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汉宫秋_在历史叙事上的创造与延伸_李真瑜
明代杂剧《汉宫秋》中的历史典故及时代背景分析
明代杂剧《汉宫秋》中的历史典故及时代背景分析介绍《汉宫秋》是明代杂剧作家郑燮创作的一部历史题材戏剧作品。
该剧以西汉刘恒和武安侯甄氏之间的爱情故事为基础,揭示了权谋斗争、宫廷阴谋以及君王与臣子之间复杂关系。
本文将详细分析《汉宫秋》中涉及到的历史典故,并探讨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历史典故解读孝文帝与元后在《汉宫秋》中,孝文帝和元后是重要角色。
据历史记载,孝文帝刘恒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明主,他推行了辨服功臣、改革法制、提倡节俭等政策。
而孝文帝与元后的夫妻关系也起到了很大影响力。
元后甄氏是西汉初始崛起过程中,曾经扮演着重要角色。
西川马超之乱在剧中,西川马超之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历史典故。
西川在《汉宫秋》中代表一种叛变,决心以武力来争夺政权。
这个情节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权力的渴望和争夺,并以剧情表现出不同阶级和人物之间的深深矛盾。
曹操与刘备之争《汉宫秋》中也涉及到了曹操与刘备之间的斗争。
这个历史典故通过剧中人物的命运展示出各方势力之间密切纠葛、明争暗斗的情景。
曹操和刘备代表着两股不同的势力,在《汉宫秋》中成为了时代背景下复杂关系和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
时代背景分析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比较动荡、社会发展比较快速的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反映了社会乱象和政治局势变化。
而《汉宫秋》作为明代杂剧,无疑也承载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复杂问题的抒发。
官僚体制带来的权谋斗争在明代,官僚体制非常庞大,各级官员之间的利益纠葛,以及权力斗争屡屡发生。
《汉宫秋》中展现出的宫廷内外阴谋和权谋斗争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封建礼教与妇女地位明代封建社会对于礼教的重视使得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定位较低。
《汉宫秋》中描绘了元后作为一名妇女,在皇帝面前持续奋斗、为自己和家族寻求保护等情节,既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妇女造成的束缚,也表现出元后及其他角色为争取自身权益进行努力的形象。
社会动荡与人民苦难明代时期,社会变革频繁,农民起义和战乱不断。
《汉宫秋》通过剧中牵涉到曹操与刘备之间的夺权斗争,展示了全球百姓遭受到一些特定政治事件引起苦难困扰这种普遍社会背景。
古代戏曲赏析汉宫秋中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古代戏曲赏析汉宫秋中的历史与文化意义古代中国戏曲作为一项重要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中,《汉宫秋》作为一出经典的历史剧目,展现了古代宫廷中丰富多彩的秋季生活。
通过对《汉宫秋》的赏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宫廷文化,并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一、《汉宫秋》的历史背景《汉宫秋》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个主题,以西汉宫廷为背景,展现了汉武帝时期宫廷内外勾心斗角、情感纠葛的情节。
该剧以历史为基础,融入了一些虚构元素,使其更具戏剧性和艺术性。
二、《汉宫秋》中的古代宫廷生活《汉宫秋》通过剧中人物和情节,展示了古代宫廷中丰富多彩的秋季生活。
在这个季节里,宫廷内外都会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如秋祭和祈福等。
同时,宫廷里的人们也会有各种文娱活动,如赏月、品茗、弈棋和观戏等。
三、《汉宫秋》的文化意义1. 历史意义:《汉宫秋》作为具有历史背景的戏曲作品,对于了解古代宫廷文化和社会制度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
通过剧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宫廷中的阶级结构、礼制规范以及宫廷政治等方面的情况。
2. 文化价值:《汉宫秋》所展示的古代宫廷文化和生活方式,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态度。
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从而使人们在欣赏戏曲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古代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
3. 人性思考:《汉宫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现了宫廷内外人们的欲望、矛盾和情感纠结。
通过对这些人性的描绘,戏曲作品引发了观众们对于权力、情感和人性的思考,令人深思。
四、古代戏曲在当代社会的价值1. 传承经典:作为一项古老的艺术形式,古代戏曲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通过对经典戏曲作品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 文化交流:戏曲作为中国的独特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文化交流价值。
通过国内外的演出和赏析,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代戏曲,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
3. 精神追求:古代戏曲所展示的深厚情感和人性思考,是当代社会的大众精神追求。
赏析元曲:关汉卿《汉宫秋》
赏析元曲:关汉卿《汉宫秋》北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开篇便以“人中有丘壑,然后有词章。
若夫《典论》之类,岂足多数哉?然千古秀才,终难当《王右军》之赋;何者?其人可访。
乃关、应两人丹青逼真画面呢。
“哀号摧肝肺,万里驱曹军。
”这首《王右军之赋》,以其悲壮的氛围和磅礴的笔墨,让这首文章成为了一首不可磨灭的传世名篇。
《汉宫秋》是由元代文学家关汉卿所创作的一首琵琶曲。
此篇词章以叙述了北汉宫的秋天景色为中心,笔者在此文章中试图通过笔墨的运用,展现出中国古代文学的多样性及其内涵。
《汉宫秋》一文选取的是嫦娥奔月的传说做題材,通過對於主人公唐明皇的描寫,以及描述她思念夫君,无法入眠的画面描写,以及形容被巍巍高山以及闻名世界的长城所穿插等等。
