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教学设计语文论文
语文教案-《丰碑》(通用16篇)
语文教案-《丰碑》(通用16篇)-《丰碑》篇1第22 课《丰碑》一、教学要求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有条理地将思想内容表达清楚的。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理解“丰碑”的含义。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
学生有可能提:“丰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要用“丰碑”作题呢?师:是呀,课文为什么要用“丰碑”作题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读的时候,再想想,看看自己还想知道哪些问题?(二)、学生对课文充分质疑。
学生大致有以下三个大问题不明白:1、将军为何向军需处长敬军礼?2、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3、为何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那还会属于谁呢?”(三)、探讨第一个问题:课文为何以“丰碑”为题?(含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一问题)1、请一生读第13自然段。
师:“晶莹”是什么意思?“晶莹的丰碑”又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它把什么比作什么?那么,这座晶莹的丰碑就是指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与晶莹的丰碑在哪些方面有相似之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2、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与晶莹的丰碑在哪些方面有相似之处?生可能会说两方面相似:⑴、颜色;⑵、外形。
还有哪些方面相似呢?师引导学生体会在精神上更相似。
①、同学们,是什么原因使军需处长冻死了呢?生的回答有两种可能:a、天气冷使他冻死。
b、衣服让给了别人,使他冻死。
②、军需处长知不知道在这样的大冷天,穿得单薄是会被冻死的?知道会被冻死,还要把衣服让给了别人?同学们,此时,你最感动的什么?③、同学们,冻僵的军需处长的神态是怎样的?同学们,在这个地方你有问题吗?想象理解:夹着烟,显得很悠闲。
《丰碑》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丰碑》教学设计(通用5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方案、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力气,下面是我整理的《《丰碑》教学设计(通用5篇)》,快快拿去用吧!《丰碑》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深刻理解课题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深刻理解课题的含义。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录象激_情感1、通过初读,我们已经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故事。
2、观看录象,感受红*爬雪山时环境的恶劣。
3、自读课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体会当时环境的恶劣。
4、指名读课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读中体会环境的恶劣。
并想像可能还有什么状况发生?5、老师带读。
二、自读、自悟,理解文章内容(一)提出问题:面对重重困难,红*战士们能否经受住考验的?1、自读课文并画出重点语句,边读边体会,2、小组争辩。
3、全班沟通。
(接受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1)将*A、将*让马(与士兵同心协力)B、听说士兵被冻死,很难过。
(一愣步履踉跄眼睛迷离)C、面对冻死的士兵,很生气。
(阴云密布肌肉抽动肌肉抖动)D、第13自然段:吃惊——自责、内疚——难过——崇敬。
(怔怔泪珠闪烁缓缓地庄重的*礼)读中通过理解词语感悟将*的情感变化。
(2)*需处长(读出不同的理解。
)A、抓住重点词语感悟*需处长的精神。
(一尊塑像倚着单薄)B、想象*需处长在牺牲前会想什么?C、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理解题目、解题。
1、理解题目、解题:此时,你对题目有了什么更深的理解?2、老师小结:*需处长像一座丰碑,矗立在*路上,指引道路。
四、理解最终一段的含义。
1、齐读最终一段。
2、你读懂了什么?3、看录象,共享红*成功时的喜悦。
《丰碑》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
《丰碑》优秀教学设计《丰碑》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丰碑》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丰碑》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内容:赣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能力训练第十册第8课《丰碑》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意境优美,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浓烈。
文章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及将军的神态的描写,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但由于他们过着幸福优越的生活,对红军长征的艰难险恶知之甚少,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我将在本节课通过抓描写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的语句来让学生反复朗读、理解、体会、感悟,力争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从而让学生能深刻理解人物高贵品质,激发学生内心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恶劣、思索、依靠、塑像等词语。
2、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及将军的神态描写的学习来体会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献身精神。
3、理解丰碑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及将军的神态的描写,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2、理解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1、背景引入,介绍长征:同学们,在七十多年前,为了反动派作斗争,为了北上抗日,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丰碑》说课设计 5份_教案教学设计
《丰碑》说课设计 5份一、说教材:《丰碑》这篇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写的。
文章记叙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课文魅力:首先是课文中着力渲染的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学习写作。
其次,这篇课文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课文塑造了两个干部形象,一个是对战士无比关怀的将军;一个是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的军需处长。
用这种忘我精神去打造学生的情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第三,全文以将军思想感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对将军的侧面描写来烘托军需处长的品质。
全文可分四部分:先写将军对行军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考验的思索,为下文所发生的事情作了必要的铺垫和暗示;接着写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冻僵在雪地上时的激怒和对军需处长的责备;然后写将军得知冻僵的老战士正是军需处长时的震惊和对军需处长的崇敬;最后写在军需处长崇高精神的鼓舞下,将军率领红军战士继续前进。
本单元训练重点: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体会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注意体会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有条理地将思想内荼泶锴宄摹?lt;br>结合课文实际、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订以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晶莹、丰碑”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技能目标:感悟课文侧面描写比直接描写更加感人和留有回味余地的表现方法,学习神态描写的方法。
