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古文化常识题”配套检测

合集下载

专题01 断句-2020年高考语文之古诗文阅读必考内容满分冲刺(解析版)

专题01 断句-2020年高考语文之古诗文阅读必考内容满分冲刺(解析版)

专题01文言文阅读断句【必考指津】断句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内容,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句式乃至理解内容的综合能力。

文言文阅读断句已经在多个省市的高考试题中考查多年,全国课标卷从2014年开始考查,至2019年高考,连续考了6年,预测依然是2020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内容。

古书一般没有句读,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

《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辨志”的说法。

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

”也就是给古书断句。

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足见古人高度重视古书的句读。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一足,一只脚。

笔者注),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

尧曰:‘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

故君子曰:‘夔有一,足。

非一足也。

”这个小故事,对于人们认识断句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断句是在充分阅读和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的,文言文阅读过程中断句的基本步骤是:一、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首先要正确判断所要断句的文体。

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传记文,就必须掌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说理文,就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心,再根据中心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系。

总之,断句前,必须把所给文段通读几遍,尽可能把握篇章大意。

白居易一生正直敢言,为民请命,写下了许多现实主义伟大诗篇。

被贬浔阳之后,也写出了揉合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保和”和佛家出世思想的作品。

2020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精选训练专题29【文言文断句】附详析

2020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精选训练专题29【文言文断句】附详析

2020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精选训练专题29【文言文断句】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吾闻治之成也,其源逮下,朝廷正则其官贤,官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敝之革也,其流连上,吏不骫法则官无败事,官尽无败事,则推而广之,朝廷亦无稗政。

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有删改)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B.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C.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D.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

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

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大平未洽者,狱乱之也。

(有删改)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B.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C.正言者/胃之诽镑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D.正言者/谓之诽镑/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020版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案23 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技巧 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案23 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技巧 含解析

练案二十三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技巧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昌国君将五国之兵以攻齐。

齐使触子将,以迎天下之兵于济上。

齐王欲战,使人赴触子,耻而訾之曰:“不战,必划①若类,掘若垄。

”触子苦之欲齐军之败于是以天下兵战战合击金而却之卒北天下兵乘之触子因以一乘去莫知其所不闻其声。

达子又帅其余卒,以军于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于齐王。

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

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甚多。

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选自《吕氏春秋·权勋》,有改动):灭除。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

”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liè)祓除不祥,然后进吊。

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茢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选自韩愈《论佛骨表》) 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于是诸将议上尊号。

马武先进曰:“天下无主如有圣人承敝而起虽仲尼为相孙子为将犹恐无能有益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大王虽执谦退,奈宗庙社稷何!”光武惊曰:“何将军出是言?可斩也!”武曰:“诸将尽然。

”(选自《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 4.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于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选自方孝孺《豫让论》) 5.阅读下面的文字,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

擢明经。

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拜秘书省校书郎,待制翰林。

大历中,李涵持节送崇徽公主于回纥,署晋判官。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版检测:文言文断句题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版检测:文言文断句题

“文言文断句题”配套检测一、“文言文断句题”语段对点练1.用“/”给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诏吏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选自《晏子春秋(外篇)》] 解析:文段记述了晏子借烛邹亡鸟来劝谏齐景公的故事,晏子提出了烛邹的三条“罪状”,故“是罪一也”“是罪二也”“是罪三也”应断开。

参考答案: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参考译文:齐景公喜欢捕鸟,让烛邹管理那些鸟,鸟飞走了。

齐景公十分生气,下令想让官吏杀了他。

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将他的罪状一一列出加以斥责然后杀掉他。

”齐景公说:“好的。

”于是召见烛邹,晏子在齐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烛邹!你是我们君王的养鸟人,却让鸟逃跑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君王为了一只鸟而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

罪状列完了,请杀了他。

”景公说:“不用处死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2.用“/”给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若惟圣罔念,不慎厥终,忘缔构之艰难,谓天命之可恃,忽采椽之恭俭,追雕墙之靡丽,因其基以广之,增其旧而饰之,触类而长,不知止足,人不见德,而劳役是闻,斯为下矣。

譬之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乱,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夫事无可观则人怨人怨则神怒神怒则灾害必生灾害既生则祸乱必作祸乱既作而能以身名全者鲜矣。