以至于这篇曲子在历史上被赋予了“场面大、手笔大”的特点。
首先,《汉宫秋》采用了华丽的辞藻和声韵来体现整篇曲子的气氛。
比如“山原旦春晚充夜,半殿仙姬散珠簪。
“这一段词句之间所运用的平仄抑扬使得词章的节奏感大幅度加强。
再如“高木无阴,外有长城万里闻名,有你的这里都不重,可是我心中的你一点也返不起。
”在这里作者通过对于唐明皇思念夫君以及失眠这个状态的形容使得读者感到阵阵心酸。
同时,有一定声韵的使用,使得这篇曲子更具空灵的美感。
其次,《汉宫秋》在描写场景时采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
例如,“秋月寒于故国月”一句通过对比形象来表达主人公思乡之情。
又如“夜深不吟、宫关锁”一句,通过夜深和锁门的描写,使得整个宫殿显露出荒凉的氛围。
这些描写手法不仅增添了曲子的层次感,也更好地展示了元曲的独特魅力。
最后,关汉卿在《汉宫秋》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对景来表达主题。
比如通过对比夫君与长城的形象,一方面表达出主人公对夫君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也展现了长城宏伟壮观的景色。
同时,他还通过对夜晚和白天的描写、对山原和玉楼的对称等手法来体现曲子的悬念性和层次感。
综上所述,关汉卿的《汉宫秋》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独特的元曲。
古代戏曲赏析汉宫秋
古代戏曲赏析汉宫秋汉宫秋是一部古代戏曲作品,它展现了古代宫廷中丰富多彩的秋季景观和宫廷生活。
该剧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主题吸引了广大观众,并成为中国戏曲瑰宝之一。
下面将从剧情、音乐和舞蹈等方面来赏析汉宫秋。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汉宫秋》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宫廷生活图景。
整个剧中以汉代宫廷为背景,通过生动的对话和精彩的表演展示了古代皇室的日常生活。
从皇帝和嫔妃们的私生活到宫廷内政事务的处理,每个角色都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观众可以通过欣赏该剧,了解到古代宫廷的繁华与尊严。
其次,音乐在《汉宫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剧中的音乐曲调悠扬,旋律优美,能够与剧情相呼应,增加戏剧的氛围。
不同的场景和情节都有相应的音乐伴奏,让观众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
此外,该剧中的音乐还通过打击乐器和乐队的演奏,为观众呈现了宫廷的庄严和华丽。
另外,舞蹈也是《汉宫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剧中通过舞蹈展现了古代宫廷女性的婀娜多姿和优雅风采。
舞蹈动作流畅,富有韵律感,展示了古代女性的仪态和修养。
特别是在描绘秋天的场景中,舞蹈更是通过舞姿的起伏和扭动,生动地表现出秋天的丰收和自然之美。
总体来说,《汉宫秋》通过其精巧的剧情、悦耳的音乐以及瑰丽的舞蹈,成功地刻画出了古代宫廷中的秋季景观和生活画卷。
观众通过欣赏该剧可以感受到古代宫廷的独特魅力,并对古代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该剧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扇了解古代历史的窗口,带领观众回到那个辉煌的时代。
总之,《汉宫秋》是一部古代戏曲作品,通过其精彩的剧情、优美的音乐和出色的舞蹈,成功地展现了古代宫廷中的秋季景观和生活。
观众在欣赏该剧的过程中,能够领略到古代宫廷的繁华与尊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该剧不仅具有观赏性,更是一部让人思考和感悟的作品,值得广大观众深入品味。
古代戏剧作品《汉宫秋》读书报告
古代戏剧作品《汉宫秋》读书报告《汉宫秋》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戏剧作品,描绘了汉朝宫廷中嫔妃们的生活和情感纠葛。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阅读和研究,我深受感动,对于古代文学作品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下面将从作品的主题、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汉宫秋》以“宫廷生活”为主题,通过描绘汉朝宫廷中嫔妃们的遭遇和心路历程,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勇气、坚韧以及面对爱情和权力的抉择。
作品以宫廷为背景,通过对嫔妃的塑造,展现了弱者在权力和利益面前所面临的困惑和挣扎,引发了我对于历史中女性价值观的思考。
该剧情节曲折而扣人心弦,通过一系列的冲突和矛盾,使故事更加丰满,引发读者的强烈阅读兴趣。
从皇帝与各妃子的关系、各自的斗争手段,到嫔妃们的情感纠葛,无不展现了权力的腐败和个人的欲望。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各具特点。
比如主角“崔慧心”,她是一个智慧聪明、足智多谋的妃子,凭借过人的智慧和慧心处理了许多宫廷的复杂关系,成为了众多妃子中最受宠爱的。
她展现出的坚韧和智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代女性的力量。
此外,作品还通过对其他妃子的塑造,展现了她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嫉妒心态。
例如,妃子“李玉”比较妒忌崔慧心,不断出谋划策试图排挤她,给整个故事增添了更多的复杂与火花。
通过阅读《汉宫秋》,我不仅对古代宫廷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冲突和命运抉择。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我沉浸于其中,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的宫廷之中。
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力。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情节的安排和人物的塑造,使得整个故事生动而有力地展现出了古代女性在宫廷中的悲欢离合。
总的来说,古代戏剧作品《汉宫秋》以其主题的独特性和情节的生动性打动了我,使我更加着迷于古代文学作品。
通过对作品中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研究,我对于古代女性的价值观和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部戏剧作品将会一直陪伴在我心中,激励我不断追求对古代文学的探索和研究。
关汉卿杂剧创作的概况
关汉卿杂剧创作的概况
