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人物形象
古诗词的人物形象与心理描写
古诗词的人物形象与心理描写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通过对人物的形象刻画和心理描写,诗人展现了古代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对人性的深刻认识。
本文将从历史中选取几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剖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描写,探讨其意蕴和美学价值。
一、岳阳楼记唐代文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以岳阳楼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思考。
诗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特色。
譬如:“江陵城下又渔舟,又闻子规啼岸危楼。
多少楼台烟雨中,犹忆江南烟雨中。
”这段描写通过“闻子规啼岸危楼”的形象,将岳阳楼独特的环境气氛展现出来,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情感冲击。
同时,达到了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效果。
二、滕王阁序唐代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以滕王阁为背景,描写了滕王的豪情壮志和人生境遇。
在描绘人物形象时,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以凸显滕王的激情和内心矛盾。
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段描述呈现出滕王怀才不遇、志向难伸的内心痛苦,通过景物的映衬,使人们对滕王复杂的情感有了深入的理解。
三、静夜思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以写景和描写自身心理为主线,通过简洁而鲜明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安静夜晚里的人物形象和心理状况。
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通过“床前明月光”这个景物描写,诗人瞬间勾勒出一个人静夜思乡的心理状态。
这种直接而贴切的描写方式,丝毫没有多余的修饰,却能让人产生强烈的感受,对人物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乌衣巷宋代诗人白居易的《乌衣巷》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真实而细腻的刻画,表现了人生百态和沧桑世事。
诗中描绘的人物形象具有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例如:“白发谁家翁,读书种藜藿。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段描述通过白发的翁丈和读书种藜藿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个普通老人的形象,同时还融入了对人性的理解和感悟,以表现人物内心的寂寞和对知音的渴望。
古诗词鉴赏人物形象
首联表达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有自嘲意。“思归客”-是杜甫自谓-因为身在江汉,时刻思归故乡,但-思归而不得 饱含天涯沦落的无限-辛酸。-“乾坤”,即天地。“腐-儒-迂腐的读书人,这里实际是-诗人自指不会迎合世俗。如 说前-句还只是强调诗人飘泊在外的思-乡之心,后一句则将自己在天地间-的渺小孤独感吐露无遗。
二、人物形象鉴赏要领-1.人物形象-分析诗中人物形象的行为、神态、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2.命 模式: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3.答题步骤-一、定位人物的基本 份(将军、隐士、老者、游子-思妇等-二、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外貌仪表、性格-品质等-三、分析所塑造 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或作者借以表-达的感情。
颌联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他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慨叹自己-飘泊无依。不 ,在明月的皎洁和-孤清中,我们又体会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
颈联以“落日”比喻暮年,「-而非写-实。“秋风”句是写实。诗的意境-阔大而深沉,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积-极用世 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尾联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身-虽年老多病,但智慧犹可用,还能-有所作为。
8、第二联将视觉与听觉结合-1分,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 -“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 能得1分“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古诗词鉴赏(一-人物形象
知识储备--形象类型-1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 别》中的形象,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2诗中 造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 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所以,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 统一性的一面。
常见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常见古诗中的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胸怀宽广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舍身保国)、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我国古典诗词常见意象和人物形象
我国古典诗词常见意象和人物形象(一)常见意象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1、抒怀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2、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这首诗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诗句经过“鸟飞绝” “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严寒与孤寂。
而经过“蓑笠翁”“独钓江雪” 勾勒人物,突出了一位拥有坚毅不拔、卓然独立、高傲孤单的品行的人物形象。
君家哪处住 ?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老乡(《长干曲》崔颢)这首诗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刻画了一个热忱大方、聪慧机灵、略显冒昧与羞怯的少女形象。
以自问自答的形式,经过描绘男女青年首次会面时的情形来刻画人物。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顾,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李清照)这首词用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刻画了一个天真贞洁开朗,感情丰富却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把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盖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闯进来的翩翩少年这一动作,一个少女惊异、惊恐、害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
