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导学案(学生版)
《一剪梅》导学案六篇
《一剪梅》导学案六篇篇1:《一剪梅》导学案《一剪梅》导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李清照其人,赏析其词,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2.利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涵,提升学生初步鉴赏诗歌主旨的水平。
3.培养学生不错的人文素养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李清照生平简历的了解及其作品的赏析。
【教学难点】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并能利用这种方法来初步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吟诵,讨论、讲析结合,问题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导入新课】“愁”,中国古代文人吟咏出脍炙人口的诗句;“愁”,中国文学史留下熠熠生辉的篇章。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李白的诗句;“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是杜甫的诗句。
豪放的苏轼吟过:“新月与愁烟,满江红。
”婉约的秦观也唱过:“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很多愁。
”而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好像对“愁”更有兴趣,她以女性固有的丰富感情,以词人特有的才气,留下不少言愁之作,抒发情愁、家愁、国愁,如《点绛唇》《一剪梅》《念奴娇》《醉花阴》《武陵春》《声声慢》等。
【了解作者,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1155),宋代闻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今XX)人。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闻名的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境遇孤苦,词情凄黯,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
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
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学”(以意逆志——解读文辞,揣摩情意)【品读诗词,疏通词意】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玉簟秋罗裳谁寄锦书来2.解释下列词语玉簟:锦书:【诵读课文,感受诗情】先听范读,再齐读。
《一剪梅》学生导学案
《一剪梅》导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李清照其人,赏析其词,学会“知人论世”的欣赏2、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初步鉴赏诗歌主旨的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李清照生平;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来初步鉴赏诗歌。
【目标导学】1、熟悉作者,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人。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境遇孤苦,词情凄黯,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李易安人生之五不幸——国家飘摇、丈夫病逝、再婚不幸、金石遗失、晚年无子。
李清照被誉为“一代词宗”。
李清照的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
“易安体”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厚,是宋代婉约派的典范。
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清照已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轶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她的作品主要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漱玉词》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词呢?这是一首闺情词。
李清照结婚不久,赵明诚就到远处去上学,李清照“殊不忍别,觅锦帛,书《一剪梅》以送之。
”(引自元人伊世珍《嫏环记》)2、关于词牌“一剪梅”一剪梅,词牌名,亦称“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
《词谱》以周邦彦“一剪梅花万样娇”一首与吴文英“远目伤心楼上山”一首为正体,周词上、下片各三平韵,吴词各四平韵,又列别体五种。
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
高二语文《一剪梅》教学导案 3篇
高二语文《一剪梅》教学导案1教学目标:1、识记基本字词义、疏通诗意、学会朗诵,《一剪梅》体裁、题材、词牌特点;2、掌握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以及时代对她词风的影响,掌握“易安体”基本特色;3、掌握、理解诗词意境及其分析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词作中体现出的作者情感;4、学会写作简洁精练的诗词鉴赏短评。
教学重点:1、理解诗词意境,体会作者情感;2、尝试写作诗词鉴赏短评。
教学难点:1、学会写作简洁精练的诗词鉴赏短评;2、从不同角度理解词作,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新意。
方法课时:1、经典阐释法;2、教学内容共计一课时。
教学步骤:导入→作者介绍→词体介绍→字词释音、释义→朗读,之后老师范读,再之后学生集体读、整体感受感知→听邓丽君《一剪梅》歌乐,引入情景→疏通、鉴赏→板书小结,陈清线索→特殊句式、语言特色、手法分析→鉴赏短评→课堂小结→音乐感知收束→布置作业。
(结合考点,强调分析重点)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与整体感知融于一体则可):(语文课代表上课前到我办公室拿东西)……同学们:北宋词人周邦彦在其词中无意间写了一句:“一剪梅花万样娇”,于是“一剪梅”这个颇具人间风情的词牌名因此而诞生。
后世众多的文人墨客面对这“同一剪梅花”各自吟诵出了风情万种的不同词作,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而其中最为脍炙人口、感人肺腑者,莫过于李清照笔下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那么究竟正为少妇的易安心中有一抹怎样的惆怅下了眉头却又上了心头,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学习李清照的词作《一剪梅》。
2、作者介绍:学其诗,就得知其人!(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作者的基本情况)李清照,大家并不陌生,(生于1084-卒于1155年以后,具体年月史料缺乏,难以确考),她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由于当时豪放词派大家辛弃疾字幼安,也是济南人,人们共称他们为“济南二安”。
她贤惠多才,十八岁嫁于金石家赵明诚为妻,夫妇感情深厚。
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北宋灭亡后,赵明诚因病去世,她颠沛流离于江南,在孤寂中度过晚年。
《一剪梅》导学案
