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银版)
课外文言文阅读150篇(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150篇(附参考答案与译文)说明:本文档原为书稿,找了两家出版社,都要求包销一部分,没办法,只好作罢。
现在转念一想,还不如发在“百度文库”这一平台,读者可能还要多一些。
本文档虽然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编写的,但对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绝大多数篇目也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来运用,可谓一举两得。
编者的话中学生中广泛流行着一则名为《三怕》的打油诗,其内容是:“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这是因为:文言文枯燥无味,令学生望而却步;鲁迅作品思想内容深刻,不易理解;写作文占有材料有限,无话可说。
这“三怕”的确是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道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苦衷;然而这三者也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点,来不得半点马虎。
这“三怕”,高中学生中有,初中学生中更是广泛存在。
后“两怕”如何消除,暂且放在一边,我们这里只解决其中“一怕”的问题。
如何消除中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如何提高中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老师和同学们也都清楚——多读多背,积累词汇,培养语感。
然而,如何操作,决非易事。
课本中就那几篇文言文,怎么多读?篇目少,文言文常用词汇出现的频率低,怎么积累?读得少,语感如何培养?事实证明,要想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必须拓展文言文的阅读面。
为此,我编写了这本《课外文言文阅读150篇》。
为了适宜中学生的阅读,本书的编写原则如下:一、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7-9年级的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基于这一点,选文大都是“浅易”的文言文,短小精悍,趣味性较强;有简单情节,一般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阐明某个道理;也有极少部分说理性短文,不过内容都比较浅显,主题比较明确;思想内容积极向上,对学生有启迪意义。
为了方便学生们的阅读,每篇短文后都加了简要的注释。
二、“阅读训练”的设置是以中考命题要求为标准,内容包括:实词(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等),虚词,句式,句子翻译,主观表述题。
课外文言文
3吕蒙正不记人过。 原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 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 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 何损?”时人服其量。
翻译: 吕蒙正先生不喜欢记着别人对他的犯下的错。当初刚任参知政事的时候,上朝时,有一个 朝廷官员在帘内指着他说:“这样的粗陋之人也能够参与朝政吗?”蒙正假装没有听到走 了过去。他的同事很愤怒,让人询问那位官员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朝事结束后, 他的同事心中仍然愤愤不平,后悔没有追问到底。蒙正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么 我终身不能再忘了他,还不如不知道。没有查询他的姓名,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 都很佩服他的气量。
1朱晖重情重义 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 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 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 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 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 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
2汤敦甫不欺翁
原文 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 地。翁捽(zuó)其御者,詈(li)且殴,索偿菜值。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 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公为 之窘。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翁始惶 恐,叩首乞哀。公谓指挥曰:“无庸,假贯钱足矣。”指挥如数与之。翁叩谢去。公 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 译文 汤敦甫在京师的时候,坐车经过宣武门大街,有个卖菜的老翁放下担子坐在 路旁,赶车人不小心碰上了,把菜都打翻在地上。老翁抓住赶车人不放,责骂并且殴 打他,索要赔偿菜钱。汤敦甫掀开帘子问:“值多少钱?我赔你。”老翁要一贯钱,汤 敦甫摸了摸袋子,里边没钱,就叫他一块儿到家里拿钱。老翁不肯,说:“要赔就在 这儿赔。”这弄得汤敦甫很是尴尬。正好南城兵马司指挥到了,相互行完了礼,就说: “这纯属小人,让我抓回去重重治罪就行了。”老翁才害怕起来,磕着头哀声乞求。 汤敦甫对指挥说:“不用,借我一贯钱就行了。”指挥把钱给了他。老翁磕头道谢就 走了。汤敦甫停着车与指挥讲了好一会话,算着老翁已经走远,这才告别指挥,叫车 子离开。
课外文言文助读原文与译文100篇
《课外文言文》译文及原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怎么能在意一间房子呢?‛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50篇小学阶段文言文读本及参考答案
50篇小学阶段文言文读本及参考答案一、前言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提高古文素养,我们精选了50篇适合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的文言文读本,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
这些读本涵盖了古代诗歌、散文、寓言等多种体裁,既有经典名篇,也有鲜为人知的佳作。
通过阅读这些文言文,小学生可以了解古代社会风貌、感悟人生哲理、培养审美情趣。
