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考试的性质与目的
高等教育学考试是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旨在考查考生是否具备攻读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考试时间
高等教育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与分值
高等教育学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高等教育的概念、性质、功能与特点;
2.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
3. 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4. 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
5. 高等教育的教学与课程建设;
6. 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
7.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估;
8.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交流合作;
9.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关系。

四、考试题型与分值
高等教育学考试的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具体分值分配根据每年考试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简答题每题10分,论述题每题20分,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

五、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具备独立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能力。

六、参考教材
高等教育学考试的参考教材包括《高等教育学》(王伟廉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学》(潘懋元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有所变化,建议考生及时关注官方通知和公告。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物理I.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300分。

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试卷包括选择、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三、试卷结构1 . 试卷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

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二部分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

生物、化学、物理各科选考内容的分值均控制在15分左右。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② 选择题(二)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在指导语中明确给出单选和多选的题号。

③ 选考题要求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II.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物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一、考试目标本章主要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高等教育学体系的产生与形成过程,高等教育学的性质、发展动力和学科体系,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并能否运用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

二、考试内容1.高等教育发展简况成长中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雏型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及其特征。

扩张中的高等教育:规模化。

中心化。

综合化。

国际化。

职业化。

终生化。

多元化。

2.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和系统研究阶段,在相当的阶段,高等教育学萌芽并产生和发展。

个别研究阶段及其特征。

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

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

3.认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的性质。

高等教育学的任务。

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

国内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4.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一、考试目标本章考查学习者是否认识了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教育的本质,理解了高等教育的概念、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考查是否认识了高等教育价值,理解高等教育外部基本关系和内部基本关系。

二、考试内容1.教育与高等教育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据有关研究,有28种之多。

人本心理学者关于人性本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性本质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考察人性必须从人的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两方面入手。

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就是:发挥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高等教育的概念。

不同时期概念发生演变,不同国家概念界定不同,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在较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高等教育为界定为: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017年下半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高等教育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

2017年下半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高等教育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

2017年下半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高等教育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一、考试性质和目的(一)考试性质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针对高等学校教师行业的职业准入实行的一项职业资格认定的制度,它对于规范高等学校教师任用标准,加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专业化,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是广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领导、广西招生考试院负责实施的职业资格认定考试,考试结果将成为申请认定高校教师资格的条件之一。

(二)考试目的通过本学科的考试,考查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申请人对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能力。

从而使申请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分析教育现象、发现教育规律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把教育学的知识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养成现代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

二、命题依据和原则(一)命题依据根据《高等教育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结合我区高校新入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1. 导向性原则。

反映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引导考生职前准备,充分发挥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的导向作用,促进考生学习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养成现代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

2. 科学性原则。

符合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遵循考生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注重考查内容的基础性与发展性;选用素材紧密联系高校教师工作实际,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语言表述规范准确,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3. 客观性原则。

试题内容有一定代表性和较广覆盖面,反映高等教育学学科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试题的题型、难度比例适当,效度高,能够客观评价考生的学习水平。

4. 基础性原则。

重点考查考生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考查考生分析、判断、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201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汇总

201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汇总

201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语文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2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5《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

5《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一、考试目标本章主要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高等教育学体系的产生与形成过程,高等教育学的性质、发展动力和学科体系,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并能否运用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

二、考试内容1.高等教育发展简况成长中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雏型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及其特征。

扩张中的高等教育:规模化。

中心化。

综合化。

国际化。

职业化。

终生化。

多元化。

2.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和系统研究阶段。

在相当的阶段,高等教育学萌芽并产生和发展。

个别研究阶段及其特征。

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

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

3.认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的性质。

高等教育学的任务。

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

国内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4.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一、考试目标本章考查学习者是否认识了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教育的本质,理解了高等教育的概念、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考查是否认识了高等教育价值,理解高等教育外部基本关系和内部基本关系。

二、考试内容1.教育与高等教育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据有关研究,有28种之多。

人本心理学者关于人性本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性本质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考察人性必须从人的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两方面入手。

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就是:发挥人的潜能;发现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高等教育的概念。

不同时期概念发生演变,不同国家概念界定不同,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在较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高等教育可界定为: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2017年高考大纲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2017年高考大纲

龙源期刊网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2017年高考大纲
作者:
来源:《今日教育》2016年第11期
10月14日,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高考评价体系确立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明确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

考试内容的主要变化有: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

语文科是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设为必考内容;物理科是将以往的动量和近代物理等选考内容列为必考。