情感目标:1、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下:1、读懂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叙述顺序。
2、引导学生初步领会课文先抑后扬及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丰碑》教案范文
《丰碑》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通过人物描写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尊敬英雄、英勇献身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珍惜幸福、努力奋斗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3)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写作水平。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深层次的含义。
(2)体会作者通过人物描写表达的情感。
(3)将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氛围。
(2)简介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3)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通过人物描写表达的情感。
(2)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2. 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写一篇短文。
3. 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写作的能力。
4. 学生对课文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
六、教学策略1. 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情感。
2. 创设情境: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丰碑》教案设计(精选3篇)
•••••••••••••••••《丰碑》教案设计《丰碑》教案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丰碑》教案设计(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丰碑》教案设计1教学要求: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用"湿润"、"晶莹"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态、神态和穿着中,体会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理解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具准备:1、电脑.课件3件。
2、小黑板一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学习课文第一、二段,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
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了解生字词自学情况。
3、预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三、初读课文。
1、抽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默读课文,按提示把文章分为四段,讨论段意。
(提示:A、艰难前进B、严峻考验C、一座丰碑D、走向胜利)段意(略)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
思考:"吞掉"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这支队伍似乎要被吞掉?2、指导感情朗读。
五、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
思考:将军在思索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索呢?2、指导感情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
第二课时(详案)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三、四段,体会文章中心思想,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1、2、4题。
《丰碑》教学设计 丰碑说课及教案设计(优秀10篇)
《丰碑》教学设计丰碑说课及教案设计(优秀10篇)《丰碑》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简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进,为后继部队开辟了一条通路。
当时供应非常困难,军需处长把棉衣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在过云中山时被冻死了。
课文赞扬了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学情分析:教学时要抓住军需处长冻死这一情节作重点分析,体会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革命精神,还要抓住将军神态的几次变化(吃惊、激动、难过、内疚、自豪等表情),体会军需处长高尚品德的感人。
另外要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语言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晶莹、丰碑”等词语。
2、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正确含义。
4、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理解有关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同学们,在六十年代前,为了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为了北上抗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长征途中,条件极为艰苦。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板书课题:25、丰碑),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长征途中一件非常感人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1、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特别指导。
劣lie、润run、覆fu的读音,碑、豹、润、覆的写法。
2、学习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冰坨:坨,是成块成堆的东西。
冰坨就是冰山。
文中是说整个云中山冰封雪冻,看去简直就是一座冰山,气候极其严寒,行军艰难。
严峻:严厉、严格。
丰碑:本指高大的石碑。
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
文中指冻僵了的军需处长。
《丰碑》精品教案设计
《丰碑》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丰碑》。
(2)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人物。
(3)掌握课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丰碑》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探讨课文中所体现的作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丰碑》的阅读与理解。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的理解。
(2)课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型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人物。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3.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的思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丰碑》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人物。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4.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的思考。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021年实用的《丰碑》教案4篇