关汉卿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戏剧家和文学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杂剧创作家之一。
他的创作以杂剧为主,将诗歌、音乐、舞蹈、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于一体,展现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的情节,对后世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主要集中在《窦娥冤》、《汉宫秋》、《紫钗记》、《西华山》等四大名剧上。
这些作品以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为蓝本,以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冲突为主线,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性。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讲述了唐朝宰相窦禹钧之妻窦娥被诬陷的故事。
该剧通过窦娥的坚贞不屈和对正义的追求,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女性的压迫,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
《汉宫秋》是关汉卿为了纪念王昭君而创作的作品,讲述了王昭君被逼嫁给匈奴的故事。
该剧以王昭君的坚贞和对家国的忠诚为主线,表达了对家国情怀和婚姻不幸的控诉,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残酷。
《紫钗记》是关汉卿的另一部经典作品,描写了明代宰相杨廷和之女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该剧以杨玉环的聪明和机智、杨廷和的儒雅和智慧为特色,展示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人物的形象,对社会风尚和人物
性格进行了深入揭示。
《西华山》是关汉卿的最后一部杂剧作品,以文天祥在流亡途中经过西华山的经历为主线,表现了文天祥的忠诚和爱国情怀。
该剧展现了明代末年的动荡和文天祥的坚定信念,对时代背景和人物形象进行了生动刻画。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感人的剧情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影响了后世的戏剧创作,成为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他的创作对于后来的戏曲创作家和文艺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简述《汉宫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简述《汉宫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汉宫秋》是马致远著名的历史剧,写汉元帝和王昭君的故事。
但作者并未拘于史实,而是根据自己的现实感受和主观感情,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
作品改变汉元帝主动将王昭君赐给呼韩邪单于的历史事实,突出毛延寿卖国投敌,唆便匈奴出兵威胁,强行索取王昭君,最后王昭君在汉蕃交界处投江自杀。
将汉朝的‚和亲‛之举视为国家衰弱的象征,写历史兴亡之感,借昭君之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揭示了汉元帝昏庸软弱、贪淫好色的真面目。
当然,把汉元帝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天子,确是有意无意的美化。
此剧主要通过内容的精心安排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国家安危,竟只靠一个弱女子出塞和亲来维系,她的悲剧也是民族的悲剧,是对昏君、庸臣和卖国者的抗议。
从具体的艺术表现说,作者在剧中用了许多声情并茂的唱词表现汉元帝失去昭君时的离别之恨和思念之苦,意境优美,音节嘹亮跌宕,字字含情,苍凉凄楚,极富艺术感染力。
【转载】元杂剧赏鉴:《汉宫秋》马致远
【转载】元杂剧赏鉴:《汉宫秋》马致远《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这是⼀个抒情悲剧,主要写汉元帝对王昭君的深情厚爱,对权奸的⽆⽐憎恶,以及对忠⾂良将的思念。
全剧⽤爱国还是误国,抑或叛国,这⼀思想红线贯穿始终,构成为⼀个统⼀的艺术整体。
(⼀)《西京杂记》中有⼀段关于照君出塞和番的记载,说的是汉元帝时宫妃极多,不能⼀⼀相见,元帝便命画⼯把宫妃画成图形,按照图形召幸。
许多宫妃⽤五万甚⾄⼗万⾦钱贿赂画⼯,只有王嫱不肯贿赂,所以见不了君王之⾯。
匈奴王派⼈向元帝求婚,元帝按图形所画,决定派王嫱(昭君)前往匈奴和亲。
到了动⾝的那⼀天,元帝召见昭君,发现昭君容貌为后宫第⼀,⽽且善于应对,举⽌婉雅,元帝后悔不该派昭君和番。
但要对匈奴国讲信⽤,便不再更换他⼈。
事后元帝追查此事,把画⼯全赶出宫去了,没收画⼯家资巨万。
画⼯中有⼀⼈便是杜陵的⽑延寿。
《汉宫秋》作者对昭君出塞的故事进⾏了根本改造,⽤古⼈酒杯,浇⾃⼰块垒,表现马致远⾃⼰的爱国民族情绪。
当然作者既⽤元帝之名,也并⾮完全“出师⽆名”。
⾸先,元帝时汉朝已历⼗代,中央集权削弱,权奸势重,险象丛⽣;汉元帝⼀反汉宣帝“霸”、“王”之道杂⽤,⽽采⽤儒学治国。
这些情况在剧中都有反映。
其次,《汉宫秋》中爱国主义主题和历史上昭君和番所起的爱国进步作⽤相⼀致。
历史上昭君出塞的原因是匈奴呼韩邪单于主动归汉称婿,汉元帝以后宫王嫱赐之,结束了⾃武帝以来与匈奴的连年战争,使⼈民得以休养⽣息。
当然没有汉武帝时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也就不会有呼韩邪单于的主动归汉;⽽呼韩邪单于主动归汉称婿,也不必象关⽻对待孙权求婿那样断然拒绝,招致汉匈不睦。
经过楚汉相争,⼈民需要安定,汉初与匈奴和亲符合⼈民愿望;但匈奴却视汉为软弱可欺,越来越骄横,不断侵扰边郡,劫掠⼈⼝畜产,在汉朝国⼒强盛时,汉武帝向匈奴发动反侵略战争也符合⼈民过和平安定⽣活的愿望。
经过对匈奴连年战争,⼀⽅⾯巩固了边界安宁,使匈奴⼒量衰竭,不敢犯汉。
马致远汉宫秋名词解释
马致远汉宫秋名词解释
汉宫秋名词解释:
元代杂剧剧本。
马致远撰。
写王昭君出塞故事。
取材《汉书·元帝纪》《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以及《西京杂记》等史籍、笔记。
是马致远根据自身生活感受,针对宋、金灭亡的历史教训,在历史记载和传说的基础上,重新结撰的着名剧作。
它以王昭君的故事,谴责了汉统治者在外族欺凌时的昏庸腐朽,贪生怕死,屈辱苟安的罪恶;歌颂了王昭君的爱国主义精神。
剧中突出塑造了王昭君的美好形象。
剧本结构精巧,重点突出,曲词具有鲜明的意境美和音乐美。
《汉宫秋》对后世戏曲有很大影响。
明代《和戎记》《青记》《昭君出塞》及许多地方戏里的昭君戏,都是在其基础上产生的。
《汉宫秋》对史实的改写与创新
《汉宫秋》对史实的改写与创新作者:周安若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2期【摘要】《汉宫秋》以昭君出塞的历史事实为蓝本,讲述了汉元帝与王昭君凄婉的爱情故事。
