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课堂教学社会学
课堂教学仪式的社会学分析
课堂教学仪式的社会学分析以《课堂教学仪式的社会学分析》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中国古老的教学体系曾经被誉为“四大发明”之一,其历史悠久,在当今社会仍然被人们深深铭记。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堂教学仪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化。
在此背景下,本文详细地以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课堂教学仪式,以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仪式在社会上的地位和意义。
课堂教学仪式的社会学分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法国的凯勒与彼得布鲁克斯研究了社会学中的行为规范,他们认为行为仪式和行为规范对社会的运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发展,社会学家们对行为仪式的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发现了诸多关于课堂教学仪式的现象,并将它们分析和解释。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仪式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行为仪式,它体现了社会对于教育和学习的重视程度。
首先,课堂教学仪式表明社会高度重视教育,并将其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学的认知范畴中,教育不仅只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培养和发展社会文明的途径,因此社会总体上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并在行为仪式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相应的庆祝和肯定。
其次,课堂教学仪式也体现了社会对于学习的重视。
尽管教育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但是学习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
课堂教学仪式的存在,使学习不再是一件无聊的事情,而是充满了乐趣与激情。
学习通过这一仪式被赋予了一种仪式的气氛,使得学习不再只是一种单调的活动,而是充满了文化意义。
此外,课堂教学仪式还反映了社会对于文明文化的重视。
尽管催生这种仪式的目的是培养和肯定学习与教育,但它同样也提醒人们保持文明礼仪和恰当的言谈举止。
这种仪式也体现了社会对文明礼仪的强调,以及社会核心价值观及文化传统的认可。
最后,课堂教学仪式也反映了社会对秩序的珍视。
这种仪式规定了课堂的秩序,使得学生不敢做出不文明的举动,从而保持了教室的秩序。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视角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视角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10097学校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群活动”,对于这种社群活动的研究,离不开社会学的学科视角。
事实上,我国的课堂教学研究长期以来对于课堂中的许多“社群性问题”一直是既缺理论解释力,又乏实践指导力。
这一状况自八十年代后期、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开始有所变化,但目前尚未见有根本改观。
尽管不少同志对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兴趣日增,且投入诸多精力,但名副其实的课堂教学社会学研究成果依然寥寥无几。
笔者以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们对究竟何谓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尚无充分了解,这既涉及“技术方法”层面,也涉及“研究视角”层面。
而就现阶段而言,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研究视角的确立问题,只有确立了“独特的”研究视角,才有可能体现出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区别于其学科性质的研究的特征。
本文拟从两个层面简述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视角的确立问题,一是问题的设定,二是框架的构建。
一、问题的设定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
问题的设定与其说是研究的前提,莫如说其本身就是整个研究过程的首要环节。
对于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来说,首先要设定一个“社会学的”研究问题。
而在这一点上,很容易出现偏差。
我国迄今为止的课堂教学研究有的是“哲学”思辨的传统、“心理学”探讨的氛围及“教育学”思考的习惯(注:如此表述,并不意味着迄今为止对于课堂教学的“哲学”思辨、“心理学”探讨及“教育学”思考均已十分地道,业已达到很高水平。
),而唯独缺少“社会学”分析的训练。
结果,即便在那些被标称为“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中,所设定的“研究问题”往往也不是“社会学的”,而是哲学的、心理学的或教育学的。
为此,这里就通过与“哲学的”、“心理学的”及“教育学的”问题设定相比较,提出以下三个基本要领。
1.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关注的不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性问题,而是现实性问题对课堂教学问题进行“根本性思考”乃是课堂教学哲学的任务(注:关于对课堂教学的各种范畴与因素进行根本性思考及至对课堂教学理论本身进行“元”水平上的反思的问题,请参见周浩波、迟艳杰著:《教学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大学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分析
大学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分析作者:齐运锋来源:《卷宗》2014年第10期摘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大学课堂教学过程的构成因素、人际互动及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通过分析大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各种社会行为,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本文原刊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月)关键词:大学;课堂;社会学;互动“课堂社会学”,它是“教育社会学”分支学科,最初由美国社会学家沃勒在《教学社会学》(1923)一书中首次运用社会学观点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极为广泛的分析。
