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摩崖石刻的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

合集下载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玉蟾山风景区内,是一处集佛教、道教、儒教为一体的古代石刻艺术宝库。

这处摩崖造像始于唐代,兴盛于宋、元、明、清等朝代,历时千余年。

它以精美的造像、华美的题刻、瑰丽的山水、奇妙的传说和悠远的历史为主要特征。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对于佛教、道教、儒教文化的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文化、艺术两方面探讨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价值。

一、文化价值1. 佛教文化: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是众多佛教石刻中的佼佼者,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大佛岩和十八罗汉岩。

这些佛像和罗汉像,造像精美,刻工细腻,气势恢宏,细节生动。

它们坐卧、立立,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还保留了古代佛教经典、注释、传记等众多珍贵的史料资料,对佛教文化、佛教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 道教文化: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中的神仙岩和道场岩是道教文化的主要体现,神仙岩中刻有二十四位神仙,道场岩则是道教“丹田”、“灵境”、“飞升”等核心思想的体现,是道教思想和艺术结合的集大成者。

这种“融道于山、融山于道”的特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罕见。

3. 儒教文化: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中保存了许多古代的文化遗存,如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刻“大唐景泰八年”、“卫岗学画”等碑刻,以及明代儒学家贾仲明所作《论语义疏》中的“录石窟记”等内容。

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料不仅是研究儒教文化史的重要依据,更是古代文化和艺术与现代社会的沟通桥梁。

二、艺术价值1. 形态美: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以其造型美、线条美、比例美、协调美等艺术因素,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雄浑、华丽、纤细和生动特色,是古代石刻艺术的极品代表之一。

2. 色彩美: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石雕工艺,采用自然堆叠、增刻雕刻等技法。

这些刻作的佛像、神像、人像等雕刻件,采用了独特的“二彩法”营造,即利用石质灰黑与青褐的肌理和颜色进行界线的塑造和彩色勾画。

桂林摩崖石刻文化与艺术价值

桂林摩崖石刻文化与艺术价值

桂林摩崖石刻文化与艺术价值作者:秦文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5期课题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YCSW2016009。

摘要:桂林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历代文人、诗人、学者、将领、书家等对桂林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很高的评价。

它们记载了桂林的社会风俗,军事变革,高超艺术之表现,及文人墨客对桂林的歌颂,文章从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两个角度分析桂林摩崖石刻地方资源的利用。

关键词:桂林摩崖石刻;书法艺术;价值[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2一、桂林摩崖石刻的历史文化(一)以军事战争为题材“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这是以文清代诗人在游览桂林山水后发出的赞叹。

以军事战争为题材的摩崖石刻记载了桂林“昨日”弥漫的硝烟,战士们英勇抗战,誓死保卫祖国的精神。

如《抗元纪事碑》和《象鼻山诗札》。

《抗元纪事碑》记载了宝祐戊年(1257)李曾伯奉命守桂,李曾伯率领宋兵一鼓作气将元兵大伤元气,在黄沙、衡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桂林守军依靠坚固的城池,将士同心同德,共同抗战方才获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正如碑文所述“广南亦岌岌甚矣”。

所以,为此次抗击元军做出贡献的将士们,他们的精神、功绩、英勇无畏的形象将永远被人们记住和传承下去,将永载史册。

《象鼻山诗札》描绘了桂林保卫战悲惨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江山落入敌人之手的痛惜之情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同时寄托了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

今天当我们在去读李任仁先生的诗文时,我们仍能感受到战士们洒热血,抛头颅的英风烈绩,仍能被李先生的爱国之心所折服。

(二)以教育发展为题材桂林文化在广西扮演者处于领头羊的角色,文人才子层出不穷,这应该归于桂林发达的教育事业,重视社会教育和具有兴办教育的良好风气。

如《独秀山新开石室记》、《秀峰宣成书院碑记》。

《独秀山新开石室记》记载了独秀峰的胜景和教育育人事业的兴起。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位于四川泸州市泸县玉蟾山,是中国石刻艺术的珍贵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玉蟾山摩崖造像被誉为“东方雕塑宝库”,堪称中国摩崖石刻的艺术瑰宝。

这些摩崖造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宗教、历史和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玉蟾山摩崖造像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这些造像承载了古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丰富内涵,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生活风俗、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在历史时期,摩崖造像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内容涵盖了佛教、道教和儒家等不同宗教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对于研究唐代中国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玉蟾山摩崖造像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些摩崖造像以其精美的雕刻工艺、生动的形象、丰富的内容和华丽的风格而著称,堪称中国石刻艺术的杰作。

在泸县玉蟾山,有着大量的摩崖造像,其中包括佛像、神兽、人物、花鸟、神话故事等多种题材。

这些石刻凝聚了古代雕刻艺术家的智慧和劳动成果,展现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辉煌成就。

通过对这些摩崖造像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深刻感受到古代艺术家的艺术造诣和匠心独运,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艺术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具有重要的旅游文化价值。

玉蟾山以其险峻的山势、清幽的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而闻名,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作为玉蟾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观赏。

这些摩崖造像不仅是重要的历史遗存,也是当地旅游文化的重要景点,对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当地的文化软实力和知名度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当今社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消费的升级,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旅游文化价值日益凸显。

通过挖掘和开发这些摩崖造像,可以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1. 引言1.1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概述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位于四川泸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摩崖石刻艺术宝库之一。

这些摩崖造像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集中展现了佛教、道教以及民间信仰的内容,涵盖了佛经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多方面的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独具特色。

这些摩崖造像以其精湛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珍贵遗产。

艺术家们通过精雕细琢,给石头赋予生命,展现出了他们对信仰和美的追求。

这些造像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更展现了当时社会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面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意义。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作为中国石刻艺术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在今天,我们应当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让后人能够从中感受到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智慧和审美情趣。