它在收获了后世极大赞誉的同时,也与正史有着诸多出入,一反先前历史故事改编戏剧的传统。
本文意在以《汉宫秋》为例,探讨涉及史实的元杂剧剧本创作特点。
【关键词】汉宫秋;史实;改写;原因《汉宫秋》是马致远所作的元杂剧,也是元曲四大悲剧之一。
它以昭君出塞的历史事实为蓝本,讲述了汉元帝与王昭君凄婉的爱情故事,成为昭君戏的典范,为后世描写王昭君的文学作品提供了参考和示范。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
公元前45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同西汉结好,立下“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勿得相诈相攻”(《汉书·匈奴传》)的约定,并三次进长安,向汉元帝提出和亲之请。
王昭君听闻后主动请求出塞和亲,并在到达匈奴后被封“宁胡阏氏”,为汉朝和匈奴带来了长久的和平。
史书中记载的昭君出塞,最初出现于《汉书》。
《汉书·元帝纪》载:“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
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向)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陲)长无兵革之事。
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汉书·匈奴传》也有提及:“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
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
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
”之后《后汉书·南匈奴传》中补充了昭君出塞的故事情节,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传奇性,也为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增添了悲剧色彩——“昭君字嫱,南郡人也。
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
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
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生二子。
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汉宫秋赏析
汉宫秋赏析
《汉宫秋》主要描写了汉元帝对王昭君的爱情,同时,又写出了王昭君对祖国的感情,并把这两方面的描写交织在一起。
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昏庸、腐败、无能、荒淫、自大的揭露,也表达了对伟大爱国者王昭君的赞美。
《汉宫秋》用历史故事作了形象的比喻,把一个宫廷乃至一个国家比作一艘船,把皇帝比作船长,把朝中大臣比作船员,把辅国机构比作船舵,把国家比作一艘船,通过这样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封建社会中皇权和妃权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于皇权的否定。
马致远的《汉宫秋》以《汉书·元帝纪》中的记载为基本情节,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渲染方面,采用了漫画式的笔法,往往通过寥寥数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勾勒出活灵活现的戏剧性效果。
在戏剧冲突方面,《汉宫秋》主要围绕汉元帝、王昭君和文武官僚展开,以汉元帝和王昭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塑造了一组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构造了一系列矛盾冲突。
在语言特色方面,马致远的《汉宫秋》主要采用清丽峭拔的词风,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同时,剧本的主旨也通过优美的文词和动人的曲辞传达出来,表现了作者在戏剧创作中高超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马致远的《汉宫秋》是一部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戏剧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论马致远汉宫秋对历史叙事的继承与超越
论马致远汉宫秋对历史叙事的继承与超越马致远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历史小说作家,他的作品《汉宫秋》被广大读者所熟知。
这部小说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故事,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设定,展现出对历史叙事的继承与超越。
本文将探讨马致远在《汉宫秋》中对历史叙事的方式和意义。
首先,马致远在《汉宫秋》中继承了中国传统历史叙事的方式。
他采用了明代小说的常见手法,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马致远深入挖掘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且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话,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形象和思想。
例如,在《汉宫秋》中,马致远通过描写嬴政的聪明才智和周幽王的软弱无能,使读者对这两个人物有了深入的了解。
这种对历史人物的刻画,使得故事更加具有可信度和吸引力。
其次,马致远在《汉宫秋》中超越了传统历史叙事的范式。
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解读和赋予历史人物以新的意义,使得小说更富有时代感和思想深度。
例如,在小说中,马致远对嬴政的形象进行了重新解读,强调了他作为一位伟大统治者的责任和担当。
通过这种方式,马致远使得读者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历史事件和人物,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此外,马致远在《汉宫秋》中还采用了多元化的叙事手法,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他巧妙地运用了回忆、夸张、对比等手法,增加了故事的张力和感染力。
例如,在描写嬴政成为秦始皇的过程中,马致远通过回溯嬴政少年时期的经历,展现了他从懵懂少年成长为伟大君主的过程。