在我国对于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由南师大教科院院长吴康宁教授主持的课题组通过实验研究,建立起我国中学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社会学模式,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才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社会学研究,并出版了《课堂教学社会学》。
由于“课堂教学社会学”是“社会学”分支的分支学科,研究时间很短,专家们还在忙于制度的建立和理论的建构,有关该学科理论的应用研究,特别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看待和研究大学课堂教学还具有广泛的前景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大学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属性分析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一个充满活力、高效与优质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中心环节。
从课堂的本质而言,它确实是一个“小社会”。
在这个小社会里,存在着特殊的社会组织——班级与小组;特殊的社会角色——作为权威的教师与有着不同家庭及群体背景的学生;特殊的社会文化——作为“法定文化”的教学内容及作为亚文化的教师文化与学生群体文化;特殊的社会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人际交往;特定的社会规范——课堂规章制度,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各种基本的社会行为。
“社会性”毫无疑问应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属性。
2 大学课堂教学构成要素的社会学分析大学课堂教学与中小学教学既具有共性的一面,也具有特殊性的一面。
《社会学》教案(全套)
《社会学》教案(全套)社会学教案(全套)
教学目标
- 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
- 掌握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 理解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的本质
- 培养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大纲
1. 社会学导论
- 社会学的定义和特点
-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 功能主义理论
- 冲突理论
- 交互主义理论
3. 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 家庭与婚姻制度
- 教育制度与社会流动性- 政治制度与社会秩序- 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
4. 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社会不平等与贫困
- 种族、阶级和性别歧视- 犯罪与社会控制
-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5. 社会学研究实践
- 调查研究方法
- 实地观察和访谈
- 社会统计学和数据分析- 社会学研究的伦理问题
教学方法
- 讲授:介绍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 讨论:开展学生参与讨论,促进思维交流和批判性思考
-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研究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实地考察:参观社会机构和调研现实社会问题
- 小组合作:进行小组项目和研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评估
- 课堂讨论和参与度
- 课后作业和论文
- 期末考试
教学资源
- 课本:《社会学导论》
- 文章和论文:相关社会学研究经典和前沿文章
- 多媒体资料:相关社会学实例和案例信息
以上是《社会学》教案的全套内容,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培养社会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大学课堂教学 中人际 关系 的社会 学分析 强调课堂教学 中的人 际关系并不是什么新课题 ,从社会学 的角度 看,课堂教学过程 不仅是 以知识 的传递和 学习为基轴 的教育过程及 以 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与养成为主线 的发展过程 ,而且是 以人际互动为
中心 的社 会 过 程 。
构成 的。
代特 征 ;2 9 % 同 学 认为 课 堂 教 学 和校 园学 习考 风 氛 围对 自身 价 值观 有 影
长 期 以来 ,在 中 国大 学 的课 堂 上教 师 是 知 识 和 技 能 的传 授 者 ,而 学生是 被动的接受者, 过分 强调知识的传授与技 能的训练,而对受教 育者 的情感因素考虑较少。不少教师在 多年的教 学实 践中形成 了这样 的程式 :上课之前认真备课 ,写好教案,上课 则是执行 教案 的过程 . 教师 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这 是忽视课 堂教学过程 中人际关系 的突 出表现 。这种不注重师生人际关系、知情 分 离的畸形教 育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缺乏生气与乐 趣 ,使师生 的创造力在课堂 中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厌 学、教师厌教 。
程度 明显提 高,这些 因素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社会现实 问题,并不断 提高 自己的实 际能力 。在思想表现上 ,这一阶段正是逻辑思维基本完 善 ,辩 证 思维 快 速 发 展 时 期 ,其 深 刻 性 、独 立 性 、 批 判 性 都 较 中 学 时 期大大 增强了,但 也表现 出一定的不稳定性。总而言之,大学时期正 是独立性 ,创造意识快速发展时期 ,这是我们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 必须高度重视 的。 3 ) 教学 内容:首先,大学的教学 内容在广度、深度及复杂性方面 都大大提高了,大 学是精研 高深学 问的场所 ,是人类知识系统的最前 沿,她所传 授的 内容是能够反 映科学 技术最新 发展的专 门的知识 系 统;其次,高等教 育是一种专 门化 的教育 ,学生毕业后就要在某一专 门领 域从事 实际工作 ,因此 ,其教学 内容与社会生活、社会生产和社 会发展联系密切 ;第三 ,由于学生 的认识能力大大提高 了,留给学生 自己学习与思考部分更多了。 从 以上对大学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特别是对 “ 教师”、 “ 学生” 两个课 堂角色 的分析可 以认为 ,在大学课堂教学 中教师与学生是课堂 教学的双主体 。从分 工上讲 ,教师是主导者和 引导者 ,而学生应是积 极主动 和能动 的参 与者 ,而不应是被 动接受 者和顺从者 。教师 不应 该 也 不 可 能 把 自 己 装 扮 成 一 个 先 知 的 圣 者 ,应 当 允 许 学 生 对 权 威 的 怀疑,充分保持学生 的好奇 心和创造意识 ,并努力使其 向正确方向发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社会学分析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社会学分析摘要:在社会学意义上,课堂不仅是教育活动场所,而且是社会活动场所,课堂教育作为学校教学最重要的手段,更多地综合了社会对个体的需求和期望,在课堂这个具有最简单的社会功能的场所,使学生不断地完善社会角色,而师生的课堂互动是课堂互动行为中最中心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互动行为。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去观察师生课堂互动行为,运用各种策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社会互动;师生课堂互动;社会学分析学校作为一个微型社会,从功能、职责、教育或发展方向来看,是在现实社会指引下设定自己的教育目标和体系,是为培养符合社会角色的人而服务的。