2. 正文2.1 历史文化价值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在其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摩崖造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展现了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和雕刻技艺。

这些造像记录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政治形势、文化风貌等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在历史上,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曾承载过不同朝代的统治者和民众对信仰的表达和追求。

这些造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对这些造像的研究和保护,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艺术成就,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场景、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

这些石刻作品不仅展现了古代雕刻艺术的精湛水平,也反映了古代文化对自然、宗教和生活的理解和表达。

通过对这些造像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玉蟾山之上,是中国著名的摩崖石刻艺术遗产之一。

这些造像历经千年风雨侵蚀,至今仍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历史价值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唐代,距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

这些摩崖造像是当时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佛教艺术的珍贵遗产。

摩崖造像凝聚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艺术才华,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对于研究唐代宗教、艺术和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艺术价值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以佛教题材为主题,包括佛像、菩萨、罗汉、飞天等形象,形态各异、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这些造像的雕刻工艺精湛,栩栩如生,神态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尤其是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线条流畅、形态优美,雕刻技法独特,展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对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三、宗教价值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宗教价值。

这些摩崖造像以其丰富的宗教内涵和艺术表现力,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朝拜,成为人们开启心灵的圣地。

摩崖造像所蕴含的佛教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对于传承和弘扬佛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科学研究价值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发现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认识。

通过对这些摩崖造像的研究,可以揭示古代雕刻技艺、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信息,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宗教史、艺术史提供重要的文献资料。

五、旅游价值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这些古老的摩崖造像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旅游经济价值。

六、教育价值将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参观这些摩崖造像,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肇庆七星岩摩崖石刻文化资源与国学教育

――肇庆七星岩摩崖石刻文化资源与国学教育

——肇庆七星岩摩崖石刻文化资源与国学教育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或者岩画,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

[10]它原是人们用于记事的一种方式,后文人墨客、艺术家们也用以抒发自己的情感意向,成为一种奇特的艺术。

位于肇庆市七星岩风景区内具有“千年诗廊”美誉的七星岩摩崖石刻是肇庆最具特色的王牌景观之一,沉淀着肇庆浑厚的历史文化。

七星岩摩崖石刻文化资源,是进行人文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资源。

一、xxxx石刻的概况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国内少见的雕刻在自然岩石上的大型石刻群,据统计现存530多则作品,主要分布在七星岩的石室岩、玉屏岩和阿坡岩等。

从年代上看,明朝石刻最多,清朝和宋朝也有不少。

其中唐代书法家李邕的《端州石室记》是年代最久远的,保存得比较好,属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学者评价,七星岩摩崖石刻年代久远,数量众多,不仅是华南地区保全较好、数量最集中的一处石刻群,在国内也是罕见的,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

”[11]由于人们开采石材,七星岩日益遭受破坏,到明万历己亥年政府开始采取措施保护七星岩。

民国时期专门成立了七星岩公园筹委会加强七星岩的保护和建设。

建国后政府进一步加强整治建设。

2001年七星岩摩崖石刻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

二、xxxx石刻的名人资源:七星岩摩崖石刻与大批古今名人关系密切。

他们在这里赋诗、题字、留墨,给七星岩摩崖石刻增添了深厚的文化气息。

“其中有唐代宰相李绅、诗人宋之问;宋代名臣包拯、程朱理学开山祖周敦颐、状元黄公度;明清的王守仁、陈白沙、屈大均、吴国伦、陈恭尹、王渔洋、朱彝尊、袁枚、全祖望、黄遵宪等文化名人,以及抗倭名将俞大猷、民族英雄郑成功父亲郑芝龙、抗清忠烈陈子壮等。

当代伟人朱德、叶剑英、陈毅,大诗人郭沫若等,也在此留下了墨宝。

”[12]七星岩吸引了大批的名人游士前来游览并挥墨题字,使得其的文化底蕴越积越深重,名声越来越响亮。

三、xxxxxx石刻的主要价值七星岩摩崖石刻主要作品是诗词,兼有游记、事记等,内容包罗万象,“记述了肇庆的地理环境、山河变迁、历史大事、宗教信仰、庙宇建筑、岩石水土以及朝代更迭。

桂林摩崖石刻文化与艺术价值

桂林摩崖石刻文化与艺术价值

文化长廊桂林摩崖石刻文化与艺术价值秦文文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课题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YCSW2016009。

摘 要:桂林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历代文人、诗人、学者、将领、书家等对桂林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很高的评价。

它们记载了桂林的社会风俗,军事变革,高超艺术之表现,及文人墨客对桂林的歌颂,文章从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两个角度分析桂林摩崖石刻地方资源的利用。

关键词:桂林摩崖石刻;书法艺术;价值[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160-02一、桂林摩崖石刻的历史文化(一)以军事战争为题材“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这是以文清代诗人在游览桂林山水后发出的赞叹。

以军事战争为题材的摩崖石刻记载了桂林“昨日”弥漫的硝烟,战士们英勇抗战,誓死保卫祖国的精神。

如《抗元纪事碑》和《象鼻山诗札》。

《抗元纪事碑》记载了宝祐戊年(1257)李曾伯奉命守桂,李曾伯率领宋兵一鼓作气将元兵大伤元气,在黄沙、衡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桂林守军依靠坚固的城池,将士同心同德,共同抗战方才获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正如碑文所述“广南亦岌岌甚矣”。

所以,为此次抗击元军做出贡献的将士们,他们的精神、功绩、英勇无畏的形象将永远被人们记住和传承下去,将永载史册。

《象鼻山诗札》描绘了桂林保卫战悲惨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江山落入敌人之手的痛惜之情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同时寄托了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