鉴赏指导1答案组成(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点;(3)形象的意义。
简析下边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哪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今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暮年居于绍兴镜湖畔的三山。
1、诗歌描绘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豪形象。
(什么形象)2、诗中人物以前金戈铁骑,驰骋战场,此刻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襟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形象的特点)3、诗歌经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触。
(寄寓的感情)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试简要的剖析“蓑笠翁”的形象。
1、是一个高傲孤单的形象。
(什么形象)2 、诗句经过“鸟飞绝”“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严寒与孤寂。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考点阐释: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人物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学习目标:1、找到分析人物形象的思路、方法。
2、能准确地概括人物形象。
例题引路: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5分〕《江雪》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描写了一个不怕天寒雪大,专心钓鱼的渔翁形象。
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这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方法总结: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把握人物特征。
2、分析人物所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1、什么形象〔概括形象〕2、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析〕3、形象的意义〔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实战演练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答复下列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人物形象古诗词
人物形象古诗词
古诗词就像一个装满各种奇妙人物的大宝藏,每一首诗里都能挖出独特的人物形象呢。
先来说说李白笔下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己。
从这两句诗里,一个自信满满、豪放不羁,觉得自己有着非凡才华,不屑于平凡庸碌生活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啦。
李白这家伙,那是相当的傲娇又潇洒,他觉得自己就不是那种只能在草丛里混日子的小人物,而是要干一番大事业,这种自信简直要冲破纸张。
再看看杜甫写的“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中的自己。
这里的杜甫啊,可怜巴巴的。
一群小屁孩都能欺负他,他年纪大了没力气,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们拿走他的茅草,又气又无奈。
这时候的杜甫就是一个穷困潦倒、年老体弱,还饱受生活磨难的形象。
他满心的愁苦,连小孩子都不把他放在眼里,真是让人忍不住同情。
还有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中的自己。
辛弃疾这大英雄啊,喝醉了还不忘把剑拿出来看看,在梦里都想着回到军营,听着号角声冲锋陷阵呢。
这就塑造了一个壮志未酬、心系沙场,时刻准备着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将领形象。
他的那种渴望战斗、渴望收复失地的情怀,全在这几个字里体现出来了。
再看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自己。
李清照在思念丈夫的时候,人都变得像那秋风中的黄花一样消瘦。
这里就刻画出了一个多愁善感、思念亲人,被孤独和相思折磨得憔悴不堪的女子形象。
她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黄花之中,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她深深的思念和哀怨。
古诗词里的人物形象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不管是诗人自己还是他们笔下的其他人,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让我们透过千年的时光,还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呢。
诗歌人物形象
兰州一中模拟) (2010兰州一中模拟) 兰州一中模拟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条娟娟净, 红蕖冉冉香。 风含翠条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入手,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入手,对“狂夫”这一形象进行赏析。 狂夫”这一形象进行赏析。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优美景致的描写,表现了“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优美景致的描写,表现了“狂 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后半部分则借对“狂夫” 夫”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后半部分则借对“狂夫” 潦倒生计的描述,凸显出“狂夫”的狂傲之气。。 潦倒生计的描述,凸显出“狂夫”的狂傲之气。。 赏心悦目之景与可悲可叹之事, 狂夫” 赏心悦目之景与可悲可叹之事,将“狂夫”这一形 象刻画得立体鲜活起来。 象刻画得立体鲜活起来。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 吟留别》 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 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 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 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 称的写法。 称的写法。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 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 诗中的“ 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 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 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 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 有时又是同一的, 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 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 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 中的渔翁, 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 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古诗常见的人物形象
