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应用版

合集下载

新教材统编版赤壁赋优秀课件1

新教材统编版赤壁赋优秀课件1

新教材统编版赤壁赋优秀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新教材统编版《赤壁赋》一文。

赤壁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作者与友人在赤壁之战遗址游览时的所见所感。

文章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生和自然的独特见解。

教学时,我们将重点讲解赤壁赋的内容、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赤壁赋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生长环境、写作背景及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散文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学习赤壁赋,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历史和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哲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赤壁赋的内容、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难点:对赤壁赋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赤壁之战为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对赤壁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赤壁赋的基本内容,标记出生僻词语和难以理解的部分。

3. 课堂讲解:(1)讲解赤壁赋的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2)分析赤壁赋的艺术特色,如想象力、幽默感、对景物的描绘等。

(3)探讨赤壁赋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历史和自然的关系。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赤壁赋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赤壁赋中的具体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赤壁赋内容:描写赤壁之战遗址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艺术特色:丰富的想象力、幽默感、对景物的描绘思想内涵:人生、历史、自然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赤壁赋的内容,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苏轼的其他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等,进一步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观点。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理解《赤壁赋》的作者苏轼及其创作背景。

2. 分析并欣赏《赤壁赋》中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3. 领会《赤壁赋》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赤壁赋》中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2. 《赤壁赋》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难点1. 《赤壁赋》中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

2. 对《赤壁赋》深入理解和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赤壁赋》文本。

2. 多媒体设备:PPT、视频等。

3. 参考资料:有关苏轼的生平介绍、《赤壁赋》的注释和解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苏轼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赤壁赋》,理解文意,教师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3. 文本分析:分析《赤壁赋》中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

4. 深入探讨:讨论《赤壁赋》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分享个人感悟。

5. 创意表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以《赤壁赋》为灵感的诗歌或故事,展示并分享。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作者苏轼及其创作背景,解析文本中的难点。

2. 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赤壁赋》中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的理解。

4. 创意表达法: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以《赤壁赋》为灵感的诗歌或故事。

七、教学内容1. 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

2. 解析《赤壁赋》中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3. 分析《赤壁赋》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4. 引导学生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5. 通过创意表达,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阅读理解:检查学生对《赤壁赋》文本的理解程度。

3. 创意表达:评价学生创作的诗歌或故事的质量。

4.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赤壁赋》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能够分析苏轼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技巧。

能够解读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运用文本分析法,解读文中的意象和寓意。

学会通过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苏轼的文学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介绍苏轼和《赤壁赋》的背景知识。

简述苏轼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2. 课文朗读: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讨论朗读过程中的难点和疑问。

3. 文本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事件。

解读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和《赤壁赋》的背景知识。

引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教师指导并纠正朗读中的错误和不足。

3. 文本分析: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事件。

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事件。

2. 强调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意义。

3.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加强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参与讨论和分析。

六、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比较《赤壁赋》与其他赤壁题材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分析不同作品中的文学特色和表达方式。

2. 文化探究:探讨苏轼在宋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七、课堂互动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疑问。

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讨论。

必修二《赤壁赋》(王万能)

必修二《赤壁赋》(王万能)
遗弃(脱离)
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飞升仙境。
第一段想象
爽朗、柔和的清风缓缓吹来,广阔的江面笼罩 着茫茫雾气,朦朦胧胧,波平浪静。明月似若 有情,徘徊在东边的天空中,波光与星空连成 一片,仿佛是一个神话的世界,摇曳多姿,如 真似幻。茫茫万顷的波光之上,一叶扁舟任意 飘荡,如凌空乘风归去。苏子与客仙袂飘飘, 饮酒诵诗,好像要飞离人世,登上仙境。
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任凭小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听凭 到,往 所去的地方 越过 无边无际的样子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助词 “凭”
江面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
停留到什么地方;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文的特点。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 志”。有时虚设主客,通过“抑主伸客” 的方式阐述观点。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 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 声律和谐;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排偶和藻饰是赋的一大特征。

壁 图
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壬戌(Rén xū) 2、桂棹(zhào) 3、余音袅袅( niǎo ) 4、幽壑( hè) 5、嫠妇( lí ) 6、愀然(qiǎo) 7、山川相缪( liáo) 8、舳舻千里(Zhú lú) 9、旌旗( jīng)
赤壁赋
苏轼
学习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 词的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文言句式。 2、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3、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 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 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 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进士。与父洵、 弟辙合称“三苏”。