(选自《贞观纪要·君道第一》) 解析:文段中,“夫事无可观则人怨”“人怨则神怒”“神怒则灾害必生”等处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可以作为断句的标志。

参考答案:夫事无可观则人怨/人怨则神怒/神怒则灾害必生/灾害既生/则祸乱必作/祸乱既作/而能以身名全者鲜矣参考译文:如果作为君主不认真思考,不慎重考虑他的所作所为的后果,忘记了创业的艰难,一味迷信依赖天命,忽略古圣王恭谨俭朴的美德,(大兴土木,)一味追求靡丽的雕梁画栋,宫殿也在原先的基础上不断扩建、修饰,乐此不疲,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2020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九 文言文阅读 第三节 句式、断句和翻译

2020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九 文言文阅读 第三节 句式、断句和翻译

第三节句式、断句和翻译1.选出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吾属今为之虏矣B.皆好辞而以赋见称C.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D.行将为人所并答案:C2.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是( )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答案:B3.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 A.君何以知燕王B.夫子何哂由也C.夫晋,何厌之有D.何故而至此答案:A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若属皆且为所虏D.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解析:A、B、C是被动句,D是判断句。

答案:D5.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而君幸于赵王B.激于义而死焉者也C.请罪于母,母不许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解析:A、B、D都是被动句,C项是状语后置。

答案:C6.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昔人云:将以有为也C.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齐谐》者,志怪者也解析:A、B、C三项都是省略句,分别在两个“以”和“与”后省略了代词“之”,D 项是判断句。

答案:D7.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B.大王来何操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D.夫晋,何厌之有解析:A项,被动句。

其余三项均为宾语前置。

答案:A8.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之二虫又何知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歌以赠之D.得复见将军于此解析:A、B、C三项都是宾语前置,D项是状语后置。

答案:D9.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覆杯水于坳堂之上B.因击沛公于坐C.以勇气闻于诸侯D.夫晋,何厌之有解析:A、B、C三项都是状语后置,D项是宾语前置。

答案:D10.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大王来何操B.本图宦达C.钩党之捕遍于天下D.而今安在哉解析:A、C、D三项都是宾语前置,B项是判断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文言文断句【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文言文断句【含答案】

文言文断句一、短文断句练习1.用斜线 (/) 给下边的文言文画波涛线部分断句。

(限 6 处 )方望溪修改八家文,屈悔翁改杜诗,人认为妄。

余认为,八家与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频频争辩而不遵其改者要之择摘于字句间虽六经很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其田而耘人之田也。

(选自袁枚《随园诗话》)答案八家与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频频争辩而不遵其改者/要之 /择摘于字句间 /虽六经很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其田而耘人之田也。

2.用斜线 (/) 给下边的文言文画波涛线部分断句。

(限 6 处 )先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神思之谓也。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从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选自刘勰《文心雕龙》 )答案吟咏之间/ 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从前/ 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 /神与物游。

3.用斜线 (/) 给下边的文言文画波涛线部分断句。

(限 6 处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求其因此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可以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节选自韩愈《原毁》)答案古之君子 /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 /故不怠 /轻以约 /故人乐为善。

4.用斜线 (/) 给下边的文言文画波涛线部分断句。

(限 6 处 )编戏犹如缝衣其初则以完整者剪碎此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密切。

一节偶疏,全篇之漏洞出矣。

每编一折,一定前顾数折,后顾数折。

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

照映埋伏,不只照映一人、埋伏一事,凡是此剧中闻名之人、关涉之事,与前今后此所说之话,节节俱要想到,宁使想到而不用,勿使实用而忽之。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答案编戏犹如缝衣/其初则以完整者剪碎/此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 全在针线密切。

2020高三语文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10题附译文答案

2020高三语文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10题附译文答案

2020高三语文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10题附译文答案1.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2.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3.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4.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置思之法因得其玄秘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下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王以为奇进于中国诏举朝能弈者与较又求四方有高手名者敌之皆败。

或言杨靖善弈;时靖以事系狱③,诏释出之。

靖请以盘满贮桃实于前而弈,猴心牵于桃,遂连败。

诏椎杀之。

5.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6.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7.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tī)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8.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9.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10.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阝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尸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参考答案和译文】1.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精练:(4)文言断句(附答案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精练:(4)文言断句(附答案解析)