在社会学意义上,课堂不仅是教育活动场所,而且是社会活动场所,课堂教育作为学校教学最重要的手段,更多地综合了社会对个体的需求和期望,在课堂这个具有最简单的社会功能的场所,使学生不断地完善社会角色,而师生的课堂互动是课堂互动行为中最中心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互动行为。
一、几种社会互动的介绍社会互动是社会角色间的相互联系或关系,从互动开始,社会学研究的范围就由个人扩展到了群体甚至更大的社会组织中。
我国社会学者郑杭生认为:“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接近、接触或手势、语言等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相互依赖行为——也可以说相互发生影响性行为的过程。
”[1]课堂互动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构成教学活动的人的要素之间的、通过信息传输而形成具有稳定依赖性关系的教学交往活动。
”[2]课堂互动是一种双向的教学过程,是课堂社会中基本的形态,帕森指出:“自我与他人的交互作用是社会交流中最基本的形态。
”[2]因此可以将课堂互动理解为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师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一种意义发现与意义赋予的过程。
”[3]师生互动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师生交往,指“教师与学生以教育为中心所形成的各种依赖性行为的总称。
”[4]在这种互动中,教师作为已经成熟的社会个体,其智力、理解力和身心发展都比学生更有优势,代表一定的社会力量,而学生作为需要教师指导并进行社会化的个体来说处于一种被指导和影响的地位。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一、本文概述《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环境中的社会学因素及其影响。
本文将首先概述课堂教学的基本社会结构,包括师生互动、学生间的互动以及课堂规则与制度等方面。
随后,文章将探讨课堂教学中的权力关系,包括教师的权威地位以及学生的参与和抵抗行为。
本文还将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不平等现象,如性别、种族和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如何影响学生的教育机会和成果。
通过社会学视角的剖析,本文旨在揭示课堂教学背后的复杂社会动态,为教育实践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考。
二、课堂教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课堂教学社会学是一门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社会因素、社会互动以及社会结构对学习效果影响的学科。
其基本理论主要源自社会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
课堂教学社会学强调社会互动的重要性。
在课堂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社会交往过程。
这种互动过程受到社会角色、社会地位以及社会期望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社会学关注课堂中的社会结构。
课堂作为一个小型的社会系统,存在着明显的社会结构特征,如师生之间的权力关系、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等。
这些社会结构不仅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还对学生的社会认知、情感发展和人格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课堂教学社会学还重视社会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社会因素如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课堂教学社会学致力于揭示这些社会因素如何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来减少社会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课堂教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涵盖了社会互动、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等方面。
这些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思路。
三、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在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中,师生互动是一个核心议题。
这一环节不仅关乎知识的传递,更涉及到社会关系的构建、学生角色的定位以及权力与互动的动态平衡。
教育社会学第五章 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课堂教学
1
课堂教学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可概括为:课堂教学自身社 会系统;课堂教学的社会制约因素;课堂教学的社会功 能;课堂教学的社会学模式。
4
第一节 课堂教学中的时空构成
课堂教学的时空构成似乎只是教师的某些“技术倾 向性”的反映,但从根本上来看,它受制于教师的 价值取向,体现着特定的课堂教学的某些形态。
11
最早研究课堂教学空间构成的教育社会学家是华勒,他从 “课堂生态学”(ecology of classroom)的角度出发,指出 学生对座位的选择具有相对稳定的群体特征,对教师依赖性 过强者与学习积极性高者通常选择前排座位,喜欢捣乱者往 往坐在后排,希望引起教师注意者一般就坐于中排,胆怯者 则贴墙而坐。华勒认为,由此而出现的课堂空间构成对课堂 人际关系具有很大影响。
(2)马蹄形态的课堂空间构成
与教师互动最多的是坐在正对面的学生,坐在最前 面的学生互动最少。
(3)分组形态的课堂空间构成
与教师互动的情形较为复杂,而学生之间的互动最
14
多。
由于在西方国家的学校中,课堂座位大多是学生选择 的结果,因此,他们的研究结果所示学生参与课堂互 动的差异既可能因座位不同所致,也可能是因为选择 不同座位的学生之间本来就在课堂互动积极性方面存 在差异,他们往往是有意识地选择有利于参与互动或 避开互动的座位的。
9
总体而言,我国小学课堂教学时间构成大致可分为 三类:
一是师生互动独占型 即全部时间都用于师生互动; 二是师生互动主导型 即师生互动时间占总时间的70%以上; 三是混合型 即师生互动(也占60%以上)、学生互动及无互动时
间均占一定比例;
10
二、空间构成
课堂教学的空间构成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空间构成可理解为课堂内整个物理环境。