二、读本列表1. 《咏鹅》2. 《静夜思》3. 《登鹳雀楼》4. 《春晓》5. 《悯农》6. 《江雪》7. 《寻隐者不遇》8. 《所见》9. 《古朗月行》10. 《望庐山瀑布》11. 《赠汪伦》12. 《独坐敬亭山》13. 《早发白帝城》14. 《望天门山》15. 《绝句》16. 《江畔独步寻花》17. 《枫桥夜泊》18. 《寒食》19. 《山行》2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1. 《乌衣巷》22. 《赋得古原草送别》23. 《春夜喜雨》24. 《绝句》25. 《饮湖上初晴后雨》26. 《惠崇春江晓景》27. 《题临安邸》28. 《游园不值》29. 《示儿》30.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1. 《四时田园杂兴》32. 《宿新市徐公店》33. 《舟过安仁》34. 《闲居初夏午睡起》35. 《小池》36.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7. 《夏日绝句》38. 《嫦娥》39. 《乞巧》40. 《夜宿山寺》41. 《登幽州台歌》42. 《望洞庭》43. 《回乡偶书》44. 《咏柳》45. 《凉州词》46. 《出塞》47. 《芙蓉楼送辛渐》48. 《鹿柴》49. 《送元二使安西》5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参考答案(此处为各篇文言文的参考答案,由于篇幅原因,不再一一展示。
请在使用时根据读本名称查阅相应答案。
)四、结语通过阅读这50篇小学阶段文言文读本及参考答案,相信同学们对古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对文言文有了更为全面的把握。
课外文言文阅读60篇 文档
课外短篇文言文60篇(文言字词和文化常识)(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10篇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译文,初中生初三生看过来!
10篇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译文初中生初三生看过来!叙事随笔类(一)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15分)鲁有俭啬者,瓦鬲①煮食,食之自谓其美,盛之土型之器②,以进孔子。
孔子受之,欢然而悦,如受大牢③之馈。
子路曰:“瓦甂④,陋器也,煮食,薄膳也,夫子何喜之如此乎?”子曰:“夫好谏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亲,吾非以馔具之为厚⑤,以其食厚而我思焉。
”孔子之楚而有渔者而献鱼焉孔子不受。
渔者曰:“天暑市远,无所鬻也,思虑弃之粪壤,不如献之君子,故敢以进焉。
”于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扫地,将以享祭⑥。
门人曰:“彼将弃之,而夫子以祭之何也?”孔子曰:“吾闻诸,惜其腐,而欲以务施者,仁人之偶也,恶有受仁人之馈,而无祭者乎?”(《孔子家语·致思第八》)注释:①瓦鬲:古代陶制的炊器。
三足,形似鼎而无耳。
②土型之器:瓦器。
③大牢:祭祀时并用牛、羊、豖三牲的叫做“大牢”。
④瓦甂(biān):古代陶制的扁形盆类器物。
⑤厚:丰厚,富贵,后一句中的“厚”为醇厚,味浓。
⑥享祭:祭祀。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3处)(2分)孔子之楚而有渔者而献鱼焉孔子不受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⑴食之自谓其美谓:⑵如受大牢之馈馈:⑶孔子之楚之:⑷恶有受仁人之馈恶:3.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⑴瓦甂,陋器也,煮食,薄膳也,夫子何喜之如此乎?⑵于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扫地,将以享祭。
4.鲁人送的食物很普通,孔子为什么非常高兴?楚人进献的只是一条鱼,孔子为什么却拿来祭祀呢?根据文章内容说一说你的理解。
(3分)5.学习本文后,谈一谈你从中受到的启示。
(2分)1. 孔子之楚/而有渔者而献鱼焉/孔子不受【解析】本题考查断句能力。
断句时先大致翻译,再考虑句式,前后两个句子都是分项对举。
2. ⑴认为⑵馈赠⑶去,到⑷怎么3. ⑴瓦甂,是简陋的器皿,煮的食物也是很普通,夫子您为什么如此高兴呢?”⑵于是孔子拜了两拜接受了这条鱼,让弟子们把室内打扫干净,准备用它来祭祀【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课外文言文
刘备纳贤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涿郡刘备,中山靖王①之后也。
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
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
尝与公孙瓒同师事卢植②,由是往依瓒。
瓒使备与田楷徇③青州有功,因以为平原④相。
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备周旋,不避艰险。
常山赵云,为本郡将吏兵诣公孙瓒,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
【注释】①中山靖王:西汉景帝时刘胜被封为中山靖王。
②公孙瓒:东汉末公孙瓒割据幽州与袁绍对抗,兵败后自焚而死。
卢植:汉末名士。
③徇:这里是夺取的意思。
④平原:国名。
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顾.自见其耳()(2)喜怒不形.于色()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因以.为平原相1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少孤贫”中的“少”是小时候的意思。
B、“少言语”中的“少”与“山多石,少土”中的“少”意思相同。
C、“备少与河东关羽……”中的“少”与“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中的“少”意思相同。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少”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中的“少”意思相同。
15.(1)从文中内容推测,刘备“纳贤”的目的是(2)刘备与关、张二人关系非同一般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语言分条回答。
(四)12.(1)回头看(2)表现,表露(2分,每空1分)13.于是(“就”)用(或“让”“给”“使”)(他)担任平原相(2分,得分点:“以”、省略的部分)14.D(说明:前者是“缺少”之意,动词;后者是“少量”之意,名词)(3分)15.(1)实现自己的大志(2分) (2)一是晚上同寝;二是在众人面前,关、张对刘备十分恭敬;三是听从刘备指挥,不避艰险。
(3分)甘戊使于齐,渡河。
船人曰:“河水狭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