文言断句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吾闻治之成也,其源逮下,朝廷正则其官贤,官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敝之革也,其流连上,吏不骫法则官无败事,官尽无败事,则推而广之,(有删改)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B.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C.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D.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蒋重珍字良贵,无锡人。

嘉定十六年进士第一。

绍定三年,待命誓川,移文阁门,当路惮之,添差通判镇江府,辞。

会行都火,应诏曰:“……九庙至重,事如生存,而彻小涂大,不防于火之未至……”上读之感动。

它曰星变求言,复申前说。

(有删改)A.古代科举制度中,在礼部主持的殿试中获得“进士第一”者,经皇帝钦点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状元。

B.“当路”既可以指执掌政权,也可以指掌权之人,本文是后者的意思。

C.“诏”指帝王的命令或文告。

D.古人迷信,认为一些自然变化和人世的吉凶祸福有关,把星象的异常变化叫“星变”。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

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

,亡金革之危, 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大平未洽者,狱乱之也。

(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B.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C.正言者/胃之诽镑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D.正言者/谓之诽镑/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020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及理解判断类问题

2020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及理解判断类问题

第十七讲文言文断句及理解判断类问题一、文言文断句类问题【例题】[2019 年全国卷I 真题]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文言文中断句题考察的,是古代汉语学习过程中的基本识读能力,大约相当于古人所说的“”。

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精练:“文言文断句、古文化常识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精练:“文言文断句、古文化常识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文言文断句、古文化常识题”配套检测一、断句、古文化常识专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6分)袁昂,陈郡阳夏人。

累迁秘书丞、黄门侍郎。

丁内忧...。

服未除而从兄彖卒。

昂幼孤,为彖所养,乃制期服。

服阕,除右军邵陵王长史。

永元末,义师至京师,州牧郡守皆望风降款,昂独拒境不受命。

高祖手书喻曰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昂答曰:“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惟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

”六年,征为吏部..尚书,累表陈让,徙为左民尚书,兼右仆射。

十四年,马仙琕破魏军于朐山,诏.权假昂节,往劳军。

大同六年,薨,时年八十。

初,昂临终遗疏,不受赠谥,敕诸子不得立志铭。

复曰:“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

以此阖棺,无惭乡里。

”册谥.曰穆正公。

(选自《梁书·袁昂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B.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C.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D.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解析:选D解答客观型文言断句题,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辨析给出的四个选项的差异,排除干扰项。

本题中,“枝叶”作“安附”的主语,由此可以排除B项和C项。

“同恶不悛”意为“坚持作恶,不肯悔改”,由此可知,“同恶”和“不悛”之间不可断开,故答案为D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内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与古代文化常识》专项精练卷附解析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与古代文化常识》专项精练卷附解析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与古代文化常识》专项精练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6分)袁昂,陈郡阳夏人。

累迁秘书丞、黄门侍郎。

丁内忧...。

服未除而从兄彖卒。

昂幼孤,为彖所养,乃制期服。

服阕,除右军邵陵王长史。

永元末,义师至京师,州牧郡守皆望风降款,昂独拒境不受命。

高祖手书喻曰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昂答曰:“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惟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

”六年,征为吏部..尚书,累表陈让,徙为左民尚书,兼右仆射。

十四年,马仙琕破魏军于朐山,诏.权假昂节,往劳军。

大同六年,薨,时年八十。

初,昂临终遗疏,不受赠谥,敕诸子不得立志铭。

复曰:“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

以此阖棺,无惭乡里。

”册谥.曰穆正公。

(选自《梁书·袁昂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B.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C.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D.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解析:选D解答客观型文言断句题,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辨析给出的四个选项的差异,排除干扰项。

本题中,“枝叶”作“安附”的主语,由此可以排除B项和C项。

“同恶不悛”意为“坚持作恶,不肯悔改”,由此可知,“同恶”和“不悛”之间不可断开,故答案为D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内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202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之“断句和文化常识”练习小卷

202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之“断句和文化常识”练习小卷

新高考语文文言文之“断句和文化常识”练习小卷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

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

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如虞世基等谄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弑.,世基等亦诛。

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无惜尽言。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有删改)1.文中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写出句读字母。