这样的叙事方式,使得读者更加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人物的命运和成长。
马致远的《汉宫秋》不仅是一部传统历史小说,更是对历史叙事方式的继承与超越。
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和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解读,展现了对历史叙事的独特见解。
同时,马致远的多样化叙事手法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通过对《汉宫秋》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经典作品,同时也能对历史叙事的发展和变化有所思考。
试析《汉宫秋》的创作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感受
试析《汉宫秋》的创作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感受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
关于昭君出塞的史实,载于《汉书》的《元帝纪》、《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传》。
东汉以后,历代都有题咏昭君之作,比较值得注意的有托名王嫱写的《昭君怨》、石崇的《王昭君辞》、《西京杂记》所载《王嫱》以及唐代的《昭君变文》等。
作家根据现实需要对这一历史题材进行了艺术改造,寄寓着作者对历史的认识和对现实的感受,使之成为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悲剧。
具体说来,马致远是通过以下几点文学创作方法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感受:
(1)改变了戏剧发生的历史背景
按照历史形势,汉强胡弱,《汉宫秋》却改变了胡汉之间的力量对比,把汉朝写成软弱无力、任由异族欺压的政权。
作者虽然写到君臣、民族之间的矛盾,但着重抒写的,却是家国衰败之痛,是在乱世中失去美好生活而生发的那种困惑、悲凉的人生感受。
(2)虚构了一个贪贿的中大夫兼画师毛延寿,并把他塑造成奸臣的形象
在马致远笔下,汉朝的文武百官都是一批“干请了皇家俸”,却不能“安社稷,定戈矛”的废物。
他们平时“山呼万岁,舞蹈扬尘”,一旦有事,便互相推搪,“似箭穿着雁口,没个人敢咳嗽”。
总之,文恬武嬉,招致了政权的衰败。
(3)创造性的改造了故事情节
马致远将王昭君直到出塞前才得以与元帝见面,改为两人此前已相遇且成为了一见钟情的爱侣,并虚构了他们从相遇、热恋到生死离别的爱情悲剧,昭君最后投江殉国。
他对王昭君所做的从出身到投江殉国的一系列精心改动,为描写汉元帝和王昭君的爱情悲剧和塑造一个既悲且壮的昭君形象作了多方面的铺垫。
浅析马致远《汉宫秋》的突出点
浅析马致远《汉宫秋》的突出点摘要:《汉宫秋》是元代著名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
他借“昭君和番”的历史事实,并对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加以改动和虚构,加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全剧把汉匈之间的民族斗争喻以宋元时期的社会现实,深化了主题,使全剧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感。
马致远还反常的提出了“误国者不是女人,而是庸臣”的新思想,从而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笔。
关键词:《汉宫秋》;“昭君和番”;主题;误国《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汉宫秋》是元杂剧著名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是一部在历史上有过广泛影响的著作。
《汉宫秋》取材于西汉元帝时期的“昭君和番”的历史事实,但作者没有拘泥于历史事实的细节,而是在内容上作了大胆的改动和巨大的独创,使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别有风貌。
马致远还机智而巧妙的把自己的创作激情深深的融汇其中,淋漓尽致却有不动声色地传达出作者本人的创作意图。
更提出了有悖传统的新思想,使读者读后深受启迪,留恋往返。
一、主题的深化马致远对“昭君和番”的历史事实进行了多元化的改造,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某些历史真实的细节,增添了不少虚构成分。
但马致远毕竟不是在写一部史书,他写的是一部历史剧。
所谓历史剧就是要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并由此达到借鉴历史的作用,那马致远对汉朝的历史如此的改动和虚构,他的动机何在呢?他想要读者从中借鉴到什么呢?这就要从马致远所处的时代出发。
马致远生活在蒙古统治者继灭金之后,不断挥师南下最终灭亡南宋的时期,也就是说马致远是南宋的遗民。
所以,他看到了和听到了不少元军入侵南宋的暴行,感受到了江南人民和南宋君臣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
更为严重的是元朝统一后,蒙古统治者为了防范汉人,加强统治,把全国各族人民分成了四类。
将汉人和南人置于了社会的最底层,大力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元代文人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蒙古统治者还把人的职业分成了十等。
文人的地位只介于娼妓之下,乞丐之上,那文人的悲惨更是可想而知了。
_汉宫秋_在历史叙事上的创造与延伸_李真瑜
2006年第2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 .2,2006 第25卷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General No .100(总100期)(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25 收稿日期:2005-12-02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历史题材创作和改编中的重大问题研究》(04J ZD0035)。
作者简介:李真瑜(1955—),男,山东牟平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①《西京杂记》是葛洪伪托刘歆作,记述西汉人物轶事,也涉及宫室制度、风俗习惯、衣饰器物,虽然带有怪异色彩,但在行文上更接近史笔,所以笔者将之看成是野史,而不是小说。
《汉宫秋》:在历史叙事上的创造与延伸李真瑜,房春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昭君故事的史传书写、民间传说和文人歌咏构成了昭君故事的“历史叙事”。
马致远创作《汉宫秋》的时候,对“历史叙事”有吸收,有改造,作了大胆的超越。