赤壁赋使用课件.ppt

赤壁赋使用课件.ppt
者对于冰清玉洁的月亮的无限愉悦
之情。
第16页,共53页。
▪ 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 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
片。这两句露珠和水色辉映,描绘 了一幅苍茫而朦胧的画面,置身于
这样的美景中游人自然心旷神怡,
快乐之情油然而生。
第17页,共53页。
2、《赤壁夜游图》之人物活动: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第6页,共53页。
听读课文,疏通文意
1.跟读课文;
2.对照注解,疏通全文;
3.划分段落。
第7页,共53页。
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壬戌( rén)xū 10、酾酒( ) shī 2、桂棹( zh)ào 11、横槊( ) shuò 3、余音袅袅( n)iǎo12、渔樵( ) qiáo 4、幽壑( hè) 13、扁舟( ) piān 5、嫠妇( lí) 14、匏樽( ) páo 6、愀然( qi)ǎo 15、蜉蝣( ) fúyóu 7、山川相缪( liá)o 16、无尽藏( )zàng 8、舳舻千里( zh)úl1ú7、狼籍( ) jí 9、旌旗( jīn)g 18、枕藉( ) jiè
作者是如何来
抒发“乐”情的?
1、《赤壁夜游图》之景物描写
2、《赤壁夜游图》之人物活动
3、《赤壁夜游图》之人物感受
第13页,共53页。
1、《赤壁夜游图》之景物描写: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第14页,共53页。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游于赤壁之下: 于赤壁之下游 (状语后置) 兴:起。
属(zhǔ):通“嘱”,劝酒。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 下泛舟游览。清风徐徐吹来,江面上水波平静。我 举起酒杯,劝客人共饮,吟诵着明月的诗篇,歌唱 着窈窕的诗句。

赤壁赋应用在作文里

赤壁赋应用在作文里

赤壁赋应用在作文里
《赤壁赋与那片湖》
哎呀呀,我跟你们说哦,有一次我和朋友们出去玩,跑到了一个特别美的湖边。

那湖啊,可真是让我印象深刻极了。

我们到了那湖边,湖水特别的清澈,微风轻轻一吹,那水面就泛起层层涟漪,就像在跳舞一样,可有意思啦。

周围呢,有好多的绿树环绕着,感觉就像在画里一样。

我们就在湖边溜达着,突然我就想到了赤壁赋里的那些句子,什么“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嘿,还真挺应景的呢。

我就感觉自己好像也融入到了那个情境里。

这时候,一只小鸟飞过来,停在了湖边的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和这湖打招呼呢。

我们在湖边待了好久,看着太阳一点点地落下去,那景色简直太美了。

后来,每次回想起那个湖边的场景,我都会想起赤壁赋,想起那种宁静又美好的感觉。

那片湖就像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让我在脑海里不停地回味呀。

这赤壁赋还真是能和生活中的好多场景联系起来呢,真有意思!哈哈。

《赤壁赋》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整理精校版)

《赤壁赋》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整理精校版)

《赤壁赋》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整理精校版)XXX《赤壁赋》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必修教案0218 09:50::《赤壁赋》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素材一:XXX不同意“客”的“人生短促无常”的的悲观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得喜悦。

他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挂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写作应用话题】1、胸怀2、态度决定成败3、珍惜拥有4、人要坦荡、达观5、变与不变6、乐与悲素材二:凡夫俗子对待得失,无一时不患,无一地不患,而XXX 却道“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无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别人得了,我不羡慕,我没得到,也不遗憾,“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就是大自然赐给我的无穷宝藏,这就是对生命真谛的诠释。

【写作应用话题】1、生命的真谛2、得与失3、人生的取向4、守住心灵的那一轮月亮5、过诗意的人生素材三:XXX元丰二年(1079)年,XXX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XXX人生的紧张转折,政治上失意旁皇,肉体上苦闷孤独。

但生性旷达的他改变了人生的方向,入手下手在XXX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从文学上完成人生的寻求。

【写作应用话题】1、波折,改变人生2、转向3、面对逆境4、穷则独善其身5、永不言败6、人要适应现实写作应用示例:缩小痛苦,战胜挫折XXX看见了风。

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入手下手崎岖潦倒,漂泊四方,展转难安。

在赤壁的月夜,贰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

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心裂肺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

