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1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_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执教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2)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2.过程与方法(1)通过等式的基本性质,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从特殊到一半、有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究的良好思维品质.通过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二、教学重点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正确运用他们将不等式变形.三、教学难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的探索及运用.难点成因: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不需要考虑符号问题,而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时,学生对数的分类意识淡薄,特别是这个数是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忘记发生改变是学生的易错点.破解策略:一是设计探究活动3、抢答题、典例互动让学生由特殊数到字母体会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发生改变;二是在教师启发下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给予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数学课程新标准特别强调数学学习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教学的评价。

强调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验证、推理等交流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素材,以便于学生自主展开探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取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根据课标和本节课的特点,本节课采取“探究—研讨”教学法为主,形成一种多项交流的课堂氛围.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储备,指导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类比迁移学习”为主.三、教学程序(一)复习回顾你还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吗?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基本性质2:提出问题:不等式与等式只一字之差,它们有类似的性质吗?设计意图: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类比,同时为“思考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做铺垫.二、情景导入欣赏2014春晚视频《时间去哪儿了》,体会你最感动的一句话是什么?最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出问题,展现数学与现实生活与其他学科的综合,突出“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性、工具性、应用性.三、合作探究探究活动1用不等式表示: 40>1510年前:40-10 > 15-105年后:X年前:X年后:观察以上不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结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或)同一个,不等号的 .符号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活中鲜活的实例感受数学的存在,同时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1总结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指出“=”没有方向性,而不等号有方向性,我们应该重点研究不等式方向上的变化。

初中数学_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并且能正确应用;能力目标 经历探索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点,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学习不等式基本性质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对不等式三个性质的探究,理解,及应用。

难点:应用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

特别是对性质三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四、教学媒体:电脑课件演示五、 教学过程1、问题情境老师想买一辆价值大约10万元左右的汽车,现在有2万元的存款,老师每年的收入除去正常开销外,还余2万元,请同学们算一算,我需要多少年攒的钱才能超过10万元,圆老师的汽车梦?2、填一填:不等式: 2<32×5 3×5 2÷5 3÷5你有什么发现:不等式:2<32 ×(-1)3 ×(-1) 2×(-5) 3×(-5)2×(21-) 3×(21-) 2÷(-2) 3 ÷(-2) 213____212÷÷213____212⨯⨯2÷(21-) 3 ÷(21-)你又有什么发现:三、练一练:已知 ,运用不等式的性质,用“>”“<”填空 1、 2、3、 4、 5、 6、四、变式训练根据下列不等式,说出 与 的大小关系。

1、2、 3、 4、五、试一试将下列不等式化成“ ”或“ ”的形式。

1、 2、六、巩固训练将不等式化成“ ”或“ ”的形式1、 2、b a >1___1++b a b a 3____38____8--b a 2_____2b a b a 3____3--0_____b a -a x >a x <63>-x 635-<x x 15->-x 32>-x a x >a x <b a 44->-22b a >33->-b a ba ->-55a b3、 ≤34、 ≥4七、能力提升比较a 2与a 的大小八、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等式的概念和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并会熟练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把等式变形为x=a 的形式。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教育是⼀个逐步发现⾃⼰⽆知的过程。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有哪些呢?接下来是店铺为⼤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希望会给⼤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我有以下活动觉得⽐较好的: 建⽴知识结构,进⾏新课的引⼊和知识的迁移.上课伊始,我书写了等式(⽅程)⼀章的部分知识结构,并且有由等式的有关概念到不等式的有关概念的类⽐线路图,从⽽引⼊课题,开始检查前置学习的情况.这样处理,学⽣对这个知识内容的整体把握就能够⾼屋建瓴,数学学习的能⼒意识就能够形成。