但他的超越不是随意的,而是从现实的时代要求出发,抓住古与今的契合点,使之既符合艺术规律,又实现借古讽今的目的,成为一部富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悲剧。
这一改编的成功给现今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和改编以很好的启示。
关键词:汉宫秋;昭君故事;历史叙事;戏曲叙事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920(2006)02-0091-05 王昭君是西汉元帝的宫人,竟宁元年(前33)被遣出塞和亲。
此后,以她的故事为题材的诗歌、乐曲、舞蹈、小说、戏曲相继问世。
生活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各自按照自己的时代感受和审美意识,再现昭君风貌,写下了一篇篇独具风采的篇章。
元代马致远的《汉宫秋》无疑是其中优秀的作品之一。
时间已经证明,这是一部具有典范意义的历史剧作品。
那么它成功的原因何在?其成功的原因对现今的历史题材的创作与改编有哪些有益的启示?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元代四大悲剧之一《汉宫秋》简介
元代四大悲剧之一《汉宫秋》简介《汉宫秋》的主角是汉元帝。
作品通过他对文武大臣的谴责和自我叹息来剖析这次事件。
作为一国之主,他连自己的妃子也不能保护,以致演成一幕生离死别的悲剧。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宫秋》为元·马致远作的历史剧。
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写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
全剧四折一楔子。
《后汉书·南匈奴传》是这样记载的:“昭君字嫱,南郡人也。
"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
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生二子。
及呼韩邪死,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由此可见,王昭君是主动要求出塞的,而她之所以甘愿远嫁匈奴的原因是“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也就是由于入宫很长时间了,却一直没有得到皇上召见的机会,因而心生悲怨,于是决定出塞。
这其中没有提到任何画工、画像的事情,更没有提到毛延寿的事情,在《汉书》、《后汉书》的其他章节中也没有提到此事。
画工毛延寿的事情只是在《西京杂记》、《乐府古题要解》等典籍中开始被提及,然后在诗词、传奇、戏曲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描绘叙述,但在正史中却一直没有记载,因而所谓昭君被毛延寿所害之事并不可信。
马致远的《汉宫秋》显然不是取材于正史,而是在《王昭君变文》的基础上,汲取历代笔记小说、文人诗篇和民间讲唱文学的成就,然后确定自己的创作意图,构思剧本的情节和人物的。
《汉宫秋》还别出心裁地把汉元帝作为全剧的主人公,并把发生这场爱情悲剧的根源,也归结到他的身上来。
这一点,对于深化作品的主题,对于启发人们深入思考金元之际国内民族斗争的历史性变化,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汉宫秋》还特别创造了王昭君在番汉交界处舍身殉难的情节。
《汉宫秋》的悲剧探究
《汉宫秋》的悲剧探究内容摘要:元代杂剧,从题材内容的性质角度看,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我们国近代戏曲研究的创始人王国维是运用国外悲喜剧理论衡量评价我国古代戏曲的第一人。
解放后,著名的中国戏曲研究专家王季思先生通过深入的探究、鉴别和比较,选出了我国戏曲中最优秀的十大悲剧和十大戏剧。
①《汉宫秋》作为十大悲剧之一,其悲剧色彩的典范意义不言而喻。
本文主要从意象、人物、结构、语言四方面探究马致远《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的悲剧性。
关键词:悲剧性意象人物结构语言一、意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即以“景语”来表达情感。
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戏曲创作的焦点,其中梦、雁、秋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意象。
幽梦,往往给文学作品带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味。
《汉宫秋》中共记叙了两次梦境,第一个梦境是昭君出生时,母亲梦到“月光入怀,复坠于地”。
“古人谓之上天之使,属阴,为群阴之精。
于人事,与曰为天子相对,是妃后、大臣、诸侯之象”。
“月光入怀”预兆了昭君成人后会得到君王宠幸为妃之事,而“复坠于地”又为昭君远嫁匈奴,自尽而亡的命运之线埋下伏笔。
第二个梦境是昭君和番投江后,汉元帝于秋风中孤枕思昭君,不得相见而于梦中相会,梦境短暂简单,昭君来去匆匆,真情难抒。
好梦不长,梦醒后便传来昭君的死讯,相思未解,忧愁延长。
幽梦的描述带来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和神秘色彩,使整个剧目意蕴深远,余韵无穷。
雁的意象蕴含了爱情的悲剧意蕴与命运悲剧意蕴。
全剧中跟雁有关的细节有很多处。
戏剧一开始便营造了秋天肃杀的氛围,大雁由北向南,而昭君却由南向北,昭君与雁对比,更加惆怅。
第二折中,有两处隐晦地提到雁声:元帝不舍昭君和亲时说自己“似箭穿着雁口”,“盼得一雁横秋”。
“雁口”比喻大臣的不敢言说,而“一雁横秋”则表达了不舍与相思之情。
第三折中写道孤雁之声“唱道伫①摘自:《古典戏剧基本解读》,人民武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明代杂剧《汉宫秋》的文化背景
明代杂剧《汉宫秋》的文化背景引言明代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汉宫秋》作为一部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作品,在当时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汉宫秋》的文化背景,以及其在明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明代社会与文化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而辉煌的时期,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明朝建立后,国家开始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推动社会稳定和发展。
此外,明代也是中国古典戏曲的黄金时期,出现了众多优秀的戏曲剧种。
杂剧在明代社会中的地位杂剧作为一种较为通俗、娱乐性强的戏曲形式,在明代社会中非常受欢迎。
它以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方式表达人们对社会问题和思想观念的关注,并能直接触动观众的情感。