《一剪梅》学案(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识记基本字词义、疏通诗意,了解《一剪梅》词牌及特点;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锻炼学生诗词鉴赏能力3、掌握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以及时代对她词风的影响,达成本单元学习目标“知人论世”。
学习重点:全面了解李清照生平及作品特色学习难点: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锻炼学生诗词鉴赏能力二、了解作者及其相关文学常识1、知人论世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今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以南渡为界,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后期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大变,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
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清照已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2、简介写作背景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缡末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3、《一剪梅》词牌及特点《一剪梅》是词牌名,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它的另一个名字是《腊梅香》。
其词体特点是,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
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
一般以书写爱恨离愁为主要内容。
本词就是以表达相思之情为题材的一首“婉约中调”。
三、朗读课文,疏通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玉簟秋罗裳谁寄锦书来2、解释下列词语玉簟:锦书:四、拓展欣赏李清照词五首渔家傲·记梦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一剪梅导学案
一剪梅导学案
【导学目标】
1.了解《一剪梅》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理解《一剪梅》这首词的基本内容及主题;
3.分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导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是《一剪梅》,大家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还知道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吗?
二、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课件展示)
1.《一剪梅》的作者是李清照,李清照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女词人。
她是南宋四才女之一,作品有《如梦令》、《如梦令(新韵)》、《声声慢》等。
2.李清照的文学成就非常高,她的作品形式多样,情感细腻,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三、理解《一剪梅》的基本内容及主题(课件展示)
1.《一剪梅》是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共四段,描写了梅花的
形象和寓意。
2.词的主题是对作者自身境遇的抒发,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出作者坚强、不屈的精神。
四、分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是冬天中的美丽,也代表了坚强和寒梅这种逆境下的顽强生命力。
2.一剪:表示将梅花剪下的动作,也暗喻了作者对生活险阻的剪除和去除。
3.寒食:传统节日,即冷餐节。
在这个节日,人们会去采集梅花,观赏梅花。
4.阳春:春天,暖和的季节,也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剪梅》的作者及创作背景,理解了这首词的基本内容及主题,并分析了一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一剪梅》这首词以梅花的形象传达了作者的坚强和不屈精神,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后作业】
1.默写《一剪梅》的词句;
2.用自己的话简短描述一下《一剪梅》的主题。
《一剪梅》学案2
《一剪梅》导学案(一课时)编写人:张巧荣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诵读诗词,提高诵读能力。
2、掌握、理解诗词意境情感,提高鉴赏能力;学习重点:理解诗词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学习难点:寓情于景的、含蓄的写作风格。
方法指导:诵读时注重音读、意读、情读,达到美读的效果【知识链接】一、知识梳理,了解记忆1、李清照(1084-1155),_____代著名女词人,号_____。
青年时婚姻幸福。
但靖康之乱后,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一生分南渡前后两个时期,早期多写________,清丽婉约;中年以后,则多写_______,怀乡忆旧。
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擅用_____,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_______”。
2 写作背景: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课堂赏析案】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这首词的上下阙各侧重于写什么?上片:下片:2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手法?二、再读词作,合作赏析1.你认为词中哪个意象或哪个句子最有力抒发词人心中的愁苦,谈谈自己的感受。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句是词的主旨句,在写愁绪上有什么特点?【课堂拓展案】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思考:全词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运用了哪些意象表现词人这种感情?。
高中语文《一剪梅》学案(共3课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剪梅学习目标1、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3、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把握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二、自主学习指导1、学生回顾作者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代著名女词人,号。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
2、写作背景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伉俪情笃。
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
3、词牌名的由来一剪梅,词牌名,亦称“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
乃取前三字为调名。
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三、学习任务1、.学习上阕“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揣摩关键字)2、为了稍减闲愁,词人又臆想鸿雁能传书信,请描述一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句词是一幅怎样的优美意境呢?(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法)3.上阕小结:写女诗人的独居生活。