前置学习检查的任务明确.数学教学中很为重要的新知识引⼊在课堂之前的前置学习完成,为此,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师就没有办法把握了,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很好地在前置学习检查⽅⾯动脑筋,在“不等式的性质”这堂课上,由同学们交流检查前置学习的情况,提出三条交流任务:不等式的性质是什么?不等式的性质是怎么研究得到的?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的性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学⽣的交流和讨论就有了明确的⽅向,后⾯就有了学⽣很好的回报:性质的回答情况与以往⼀样⽐较到位,更有同学回答了不等式的性质是由等式的性质联想得到的,有同学回答了不等式的性质是我们通过由特殊到⼀般研究得到的(学案中安排了由具体例⼦到⼀般规律的总结),在与等式性质区别和⽐较之后,学⽣得出“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个数时⼀定要考虑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这样的注意点.因此学⽣前置学习是富有成效的,前置学习检查也是前置学习的补充和完善. 课堂设问、提问精⼼研究.在利⽤不等式的性质进⾏不等式的变形时(问题是以填空不等号的形式拟题的),提问:“各⼩题的结果是什么?怎样由已知的不等式变形得到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样设问便于学⽣研究,便于学⽣回答;提升学习内容,问题有难度,思考有深度,在学⽣回答五道判断题对错后,连续追问,有问为什么的,有问反例是什么的,有问成⽴的条件是什么的,有问怎样改变结论使命题成⽴,怎样改变条件试命题成⽴.提问学⽣回答问题形式多样,多数情况,学⽣举⼿回答,还有依座次回答,点学号回答,同学推荐回答等等,全班学⽣整堂课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 课堂内容的处理详略得当.利⽤性质进⾏不等式的变形是性质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学⽣⼝答⼀挥⽽就;分类讨论虽是难题,三种情况⼀经点破,旋即解决;提升判断实是难点,反复讨论,多⾓度思考,多⽅位研究,⼀题多变化,⽤⾜⼒⽓;⽤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变形后的形式要明⽩、怎样变形要清楚、变形依据要对号、书写格式要规范,同时这⼜是后⾯解⼀元⼀次不等式的预演,移项法则由此产⽣,所以,安排了例题⽼师⽰范、安排了学⽣上⿊板板演、安排了学⽣在上⾯点评.本课全部完成了预设的教学任务,⽤了⼋分钟时间进⾏了很充分的⼩结.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从⽣活中假设问题情景的⽅法激发学⽣学习兴趣,采⽤类⽐等式性质创设问题情景的⽅法,引导学⽣的⾃主探究活动,教给学⽣类⽐、猜想、验证的问题研究⽅法,培养学⽣善于动⼿、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中学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后反思】中学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反思
对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引入,生活中不相等的量有很多,具体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列举不同的例子。

本节课是以比高矮这个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入,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中问题串的设置均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相联系,引导学生一步步从类比中自己先猜想不等式基本性质的雏形、再通过具体数值验算性质、最后自己总结归纳完善性质定理并能用字母表示出来。

在接下来的讲解例题与练习的过程中,全班同学思维活跃,踊跃的举手要求上黑板示范,并且每一步变形的依据都能够集体回答或个别举手回答正确,黑板上的演示过程也十分规范。

在整个教学教程中,学生均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是从旁引,学生对于由自己推导出性质定理感到非常兴奋。

再教设计:在探索及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时,应该让学生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不等关系,更加容易加深学生的理解。

1
贵阳十七中尹媛。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李敏
在本次做课学习活动中,我以能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计划为载体,促进每个学生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引深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教改水平为目标设计本课----《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备课时,教学目标设定具体、恰当、可行,三维目标整合实现。

能从学生的学情和教学要求出发设计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使用课程资源。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会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的含义设计了表格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知识生成的过程,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

从学生的直观感知中得出结论,总结规律。

弱化学生学习的难点,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师生关系融洽。

适时适度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本次活动中,组内老师能共同研究。

她们的课也能各具特色,能主动顺应新形势,追求教育教学发展高水平。

注重了三维目标整合,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潜能,评价方法多样。

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
??
??
??。

初中数学_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不等式基本性质课型:新授执笔:审核:时间:【学习目标】1. 熟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会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 知道等式和不等式性质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地掌握和应用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挑战记忆:下面判断正确吗?(1)若a=b,b=c,则a=c( );(2)若a=b,则a+8=b+8( );(3)若a=b,则-6a=-6b( )(4)若a=b,则a÷c=b÷c( )通过以上四个小题说出等式有哪些性质:等式性质1:;可用符号表示为:;等式性质2:;可用符号表示为:;等式性质3:;可用符号表示为:(通过上面的问题同学们自主学习得出性质1同时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课中探究】1、(出示幻灯片):通过进一步观察实例、猜想、类比、归纳不等式基本性质1:(1)若a<b,b<c则a c;性质1 ;你能用数学方法验证这个结论吗?2、(1)3年后谁的年龄大?(2)10年后谁的年龄大?(3)2年之前呢?(4)再找两个两个负数试一试如-3>-4 观察两组有何发现?总结:性质2:;用数学符号表示:(目的是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让同学合作探究得出性质2 和3)(设计意图: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培养同学们的创造能力。