杂剧逐渐成为明代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娱乐形式,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
《汉宫秋》的创作与背景《汉宫秋》是明代著名杂剧剧作家关汉卿所创作的一部作品。
该剧以前汉宣帝、武帝和昭烈皇后之间的爱情纠葛为主线,表达了对于封建礼教束缚下个体感情命运的失落和悲愤。
在明代社会中,封建礼教对于个体命运有着巨大的影响,而《汉宫秋》则揭示了这一现象并引发了观众们对于爱情与婚姻、人性与道德等问题的思考。
《汉宫秋》所反映的社会风貌通过对《汉宫秋》这一杂剧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及话语交锋等方面的分析,可以获得一些对明代社会风貌的了解。
例如,《汉宫秋》中描绘了封建社会中男女之间由外力干预导致的不幸离合,以及婚姻制度对女性的束缚等问题。
这些情节反映出当时社会礼教对个体命运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观众们对于封建社会理念的质疑与思考。
结论明代杂剧《汉宫秋》作为一部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作品,通过揭示封建礼教对于个体命运的影响以及关注人性和道德等问题,成为了明代社会中备受瞩目的话题。
它不仅在艺术上获得了成功,同时也在社会上引发了重要的讨论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2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 .2,2006 第25卷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General No .100(总100期)(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25 收稿日期:2005-12-02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历史题材创作和改编中的重大问题研究》(04J ZD0035)。
作者简介:李真瑜(1955—),男,山东牟平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①《西京杂记》是葛洪伪托刘歆作,记述西汉人物轶事,也涉及宫室制度、风俗习惯、衣饰器物,虽然带有怪异色彩,但在行文上更接近史笔,所以笔者将之看成是野史,而不是小说。
《汉宫秋》:在历史叙事上的创造与延伸李真瑜,房春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昭君故事的史传书写、民间传说和文人歌咏构成了昭君故事的“历史叙事”。
马致远创作《汉宫秋》的时候,对“历史叙事”有吸收,有改造,作了大胆的超越。
但他的超越不是随意的,而是从现实的时代要求出发,抓住古与今的契合点,使之既符合艺术规律,又实现借古讽今的目的,成为一部富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悲剧。
这一改编的成功给现今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和改编以很好的启示。
关键词:汉宫秋;昭君故事;历史叙事;戏曲叙事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920(2006)02-0091-05 王昭君是西汉元帝的宫人,竟宁元年(前33)被遣出塞和亲。
此后,以她的故事为题材的诗歌、乐曲、舞蹈、小说、戏曲相继问世。
生活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各自按照自己的时代感受和审美意识,再现昭君风貌,写下了一篇篇独具风采的篇章。
元代马致远的《汉宫秋》无疑是其中优秀的作品之一。
时间已经证明,这是一部具有典范意义的历史剧作品。
那么它成功的原因何在?其成功的原因对现今的历史题材的创作与改编有哪些有益的启示?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母题原型:关于昭君故事的历史叙事在马致远创作杂剧《汉宫秋》以前,昭君故事就已经广泛流传,不仅见于正史、野史,而且见于民间传说和文人歌咏。
由于民间传说和文人歌咏的介入,昭君故事在流传中有了很大的演变,呈现出与历史本事不同的面貌。
笔者以为,无论是昭君故事的历史事实,还是其历史演变,都是昭君故事的历史流传,而且后者由于流传已久,后来居上,已经掩盖了正史、野史中人物(主要指昭君和汉元帝)的本来面貌,等于重构了昭君故事的叙事话语。
因此,这两者都应该看成是昭君故事的“历史叙事”。
为了更方便地描述这一“历史叙事”,笔者将之分为史传书写和民间叙事两部分来加以探讨。
关于昭君故事的史传书写,正史有《汉书》和《后汉书》,野史有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①。
《汉书·元帝纪》载:“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
诏曰:匈奴……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向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
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嫱)为阏氏。
”[1](卷九)《汉书·匈奴传》也记载云:“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
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
”[1](卷九十四下)这是昭君故事的原来面目,昭君不是元帝的妃子,而只是个待诏;她是在汉匈和亲的历史背景下,作为礼物赐给匈奴呼韩邪单于的。
范晔的《后汉书·南匈奴传》丰富了这一故事的内容和悲剧色彩,但基本事迹未变:“昭君字嫱,南郡人也。
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
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悚动左右。
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2](卷八十九)它与《汉书》的记载相比,增加了对昭君美丽容颜的描写和昭君“积悲怨”而负气“求行”的情节,虽说极为简略,却勾勒出了昭君的基本形象和性格,为后人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故其后作为野史的《西京杂记》,关于昭君故事的记载更为丰富和曲折: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
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
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
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
及去,召见。
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