骐骥騄駬①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函,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大全(一)文侯与虞人期猎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②罢:通“疲”。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①天又雨,公将焉之?译: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译:2.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二)齐宣王使人吹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的词:①处士请为王吹竽:为②宣王说之:之2.译下边句子①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译文②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译文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三)邹孟轲母(节选)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乃去,舍市傍。
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
注:(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乃去,舍市傍(2)及孟子长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复徙舍学宫之旁。
译文:3.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启示:(四)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屦: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课外文言文阅读(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附参考答案与译文)参考答案及译文如下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文言文的课外读物,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还可以帮助提高汉语的阅读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课外阅读的文言文,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文言文的经典之作。
它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创作,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以它丰富的情节、精湛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形象吸引了无数读者。
其中的文言文部分,虽然难度较高,但若能坚持阅读,必将收获颇丰。
另外一部值得推荐的文言文阅读材料是《史记》。
《史记》是我国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它以史为鉴,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历史变迁和人物故事。
《史记》中的文言文部分,语言优美,篇章严谨,给读者带来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除了上述两部作品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文言文读物,如《论语》、《孟子》、《庄子》等,都可以作为课外阅读的选择。
这些经典之作既可以增进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了解,又可以提高阅读的能力。
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好处不仅限于对语言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文言文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阅读文言文,读者不仅可以熟悉古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
虽然文言文的阅读难度较高,但只要我们保持定期的阅读和勤加练习,定能取得明显的进步。
此外,配合使用参考答案和译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答案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发现其中的奥妙之处;而译文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综上所述,课外文言文阅读是提高汉语阅读能力、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如《红楼梦》、《史记》等,配合使用参考答案和译文,读者可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参考答案与译文 Reference Answer and Translation《红楼梦》(Dream of the Red Chamber)《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巅峰之作。
课外文言文5篇
课外文言文5篇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4、写出由这那么寓言故事的寓意:课外文言文〔本站推荐篇三课外文言文阅读〔A级〕〔一〕秀才何岳,号畏斋。
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
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
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
‛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注释]: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
③俟工〔sǐ〕:等待。
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用“|〞划出句子的停顿节奏。
问其银数与封识标记皆合2、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字。
不敢与家人言之〔〕遂以还之〔〕..又尝教书于宦官家〔〕闻其侄有他事南来〔〕..3、翻译下面的句子。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4、请各用四个字概括这两件事:〔二〕庚寅①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②以木简③束书从。
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④里许。
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那么阖。
‛..⑤予愠为戏。
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