数学、历史、地理、化学等科删掉了部分选考内容,以减少重复考查。

此外,考试大纲还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育人导向。

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等内容。

来源:教育部网站。

《教育学考试大纲》

《教育学考试大纲》

《教育学考试大纲》以下是教育学考试大纲的内容:一、教育学概论(一)教育学的特点和任务(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进展阶段(三)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和学科体系(四)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二、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二)学习心理学(三)发展心理学(四)人格心理学(五)测量与评价三、教育社会学(一)教育社会学概述(二)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作用(三)教育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四)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五)教育与社会变迁四、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政策(一)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二)教育改革的政策和措施(三)学校管理与教育资助的政策和措施五、课程与教学论(一)课程和教学的关系(二)课程理论(三)教学和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六、教育经济学(一)教育经济学的概念和特点(二)教育投资与教育经济效益(三)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四)教育财政和教育经费七、教育管理学(一)教育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二)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三)学校组织与管理(四)教育行政与决策(五)教育区域规划与发展八、教育技术学(一)教育技术学的概念和特点(二)教育技术应用(三)多媒体教学(四)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五)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教育九、学前教育学、小学教育学、中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一)学前教育学(二)小学教育学(三)中等教育学(四)高等教育学十、比较教育学和国际教育(一)比较教育学的概述(二)世界教育事业的主要发展(三)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四)中国教育与国际教育的比较以上就是《教育学考试大纲》的内容。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信息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2. 调动和运用知识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3. 描述和阐释事物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4. 论证和探究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范围。

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1. 货币(1) 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2)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2. 价格(1)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2)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3. 消费(1) 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4. 生产与经济制度(1) 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 企业与劳动者(1) 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2) 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6. 投资与融资(1) 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2) 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3) 融资7. 个人收入的分配(1) 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 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8. 国家收入的分配(1) 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 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9. 征税与纳税(1) 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2) 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11.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2.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第二部分政治生活1. 公民的政治生活(1) 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2)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3)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2. 我国的政府(1) 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政府的作用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2) 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行政监督体系(3) 政府的权威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2)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3)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宗教政策(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4. 当代国际社会(1) 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2) 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4)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第三部分文化生活1. 文化与生活(1) 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2) 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2. 文化传承与创新(1)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2)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 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 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 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1.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 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作用(2) 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3) 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4) 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5)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 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 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 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4)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5)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6)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7) 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8)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 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10)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3.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3)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6)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7) 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8)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4.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5)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6) 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7)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8)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第五部分时事政治1. 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2.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2017河北省高等教育学学习及考试大纲(岗前培训)

2017河北省高等教育学学习及考试大纲(岗前培训)

第一章绪论Ⅰ.学习的目的与要求在了解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识记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从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关系的角度,全面把握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其本质。

掌握高等学校四大社会职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解不同的内涵、意义及社会作用。

Ⅱ.课程内容第一节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一、高等教育(一)高等教育的概念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学术性的社会活动。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1、国外高等教育的演变2、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二、高等教育学(一)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高等教育学是以高等教育现象中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提示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的了解高等教育,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2、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3、有助于推动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4、有助于高校教师有专业化发展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表现为政治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教育为政治服务主要体现在四个基本方面: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目的、内容(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高等教育一方面受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又能动地作用于政治。

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实现其政治理想。

1、通过传播政治观点、思想意识促进受教育者的政治社会化1.2、通过培养政治、法律、管理等专门人才服务于政治2.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一、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起着制约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发展,两者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

(一)(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引起一切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同样也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变革的决定因素。

201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正式公布

201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正式公布

201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一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正式公布【总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

修订和颁布年度考试大纲是一项例行工作。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经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修订、审定,现予以公布。

【语文科大纲】I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 _ 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 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n.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学考试的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1. 高等教育学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3. 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
二、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发展趋势
1. 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2.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3. 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和交流
三、高等教育的组织和管理
1. 高等教育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2.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估
3. 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和监督管理
四、高等教育的教学与学生发展
1. 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2. 高等教育的学生发展和生涯规划
3. 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五、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1. 高等教育的师资培养和评价
2. 高等教育的师德建设和教师发展
3. 高等教育的教师教育与培训
六、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1. 国际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
2.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和战略
3. 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经验
以上是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具体细节可能会根据不同高校和学科的要求略有差异。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和相关学术文献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2017教育学

2017教育学

2017年下半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高等教育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1.题型与分值3.不同试题难度赋分比例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7∶2∶1。

4.不同水平层次测试分数比例了解约占30%,理解约占40%,运用约占30%。

五、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把你所选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入答题框里。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例1】根据大学生修习的要求划分,公共体育课属于A.限选课程B.必修课程C.任选课程D.专业课程考查目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高校课程的类型,要求考生了解高校主要的课程类型及其划分标准。