人A欲B自C见D其E形F必G资H明I镜J君K欲L自M知N其O过P 必Q待R忠S臣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弑,杀、杀死,古代专指臣下杀死君主,是专用词汇不能用于普通百姓。

B.再拜,古代礼节,拜两拜,表示恭敬;也做敬辞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C.“若纵之不已”与“沛公已出”(《鸿门宴》)两句中的“已”字含义不同。

D.西域,汉代以后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

十二牧,方三人,出举远方之民。

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举者,以入告乎天子。

天子于其君之朝也,揖而进之,曰:“意朕之政教有不得者与?何其所临之民,有饥寒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举者也?”其君归也,乃召其国大夫告用天子之言。

百姓闻之,皆喜曰:“此诚天子也何居之深远而见我之明也岂可欺哉?”故牧者,所以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也。

是以近者亲之,远者安之。

(节选自《说苑·君道》)3.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此诚A天子也B何C居之深D远E而见F我之明也G岂可H欺哉顷之,使客复来。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追踪检测题《文言文断句类题》附答案详析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追踪检测题《文言文断句类题》附答案详析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追踪检测题《文言文断句类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署南平教谕。

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

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莫敢言时政者。

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帝默然。

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B.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C.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D.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也。

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

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

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

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

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B.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C.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D.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三步第2讲文言断句及文化常识讲义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三步第2讲文言断句及文化常识讲义

第 2 讲文言断句及文化常识文言断句就是根据文言文的实际内容,用标点符号 ( 高考命题要求考生用“ / ”把句子断开 ) 把原文的结构、停顿、语气清晰而准确地再现出来。

文言断句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古代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求考生对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近几年来,全国卷一直采用四选一的形式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题已成为全国卷高考的热点题型。

一、断句的 5 大标志标志一名词、代词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 表示“我” ) 、尔、汝( 女 ) 、公、卿、君、若 ( 表示“你” ) 、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要断开;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要断开。

[ 针对训练 ](2018 ·浙江高考 ) 用“ / ”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

解析:解答本题,可借助于名词和代词进行断句。

语句中的名词( 名词性短语 ) 、代词有“世人”“人”“有疵病者”“其文”“之”“余”,这些词都可以作主语或宾语。

具体分析语境看:“世人”后有动词“见”,作主语;第二个“人”前有动词“动”,作宾语,其后需断开;“有疵病者”后有动词“恶”,作主语,其前应断开;第二个“其文”前有动词“得”,作宾语,其后需断开;“之”前有动词“重”,作宾语,其后需断开;“余”后有动词“得”,作主语,其前应断开。

由此,综合起来判断即可进行断句。

参考答案: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 又其文多指讦/ 有疵病者所恶闻 / 虽得其文 / 不甚重.........之/ 故所弃失居多/ 余止得其两卷..[ 参考译文]世人看到太初官职不能震动人,又加上他的文章多指责批评,有缺点毛病的人讨厌听到,即使得到他的文章,也不很重视它。

2020版高考一轮温习语文新课改省份专用学案第四模块专题一第二编第1讲文言文断句和古文化常识

2020版高考一轮温习语文新课改省份专用学案第四模块专题一第二编第1讲文言文断句和古文化常识

第1讲 文言文断句和古文化常识文言文断句题和古文化常识题都涉及对考生知识文化素养的考查,旨在让考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提高自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这两种题型是近几年的热考题型,考查考生的识记、明白得和推断能力,属于文言文基础能力考查题。

高考文言断句远不像前人断句那么难,一样是选取篇幅不长、内容浅易的文言文,要求考生用“/ ”把句子断开,把原文的结构、停顿、语气清楚而准确地再现出来。

文言断句需要学生综合把握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常识,同时还要求学生对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近几年全国卷对文言断句的考查一直采纳四选一的形式,文言断句是文言文考查的热点。

一、何处把句断——“6点”最关键 名词和代词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假设(表示“你”)、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和代词若是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若是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教材例如]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今 入 关 财 物 无 所 取 妇 女 无 所 幸 此 其 志 不 在 小 吾 令 人 望 其 气皆 为 龙 虎 成 五 采 此 天 子 气 也(《鸿门宴》)技法演示:句中“关”“财物”“妇女”“此”“吾”“气”“龙虎”“五采”“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开。