2021年实用的《丰碑》教案4篇《丰碑》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的重点内容。
3、学习本课的生字。
掌握“丰碑、恶劣、袭击、倚靠、湿润、覆盖、晶莹”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志、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教学难点:1、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
第一课时一、前提测评:导语引入: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英雄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哥泣的英雄赞歌。
今天,我们将把份飞的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中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出示板书《丰碑》。
二、认定目标:1、认知:理解课文大意,弄清课文重点内容。
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军需处长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2、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受到爱国主义及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3、能力:感情朗读,体会文中含义;勾、画、标、注重点词句;质疑、解难,想象等综合能力。
三、导学达标:(一)师放间乐《长征组歌》,狂风呼啸,贴出挂图: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情景。
伴随音乐低沉叙述导语,并结合板书课题。
(二)播放课文录音:提出预习思考中的问题。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把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语句用“~~~~”划出来。
学生用自己组织的语言简要概括大意。
(三)理清课文脉落,小组讨论课文第几部分为重点内容,并说出根据。
(四)通过分组讨论提出问题,教师分类。
再选派代表汇报本组预习收获,或你知道了什么?(主体作用,自主学习)(五)学习课文一、二部分教师激情范读,引入(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读课文一、二部分。
这支队伍面临怎样的考验?你是从哪儿看出的?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重点词句。
《丰碑》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丰碑》教学设计(优秀4篇)《丰碑》优质课教学设计篇一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抄好词好句;能力目标:深刻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学习作者按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继续的方法;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军需处长穿着、神态及将军神态变化的语句,体会将军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难点:弄懂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路迢迢,寒风凉。
敌重重,军情忙。
红军于1934年从江西福建出发,1935年到达陕北。
历经艰难险阻。
翻雪山,过草地,漫漫征途,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
发生了多少感天动地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那艰难的岁月。
一起走进《丰碑》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二、感知课文1、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提示:(1)自学字词,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2、学生自学,检查交流3、学生质疑,师板书有共性的问题:a、将军为什么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b、老战士为什么会被冻死?他死时为什么神态那么镇定、安详?三、细读探究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a2、学生读后体会交流3、师小结二、研读领悟:(一)、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的3—12节,用“——”划出描写老战士神态、穿着的语句,读中探究1、指名读,说说这段话中哪些词用得好2、老战士是谁?军需处长是负责管理什么的?他为什么穿得这么单薄、破旧?3、军需处长明知道自己会被冻死,为什么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出示多媒体课件)()同桌讨论,再交流4、你认为军需处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对他产生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由说,师板书:舍己为人)5、指导朗读第7节(出示多媒体课件)《丰碑》的优秀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丰碑》教学设计优秀9篇
《丰碑》教学设计优秀9篇人教第十册《丰碑》教学设计篇一《丰碑》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红军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
课文语言朴素,以将军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人物形象饱满,读罢令人难以忘怀。
教学这篇课文时,以下几点我做得较突出:一、孕伏铺垫,境中激情课文所叙述的内容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很大的距离,学生可能因知识的储备有限而难以入境,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准确把握,而且还会影响他们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领悟。
因此,设计时,我在第一个教学环节就让学生充分交流了所查资料,回忆了以前学过的长征路上发生的感人故事,阅读了红军过草地,爬雪山时的相关资料,了解了环境的恶劣……从而让学生迅速跨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人物的高尚品质做好了情感铺垫。
二、发挥想象,升华情感每个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感情走向课文,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生活体验、感受各不相同。
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更深入地把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世界融为一体,我在教学中多次设计了适合学生想象的情境,如学完军需处长死后神态、外貌、衣着等描写之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想一想,牺牲前他可能想些什么?学生各抒已见,更深入地了解了军需处长的内心世界;再如,将军得知这位被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可能会怎么想?体会将军此时的懊悔、愧疚,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
最后战士们受到军需处长精神的鼓舞,走过他身旁时,可能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红军战士,你会对军需处长说些什么?……总之,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更深入地挖掘了课文的中心。
三、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文章意境优美,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材料。
因此,课上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指导,如第七自然段要读得悲壮感人,我指导学生怀着对冻死的老战士的崇敬,怀念之情,读出一种庄严、悲痛的情调,语速稍慢,语调平直,而且指导时注重学生的感悟。
