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

合集下载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_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_教案

§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借助已有知识,通过探索得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灵活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增强学习的积极性;(2)让学生了解空间与平面互相转换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应用.2.教学难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探索及灵活应用。

三、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1、运用多媒体电脑教室,教学课件;2、教具准备:直线2条、平面、长方体模型各一个。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创设问题情境.师: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分别是什么?生: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直线在平面内;直线和平面相交;直线和平面平行.师: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定义怎样?生: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二)提出问题.师:可不可以用这个方法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三)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发现定理.师: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不仅可以根据定义,还有更好的方法.让我们先来观察(动手操作):【实例1】门框的对边是平行的,如图1,a ∥b ,当门扇绕着一边b 转动时,另一边a 始终与b 所在的门框平面没有公共点,此时门扇转动的一边与门框所在的平面给人以平行的印象。

【实例2】如图2,将一本书平放在桌面上,翻动书的硬皮封面,封面边缘AB 所在直线与桌面所在平面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模型演示)图1图2——启发学生观察,积极进行思考,探索、总结归纳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生:不会有公共点,即AB 平行于桌面所在的平面. 探究: 平面外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内的直线.(1)这两条直线共面吗?(2)直线与平面相交吗?生:直线与直线共面,直线与平面不可能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说课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说课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说课教案第一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引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进行直观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条件。

教学步骤:1. 引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通过实物模型或图形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直观形象。

3.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条件,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判定方法。

巩固练习:2.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条件,证明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

第二章: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证明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内容。

2.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几何证明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表述。

2.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

教学步骤:1. 引入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让学生理解定理的含义。

2.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证明方法。

3. 通过图形示例,让学生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进行判断。

巩固练习:1. 证明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

第三章: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应用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应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在其他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定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在其他几何问题中的应用,如证明定理、求解几何问题等。

巩固练习:第四章: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综合训练教学目标:1. 使学生熟练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定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

2.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与其他几何定理的关联。

教学步骤:1. 给出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定理解决问题。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证明。

2. 教学难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 利用几何模型和动画,直观展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过程。

3. 设计典型例题,培养学生运用判定定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关系。

2.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让学生明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3. 引导学生探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讲解定理的证明过程。

4. 利用几何模型和动画,直观展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过程,加深学生理解。

5. 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判定定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是教案的核心部分,后续的章节可以根据这五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

希望这个教案能对你有所帮助!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掌握情况。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七、教学策略的调整1.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讲解进行调整,使之更易于学生理解。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3. 对于理解较深刻的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判定方法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2. 利用几何模型,直观展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过程。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判定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几何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提前让学生预习相关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复习直线、平面基本概念。

1.2 提问:直线与平面有什么关系?1.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2. 知识讲解:2.2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2.3 通过几何模型展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过程。

3. 案例分析:3.1 分析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判定方法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

3.2 引导学生总结判定方法的应用规律。

4. 课堂练习:4.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判定方法。

4.2 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解题心得。

5. 总结与布置作业:5.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5.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课后练习,评价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拓展: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2. 直线与平面斜交的判定。

3.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十、教学资源:1. 几何模型。

2. 教学图片。

3. 练习题库。

4. 相关教学视频或课件。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和实际操作,尝试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规律。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并能够运用该定理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规律,培养学生运用几何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表述及证明。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黑板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墙角、桌面等,引导学生观察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探究与讲解引导学生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规律,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证明过程。

4.3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4.4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直线与平面平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机械制造等。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课后反思5.1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5.2 课后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理解程度及运用能力。

6.2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问答、练习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6.3 评价内容重点评价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掌握情况,以及能够运用该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内容介绍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计算机图形学等。

7.2 拓展方式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讲座,或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7.3 拓展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范文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1一、教学目标1.借助对图片、实例的观察,抽象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并能正确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2.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的定理,并能运用判定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操作确认并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

2.教学难点:操作确认并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初步运用。

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2.学生自备:三角形纸片、铁丝(代表直线)、纸板(代表平面)、三角板四、教学过程设计1.直线与平面垂直定义的建构(1)创设情境①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出旗杆与地面、高楼的侧棱与地面的位置有什么关系?②请把自己的数学书打开直立在桌面上,观察书脊与桌面的位置有什么关系?③请将①中旗杆与地面的位置关系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2)观察归纳①思考:一条直线与平面垂直时,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直线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②多媒体演示:旗杆与它在地面上影子的位置变化。

