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框 法不可违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 第一篇 考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 第一篇 考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5.法治社会,青少年应怎样尊法守法?(P62) (1)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2)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3)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 卫者。
1.犯罪必然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就是犯罪。(√√ )
2.刑法就是刑罚。
※5.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关系。(P48~54)
分类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刑事违法
比较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行为)
区 危害程度 相对轻微
相对轻微
严重
别 触犯法律 民事法律规范 行政法律规范 刑事法律规范
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行政处分或行 刑罚处罚
政处罚
区 处罚机关 人民法院
行政机关 人民法院

拦路抢劫、殴打
考点 1:法不可违 1.如何理解“法不可违”?(P46) (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
向。(2)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3)法律是最刚性 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及后果。(P48) (1)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分类: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 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后果: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2022 遂 宁 9④)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 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 犯罪作斗争。(如:①及时拨打 110 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②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③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 征;④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⑤保护好作案现场。)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善用法律》_7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善用法律》_7

善用法律由“求助有路”“敢打官司”“善于斗争”三目组成,分别介绍非诉讼手段、诉讼手段等维护权益途径以及与侵权行为做斗争的方法等内容。

第一目:“求助有路”。

主要介绍使用非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通过13岁女孩小芳要求上学遭到继父拒绝的案例,指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理应请求相关的机构给予协助,从而引出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非诉讼手段。

课文还列出了一些能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通过相关链接栏目列出了一些能够反映情况、寻求协助、解决争议、处理问题的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群众组织。

第二目:“敢打官司”。

主要介绍使用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通过小苗在学校擦日光灯时不小心摔伤并致残以诉讼的途径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引出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诉讼手段,并介绍了诉讼的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通过相关链接栏目,学生能够大致了解三种诉讼适用的范围。

最后,设计了一个辩论活动,以消除学生中的一些错误观点(如以为打官司是丢脸的事),鼓励他们勇敢地状告侵权者,因为这不但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否则不但丧失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是对侵权行为的纵容。

第三目:“善于斗争”。

主要介绍为什么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怎么样与侵权行为做斗争等内容。

本目首先告诉学生理应自觉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这样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然后,通过中学生小平遇上小痞子的案例,告诉学生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权,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接着,以女学生小娅智斗小流氓的事例告诉学生,对违法犯罪做斗争时,要既勇敢又机智。

最后,设计了一个活动来考察学生能否使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用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协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使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课件新人教版(2)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课件新人教版(2)

违法
——《著作权法》
谩骂他人视情况严重程度不同具体分析。
轻者属于道德范畴不涉及法律问题。 情节严重的,如给受害人生活、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可能就要承
担相应民事责任了。
“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受侵害的公民,有权 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
损失。”
“购买这项服务的消费者作为谩骂活动的主要意图者应当承担相 应的民事责任,而商家提供这项活动,也构成侵权,也需应承担相
假如你的身边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你会怎么做?
想一想,这个案例给了我们 哪些警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 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 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盗窃、损毁或者擅自移动 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或者安全标志的。(二)在铁路线路 上放置障碍物,或者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的。(三)在铁路线路、桥 梁、涵洞处挖掘坑穴、采石取沙的。(四)在铁路线路上私设道口或 者平交过道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中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 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 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但是如果把对方打成轻伤,就会受到刑事处罚。
这些材料和图片说明了什么?
研读课本P46—P48页,思考: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 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举例)
朱某在学校操场捡到苏某丢失的 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院判决取其归还手表。
民事违法行为
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 当归还失主。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 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 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 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罚。 行政违法行为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 场合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教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教案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知识目标1.知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知道违法行为的分类。

3.认识身边的违法行为,遵章守法。

能力目标1.能认识法律的作用,明确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3.知道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4.能够判断辨别身边的违法活动与行为,自觉遵章守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不违法这一底线意识,增强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

2.明确什么是违法行为,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3.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重点1.认识、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2.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1.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2.对民事违法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各种违法活动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

一、案例导入,场景激趣【案例1】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了几句,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门,整晚没回家。

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小朱在夜不归宿的那天抢劫了6名学生。

原来,小朱离家出走之后在网吧里通宵上网,但又没有钱,于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学。

【案例2】父母从潮阳到广州做生意后,阿龙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对这个孙子百依百顺。

2002年,父母把14岁的儿子接到广州来生活。

由于长期缺少沟通,阿龙的父母和儿子已经没什么话可说,只要见儿子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夫妻俩就严厉斥责,早被奶奶宠惯了的阿龙哪里受得了,没几天,和父母大吵一番后,阿龙离家出走了。

