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实验2
2020年化学中考复习之实验2 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
实验2 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集__中__吸__收__火__柴__燃__烧__放__出__的__热__量__, _使__热__量__聚__集__,__温__度__更__易__达__到__铁__丝__着__火__点______。 (5)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失败,其可能原因是_集__气__瓶__中__氧__气__的__浓__度__较__低__(_合__理__即__可__) 。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防__止__生__成__的__高__温__熔__融__物__溅__落__炸__裂__集___气__瓶__瓶__底___________。
能力训练 (6)如图3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内燃烧的实验,利用激光 手电照射的目的是_使__温__度__达__到__纳__米__铁__粉__燃__烧__的__着__火__点__。 (7)图3中锥形瓶中气球发生的变化是先___胀__大__后__变__得__更__瘪_。
图3
实验2 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
重 点 实 验 —— 分 层 练 【例】如图分别是初中化学中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装置:
基础训练
(1)图1中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C_+__O__2=_=点_=_燃=_=__C_O__2_______________。
(2)图1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检__验__木__炭__在__氧__气__中__燃__烧__的__产__物______。 (3)图2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由上而下缓慢伸入的原因是_使__铁__丝__与__氧__气__充__分__反__应___。
在氧气中__剧__烈__燃__烧__,__发__出__白__光__,__放__出__热__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方程式:____C_+__O_2_=_=点_=_燃=_=_C__O_2_______。(完全燃烧)
中考物理总复习通关(2)实验专题 课件
可能是____A___. A.定值电阻短路 B.电源电压太小 C.定值电阻处接触不良 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5)由于自己的疏忽,小楠同学做完实验后才发 现,她把测量的电流值都写在草稿纸(虚线框内)上 而忘了填入记录表格中.请你帮助小楠同学根据草稿纸 和表格中数据,算得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6_._2___Ω.
专题二 实验专题
专题解读
广东中考实验题每年的分值为20分,从内容上可 分为直接测量实验、间接测量实验和探究实验三个方 面的考查,侧重对课本原始实验的内容、操作方法和 实验方法的考查,对课本实验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一般 列入综合能力部分考查.本专题内容可具体划分如下:
续表
续表
中考考点精讲精练
考点1 直接测量实验 考点精讲
考点4 光学探究实验 考点精讲
光学探究实验主要是以探究反射规律、折射规律、 平面镜成像规律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通过探究实验 验证各光现象成立规律和条件.
考题再现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016北海)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刚
进行了如图3-2-16所示的实验,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 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的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 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实验并换用不同颜色的笔 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实验数据如表,请完成下列问题:
8.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如图3-2-8是小明同学自制的盐水电池的装置,他 分别把一块铜片与一块锌片插入一杯盐水中(如图3-28甲),然后连接到一个电压表上(如图3-2-8乙).根 据图中所示,这个盐水电池的电压为___0_._8___V,正极 是___铜__片___(填“铜片”或“锌片”).
高中生物实验总复习(一二三册全部实验)
(1)将显微镜安放好显微镜放在操作者前方偏左,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距载物台约2 cm);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选用大光圈,弱光源时选用凹面镜。
黑藻
1.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 2.叶(放大) 3.雄花 4.雌花 5.种子
使用上述实验材料时,实验课前教师应该对实验用的植株浇足水分。如果是在野外采集的,则应将采集到的实验材料放在塑料袋内,扎紧袋口,以防止水分散失过快。在使用植物的表皮或表皮毛观察细胞质流动时,视野应调暗些。
其他实验材料的观察方法
1.小麦根毛细胞质流动的观察
(1)方法步骤
①剪下一段0.5~1 cm的带有根毛的小麦根,纵剖为二。将剖面向下,放在载玻片上。
②加1滴质量浓度适宜的蔗糖溶液,盖上盖玻片,轻压盖玻片。
③在低倍镜下找到成熟区,选取1个根毛细胞,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
(2)注意事项
①根毛细胞的细胞质无色透明,难于观察它的流动,因此需要采用缩小光圈或采用较弱光线进行观察。
④放上盖玻片以后,可以用凡士林涂在盖玻片的四周,以免水分蒸发导致蔗糖浓度提高,影响实验效果。
2.南瓜幼苗茎表皮毛细胞质流动的观察
①实验课的前3周,把南瓜种子种在盛有土壤的花盆内,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土壤湿润。
6.增加演示实验。如果条件允许,则可以增加“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绿体的形态变化”的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叶绿体对不同光照条件的适应性。实验课前,在讲台前摆放3台显微镜,载物台上分别放着强光(200 W灯泡照射5 min)、弱光(25W灯泡照射10 min)、黑暗处理过的3片葫芦藓叶的临时装片。让学生輪流观察,看清楚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位置的改变。应该注意的是,如果用强光照射叶的装片,灯泡不能离装片太近(灯泡距装片应大于20 cm),否则叶绿体会被强光灼伤而解体。
2022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二误差分析与控制
专题2 误差分析与控制一、出题点解读只要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不同,就属于误差分析范畴。
误差分析一般分为两类题型1、有气体参与的反应误差来自于空气:装置内外的空气都有可能是误差的来源➢该装置如果从实验安全出发,反应前通入气体是为了➢但是从实验数据角度出发,➢但是上图中实验设计同样有两处缺点:①。
②③➢此装置若考察金属冶炼,实验结束后继续通气体目的是防止金属再次被氧化;但是若考察的是金属成分检验,则答案就应该是使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石灰水吸收,数据更准确误差来自于气体本身的性质在电解水试验中,氧气的水溶性好于氢气,并且因为氧气性质活泼,所以可能会被电极材料部分消耗。
2、其他可能导致误差的来源➢➢➢➢欢迎大家继续补充二、精选试题(共10大题)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
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该实验还能得出氮气的性质有、。
(2)若实验操作规范,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该方法测定的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是(填序号)。
①红磷量不足②装置气密性不好③弹簧夹没有加紧④没有冷却到室温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开展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①可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药品只能是红磷吗?什么样的药品可以作为该实验的反应物?②可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装置除了课本中提及的,还有其它装置吗?③改进装置和药品,能使一些在一般条件下不能用于测定空气含量的物质也能测定氧气的含量吗?[作出猜想]猜想1一定还可用其它的物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镁条。
