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浙教科学九年级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教学设计
物。
它们是自养生物。
它们制造有机物供给自己,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所以绿色植物被称为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其他生物的生存直接或间接依赖生产者。
视频:生产者
思考与讨论
森林、草原、农田和海洋等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有哪些?
【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草原中的各种草,农田中的各种农作物和杂草,海洋中的浮游植物等都是生产者。
】
能量流入植物,储存在有机物中。
视频:消费者
(2)消费者: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只能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称为消费者。
视频:分解者
(3)分解者:细菌、真菌、某些原生动物及腐食性动物(如蚯蚓等),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的有机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所以被称为分解者。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如图。
2.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
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阳。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能量流动的特点。
3、以碳循环为例,说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4、概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归纳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培养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正确认识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运输和传递的,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二、重点难点♦重点1、食物链与食物网。
2、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基础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及其特点。
♦难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及其特点。
三、课时安排1 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五、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课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要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师活动提问:(1)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什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2)生态系统的组成分为哪两部分?它们各自包括了哪些成分?讲述:我们已经知道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具有各自的生态功能,那么,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关系如何?它们之间的关系对生态系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本节课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活动: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关系ppt展示:图23-4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不完全)。
提出下列问题,弓I导学生思考:(1)草原上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2)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与草原上的植被有什么关系?(3)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2、指导学生根据刚才观察、分析的图片资料中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在图片上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提问:(1)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
浙教2011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5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人教版)必修 3 第5 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1 节。
前面讲了动物个体的“内环境”的稳态及植物个体的激素调节,然后讲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再讲群落结构及演替,最后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由微观到宏观,层层深入,步步递进。
该节是全章的一个重点,与第一册“原核生物”、“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等知识有关系。
我们要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最主要的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我们要学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在食物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因此本节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后4 节内容的前提,也是学生构建生态学知识结构和树立环保意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习者是我市重点中学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好的知识基础和较高的学习能力。
学生在初中生物、地理中已经学习过相关的内容,而且从教学内容上看通俗易懂,学生通过自学也能基本掌握教材的重点。
但是,要深入领会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具有密切的联系,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并能领会“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学科观点是有较大难度的。
因此,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制定较高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理解四种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理解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学会识图,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1.通过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分析,让学生树立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的辩证观。
2.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1.生态系统的成分2.食物链和食物网难点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2.消费者级和营养级的概念。
3.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解分析。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找出四幅图片的异同点。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_《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2
第4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教学目标1、能复述生态系统的概念、能区别生态系统与种群、群落,并能运用概念来判定生态系统。
2、知道生态系统类型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能在具体的生态系统中列举出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说出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的的概念2.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导入[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第一课时。
首先,请大家来看一些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一条鱼)这是一条生活在大西洋中的蓝尾刺鱼。
[提问]那这又是什么?(一群鱼)那如果这是生活在同一片海域的全部蓝尾刺鱼,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称为是?(种群)很好![板书]种群。
[引导]那如果我们把和这群蓝尾刺鱼生活在同一片海域的所有生物集中到一起,就组成了一个?(群落)[板书]群落[过渡]通过这些图片,大家觉得海底的生物多吗?(多)[讲述]其实,真实的海底世界远比这些图片所显示的更绚丽多彩,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欣赏一下美丽的海底世界。
[视频]美丽的海底世界[引导]我们最开始认识的那条蓝尾刺鱼呢就生活在这海底世界中。
大家觉得在这片水域中,影响它生活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有哪些?请大家先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任务单上,然后与小组成员交流,进一步完善你的答案(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活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答案,补充板书。
[讲述]同学们所列举的这些生物因素就组成了生物群落,那海洋中的生物群落能脱离它们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而独立存在吗?(不能)[引导]那池塘、草原、森林中的生物群落能否脱离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而独立存在呢?(不能)其实,在自然界中每个生物群落都有一定的生活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它独特的非生物因素。
[引出概念]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整体。
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为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以浙教版科学教材为基础,系统地讲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重点解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为学生提供清晰的知识框架。