当年1月30日,阿龙在外面和同学的弟弟、10岁的小文一起玩时,发现身上的钱花得差不多了,阿龙想在小文身上打主意。

阿龙把他带到白云区三元里附近的草地上,勒死后把尸体扔到旁边的沙井里。

第二天上午,阿龙拨通了小文家里的电话,要小文家长拿1000块钱来赎人。

最后压低到600元,在约定地点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小文家人随即报警。

阿龙几次变换交钱地点,最后约定小文的家人把600元现金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口左侧垃圾桶里。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一、学习目标1.了解能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2.知道诉讼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3.明确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会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评价任务1.知道怎样与侵权行为作斗争。

2.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中学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鸣叫起来,再次通过仍然鸣叫。

随后,小华被保安带到一边询问,并强迫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

(1)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2)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提示:(1)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小华的名誉权。

非经法定程序批准,非由执法人员执行,任何人不得对他人进行搜身。

1/8(2)帮助小华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框善用法律(二)自主预习1.填空(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公证处、。

(3)受到非法侵害,除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也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的任何一个机关、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

(4)诉讼是在参与下,依照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诉讼俗称。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4)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包括我们在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利益、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

2/8。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 法不可违课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 法不可违课件
第五课 做守法 的公民 (shǒu fǎ)
第1课时(kèshí) 法不可违
第一页,共三十七页。
李某的朋友连某欲借其房产证抵押贷款。李某的房本已抵 押给别人贷款,连某便提出按其房本原样再伪造一本,李某碍 于情面帮其伪造房产证抵押给赵某。赵某发现其保管的房屋所 有权证系伪造,遂向公安机关报案。随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执
Image
12/10/2021
第三十七页,共三十七页。
第六页,共三十七页。
违法 无 (wéi fǎ) 小事 1.人们行为的底线(dǐ xiàn)是什么? 不违法
(wéi fǎ)
2.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 会的行为。
第七页,共三十七页。
3.违法行为可以(kěyǐ)分为哪几类?
(1)民事(mínshì)违法 行为 (2)行政违法行为 (3)刑事违法行为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七页。
1.警惕(jǐngtì)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我们可能想不到,谎报险情、破坏(pòhuài)铁路封
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的行政违法行为。有的人实施了这些行为,却自以为只 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有的人受到类似侵 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A.①②③
C.①③
B.①③④
D.②④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七页。
3.材料一:2016年9月17日至19日,邢某分别在文昌市东阁镇及 文城镇先后向他人(tārén)贩卖毒品“冰毒”2包及海洛因1包。19
日,公安民警在文林酒店将邢某及一购毒者抓获,当场从邢某身上
缴获净重共11.10克的毒品“冰毒”2包,净重共1.44克的海洛 因6包,从购毒者身上缴获净重共1.03克的“冰毒”4包。近日, 文昌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被告人邢某犯贩卖毒品罪 一案,依法判处邢某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3万元。