猜想2可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装置不止这一种,但都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査阅资料]刘小源同学査阅资料获知:(1)“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仅与氧气反应,还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2)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3)“引火铁”(极细的铁粉)是一种准纳米材料,这种铁粉具有很髙的反应活性,它在空气中受热很容易燃烧;(4)白磷与红磷的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白磷在40℃左右便能燃烧,红磷在240℃才能燃烧。
2020年中考总复习冲刺——回归课本实验篇(二)(含答案)
2020年中考总复习冲刺——回归课本实验篇(二)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反应的表达式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 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 ,瓶内液面上升约 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P +5O 2 点燃 2P 2O 5(1)为何不能用碳,硫代替红磷: 碳、硫燃烧虽然消耗氧气,但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使压强变化不大,水不倒流; 为何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铁丝在空气中根本不能燃烧。
(2)实验开始时,应先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吸收热量,有利于降低温度;吸收生成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 。
(3)若实验结果小于1/5,原因可能是 ①装置漏气;①红磷量不足;①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
若实验结果大于1/5,原因可能是 弹簧夹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沿导管逸出;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使装置内气体受热逸出。
。
(4)倒流进集气瓶的水为何不能充满整个集气瓶?因为剩余的主要是氮气,红磷燃烧没有消耗氮气。
剩余气体有哪些性质?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氧气的性质实验(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发出 白 光,在空气中发出 红 光,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 。
木炭为何要缓慢伸入集气瓶: 避免氧气从瓶口冲出,使木炭充分反应 。
(2)硫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火焰 淡蓝 色,在O 2中燃烧火焰 蓝紫 色。
在集气瓶底留一些水的目的是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
(3)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生成 黑 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需留水或铺细沙目的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此实验火柴梗的作用是 引燃铁丝 ,铁丝为何要绕成螺旋状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凝聚热量,有利于铁丝的持续燃烧 。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①: 烧杯中的水都变红了,且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 。
202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系统训练 实验2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word版,含答案)
实验2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命题点1 实验用品(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细口瓶。
(2013.7C)(2)实验药品:氯化钠、蒸馏水。
命题点2 实验步骤(1)用固体配制溶液(以配制50 g 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为例)[2017.17(1)(2)]①计算: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________g ,水________g 。
[2017.17(1)]公式: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2017.17(2)]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b.若将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且使用了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读数。
③量取:用规格为____mL 的量筒量取_____mL 水(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 g/cm 3),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④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a.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用玻璃棒搅拌时,注意不要使玻璃棒触碰容器的器壁和底部;c.溶解不能在量筒中进行。
⑤装瓶: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注明药品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标签向外放入试剂柜中。
(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以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 g/cm 3)配制50 g 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为例](10年2考)①计算:6%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 g(体积约________mL),水________g 。
(10年2考)公式:a.浓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所加水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
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浓溶液和水(先倾倒至接近所需体积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倒入烧杯中。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总复习 第2课时 声现象 含解析及答案
第2课时声现象中考回顾1.(2022·四川成都中考)如图所示,用不同的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弹开。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D.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答案:D2.(2022·天津中考)音乐会上,艺术家们用编钟、二胡、古筝等乐器演奏乐曲,听众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答案:C3.(2022·四川内江中考)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优美的小提琴声一定是乐音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D.医院对人体的B超检查利用的是次声波答案:A4.(2021·天津中考)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
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C.减小噪声传播速度D.通过监测减弱噪声答案:A5.(2022·云南中考)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的传统乐器,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它们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或“音色”)不同。
生活中,可以用超声波清洗仪器、眼镜等,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
答案:音调能量模拟预测1.(多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音不一定由物体的振动产生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答案:AD2.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是为了研究()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音的大小答案:A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物体振动快慢即频率决定的。