③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直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的公共点P叫做垂足。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3)辨析(完成下列练习):①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就与这个平面垂直。

②若a⊥α,bα,则a⊥b。

在创设情境中,学生练习本上画图,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如不直观、不标字母等加以强调,并指出这就叫直线与平面垂直,引出课题。

在多媒体演示时,先展示动画1使学生感受到旗杆AB所在直线与过点B的直线都垂直。

再展示动画2使学生明确旗杆AB所在直线与地面内任意一条不过点B 的直线B1C1也垂直,进而引导学生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完整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完整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A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第一小节《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共2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有: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简单应用.线面平行的判定是研究空间线面关系的起始课,也为其他位置关系的研究做了准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直线与平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与发现、归纳总结、练习与应用.它是在学习了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线面平行的判定办法,同时也为下一步学习线面平行的性质奠定知识与能力的基础.线面平行判定是三大平行判定的核心,学好线面平行对后续学习面面平行及三大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等内容,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学习这些内容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述与交流能力,直感思维与逻辑思维,推理论证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等的重要载体.本节学习内容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主要是化归与转化思想.即“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无限问题转化为有限问题”,“线线平行与线面平行互相转化”等数学思想.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有了初步认识,对几何体的直观图及三视图的画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是熟悉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直观形象(学生的客观现实)和平面性质三公理、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等数学知识结构(学生的数学现实),初步具备了最朴素的空间观念.但由于刚刚接触立体几何不久,学习经验有限,学习立体几何所应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相对不足,从生活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问题的数学本质的能力相对欠缺,从具体情境发现并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对定理的理解是教学难点.符号、图形表达能力比较薄弱,空间问题平面化的化归转化思想储备不足,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三、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借助已有知识,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直观想象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发现、理解及应用.难点:探究归纳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五、学法与教学用具1.学法:学生借助实例,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等,理解判定定理.2.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模型.六、教学过程(一)回顾知识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哪些呢并指出直线与平面公共点的个数.(二)创设情景、引出课题由生活中具体图形引出直线与平面平行,并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线面平行的例子,怎么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呢利用定义,判定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只需要判定直线与平面有没有公共点.但是,由于直线无限伸长,而平面也是无限延展的,看来根据定a 义判定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是很困难的,那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吗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三)实验探索实验要求:点P 是矩形ABCD 内任意一点,过点P 进行翻折,折痕记为.EF探索发现:如何翻折才能使直线AB ∥平面CDP .(四)研探新知1.展示问题(1)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吗2.展示问题(2)若平面α内有直线b 与a 平行那么平面α与直线a 的位置关系如何是否可以保证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3.定理探究 如图所示,平面α外的直线a 平行于平面α内的直线b .(1)直线a 与b 共面吗共面.(2)直线a 与平面α相交吗不相交.由探究内容,归纳定理.αa b a b αα4.定理的归纳师生共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直线与平面平行必须的条件有三个:面外,面内,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图形语言:符号语言: ,,a b a b a ααα⊄⊂⇒且∥∥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5.领悟定理(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 .若平面α外一条直线a 与直线b 平行,则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B .若直线a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b 平行,则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 C .直线a 在平面α外,直线b 在平面α内,则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D .直线a 在平面α外,直线b 在平面α内,若a 与b 平行,则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2)课本55页第1题.通过找与已知直线平行的平面对定理加深印象.由定理可知,要证明一条已知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只要在这个平面内找出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就可断定已知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6.定理的应用abα例1求证:空间四边形相邻两边中点的连线平行于经过另外两边所在的平面.已知: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 求证://EF 平面BCD .证明:连接BD ,∵ BE AE =,FD AF =,∴ BD EF //.∵ ⊄EF 平面BCD ,⊂BD 平面BCD , ∴ //EF 平面BCD小结:要证线面平行,首先要在平面内找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将线面平行转化为线线平行,本道题目是根据中位线性质得到线线平行.7.巩固练习1:课本56页第2题.8.巩固练习2:已知,如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M ,N 分别是PC ,AB 的中点.求证:MN .PAD (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1)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2)数学思想方法:转化的思想;(3)用定理证明线面平行时,寻找平行直线可以通过三角形的F E B CD A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平行公理等来完成.七、作业布置课本P62习题3.八、板书设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多媒体投影区域例题展示区线面平行判定定理(3种语言表示)。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优秀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优秀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定理进行空间平行关系的判定。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动手实践、逻辑推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空间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对判定定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直尺、模型(如门、书本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提问:空间中直线与平面有几种位置关系?分别是什么?2.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二)新课展开1.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通过实物模型(如门、书本等)展示直线与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