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予爽然⑥思渡者言近道。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注] ①庚寅:指1650年。
②小奚:小书童。
③木简:这里指木板。
④阖:关闭。
⑤牡下:上锁。
⑥爽然:假设有所失的样子。
1、解释加点词语。
束〔〕许〔〕熟〔〕愠〔〕2、渡者说“徐行之,尚开也;速进,那么阖。
〞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4、借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三〕上①尝沉着与信言诸将能,各有差。
七下伴你学课外文言文
伴你学P43①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①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乐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饼,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
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地施舍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远地出外拜师求学去了。
②一年来归,妻跪②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③。
一丝而累④,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大匹。
今若断斯⑤织也,则捐失⑥成功,稽⑦度时日。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⑧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⑨?‛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参考译文:一年后乐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
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
‛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的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
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会丢弃成功的机会,迟延荒废时光。
您要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用来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
【原文】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1、【长宁区】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2)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翻译:(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买卖,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
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
我曾经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
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
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
公子纠失败,召忽自杀,而我宁愿在牢中受到羞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羞愧之心,他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耻,而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耻辱。
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2、【普陀区】浴肆避鬼杭八字桥,相传多邪秽。
一人宵行,无灯而微雨,闻后有屐声,顾见一大头,身长二尺许。
伫立观之,头亦随立。
及行,头亦行,及趋,头亦趋。
其人大恐,亟驰至浴肆,排闼直入;未及掩门,头亦随入。
此人几落胆矣。
引烛观之,乃一小儿也。
盖以大斗障雨,亦惧鬼,故紧随之耳。
是亦为错者也。
向使此二人各散去不白,则以为真鬼矣。
今之见鬼者,可卒惧也哉?翻译:杭州的八字桥,相传有鬼,迷惑行客.有一人半夜行走,但是没有灯而且下着小雨,(他)听到身后面有木屐的响声,回头一看,是一个大头,身高二尺多,他立定想仔细观察,看到“大头“又随即立定不走,他开步走“大头“又跟着走,他走快点“大头“又走快点.他恐慌起来,怀疑是自己遇到了“鬼“,急忙跑进澡堂,没来得及掩门,“大头“也跟着闯进来,把他吓得胆都快破了.他拿着蜡烛看去,原来“大头“是一个小孩.小孩戴着一顶大斗笠挡雨,也怕“鬼“,所以紧紧跟着大人的身后面,寻求大人的保护,所以他停小孩也停,他走小孩也走.这也是一场误会.假如让以前那两个人都散去,不见面,那么他们都会以为碰到了真鬼.现在那些认为看到鬼的人,可能是仓促间惊慌失措吧?3、【杨浦区】张齐贤明察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
银狼夜读文言文
银狼夜读文言文一、文言文基础知识1. 实词积累- 古今异义词- 例如:“走”在古文中常表示“跑”,如“夸父与日逐走”,而在现代文中表示“行走”。
- 一词多义- 以“之”为例:- 作代词,“肉食者谋之”(指代这件事);- 作结构助词“的”,“小大之狱”;-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通假字-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高兴的意思。
2. 虚词用法- 而- 表并列,“黑质而白章”;- 表承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表转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其- 作代词,“其乡人曰”(他的);- 表反问语气,“其真无马邪?”(难道)。
3. 特殊句式- 判断句- 用“者……也”表示,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用“为”表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倒装句- 宾语前置,“何陋之有”(正常语序为“有何陋”);- 状语后置,“战于长勺”(正常语序为“于长勺战”)。
二、文言文阅读方法1. 断句- 依据实词虚词断句。
虚词如“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常是断句的标志。
例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根据句子结构断句。