今天当我们在去读李任仁先生的诗文时,我们仍能感受到战士们洒热血,抛头颅的英风烈绩,仍能被李先生的爱国之心所折服。

(二)以教育发展为题材桂林文化在广西扮演者处于领头羊的角色,文人才子层出不穷,这应该归于桂林发达的教育事业,重视社会教育和具有兴办教育的良好风气。

如《独秀山新开石室记》、《秀峰宣成书院碑记》。

《独秀山新开石室记》记载了独秀峰的胜景和教育育人事业的兴起。

试论桂林摩崖石刻的书法价值及其应用前景

试论桂林摩崖石刻的书法价值及其应用前景
◎专题探讨 ◎
试论 桂林摩 崖石 刻 的书法价值及 其应 用前景
吴 艾伦
( 广西 艺 术 学 院 , 广西 南宁 5 3 0 0 2西重要的人 文景观 、 宝贵的 文化资源, 同 时也 是 广 西 珍 稀 的 书 法 艺 术 宝 藏 。 对桂 林 摩 崖 石 刻 的研 究及 其 应 用 对 于我 们 自然 旅 游 资 源的 开发 和 利 用 、 广 西 地域书法史的填补和 完善 , 广 西“ 八桂 书风” 的构建和 丰富、 广 西高等 书法教 育的 开拓 和创 新 都 具有 重要 的价值 和 深远 的 意义。 关键 词 : 桂林石刻 ; 书法艺术; 价 值 煌煌大观的桂林摩崖石刻 , 素被赞以“ 北有 西安碑林 , 南有 桂海碑林” 的美誉 。桂林石 刻始于东 晋 , 兴 于唐 、 盛 于宋 、 低于 元、 繁荣于明清。从唐 至清 , 形制之 巨大 , 堪称 首屈一指 。其 内 容涉及政治 、 经济 、 军事、 文件 、 民族 关 系 等 。形 式 有 诗 词 、 曲赋 、 铭文 、 对联 、 图像等。书体楷 、 草、 隶、 篆俱全 , 为古代书法艺术之 林 。桂 林 石 刻 的主 要 类 型 包 括 摩 崖 石 刻 和摩 崖 造 像 , 其 中摩 崖 石刻共计 2 2 4 0余处 , 是桂林石刻 的主体 部分。据《 桂林 市志 ・ 文物志} 9 0年代 的调查 , 自南 朝至 民国时期 共有石 刻壁书 1 6 4 3 件, 除无年数 的 1 8 3件 之外 , 南朝齐 1件 , 隋唐 3 7件 , 宋代 4 5 7 件, 元代 2 8件 , 明代 4 1 2件 , 清代 4 7 9件 , 民国3 6件 。其 摩崖数 量之多 , 作品水平之 高, 可谓是唐宋书法具体而微 的缩影 。桂林 摩崖石刻不仅是广西重要 的人文景观、 宝贵 的文化资源 , 同时也 是广西珍稀 的书法艺术宝藏 。对桂林摩崖石刻的研究及其应用 对 于我们 自然旅游资源 的开发 和利 用、 广西地域书法史 的填补 和完善 , 广西“ 八桂 书风” 的构建 和丰富 、 广西高 等书法教 育 的 开拓和创新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 1 桂林摩崖石刻对广西高等 书法教育的开拓性价值 桂 林 自古 以 来 , 便 以 山清 水 秀 闻 名 遐 迩 , 隋 唐 时 期 官 吏 政 要、 文人 墨 客 纷 沓 而 至 , 留 下 了 大 量 的石 刻 景 观 , 这 些 石 刻 随 处 可见 , 遍布石壁 , 尤其是两宋时期 的摩崖刻石无论数量质量均居 全 国首列。“ 清代金石学家叶昌炽在其著作 《 语石 》 中曾高度评 价桂林摩崖 刻石 : ‘ 唐 宋题名之 渊薮 , 以桂林 为 甲” ’ 。 …桂林 摩 崖石刻虽然 不像西安碑林对是名家之作 , 但亦不乏上乘之作 , 尤 其是南宋三大家范成大 、 张孝祥 、 陆游 的书作可谓具有极高 的艺 术造诣 。因此桂林摩崖石刻不仅是重要 的文献参考资料 , 也具 有 宝 贵 的书 法艺 术 价 值 。 1 . 1 将 桂 林摩 崖 石 刻 纳入 现 场 教 学课 堂 充分利用桂林摩崖石刻 的本 土资源 , 将摩崖石 刻引进教学 课堂 , “ 冲破石刻文字只用于历史研究 、 旅游观赏的限制 , 最大 限 度地挖掘其 书法艺术价值 ” l 2 转换广西地 区高 等书法教育的传 统模式 , 创新发展具有广西特色的高等书法教育 的新模式 , 丰 富 书法教育的教学资源 , 扩大桂林摩崖 的艺术影 响力。石 刻文字 不同于一般的法 帖, 它直观 、 真实 、 生动 , 我们在 日常 的书法教学 中不妨将部分教学环节移 至桂林摩 崖石刻现场 , 选 取其 中的代 表性作品讲解 品评 , 让学 生更 加身临其境 的欣赏原作 的艺术魅 力 。如桂海碑林 中翻刻的黄庭坚所 书颜 延之《 五君 咏》, 此行 书 手卷结字奇特 , 长锋 四射 , 坚如长矛 , 利若宝剑 , 凝练有 力 , 消散 俊逸 , 可谓是桂林摩崖 中的珍品。再如普陀山下颜真卿榜 书“ 逍 遥楼 ” 三字 , 可 反 映 出颜 氏 楷 书 成 熟 时 期 的风 貌 , 此 三 字 楷 体 榜 书雄浑遒劲 , 宽博大度 , 是难得 的石 刻佳作。再 如龙隐岩《 元{ ; 占 党籍》 为蔡京亲笔所 书, 为现在仅存两块 于世 的其中之一 , 此碑 刻 让我 们 看 到 了极 其 罕见 的 蔡 京 书 迹 。 通 过 大 量 的欣 赏 , 让 学 生深 入了解 广西 本土 丰厚 的书法资 源 , 提 高 他 们 的 审 美 品评