教育社会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社会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社会学的定义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以教育为对象,以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视角为基础,对教育现象、教育制度、教育机会和教育成就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
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 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 教育制度与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 教育的社会阶层和社会流动功能
- 教育机会与教育成就的社会学解释
- 教育与文化、价值观念传承和创新的社会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 实证分析方法
- 问卷调查方法
- 案例研究方法
- 历史研究方法
- 交互式访谈方法
教育社会学分支学科
- 教育文化学
- 教育经济学
- 教育法学
- 教育心理学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意义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于广泛的社会领域都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在教育领域,教育社会学可以为教育科学和教育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性指导,为改进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决策支持;在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教育社会学可以探讨教育在社会变革和政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功能,为社会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结束语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社会学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教育现象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教育社会学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教育社会学,讲义第五章 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课堂教学
第五章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课堂教学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课堂结构第二节课堂中的互动第三节课堂教学和课堂控制学习目标了解关于课堂结构的主要研究成果,联系实际,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结构形态掌握教师处理课堂冲突的管理技巧,并能够利用相关技巧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实际问题了解课堂互动的研究方法明确课堂控制的概念和联系实际,分析如何进行良好的课堂控制第一节课堂的结构1932年《教学社会学》贝尔斯强调对课堂教学的定量分析70年代后,推崇对课堂教学进行定性分析第一方面:课堂教学结构层面的研究第二方面:课堂教学互动过程的分析第三方面:课堂教学和课堂控制问题课堂教学的时空结构,包括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课堂中的角色结构,涉及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角色关系形态一、课堂的时空结构(一)课堂的时间结构第一类:课堂互动时间分配结构的研究,以个体互动为分析单位(英国学者高尔顿的研究、吴康宁的研究)我国小学课堂教学时间第一类:师生互动独占型第二类:师生互动主导型第三类:混合型第二类:关于课堂活动类型时间分配结构的研究主要分析教育用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课堂控制时间的分配结构、学生的学习活动和非学习活动时间分配结构。
第三类:课堂学习内容时间分配的研究课堂教学中不同学科所花费的时间差异以及同一学科不同主题所花费的时间差异。
(二)课堂的空间结构课堂生态学:学生对座位的选择具有相对稳定的群体特征教室不同座位的学生特征、座位安排与完成任务的行为1、传统形态空间构成2、马蹄形态的课堂空间构成3、分组形态的课堂空间秧田型:有利于教室的系统讲授、有利于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分组型、马蹄型则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的相互交往。
二、课堂的角色结构(一)课堂中的学生角色分析教师和研究者对学生课堂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分析学生自己对课堂角色的认识和理解1.学生自身变量的影响学习成绩好坏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不同;性别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探讨男女生参与课堂的不同行为类型。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一、概述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不仅是知识传递和技能培养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互动和个体社会化的关键环境。
社会学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研究,旨在揭示课堂内部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理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何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
本文将对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进行概述,包括其理论背景、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建立在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特别是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组织社会学的相关理论。
这些理论为分析课堂中的社会现象提供了框架和视角,帮助我们理解课堂中的权力关系、角色分配、互动模式等。
研究内容方面,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关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文化、课堂规范等多个方面。
通过深入观察和分析这些社会现象,我们可以揭示它们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的影响,以及它们背后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