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2. 翻译技巧- 逐字对译。
先将每个字词对应的现代意义写出来,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是“带领”,“妻子”是“妻子和儿女”,“邑人”是“同乡的人”,“来”是“来到”,“此”是“这个”,“绝境”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 调整语序。
对于倒装句要调整为正常语序,如前面提到的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句等。
- 补充省略成分。
古文中常省略主语、宾语等,翻译时要补充完整。
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村中人)问(渔人)所从来”。
三、文言文学习推荐篇目(人教版)1. 七年级上册2. 七年级下册3. 八年级上册4. 八年级下册5. 九年级上册6. 九年级下册。
课外文言文大全
课外文言文大全一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遽谢舟师,椎(同‘槌’)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舵。
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译文: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
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
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
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道理:楚人学舟告诉人们工作、学习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二张无垢勤学张无垢谪[1]横浦,寓(于)[2]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辄[3]执书立窗下,就[4]明[5]而读。
如是者十四年。
洎(jì)[6]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选自《鹤林玉露》注释1.谪:这里指被贬官。
2.寓:住在。
3.辄:总是。
4.就:依靠。
5.明:光6.洎:等到。
译文:张无垢被贬官到横浦后,住在城西的宝界寺。
他住的房间有一扇短窗,每天天刚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依靠着微弱的晨光读书。
他就像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之久。
等到他回到北方后,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直到现在还存有。
三打捞铁牛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1]之,一牛且[2]数万斤。
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3]能出之者。
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4]去其土,舟浮牛出。
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注释 1.维:系,连结。
2 .且:将近 3. 募:聘请;招募 4. 徐:慢慢地。
译文:宋朝河中府有一座浮桥,用八头铁牛连结它,一头铁牛将近几万斤。
治平年间,洪水暴涨冲断浮桥,牵动铁牛,沉到河里,招募能够捞出铁牛的人。
楚庄王问詹何曰文言文翻译
楚庄王问詹何曰文言文翻译
1.初中课外文言文银版(五二)楚庄王问詹何
【原文】
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
治国也。
”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
”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
故本在身,不敢
对以末。
”楚王曰:“善。
”
【译文】
楚庄王问詹何说:“治理国家应该怎样?”詹何回答说:“我明白修
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
”楚庄王说:“我能成
为祀奉宗庙社稷的人,希望学到怎样保持它的办法。
”詹何回答说:“我
没有听说过身心修养好了而国家反而混乱的事,又没有听说过身心烦乱而
能把国家治理好的事。
所以根本在于自身,不敢用末节来答复。
”楚王说:“说得好。
”
【注释】
1、詹何:古代哲学家。
2、社稷:指国家。
3、身治:自身修养好。
4、末:末节,次要的事情。
2.《樊姬进谏》的文言文及翻译。
囊银夜读文言文
囊银夜读文言文
《囊银夜读》
哎呀呀,今天来说说囊银夜读这个事儿哈。
就说有一天晚上啊,我准备上床睡觉了,突然看到桌子上有个小布包。
我就好奇呀,打开一看,哇塞,里面居然有几块银子!我那个眼睛都放光啦,嘿嘿。
我就坐在床边,拿着那几块银子,左看看右看看,心里美滋滋的。
这银子在灯光下还闪闪发光呢,可好看啦。
我就想着,这要是能再多几块该多好呀。
然后我就开始琢磨,这银子能用来干啥呢。
买好吃的?买新衣服?哎呀,越想越兴奋。
我就这么一边想着,一边把玩着银子,不知不觉就过了好久。
等我回过神来,都已经很晚啦,可是我还舍不得放下那银子呢。
这可不就是囊银夜读嘛,虽然不是读书,但是看着银子也能看入迷呀。
哈哈,现在想想还觉得挺有意思的呢。
这就是我经历的囊银夜读的小故事啦,咋样,有趣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三间茅屋,十里春风阅读导航郑板桥是封建时代的一位清官,他对穷苦百姓是很关心的,也因此而被降罪;他自称“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可见他的爱憎是很分明的。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那高雅脱俗,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阅读训练1.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窗里幽兰,窗外修.竹()A.乃重修.岳阳楼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C.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D.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2.“俗客不来,良朋辄至”,这句话无论从句式看还是从表意上看,都很像《陋室铭》里的“”。
用现代汉语来表达,这句话的意思是:3.文中表明茅屋环境幽雅的语句是(请用原文回答):4.文中郑板桥的“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5.请联系我们学过的《陋室铭》,说说刘禹锡与郑板桥在品格上有何相似之处。