武夷山摩崖石刻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1

武夷山摩崖石刻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1

武夷山摩崖石刻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山以人名,人以文名。

文之著于天地间而流传千古者,莫过于镌刻在苍崖翠壁上的摩崖石刻了。

它赋予自然山水以生命和灵魂,也留下了文人墨客畅游名山大川的千古逸兴和雅趣。

若把武夷山的秀美山川比做一个美女的话,如果没有了蕴涵着深刻人文理趣和深邃历史文化的摩崖石刻,那么她也就成为一个没有思想和灵魂的冷面美人,虽有悦目之色,却无赏心之情。

若把武夷山的湖光山色看成是造化所赐的一幅巨大的天然山水画的话,那么刻石描红的摩崖石刻就是这幅山水画上的题画诗和钤印,这样才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武夷山的摩崖石刻分布广泛,遍布于九曲溪两岸和山北的悬崖峭壁之上,据不完全统计多达500余方,但主要集中在丹峰环列、碧水萦绕的九曲溪两岸。

九曲溪山环水绕、流光溢彩,如同横亘于群山之中的一条丹青彩带,又象是穿梭于历史时空的一道文化长廊。

武夷山的摩崖石刻源远流长。

历唐宋元明清以迄现当代,代有佳作,历时1500多年。

武夷山的摩崖石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有寄寓人生哲理和处世情怀的格言警句,有赞美山川秀丽和造化神工的刻辞,有记载寻幽览胜和逸兴别趣的游记,有即景生情、因情抒怀的楹联,有直书名胜、装点山水的题名,还有护山卫水和惠民惩奸的官府文告等等。

一、武夷山摩崖石刻研究的现状武夷山摩崖石刻研究不仅是武夷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武夷文化研究的重要参照系,它是武夷文化的活化石。

在对武夷山摩崖石刻与武夷文化的前期研究过程中,通过文献的检索发现: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人对某一具有广泛的国内外影响的名山大川的摩崖石刻进行过专门而系统的研究。

国内《趣谈中国摩崖石刻》一书,系一本关于国内摩崖石刻介绍的通俗读物,内容偏重于各地摩崖石刻书法艺术的欣赏,书中的所谓“文化意趣”亦多为对书法艺术文化意趣的阐发。

该书对享有世界双遗产地美誉的武夷山摩崖石刻竟然只字未提。

对武夷山摩崖石刻的著述,有地方文化史学者梁继武等编著的《摩崖荟萃》(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也是一本介绍性的通俗读物,全书仅收集了100方摩崖石刻,内容为作者简介、内容浅说和词语注释,很少涉及到摩崖石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石刻文化的教育意蕴及教育功能

石刻文化的教育意蕴及教育功能

分 ,它具 有悠 久的历 史 和文 化传 统 。 中 国古代 石 刻 于 与好 朋 友相 处 。该 石 刻勉励 师 生 要专 心 于 学 习 ,
种 类 繁 多 ,古 代 艺术 家 和 匠师们 广 泛 地运 用 圆雕 、 对 自己 的事业 尽 职尽 责 ,和 同事 、同学 、朋 友要 相 处
浮雕 、透雕 、减 地 平 雕 、线 刻 等 各 种 技 法 ,创 造 出众 融 洽 ;“师 表 八 荒 ”,表 者 ,标 也 ,示 范 、表率 之 意也 。
蕴 和教 育 功 能 ,不 仅 有 助 于学 校 的人 才 培 养 ,而 且 与人之 间情感 关 系及感 官上 的有形 塑造 功能 。石刻 能在 形 成特 色 鲜 明 的校 园文化 、促 进 学校 发 展 等方 “敬业 乐 群 、师 表八 荒 ”“十年树 木 、百 年树 人 ”“斗笠
面发 挥重 要作 用 。
特 色 ,也 是学 校 的文化 资源 。对 石刻 文化进 行发 掘 、 究 ,都该如此。“自强不息 ”,此语意为 :君子应 该像
研究 ,不仅有利于发挥其诸 多价值 ,而 且更重要 的 天宇 一样 运行 不 息 ,一 以贯 之 的不 屈 不挠 。我们 应
是能发 挥其 独特 的教 育功 能 。
校 中特 色鲜 明的校 园石刻 文化 。
朗传》:“自去长史 ,优游无事垂三十年。乃更潜心典
特 色 就是竞 争 力 ,是 ~所 学 校 办学 水 平 和办 学 籍 ,孜孜 不倦 。年逾 八 十 ,犹手 自校 书 。”意指 勤奋 努
优 势 的体 现 。可 以说 ,石 刻 文化 不仅 是 一 所学 校 的 力 ,不知疲 倦 。无 论是 我们 的工作 学 习 ,还是 教育 研
该 始 终 围绕 我 们 的工 作 目标 、学 习任 务和 远 大 理

泰山《纪泰山铭》摩崖石刻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保护探索

泰山《纪泰山铭》摩崖石刻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保护探索

泰山《纪泰山铭》摩崖石刻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保护探索泰山刻石源远流长,早期文献中就有关于“勒石”之说,如《庄子》云:“易姓而王,封于泰山,禅于梁父者,七十有二代。

其有形垠堮勒石,凡千八百处”。

泰山摩崖石刻主要内容包括封禅祭祀、御制诗文、修建记事、造像记、名人遗事、题景咏物、楹联等。

在泰山顶碧霞祠北大观峰崖壁处,就存有自唐至清代、民国的摩崖石刻130余处。

此处最为著名的摩崖石刻为《纪泰山铭》摩崖石刻,俗称唐摩崖。

一、历史与文化价值大唐开元十三年(725),唐玄宗李隆基来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并御制御书《纪泰山铭》。