古诗常见的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李白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杜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隐者形象:陶渊明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苏轼5.矢志报国,愤世嫉俗:屈原、陆游6.保卫边塞,热爱和平:王昌龄7.别离之情,思念故乡: 张若虚8.爱恨情长:秦观古诗常见的物体形象:1.送别:柳:惜别,故乡,愁绪长亭:惜别,离愁别绪酒:排忧解愁,祝福2.思乡:月:团圆,分离,离愁别绪,传情鸿雁:思乡,思家,羁旅伤感代指书信捣衣:游子思乡3.爱情类:红豆:相思,莲子:情深似海4.战争:楼兰,玉门关,柳营,羌笛,长城,投笔从戎,请缨5.其他,浮云,梅子,骏马,丁香,杨花,乌鸦6.五柳:隐者,五柳先生陶渊明7.东离:隐居8.渔樵:归隐二.表达技巧1.表达手法:比兴,赋(工笔细描),象征,联想想象,用典(借古讽今,解雇抒怀),意象,言理,2.修辞手法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2)比拟(拟人,拟物)3)借代(部分代替整体,具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本身)4)夸大,缩小5)对偶6)排比7)设问8)反问9)反复10)双关11)互文12)叠词13)用典3.表达方式1.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暗示抒情,托物言志)3.正面渲染和侧面烘托4.衬托(正衬和反衬)5.虚实结合6.动静结合7.正面与侧面结合8.三面结合9.细节描写10.白描,工笔细描4.结构技巧1.开宗明义2.开头悬念3.伏笔和照应4.对比5.结尾表志6.欲扬先抑7.以小见大8.重章叠句三.古诗词常见情感1.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2.反映离乱3.同情人民的疾苦4.担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5.穷兵黩du武2.建功报国1.立业2.保家卫国3.山河沦丧4.壮志难酬5.抒发理想3.思想怀人1.羁旅愁死2.思乡年幼3.边关思乡4.闺妇思绪4.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2.和情深意切的勉励5.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和田园的悠闲2.惜盛今衰3.借古讽今4.青春流逝的伤感5.仕途失意6.告慰平生四.观点态度1.同情2.褒扬3.贬斥4.厌恶5.冷漠五.语言风格平淡自然,委婉含蓄,简洁洗练,华丽工整,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放,沉郁顿挫,悲壮慷慨,乐观旷达常见答题策略: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意境?2.作者是如何描写景物的?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有何作用?一.1.描绘图景画面2.氛围特点3.思想感情二.1.写景的顺序:高低、远近、内外、整体局部、俯视和仰望、远眺和近睹2.描写景色的角度:声形色兼具使得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和谐感,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3.写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三.1.渲染气氛、烘托心情2.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和环境3.衬托任务的气节和品质、性格4.奠定感情基调5.为下文做铺垫6.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古诗词的人物形象
古诗词的人物形象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哲学、文学等诸多领域相互渗透。
在众多的古诗词作品中,人物形象是其中一大特色,他们或英俊潇洒,或温婉可人,或刚强正直,或阴险狡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人物形象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密不可分,让读者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一、李白——飞天之士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他的诗中常常描写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和自然景物,彰显出浪漫主义的情感和豪放不羁的个性。
李白的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他诗中所描绘的自己,他是一位不羁的、狂野的、飞天的诗人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将进酒》这首诗,诗中描述了李白喝酒的场景,他的形象就类似于飞天之士,“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种自由、奔放、不受拘束的状态,是李白形象的一个重要侧面。
二、杜甫——大气磅礴杜甫是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素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多切实反映社会的丑陋和人民的苦难,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倾向。
杜甫的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他的豁达、大气、慷慨、爱民的性格上。
比如,《登高》这首诗,整篇诗中有一种崇高的情怀,表现出杜甫的博大胸怀和高尚人格,“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特别是这首诗的题目“登高”,意味着杜甫要超越人生的局限,登高望远,探求人生的真谛,这种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也会激励读者。
这些都显示了他的人物性格在诗中的表现。
三、苏轼——情感细腻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被誉为“东坡先生”。
他的诗文以文辞华丽、情感细腻、擅长用典为主要特点。
苏轼的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诗中他对人性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上。
常见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常见古诗中的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胸怀宽广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舍身保国)、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古诗词鉴赏——人物形象
[分析特征]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 3.明作用: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 “剑客”的形象里,借以抒写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
通过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表达的思想情感
通过对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 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时光易逝而壮志难酬的感叹
“身 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游子形象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将士形象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简析上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①[陆游]——抗金英雄
②[胡未灭,鬓先秋]——心系国家,壮志未酬
③[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不受重用
方法四:理解典故识人物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 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人物
古
形诗 词 鉴 象赏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的类型 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3.掌握解答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方法
什么人?