㈡学习下阕赏析名句1.“花自飘零水自流”蕴含的意义是什么?2. 名句赏析:“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四、当堂训练类文鉴赏:《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中都写“愁”绪,乍一看是相同的,而细细品味,我们便可发现这“愁”的内涵是不同的,正所谓“一般愁字别样情”。
《一剪梅》导学案
《一剪梅》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体会其词作的风格特点。
2、品味《一剪梅》的语言艺术,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3、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词中所运用的意象,体会其蕴含的情感。
(2)分析词的结构和表现手法,把握词作的艺术特色。
2、难点(1)深入领会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尤其是相思之苦与闲愁的交织。
(2)体会词作语言的含蓄美和意境的深远。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 年 3 月 13 日—约 1155 年),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2、写作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当时她新婚不久,丈夫赵明诚外出求学或为官,李清照独处深闺,因思念丈夫而作此词。
四、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红藕()玉簟()罗裳()兰舟()2、解释下列词语。
(1)红藕香残:(2)玉簟秋:(3)锦书:(4)雁字回时:五、文本赏析1、整体感知(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2)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侧重写什么?2、词句赏析(1)“红藕香残玉簟秋”这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中的“独”字有何妙处?(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中,“花”和“水”分别象征着什么?(5)“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怎样表现相思之苦的?(6)“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句被后世广为传颂,请分析其艺术魅力。
古代诗歌鉴赏一剪梅学案
一、导入新课当夜晚降临,黑色的天幕笼罩整个大地的时候,月亮透过漆黑的夜空把清明澄澈的月光洒向人间,照亮了人们孤寂的灵魂,点燃了诗人心中创作的激情。
于是,在璀璨的诗歌王国中便有了许许多多吟诵月亮的优美诗句。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带“月”字的诗句。
带“月”字的诗句非常多,课后请同学们再去广泛搜集,然后将其整理、归类,看看月亮这一意象有哪些含义。
面对同一轮明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在一些人眼里,月亮是明亮的、柔美的、多情的;而在另一些人眼中,月亮却又是孤独的、哀怨的、沧桑的。
那么在唐代诗人张若虚的眼里这轮明月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春江花月夜》,去领略一下张若虚笔下这轮明月的光华。
二、介绍《春江花月夜》的古今评价《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三、教师诵读全诗,以读传情,读、悟交融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整体感知。
四、以“月”为线索,具体研读课文﹙一﹚展开联想和想象,置身“月之景”。
1、全诗写了很多意象,在众多的意象中哪一个意象是能统摄全诗的最主要的意象?明确:月。
2、全诗哪几句是集中描写月下美景的?明确:从“春江潮水连海平”到“皎皎空中孤月轮”。
3、紧扣“月”这一意象,请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优美语言来描绘月下春江美景。
配乐营造气氛,请学生有感情的读自己的作品。
教师下水作文:看,那春江潮涨,潮水翻滚着、奔腾着、咆哮着,浩茫茫一片仿佛与大海相连。
霎时,一轮明月在浩瀚无垠江面上,随着洪波翻涌冉冉升起。
顿时,万顷江波之上笼罩了一层空灵、迷蒙的月色,水光粼粼,月光莹莹。
江水宛然前行,环绕着一处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郊野流淌。
溶溶月色弥漫在这开满鲜花的树林里,柔柔的月光在花瓣上浮动,像是撒了一层洁白的雪。
花朵在月光的照映下仿佛冰山上盛开的雪莲一般晶莹剔透,散发出圣洁的光芒。
这时,天空中飘洒、飞舞的流霜,沙滩上洁白、柔软的细沙都与月色融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一剪梅导学案学生用
一剪梅导学案学生用导学目的:1. 了解《一剪梅》这首宋词的背景和作者。
2. 理解词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3. 掌握《一剪梅》的基本词意和语言技巧。
4.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导学内容:【导入】1. 引入相关主题和背景:让学生了解宋词和古典文学的重要性和魅力,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
【导读】2. 介绍《一剪梅》的作者李清照:提供简要的生平背景和主要作品,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简要介绍《一剪梅》:提供词的大致内容和背景,让学生对词的主题和情感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深入理解】4. 分析词的词意:逐句解读《一剪梅》,帮助学生理解每个词句的含义,注意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
5. 探讨《一剪梅》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如离别、孤独、思念等,通过词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心境。
6. 理解《一剪梅》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一剪梅》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帮助学生抓住词中的关键词和意象,从而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运用技巧】7. 学习并运用写作技巧:通过模仿、改编或创作的方式,让学生尝试写一首类似的古文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作能力。
【拓展思考】8. 进行相关讨论和写作:让学生思考,并描述一种自己熟悉的植物(或者其他事物),用诗歌或词的形式表达出对它的思念或评论。
【总结】9. 总结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回顾本次导学的重点和要点,确保学生对《一剪梅》的理解和掌握。
【作业布置】10.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进一步扩展对《一剪梅》的理解和运用。
【其他】1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提供相关的书籍或文章供学生进一步了解宋词和李清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素养。
12.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古典文学作品:推荐其他与《一剪梅》类似的古典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和阅读兴趣。