唐摩崖凿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为唐玄宗李隆基登封泰山御制御书后第二年所刻制。

碑文《纪泰山铭》,由玄宗亲自撰写,用隋唐风行的八分字体凿就于石崖之上。

整个摩崖石刻布局匀称,结构谨严,气势雄伟。

铭文申明封禅的目的是为苍生祈福,铭赞高祖、太宗等先皇之功绩,表明自己宝行三德(慈、俭、谦)之诺言。

唐摩崖高13.20米,宽5.30米。

铭文隶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08字,字大16x25厘米。

额题“纪泰山铭”竖列2行4字,字大45×56厘米,亦隶书形制端正,气势雄伟。

后人题”天下大观”四字于其上部,因而此峰又称大观峰。

《纪泰山铭》形制雄伟,文辞流畅,书法遒劲浑厚,为汉以来帝王摩崖石刻之最,开隶书新面目,是唐隶的代表作之一,历代书家多有称颂。

唐窦泉《述书赋》赞玄宗的书法云:“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壮凤,笔为海而吞鲸。

”明孙鑛《书画跋跋》称:“此铭当是帝手书,不然则是择木特效帝作此肥笔耳。

”综观此摩崖体势,知以上所赞不虚。

其书体偏肥,是中唐崇尚肥美的见证。

学者王克煜认为,泰山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数以千计的石碑,使壮丽的泰山笼罩在历史、艺术、诗文的浓浓气氛里。

《纪泰山铭》在元代前唐摩崖贴金,元代脱落。

下半部,由于捶拓无度,残剥十分严重. 济南府铭文现已残26字,6字不可辨认,但暇不掩玉,仍清晰可读。

关于摩崖石刻的展览

关于摩崖石刻的展览

关于摩崖石刻的展览
首先,我们可以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摩崖石刻的展览。

摩崖石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一部分,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这些石刻作品,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宗教信仰、社会风貌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从艺术角度来看,摩崖石刻展览可以让观众欣赏到古代艺术家在崖壁上刻划出的精美图案和文字,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风格上具有独特的魅力,还展示了古代雕刻艺术的精湛技艺和审美追求。

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代艺术家的艺术表达和创作精神,进而对古代艺术产生更深的兴趣和理解。

此外,从教育和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摩崖石刻展览也可以为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学习和研究的资源。

通过展览,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这些古代石刻的魅力,从而激发对历史和艺术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而对于学术研究人员来说,摩崖石刻展览则提供了实地研究的机会,有助于深入了解古代石刻艺术的历史、风格、技艺等方面的内容。

总的来说,摩崖石刻的展览不仅可以让观众领略古代艺术的魅力,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

因此,摩崖石刻的展览在历史、艺术、教育和学术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摩崖石刻历史与艺术价值探析——以宁波地区摩崖石刻为例

摩崖石刻历史与艺术价值探析——以宁波地区摩崖石刻为例

80一、摩崖石刻概述什么是摩崖?马衡在《凡将斋金石丛稿》中说:“摩崖者,刻于崖壁者也,故曰天然之石。

”冯云鹏在《金石索》中也明确指出:“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

”叶昌炽在《语石》中说:“今人见题名,或称之为摩崖,不知摩崖不皆题名也。

即桂林诸山,诗、赋、赞、颂姑无论,唐宋《平蛮》诸碑、韩云卿《舜庙碑》,非巍然巨制乎?……晋、豫、齐、鲁间佛经、造像,亦往往刻于崖壁……盖摩崖,犹‘碑’也,为通称,为虚位,亦为刻石之纲,其文字则条目也。

”从先贤们对摩崖石刻的论述可知,摩崖石刻可以专指石刻文字,也可以包含石刻文字和石刻造像。

笔者认为,摩崖石刻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摩崖石刻包含石刻文字和石刻造像,而狭义的摩崖石刻则单指石刻文字。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现今保存的摩崖石刻众多,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摩崖石刻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福建等。

如湖南石刻数量居全国前列,尤其是浯溪碑林集结了许多书法名家的作品,题刻丰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书法价值。

又如三大著名石刻——泰山摩崖石刻、武夷山摩崖石刻、重庆千佛寺摩崖石刻,其中泰山摩崖石刻就有1000余处,最著名的当数《记泰山行》,武夷山摩崖石刻有700余处,遍布山中。

[1]宁波地灵人杰,文化昌盛,四明山系从西南入境,向东北而出,穿越全境。

自古以来,儒生、释道、官员游踪所至,在宁波境内的山林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摩崖石刻。

这些石刻点缀着宁波的名山,成为宁波碑刻群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市内除海曙、江东、北仑区外的大市范围内各县、市、区,摩崖石刻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其中又以鄞州区数量为最多。

宁波地区现存摩崖石刻既有单独存在的,也有成群出现的,其摩崖石刻总量近百处。

而从年代上统计,据古籍记载宁波地区早在秦代就有摩崖石刻。

如《宝庆四明志》所载,明象山县“蓬莱山西麓蓑衣岩上有古篆数行”,可惜今已不存。

现存宁波地区最早的摩崖石刻当为宋代所刻,以后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均有不同数量的遗存。

论桂林摩崖石刻

论桂林摩崖石刻

桂林摩崖石刻的文化价值黄彩面(旅游管理 201110201086)摘要:桂林素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不仅拥有秀丽的山水名胜和凭依自然山水兴造的古代城市建筑,而且拥有早自南朝下至明清与民国的历代摩崖石刻:壁书1643件、造像602尊。

这些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石刻壁书与桂林自然山水名胜相得益彰,具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涉及广泛、分布普遍的特点,拥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与文化艺术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主要通过对摩崖石刻的历史、分类、特点和其文化价值、保护现状、前景分析来探讨桂林的摩崖石刻。