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振动快慢不同,音调不同,这是为了研究音调。
3.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A.山谷中有磁场,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B.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C.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D.山谷中有不同的声音传播介质,使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答案:C解析: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发出的声音在向前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进入人的耳朵,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回声,故选项C正确。
2024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课时作业2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NaCl溶于水配成1mol·L-1的溶液,溶解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离子为Cl-,b离子为Na+B.溶液中含有N A个水合Na+C.溶液中存在NaCl⇌Na++Cl-D.NaCl溶解过程需要在容量瓶中进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B.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的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强C.NaHSO4在水溶液及熔融状态下均可电离出Na+、H+、SO2-4D.NH3属于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够导电3.下列物质在指定条件下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2CO3溶于水:Na2CO3===Na+2+CO2-3B.Al(OH)3酸式电离:Al(OH)3===H++AlO-2+H2OC.NaHS溶于水HS-的电离:HS-+H2O⇌H2S+OH-D.NaHSO4加热熔化:NaHSO4(熔融)===Na++HSO-4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Fe2(SO4)3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Fe3++SO2-4+Ba2++3OH-===Fe(OH)3↓+BaSO4↓B.石灰石溶于盐酸中:CaCO3+2H+===Ca2++CO2↑+H2OC.碳酸氢钠溶液与硝酸反应:HCO-3+H+===H2O+CO2↑D.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Fe2O3+6H+===2Fe3++3H2O6.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7.某学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后,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证明酒精溶液是非电解质B.闭合开关K,往溶液中通入氯气,随着气体通入,电流计示数增大,故氯气是电解质C.取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替换酒精溶液,电流计的示数相同D.闭合开关K,往烧杯中加NaCl固体,虽然固体溶解,由于不反应,故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8.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2单元 相互作用 实验练2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实验练2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1.(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三模)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系头发用的普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分别用细绳系在橡皮筋的两端,一端系在墙上的钉子上,另一端挂小桶,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①挂上重为G0=0.05 N的小桶(可用沙子配重)后,测出橡皮筋的伸长量。
②撤去小桶看橡皮筋是否回到原来位置,以保证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在小桶内加入一个重为G0的重物后,再测出橡皮筋的伸长量。
③重复步骤②,测量多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选择前6组数据,作F-x图像如图乙所示,6个点几乎落在同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由图乙可知,当橡皮筋伸长量较小时,橡皮筋产生的弹力与橡皮筋的伸长量之间近似满足胡克定律,则橡皮筋的劲度系数为k=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乙(2)选择全部数据,作F-x图像如图丙所示,可知随着橡皮筋伸长量的增加,橡皮筋的劲度系数(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丙(3)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实验结论为。
2.(浙江衢州期末)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中,按实验要求组装好实验器材,待弹簧自由下垂并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如图甲所示,其大小为l0= cm;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钩码、2个钩码、3个钩码(已知1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每一次在钩码处于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l,以所挂钩码的个数n为纵坐标,以弹簧长度l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并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如图乙所示,在图乙中描出不挂钩码的点并作出n-l关系图像,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kg(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考虑到重力对竖直放置弹簧的影响,该实验方案得到的弹簧劲度系数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小”“相同”或“偏大”)。
3.(浙江宁波高三二模)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之间关系”的实验中(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稳定时,长度记为L自,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稳定时,长度记为L0,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砝码,弹簧稳定时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符合规范,其长度符号为;(3)以砝码的质量为纵轴,弹簧总长度与L0的差值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数据描绘出m-t图像;(4)根据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初中化学总复习专题六化学实验(二)气体的制备以及性质实验
初三化学总复习专题六化学实验(二)气体的制备以及性质实验复习要点主要是初中教材中常见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制备的原理、制取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杂质或尾气的处理装置),性质验证、实验现象、结论、操作规则的掌握。
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气体氧气(O2)氢气(H2)二氧化碳(CO2)药品①高锰酸钾(KMnO4)②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③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固(+固)]或[固+液]①锌粒(Zn)和稀盐酸(HCl)②锌粒(Zn)和稀硫酸(H2SO4)[固+液]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固+液]反应原理①2KMnO4K2MnO4+MnO2+O2↑②2H2O22H2O+O2↑③2KClO32KCl+3O2↑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CaCO3+2HCl=CaCl2+H2O+CO2↑仪器装置制法①、③:制法②:实验室制取H2的装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①排水法(难溶于水)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验满(验纯)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放置正放倒放正放注意事项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2020年高考物理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讲义: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含答案