【导学反思】13. 整理导学反思:总结学生在导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反馈,为今后的教学调整提供参考。
《一剪梅》导学案
《一剪梅》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把握李清照作品清理典雅的艺术风格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学习重难点】1、重点:解读文句,品味意境;把握李清照作品的艺术风格;学会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2、难点:作品艺术风格的把握;学会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作者作品】李清照(1084.2.5.-1155.4.10.)号易安居士,宋朝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是婉约派词人,生于北宋元丰七年,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
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她天资过人,再加上优裕的环境和文学的熏陶,少女时代的她就气质高贵,外美如花,内美如竹。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
”李清照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词牌名的由来一剪梅,词牌名,亦称“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
乃取前三字为调名。
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整体感知】1、朗诵练习:结构特点:①本词为双调,每阕四句,每句四拍,与七律相似,节奏整齐。
②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字。
诵读节奏: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听视频朗诵《一剪梅》,同时有感情的朗诵全词,找出体现作者心理状态的字眼以及主旨句。
3、词人的丈夫新婚后不久就外出求学后,李清照填词《一剪梅》送给丈夫。
古来抒写愁绪的诗句有很多,如李白的“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
而李清照写愁却不落前人窠臼,那么她笔下的“愁”有何独特之处呢?下面我们就来认真研读作品。
一剪梅导学案 (1)
姓名班级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课题
《一剪梅》李清照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主备人
樊曦荣
执教者
审核
审签
累计课时
总第课时
使用时间
2017年月日
学习
目标
1、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文学创作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
2、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2《知人论世》出自《孟子》的《万章章句下》。孟子的本意是论述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作者本人思想、经历等的把握问题。孟子这段话对后世真正发生影响的,正是"知人论世"的主张。它与"以意逆志"一样,成为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
收获感想
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的思妇情结;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词风大变,转为凄苦悲怆、哀婉动人。
2、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
(1)以意逆志: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注: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重难点
通过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把握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掌握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和笔
一、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一剪梅导学案
一剪梅(李清照)一、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李清照其人,赏析其词,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鉴赏诗词的方法。
2.掌握化无形为有形写愁的方法。
3.体味李清照在词中流露出的寂寞相思之情。
二、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婉约派代表诗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了文学基础。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她的词以她南渡前后,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她的生活安定优裕,其词多反映闺中生活,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风格清新明丽,如《醉花阴》、《一剪梅》、(《如梦令》二首)等。
后期,她遭遇家国巨变,又逢丈夫去世,其词多反映战乱中痛苦的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风格凄凉低沉,如《声声慢》等。
李清照是罕见的才女,她工诗,能文,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尤擅长词。
她的词风别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其主要艺术特点是善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明白如话而清新工巧;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剧痛,同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倜傥有丈夫气,婉约而不绮靡,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
(二)写作背景《一剪梅》:这首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李清照结婚后不久,她的丈夫赵明诚即负笈远游。
词人不忍离别,作《一剪梅》送给他,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三)文题解读《一剪梅》:词牌名。
此调因周邦彦词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乃取前三字为调名。
双调六十字,平韵。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比较李清照的这首《一剪梅》与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①,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②?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剪梅》导学案(学生用)
一条缠绵藤两朵凄婉花《一剪梅》《长相思》导学案授课时间:3月22日上午授课班级:二九班授课人:李延娟2、领会词人的情感,体会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特点。
3、对愁情词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愁情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一、1、请同学们回顾学过的表达愁情的诗词或诗句,至少写出5个。