参考答案: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应用体验]1.(2018·浙江高考)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世 人 见 太 初 官 职 不 能 动 人 又 其 文 多 指 讦 有 疵 病 者 所 恶 闻 虽得 其 文 不 甚 重 之 故 所 弃 失 居 多 余 止 得 其 两 卷 。

在同州又得其所为《落款记》,今集而序之。

解析:解答此题,可借助于名词和代词进行断句。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第二编第1讲文言文断句和古文化常识课件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第二编第1讲文言文断句和古文化常识课件

参考答案: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 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参考译文:世人看到太初官职不能震动人,又加上他的文章多 指责批评,有缺点毛病的人讨厌听到,即使得到他的文章,也 不很重视它。所以丢弃遗失的占多数,我只得了他的两卷。在 同州又得到他写的《题名记》,现在集在一起,为它作序。
应用体验
2.(2016·全国卷Ⅰ,改编)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
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 政 有 能 声 盗 悉 窜 他 境 至 夜 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 吾 境 不 藏 盗 殆 从 者 之 廋 耳 索 之 果 然 公亮明练文 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句式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 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也”等; 反 问 句 , 如 “ 不 亦 …… 乎 ”“ 孰 与 …… 乎 ”“ 其 …… 乎 ”“ 安 …… 哉 ”“ 何 …… 为 ” 等 ; 被 动 句 , 如 “ 为 …… 所 ……”“ 受 …… 于 ……”“ 见 …… 于 ……” 等 ; 固 定 句 , 如 “如……何”“况……乎”“何……为”等。但是,文言文中常 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阻碍学生正确断句。因此,学生必须依据 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准确做出判断。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
知 之 对 曰 臣 尝 有罪 窃 计 欲 亡 走 燕 臣 舍 人 相 如
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技法演示:对话词“曰”在文中反复出现,并且“曰”前均有 说话者,利用“曰”字可以断开三处,对话词“问”后可以断开, 再结合前面所讲的据名词和代词断句,其他也可断开。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断句》练习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断句》练习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断句》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

父恢,为南海太守。

祐年十二,随从到官。

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领①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昔马援以薏苡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恢乃止。

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

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祐辞谢而已,守志如初。

(选自《后汉书·吴祐传》,有删改) 【注】①领:通“岭”。

②薏苡:一种禾本科植物。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大人逾越五领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B.今大人逾越五领/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C.今大人逾越五领/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D.今大人逾越五领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答案:B解析:答题时,首先,疏通语句句意,初步排除任意点断语意紧密相连的词语的选项,“其”不能放在句末,“其俗”衔接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故可排除A、C两项。

其次,根据固定句式“为……所……”和对举形式“上……下……”,可排除D项。

故选B。

【参考译文】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

父亲吴恢,任南海太守。

吴祐十二岁时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

父亲想烤竹简刻经书,吴祐劝道:“现在父亲越过五岭,远在海边,这里风俗简陋,但旧时有许多珠宝珍奇,上被国家猜疑,下被诸侯寄望。

如果把书写成,恐怕要用两辆车来载运。

从前马援因为运回薏苡招致毁谤,这是容易让人产生嫌疑的事情,前代的贤人对此也是十分慎重的。

”吴恢于是就不写书了。

吴祐二十岁时,父亲去世,生活十分贫困,却不接受别人的馈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断句、古文化常识题”配套检测一、断句、古文化常识专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6分)袁昂,陈郡阳夏人。

累迁秘书丞、黄门侍郎。

丁内忧...。

服未除而从兄彖卒。

昂幼孤,为彖所养,乃制期服。

服阕,除右军邵陵王长史。

永元末,义师至京师,州牧郡守皆望风降款,昂独拒境不受命。

高祖手书喻曰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昂答曰:“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惟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

”六年,征为吏部..尚书,累表陈让,徙为左民尚书,兼右仆射。

十四年,马仙琕破魏军于朐山,诏.权假昂节,往劳军。

大同六年,薨,时年八十。

初,昂临终遗疏,不受赠谥,敕诸子不得立志铭。

复曰:“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

以此阖棺,无惭乡里。

”册谥.曰穆正公。

(选自《梁书·袁昂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B.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C.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D.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解析:选D解答客观型文言断句题,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辨析给出的四个选项的差异,排除干扰项。