霎时间,贰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

波折,痛苦,唯有忘记。

顿悟。

于是他逍遥红尘,寄情山水,最终名垂千古。

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XXX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任平生”的大境界。

2024年统编版必修上《赤壁赋》全文课件

2024年统编版必修上《赤壁赋》全文课件

2024年统编版必修上《赤壁赋》全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文为2024年统编版必修上《赤壁赋》全文,选自教材第一单元“文言文阅读”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文章背景介绍、作者简介、《赤壁赋》全文、字词解释、文章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赤壁赋》的背景,掌握作者苏轼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

2. 掌握《赤壁赋》中的重点字词、句式,能正确翻译全文。

3. 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赤壁赋》全文阅读、翻译及文章分析。

难点:文章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句式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赤壁赋》全文、作者简介、文章分析等。

2. 黑板、粉笔。

3.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赤壁赋》的兴趣。

2. 作者简介: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3. 朗读全文:让学生朗读《赤壁赋》,感受文章的韵味。

4. 字词解释:解释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全文。

5.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典型句子,指导学生翻译全文。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检验学习效果。

7. 文章分析: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写作手法、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1. 《赤壁赋》2. 作者:苏轼3. 重点字词、句式4. 文章结构、主题思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赤壁赋》全文。

2. 答案:见教材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苏轼的其他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朗诵比赛等活动,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字词解释2. 例题讲解3. 文章分析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字词解释1. 生僻字词:如“舳舻”、“旌旗”、“蔽空”等,需详细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赤壁赋中的用法

赤壁赋中的用法

赤壁赋中的用法一、题目:赤壁赋中的用法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由东晋时期文学家曹操所写,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领域的经典之作。

这篇赋除了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外,还运用了许多文学技巧和修辞手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赤壁赋中使用的用法,并分析其意义。

一、景物与环境描写在赤壁赋中,作者曹操通过生动细致的景物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当时战场上。

他以“江干忽变山川异”为开篇,提到了洪灾过后江河发生剧变的景象。

接着,他描述了长江奔流而过、两岸高山环抱的壮丽景色。

这样的描写不仅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妙,还预示了故事情节即将展开。

二、人物形象塑造除了对自然环境进行描绘外,在赤壁赋中也有着精彩的人物形象塑造。

诸葛亮、周瑜、曹操等历史人物的形象在赋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例如,作者对诸葛亮的描写充满了赞扬之词:“卧龙韬略深如海,英雄一世出空间。

”这样的赞美使得读者对诸葛亮的智慧和聪明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三、情感表达与意蕴在赤壁赋中,曹操通过对战争场面、历史事件以及人物命运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复兴汉室、消灭敌人的强烈愿望。

他虽然败于赤壁之战,但在其作品中却展示出对国家兴衰命运的思考与关注。

这种情感表达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也呼应了历史时期大势所趋。

四、修辞手法运用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达方法之一,在赤壁赋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比如,“欲穷千里目”的借景扩大手法,勾勒出长江浩渺无际;“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拟人化手法,则更加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的变化。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验到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总结: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上一部重要的作品。

通过对景物与环境描写的娴熟运用、人物形象塑造的生动展现、情感表达与意蕴的深沉思考以及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作者曹操成功地将历史事件转化为一篇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追求也为后世文人留下了宝贵的借鉴,并使得《赤壁赋》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赤壁赋中的重点字词

赤壁赋中的重点字词

《赤壁赋》重点字词释义及文言应用一、字词注释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岁在壬戌。

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十五日。

“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徐:舒缓地。

兴:起,作。

属:通“嘱(zhǔ),致意,此处引申为“劝请”的意思。

少焉:一会儿。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

横江:笼罩江面。

横,横贯。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

纵:任凭。

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

《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

"如:往,去。

凌:越过。

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

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

冯:同"凭",乘。

虚:太空。

御:驾御(驭)。

遗世独立:遗弃尘世,独自存在。

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

溯:逆流而上。

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清澈的江水。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

渺渺,悠远的样子。

化用目眇眇兮愁予__《湘夫人》怀,心中的情思。

美人:此为苏轼借鉴的屈原的文体。

用美人代指君主。

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

倚:随,循和:应和。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

怨:哀怨。

慕:眷恋。

余音:尾声。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缕:细丝。

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

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泣孤舟之嫠(lí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嫠: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