《丰碑》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丰碑》教学设计(精选16篇)《丰碑》篇1[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62 更新时间:2003-10-30 录入:xxywja ]1.情景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支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的红军队伍,他们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在这恶劣的环境中发生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手势示意生齐读课题——“丰碑”)2.同学们见过碑吗?在哪里见过?什么是“丰碑”?[板书: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功绩]3.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吗?[板书:军需处长]课文中哪一句话直接把军需处长和丰碑联系起来呢?请用“ ”把它划出来。
4.出示中心句:“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谁能围绕这句话提出问题?(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5.快速浏览课文,请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军需处长的段落。
6.自由读第7自然段,小组合作:根据这一段内容设计问题,问题里必须有为什么或怎样这两个词语。
点拨:⑴从哪里看出老战士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老战士为什么牺牲时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老战士牺牲时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说明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a看到战士没有在冰天雪地里倒下,感到安慰,所以……b自己把所有的棉衣都发给了战士,连自己都没有,尽到了职责…… c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死而无怨,所以……)⑵巡视参与讨论。
引导:①镇定、安详是什么意思?②老战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点明中心“不怕牺牲,舍己为人”③从哪里还能看老战士有着这种“不怕牺牲,舍己为人”品质?[出示句子“单薄破旧的衣服……身上。
”指名读——抠“贴”要读重音,为什么单薄,点明中心:不怕牺牲,舍己为人。
换词读。
(出示:……裹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披在……)]7. 你对这段内容有哪些不明白?8.指导朗读、师生评议。
(你觉得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你能读给大家听吗?)9.谁还想通过读来表达自己对军需处长的感情?让我们怀着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齐读这一自然段。
语文《丰碑》教案
语文《丰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丰碑》的内容。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意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对语文学科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升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丰碑》的内容。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2)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3)运用课文中的元素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准备1. 课文《丰碑》的文本。
2. 生字词表。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4. 相关文学作品或案例用于参考和拓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丰碑》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发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查找生字词,并记录下来。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4. 课堂互动:(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感悟和体会。
5.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写作话题。
(2)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元素进行创意写作。
6. 总结与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总结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巩固记忆。
2. 学生完成生字词练习,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写作任务,提升写作能力。
4. 学生寻找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提升审美能力。
课文《丰碑》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丰碑》教案范文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丰碑》的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丰碑》的主要内容。
2. 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1. 领会课文中所表达的革命精神。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丰碑》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词语解析: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
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教育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
三、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丰碑》的故事情节,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2. 学生写一篇关于课文《丰碑》的读后感,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精神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读后感:阅读学生写的读后感,评价学生对课文《丰碑》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课文《丰碑》所表达的精神。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历史背景,如革命战争时期的图片、音乐等,为学生营造情境,增强对课文《丰碑》的理解。
课文《丰碑》教案设计范文
《丰碑》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丰碑》,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线索,推测人物情感和心理变化。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珍惜和传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学会分析和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情感和思想内涵。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课文。
(3)将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联系起来,推测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课文的内涵和价值。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丰碑》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乐或视频,营造氛围。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感。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线索,推测人物情感和心理变化。
3. 字词学习(1)学生自读,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丰碑》精彩教案
《丰碑》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尊敬英雄、英勇顽强的品质。
(3)培养学生珍惜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析课文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深刻的内涵。