本题中,“枝叶”作“安附”的主语,由此可以排除B项和C项。

“同恶不悛”意为“坚持作恶,不肯悔改”,由此可知,“同恶”和“不悛”之间不可断开,故答案为D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内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B.吏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诏”是指帝王的命令或文告,常见的表达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制、诰、敕、谕等。

D.谥,是他人给予死者的一种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

解析:选B吏部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武官由兵部掌管,科举由礼部掌管。

参考译文:袁昂,陈郡阳夏人。

多次升迁后任秘书丞、黄门侍郎。

后来他母亲去世。

丧服未脱而堂兄袁彖又去世了。

袁昂幼时父亲离世,他被袁彖抚养长大,于是他为袁彖穿丧服。

服丧期满,袁昂被任命为右军邵陵王长史。

永元末年,义师攻至京师,州牧郡守都望风而降,袁昂独自在境内抗拒不接受(义师的)命令。

高祖亲笔写信晓谕他说:“树根已倾斜,枝叶还能依附哪里?还不如迅速转变改换图谋,自己招来更多的福报,进则远离祸害保全自身,退则长守高官厚禄。

如果坚持作恶,不肯悔改,大军到达,诛灭三族。

”袁昂回信说:“拿别人的俸禄,却在某一日忽然忘记这件事(而向敌人投降),不仅众人的议论认为不可以,恐怕您也鄙视这个做法。

”六年,高祖征召他任吏部尚书,袁昂多次上表辞让,被调任为左民尚书,兼右仆射。

十四年,马仙琕在朐山打败魏军,高祖下诏命袁昂暂代皇帝持节,前往犒劳军队。

大同六年,袁昂去世,时年八十岁。

当初,袁昂在临终时留下书信说,不要接受追赠官职和谥号,并告诫儿子们不得为他立墓志铭。

又说:“我脱去布衣做官,不期望能够富贵,庆幸蒙受不同一般的恩泽,终于能够保全了门户。

因此盖棺,无愧于乡人了。

”朝廷给予他的谥号为穆正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4题。

(6分)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

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

孔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

”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

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四年,迁司门员外郎。

被病假满,诏不绝奉。

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

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

”及成,果精简。

(选自《宋史·李觉传》,有删改)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B.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C.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D.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解析:选C“谒”指拜谒,“毕”是“结束”的意思,“谒文宣王毕”是指拜谒文宣王结束,句意完整,应在“毕”后断开,排除A项和D项。

“讲坐”是指在座位上讲学的人,“左右”是指左右侍臣,不能作“讲坐”的宾语,而应作下句的主语,故“左右”前要断开,排除B项。

选C项。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记》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

B.绯鱼,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

唐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宋代因袭之。

C.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D.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

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

解析:选A《礼记》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参考译文:李觉字仲明,本是京兆长安人。

朝廷的军队出征燕蓟时,命令李觉安排运送京东各州的粮草到幽州。

孔维推荐李觉,认为他有学问,李觉升迁为《礼记》博士,赏赐绯袍和鱼符袋(五品以上官职)。

端拱元年春天,刚让学官讲学,李觉首先参与了。

宋太宗驾临国子监拜谒文宣王结束,登上辇轿要从西门出去,回头看见有人在座位上讲学,左右侍臣说李觉正在聚集门徒讲授经书,皇上就召来李觉,让他对着自己讲学。

李觉说:“陛下驾驭着六龙,我怎么敢随便登上讲席呢。

”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下诏令李觉讲解《周易》中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

李觉于是讲述天地感应相通、君臣相合的思想,皇上非常高兴,特意赏赐他百匹布帛。

淳化四年,升任司门员外郎。

遭受疾病,病假期满后,皇上下诏不断绝他的俸禄。

后来去世。

李觉多次上书谈论时务,阐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件大事,宋太宗赞许他写得详细齐备,让人把奏章送交史馆。