愀(qiǎo 巧)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危坐:端坐。

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缪:通"缭"盘绕。

郁乎苍苍:树木茂密,一片苍绿繁茂的样子。

郁:茂盛的样子。

舳舻(zhú lú逐卢):战船前后相接。

2024年统编版必修上《赤壁赋》全文课件

2024年统编版必修上《赤壁赋》全文课件

2024年统编版必修上《赤壁赋》全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2024年统编版必修上《赤壁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的背景、作者简介、全文解读以及文章的主旨。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分为上、下两篇,本章重点学习上篇。

详细内容如下:1. 背景介绍:了解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

2. 作者简介: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全文解读: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内容,领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4. 文章主旨:探讨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表达的哲理思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赤壁赋》上篇的字词、句式,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欣赏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苏轼的豪放情怀,理解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的句式结构、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抒发。

2. 教学重点:全文解读,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赤壁古战场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背景介绍:讲解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

3. 作者简介: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4. 全文解读:逐段分析文章内容,讲解字词、句式,领会作者情感。

5.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模拟苏轼与友人在赤壁游览的情景,感受作者豪放情怀。

6.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设置例题,进行讲解。

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赤壁赋》2. 主要内容:作者:苏轼背景:赤壁之战上篇:全文解读主旨:豪放情怀,爱国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下列句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61《赤壁赋》优秀精品课件—统编版高中语

161《赤壁赋》优秀精品课件—统编版高中语

161《赤壁赋》优秀精品课件—统编版高中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赤壁赋》。

该篇章位于教材第三单元,详细描绘东晋末年,曹操与东吴联军在赤壁展开一场激战。

文章通过细腻描绘,丰富情感表达,展示历史厚重及人物性格鲜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赤壁赋》文学特色和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评价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文言文句式理解,以及对历史背景掌握。

2. 教学重点:分析《赤壁赋》中文学特色,人物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展示赤壁古战场图片及视频资料。

2. 学具: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赤壁古战场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历史场景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赤壁赋》作者苏轼,以及文章历史背景。

3. 文本解读:逐句解析文言文,分析文章文学特色,如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周瑜等人物形象,理解其在历史背景下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翻译一段文言文,并分析其修辞手法。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形象进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

六、板书设计1. 《赤壁赋》2. 主要内容:作者:苏轼历史背景:东晋末年,赤壁之战文学特色: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人物形象:曹操、周瑜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赤壁赋》中一段文言文。

分析文章中人物形象,并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评价。

答案:1. 翻译:《赤壁赋》中一段文言文翻译。

2. 分析:以曹操为例,从历史背景出发,评价其在赤壁之战中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应能掌握《赤壁赋》基本内容,对文言文阅读产生兴趣。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历史背景理解,以及文言文翻译能力提高。

拓展延伸方面,可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与赤壁之战相关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以加深对这一历史事件理解。

赤壁赋乎的用法及意义

赤壁赋乎的用法及意义

赤壁赋乎的用法及意义一、赤壁赋的用法详解赤壁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其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中。

赤壁是指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而赋则是一种以描述景物、抒发感情为主的文体。

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赤壁赋这个独特的文学形式。

赤壁赋以其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和深刻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 借景抒情赤壁赋在描写景物时常常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作者通过描绘战场上激战惨烈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感,将眼前的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既展现了对美景的欣赏和享受,又流露出对乱世沉沦和人性悲凉之感。

例如《何去何从》这首赤壁辞中便精确地运用了借景抒情:“湖上风卷石五十里”,“遥闻山歌鼓笑语,近睹舰楼火照雷”。

作者借助赤壁火海和山歌鼓乐的形象来描绘当时江上战场景象,并以此衬托出自己内心的苍凉之感。

2. 寓意深远赤壁赋也常常通过寄托抒发思想情感来表达社会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和平、团结等价值观的追求。

例如《巨灵神》这首辞中所写:“忠信兮安可忘?行险而能安。

”其用意就是要强调个人忠诚与坚定的精神风貌。

在乱世中能挑大梁,肩负国家重任,展现出作者对于中国社会需求的真挚荣耀之情。

3. 文学创作赤壁赋不仅在史册上有记载,更是文学创作中经常使用的手法。

它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体裁存在,也可以被运用在其他文学形式当中。

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都包含了赤壁赋元素。

例如苏轼《夜泊水村别墅》便采用了赤壁赋的手法,通过描绘水乡夜景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苏轼以一种叙述性和抒情性相结合的方式,勾勒出一幅画面宛如置身于其中。