(2)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生字词的含义,学会新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英雄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奋斗意识。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故事梗概。
3. 思考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对自己的启示,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思考。
4. 学生作业完成质量,以及课后反思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碑教学设计10篇
丰碑教学设计10篇丰碑教学设计一目的要求1.了解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的详写与略写。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弄清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个晶莹的丰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简介背景。
二.学习课后生字。
三.听录音,注意读音四.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五.给课文分段。
全文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1 自然段)第二段(2 自然段)第三段(3—13 自然段)第四段(14 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思考:从哪里看出部队在艰难地前进?2.讨论。
“冰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云中山比作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说明了什么?3.回答以上问题。
4.概括段意。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这一段。
思考:除了恶劣的环境,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2.讨论:(1)“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说明了什么?(2)面对这些困难,将军想到的是什么?3.回答以上问题。
4.概括段意。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布置自学思考题:(1)将军的神态有几次变化?每次变化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情?(2)说说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和穿着。
(3)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3.学生按思考题思考以上问题。
4.指名回答问题。
5.概括段意。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朗读这一段。
思考: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得住考验,将军还有疑虑吗?2.讨论:(1)为什么“将军什么话也没说”?(2)“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说明了什么?(3)“那声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3.回答问题并概括段意。
五.总结全文。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重点二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并按要求背诵课文。
语文教案-《丰碑》-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丰碑》-教案教学设计(共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语文教案-《丰碑》本文是关于语文教案-《丰碑》,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第22课《丰碑》一、教学要求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有条理地将思想内容表达清楚的。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理解“丰碑”的含义。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
学生有可能提:“丰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要用“丰碑”作题呢?师:是呀,课文为什么要用“丰碑”作题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读的时候,再想想,看看自己还想知道哪些问题(二)、学生对课文充分质疑。
学生大致有以下三个大问题不明白:1、将军为何向军需处长敬军礼?2、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3、为何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那还会属于谁呢”(三)、探讨第一个问题:课文为何以“丰碑”为题?(含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一问题)1、请一生读第13自然段。
师:“晶莹”是什么意思?“晶莹的丰碑”又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它把什么比作什么那么,这座晶莹的丰碑就是指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与晶莹的丰碑在哪些方面有相似之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2、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与晶莹的丰碑在哪些方面有相似之处?生可能会说两方面相似:⑴、颜色;⑵、外形。
还有哪些方面相似呢?师引导学生体会在精神上更相似。
①、同学们,是什么原因使军需处长冻死了呢?生的回答有两种可能:a、天气冷使他冻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碑》教学设计重庆万州区河口小学张华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抓住第 7 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学习作者有主有次地安排材料来表达主要意思的写法。
2 、感受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难点1、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感受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体会“晶莹的丰碑”的含义;2、从将军语言、神态的变化,了解将军的内心活动,体会将军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内外结合,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一、读课题引入。
1. 新课开始,利用多媒体出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红军爬雪山的行军画面,同时播放狂风呼啸的录音,然后满怀激情地导入新课: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今天,我们将把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长征途中的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齐(老师手势示意生齐读题目)。
生 : 丰碑师:请读出气势来,(生二读课题)师:读得好!读出了气势,读出了感情。
师 : 同学们见过碑吗 ? 生 : 见过师 : 一般指什么?生 : 石碑师 : “丰碑”是指一块怎样的石碑呢?生 :( 高大的石碑 ) 师 : 课文讲的是一块高大的石碑吗 ? 生 : 不是 . 师 : 课文里的丰碑指的是谁 ? 生 : 军需处长 ( 师板书 ) 师 : 你从课文的哪句话看出来的 ? 请同学们快快速流览课文 , 画出相关的句子 . 生 : 十三自然段。
生读 . 师 :( 出示军需处长变成丰碑的画面 , 画面下出示句子 :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 , 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 师 : 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 ? 齐 . 生 : 有感情的齐读这一句话 . 师 : 读了这段你有什么疑问 ? 生 :1. 军需处长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 为什么说他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 师 : 你们想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吗?生 : 想二、自读、质疑,合作、探究。