2、课前读背李清照的愁情词三首,并分析这三首词写作的时期和思想感情。
《如梦令(二)》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二、1、作家作品简介旷世奇女——李清照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今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
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清照已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轶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写作背景: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缡末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从愁情角度分析:前期词:家愁、情愁;后期词:国破家亡之忧,颠沛流离之苦,超越时空的孤独。
一剪梅公开课导学案
课题:一剪梅课型:诗歌鉴赏课【学习目标】1、鉴赏词作的抒情手法。
2、比较阅读、交流探究,体会李清照不一样的愁情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3、对愁情词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愁情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预测】通过抒情手法的鉴赏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李清照早晚期不同的词风【知识链接】1、知人论世李清照 (1084 年 3 月 13 日-1155 年 5 月 12 日) ,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 ( 今山东章丘 ) 人。
宋代 ( 两宋之交 ) 女词人,有" 千古第一才女 " 之称。
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 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境遇孤苦,词情凄黯,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李易安人生之五不幸——国家飘摇、丈夫病逝、再婚不幸、金石遗失、晚年无子。
李清照被誉为“一代词宗”。
李清照的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
“易安体”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厚,是宋代婉约派的典范。
她的作品主要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漱玉词》。
2、简介写作背景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缡末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3、《一剪梅》词牌及特点《一剪梅》是词牌名,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它的另一个名字是《腊梅香》。
其词体特点是,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
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
一般以书写爱恨离愁为主要内容。
一剪梅导学案
一剪梅李清照授课教师:瞿家琼学习目标:1、诵读涵泳,体味作者情感。
2、比较鉴赏,掌握赏析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二、知人论世,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被誉为“一代词宗”。
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丈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早年生活富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1127年,靖康之乱,金兵入侵后,李清照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作品集曾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漱玉集》。
后人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所作之词,以南渡为界.南渡之前,多写少女的悠闲生活少妇的相思之苦,明快清新,感情真挚;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大改,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悲叹身世,哀婉动人。
三、吟咏诗文,品味音韵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自主学习检测朗诵诗词,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把握情感。
《一剪梅》是李清照________(早期、晚期)的作品,在词中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意见交流(1)初读: 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清照?(2)词人的“闲愁”是如何表现的?(赏析提示:词句+手法+情感)四、拓展阅读,能力提升《武陵春》与《一剪梅》中的“愁”有何不同?自主鉴赏:请找一处词或句子自主赏析。
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背景链接:《一剪梅》: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不久,赵明诚就到远方游学,李清照“殊不忍别,觅锦书,书《一剪梅》以送之。
”《武陵春》:金军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战乱,只身流亡寓居浙江金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剪梅》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李清照其人,赏析其词,学会“知人论世”的欣赏
2.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初步鉴赏诗歌主旨的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李清照生平简历的了解及其作品的赏析。
【教学难点】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来初步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吟诵,讨论、讲析结合,问题探究法。
一、知人论世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今山东)人。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境遇孤苦,词情凄黯,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
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
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二、初品词作
1、诗歌鉴赏思路:找意象——品语言——析表达——评感情
2、学生诵读,品味音韵美
3、播放示范朗读
4、朗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中的情感。
(1)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愁绪?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三、细品词作,回答以下问题
(1)《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