此题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高校课程根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划分。

根据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可划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核心课程;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隐形课程和显性课程;根据课程的功能可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根据修习的要求可划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

其中,限选课程是指某一专业开设的若干门选修课程中学生必须选修的课程;必修课程是指为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所开设的、学生必须选修的课程;任选课程是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任意选修的课程。

根据大学生修习的要求划分,公共体育课属于必修课程。

答案:B。

【例2】高校历史专业专任教师具有的历史研究方法知识属于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 D.通识性知识考查目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考生理解高校教师专业知识的分类及具体构成。

此题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知识的发展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专业知识是高校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可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类。

本体性知识有两大类:学科专业知识,包括本学科的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发展史、专业研究方法等,这是高等教师知识体系中的主干部分;其他学科的知识,如人文地理知识、文学和美学的修养、时代性命题知识等,这是高校教师在高校任教的资格基础。

教育学考试大纲2017

教育学考试大纲2017

教育学考试大纲2017一、教育学基础理论1. 教育学的定义与性质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流派4. 教育的功能与目的5.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二、教育哲学1. 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2. 不同哲学流派对教育的影响3. 教育价值观与教育目标4. 教育伦理与教育公正三、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2. 学习理论3. 动机理论4. 认知发展与教育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四、教育社会学1. 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2. 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化过程3. 教育不平等与社会阶层4. 教育改革与社会变迁五、课程与教学1. 课程的定义、类型与结构2.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3.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4. 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5. 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六、教育管理与政策1. 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与功能2.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3. 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4. 教育法律与教育伦理5. 教育改革与教育政策分析七、教师教育1. 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2. 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3. 教师资格与教师培训4. 教师工作条件与教师福利5. 教师评价与教师激励八、学生发展1.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2. 学生个体差异与教育适应3. 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4. 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5. 学生参与与学生自治九、特殊教育1. 特殊教育的定义与对象2. 特殊教育的类型与方法3. 特殊教育的法律与政策4. 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与专业发展5.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十、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1. 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应用2. 远程教育的模式与特点3.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4. 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5. 远程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估十一、国际与比较教育1. 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2. 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3. 不同国家教育制度的比较4. 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5.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挑战与机遇十二、教育研究方法1. 教育研究的类型与过程2.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3. 教育实验设计与实施4. 教育调查研究方法5. 教育研究的伦理问题本考试大纲旨在为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学习框架,涵盖了教育学的多个重要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下半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高等教育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一、考试性质和目的(一)考试性质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针对高等学校教师行业的职业准入实行的一项职业资格认定的制度,它对于规范高等学校教师任用标准,加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专业化,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是广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领导、广西招生考试院负责实施的职业资格认定考试,考试结果将成为申请认定高校教师资格的条件之一。

(二)考试目的通过本学科的考试,考查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申请人对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能力。

从而使申请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分析教育现象、发现教育规律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把教育学的知识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养成现代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

二、命题依据和原则(一)命题依据根据《高等教育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结合我区高校新入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1. 导向性原则。

反映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引导考生职前准备,充分发挥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的导向作用,促进考生学习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养成现代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

2. 科学性原则。

符合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遵循考生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注重考查内容的基础性与发展性;选用素材紧密联系高校教师工作实际,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语言表述规范准确,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3. 客观性原则。

试题内容有一定代表性和较广覆盖面,反映高等教育学学科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试题的题型、难度比例适当,效度高,能够客观评价考生的学习水平。

4. 基础性原则。

重点考查考生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考查考生分析、判断、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考试目标分了解、理解、运用三个知识和能力水平层次。

杜绝偏题、怪题,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适当。

5. 公平性原则。

充分考虑不同专业考生的实际,面向全体考生,避免经济、历史、文化、地域、民族、性别等背景差异对考生正常答题的影响。

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保证测试的公平。

6. 人文性原则。

充分体现为考生服务的宗旨,充分考虑考生答题的心理需求,努力创设宽松的环境,在试卷中合理设置相关提示,帮助考生正常发挥,对考生给予人文关怀。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水平层次说明《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水平要求由低到高依次是了解、理解、运用三个层次,高水平层次的测试要求包含低水平层次的测试要求。

1. 了解要求对所列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有初步认识。

了解相关概念的定义、基本理论的内容、高等教育学原理的基本观点及相关事实。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 了解、知道、说出、比较、简述等。

2. 理解要求对所列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

能用自己的语言或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能对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进行解释、说明或概括。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理解、说明、描述、表达、推测、判断、辨析、初步运用等。