师 : 就请同学们自由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在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
生 : 读课文师 : 把你的感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 生 : 交流 . 三、感受丰碑。
师:现在,我们来展示我们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我们开始吧。
谁第一个?(抽生读 7 自然段)。
师: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生 : 军需处长是被冻死的。
书上用了一个词“冻僵”。
生 : 我还知道为什么会冻僵?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我从“单薄破旧”“贴”看出他穿得少 , 所以被冻死了 . 师 : 理解得真不错 , 谁接着说 . 生 : 我还从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中知道环境恶劣。
天气恶劣,装备很差,遇到很多困难。
师:真能干,还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这种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借鉴。
你能把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吗?师:我们接着交流。
生:最令我感动的是军需处长那镇定安详的神态。
说明他无怨无悔,不怕牺牲,愿意为革命献出自己的生命。
(板书:镇定、安详)生 : 我们知道军需处长是专管部队供给的,他牺牲了 , 我体会到他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 师:你对这段内容有哪些不明白?(教师相机点拨:把不明白的问题带到课本以外去,带到生活中去,带到成长的道路上去)。
生 : 死亡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可怕的,老战士牺牲时为什么却是那么镇定安详?师:你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生:讨论。
生:看到战士没有在冰天雪地里倒下,感到安慰,所以…… b 自己把所有的棉衣都发给了战士,连自己都没有, ? 搅酥霸稹 c 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死而无怨,所以……)⑵巡视参与讨论。
师:老战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谈谈你的感想。
生:此时此刻我觉得军需处长很高大。
生:我十分敬佩这位军需处长。
生: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大家家学习。
师:下面请同学们带你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这一自然段。
生:练习读。
师:谁来读?(抽生读)老师给你配点音乐,配乐播放《沉思曲》师:谁还想通过读老表达自己对军需处长的
感情?(抽生)师:让我们怀着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齐读这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多好的战士啊!多么伟大的军需处长啊!通过这段描写我们仿佛真的看到:在风雪中一位穿着单薄破旧的老战士,他那瘦弱的身影从雪山的那一面艰难地、一步一步地走过来。
他累极了,他只想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下来歇一歇,可这一歇,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让我们把军需处长的形像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请同学们自由的练习背诵这一段。
生:读,背。
师:同学们,会背了吗?生:会师:会背的同学都站起来试一试好吗?生:起立。
师:闭上你们的眼睛,边背边在你头脑里勾画出军需处长的形像。
生:背诵。
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背得这么熟,真不错。
师:我们继续读课文。
你准备读哪段?生:我读 12 自然段(生读 12 自然段)生:我读了这一段,我体会到了将军很难过,很自责。
师:为什么会自责?生:因为将军错怪了军需处长。
课文前面说“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 愤怒 ] 他以为军需处长没尽到职责。
生:我想是因为自己作为将军看到自己的军需处长被冻死了而难过。
生:我是从将军久久地站在雪地里,眼睛湿润了,体会到的。
生:我体会到将军很敬佩的心情,从“将军向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知道。
生:我从这里还体会到将军自豪的心情,他为军需处长的精神而自豪,为红军队伍有这样的好同志而自豪。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将军,此时此刻可能对军需处长说些什么?(小组讨论)生:回答。
师:将军说了些什么?生:将军什么也没说。
师:他怎么做的?生:(十二自然段)师:出示将军敬礼的画面。
师:将军知道眼前这位就是军需处长,心情十分复杂,我们怎么才能读出这总心情,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
师:谁来读读这个自然段?(指名读)。
师:读得好啊!来一点鼓励。
(带生鼓掌)。
师:谁再来读读?(抽生读)师:男生、女生分别读,看谁读得好。
师:同学们,将军向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军礼,它表达了将军的千言万语,表达了对军需处长的沉痛哀悼和无限崇敬。
是啊,这样的好战士,谁不敬佩呢?让我们以无比崇敬和无比自豪的感情向军需处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全体起立!敬礼!(生敬队礼,师敬礼)礼毕!坐下!师:同学们,将军这般地感动,是因为他知道了眼前这位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
让我们怀着跟将军同样的心情齐读这段课文吧。
齐!(出示 7 自然段的字幕)(生齐读) ( 配乐 ) 师:读到这里,你知道为什么作者说“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请大家分组讨论。
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略)军需处长那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来就像一座丰碑,他那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不朽精神在我们的心目中更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师:先前将军有这种信心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请读出有关句子。
生:读第 2 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师:现在将军怎么想。
生: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师:这句话,换个说法怎么说?生:胜利只属于这样的队伍,不会属于别人。
师 : 为什么胜利只属于这样的队伍,不会属于别人 ? 生:因为军需处长的精神和信念感染和鼓舞着每一个战士师:你从哪句话知道?生:他听到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 ,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 , 还会于属于谁呢 ? 生:还因为红军队伍中有无数像军需处长这样的同志更因为这样的队伍是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生 : 我还知道了“这样的队伍”是一支不怕困难、怕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队伍,所以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师 :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生 :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生 :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师: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相信你们和老师一样有很多话想对军需处长说,假如你是红军战士,这时你最想对军需处长说什么话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请同学们在课本的插图下题上一两句碑文。
生写碑文,回答。
四、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课终升华主题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军需处长这样的同志 , 中国革命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 让我们带着必胜的兴心, ( 放影片《长征》片段 ) ,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五、作业课后收集红军长征故事,准备参加班上的“再走长征路”故事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