)完成题组一:1、选择适当的不等号填空,并说明理由。

(1)若a>0,b<0,则a b;(2)若0<1,则a a+1;(3)若a>0,则a-m -m;(4)a-b>0,则a b; (5)a>b,则a-b 0; (6)因为(a-1)2≥0,所以(a-1)2-2-22、完成图组二:比较下列数的大小:8 ______12 -4 ______ -68×4 ______ 12×4 (-4)×2 ______(-6)×28÷4 ______ 12÷4 (-4)÷2 ______(-6)÷28×(-4) ______ 12×(-4) (-4)×(-2)______(-6)×(-2)8÷(-4) ______ 12÷(-4) (-4)÷(-2)______(-6)÷(-2)归纳:性质3:;用数学符号表示:;3、完成题组三:(1)、若a>b则a÷2 ______ b÷2, (2)若a<b,则-2a ______ -2b(3)-a > -b,则-3a ______ -3b; (4) a<b,ac2______ bc2(5)-2X >-2y,则x ______ y; (6)x<y,则3x -4 ______ 3y-4思考: 2a比a一定大吗?三、应用提升:已知a<0,用不同方法比较2a与a大小(要求:请用不等式性质或其他方法来验证。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学情分析方案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学情分析方案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学情分析方案学情分析方案:《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学科背景和综合学情分析: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在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

通过对该内容的学情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分析:根据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情况和初中阶段考试成绩,可以初步判断学生对基本性质的掌握情况。

例如:-学生对不等式的定义和表达方式是否理解清楚?-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否熟练?-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学习不等式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平时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日常作业,可以分析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例如:-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学会使用代数式来表示实际问题?-学生是否能够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证明?-学生对数学符号和表达的理解能力如何?3.学生应用能力分析: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是评价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和其他练习场合的表现,可以分析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学生是否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建立方程或不等式?-学生是否能够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是否能够自主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学情分析,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1.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通过复习和巩固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定义和表达方式。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等式的解集是由多个数确定的,培养其对运算符和数的关系的准确理解。

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运用逻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探究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习惯。

-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到规律和共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符号和表达的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经历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不等式变形。

能力目标:培养类比、归纳、猜想、验证的数学研究方法,发展符号表达能力、代数变形能力,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并且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重点: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正确运用将不等式变形难点: 不等式基本性质3的运用回顾思考:不等式与等式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你能回忆起等式的基本性质吗?等式基本性质1: 等式基本性质2: 并写出数学符号语言表达式预习导学:1、 探究一: 7 3 7+4 3+4 7-4 3-4 7+a 3+a你能举出生活实例验证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2、探究二:完成课本139页 “做一做”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再举例加以验证,准备与同伴交流。

不等式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 (或 )同一个 ,不等号的方向 。

由1可总结得:不等式的两边都 (或 )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 。

不等式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或)同一个,不等号的方向。

熟记你所总结的不等式的三条性质,比较三条基本性质有什么不同之处。

尝试写出数学符号语言表达式。

3、熟悉应用(1)、如果x+5>4,那么两边都可得x >-1在-7<8 的两边都加上9可得。

在5>-2 的两边都减去6可得。

在-3>-4 的两边都乘以7可得。

在-8<0 的两边都除以8 可得(2)如果a>b,那么a-3 b-3(不等式性质)2a 2b (不等式性质)-3a -3b (不等式性质)a-b 0 (不等式性质)(3)上一节课中,我们猜想,无论a取何值,正方形的周长总大于圆的周长,即:4a>∏a.你能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释这一结论吗?4、学习课本第97页例题1 (注意解题格式和步骤),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 >a ”或“X <a ”的形式。

① X-1>2 ② -X < 65 ③21X ≤3(2).已知x>y,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1)x-6<y-6 (2)3x<3y (3)-2x<-2y5、合租交流:已知a < 0, 试比较2a 与a 的大小6、比较等式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通过预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当堂达标:1、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 >a ”或“x <a ”的形式. (1)3x -1>27 (2)-3x >3 (3)5x <4x -62、a 、b 两个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用“<”或“>”号填空:(1)a __________b ; (2)|a |__________|b |;(3)a +b __________0; (4)a -b __________0; 等式 不等式(5)a+b__________a-b; (6)ab__________a.3、若x>y,则ax>ay,那么a()A.a>0 B.a<0 C.a≥0 D.a ≤04、若m<n,则各式中正确的是()A.m-3>n-3B.3m>3nC.-3m>-3nD. -m<-n5、若a<0,则不等关系错误的是()A.a+5<a+7B.5a>7aC.5-a<7-aD. -5a> -7a6、下列各题中,结论正确的是()A.若a>0,b<0,则 ab>0B.若a>b,则a-b>0C.若a<0,b<0,则ab<0D.若a>b,a<0,则ab <07、下列变形不正确的是()A.若a>b,则b<aB.-a>-b,得b>aC.由-2x>a,得x>-0.5aD.由x/2>-y,得x>-2y8、已知a<b,用“<”或“>”号填空:①a-3 b-3 ②6a 6b ③-a -b ④a-b 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等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B)不等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C)不等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非负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D)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10、对不等式的两边进行变形,使不等号方向改变,可采取的变形方法()(A)加上同一个负数(B)乘以同一个小于零的数(C)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D)乘以同一个非正数11、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a”的形式.(1)x-1>2 (2)-x<5612、当x 时,2-3x为正数.13、已知点M(-5+m,-3)在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14、已知a<b,用“>”或“<”填空:①a+7 b+7; ②a÷7 b÷7; ③a-3 b-3; ④2a a+b; ⑤-a-3 -b-315、用“>”或“<”填空:①如果a-c>b-c,那么a b ②如果ac>bc,c>0 那么a b③如果<, c<0, 那么a b ④如果>,c 0 ,那么a<b16、若a>b, 用“>”或“<”填空:2a+1 2b+1 ②3a-6 3b-6 ③1- 1-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但好奇心强、好胜心较强,对主动探索比较感兴趣。

