实践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昙花一现,而民国的创举却引领了中国20世纪伟大历史性巨变。
今天让我们回到20世纪初的中国,回到巨变发生的原点,去追忆革命的人和事、追问革命的因和果、追思革命的功和过,共同探寻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设计意图:以两个辛亥年的革命为导入,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既回顾了旧知识,又设疑激趣,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第一篇认识先生展示:教师:孙中山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国父”。
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孙中山,讲一讲有关孙中山的故事?学生:小组分享课前收集的孙中山的资料,推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孙中山。
第8课辛亥革命教案
第8课辛亥革命教案教案标题:第8课辛亥革命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辛亥革命的过程和结果。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辛亥革命的导火索和影响。
2. 辛亥革命的主要参与者和组织。
3.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
教学难点:1. 理解辛亥革命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2. 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相关历史教材或教学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或电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清朝晚期的社会和政治状况,激发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原因,包括中国社会的内外压力、列强的侵略和清朝政府的腐败等因素。
2. 分析辛亥革命的过程,包括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和北洋政府的成立等重要事件。
3. 阐述辛亥革命的结果,包括清朝的灭亡、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
三、讨论与思考(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并列举具体例子。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互动。
四、拓展活动(15分钟)1. 观看视频:播放与辛亥革命相关的视频片段,加深学生对该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2. 课堂辩论:将学生分为“革命派”和“保守派”,就辛亥革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辩论。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总结辛亥革命的重要性和影响,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辛亥革命的文章,包括事件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或资料,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及其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观看视频和进行辩论等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第8课辛亥革命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辛亥革命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课前分析:通过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对清末有志之士在清末衰败的历史中如何力挽狂澜的举动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本课,可以让学生对这一段历史有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而且本课内容知识分布基本符合新课标的内容,内容少而精,课文中穿插了很多“活动与探究题”供同学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四、教学方法:1.多重导入法。
有关辛亥革命史实或人物的资料很多,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多角度导入新课。
2.图表辅助法。
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图片,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场景,加深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3.谈话法。
对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可以用此法。
五、教学过程:(一) 复习提问:1.“公车上书”是发生在什么时候?2.戊戌变法时当政的皇帝是哪位?(二)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维新变法时期,社会上有哪些人赞成?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2.造成什么后果?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运动也失败了,但是,一些从维新派转化而成的革命派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把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最终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了xx多年的封建帝制。
当年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请求维新变法但遭到拒绝,由此,他认识到了清政府卖国苟存的实质,就毅然转向革命立场,坚决从事反清斗争,终于迎来了武昌起义的胜利。
由于发生这件大事的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就把它叫做“辛亥革命”。
(要求学生阅读29——3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
第8课《辛亥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第8课辛亥革命复习提问: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导入新课,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那么资产阶级顺理成章的成为这一任务的领导阶级,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一、学情分析高一的同学对学习大多保持比较高的学习热情,期待在成绩上得到提高来增强学习信心,也希望在历史课堂上得到趣味从而增强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使用生动的图片、视频、以及学生表演来提高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也发掘和鼓励对表演有兴趣天分的学生,实践“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多一批优秀学生”的理念。
并结合现实时事,增强学习的现实感并促进学生对现实的关注思考。
在教学内容的实施上,首先从学生较为熟悉也较为容易理解的事件过程(亦即武昌首义的视频材料)入手,使学生对事件有一定了解和兴趣,再引导学生探讨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对中华民国和《临时约法》的评析,进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讲出自己的看法。
比较符合从已知到未知,不断深入的学习规律。
本课主要通过丰富的材料,以及设计问题、提供思路、深化认识等方式,引导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从辛亥革命兴起的过程中,剖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分析武昌首义成功的原因。
2.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中华民国成立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3.了解袁世凯夺得领导权的过程和原因,分析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对辛亥革命做出理解性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问题,不断掌握结合史实分析问题的方法。
3.通过历史短剧表演,提高学生兴趣,体验历史。
4.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概括和阐释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孙中山和其他民主革命人士的事迹,感受青年人对时代、社会责任的探寻和勇于担当。
2.通过感受中华民国和《临时约法》的首创意义,理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进一步体会民主共和的涵义。