(二)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阅读导航选文中陶渊明“性不懈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表达了陶渊明洒脱不羁,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细读这两段文字,联系《五柳先生传》我们对陶渊明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颖脱不羁.(2)为.乡邻之所贵(3)潜亦无所辞.焉(4)亦雅咏不辍.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期.在必醉 B . 博学善属.文 陈太丘与友期. 忠之属.也 C . 或置酒而招之. D .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 前人之.述备矣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4.从文中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
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三)芙蕖阅读导航选文通过对荷花“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的描写,充分肯定了它的实用价值,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阅读训练1.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摘而藏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面山而.居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乃记之而.去D.溪深而.鱼肥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迨.至菡萏成花(2)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2)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4.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赞美喜爱的原因。
5.“出淤泥而不染”常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请从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简略说说它给你的启迪。
句子:启迪:6.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
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
(四)习惯说阅读导航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培养好习惯,还是克服坏习惯,都应当从少年时期开始。
因为这个时期,是形成各种习惯的最初阶段,培养好习惯容易,克服坏习惯也容易。
这正如文中所说:“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语之,顾.而笑曰(2)顾.谓童子取土平之(3)每履之,足若踬.焉(4)甚奇.之2.把文中画线的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文中作者举室内有洼洞的例子,目的在于4.本文揭示的道理是:(用原文回答);表达的中心思想是:(用原文回答)。
(五)孝者荣,不孝为耻阅读导航为人子女的一定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今天我们更应认识到:孝者为荣,不孝为耻。
文章先晓之以理,后动之以情,最终父亲被感悟。
阅读训练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是.负义也(2)捐祖于.野(3)无需更.作此具(4)乃.载祖归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3.原谷先后采用什么方法规劝父亲?(用自己的话回答)4.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是:(六)芒山盗阅读导航这篇短文,言辞恳切地向“慈母”们敲响了警钟。
告诫她们,爱子更要教子,千万不能“爱而不教”。
只知迁就孩子,而不对孩子严加教育,会使孩子逐渐变坏,甚至走向犯罪道路,沦为败类。
父母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要牢记古人的教训。
阅读训练1.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释义。
(1)愿.如儿时一吮母乳(2)盗因.告刑者曰(3)以至不检.(4)夫.语“教子婴孩”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吾少时,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
(2)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芒山有盗.临刑①愿如儿时一吮母乳.②盗.一菜一薪②母与之乳.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4.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七)曾子杀彘阅读导航这个故事生动地告诉人们:家长对孩子不能信口开河,要言必信。
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否则父母将失信于孩子。
阅读训练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只断一处)。
婴儿非有知也2.依据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
今子欺.之成语: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子随之而泣.(2)特.与婴儿戏耳(3)婴儿非与戏.也(4)遂.烹彘也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并写出一个用法相同的句子。
曾子之妻之.市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八)毁宅诫俭阅读导航选文中的长孙道生出生在贵族世家,自己也身为三公,却能以俭持家,对子弟严加约束,甚至已经修缮的厅堂廊屋也不惜拆毁,态度不可谓不坚决。
他引用霍去病的“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那句名言,正是他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写照。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道生廉约....(2)第宅卑陋(3)今强寇尚.游魂漠北(4)乃.切责子弟,令毁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昔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2)衣不华饰,食不兼味。