实验探究课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目的]1.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定量关系.2.学会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实验原理]1.如图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三角板、坐标纸、重垂线、铅笔.[实验步骤]1.将弹簧挂在支架上,测量弹簧的原长l0.2.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待钩码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l.3.求出弹簧的伸长量x和所受的外力F(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4.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将所测数据填写在下列表格中.记录表:弹簧原长l0=cm.次数12345 6 内容拉力F/N弹簧总长/cm弹簧伸长量/cm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2.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3.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误差分析]1.弹簧拉力大小的不稳定易造成误差,使弹簧的悬挂端固定,另一端通过悬挂钩码来充当对弹簧的拉力,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2.弹簧长度的测量是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测量时尽量精确地测量弹簧的长度.3.在F-x图象上描点、作图不准确带来误差.[注意事项]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3.测量弹簧的原长时要让它自然下垂.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以减小误差.4.测量有关长度时,应区别弹簧原长l0、实际总长l及伸长量x三者之间的不同,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5.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两轴上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量值要适当,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6.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曲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描出的线不应是折线,而应是平滑的曲线.7.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实验改进]本实验的系统误差来自弹簧的重力,所以改进实验的思路应该是尽可能减小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1.一个方案是将弹簧穿过一根水平光滑的杆,在水平方向做实验;另一个方案是选择劲度系数较小的轻弹簧,通过减小读数的相对误差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2.利用计算机及传感器技术,将弹簧水平放置,且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推力)时,计算机上得到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分析图象得出结论.热点一实验原理与操作[典例1]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解析:(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弹簧原长和形变量.(2)根据实验原理,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弹簧的原长、弹簧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时所对应的伸长量(或对应的弹簧长度).(3)取图象中(0.5,0)和(3.5,6)两个点,代入F=kx可得k=200 N/m,由于弹簧自身存在重力,使得弹簧不加外力时就有形变量.(4)根据完成实验的合理性可知先后顺序为CBDAEFG.答案:(1)刻度尺(2)弹簧原长、弹簧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时所对应的伸长量(或对应的弹簧长度)(3)200弹簧自身存在重力(4)CBDAEFG1.(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解析:(1)实验中应以所研究的一根弹簧为实验对象,在弹性限度内通过增减钩码的数目来改变对弹簧的拉力,以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且拉力与重力平衡,所以选A、B.(2)由于考虑到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当不挂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x>0所以选C.答案:(1)AB(2)C热点二实验数据的处理[典例2](2014·全国卷Ⅱ)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 kg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 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 cm.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①;②.(2)以n为横坐标,1k为纵坐标,在图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1k-n图象.(3)图乙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N/m.解析:(1)①k=mgΔx=0.100×9.80(5.26-4.06)×10-2N/m=81.7 N/m;②1k=181.7m/N=0.012 2 m/N.(2)1k-n图象如图所示.(3)由作出的图象可知直线的斜率为5.72×10-4m/N,故直线方程满足1k=5.72×10-4nm/N,即k=1.75×103n N/m(在1.67×103n~1.83×103n之间均正确).由于60圈弹簧的原长为11.88 cm,则n圈弹簧的原长满足nl0=6011.88×10-2,代入数值,得k=3.47l0(在3.31l0~3.62l0之间均正确).答案:(1)①81.7②0.012 2(2)图见解析(3)1.75×103n(在1.67×103n~1.83×103n之间均正确)3.47l0(在3.31l0~3.62l0之间均正确)2.(2018·广东惠州博罗中学模拟)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方向(填“水平”或“竖直”).②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③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的差值(填“L0或L x”).④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 m/s2).解析:(1)用铁架台,一定是竖直悬挂,所以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竖直方向;(2)由于弹簧自身有重力,悬挂后,当弹簧稳定后,记下弹簧的长度;(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是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据的最后一位是估读位,故数据L3记录不规范,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mm;(4)若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没有考虑砝码盘的重力的影响,所以横轴是弹簧长度与悬挂砝码盘时的长度L x的差.(5)根据胡克定律公式ΔF=kΔx,有k=ΔFΔx=60×10-3×9.8(39.30-27.35)×10-2N/kg≈4.9 N/kg;由表格得到,弹簧原长为:L0=25.35 cm;挂砝码盘时:L x=27.35 cm;根据胡克定律,砝码盘质量为:M=k(L x-L0)g=4.9×(27.35-25.35)×10-29.8kg=0.01 kg=10 g.答案:竖直稳定L3 1 mm L x 4.910热点三实验的改进与创新以本实验为背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设置题目,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体现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1.