李觉的性格刚强坚毅、聪慧敏锐,曾经和秘阁校理吴淑等人一同考核开封府的秋赋举人,谈及计算雉兔首足的方法,李觉说:“这个方法太烦琐,我能使计算变得简易。

”等到方法出来后,果然精练简便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6题。

(6分)贾逵,真定藁城人。

隶拱圣为卒,至殿前班副都知。

初,逵少孤,厚赂继父,得其母奉以归。

至是,以母老辞,不许,而赐母冠帔..散处边关,..。

徙并代路,专主管麟府军马。

熟户苦于寇略,逵差度远近,聚为二十七堡,次第相望,自是害乃息。

一夕烽火屡发左右白当起逵卧不应旦而谓人曰此必妄也脱有警可夜出乎徐问之果边人烛遗物也都城西南水暴溢,注安上门,都水监以急变闻。

英宗遣逵督护,亟囊土塞门,水乃止。

议者欲穴堤以泄其势,逵请观水所行,谕居民徙高避水,然后决之。

军校营城外者,每常朝..,即未晓启门钥,或辍朝失报,启钥如平时。

逵言:“禁城当谨启闭,不宜凭报者。

”乃冶铁铸“常朝”字,俾持以示信。

元丰初,拜建武军节度使。

数月而卒,年六十九。

赠侍中,谥曰武恪..。

(选自《宋史·贾逵传》,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夕/烽火屡发左右/白当起/逵卧不应/旦而谓人曰/此必妄也/脱有警/可夜出乎/徐问之/果边人烛遗物也/B.一夕/烽火屡发/左右白当起/逵卧不应/旦而谓人曰/此必妄也/脱有警/可夜出乎/徐问之果/边人烛遗物也/C.一夕/烽火屡发/左右白当起/逵卧不应/旦而谓人曰/此必妄也/脱有警/可夜出乎/徐问之/果边人烛遗物也/D.一夕/烽火屡发左右/白当起/逵卧不应/旦而谓人曰/此必妄也/脱有警/可夜出乎/徐问之果/边人烛遗物也/解析:选C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作答。

“烽火屡发”意为“烽火多次发出信号”,句意完整,而“左右”为名词,意为身边的侍从,作“白当起”的主语,故“左右”前应断开,排除A、D两项。

“徐问之”中“之”作宾语,“徐问之”句意完整,“果”意为“果然”,作“边人烛遗物也”的状语,故“果”前应断开,排除B项。

选C项。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冠帔是中国古代妇女的一种服饰,皇帝赐贾逵母亲冠帔以表示恩宠。

B.熟户指臣属于宋、接受宋朝统治的蕃落,反之则为“生户”。

C.常朝指臣子对皇帝的一般的朝见,文中指军校有特权,可随时朝见皇帝。

D.武恪是贾逵的谥号,代表朝廷对贾逵生前建立军功和为人谨慎的肯定。

解析:选C C项,“文中指军校有特权,可随时朝见皇帝”错误,文中所说的军校并无特权。

参考译文:贾逵,真定藁城人。

隶属拱圣军为士卒,官至殿前班副都知。

起初,贾逵年少时父亲去世,他把大量财物赠送给继父,把他的母亲接回来奉养。

到这时,他因为母亲年老而辞官,没有被朝廷允许,朝廷赐给他母亲帽子和披肩。

调到并代路,专门主管麟府的军马。

熟户分散居住在边关,被敌寇的抢掠害苦,贾逵按照远近加以衡量选择,使他们聚成二十七堡,依次相望,从此灾害才停止。

一天晚上,烽火多次发出信号,左右的人说应当起兵,贾逵躺着不答应。

天亮之后对人说:“这一定是假的。

如果有警报,可以在晚上发兵吗?”慢慢地查问这件事,果然是边地的人在烧遗弃的东西。

都城的西南部水暴涨溢出,注入安上门,都水监因情况紧急向朝廷奏报。

宋英宗派贾逵去督察,迅速用口袋盛土塞住大门,水才被止住。

议论的人想在大堤上挖洞来倾泻水势,贾逵请求观察水的走向,告诉居民移到高处避水,这样之后才把堤穴打开。

军校在城外驻营的,每次定期朝见,在天不亮时打开门锁,有时停止上朝而未通报,却还像平时一样打开门锁。

贾逵说:“禁城应当谨慎开关大门,不应该依靠通报的人。

”于是炼铁铸成“常朝”的字样,让通报人拿着以作信符。

元丰初年,被任为建武军节度使。

几个月后去世,享年六十九岁。

朝廷追赠他为侍中,谥号武恪。

二、高考仿真综合练(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19分)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

幼孤.。

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

喜书,多所通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