2. 思维能力:
学生在分析生态系统案例时,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等,识别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他们能够通过逻辑推理,解释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以及这一过程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 实践技能:
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活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生态学实验操作技能,如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他们能够设计简单的生态系统模型,并通过模拟实验来观察和验证生态学原理。
(2)视频:播放与生态系统相关的科普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3)在线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如教育平台、在线问答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拓宽知识视野。
(4)实物模型:展示生态系统的实物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生态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展示一些生态系统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简短介绍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生态系统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八、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阅读材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九下科学浙教版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
课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教材解读目标1、能复述生态系统的概念、能区分生态系统与种群、群落,并能运用概念来判定生态系统。
2、知道生态系统类型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能在详细的生态系统中列举诞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说出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4、能结合生态系统的特征正确书写出食物链,并知道食物链与食物网之间的区分与联系。
5、能说诞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并能说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淌的特点,说明能量流淌与物质循环间的区分与联系。
21世纪教重点1.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及相互关系。
3.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的特点及两者的区分与联系。
难点1.生态系统的的概念2.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间的区分与联系3.食物链的书写。
教学预备投影仪、PPT环节师生活动占用时间教学过程设计其次课时生态系统的食物联系和循环一、引入:二、叙述:思索: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有何联系?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1、食物链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2.类型捕食链、寄生链、腐生链。
3.表述箭头表示捕食关系,被捕食者在前。
4.本质食物关系本质上是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关系,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淌的渠道。
2、食物网食物链相互交叉成网状的形式称为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由于各种生物间的食物联系一般比拟简单,所以食物链之间会彼此连结交叉,形成食物网。
读图:从右图中找出一条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食物链,看看里面有哪些生物?思索:此食物网共有几条食物链?人类在食物网中处于什么位置?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活动来探究。
活动:1. 写下你这几天来所吃的全部食物。
2. 将这些食物分成来自植物的和动物的两局部。
例如,早餐时吃了蛋糕,就应列出:面粉——植物,小麦;糖——植物,甜菜或甘蔗;鸡蛋——动物,鸡。
你在早餐时还喝了牛奶,就写出牛,然后是牛的食物—草。
浙教版本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的学习教案2.4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构造和功能[教课目的]:1、能复述生态系统的观点、能差别生态系统与种群、群落,并能运用观点来判断生态系统。
2、知道生态系统种类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能在详细的生态系统中列举出生态系统的各构成成分,说出四种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互相关系。
4、能联合生态系统的特色正确书写出食品链,并知道食品链与食品网之间的差别与联系。
5、能说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并能说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特色,说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间的差别与联系。
版权所有[教课要点]:1.生态系统的观点。
2.生态系统的四种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及互相关系。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色及二者的差别与联系。
[教课难点]:1.生态系统的的观点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间的差别与联系3.食品链的书写。
[教课课时]:2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教课方案自我评改复习引入:1.什么是种群?什么是群落?二者有何差别与联系?2.以下属于种群的是(),属于群落的是()A.草原上的所有羊 B.整个草原 C.池塘中的所有生. D.整个池塘物二、进行新课:1.生态系统的观点: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同构成的一致整体,称之为生态系统。
问题:生态系统与群落对比较有何不一样之处?指引概括:生态系统=生物群落+非生物因素。
问题:非生物因素包含哪些?非生物因素包含:土壤、空气、水、温度、阳光等。
重申:生态系统这一观点重申生物与环境的一致(不是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简单拼集)。
问题:生物群落是指必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的总和,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会有不一样的生物群落。
那么,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中会不会存在不一样的生态系统呢?2.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生活地区大小不一样致使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生物圈含义: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所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的范围:上限可达离地面约10千米的高空,下限可达距海平面约12千米的海沟底部,或许距地面深达2~3千米的岩石层。
九年级科学下册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教案新版浙教版
第4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
2. 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3.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4. 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难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教学过程▽▽▽▽▽▽▽▽▽▽▽▽▽▽▽▽▽▽▽▽▽▽▽▽▽▽▽▽▽▽▽▽▽▽▽▽▽▽▽第1课时简案情境引入;(课件:池塘生态系统)问;池塘中有些什么生物呢?池塘中除生物群落还有什么呢?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存在什么关系呢?一、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强调:生物群落(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无生命的物质)举例:小草离不开阳光,因为要进行光合作用;小草离不开土壤,因为需要土壤中的养料;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空气,因为需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鱼儿离不开水等等。
强调:每种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这个统一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举例: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片森林。
练习:在一阴湿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A 生物群落B 生态系统C 食物链D 食物网通过上述例子指出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小到一堆腐木、一个池塘,大到一片森林,乃至整个地球。
强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视频示上述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分析其主要特点:1、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和较湿润地区。
2、主要的植物以乔木为主,动物以营树栖和攀援生活的种类特别多。
3、群落的结构复杂,因而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结构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九年级科学下册 2.4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
2.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3.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4.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三、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区分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网;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流动。