将弹簧水平放置或穿过一根水平光滑的直杆,在水平方向做实验.消除了弹簧自重的影响.2.弹簧的弹力直接由力传感器测得.创新点一实验原理的创新——并联弹簧[典例3]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某同学先按图(a)对弹簧甲进行探究,然后把弹簧甲和弹簧乙并联起来按图(b)进行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将质量为m =50 g 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分别测得图(a)、图(b)中弹簧的长度L 1、L 2如表所示.钩码个数 1 2 3 4 L 1/cm 30.00 31.04 32.02 33.02 L 2/cm29.3329.6529.9730.30已知重力加速度g = 由表中数据 (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乙的劲度系数.解析:分析表中L 1的长度变化量与钩码数量的关系.钩码数量和弹簧常量的关系为钩码逐增加一个,弹簧长度伸长约1 cm ,所以弹簧劲度系数k 1=ΔF Δl =mg Δl =0.50 N0.01 m =50 N/m.分析图(b)中可得,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伸长约0.3 cm ,即k 1×0.003+k 2×0.003=mg ,根据弹簧甲的劲度系数可以求出弹簧乙的劲度系数. 答案:50 能创新点二 实验方法的创新[典例4]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量相应的弹簧的总长度.(1)某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实验数据描点在坐标系图乙中,请作出F -L 图线.(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 0= cm ,劲度系数k = N/m.(3)试根据该同学以上的实验情况,帮助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不必填写其实验测得的具体数据).(4)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在于:;缺点在于:.解析:(1)F-L图线如图所示(2)图象的横截距表示弹力为零时的弹簧的长度,此时弹簧的长度为原长,所以弹簧的原长L0=5 cm,图象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故有k=ΔFΔx=1.60.08N/m=20 N/m.(3)根据该同学以上的实验情况,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为:钩码个数01234 5弹力F/N弹簧长度L/(×10-2 m)(4)滑轮间存在的摩擦会造成实验误差.答案:(1)如图所示(2)520(3)见解析(4)可以避免弹簧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会造成实验误差创新点三实验器材的创新[典例5]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轻弹簧上端固定一个力传感器,然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当用手向下拉伸弹簧时,弹簧的弹力可从传感器读出.用刻度尺可以测量弹簧原长和伸长后的长度,从而确定伸长量.测量数据如表格所示:伸长量x/(×10-2 m) 2.00 4.00 6.008.0010.00弹力F/N 1.50 2.93 4.55 5.987.50(1)以x为横坐标,F为纵坐标,在图乙的坐标纸上描绘出能够正确反映弹力与伸长量关系的图线.(2)由图线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横轴表示伸长量x,纵轴表示弹力F,按照表格数据,描点画图,得到一条直线,图象斜率代表弹簧劲度系数.答案:(1)如图所示(2)75 N/m1.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在弹簧下端挂2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是l2.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m,当地重力加速度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答案:(1)2mgmg l2-l12.(1)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实验步骤如下: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l1=_ 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_.作出F-x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2)该同学更换弹簧,进行重复实验,得到如图丙所示的弹簧弹力F与伸长量x的关系图线,由此可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解析:(1)由mm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可知图乙中的读数为:25.85 cm;本实验中需要是弹簧的形变量,故还应测量弹簧的原长.(2)有图象可知,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70.035=200 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弹簧有自重,使弹簧变长.答案:(1)25.85弹簧原长(2)200弹簧有自重3.(2018·四川高三理科综合)某同学为研究橡皮筋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做了如下实验:①如图1所示,将白纸固定在制图板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A系一小段轻绳(带绳结);将制图板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将质量为m=100 g的钩码挂在绳结上,静止时描下橡皮筋下端点的位置A0;用水平力拉A点,使A点在新的位置静止,描下此时橡皮筋端点的位置A1;逐步增大水平力,重复5次……③取下制图板,量出A1、A2……各点到O的距离l1、l2……量出各次橡皮筋与OA0之间的夹角α1、α2……④在坐标纸上做出1cos α-l的图象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填空:(1)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当橡皮筋与OA0间的夹角为α时,橡皮筋所受的拉力大小为(用g、m、α表示).(2)取g=10 m/s2,由图2可得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N/m,橡皮筋的原长l0=m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1)对结点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可知mg=T cos α,解得T=mgcos α;(2)在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则kl cos α=mg,解得1cos α=klmg,故斜率k′=kmg,由图象可知斜率k′=100,故k=mgk′=100 N/m;由图象可知,直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即为弹簧的原长,为0.21 m.答案:(1)mgcos α(2)1.0×1020.214.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将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弹簧下端挂一个小盘,在小盘中增添砝码,改变弹簧的弹力,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弹簧末端指针的位置x,实验得到了弹簧指针位置x与小盘中砝码质量m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测量如图甲所示,指针指示的刻度值为cm.(刻度尺单位为:cm)(2)从图乙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另一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有下列做法,其中错误的是.A.刻度尺零刻度未与弹簧上端对齐B.实验中未考虑小盘的重力C.读取指针指示的刻度值时,选择弹簧指针上下运动最快的位置读取D.在利用x-m图线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时舍弃图中曲线部分数据.解析:(1)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0.1 cm,故读数为18.00 cm.(2)结合mg=kx,得x=gk m,由图可知k=0.08×100.42-0.15N/m≈3.0 N/m.(3)读数时开始时的零刻度应与弹簧上端对齐才能准确测量,故A错误;本实验中可采用图象进行处理,故小盘的重力可以不考虑,故B正确;在读指针的位置时,应让弹簧指针静止之后再读取,故C错误;当拉力超过弹性限度时,将变成曲线,不再符合胡克定律,故应舍去,故D正确.答案:(1)18.00(2)3.0(3)AC5. (2019·湘潭凤凰中学月考)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原长l0的关系实验中,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轻质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上安装可移动的轻质指针P,实验时的主要步骤是:①将指针P移到刻度尺l01=5cm处,在弹簧挂钩上挂上200 g的钩码,静止时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并记录下来;②取下钩码,将指针P移到刻度尺l02=10cm处,在弹簧挂钩上挂上250 g的钩码,静止时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并记录下来;③取下钩码,将指针P移到刻度尺l03=15cm处,在弹簧挂钩上挂上50 g的钩码,静止时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并记录下来;④重复③步骤,在每次重复③时,都将指针P下移5cm,同时保持挂钩上挂的钩码质量不变.将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列表如下:次数弹簧原长l0/ cm弹簧长度l/ cm钩码质量m/g1 5.007.23200210.0015.56250315.0016.6750(1)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在实验步骤③中,弹簧的原长为15cm时,其劲度系数k=N/m.(2)同一根弹簧的原长越长,弹簧的劲度系数(填选项前的字母).A.不变B.越大C.越小解析:(1)挂50 g钩码时,弹簧的弹力为0.5 N,根据胡克定律得:k=FΔx=0.5(16.67-15.00)×10-2N/m≈30 N/m.(2)对第3、4、5次数据分析,弹簧弹力相等,同一根弹簧,原长越长,形变量越大,根据胡克定律F=kx知,弹簧的劲度系数越小,故选C.答案:(1)30(2)C。