3. 运用能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解读、分析、推断和预测,正确阐释具体教育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与影响,能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使用、运用、解决问题等。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基本原理篇1.教育与高等教育2. 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3. 高等学校的职能教学活动篇4. 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5. 高校教学活动的内容6. 高校教学活动的过程7. 高校教学活动的评价8. 高校教师的教学艺术科学研究篇9. 高校科研的一般概述10. 高校科研的程序与方法社会服务篇11. 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12. 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活动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1.题型与分值3.不同试题难度赋分比例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7∶2∶1。

4.不同水平层次测试分数比例了解约占30%,理解约占40%,运用约占30%。

五、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把你所选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入答题框里。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例1】根据大学生修习的要求划分,公共体育课属于A.限选课程B.必修课程C.任选课程D.专业课程考查目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高校课程的类型,要求考生了解高校主要的课程类型及其划分标准。

此题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高校课程根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划分。

根据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可划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核心课程;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隐形课程和显性课程;根据课程的功能可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根据修习的要求可划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

其中,限选课程是指某一专业开设的若干门选修课程中学生必须选修的课程;必修课程是指为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所开设的、学生必须选修的课程;任选课程是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任意选修的课程。

根据大学生修习的要求划分,公共体育课属于必修课程。

答案:B。

【例2】高校历史专业专任教师具有的历史研究方法知识属于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 D.通识性知识考查目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考生理解高校教师专业知识的分类及具体构成。

此题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知识的发展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专业知识是高校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可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类。

本体性知识有两大类:学科专业知识,包括本学科的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发展史、专业研究方法等,这是高等教师知识体系中的主干部分;其他学科的知识,如人文地理知识、文学和美学的修养、时代性命题知识等,这是高校教师在高校任教的资格基础。

条件性知识是指必要的教育科学知识。

实践性知识主要产生于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与教育情境紧密相连,是内隐性的知识体系。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把你所选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入答题框里。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答案给...分.。

)................0.5【例1】现代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A.培养人才 B.科学研究C.社会服务 D.课堂教学考查目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要求考生理解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

此题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高等学校的职能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具体化和现实化,高等教育的功能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

三大职能伴随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渐次出现和发展,已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成为高等教育功能得以实现的保证。

育人是大学最基本的职能,它是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科学研究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观念源于美国赠地学院创办时代。

答案:ABC评分标准:(三)简答题【例1】简述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原则。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原则,要求考生理解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三个原则。

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高校教师作为知识运用和创造的载体,应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核心,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模式必须从传统的被动服务向主动的服务转变,这需要高校教师提高认识,主动参与:即充分认识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积极主动地服务于社会;明确定位,扬长避短:即明确应当承担的社会服务工作,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集体参与和个别参与相结合,坚持高起点原则,体现专业优势;正确处理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关系:科学安排计划、合理统筹各项工作,做到教学、科研与社会化服务三者有机统一、共同提高,协调发展。

答案要点:提高认识,主动参与;明确定位,扬长避短;正确处理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关系。

(四)辨析题(请针对以下命题判断对错,并简要陈述自己的判断依据。

)【例1】文献综述是指对国内外研究情况的罗列。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高校青年教师课题申报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理解课题申报时文献综述写作的要求。

本题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文献综述是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并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而形成的文本。

撰写文献综述是课题申报的前提。

撰写出来的文献综述具有综合性、评述性、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的特点。

评述性是指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需要进行比较专门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因此文献综述不是对国内外研究情况的罗列,而是在查找文献的过程当中就形成自己的思路,要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评述,反映自己的观点,并与文献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

答案:这个说法是错的。

文献综述不是对国内外研究情况的罗列,而是在查找文献的过程当中就形成自己的思路,要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评述,反映自己的观点,并与文献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

(五)论述题【例1】联系实际说明高校教师备课的内容。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高校教师备课的内容,要求考生能联系实际理解高校教师备课的基本内容。

此题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高校教师备课的内容包括:(1)备教材:备教材的广度和深度、教材的地位、教材的重点难点、教材内外隐含的教育资源。

(2)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3)备教法学法: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类型优化组合。

(4)备教师自己:不断加强自身修炼,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5)教案的编写:进行完整教案的编写。

答案要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教师自己;教案的编写。

联系实际展开适当论述。

(略)(六)材料分析题(仔细阅读以下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例1】某高校新入职的王老师认为,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渗透德育因素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

基于这样的想法,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教育因素,还非常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

可是,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有学生反映,王老师教学富有激情,知识点讲解清晰,但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之间鲜有互动,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

王老师感到委屈,教师闻道在先,学生闻道在后,学生就应该向教师学习;自己认认真真备课和上课,但学生课下很少看书,课堂上也不提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