中考历史复习八上第8课辛亥革命教案03新人教版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哪一事件?领导者是谁?(“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谁在宣传维新运动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他的译著是?(严复;《天演论》)宣布实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光绪帝)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因为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而当时的整个国家大权正是掌握在他们手中.)导入: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在他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上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12年元旦成立. (二)、讲授新课: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1、同盟会创立背景——创立兴中会:首先,让学生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孙中山,从而对他有一个最初的认识.孙中山,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学医.一生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创立兴中会、同盟会;领导发动革命起义;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改组国民党;领导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然后,讲述孙中山创立“兴中会”的过程、口号,并强调“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1894年上书李鸿章要求改良,未被采纳,于是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最后,让学生读书后回答:①孙中山为什么要成立同盟会?②同盟会由哪些团体组成?为了积聚革命力量;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团体组成了同盟会.3、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目标和旗帜:根据课本中的同盟会政治纲领、目标和旗帜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理解孙中山提出的纲领和三民主义?武昌起义:1、武昌起义的背景:简单介绍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并指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扩大了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同时让学生知道:这次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向革命的新军.湖北革命党人在新军中占十分之四,赞成革命者达四分之三以上,这样为起义成功准备了条件.2、武昌起义的经过:(播放,《武昌起义》电影片段)详细介绍起义的经过,起义胜利以后,革命党人立即建立革命政权,组成了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颁布军政府告示.广大革命群众踊跃参加革命军,武昌起义震动全国.3、武昌起义的影响:到11月9日,全国有10多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危在旦夕.指导学生看地图:武昌—武汉三镇—湖北军政府—全国一半以上省份.中华民国的成立:1、中华民国的成立:提问:中华民国何时成立?成立地点?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临时约法》其性质如何?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提问:1912年为民国元年,那么1949年为民国多少年?归纳: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被迫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从此废除.(教师要特别强调废除的是君主专制,而不是所有封建制度.)(三)、课堂小结:辛亥革命已经有了九十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的先辈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理想,今天已经成为光辉的现实.辛亥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正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推向前进,以此加强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能够把握三维目标,围绕教学重点,力争突破难点,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引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效果自我感受良好.不足的是,没有将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还是有些少.今后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方法应加大改进力度.。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4)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通过了解孙中山等革命先辈为了振兴中华,前仆后继投身革命的事迹,使学生的情感升华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性高度来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是辛亥革命作为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根本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然而革命果实最后被袁世凯窃取了,建立起北洋军阀统治,其后更是复辟帝制。虽然赶下了皇帝,但是没有铲除封建制度,也没有赶走帝国主义,因此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依然没有改变。)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教师:在历史悠长的中国,从来没有哪一个百年,会像这一个百年般惊心动魄、会有如此奇迹般翻天覆地的巨变。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城的几声枪响,一举洞穿并开启了这“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没有辛亥革命就无法推翻2000多年的君主统治制度,国家就无法辛亥革命,要牢记历史,牢记祖国的革命历程。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教师:对比两则材料,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孙中山的思想有哪两个显著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学生:孙中山最初采用温和的改良方法,之后主张革命。
学生:孙中山最初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
老师:孙中山看到改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民主革命才能拯救中国。
2、评价辛亥革命
教师:此后,孙中山积极宣传民生主义,并组织中华革命党,继续为捍卫共和制度而斗争。
展示:
教师: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你是怎么看的呢?请说出理由。
师生共同探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历史)
根据自己的理解,初步对应十六字纲领和三民主义的对应关系
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学生填充完成。
PPT
纪念馆(展厅二)
3、展厅二:武昌起义
让我们一起回眸历史,看一看,1911年10月10日晚八点,武昌新军工程八营营房里发生了什么?(幻灯片播放武昌首义的视频)
[教师引导]武昌起义成功后,全国各地的形势怎样?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
导入设计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播放新闻报道《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自动播放),缅怀先烈,感受伟人精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辛亥革命》纪念馆,不要忘了带着师布置的任务去参观啊。
观看视频,了解辛亥革命的深远影响,根据老师安排的学习目标,预习课本。
④关注情感教育:充分运用资料,使学生认识到革命党人的斗争精神及毅力和孙中山先生的高贵品质。
⑤注重前后知识的对比和联系:把前面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抗争与探索进行整合,从而引出“只有无产阶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观看示意图
回答问题
视频
PPT
纪念馆(展厅三)
4、展厅三:中华民国成立
(幻灯片播放中华民国成立的视频)(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视频和教材,回答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总统、国都、纪年方法。(幻灯片显示中华民国成立的知识点)
[课堂练兵]小明问爷爷多大年龄了,爷爷回答说:“我是民国18年出生的,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他爷爷的年龄?