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宝典实验2 声音的产生、声音特性实验(考点解读)
实验2 声音的产生、声音特性实验▲ 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如图1所示,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来判断音叉的振动,转换法的应用。
2.如图2所示,将播放音乐的闹钟放在抽气盘上,先在玻璃钟罩底边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放在抽气盘上,略微转动玻璃钟罩并稍施压力,使钟罩与抽气盘接触紧密。
用抽气机抽出罩里的空气,可以听到音乐随着罩里空气的稀薄而逐渐减弱。
然后将空气慢慢放入钟罩里,又听到音乐逐渐加强。
通过音乐声音前后强弱变化的对比,可以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里传播。
本实验应用了理想实验法(实验推理法)。
图1 图2▲ 探究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3.如图3所示,将钢尺固定桌面上,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说明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则音调越高。
▲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4.如图4所示,保持钢尺伸出桌面长度相同,一只手紧压钢尺贴在桌面上,另一只手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
说明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
图3 图4【例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在桌面上撒一些碎纸屑。
(2)如图③所示。
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又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3)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这个实验说明了真空不能传声。
【例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小华用手敲鼓面,则声音是由鼓面振动发出的。
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他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团,撒小纸团的目的是将鼓面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新教材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案2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输入和输出
考案(二)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输入和输出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23·江西省上饶市、景德镇市六校联考)如图是细胞膜局部结构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不包括细胞膜B.不同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结构不同C.若蛋白B是细胞运输K+的载体蛋白,则其发挥作用时可能需要耗能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一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解析: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A错误;不同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组成是相同的,B错误;若蛋白B是细胞运输K+的载体蛋白,该运输方式可能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时需要耗能,C正确;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数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但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的相互连接而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细胞膜的结构无关,D错误。
2.根据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科学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通过细胞对不同化学物质通透性的实验,可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细胞膜在电镜下呈现“暗—亮—暗”,由此提出膜都是三层结构的动态模型C.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流动镶嵌模型能合理解释细胞生长、变形虫运动等现象解析:欧文顿通过研究不同物质对植物细胞通透性的实验,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所有的细胞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模型,B错误;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正确;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能合理解释细胞生长、变形虫运动等现象,D正确。
3.(2023·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如图表示动物细胞间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的机制,下列叙述与该机制相符的是( A )A.如果信号细胞是内分泌腺细胞,则信号分子传递信息一定要经过体液的运输B.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不需要两个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C.信号分子和受体的结合一定需要蛋白质分子之间空间结构的契合D.若靶细胞是神经细胞,则信号分子①一定是神经递质解析: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是激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者靶细胞,A正确;精子与卵细胞相遇,通过细胞膜的接触完成信号分子和特异性受体的识别,需要两个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B错误;信号分子种类繁多,有蛋白质、肽、氨基酸、类固醇等,信号分子的化学成分不一定是蛋白质,C错误;若靶细胞为神经细胞,信号分子可能是神经递质,也可能是激素,如甲状腺激素,D错误。
总复习热现象练习二
气化:沸腾:1、关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可以发现第_____________分钟时数据是错误的;(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3)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2、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水,放在有水的烧杯中。
用酒精灯充分加热。
问试管中的水能沸腾吗?为什么?3、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16(a)、(b)所示的两种情景。
(1)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2)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阅读:在家具制作工艺中,经常会用到木胶,以便将木料粘合在一起。
有一种木胶,平常是固态的,使用时先要将它熔化开。