3.长孙道生引用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名言表明了他怎样的思想情感?4.长孙道生是怎样一个人?(九)清白遗产阅读导航长辈留怎样的遗产给下一代,幼辈怎样继承先辈留下的遗产,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选文中徐勉的话虽短,却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
读读看,你有什么启示?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勉虽.居显位,不管产业(2)分赡.亲族之穷乏者(3)人遗.子孙以财(4)我遗之以.清白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l)门人故旧从容致言。
(2)如其不才,终为他有。
3.长辈留怎样的遗产给下一代,幼辈怎样继承先辈留下的遗产,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许勉是怎样认为的?(一○)陈万年教子阅读导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亍身上打上深刻的烙印,所以说,作为父母千万要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可也有教孩子走歪道的父母,选文中的陈万年就是其中的一个。
读读选文,想想陈万年如此教子对吗?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欲杖.之(2)具.晓所言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A.对镜帖.花黄B.一狼洞.其中C.出门看火.伴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大要教咸谄也。
4.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一一)愚蠢的父子阅读导航生养子女而不教导他们,这是父母的过失,文中富人的儿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做父母的又不教育他,致使儿子对基本的问题一无所知。
这个例子对当今的父母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吗?阅读训练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只断一处)。
子之愚甚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他日曷能克.其家(2)吾当妄言..之罪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其父不生其子。
4.谈谈读了本文后的启示。
(一二)诫子书阅读导航诸葛亮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身居相位仍不忘告诫子女修身养性,生活上俭朴,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段,想想看,你今天要不要也应这样做呢?阅读训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卒中往往....D.静以修身..语B.非澹泊..无以明志C.先帝知臣谨慎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2)俭以养德(3)非澹泊无以明志(4)非宁静无以致远3.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5.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一三)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阅读导航读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书对每一个人的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多读书,读好书,无论对你的做人还是作文,都是大有裨益的。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大鞴..扇之(2)只要识.模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
3.本文阐述了读书和写作什么样的关系?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4.古人论述“读书和写作关系”的语句还有很多,请你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
(一四)教学相长阅读导航《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它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和孟子的教育思想,是儒家学说的精华部分。
选文从“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论述,引出“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原则,说明了教与学相互发生作用的道理,很有说服力,也很有深度。
阅读训练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再依(2)句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并解释。
(1)虽有至道..(2)弗学,不知其善.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文中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5.文章写“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为什么开头却谈“嘉肴”和“至道”?(一五)私心阅读导航私心,人皆有之,实属人之常情。
要看怎么个“私”法,一切为个人的利益去“私”,那就不对了,轻者丢了人格;重者会丢了前程,甚至丢了性命。
东汉大臣第五伦也有私心,他剖析了自己的私心。
读后你对第五伦的私心是怎么看的?阅读训练1.请用“/”给下面一句话划分节奏。
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吏人奏记及便宜..者(2)(伦)性质悫.(3)每三公有所选举....(4)然少蕴藉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言事无所依违。
(2)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竞夕不眠。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天知.,神知,我知,子知(2)时人方.之前朝贡禹(3)故人知.君(4)方.七百里5.短文写的是第五伦剖析自己的“私心”,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他剖析自己存在私心的两件事。
(一六)邴原泣学阅读导航邴原少孤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同时书塾中的老师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值得称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