[教师引导]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但是,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胡锦涛总书记是怎样评价“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幻灯片显示《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辛亥革命教案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此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可以看作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来看,洋务运动的历史功绩是为近代化留下了虽然菲薄却又极其珍贵的物质遗产,维新派的历史功绩则是为近代留下了虽然昙花一现却影响深远的政治遗产。
这样,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的艰难和曲折,成为呼唤辛亥革命到来的社会要求和强大动力,而早期近代化的最初成果,则为辛亥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
本课的主线可以归纳为:准备——爆发——结果。
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本课的重点是辛亥革命:通过了解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及其革命纲领,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通过了解中华民国建立前后的斗争历程,进一步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如何通过史实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二、学情分析1、八年级的学生平时喜欢竞争,民主气氛比较浓,又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本课根据课标的要求有两个层次:一是知识层次,二是运用层次。
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对知识层次的东西已基本上能自己解决,像“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这个要求,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学会自主学习。
而对于“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这个第二层次目标,则可让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探究的方式去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八上第8课辛亥革命教案01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通过学习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和表现,教育学生为实现祖国腾飞大业而努力学习。
实用文档教学重点与难点:武昌起义的爆发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临时约法的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江泽民《中共十五大报告》:“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导入。
二、讲授新课:(一). 武昌起义1、你们知道武昌起义发生于哪一年?2、为什么会在这时期有这样一场革命运动?(必然性)3、革命是怎么酝酿起来的?实用文档(1)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何时由何人在何地成立的?之后又出现那些较有影响力革命团体?在此基础之上,于1905年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领导人是?政治纲领是?它的成立历史意义在于?中国同盟会并不是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团体的联合体,而是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团体的骨干组成的新的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把全国的革命志士集结起来,有了共同的章程和纲领,打破了过去的地域观念。
这就使它有别于以往任何一个革命小团体,从而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民主革命有了比较完备的民主革命纲领,有了一个公认的革命领袖,并由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来领导。
孙中山说:“自今日(指同盟会成立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孙中山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清朝人?在同盟会的领导之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反清的武装起义此起彼伏,影响较大的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等,尽管这些斗争失败了,但有力推动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1911的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实用文档(2) 反清斗争在中部地区湖北武昌打开局面,那么武昌起义能够一举成功的原因是?湖北军政府的首任都督是谁?反映什么现象?武昌起义取得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十几年不断奋斗的结果,同时也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密切相关。
总的来讲,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革命派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资产阶级立宪派和人民群众的配合,等等。
【过渡】:在湖北独立的影响下,南方各省纷纷响应,从10月22日湖南首先响应,到11月底四川宣告独立为止,全国共有14个省先后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
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为了加强对各省革命力量的领导,有必要建立一统一的全国性革命政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了。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1.概况:图片介绍具体情况:课件(1)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2)结合书本76页的内容,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临时约法》主要内实用文档容包括那些?判断一个政府的性质,主要应该看这个政府人员的组成和它采取的措施。
根据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规定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防止帝国主义侵略,规定中华民国领土的范围;根据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依据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规定人民的自由权利;规定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则。
临时约法的特点是: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行内阁制;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权力;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3)你怎样看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具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的作用。
从此以后,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民主取得了正统地位(最少是在观念上如此),谁也不敢明日张胆地复辟帝制,也没有人敢公开实行专制。
这个进步是巨大的。
几千年来封建君主专制的合法地位由此颠覆,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当然,《中华民剧临时约法》也有自己的局限。
它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实用文档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障,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没有规定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过渡】:正当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之时,在华拥有巨大利益的帝国主义列强,以中立作为幌子,积极物色新的代理人来取代清王朝,他们看中具有军事实力的野心家袁世凯,一致要求清政府重新起用袁世凯。
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复出,加紧了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1)袁世凯为了加紧了篡夺革命的果实采取那些行动呢?采取两面手法:对清王室是威逼利诱;对南方革命党是打拉结合,迫使双方向其让步。
(2)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是?第一,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对革命党人施加了强大压力;第二,混入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从内部破坏革命,和帝国主义相呼应;第三,是革命党人自己的软弱和妥协,对袁世凯抱有幻想;实用文档资产阶级革命派普遍认为,如果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就实现了。
因此,资产阶级革命派带有明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而且严重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他们平时不注意发动人民群众,因此实力显然不如袁世凯。
为确保革命的成果不会因为袁世凯的反对而丧失,不得不在寄希望于袁世凯的同时将政权拱手相让。
第四,是袁世凯本人的军事实力和两面派手法。
(3)归纳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2.性质: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近代中国策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场更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①辛亥革命有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领导,1905年成立同盟会,制定了章程,设立了领导机构,创办《民报》为机关刊物,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
②辛亥革命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实用文档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③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众,进行反封建斗争,革命派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激发了人们的革命情绪,推动了各地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④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了最高水平。
3.辛亥革命的评价:1)成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一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2)失败:结果和任务完成与否上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亡。
从直接结果来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用文档辛亥革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因而可以说革命是成功了。
从最终结果来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告诉我们,历史事件本身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只有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全面、辩证地认识它的本质特征。
因此,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或者失败了,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不免失之偏颇,只有把二者统一起来认识,才是比较客观、全面的。
(4)“从辛亥革命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要想革命取得成功,要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必须有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必须联合广大的农民,解决土地问题;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实用文档课堂小结:辛亥革命爆发后,由于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破坏,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经验不足和妥协,导致革命果实被窃取。
辛亥革命在推翻封建帝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失败也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那么,中国革命到底应向何处去?我们将在下一节中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设计:一.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1.历史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2.条件: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兴中会等)统一的革命政党成立:同盟会(1905年)一系列武装起义的发动;人民群众的斗争文学社、共进会坚持发展革命力量(新军)实用文档精品文档二.武昌起义的经过、结果和意义三.辛亥革命的评价:%35143 8947 襇29870 74AE 璮28446 6F1E 漞26744 6878 桸 40139 9CCB 鳋 v26298 66BA 暺24065 5E01 币24874 612A 愪36398 8E2E 踮R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