可是,将这种木胶熔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温度低了化不开,而如果温度超过100℃,它就会被熬焦、失去粘性。
于是,有人根据物理知识,特制了一种“双层锅”,解决了这一难题。
如图是双层锅的示意图,内锅里放胶,内锅和外锅的夹层里注水。
用这种双层锅熬胶时,只要夹层里有水,炉火的温度再高,也不会把胶熬焦。
解释如下:这种锅不会把木胶熬焦的原因:水在沸腾时_____热量,温度______(升高/不变/降低),且通常情况下水的沸点为_______℃。
5、小明和小华分别用相同的灶具和锅来煮鸡蛋,两人的锅中都加入同样多且足够的水、同样多的鸡蛋。
当锅中的水烧开后,小明仍用强火煮,小华改用文火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鸡蛋煮熟。
关于他们两人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且省时间B .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C .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D .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省燃料,两人的方法所用时间相近蒸发:1、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小明的猜想:①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有关; ②液体 的大小有关;③液体表面空气____________有关.小红的猜想: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16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2、 将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酒精里面,然后再拿出来,温度计的示数先变_________,后又变__________。
物理高考复习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实验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1.实验原理弹簧受到拉力作用会伸长,平衡时弹簧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力也就越大。
2.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
3.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
图1(2)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或总长)及所受的拉力(或所挂钩码的质量),列表作出记录,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
(3)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
(4)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再考虑二次函数。
1.数据处理(1)列表法将测得的F、x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可以发现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比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相等的。
(2)图像法以弹簧伸长量x为横坐标,弹力F为纵坐标,描出F、x各组数据相应的点,作出的拟合曲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3)函数法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满足F=kx的关系。
2.注意事项(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弹簧被过度拉伸,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3)观察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律,所以描点以后所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析了点的分布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直线来连接这些点。
(4)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3.误差分析(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
(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
命题点一教材原型实验1.列表分析法:分析列表中弹簧弹力F与对应弹簧的形变量Δx的关系,可以先考虑F和Δx的乘积,再考虑F和Δx的比值,也可以考虑F和(Δx)2的关系或F和Δx的关系等,结论:FΔx为常数。
小升初总复习实验探究题2(试题)-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小升初总复习实验探究题2(试题)-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1.家里的风扇坏了,小明的爸爸买了一台新的风扇。
(1)风扇的外包装是瓦楞纸箱,瓦楞纸是通过改变纸的增加抗弯曲能力的。
(2)电风扇能够转动是因为里面安装了,能将电能转化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之间的相互作用。
(3)使用风扇,关闭风扇后摸后盖的位置,有热热的感觉,说明还有一部分电能转化成了。
这台风扇还有配套的遥控器,遥控器里的干电池将转化成电能。
(4)风扇的底部设计成又大又重的圆盘状,是为了。
2.图一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示意图,图二是地球自转的示意图。
(1)在图一中,用箭头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2)图一中,地球从②处运行到④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的方向是()。
A.由北向南B.由东向西C.由南向北D.由西向东(3)如果有一天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得忽快忽慢,则地球上()。
A.四季更替变慢B.昼夜更替变慢C.每个昼夜时间长短不一D.四季如春(4)在图一中,当地球绕太阳转到位置()时,地处北半球的正午太阳仰角最高。
A.①B.②C.③D.④(5)在图一中,当地球绕太阳转到位置()时,北半球正好处于春季。
A.①B.②C.③D.④(6)图二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会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A.①B.②C.③D.④(7)图二中,⑤位置发生的现象是()。
A.黎明B.黄昏C.正午D.午夜(8)下列生物活动中,与昼夜交替有关的是,与四季变化有关的是。
(填序号)①大雁的迁徙②猫头鹰晚上捕食③北极狐的毛色会改变④蝴蝶白天采蜜(9)考虑到让住户正午终年都可以见到阳光,大楼之间的间距应该按照(填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楼影来计算.你的理由是。
3.观察比较两种狐狸,回答问题。
(1)极地狐生活在北极,耳廓狐生活在非洲北部和西亚沙漠一带。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同生物,愈冷的地方,身体愈接近圆球形,并且鼻子、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这有利于防止过分散失。
所以图一是狐,图二是狐。
总复习2
植物生长物质一、名词解释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物质极性运输游离型激素极性运输三重反应二、填空题1、生长素是()在1880年进行()发现的。
1934年()首先从燕麦胚芽鞘中分离出纯化的IAA.2、IAA和CTK都可促进分化,其中()促进根的分化,()促进芽的分化。
3、生产中促进插枝生根可用(),打破种子和块茎休眠可用(),果实催熟可用()。
4、植物进入休眠后,体内()含量增加。
5、生长素生物合成的前体是(),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有两种存在形式:()和();其分解有两个方面:()()。
6、IAA氧化酶的辅助因子是()和()。
7、GA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是(),由它形成的()可转化成其它各种赤霉素。
8、()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分裂素,()和()是最常见的细胞分裂素。
9、CTK能延迟叶片衰老,原因是()()。
10、ABA生物合成的前体()通过()条途径,主要是在()和()合成的。
11、植物的休眠和生长由()和()这两种激素调节。
前体物质()经光敏素诱导,在长日照下形成较多的(),促进植物生长;而在短日照条件下,则形成较多的(),促使芽休眠。
12、在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的()迅速增多,促使气孔关闭,使脯氨酸含量增加,以适应环境。
所以这种激素又称为()或()。
13、大家公认的植物激素包括五大类:()()()()()。
14、首次进行胚芽鞘向光性实验得人是()。
15、促进插条生根的激素是()。
16、促进气孔关闭的激素是()。
17、诱导α—淀粉酶形成的植物激素是(),促进瓜类植物多开雌花的是(),促进瓜类多开雄花的是(),促进果实成熟得是()加速橡胶分泌乳汁得是(),维持顶端优势的是(),促进侧芽生长的是()。
18、组织培养研究中证明:当CTK/IAA比值高时,诱导()的分化,比值低时,诱导()的分化。