二、赤壁赋的意义述评1. 文化传承赤壁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历史上起到了记录和传承的作用,而且也通过不断地被后人引用和模仿,加深了对古代战争、政治等方面历史事件的理解。

同时它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也在文化艺术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提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赤壁赋应用在作文里

赤壁赋应用在作文里

赤壁赋应用在作文里At the brink of the Red Cliff, the mist hovered over the water, painting a picture of tranquility and grandeur. The waves lapped gently against the shore, their rhythm echoing in my heart, reminding me of the fleeting nature of life and the grandeur of nature.赤壁之畔,雾气缭绕水面,勾勒出宁静而壮丽的画面。

波涛轻轻拍打着岸边,其节奏在我心中回响,提醒我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宏伟。

As I gazed upon this scene, my thoughts wandered back to the heroes of the past. Cao Cao, the mighty warlord, once stood here, his雄心壮志 swelling with the might of the Yangtze River. His dreams of unifying the land echoed across the cliffs, but in the end, they were washed away by the relentless flow of time.我凝望着这片景色,思绪飘回到过去的英雄们。

一代枭雄曹操,曾屹立于此,他的雄心壮志随着长江的波涛而澎湃。

他统一中原的梦想在赤壁回荡,但最终,这些梦想都被时间的无情洪流冲刷而去。

Yet, even in the face of such transience, there remains a beauty that is timeless. The Red Cliff stands as a testament to the enduring spirit of mankind, a reminder that even in the midst of chaos and change, there is always a spark of hope and resilience.然而,即使面对这样的瞬息万变,仍有一种美是永恒的。

关于《赤壁赋》教案模板5篇

关于《赤壁赋》教案模板5篇

关于《赤壁赋》教案模板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关于《赤壁赋》教案模板5篇关于《赤壁赋》教案模板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 壁
苏 轼赋Biblioteka 苏 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 ,北 宋四川眉山人。
“三苏” 、 “苏门四学 士” 仕途多舛——一生三次被贬 1、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贬黄州,共 五年。 2、绍圣元年(1094)又贬惠州(今广东惠阳)。 3、四年后(1098)再贬儋耳(今海南岛儋县)。 经三年,遇赦放还。次年病死于常州。(新党执 政)
yǐ hè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 niǎo 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 lí 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有一个会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声吹箫应和。 那箫声呜呜呜的,像哀怨又像思慕,像抽泣 又像倾诉。余音婉转悠长,像细丝线一样延 绵不断。(这箫声)使深谷中潜藏的蛟龙听 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哭泣。
zhǔ 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 Yǎo tiǎo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 窕之章。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客人 划船,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 波澜不起。我举起酒杯劝客人们喝酒,吟诵、 歌唱《月出》的诗和“窈窕”的篇章。
pá huá i i shǎo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 徊于斗牛之间。
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乐音,
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他们,无人禁止,使 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我 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 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 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 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变 不变 未尝往也


xiá n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 “桂 zhà o sù miǎo yú 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 流光。渺渺兮予怀,望 美人兮天一方。” 于是,(大家)喝酒喝得十分快乐,(我) 敲着船舷唱起歌来。歌词道:“桂木做的棹啊, 兰木做的桨,(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呀, (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逆流而上;我心里想 得很远啊,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 边。
我忧伤得变了脸色,整理了衣襟,端正地
坐着,问那个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
人回答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
就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
是武昌,山水相互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
就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攻破荆
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
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大江斟酒,横

第2自然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 悲凉的箫声。

写箫声的句子有哪些?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 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 之嫠妇。 这些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举例。 悲 的情感,然而 ——这些表现了 ,此段开头则有提到作者感情的一句是是 于是饮酒乐甚 。所以,这一段情感是由 转向 乐 悲 的。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生老病死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 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 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不能得 天地万物
原因 物各有主
能得
耳得之声 目遇之色
主观存在
人生苦短
天道长存 万物不变
雄也,而今安在哉!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 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舳zhu2舻,战船。酾shi1酒,斟酒。槊shuo4,长矛。 资料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 战船北军用武”曰:“……时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头 上,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横槊谓诸将曰:‘我持 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 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今对此景 ,甚有慷慨。吾当作歌,汝等和之。’歌曰:‘对酒当 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 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 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 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 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歌罢,众和之,共皆欢 笑。”
壬戌(ré xū)之秋 n 少(shǎo)焉 浩浩乎如冯(pí ng)虚御风
扣舷(xiá n)而歌之 桂棹( zhà )兮兰桨 o 倚(yǐ)歌而和(hè)之 舞幽壑之潜蛟(jiāo),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 )然 正襟(jīn )危坐而问客曰 舳舻(zhú )千里 lú 酾(shī )酒临江
东坡肉
东坡帽东坡巾