在研究方法上,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通常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如观察、访谈、案例研究等。
这些方法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课堂中的具体情境和师生的内心世界,获得丰富的数据和深入的洞见。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方面,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对于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以及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揭示课堂中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我们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和建议,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这一研究也有助于丰富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推动教育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
1. 阐述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社会学的视角:我们需要解释社会学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和方法论,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互动、结构和文化因素。
课堂教学的多维度性:接着,我们将探讨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它还涉及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规范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社会学的贡献:这部分将详细阐述社会学如何为理解课堂教学提供独特的视角,例如通过分析权力关系、社会阶层、性别角色等如何影响教学和学习过程。
第六章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分析
第三节 课堂教学中的时空构成
5、从课堂教学时间构成的“平均状况”及与英国的对比 来看我国课堂教学时间构成: 就教师而言:1、总体时间构成差异不大;2、互动时间 构成上有明显差异; 就学生而言:1、中国学生课堂互 动时间远远多于英国学生;2、中国学生互动主要发生在 师生之间,英国学生之间互动时间多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权威
顾问
同伴从
中
指令.交涉 建议.参考 参与.合作
强
指令.抗争 建议.筛选 参与.支配
2、构成要素:一是角色及其行为特征;二是人际 网络;三是活动规范。
7
第三节 课堂教学中的时空构成
一、时间构成: 1、对课堂教学时间构成的社会学研究主要是对课堂教
学中不同类型的互动所占时间比重感兴趣,旨在通过 这种时间比重来说明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的特征。 2、贝尔斯:互动行为类目系统 3、弗兰德斯:弗氏互动分析类目系统(以三秒钟为时 间单位,对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讲话按照十个类别 进行统计与分析) 4、高尔顿:以互动者为线索,对五十八个班级的小学 教师及部分学生的课堂活动时间构成进行了观察研究。
还存在从“提问”、“要求”、“评价” 等言语行为的具体内容来区分的18种课堂角 色分项类型。
12
第四节 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二、学生角色 1、学生课堂角色研究的主要缺陷。 2、国外对学生课堂角色的片面化 研究:弗兰德斯、解释论学者、高 尔顿等的研究。 3、国外对课堂学生的角色定位:1) 受抑性角色论;2)适应角色论。
(1)象征互动 (2)自我与互动 (3)情境定义
2
第一节 课堂教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互动论
二、互动论在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各种解释论方法在对课堂教学研究中的共同
立场: 1、目的相同 2、假设共享 3、概念共享(符号、自我概念、情境定义和
以社会学视角浅析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
以社会学视角浅析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作者:范瑾来源:《教师·中》2010年第09期摘要:一直以来,“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关注主题。
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有效课堂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社会学;社会态度;课堂动力状态一直以来,“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但在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关注主题。
从夸美纽斯开始的“规模效应”教育模式,到后来的以杜威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的转变,以及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有效课堂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一、从社会学视角认识有效课堂教学从教学行为的复杂性来看,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综合为三个方面,即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而有效益则是“有效”的最高表现,它是指在保证效果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结果满足社会的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于社会学视角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我们可以从有效课堂教学对于特殊社会个体——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功能方面来分析。
有效课堂教学在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学生,一方面,有效课堂教学表现外显的社会功效,即传授其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其认知能力。
但这种显性社会功效并不是导致学生转变的全部,学生转变为社会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有效课堂教学内隐的社会功能的作用。
这具体体现在:1.有助于社会文化价值和行为规范的构建社会文化价值和行为规范的建构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因为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要确定自己已长大,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与此同时他也还在寻找自己行为的规范,这样的矛盾决定了大学生的行为上的矛盾性。