人 物之分类
1、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形象: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傲岸不羁、 蔑视权贵的李白
2、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
古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
• (4)宫女:主要是写宫女百无聊赖的
生活和精神状态。突出宫人之 “怨”。
• • • • 如朱庆馀的《宫词》: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这首诗含蓄地描绘了宫女生活的痛苦。 百花盛开的季节,宫廷的院门却紧紧地关闭, 两个宫女百无聊赖地并立在华美的长廓之下。 她们彼此含情正要说宫廷的情事,却看见前 面站着那只学舌的鹦鹉,吓得不敢作声了。
一、 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
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1)英雄: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 如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 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 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 天阙。 这首词表达了自己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 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塑造了一位爱国主义的英 雄将领的形象。
• (7)征人:这类形象多在边塞诗中出现,有 写得慷慨激昂,也有写的怨恨不平,反战思 归的。 • 如卢纶的《塞下曲(其三)》: •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 本诗描写了威武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 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 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 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所征服。
• (8)悲士:多是写功业难成,报国
无门的感慨。
• • • • • • 如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这首诗写了自己因为谪居僻远之地,孤 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的凄清寂寞之情。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而其中的人物形象更是给予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感共鸣。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人性、情感、人生等主题的思考和表达。
在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往往是通过以物言志、以景寄情的手法得以塑造。
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通过描绘月明星稀的夜晚,把自己与兄弟分隔的孤独之情表达出来。
这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述与人物情感的交融,使诗歌更加韵味深长,让读者对人物形象产生共鸣。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也常常是通过具体的细节和形象描写而得以塑造的。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通过床前明月光的描写,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这种简洁而富有张力的描写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起伏变化。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还常常是通过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所得以塑造的。
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通过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描写,展示了唐朝末年的荒废与堕落。
这种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与思考,把诗歌的意义拓展到了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对历史和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表达,古代诗人们使得诗歌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堆砌,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能够唤起读者内心的共鸣和情感的共振。
这种将人物形象融入诗歌的方式,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情地感受到诗歌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篇1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以下几类:一、怀才不遇、豪放洒脱的形象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抒发了怀才不遇、孤独无依的旷世情怀。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二、忧国忧民、青衫泪湿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这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三、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四、爱民惜才的形象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五、儿女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抒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六、奋发进取的形象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充分表达了年轻时杜甫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旷达胸怀。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如何塑造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如何塑造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以其简洁、深邃的形象描写而著称。
古人通过诗词表达内心情感,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古诗词中,我们能够见证古人对人物形象的丰富描绘,他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人物的特质、情感和命运。
本文将探讨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一、儿女情长般般入诗古诗中最常见的人物形象是男女之间的情感表达。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他们的相遇、相思、相思之苦以及无奈的离别。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描绘月光的明亮和寒冷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这种通过对情感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使得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有感。
二、奇特独特的人物形象古诗词中也塑造了一些奇特独特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常常具有神秘感和幻想色彩。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描述的无足轻重的吟游诗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种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诗人塑造成一个背负命运并无悔的英雄形象,使读者对他产生深深的敬仰。
三、反映社会现实的人物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特点和现实问题。
杜牧的《秋夕》中塑造了贫民的形象,诗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些形象表达了古代社会中底层人民的贫穷和艰辛,使读者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有了更加真实的感受。
四、人物形象与自然景物的融合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经常与自然景物相融合,使形象更具生动感。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別》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通过描述草原的繁荣与枯萎,将人物的遭遇与自然的变化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
总之,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丰富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塑造而成的。
无论是男女之间的情感描写,还是奇特独特的形象,抑或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人物,以及人物与自然景物的融合,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都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情感。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如何展示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如何展示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描绘各种人物形象,既展示了历史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分为历史人物、文人雅士、官场人物、百姓百态等,它们的展示方式各异,既有艳丽绝伦的美好形象,也有艰辛困苦的现实描写。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古诗词的历史人物形象往往通过对其形貌、性格以及行为的描写,展示了不同历史时代的特点。
例如,在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寄邱员外》中,邱员外像是将那个时代“士大夫婚姻的牢靠性和温馨度,发挥到了最大程度”。
这个在唐代官场中相对成功的人物在诗中呈现了他的儒雅和温文尔雅的品质,体现了唐代社会中秩序井然且儒家思想盛行的特点。
此外,古代文人雅士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之一。
他们往往以吟诗作对、吟咏山水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情操。
比如,在宋代文人苏轼的《赤壁赋》中,曹操的形象被描绘为野心家、权谋之士,而岳阳楼上的刘备则是充满英雄气概、志向高远的人物。
通过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描写,苏轼生动地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和对曹操权谋手段的批评。
这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君子风度和忠于良知的价值观。
在古诗词中,官场人物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他们的形象往往是为了揭示官场黑暗和权谋心态。
比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的《五十六骨》一文,通过对官员之间权力斗争的描写,展现了明代官场的险恶和不公。
文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是厚颜无耻、令人鄙视的,这是冯梦龙对当时官场制度的讽刺和批判。
此外,古诗词中还经常出现各种百姓百态的人物形象。
他们生动地展示了恢宏古老的中国文明背景下普通百姓的劳动、生活和情感。
比如,在《诗经》中的《葛覃》中,人物形象是一个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农人,通过对农人的描绘与其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强烈的乡愁。
综上所述,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通过不同的描写手法,展示了不同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的特点。
这些形象既有反映历史背景的,也有对特定时代价值观的批判和表达。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如何展示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人性特征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如何展示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人性特征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描绘各色人物形象,诗人们将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不同人性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一时的描述,更是对当时社会风貌和人性特质的精彩呈现。