(2)引导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1)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条件: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判定定理的应用。

例如,门转动到离开门框的任何位置时,门的边缘线始终与门框所在的平面平行。

3. 判定定理的证明(1)引导学生根据判定定理的条件,利用反证法进行证明。

(2)通过证明过程,让学生理解判定定理的严谨性和正确性。

4. 判定定理的应用(1)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利用判定定理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尝试运用判定定理解决空间平行关系问题。

(三)课堂练习1.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2)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平行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

1.2 教学内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1.3 教学步骤1. 引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展示实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直线与平面的关系。

2. 给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解释其含义。

3.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引导学生运用定义进行判断。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概念的理解。

通过实例判断练习,检查学生能否运用定义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

第二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学生能够运用判定定理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

2.2 教学内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判定定理的证明。

2.3 教学步骤1. 引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展示实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直线与平面的关系。

2. 给出判定定理,解释其含义。

3. 进行判定定理的证明,解释证明过程。

4.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引导学生运用判定定理进行判断。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理解。

通过实例判断练习,检查学生能否运用判定定理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

第三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3 教学步骤1. 引入实际问题,展示实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直线与平面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运用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解释解题过程。

3.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解答。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的理解。

通过练习题,检查学生能否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说课稿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定义,判定定理以及初步应用。

其中,线面平行的定义是线面平行最基本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它是探究线面平行判定定理的基础,线面平行的判定充分体现了线线平行和线面平行之间的转化,它既是后面学习面面平行的基础,又是连接线线平行和面面平行的纽带!(可用箭头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实现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的非常重要的.二。

教法学法通过对大量实例、图片的观察感知,概括线面平行的定义对实例,模型的分析猜想,实验发现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学生在问题的带动下,进行主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和几何问题的过程,体会转化、归纳、类比、猜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质疑、思辨、创新的精神。

课前安排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线面平行的实例,上网查阅有关线面平行的图片、资料,然后网上师生交流,从中体现出学生活跃的思维,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在初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内证明线线平行的方法,前一节又刚刚学过在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对空间概念的建立有一定基础,因而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本课。

但是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想象力还有待提高,线面平行的定义比较抽象,要让学生体会“与平面无公共点”有一定困难,线面平行的判定的发现有一定隐蔽性,所以我确定本节的重点是:通过直观感知和操作确认概括出线面平行的定义及判定定理难点是:1、操作确认并概括出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反证法的证明方法三。

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容量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只要求学生在构建线面平行定义的基础上探究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并进行定理的初步运用,灵活运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将安排在下一节课。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3.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4. 直线与平面平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2. 教学难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通过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工具,直观展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2.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判定定理。

3.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并通过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进行展示。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在几何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

7. 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深入研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概念的理解和判定方法的掌握。

2. 注重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性质的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3. 结合小组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七、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业,分析掌握情况,针对普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 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鼓励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自信心。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应用教案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应用教案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 判定定理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判定定理的内涵。

2. 利用几何模型,直观展示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3. 设计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直线和平面的平行关系。

2. 新课讲解:介绍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结合几何模型展示,让学生理解判定定理的推导过程。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判定定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对判定定理的掌握程度。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拓展思维。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对判定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和解答,评估其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其克服困难。

3.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判断题和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选择一道拓展题,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九、课后反思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判定定理。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启发式教学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相关问题,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并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例如:“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是相交的,那么它们是否可能是平行的呢?”2.讲解(20分钟)(1)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交点,那么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就是平行的。

(2)判定方法:①法向量法:如果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与该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则这条直线和该平面是相交于一个点或者互相重合,因此不可能是平行的。

反之,则它们是平行的。

②截距法:如果一条直线在该平面上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这条直线和该平面相交,因此不可能是平行的。

反之,则它们是平行的。

(3)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3.练习(20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相关练习,以检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总结(5分钟)通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书面测试法:通过给学生布置相关试题,以考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后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示范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

通过引入问题、讲解定理、演示实例和练习等环节,使得本节课具有很好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同时,在评估环节中也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考查,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能够应用概念、定理证明空间中有关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简单命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用观察一一分析概括一一证明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

难点:对判定定理的探究过程三、教学过程设计:(一)知识准备、新课引入提问1:空间中直线a和平面有哪几种位置关系?(1)以问答的方式回顾之前学习的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①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②直线与平面相交一一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O直线与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我们把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位置关系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用符号表示为a(2)有哪些方法可以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提出根据概念很难证明,因为直线和平面都可以无限延伸,此时我们很难判断直线与平面平行。