四、教学过程聚焦解决问题"的教学宗旨下,——“激活原有知识"、“展示论证新知”、“尝试应用练习”和“融会贯通掌握”等(一)激活原有知识1.生态系统的组成找出这个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说明各类生物的营养方式是否相同?各类生物发挥的作用是否相同,若不同,各类生物各具有什么作用?2.在一定的区域内和生物群落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3.地球上的和它们全部生物所生活的环境中的组非生物因素成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4.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等。
(二)展示论证新知思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说的是什么生物现象?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例如:草兔狐虎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食物链2.营养级: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营养级,它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动动脑:右图所示你能连接多少条食物链?写出最长的食物链?食物链和食物网(右图所示)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叫食物链。
食物链的表示方法:用箭头表示捕食关系,被捕食者在前,捕食者在后。
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
食物链关系的本质是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关系,所以食物链表征的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渠道。
九年级科学下册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3初中九年级下册自然科学
第十三页,共十八页。
四、活动探究:探索(tàn suǒ)人在食物网中的地位 1.在纸上写下你昨天吃的食物。 2.写出每一种食物的组成成分分别来自哪一种动物或植 物。如:馒头——小麦,牛奶(niú nǎi)——牛,请接着列出 它们的食物。
3.找一张纸写上这些生物的名称。想一想这些生物还能吃那 些生物,或被那些生物所吃,把这些生物的名称也写上。用箭 头连成一个食物网。
初中(chūzhōng)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章第 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jiégòu)和功能(二)
第一页,共十八页。
课前复习
1.在一定的区域内__生_物群_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 (shēnɡ wù qún luò)
中的___非_生_物一因起素(yīqǐ)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地(球yīn s上ù) 的_全_部_生_和物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
食者。 ⑶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 ⑷食物链必须是客观真实的,不能随意编
造。
第十页,共十八页。
生产者
草
初级(chūjí)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兔
狐
虎
第一(dìyī)
第二 第三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第四
营养级
3.营养(yíngyǎng)级: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营养级
第十一页,共十八页。
动动脑
每种动物在食物链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一旦被大量 灭杀,就会使这条食物链发生断链现象,生物之间的相互 制约就会失控,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使人类遭受大自然 无情的报复。
第十五页,共十八页。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的是( ) D
A.青蛙捕食(bǔ shí)昆虫
B. 松鼠吃蘑菇
九年级科学下册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教案新版浙教版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入: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都要消耗能量。
生物是怎样获得能量的呢?能量是怎样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怎样的?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讲述:生态系统流动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即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但并不是所有的太阳能都参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必须是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的能量才能开始在生态系统中流动。
怎样输入?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复习光合作用的概念)并将化学能贮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其他生物则直接或间接利用经绿色植物转化后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分析教材P57图2-21:食物链: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说明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传递的。
读图:看图2-22,并思考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讲述:对于单向流动来讲,是说能量只能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再到分解者,而不能反向流动,可以理解为肉食动物以植食动物为食,植食动物不能以肉食动物为食。
植物与植食动物的关系也是如此。
对于逐级递减来讲,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流向消费者和分解者。
一部分被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了,即被呼吸作用分解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食流入到初级消费者,没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枯枝落叶这一部分被分解者释放出来。
这就决定了能量越流越少。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有什么特点?——循环不息。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和无机环境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有什么联系?——能量流动伴随物质循环进行,两者密切相关。
注:上述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说明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巩固练习:1.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解释为什么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2.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有没有道理?为什么?引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是由地球提供的。
九年级科学下2.4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1课时)教学案设计
2.4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基本类型。
2.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3.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4.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
5.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6.了解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7.能结合生态系统的特征正确书写出食物链,并知道食物链与食物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三、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区分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网;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流动。
四、教学过程(一)激活原有知识1.影响生物的分布、形态、生理等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可分为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两类,生物因素是指它们的生活环境中的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多种环境因素.2.池塘淡水鱼混合放养的依据是()A、鱼类对氧气的需求量不同B、鱼类对水温的要求不同C.鱼类对阳光的要求不同D.鱼类的食性和栖息水层不同3.思考:若把大鱼缸看成一个体系,其内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之间是什么关系?水族箱中的植物和鱼的生存都离不开水,而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也会随植物和鱼的生理活动而变化。
植物为草食性鱼类提供了食物,而鱼的排泄物又为植物提供了生活所需要的养料。
由此可见,水族箱中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缺一不可。
4.思考:草原上的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把它们的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在这个环境中,生物要生存,还需要哪些条件?―――还需要阳光、水、空气、土壤和适宜的温度,如果没有这些非生物因素,草原上的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5.思考: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一部分草场罩起来,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结果导致加罩区的草场昆虫的大量繁殖,造成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了。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A
《第4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4.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3.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三、教学难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四、教学准备课本插图和课件。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复习提问(1)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什么?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为哪两部分?它们各自包括了哪些?2、引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具有各自的生态功能,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讨论的.(二)、师生一起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1、展示草原生态系统图,指导学生观察。