而学生在初一已经掌握了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以及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学生从等式的基本性质类比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打下了基础。

因此,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向,活动过程的积极化离不开教师的“导”。

本节课我采用从生活中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类比等式性质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

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本节课,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上也基本上把握得不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练习,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情感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并从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

其中存在不少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技巧,逐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教材分析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在学习了数轴、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基础上,从研究不等关系入手,展开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研究学习。

本课题为第十一章第二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关于它的学习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基础,它是学生以后顺利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技能。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经历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不等式变形。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猜想、验证的数学研究方法。

2、发展学生的符号表达能力、代数变形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并且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正确运用将不等式变形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3的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观评记录观课时间:2018.4.18观课地点:羊流镇初级中学录播室观课人员:全体数学教师主持人:梁华刚梁华刚:各位老师大家好,刚才听了聂老师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这节课,聂老师在这节课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老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情感的唤醒者。

在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李芳:在课堂小结中,由同学合作完成回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也是对知识的一个加深的过程。

老师稍做点评效果很好!高慎文:我认为聂老师上的课非常的成功,老师们也都说了很多的优点,我提一个合理化的建议,当堂达标检测题部分有部分同学学习的效果不是很好,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审题和列不等式的能力有点差,这也是现在的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希望我们的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关注一下学生的审题和计算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竞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马秀盼:教学设计重视从“基础”出发,一起“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增进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实际、 心理特点。

于君昭:重视学情,结合学生实际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形成,课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

张丽:听了聂老师的这节课,收获很多,环节紧凑思路清晰,课堂探索的环节比较多,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由易到难,设计合理,教师的基本功也比较扎实。

杨燕:聂老师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语言清晰简练,语速适中,语 调节奏感很强,板书设计简洁清晰,思维导图贴纸的使用形象具 体,的有助于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多媒体的使用恰到好处。

达标检测1、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 >a ”或“x <a ”的形式.(1)3x -1>27 (2)-3x >3 (3)5x <4x -62、a 、b 两个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 用“<”或“>”号填空:(1)a __________b ; (2)|a |__________|b |;(3)a +b __________0; (4)a -b __________0;(5)a +b __________a -b ; (6)ab __________a .3、若x >y,则ax >ay ,那么a ( )A.a >0 B.a <0 C.a ≥0 D.a ≤04、若m <n,则各式中正确的是( )A.m -3>n-3B.3m >3nC.-3m >-3nD. -m <-n5、若a <0,则不等关系错误的是( )A.a +5<a +7B.5a >7aC.5-a <7-aD. -5a > -7a6、下列各题中,结论正确的是()A.若a>0,b<0,则 ab>0B.若a>b,则a-b>0C.若a<0,b<0,则ab<0D.若a>b,a<0,则ab <07、下列变形不正确的是()A.若a>b,则b<aB.-a>-b,得b>aC.由-2x>a,得x>-0.5aD.由x/2>-y,得x>-2y8、已知a<b,用“<”或“>”号填空:①a-3 b-3 ②6a 6b ③-a -b ④a-b 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等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B)不等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C)不等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非负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D)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10、对不等式的两边进行变形,使不等号方向改变,可采取的变形方法()(A)加上同一个负数(B)乘以同一个小于零的数(C)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D)乘以同一个非正数11、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a”的形式.5(1)x-1>2 (2)-x<612、当x 时,2-3x为正数.13、已知点M(-5+m,-3)在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14、已知a<b,用“>”或“<”填空:①a+7 b+7; ②a÷7 b÷7; ③a-3 b-3; ④2a a+b; ⑤-a-3 -b-315、用“>”或“<”填空:①如果a-c>b-c,那么a b ②如果ac>bc,c>0 那么a b③如果<, c<0, 那么a b ④如果>,c 0 ,那么a<b16、若a>b, 用“>”或“<”填空:2a+1 2b+1 ②3a-6 3b-6 ③1- 1-本节课我采用类比等式性质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教给学生类比、猜想、验证的问题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