【最新】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框 法不可违课件

【最新】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框 法不可违课件

材料解读
材料一:市民王某因酒驾被交警查获,交警大队依据道路 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王某罚款 2 000 元、扣 12 分,并暂扣驾 驶证 6 个月。
材料二:刘某在阳台上玩手机,不慎将手机掉到楼下,被 李某拾走。刘某向李某索要,李某称手机是坏的,已经丢弃, 拒不返还。刘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李某赔偿刘某 手机损失 1 000 元。
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相同点?
重点必背
B1.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__为__规__范__。
B2.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型,违法行为分为___民__事___违 法行为、__行__政____违法行为和__刑__事____违法行为。
2019年5月份总结
●资源上传:5月份上传10817条 打包771套 上班23天 ①模拟试题重点更新区域:如广西、广东、云南、重庆等 ②初中新教材资源进行了优先更新,如历史,语文等(版本以会员学校反馈为主) ③小学新教材资源更新:如部编版语文和政治,小升初的模拟试卷也有所更新。
●会员问题: 1.广东模拟试题 2.补充小升初试题 3.广西模拟试题 4.2017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5.云南中考押题 6.重庆化学押题 7.山西高考模拟 8.初中各科目的备课资源
2019年6月份计划
●资源上传:6月份上传11000条 打包660套 上班22天 ①中考模拟卷的持续更新 ②新改版资源优先更新 ③小学资源小升初试卷优先更新 ●会员问题:解决会员学校需求
◆知识拓展
违法与犯罪的联系是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 罪。区别是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比违法行为严重,犯罪 行为大多数要负刑事责任,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或民 事责任。
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反道德的行为。许多违法行为, 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并非所 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样,有些违反道德 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学生活动4:阅读教材P61“相关链接”
观看视频:“公安部:见义勇为 奖励和保障意见公开 征求” 材料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5: 观看视频《愤怒的小孩》片段,谈谈对自己的启发。
怎样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 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 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 正当权益。 2、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危害 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 灵活的方式作斗争。
(四)应用新知
议一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自己和身边的人做违法的1.如何理解法律? 2.违法行为的分类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民事违法行为的典型表现 2.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少年犯》主题歌)
听完这首歌有何感受?
学生活动5:阅读教材P55“探究与分享”
思考:1.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2.预防犯罪我们应该怎样做?
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1.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杜绝不良行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4.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 防范于未然。
犯罪的基本特征: 1、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2、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 3、应受刑罚处罚性(前两者的必然法律后果)
活动3:观看视频《杭州保姆纵火案罪犯莫焕晶被执行死刑》
思考:莫焕晶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哪些是主刑?哪些是 附加刑?
学生活动4: 讨论:年龄还小,就算犯了罪也不要紧。 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
青少年怎样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做到自觉守法、遇事守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 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RJ上册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3框 善用法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RJ上册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3框 善用法律
来解决。
小莫—可以向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或有关社团等进行投
诉、申诉、申请调解,也可以到人民法院控告继父的虐待行为 (诉讼 途径),鉴于小莫受伤害程度的严重性,最好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 哪种维权方式最正规、最权威?
诉讼
合作探究
探究二 加强自我防范
小周是小区保安。一天,他为抓抢劫犯罪嫌疑人,被摩托车撞 伤,他忍住剧痛将犯罪嫌疑人制服,并将其交给民警。因此,他被 授予“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观点一:小周的做法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我 们应该向他学习。 观点二:如果他在与歹徒搏斗时把歹徒撞伤了,他就不会获得光荣 称号了。
帮助的机关是( C )
A. 家庭、学校、社会、公安机关 B. 父母、老师、公安机关 C. 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D. 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
2. 七年级学生小涵在网上连载自己的原创小说时,无意中发现有人 抄袭了自己的作品并在某著名文学网站上以原创名义进行发表,对
此,小涵可以采取的行动是( C )
➢ 遇到类似情形,你会怎么应对? • 遇到类似情形,我会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维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采取非法方式,更不 能以牙还牙、以恶制恶。 • 我们应学会依法维权。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 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 律维护自己的“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 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 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 张某。小峰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法院,状告他 们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经人民法院审结,小峰 获得1.7万元赔偿。
课堂小结
善 用 法 律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依靠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诉讼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框 法不可违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框 法不可违
37
课堂小结
法律: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行为 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法不可违
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出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
会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种类
行政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
自己怎么做?认识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9
通过上面图片和材料的分析,我们来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景
一 二 三
对社会的危 害程度 较轻
较轻
严重
违反的 承担的法律 所属违法
法律
责任
类别
民法 民事责任 民事违法
行政法 行政制裁 行政违法 刑法 刑事处罚 刑事违法
20
3、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内容
区别(不同点)
名称
违反的 社会危害性 法律后果 实例 法律
16
知识梳理
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法, 它规定对扰乱影剧院等公共场所秩序 的行为予以处罚。
17
新知探究
情景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 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人民法院 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18
知识梳理
我国刑法规定了对抢劫等 四百多种罪的处罚。
(1)开玩笑犯法吗? 如果玩笑触犯到法律底线,
造成社会危害,则犯法。
(2)如果人们无意中犯法,可以原谅吗?
不可原谅。故要求知法懂法。 26
违 法 吗 ?
27
4、身边的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
(1)行政违法行为:谎报险情,破坏 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教案新人教版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法官、律师、当事人等,模拟法庭审判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实践,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法律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法律概念时,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法律规定。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社会问题充满好奇,希望能够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上,他们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来理解抽象的法律概念。学生的学习风格各异,有的喜欢通过阅读理解,有的喜欢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首先,法律的概念和规定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和接受。其次,学生对于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能不够清晰,难以将法律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难以理解遵守法律的义务和责任。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一个真实的法律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教师详细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教师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
-解答疑问: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3.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法律知识判断和处理问题。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学习者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做守法的公民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做守法的公民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用法的人。

②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③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2、能力目标①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

②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③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④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3、知识目标①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法的种类。

②知道犯罪的危害性,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③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④懂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要硬拼,而要智斗。

二、课时3课时教材分析导入:第46页第一段第46页“运用你的经验”:法不可违。

一、法不可违1.法律规范的社会作用①明确告知人们……②法律还告诉人们……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过渡: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

2.违法行为第47页“探究与分享”①含义——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②类别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犯罪)③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第48页行政制裁:行政处分第48页行政处罚第48页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第49页“探究与分享”:违法治安管理的行政违法行为。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①含义,种类②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第49页2.民事违法行为第50页“探究与分享”。

典型的民事侵权行为第51页第一段合同违法行为第51页第二段3.如何遵章守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①要认识……自觉……②要分清……严格遵守……③要依法从事…… 第52页“拓展空间”。

小结:略。

作业第49-52页。

反思:课堂轻松活跃,但真正掌握了的估计不多,下堂课检验一下。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第1课时法不可违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二、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