那么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用来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呢提问2: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没有公共点)来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你认为方便吗?[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学生复习并归纳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引入本节课题,并为探寻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作好准备。

](二)判定定理的探求过程1、实例感受(1)让学生观察门转动到离开门框的任何位置时,门的边缘线始终与门框所在的平面平行(由教师用模型展示)(2)让学生观察书本的形状,得出两条对边所在直线平行。

接着让学生翻开书的封面观察封面边缘所在直线与书面所在平面的位置关系,通过观察得出,他们平行。

抽象出实验中的两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做出对应的图形。

2、动手实践学生取出预先准备好的直角梯形泡沫板演示:当把互相平行的一边放在讲台桌面上并转动,观察另一边与桌面的位置给人以平行的感觉,而当把直角腰放在桌面上并转动,观察另一边与桌面给人的印象就不平行。

[设计意图:设置这样动手实践的情境,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线面平行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使学生学在情境中,思在情理中,感悟在内心中,学自己身边的数学,领悟空间观念与空间图形性质。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

章节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引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基本概念,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直观含义。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概念复习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3.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实例解析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教学活动:1. 复习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概念2. 引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3. 通过实例解析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特征章节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能够运用判定定理判断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关系。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表述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证明3.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图形进行说明。

教学活动:2.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证明3. 通过例题演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章节三: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运用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断与证明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1. 分析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判定定理判断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关系章节四: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综合训练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解决复杂问题。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复杂问题解析2. 综合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与证明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教学活动:1. 提供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复杂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2.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判定定理进行判断与证明章节五: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复习与总结教学目标:使学生巩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复习2. 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总结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进行复习与总结。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2.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导入新课,例如:小明画了两条直线AB和CD,想判断它们是否平行,请问这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什么?2. 引入新知(10分钟)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直线与平行的判定条件: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相等或成比例。

3. 理论讲解(20分钟)讲解平面与平面的判定方法:(1)如果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相等或成比例,那么两条直线平行;(2)如果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那么直线与平面平行。

4.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几个简单的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5. 讲解相关知识(15分钟)讲解与直线与平面平行有关的一些概念和定理,如:(1)两个平行的平面可以由一个向量来判断;(2)直线与平面平行可以用平面的法向量与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来判断。

6. 学生练习(20分钟)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练习题,检验他们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的掌握程度。

7. 总结归纳(5分钟)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总结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的方法和技巧。

四、板书设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直线与直线平行的条件: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相等或成比例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条件: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通过引入问题、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应用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实例,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二、核心素养目标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1.理解和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准确表述和解释。
2.熟悉和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运用相关定理和例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练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我们将学习如何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掌握相关的定理和判定方法。具体内容包括: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和性质
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3.相关定理和例题讲解
4.练习和巩固
我们将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和内容,通过讲解、例题分析、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直线与平面平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8.5.2 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掌握由“线线平行”证得“线面平行”的数学证明思想。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类比、转化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在体验数学转化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和动手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直线与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理解。

2.直线与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在上节课我们介绍了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几种?以什么作为划分的标准?【预设答案】三种;以直线与平面的公共点个数为划分标准;直线与平面有两个公共点——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直线与平面只有一个公共点——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直线与平面平行【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前面所学知识,引入本节新课。

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概括、类比推理的能力。

(二)引入新课1.如何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生1:借助定义,用反证法说明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生2:难以实现,如果用此定义来证明线面平行,不易操作。

【设计意图】抛出问题,让学生明确可以用定义来判定线面平行,但在具体的操作中难以实现,从而让学生产生研究的动力。

2:如何判定线面平行更简便?借助教材上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类比归纳,归纳出探究活动中的两个实例的共同点,引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观察1:在生活中,注意到门扇的两边是平行的,当门扇绕着一边转动时,另一边与墙面有公共点吗?此时门扇转动的一边与墙面平行吗?【点析】没公共点,平行观察2:在如图,将一块矩形硬纸板ABCD平放在桌面上,把这块纸板绕边DC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AB离开桌面),DC的对边AB与桌面有公共点吗?边AB与桌面平行吗?【点析】没公共点,平行【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观察实例,引入定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

人教版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

人教版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第一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引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直观图形进行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条件。

教学步骤:1. 引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形,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2.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练习题目:1. 判断下列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第二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证明。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形,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规律。