关键词:摩崖石刻;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巴扎克说过:“中国艺术有一种无边无涯的富饶性,中国神秘而又多彩的艺术,曾使几代西方哲人和艺术家为之倾倒”。

自南朝的芦笛岩石刻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桂林的石刻(包括摩刻,壁书和造像)多达2000余处,是我国摩崖石刻数量最多,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

素有“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之说。

桂林石刻景观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学士以桂林特有的石灰岩为载体,以勒石刻字为手段,反映了各历史时期人类思想印痕的物质文化现象,是研究地方志及中国石刻文化的重要珍贵资料。

一、摩崖石刻的历史摩崖石刻,借助于高山丘陵的石壁,将名人书法刻于其上,此种手法历代相承,使石壁之上成为历代书法家大显身手之地。

比较有名的是天津盘山石刻、山东泰山石刻、浙江普陀山石刻、河南嵩山石刻、湖南九疑山石刻、浯溪露天诗海碑林石刻、广西桂林象鼻山还珠洞石刻、三峡夔门石刻、湖北黄冈赤壁石刻等。

桂林属喀斯特地貌,耸立多姿的石灰岩崖壁不仅提供了城市依峙的山体形态,而且还提供了文人墨客与过往官员摩刻咏叹山水名胜、诗赋随感乃至时事功过的物质条件,从而构成了桂林融石刻艺术于山水名胜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古往今来,桂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秀美的漓江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前来瞻览。

摩崖石刻是人们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内容往往深蕴哲理,让人顿开茅塞。

例如:王城-独秀峰景区内的独秀峰自山麓至山顶遍布石刻,它特殊的一峰独秀的地理位置,使它在桂林的群山中有了独尊的地位。

昆明世博园摩崖石刻介绍

昆明世博园摩崖石刻介绍

昆明世博园摩崖石刻介绍昆明世博园是云南省的一处文化旅游景点,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占地面积达到500多亩。

作为云南省内唯一的世博园,昆明世博园集展览、表演、游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云南省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

昆明世博园内的摩崖石刻是该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游客们喜爱的景点之一。

摩崖石刻是一种在山体或岩壁上刻制的石刻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

昆明世博园的摩崖石刻主要分布在世博园的核心区域,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云南地方特色为主题,刻画了丰富多样的图案和文字内容。

这些石刻作品以其精美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给游客们带来了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

昆明世博园的摩崖石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系列:首先是以“丝路文化”为主题的石刻系列,这些石刻以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为背景,刻画了丝绸之路上的商队、驼队、交易场景等,展示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和文化遗产。

其次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石刻系列,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这些石刻以云南各民族的传统服饰、习俗、神话故事等为创作内容,生动地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

再次是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石刻系列,云南是一个拥有得天独厚自然景观的省份,这些石刻以昆明周边的自然景观、山水风光为创作对象,通过雕刻的方式再现了云南的美丽自然风光,给游客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最后是以“艺术创作”为主题的石刻系列,这些石刻以艺术创作为目的,通过雕刻的形式表达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追求,给游客们带来了一种艺术的享受。

昆明世博园的摩崖石刻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云南地方特色,还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这些石刻作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文化传承和教育意义,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云南地方特色的重要窗口。

昆明世博园的摩崖石刻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云南省文化旅游的重要代表。

摩崖石刻图案艺术研究报告

摩崖石刻图案艺术研究报告

摩崖石刻图案艺术研究报告摩崖石刻是指在岩石表面雕刻出各种图案和文字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摩崖石刻图案艺术研究报告主要介绍了摩崖石刻的历史、艺术特点以及现状等。

摩崖石刻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

摩崖石刻的创作对象包括佛教、道教、儒教等各种宗教以及历史人物、故事等。

在创作上,摩崖石刻采用了浅浮雕和高浮雕等不同的技法,通过雕刻和凿刻等手法,将各种图案和文字刻在岩石表面,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摩崖石刻的艺术特点是独特的。

首先,摩崖石刻的创作需要具备特殊的技能和经验,需要艺术家对岩石的纹理和硬度有深入的了解。

其次,摩崖石刻注重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通过雕刻的方式表达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丰富内涵。

再者,摩崖石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然而,目前摩崖石刻遭遇到了一些困境。

首先,由于摩崖石刻多位于山区或边远地区,保护和修复工作面临着困难。

其次,一些摩崖石刻因为年代久远和环境破坏,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侵蚀和损毁现象。

最后,摩崖石刻的鉴赏和传承面临着困难,很多人对摩崖石刻的认知和了解较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摩崖石刻的保护工作,制定专门的保护计划,加强对石刻的修复和防护工作。

其次,加强对摩崖石刻的研究和推广,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活动,提高人们对摩崖石刻的认知和了解。

最后,加强对摩崖石刻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培养更多的摩崖石刻艺术人才,保证摩崖石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摩崖石刻图案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点。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摩崖石刻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艺术遗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保护、研究和推广工作。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摩崖石刻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摩崖石刻介绍

摩崖石刻介绍

摩崖石刻介绍
摩崖石刻是一种独特的石刻艺术,古今中外皆有之。

它是在山崖、石壁上刮摩出一块平整的石面,然后在其上进行刻画。

摩崖石刻的题材多样,包括书法、造像和岩画等,内容多为题名、题记、游记、赞诵、抒怀等。

这些石刻不仅记载了历史事件和文化传承,还描绘了山河美景,抒发了个人情感。

在我国,摩崖石刻尤为丰富。

以桂林龙隐岩为例,这里的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文献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摩崖石刻,人们可以领略历朝历代篆、隶、楷、草、行兼备的石刻艺术和书法艺术。