赋,古代一种文体,以叙事状物为主,兼具
诗的韵律、节奏和散文的章法、句式。赋体演
变大致经历了骚体赋、汉赋、骈赋、文赋几个
阶段。文赋兼具散文和骚体的格局。唐代杜牧
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
的佳作。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 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今湖北省黄 冈县)任团练副使。三年后,他曾两次游 览黄州城外的赤壁(也叫赤鼻矶),写下 了著名的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及两篇赋, 即《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遗响于悲风。”
蜉蝣
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 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着 葫芦做的酒杯来互相劝酒;像短命的蜉蝣 在(永恒的)天地间暂时寄生,渺小得像 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生命短暂,而 羡慕长江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 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但我)知 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 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只好(把 自己的无奈通过)箫声的余音寄托在这悲 凉的秋风中】。”
第5自然段,写客听了苏子的一 番话后,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 饮的场面。
感情疏理
1段:江上泛游,感情由平静到高昂。 2段: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悲凉的萧声 3段:主客回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 4段: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 5段: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
感情变化内在线索: 乐——悲——感悟——喜
文章大意
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 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期间通过主客问答,抑 客伸主的方法,阐释了变与不变的道理,取与 不取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作者虽身处逆境却超 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旷 世 全 才

文:唐宋八大家、欧苏
诗:苏黄
词:苏辛 赋:与欧阳修打破律赋的形式束缚创作文赋。 绘画:擅长画竹“苏黄” 书法:“苏黄米蔡”


食文化:东坡肉等。
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疏浚西湖、修建苏堤、 兴办医院、学校 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横槊(shuò)赋诗 况吾与子渔樵(qiá o)于江渚(zhǔ)之上 举匏(páo)樽以相属 寄蜉蝣(fú yó 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 )。 哀吾生之须臾(yú ) 挟(xié )飞仙以遨游 杯盘狼籍 (jí ) 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
翻 译 课 文
Rén xū 壬 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
执长矛吟诗,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是如今 又在哪里呢?
qiá o zhǔ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 piān pá o Fúyó u 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 蝣于天地,渺
yú sù xié 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 zhò u 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

qiǎo jīn wè i 苏子愀然,正襟 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 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 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 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Zhú lú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 舻千里 shuò jīng shī ,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测验试题 (第一次测验)
9、下面句子中,句式与“夫晋,何厌之有? ”不同的一项是( ) C A 孔子云:“何陋之有?” B 微斯人,吾谁与归?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 王曰:“何以言之?”
宾语前置
1、动词宾语前置 A 古之人不余欺也 B 沛公安在? 何为其然也? C 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 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 为何其然也? 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 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介词 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 A 微斯人,吾谁与归? B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 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 一苇之所如,凌万
má ng pí ng 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 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与牛
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水汽笼罩着江面,
波光与星光连成一片。我们任凭苇叶般的
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
广阔浩瀚,小船好像凌空驾风而行,却不

第3自然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阅读第3自然段,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①“客”描述了曹操攻破荆州、占领江陵、沿江 东下、战船千里、旌旗遮天蔽日的宏大场面,目 的在于赞扬曹操的军事才能,抒发自己急于建功 立业的豪情。
②“客”说,他与儿子在江中捕鱼,在江边打柴 ,看到鱼虾相伴,麋鹿之间很友好,因而油然产 生了沧海一粟之感。 ③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琢磨 的感情与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 于天地”。
赤壁,山名,一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 一般认为孙、刘在此破曹操。一在今湖北 黄冈,即苏轼游览处。有人认为苏轼把黄 冈赤壁误作孙、刘破曹操处,其实他并没 有弄错。苏轼在《书〈赤壁赋〉后序》和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分别以“传 云”“人道是”指黄州赤壁是孙、刘败曹 之地,并非肯定。由于两山名同称“赤 壁”,作者借黄州赤壁之名驰骋想象,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