对于这样一个复杂行为个体的社会文化价值和行为规范的建构,大学课堂教学的文化基础发挥着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当我们探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仅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还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究。
本文将通过确定主题、社会学理论探讨、案例分析以及结论与启示四个方面,来阐述课堂教学中的社会学研究。
一、确定主题课堂教学是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学习如何与他人互动和协作。
因此,本文的主题为:探究课堂教学中社会学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二、社会学理论探讨1、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认知过程,以及这种过程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互动等方式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2、社会角色理论社会角色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和期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学生需要学习并扮演好求知者的角色,而教师则需要扮演好知识传递者的角色。
这种角色认同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位置,并指导他们的行为。
三、案例分析本部分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社会学因素。
在一所小学中,有一个班级的学生的阅读成绩普遍较低。
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该班级的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师生互动较少,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沉闷。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阅读成绩明显提高。
这个案例表明了社会学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通过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氛围,我们改变了学生的认知和角色认同,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四、结论与启示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1、课堂教学中的社会学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角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这种影响的理论基础。
从社会学视角看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领导作用
从社会学视角看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领导作用摘要:所谓教师领导,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过程。
课堂是一种社会系统,教师是这个系统的领导者,民主作风的领导方式对学生的行为和集体的社会心理有良好的影响,能增强团结,发展友谊,使群体有较高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社会学分析;课堂教学;教师领导美国社会学家亨普希尔(J.K.Hemphll)、坎托尔(Cmltor)、罗杰斯(C.Rogers)和西伦(H.A.Thelen)等人认为,教学可被视为是包括领导在内的过程,可以作为一系列的领导行为或角色加以研究[1]152。
在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教师的领导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有鉴于此,本文拟从社会学角度,对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领导问题作一分析。
一、教师领导的涵义与特征何谓领导?对此,不同的人、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看法。
如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领导,是指通过一定的人际关系,对被领导者施加心理影响,以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并引导其方向,使之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为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而努力的活动过程。
一般来说,引导和带领被领导者致力于实现这个过程的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领导者或领导人。
常见的领导人有三种不同的类型:1)由于在一个特殊的领域内具有某种特殊才能而取得支配地位的人;2)由于在非正式团体中执行为团体所必需的某些职能而产生的人;3)在一个组织内被分派到一定权力位置上的人[1]154。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属于第三种。
所谓教师领导,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之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过程。
教师的领导有其独特的活动方式,这里我们主要强调的是教师所执行的各种领导职能,这些职能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把集体视为教师领导的一种教学系统。
一般来说,集体中都存在着指导者,而指导者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个是明确集体的目标并掌握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另一个是为集体的成员所依赖。
教育社会学专题ppt
典型法:在对所研究的对象全貌有基本了解的 基础上,根据研究任务需要,有意识 、有目的的选择其中一个或若干个具 有代表性的个人或单位作为样板,进 行周密、系统、深入的调查。解剖麻 雀。关键是正确选择典型,基础是充 分搜集和占有材料。
苏联教育社会学的研究
1. 科技发展条件下教育系统的社会功能和变化 2. 教育的社会决定性、教育和环境对个人的影响 及其相互作用 3. 社会结构和职业结构与教育的相互关系 4.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社会中 的作用 5. 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6. 学生集体的教育影响作用 7. 青年学生的社会定向、劳动就业与继续教育
教育社会学专题
专题一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专题二 社会基本要素与教育 专题三 社区与教育 专题四 社会与学校教育 专题五 家庭与教育 专题六 个体与教育