本文将通过对古诗词中不同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所彰显的人性特征。
一、贤臣志士的儒雅风骨在古代封建社会中,贤臣志士是一类令人敬佩的人物形象。
他们通常以儒雅风骨为特征,以忠诚、正直、才学等品质示人。
例如,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描绘了杜审言,他是一位忠诚于皇室,博学多才的官员,体现了传统士人的品质和聪明才智。
这样的人物形象向世人传递了儒家思想中的高尚情操和为国家社稷负责的精神。
二、风流才子的浪漫情怀宋词中塑造的风流才子形象则体现了社会背景下的美好生活和文人的浪漫情怀。
这些人物通常具有聪慧的才情、艺术修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苏轼在他的《水调歌头》中描写了一个多情的才子,展示了他优雅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
这种人物形象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士人在宋代物质生活丰富的社会中对内心精神追求的注重。
三、王者贵族的统治与权威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君主和贵族阶层的形象往往表现出他们的统治与权威。
他们通常具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出众的领导才华,以展示他们对政治权力的掌控和社会地位的确立。
例如,南朝梁代文学家陆机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描写了一位贵族君王的画像,不仅形容了他英武的形象,还表达了对国家荣耀的追求。
这类人物形象展示了封建社会中贵族统治阶层对国家的掌控力和权威的塑造。
总结通过对古诗词中不同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在不同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所展示的人性特征。
贤臣志士塑造了儒家思想的高尚情操和为国家社稷负责的精神;风流才子则展现了文人的浪漫情怀和独立追求;王者贵族则表现出他们对权力和统治的追求。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体现了诗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观察和思考,也给后世传递了各种不同的人性特征。
古诗词中的形象类型归纳
古诗词中的形象类型归纳古诗词中的形象类型归纳孔子说:“立象以尽意。
”这里的象,即形象,意则是内容。
诗人借诗词形象抒情言志,诗词形象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
所以鉴赏诗词的形象十分重要,这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诗词形象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一,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也指诗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塑造的形象)。
根据人物特点,常见有下列几种形象:1 隐者:多描绘隐居田园的人物形象,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自然山水的钟情。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的就是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王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则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2 游子:多描绘离家在外的人物形象,表达对亲人故乡的思念,抒写漂泊羁旅的艰辛。
这类形象也称羁人。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了在重阳佳节这天诗人旅居在外,孤身独处,思念亲人之情不能自已;元朝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语言凝炼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人在旅途的疲惫。
3 悲士:多写功业难成,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表达怀才不遇的寂寞愤慨 ,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无人理解的知识分子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词都反映出他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意境与意象
古代诗歌中常有的人物形象、境界与意象一、古代诗歌中常有的人物形象诗中“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怀主人公的形象,其实是“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边几种形象种类:人物形象“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举例剖析“安能摧眉折腰事显贵,使我不得高兴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李傲视显贵、傲岸不羁白淡于荣华、傲视显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显贵、豪迈洒脱、傲岸的形象不羁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若山。
呜心忧天下、伤时感事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其实不只是逗留在的形象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伤时感事的性格。
(1)王维《山居秋暝》。
经过对晚秋节气空山新雨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寄情山川、归隐田园山川风光的喜欢。
的隐者形象(2)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显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政界的憎恶,对田园的喜欢。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英明之主,想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天地茫茫悠悠无穷,不觉伤心得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的形象心却不得发挥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矢志报国、大方愤世如陆游和辛弃疾。
两位诗人的诗词都反应出他们忠君报国,而不被重用的形象的感情。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送别友人、想念故土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形象。
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旁献身旁塞、反对讨伐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塑造了一个体察人民疾苦,反对战争的的形象艺术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分别时的无穷伤心和别后相思的绵绵爱恨情长的形象情义,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附:常用术语不慕显贵、豪迈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伤时感事、寄情山川、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大方愤世、送别友人、想念故土、献身旁塞、反对讨伐、爱恨情长、立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中主人公形象 )
古 典 诗 歌 之 人 物 形 象
静夜思 李白
长干曲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常见问题模式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 公形象? 2、请简要分析该诗的主人公形象 。 3、请简要概括诗人的形象特点。
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 知人论世 ② 关注背景。 ③ 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 、动作、心理。 ④抓诗中所写景物。
牛刀初试
嘴上说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让我们来做做 。。。。。。
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 形象。 •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 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 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 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 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 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 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 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 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 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 象。
阅读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总括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分析
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 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 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 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 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 “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 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 性格。 感情。 总结
常见诗歌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 的形象。
•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 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 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 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 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 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 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 的性格。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 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隐士形象。(第一步 )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 ,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 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第二步)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第三步 )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 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 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 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 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 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 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 《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 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 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 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 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