重点:认清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

难点: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播放视频《人民的名义》(片段),回答:这段视频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这段视频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内容——《法不可违》。

【讲授新课】一、违法无小事1.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回答:(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答案提示:(1)小勤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实施了违法行为。

(2)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小勤可以多了解法律,明确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2.教师: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3.活动一: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和P48相关链接,分小组讨论并回答:(1)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落得什么结果?(2)什么是违法行为?(3)根据这三个案例和教材知识,回答违法行为有哪些类别?答案提示:(1)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赵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影响社会的稳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判断题)1-100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判断题)1-100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判断题)1-100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判断题1.违法行为就是指法律规定禁止做而去做的行为。

(_______)2.法律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来保障实施,具有强制性。

3.青少年要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4.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人民检察院等。

5.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违法行为的三个基本特征6.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7.只有犯罪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会给国家、集体和公民利益造成损失。

()8.网络无限,自由无限。

网络交往不受任何限制,不必遵守道德和法律。

(____)9.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10.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11.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12.知法守法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

13.违反宪法义务的行为都是刑事违法行为。

(____)14.习惯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使我们终身受益。

15.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应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16.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17.八年级学生小于说:“是否以礼待人只是个人的私事,与他人关系不大,更与国家和社会无关”。

(____)18.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19.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20.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为了避免网络的弊端,中学生不要上网,离网络越远越好。

(____)21.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____)22.周五放学回家,中学生小刚看到歹徒正在对自己的同学索要钱财,他想到了道德与法治课上学到的知识,偷偷地记下歹徒的体貌特征,然后拨打110报警…判断:理由:23.判断说理: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法不可违知识点达标试题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法不可违知识点达标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警觉身边的违法行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民事活动。

以下关于民事活动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①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都属于民事活动
②民事活动都由民法来标准
③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标准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④进犯别人民事权利或者者没有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都安县职校学生谭某在其QQ空间发布“都安首例H7N9禽流感在瑶中确诊〞等多篇信息,引起社会恐慌。

都安县HY局网安大队迅速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最终认定谭某造谣,并根据治安管理处分法规定,对谭某进展治安处分。

〔1〕谭某的行为属于何种违法行为?他受到的处分属于什么类型的制裁?
〔2〕上述案例造成的影响有哪些?〔至少两点〕。

部编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公民 第一课时 法不可违 教案

部编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公民 第一课时 法不可违  教案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法律的作用,明确了违法行为的类型,知道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认识到要遵章守法,并为法治国家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课堂练习
1、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以想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③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
为了我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从法律角度分析我们应该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所畏惧,向老聂支付了13.5万元,而剩余的6.4万元本金及利息,小徐又玩起了拖延战术。老聂暗中调查发现,小徐偷偷把财产转移给家人了,而且他还有其他进账,属于有能力履行还款义
务而不履行的那种。
2017年3月28日,老聂再次把小徐起诉至海沧区法院。不过这回,老聂提起的是刑事自诉,要求法院追究小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后,海沧区法院刑庭和执行局的法官多次找小
徐做工作,明确告知其法律后果。(即,根据《刑法》规定,对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小徐一听就慌了,他当即表示要与老聂和解,把剩下的钱都还清。拿到钱后,老聂申请撤回了对小徐的刑事诉讼。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3框 善用法律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3框 善用法律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善用法律知识点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1.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

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我们要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诉讼的含义、特点(1)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2)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3)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知识点二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的责任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但是,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出题点一学会依法维权【例1】下列不属于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专门机构是()A.法律服务所B.居委会C.律师事务所D.法律援助中心【剖析】本题考查对维护权益的法律服务机构的认识。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3框善用法律教案318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3框善用法律教案318

善用法律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依法维权意识,树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阅读教材P57“运用你的经验”2.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3.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提示:依据法律,根据事实。

保安的做法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小华的人身自由和名誉权。

超市的保安不是执法人员,无权搜查他人的身体,其搜身行为损害了小华的人格尊严。

本案中,是由于超市的过错引起报警器鸣叫,保安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小华人身自由和名誉权的行为;主观上明知没有权利搜查而实施搜查行为,因此有过错;保安的行为造成小华人身自由和名誉权受损,且损害和侵权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依照我国民法总则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侵犯消费者自由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教师过渡: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不受侵害,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3课时:善用法律。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一)依法维权1.阅读教材P58“探究与分享”2.为什么王某受到法律的制裁?村民却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示:镜头一中的王某以暴制暴,采取非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镜头二中的农民依据合同法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

3.讨论:两个案件中的当事人同样遇到了法律问题或权益受到了侵害,同样积极维护权利,却是截然不同的维权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学生讨论回答)提示:没有依法维权,按照法律办事。

教师总结:我们应学会依法维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