专题一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教育社会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 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一、教育社会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
社会学:对人类社会进行总体综合研究的社会科 学。具体说,就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 ,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 系,探讨社会发生、发展及其规律性的 一门综合型社会学科。
研究方法 教育社会学方法论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 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 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规范性研究 证验性研究
规范性研究 规范:也称社会规范,是指一切已建立的群体中 引导成员作出反应的那种共同的标准或思想
规范研究:以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所建立起来的社 会规范或行为通则为依据,来分析教育与社会之 间的关系,是“社会学知识的教育应用”
教育社会学》课程教案
教育社会学》课程教案教育社会学》是教育管理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旨在通过本门课程的研究,使学生对教育社会学的产和发展、学科性质、研究范围及其发展动态有个系统的了解。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研究和解释常见的教育社会现象,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研究、教师精讲辅导、问题探究、合作互助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力求在教学中启发引导、生动活泼。
同时,注重应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既要结合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教学,也要从学生的生活、工作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自己身边的问题,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尽量高标准、严要求,使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培养,加强教学的教育性,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开阔视野。
面授环节可以精选与工作要求相一致以及与课程考试相关的内容重点讲授,以提高教学效果。
2.小组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设计8-10个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交流掌握重点、难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课外作业研究是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省电大作业要求,学生可以在作业研究中掌握和理解课程理论知识。
4.个别化研究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一种教学方式,包括阅读文字材料、上网浏览、参加BBS讨论、用电子邮件和电话咨询等方式与教师交流,这些记录也是考核学生个别化研究的依据。
六、课程考核本课程总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两部分构成。
考试成绩占70%,平时作业成绩占20%,其中小组活动成绩占8%。
省电大自主命题和布置作业,共四次,每次占3%。
同时各地电大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小组活动,做好记录工作,并评定成绩。
第一讲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与教育行为论本章重点是根据省电大历年考试复要求,掌握以下内容:1.认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了解当前教育社会学研究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是说,教师在课堂中所扮演的主要是‚课堂控制者‛与‚知识传递 者‛的角色。
Page 19
第二节 课堂中的互动
一 课堂互动的社会学解释 华勒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从社会学角度论述了‚师生关系是一种制 度化的支配与服从关系的形式‛。教师代表成人团体、代表正规课程 、代表学校中既存的社会秩序,而学生则是教师期望获得某些成果的 原材料。但学生也是人,他们要努力以其自发的方式实现自我,并努 力用他们自己的方法达到目的,因此师生之间的冲突便不可避免。教 师拥有权威.在师生冲突的过程中,教师几乎总是胜利者。斗争的结 果是预先注定的。于是师生冲突便进人第二阶段。学生住往无视学校 的规章制度,并试图抵消教师控制的方式,如刻板地服从、对教师一 笑了之、不同教师发生任何个人交往,以及自我包庇等。然而,教师 却竭力要说明规章制度的意义,努力使这些标准成为真正的准则,并 尽力强制学生真正地服从它们。
Page 4
吴康宁曾经专门比较研究了中英两国小学课堂教学时间构成的特征: 在课堂活动时间总体构成上两国无明显差异,中国有互动为以.5% ,无互动为15.4%;英国有互动为78.4%,无互动为21.6%;但 在互动时间构成上存有明显差异:中国教师几乎不与学生小组交往, 而注重与个别学生及全班学生交往,并将后者放在更优先的地位。 相比之下,英国教师的课堂交往对象主要是学生个体,同时学生小组 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其交往对象。在中国,学生的课堂互动时间远多 于英国,但主要发生在师生之间;在英国,学生之间的互动时间远多 于师生互动时间。
Page 9
(二)课堂的空间结构
课堂教学的空间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课室内整个物理环 境;狭义是指课堂教学参与者人际组合的形态。
华勒最早从“课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学生对座位的选择具有相对 稳定的群体特征。对教师依赖性较强者,或学习积极性高者往往选择前 排座位;喜欢捣乱者往往坐在后排;希望引起教师注意者坐在中间;胆 怯者一般坐在靠边的地方。他认为,由此而出现的课堂空间构成对课堂 人际互动力巨大影响。
Page 6
课堂学习内容时间分配
此类研究关注的主要是课堂教学中不同学科所花费的时间差异以及同 一学科不同主题所花费的时间差异。 据世界银行估计,发展中国家学生上学时,花费在十字上面的时间大 约是花费在算数上面的时间的两倍。在西方国家的小学中,这种差异 甚至更大
Page 7
据《长城在线》网站教育频道报道:石家庄市某重点中学初三女生小玉,因 为老师把她从前排调到最后一桌,竟然选择了自杀的道路。 ‚4月25日晚上,石家庄市某重点中学15岁的初三学生小玉跳搂自杀。记 者在小玉的遗书中发现,她列出的自杀的第一个原因,是无法接受老师将她 ‚从前排调到最后一桌"。她在遗书中介绍,她因为"不经意间做的事‛,被 同学反映到老师那里,老师很生气,并把她从前排调到了最后一桌。对此, 她说"我真的无法接受。所以我选择这条路"。她在遗书中写道:"我想说的是 :真的,希望以后老师们对于犯错误的孩子,不要一定按'规矩'办事!人是活 的!没准这个孩子就是差您的最后一次原谅呢?所以你们的决定是关系到孩 子的以后啊!不过也好,我只希望老师们引以为戒!‛[1] [1] 资料来源: /node2/node22/node542/userobject1ai324263. html,浏览时间:2007-06-30