此外,摩崖石刻还见证了历代不同地域人文发展脉络,承载了文化的传承。

此外,福建鼓楼的摩崖石刻也颇具代表性。

这些石刻以乌石山、九仙山、越王山等为代表,记录了古城的历史文化与人事活动。

它们成为不可多得的文物史料,直观地展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生动地展现了闽人以及入闽士人的文采与书艺。

摩崖石刻不仅在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登名山,品摩崖石刻,是其他国家的登山者们少有的独特游览体验。

在山间峭壁、洞穴之内,人们仿佛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人墨客在此徜徉、吟咏、题辞勒石的场景。

摩崖石刻是一种独特的石刻艺术形式,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传承了文化精神,成为了人们领略古代书法、绘画和文学的重要载体。

欣赏摩崖石刻,不仅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文化底蕴,还能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的信心。

庐山摩崖石刻研学

庐山摩崖石刻研学

庐山摩崖石刻研学庐山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自古以来就因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而闻名于世。

庐山摩崖石刻是庐山文化的珍贵遗迹,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庐山摩崖石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在这千年间,无数文人墨客和宗教信徒在庐山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的石刻作品。

这些石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庐山摩崖石刻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题材,以及历史人物、名胜古迹等题材。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白鹿洞书院的石刻群。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也是庐山最重要的文化景点之一。

在白鹿洞书院的石刻群中,有许多著名的石刻作品,如《庐山名胜图》、《白鹿洞诗刻》等。

这些石刻以其精湛的刻工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和才情,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除了白鹿洞书院,庐山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摩崖石刻,如花石、龙泉石、狮子石等。

这些石刻以其精美的雕刻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艺术追求。

花石是庐山最具代表性的石刻之一,它以其细腻的雕刻技艺和精美的图案而闻名于世。

而龙泉石则是庐山最古老的石刻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龙纹装饰和精湛的雕刻工艺而备受瞩目。

庐山摩崖石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这些石刻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风俗习惯。

通过研究这些石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并且对今天的社会和文化发展有所启示。

研学庐山摩崖石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石刻前,学生们可以仔细观察石刻的细节,感受其中蕴含的艺术魅力。

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讨论,学生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对历史文化的独特理解和见解。

研学庐山摩崖石刻还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庐山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这些石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刻位于连州市连州镇城西村民委员会连州第六中学内, 大云 洞为一天然溶洞 ,洞 口高 7 . 5米 ,宽 1 3米。石刻主要分布在洞 口 二十米范围的洞项、洞壁、石笋和钟乳石上。共有 4 2题宋至 民国 诸代名贤寓公的石刻,现存可辩认的有 2 4题,篆、隶 、楷、行 , 书体各异。该石刻 1 9 8 9年 6月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 ,清远 比较 著名 的还 有南山摩崖石刻 、燕喜 山摩崖石刻 等石刻 景点。 三、清远石刻 的文化价值和教 育功能
梁朝 时达摩 初 祖 经此 ,于石 上禅 定 ;“ 狮 子 石 诗刻 ” 、相传 梁 朝 时一 圣僧于此化为巨大的狮子石 ; 还有 “ 秦时五百人避难于此” 、 “ 东坡 钓矶”等 。这里是南北交通要冲 ,历史上 的许多名人墨客 ,经此 都有留题刻石而存 。由于社会变迁及年久风化 ,尤其是 1 9 9 7年 5月 8日遭特 大泥石流袭击 ,不少石刻 己被淹没 。现存摩崖石刻 4 1 题 ,碑刻 1 1 通 。著名 的有宋代陶安世 “ 葛坛 ”石刻 ,清代平 南 尚可喜重修飞来寺记碑,朱汝珍爱 山亭记碑等等,这些石刻文 字 精 炼 幽 雅 ,书 法 潇 洒 苍劲 ,造 诣颇 深 ,历 受 人 们 赞 许 。 二 、清远主要石刻景点介绍 1 . 贤令 山摩崖石刻 石刻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阳 山县阳城镇城北村 的贤令 山上 , 是 处多题 的石刻,刻字全为阴文, 以打字岩 的石刻 “ 鸢 飞鱼跃 ” 最具代表 ,“ 鸢 飞鱼跃 ”四字距地面约 2 . 5米 ,草书 ,每个字有 约0 . 6平方米 ,有落款 。相邻的另一题石刻为宋代 的石刻 ,直行 楷书 ,宽 2 - 3米 ,长 4 . 2米亦有落款 ,距地面约 2米 。另外 四处 的石刻各具特色 ,有些在洞中,有些在石 山上 ,有些在 峭壁上 。 该石刻 1 9 8 7年被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2 . 观 音 岩 摩 崖 石 刻 石 刻 位 于 英 德 市 英 城 街 道 办 事 处 矮 山坪 村 委 。洞 口 向东 ,洞 口高 2 2米 ,洞深 1 2 5米 ,经人为加工成楼 阁状 ,分三层 :楼板 用钢筋混凝土 ,瓷砖铺地板,首层北侧筑有 2 7级石 台阶 ,并用 青石板砌筑栏杆 , 石栏板阴刻有宝莲图案 。 台阶北侧壁上 阴刻“ 观
清远石刻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不仅是清远重要 的人文 景观 、宝贵 的文化资源 ,同时也是清远珍稀 的书法艺术宝藏 。清 远石刻文化根植于清远这块土地,吸收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精髓 ,
具 有 很 高 的文 化 价 值 和 教 育 功 能 。 清远石刻文化 的历史沿革 早在西汉 时期 , 清远峡 山就 曾被道教名家茅盈命名 为道教名 山第 十九福地 。他以其山峰险峻雄 奇、佛教历史文 化底 蕴深 厚而
为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3 . 碧 落 洞 摩 崖 石 刻 石刻位于英德市英城街道办事处龙头村燕 子岩 山南端 。 由于 洞 中乳石千姿百态 ,洞外山青水秀,吸引历代游人赏景赋诗 ,刻 石 留念 。碧落洞 的摩崖石刻大部分分布在洞 中北面石壁上 ,留墨
清远石刻是承载清远历史文化 的活化石 ,具有重要 的史料价 值,是一座 内容极其丰富、十分宝贵的史料宝库 。清远石刻中,历 代文人墨客咏题石刻甚多,石刻聚楷、行、草、隶、篆各种书法于 岩 ,纳诗、词、图、铭、记于一地,厚重人文景观与独特 自然景 观交相辉映,展现 出独特的文学艺术价值 。 在清远石刻中,仅语溪 碑林就有唐代元结、皇甫提、李谅,韦祠 ,宋代秦少游、杨万里、 汪藻、戴复古、秦观、范成大、李清照、张来,元代赫经、杨维祯、 宋渤,明代解绍、沈周等 ,清代阮元、何绍基、杨翰等数白名诗人 和文人学士的数百首铭文、诗、词 、赋。清远石刻不仅 是书法艺术 的宝库 , 也是一座气势恢宏 的石质书库,为我国文化典籍 的保存和 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 以说是 中国文学艺术史的一个侧影 。 2 . 清远石刻文化 的教育功能 清远石刻不仅具有文献史料价值、文学艺术价值、宗教哲学价 值、 旅游经济价值, 而且具有较强的宣传教育价值 。 清远峡 山 1 9 8 9 年曾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石刻中有不少内容是弘扬忠贞爱 国、白强不息精神的,如元结的 《 大唐 中兴颂》碑文,不仅讲述了 “ 安史之乱”的起因,作者在文中还指斥了叛逆 ,赞扬了忠烈,希 望后来 的统治阶级能吸取教训,励精图治, 勤政为民。又如石刻中 最有文物价值 的文天祥的手笔 “ 忠孝廉节 ”四个大字,文天祥在有 生之年, 把大部分精力与时问都投入到了救 国事业 中,他那不屈不 挠的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本身就是忠孝廉节的写照 。 作为 文物宣教工作者,完全可 以通过研究性学习等方式 ,将清远石刻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思想教育结合起 来, 让更多 的学生 了解到清远 石刻文化 的内在精髓, 以此来吸 引广大学生对碑刻诗词文化和革 命历 史事迹 的学习和参观 ,让广 大青少年 学生在观光 游览学 习 中,开拓眼界 ,增长知识,接 受爱国主义教 育。 总之 , 清远石刻文化根植于清远这块土地,吸收 了中国传统 文化 的精髓 , 又拥有 区别其它地域文化 的特征 ,因而具有很 高的 文献史料、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旅游 经济 、思想教育等价值 。 对清远石刻文化应从管理、保护、开发、利用和宣传、教育等方 面加 以探索研 究,加强石刻 文化与其它地方 特色文化 的有机结 合, 建 立德 育教 育基地 , 开发高质量 的旅游景 点, 为打造 集文 化、 教育 、旅游三位一体的特色清远奠定坚实基础 。 参考文献 : [ 1 】 饶伟琴 . 桂林石 刻 书法艺术的教育功 能 [ J 】 . 广 西师范 大 学学报. 2 0 1 0 . 7( 3 ) :2 1 2 - 2 1 4 . 【 2 】 陆红荧, 胡学青. 湖南永 州 I 摩崖石刻拾 萃 [ J ] . 湘 江文化研