19、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输导组织的分化有一定影响,当IAA/GA比值低时,促进()分化,比值高时,促进()分化。
(江苏版)2022版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二章 的相互作用 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课件
关键能力 · 突破 考点一 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
1.(2020江苏常熟中学适应性考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 如图甲所示: (1)某同学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用两条细绳连在橡皮条 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
变,OB、OC均逆时针旋转合力增大,OB顺时针方向、OC逆时针方向各转过适 当角度,此时OB、OC拉力均增大,由于OC已经满量程,此种情况不成立,选项 C错误;适当调整结点O靠近A,则合力减小,OB方向不变、OC顺时针方向转过 适当角度,不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选项D错误。
(2)某同学认为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你认为正确的有 AC ; A.拉橡皮条的细绳套适当细一些且长一些 B.实验中把橡皮条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为90°不变,可便 于计算合力
C.拉橡皮条时,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且平行于木板 D.两根细绳必须等长,且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3)如图丙,某次测量FOB、FOC大小和方向实验过程中发现,FOC读数几乎满量 程,而FOB读数不到量程一半(两弹簧测力计相同),需要做适当调整,下列做法 正确的是 AB 。 A.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OB方向不变,OC逆时针转过一定的角度 B.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OB、OC逆时针转过适当的角度 C.适当调整结点O远离A,OB顺时针方向、OC逆时针方向各转过适当角度 D.适当调整结点O靠近A,OB方向可不变,OC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角度
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
(1)实验中确定分力方向时,图甲中的b点标记得不妥,其原因是 O、b两点太近,误差大 。
(2)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 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图1
图2
图 4 图5
图7 初三物理总复习实验基础知识测试二
1.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路如图1所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电阻约为10Ω,电源为两节干电池。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
(2)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 ,发现灯L 不发光,故障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电流表处有开路 B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处开路
C .小灯泡L 短路
D .小灯泡L 的灯丝断了 (3)排除故障后,当小灯泡L 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指针位置 如图3所示,则小灯泡L 的额定功率为 W 。
2. 按图4的电路对额定电压为
3.8V 的小灯泡进行实验时,测得5组实验数据,并记录在表中,同时记录了小灯泡亮度变化情况。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
(2)小灯泡亮度变化规律是 ;
(3)除了表格中列出的数据和现象外,你还能发现的问题是 。
3. 小丽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
现有线圈匝数分别为50匝和100匝的外形相同的电磁铁,她先后将这两个电磁铁接入图5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后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
重复了多次实验,记录如下:
(1)实验中小丽是通过电磁铁____ _ 来判定其磁性强弱的。
(2)分析第1、2、3次的实验记录,会发现__ ___相同时, _____ _磁性越强。
(3)分析第________次的实验记录,会发现 相同时,_ _______磁性越强。
4. 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 ,待测电阻大约为10Ω,请完成如下问题: (1)画出实验电路图,其测量原理是_______。
(2)本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_______,电压表的量程应选_______,在连接电路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处于_______处,且开关应_______。
(3)图6两图中,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V ,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A ,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Ω,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大小为_______Ω。
6.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物重关系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装置做了三次实验,测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
(取10N/kg ) (2)图8是某公司的一幅广告宣传画:一个巨大的滑轮提起一个小皮箱,宣传文字写着“事无大小,必尽全力”。
请你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机械
效率与物重的定性关系,并利用这个关系对这幅宣传画发表自己的评述。
7. 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与假设,并进行了一些相关实验进行验证。
(1)下列A 、B 、C 是小红同学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一个,请写出另外两个。
猜想A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面积 有关;
0.6 3
- 图3 图8
2
猜想B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猜想C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
(2)如果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控制变量法。
下面是小红同学设计的用U 型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
请你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是想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实验二是想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实验三是想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的压强都相同。
(3)根据你学过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你认为液体的压强与猜想A 有关吗?答:____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8. 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大?
(1)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______的。
(2)到学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150g ,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7.6g ,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
如图9甲所示,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
9.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现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本中所涉及的探究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9甲 图9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