Page 22
二 课堂互动冲突的处理
1月4日晚,该校昌平校区阶八大教室,杨帆 教授给学生上生态经济与“中国人口环境”的 最后一节课,不少学生在上课之时把论文上交 后就离开。杨帆来了后先照着PPT讲了一会儿 课,突然停下来,扫视了一下同学,发现人数 大大不够。“我们就揣度着没来的人要倒霉 了。”然后杨帆开始骂那些走了的人:那些学 生不像话,把论文交了就想走,没道德欺骗老 师。他表示没在的学生全部都要挂科。 后经统计,该课程报名有240人,有101人 交完论文就走了或听了几分钟就走了。 恶化:女生离场引发冲突 签到过后杨帆接着讲课。在阶八门口渐渐 聚集了二三十名选修此课的同学。不久,门外 响起了轻轻的敲门声,杨帆并不理会。
秧田型
马蹄型
分组型
Page 12
Page 13
逃离视线,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可 能是每一个人的空间需要。在长方 形的教室设计中,比较多地注意 ‚公共性‛,强调‚ 大家‛一起活 动,对于学生个人的活动往往比较 忽视,造成个人信息过多的视觉暴 露。这种情况会使个人感到对私密 性的侵犯,导致对于群体和权威的 心理反抗,同样不利于学生健康成 长。对于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中活 动的学生来说,在教室中能有一个 私密性领地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 私密性领地的作用已经得到了环境 心理学的重视。
Page 18
(二)课堂中的教师角色
教师课堂角色体现于教师课堂行为之中。课堂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与非 言语行为 弗兰德斯将教师的课堂讲话分为直接教学(包括讲授,知道,批评或 维护权威);间接教学(包括接纳感受,表扬或鼓励,同意或运用学 生的观点,提问)。他发现教师的课堂讲话大部分属于‚直接教学‛ 中的‚讲授‛,而在属于‚间接教学‛的教师讲话中,最多的则是‚ 提问‛。
英国学者高尔顿(M.Mtm) 以‚互动者‛为线索,对英国58个班级的小学教师 及部分小学生的课堂活动时间过程进行了观测研究。他把师生的活动均分成 ‚有互动‛与‚无互动‛两部分,并将教师的‚有互动‛部分再具体化为‚与 学生个体的互动‛、‚与学生小组酌互动‛、‚与学生全体的互动‛三类;将 学生的‚有互动‛部分具体分为‚与教师的互动‛、‚与其他学生的互动‛两 类。据此,可以了解师生课堂互动时间构成的基本情况。
Page 10
前排——中间效应 是课堂空间研究中获得多数学者认同的结论,即坐在教室前排和 中间的学生,与坐在后排和两边的学生相比,往往具有更高的学习动 机,参与课堂互动朗积极性更高,学习成绩更好,更能获得教师和同 学的认同,对班级的态度也更为积极。
Page 11
在不同格局的空间构成中,课堂位臵的‚社会属性‛也不完全一样。 赫待(Hurt,H.T.)曾就‚空间位臵‛对师生交往的影响对以下三种 类型的课堂教学空间构成进行过比较。
Page 15
私人空间的存在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可以为个体在严密的监控下减 缓行为压力。从空间的知觉的角度来说,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也是一种 自我心理保护机制。在欧美的一些国家的教室设计中,虽然并不一定 是采用六角形的教室设计,但是总是会用不同的围隔材料形成一个相 对安静的,属于个人学习或者思考的地方,以适应个别化教学的需要 ,并以此来提倡和鼓励学生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教室 设计理念下,每个学生都应当有自己独立的个人学习空间,以避免学 生之间的相互干扰。这种学生独立使用的私密性空间也称为‚学生办 公室‛。
Page 14
私密性空间是个人(或人群)在某些情况下.要求其所处的环境具有隔 绝外界干扰的作用,即可按照自己的想法支配自己的环境,从而在独 处情况能表达自我感情,进行自我评价,而且需要时又要保持与其他 人及外界的接触。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个公共空间内不同的围 隔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空间,从私人空间——半私人空间——半公共空 间——公共空间 。
Page 16
二 课堂的角色结构
(一)课堂中的学生角色 1985年,弗兰德斯试图通过分析学生课堂言语行为来揭示学生课堂角色 特征。 对于课堂中的学生角色,很多学者认为学生是‚受抑性角色‛,认为由 于 制度、班级人数及权力等原因,学生在课堂中的结构地位不高,总要受
到各种各样的压抑,其扮演的课堂角色多为遵从者,取悦者,忍受者。
Page 20
20世纪70年代,
英国学者布列 克里局等人对 课堂教学中师 生活动过程的 解释做了理论 概括,并把这 一模式绘制成 图
Page 21
正出于师生各自形成了自己的自我概念和对对方的认识,并在此基础 上形成了对课堂的情境定义。因而师生之间的互动便不再完全由一方 控制,在更多的情况下,师生之间的互功需要经过‚策略‛和‚磋商 ‛为中介得以实现。 ‚策略‛是指师生用以达成各自目标的方式与方法。教师的可能策略 包括:控制策略、维持身份策略、教学策略、激发动机策略、期望策 略等;学生的可能策略包括:取悦教师策略、与同伴的认同策略、‚ 捣蛋策略‛、保持自尊策略等。 ‚磋商‛正是师生在实施策略的过程中展开的。它所表达的是师生双 方经各自的策略产生互动,并修正、改变或共享双方的利益,从而达 到相互适应的过程。这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磋商的结果是相互适 应或和谐,一旦这
‚适应角色论‛,他们在承认学生课堂角色有受压抑的一面的同时,着 重
强调其反抗的一面,认为学生在课堂中并非一味地遵从、取悦与忍受,
而是经常地不参与、阻碍或与教师交涉,即扮演旁观者、诘难者及谈判 者的角色
Page 17
学生课堂角色行为的制约因素
学生自身变量的影响——成绩、性别
02
课堂教学环境
教师和学生对于科目的信念
Page 24
课堂上的师生冲突在师生性别、年级、教师年龄、所教课程和教学风格 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已有的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一般有如下特点: 1 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多于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 2 男生和教师之间的冲突多于女生和教师之间的冲突 3 非班主任的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多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冲突 4 副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多于主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 5 专制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多于民主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 6 高年级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抗性冲突多于低年级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 抗性冲突
Page 5
课堂活动类型时间分配结构
美国学者卡罗尔(J. Caroll)他把他把时间作为学校学习的中心变量, 提出就某一学习任务来说,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所用时间与所需时间的 函数。 在教学论中,研究者主要分析有效的教和学的时间分配;在课堂教学社 会学中,研究者主要分析教师用于教学活动的时间与课堂控制时间的分 配结构,学生的学习活动和非学习活动时间分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