4 . 大 云 洞 摩 崖 石 刻

闻名于世 。在漫长的岁月当中,北江曾是中原与南粤交通 的水上 要道 ,清远 峡为必经之地 。历代文人政要途经峡 山,都曾附舟登 岸 ,晋寺参拜 结缘 ,俯仰凭 吊。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高僧大德, 如禅宗初祖 达摩 、三祖 僧粲等大和 尚都 曾先后在 峡 山飞来寺卓 锡。他 们在 畅游 峡山之余 ,借峡 山之石咏歌兴怀 ,或抒发豪情壮 志,或歌颂大 自然 ,或 因时因事而题名题诗 ,记功言事。 目前,峡 山内保留着宋元明清摩崖石刻 4 1 题 、碑刻 l 1 通。它 们分布在清城区清运峡北禺, 尤其是集中在飞来寺西侧山崖和飞泉 洞一带。这里历史悠久 ,古迹甚多,有明代摩崖石刻作记 的就有 7 处:“ 书岩 ” ,相传为轩辕二帝子的读书台: “ 奇观” ,秦 时赵胡于此 钓得 百斤金鲤贡秦皇;“ 葛坛 ” ,东晋葛洪在此炼丹济世 ;“ 石禅” ,
论摩 崖石刻的文化价 值教 育功能
毛芳芳
( 广 东省清远市博物馆 ) 摘 要:清远石刻文化历 史悠久,内涵丰 富,不仅是 清远 重要 的人文景观 、宝贵的文化 资源,同时也是清远珍稀的书法艺术宝藏。 清远石刻文化根植于清远这块土地 ,吸收 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精 髓,具有很 高的文献 史料 、 文 学艺术 、哲学宗教 、旅游经济 、爱国主义 教育等价值 。本文通过对清远摩崖石 刻的文化价值和 宣传教育功 能进行 了初 步探 索。 关键词:摩崖石刻;文化价值 ;教 育功 能 ’
1 . 清 远 石 刻 的文 化 价 值
音岩 ”三个大字 ;第三层建筑 与第二层 相仿 。观音岩 以其宏姿险 势 ,山奇水秀吸引着游人观赏,并赋诗刻石 留念 。石刻大部分是 清代作 品,较有名的有 “ 清初六大家”之~ 的赵执信 的题诗 以及 袁枚 、廖燕 、李调元等 。该石刻 2 0 0 2年被广 东省人 民政府公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