2、将讨论的问题提出,组织学生讨论:(1)植物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具有什么作用?(2)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物与植物有什么关系?(3)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之间有什么关系?(4)通过上面几个问题,你认识了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吗?能否举例加以说明?3、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吃与被吃食物关系。
(1)什么叫食物链?(2)连接方式:箭头的指向。
4、应用所学知识,连接食物链。
请同学们将草原上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表示出来,并观察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否是孤立的?5、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它们相互交叉而形成网状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所画的食物网。
6、小结: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
2018-2019学年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新版)浙教版
第4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
2.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3.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生物知识有限,生态系统的知识学生虽有一些接触,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本节课的概念和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单靠老师讲述,理解上是有困难的。
但他们对生物知识很感兴趣,热情很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是项挑战。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成分。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区分生态系统的成分。
四、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前边我们学习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发现: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很微妙,它们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是不可分割的。
《美丽的大森林》1.森林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着怎么样的关系?2、什么是生态系统?师(学生思考后总结):森林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张无形的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无论是非生物因素的变化,还是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都会有许多生物受到影响。
因此,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像这样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总会形成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该怎么称呼呢?活动2【讲授】情境再现,感悟反思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知道并划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教师同时板书: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个池塘,一片草地等,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水族箱,你们认为这个水族箱能不能称作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水族箱中哪些属于非生物因素?以青鱼为例,分析一下影响它生活的生物因素有哪些?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分、空气、温度、池底泥沙。
影响青鱼的生活的生物因素: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鱼等其他动物。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2
《第4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4.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3.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三、教学难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四、教学准备课本插图和课件。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复习:1、什么叫做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为什么?2、生态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成分具有什么功能?构成生态系统需2个因素,既生物和环境,研究生物和环境的科学称为生态学,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林德曼曾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二)、创设情境朗诵导入学生朗诵林德曼描述的场景: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一只彩蝶翩翩飞来落在鲜花上津津有味地吮吸花蜜,冷不防背后划过一道绿色刀影,转眼之间,蝴蝶已在螳螂的绿色大刀下奄奄一息。
螳螂正要品尝美餐,蛤蟆出其不意地吐射长舌,一下子把它卷入口中。
蛤蟆还没来得及吞咽螳螂,悄悄爬到近旁的长蛇猛地一窜,准确无误地一口咬住蛤蟆。
正在这时,盘旋在天空中的鹰一个猛子扎下去用利爪紧紧攫住蛇。
在大自然里,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场面。
通过朗诵激发学习兴趣,适时提问:1、此场景包含了几种生物?生产者是?消费者是?(介绍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2、各种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生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体现了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
浙教2011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1
课 题
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
执教时间
学习内容分析与学教方式选择
科学教材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是按照生物的个体、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这四个层次逐步推进的,本节课是第四个层次----生态系统。在学习了种群和群落之后,引导学生考虑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再通过认识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分析这些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有何共同点,过渡到生态系统成分的教学。通过分析四种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引出简单的食物链。
基于学情和教材处理,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生态系统”这一核心问题,引领学生讨论交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一步步认识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成分。
学习目标(含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知道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了解生物圈的范围。
2、通过观察图片,结合实际情况,了解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2、引导学生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3、阅读课本,找出描述生物圈范围的句子,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目标:
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
任务:
1、了解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哪两类;
2、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不同类型的陆地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
3、知道生态系统常见的几种类型。
独立预学
目标:初步认识生态系统。
任务:
1、回顾知识:什么是生物群落?
2、独立预学,完成任务(一)
要点:
1、从生物群落引出生态系统;
2、通过阅读课本,独立学习,完成任务(一)
1、问题1:什么是生物群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标]:
1、能复述生态系统的概念、能区别生态系统与种群、群落,并能运用概念来判定生态系统。
2、知道生态系统类型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能在具体的生态系统中列举出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说出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
相互关系。
4、能结合生态系统的特征正确书写出食物链,并知道食物链与食物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5、能说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并能说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
特点,说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及相互关系。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及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的的概念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间的区别与联系
3.食物链的书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