2.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并进行证明。

练习题目:1. 根据判定定理,判断下列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第三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通过几何证明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

练习题目:1. 运用判定定理,解决下列实际问题。

第四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综合训练教学目标:1. 让学生巩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综合训练。

教学步骤:1. 通过综合训练题,引导学生巩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练习题目:1. 完成下列综合训练题,巩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一:课型
新授课(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2 )会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能把线面平行问题转化为线线平行的问题的讨论。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和感知,实验,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过程;
(2)探究证明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方法,体会化归与类比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与运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2)提高观察,空间想象抽象概括和推理证明的能力;
(3)养成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证明与运用;
关键点:运用化归与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将线面平行问题转化为线线平行问题。

四,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式教学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三角板,图纸
六,准备知识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忆旧迎新:
回顾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引出课题。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和平面的位置
关系,我们把它分为几种?
分别是哪几种?
很好,那么大家还记得我们分类的依据
是什么吗?
是的,我们说直线与平面没有交点,则
直线与平面平行;如果有一个交点,那
么直线与平面相交;如果直线与平面有
无数个交点,则直线在平面内。

(播放幻
灯片)
在教室里选择实物举例,加深理解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位置关系是一种非常
重要的关系,举例。

线面平行是我们学
三种
平行,相交,在平面

根据直线与平面的交
点个数
回顾旧知
识,为新知
识作铺垫,
同时引出课

从实际物体
找出线面的
位置关系,
使空间几何
图形具体化
加强学生空
间想象力
习面面平行的基础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是什么?
怎么判断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直线是无线延伸的,平面是无限延展的,那么怎么保证直线与平面不相交呢?
这个问题你们不知道,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如果直线与平面没有
公共点,则直线与平
面平行
思考
思考(不知道)
实物演示,
吸引学生眼
球,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
探究新知: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①a⊄α
②b⊂α
③a//b
就有a//α探究一:把一本课本放在黑板上,让书
本边缘与黑板边缘平行,则书本边缘线a
与黑板边缘线b之间是什么位置关系?
把黑板记作平面α,那么直线b与平面
α的位置关系是?直线a与平面α的位
置关系是?在翻页的过程中,直线a与
平面α有没有公共点?
也就是说直线a与平面α?
探究二:请同学们把书合起来,把书的
两边分别记作直线a,b.把书面记为平面
α。

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是?
把书慢慢打开,直线a与平面α的位置
关系是什么?直线b与平面α的位置关
系是什么?打开的过程中,直线a与平
面α有没有公共点?
所以直线a与平面α?
通过这两个实例,抽象出来就是:
那么根据我们的探究,是不是所有满足:
①a⊄α
②b⊂α
③a//b
就有a//α?
下面我们来证明我们的猜想
分析:直线a与b共面吗?
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平行
b⊂α
a⊄α
没有
平行
平行
a⊄α
b⊂α
没有
平行
思考,回答
共面
两条平行线确定一个
平面
从实际背景
出发,直观
感知线面平
行的位置关
系。

通过引
导学生观
察,通过翻
页,得出a
与平面α总
是平行。


而在此基础
上提出探究
性问题
由探究引起
学生思考,
吸引学生注
意力,调动
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


养学生获取
知识的能力
和逻辑思维
能力,空间
想象能力,
不断提高学
生的几何语
记直线a与b确定的平面为β,则α与β的交线就是?
假设a与α相交,则交点落在?从而得出?所以就与直线a与b平行矛盾,所以直线a与α没有交点,即直线a与平面α平行?
证明(反证法):
∵a//b,设直线a与b确定的平面为平面β
又∵b⊂α,b⊂β
∴α β=b
假设a α=p,即p∈a,则必有p∈b
∴a b=p,与a//b矛盾
∴a与α没有公共点,即a//α.
其实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也就是说要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只需证明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

直线b
直线b上
直线a与b相交
平行
言表达能力
规范证明过
程,锻炼思
维,让定理
更有理论依
据。

用化归的思
想,把线面
平行问题转
化为线线平
行问题,使
学生学习更
简单。

课堂练习与例题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E
为AA1的中点,证明直线CA1//平面
BED.
讲解练习。

做练习
及时安排学
生课堂练习
是巩固新知
识的有效方
法,有利于
学生对新知
识的吸收。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观察学生反映,并及时点出本节课学习
的内容思考,回答使学生整体
系统的掌握
本节课的知
识。

布置作业练习题,2. 练习巩固所
学知识,形
成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