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
乃穷案其事,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
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
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好丑,不逮延寿……同日弃市。
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3](卷二)这是关于昭君故事的野史记载,它的成书比《后汉书》要早,虽然未被正史吸纳,但由于其符合叙事逻辑,通过添加画工毛延寿等点破美人图的情节而解释了昭君“不得见御,积悲怨”的原因,因而获得了普遍的认同,后世的文人作家们基本上都认为是实有其事的。
可以看出,正史和野史的记载尽管简略,却很完整地勾勒出了昭君故事的轮廓:元帝选妃而使画工图形,画工索贿未遂而点破美人图。
昭君不得见御而积悲怨,匈奴求美和亲,昭君负气应召愿嫁与匈奴。
元帝见其貌美而悔之,不肯失信而与之,故杀死画工以泄愤。
昭君故事就是这样在史传叙事中逐渐成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叙事话语。
很显然,这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昭君容貌极美,却由于小人作祟而得不到皇上的宠幸,这很容易引起经常生活在失意中的广大民众的共鸣和同情。
因此,昭君故事没有成为僵死在史书里的化石,却在民间叙事里得到了进一步的流传和发展。
昭君故事在汉代就引起了当时民众的深切同情。
①从《乐府诗集》中的《昭君怨》[4](卷五十九)开始,咏叹昭君出塞的作品一直层出不穷,除了民歌外,东汉蔡邕,西晋石崇,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和王安石都曾写过咏赞昭君的诗作,从主题上来说,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延寿的,又有讥汉帝不能使画工图貌贤臣而画美人的,纷纷不一;但就内容而言,基本都是在昭君故事原有叙事话语的基础上进行的,大体上并没有改变昭君故事的基本情节,只不过有些篇章在细节上作了一些增饰和补充。
如东汉蔡邕的《琴操》记载昭君到匈奴后因不肯从胡俗嫁前妻之子而吞药自杀;西晋石崇描写了昭君辞汉时的悲伤和到匈奴后的怨恨,希望借大雁的双翼飞回汉家的愿望;白居易之诗作则附会出昭君对汉元帝的依恋之情②,这些都和史传叙事的描写相辅相成,是在认同史传叙事前提下的精彩发挥。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敦煌的《王昭君变文》是昭君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的重大发展。
《变文》一反正史的记载,把元帝时代的民族矛盾的形势描绘为匈奴强大、汉朝虚弱;把昭君出塞看作是朝廷屈辱求和的表现。
其中,叙述了画工图形,单于按图求索,以及昭君到匈奴后因思念乡国,愁肠百结,终不可解,直至愁病身亡等情节。
应该说,《汉宫秋》的故事情节和《王昭君变文》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马致远在创作《汉宫秋》的时候见到过近代才被发现的《王昭君变文》,因而,这并不影响本文后面的关于马致远改造历史叙事的讨论。
以上,本文勾勒了昭君故事的成型过程,它经过史传的书写、民歌的流传和文人的染指而丰满起来,形成了完整的而且较为稳定的叙事话语,为后代的文人们所普遍接受。
因而,这一母题原型也就成了马致远在创作《汉宫秋》时所要处理的“历史叙事”。
二、从心所欲不逾矩:《汉宫秋》对历史叙事的艺术创造马致远在创作《汉宫秋》的时候,所面对的是一个众所周知且耳熟能详的昭君故事,但这个故事完整却不生动,字里行间留下了巨大的空白。
无论是人物形象、矛盾冲突、情节发展还是艺术抒情等方面,都缺乏足够的戏剧性,因此,他在“历史叙事”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想象和虚构,对历史叙事作了颇有成效的再创造,使它适应了戏曲叙事的需要。
其一,是人物形象的改造上。
《汉宫秋》提升了原昭君故事中元帝的配角地位,将这部杂剧编写成一部末本戏。
剧中别出心裁地把汉元帝作为全剧的主人公,并把发生这场爱情悲剧的根源,也归结到他的身上来。
对这一角色的刻画,体现了马致远对历①②白居易《王昭君》诗中有“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的句子。
据《旧唐书·乐志》:“《明君》,汉曲也。
元帝时,匈奴单于入朝,诏以王嫱配之,即昭君也。
及将去,入辞,光彩射人,悚动左右,天子悔焉。
汉人怜其远嫁,为作此歌。
”从“汉人怜其远嫁,为作此歌”来看,昭君故事在汉代就获得了广泛的同情。
史叙事的出色的再创造才能。
“谁贡和亲策,千秋污简编”[5](卷七百四十九),作为一个昏庸君王,元帝一直是“历史叙事”中被嘲讽的对象,而《汉宫秋》却以他真挚动人的爱情故事,深深赢得了观众对他的同情和怜悯。
他对昭君的温柔多情与他在治理国家社稷上的平庸无能,构成了复杂而又和谐的整体,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很明显,马致远的《汉宫秋》吸收了历史上另外一个家喻户晓的“唐明皇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并运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将之移到了汉元帝和王昭君的身上。
第一折中的汉元帝为“后宫寂寞”而发愁,这无疑和“汉皇纵色思倾国”异曲同工;而第四折中的汉元帝思念昭君也显然是唐明皇“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翻版。
而个人的悲剧越深,民族的悲剧就越浓。
他的无奈,是一国之主的无奈;他的相思,是对大好河山的思念。
通过这样的嫁接,不但使元帝的形象生动丰满起来,也达到了借个人的悲剧写国家民族的兴衰的目的。
当然,《汉宫秋》的重心还是在昭君形象的刻画上。
在以往的作品中,多把昭君写成因未得到皇帝的恩幸而自暴自弃,含悲抱怨,自请出塞,把个人恩幸看得高于一切的女子。
而《汉宫秋》中的王昭君则与众不同,她是相貌美丽、品质高洁、独具卓识、能为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尊严而牺牲自己爱情和生命的巾帼英雄。
为了完成这一形象的塑造,马致远首先把《汉书》、《后汉书》中抽象的“良家女”王昭君,改为具体的“务农为业”的“庄农人家”之女。
她虽然出身农家,但却来历不凡,是其母梦月而生,是高洁的月的化身。
因此,当皇帝的宠臣毛延寿向她索贿时,她“自恃容貌,全然不肯”。
为了凸显其傲显贵、鄙权臣的性格,马致远增加了奸臣毛延寿恼羞成怒,把她强选入朝,发入冷宫,使得她“一日承宣入上阳,十年未得见君王”,过着寂寞凄楚、空虚忧闷的生活的描写;为了凸显昭君深明大义的另一面,剧中又虚构了当匈奴逼亲、大兵压境的危急关头,昭君以国事为重,抛闪下个人“闺房之情”,自愿和番,去消受那“胡地风霜”的情节。
为了使昭君形象更符合人物性格发展逻辑,马致远进而再一次改写了历史叙事,增写了昭君不肯入番,投江而死的情节。
为了国家,她自愿献身;对于外侮,她不肯屈服,这正是其形象的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