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二复习材料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整册复习材料
高一人民版历史必修1整册复习材料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基本线索分封制、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
三、知识要点(一)、宗法制1、概念: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方式。
2、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③严格的等级制度;④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
(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3、目的:分配政治权力,维护分封制。
4、结果: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二)、分封制1、对象: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
2、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等政治、经济权利,但也必须向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评价:进步性:①巩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促进文化交流;③开发边疆,扩大统治地区④周成为一个延续百年的强国。
局限性:但后来诸侯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三)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它维系了分封制,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它们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特点。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的结合;②王位世袭制;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④严格的等级制度;⑤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标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二、基本线索秦统一全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三、知识要点(一)、中央官僚政治机构1、“始皇帝”的来历——秦王赢政字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2、三公九卿P10三公指、和。
职责分别是:和。
九卿指、、、、、、、、。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二三复习
8、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开始。 9、 : 年12月,日军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 无寸铁的中国市民进行了长达6周的杀戮, 万人被害。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决定因素是 矛盾上升为 主要矛盾;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 提交的 , 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3、 : 年下半年(属于相持阶段), 指挥八 路军一百多个团在 痛击日军,是中国军队 (注意 其特色)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4、 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 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取得了完全 胜利。 5、抗战的胜利为 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6、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必修一专题三复习
江苏省小高考考试说明: 1、了解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2、了解《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3、了解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 4、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5、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7、认识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及其影响 8、了解中共“一大” 9、理解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运动 10、了解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11、理解八七会议 12、了解土地革命 13、了解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4、了解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发动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 15、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⑥ ④ ⑦ 不平等条约 ① 影响 ② ③ ⑤ 完全沦为
1、《南京条约中》 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 战争的本意 2、《南京条约》割 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 权。 3、《马关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日本侵略中国进入了 新阶段? 4、《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 、 为商埠 5、《辛丑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 治中国的工具 ? 6、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 7、 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复习专题二
(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国近代史概述:1.时间界限: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到1919)4.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到1949)5.基本线索:(1)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即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不断侵华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不只是指发动战争,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各方面)(2)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既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又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各种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中国人民: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探索史:由向西方学习到向苏俄学习,最终中国共产党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考点1 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一、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1、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国门,变中国为它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和西方列强签订《南京条约》。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
(2)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即《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3、《南京条约》影响:①社会性质的变化: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最主要影响)②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③革命任务: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鸦片战争影响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阶级关系:鸦片战争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鸦片输入剧增,银贵钱贱,大量农民破产——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资料
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性质: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内容: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部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理解分封制基本内容: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
权利: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了解秦朝的建立与疆域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了解皇帝制度的创立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
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了解秦朝的丞相、御史大夫与太尉秦朝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
在中央设立三公。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了解郡县制的建立郡县制的建立始于春秋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
郡守、县令或县长由朝廷(皇帝)任命。
郡县制的建立,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直接有效的控制,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影响对秦朝影响: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来重要作用。
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高中历史总复习资料 (全)
高中历史知识库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课从汉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题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6课雅典民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7课罗马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历史 必修一 专题2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3)结果:①由于西方列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独占中国的地位,而且英国实力下降。同时,“门户开放”政策并不损害其他列强的利益,这就使帝国主义对华的争夺暂时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②美国利用“门户开放”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的步伐,影响越来越大。③“门户开放”政策并没有减少中国被瓜分的危险,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了。
(2)目的:①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是要把中国的“门户”向一切帝国主义国家开放:其目的是害怕中国由其他几个国家控制,使美国丧失在中国的利益。②通过“门户开放”,美国可以插足于任何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力范围”,从而分享其他国家的侵略权益,达到“利益均沾”。③企图用自己的经济实力逐渐占领中国市场。因此,力求缓和各国争夺的矛盾,在竞争中逐渐排斥其他国家,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
(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作出巨大让步,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并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始终不动摇、不退缩,决定性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二、中国近代民众自发反侵略斗争的特点和地位
(1)特点:发生在中外民族战争中或之后;缺乏正确的领导和严密的组织;往往呈自发性、分散性,旋起旋灭,无法取得反侵略斗争的最后胜利。
(2)地位:这些自发的反抗斗争反映出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和捍卫国家民族尊严的浩然正气:正是民众大规模的自发斗争,迫使帝国主义放弃瓜分中国的计划。但也要看到,由于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和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这些反抗斗争有时表现出明显的落后性,如义和团的盲目排外和封建迷信。因此,评价中国近代的民众自发斗争,在肯定其正义性和历史作用的同时还要指出其缺点和不足。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复习资料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复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起源。
___袭制的确立,标志着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
分封制的特点是___是诸侯的共同主人,而诸侯则是___的臣属。
这一制度的意义在于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是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王位制、宗法制和分封制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皇度、___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皇度的核心内容是皇权至上和皇帝。
___的特点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充分体现了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在于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然而,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对后世的影响在于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汉承秦制的“中朝”和“外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是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在于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宋朝的“二府”包括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和___作为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作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负责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必修一专题二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复习)
2近代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5口 第二次鸦片战争 11口
苏州 重庆 沙市 杭州
甲午战争4口
多元化解读“通商口岸的开辟影响”
革命史观: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是对华商品 输出和 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 资本 殖民地 损害,加速了中国半 进程; 工业 现代史观:促进了 自然 经济的瓦解,是中国近代 城市 诞生地相对集中区,推动了近代 的崛起; 整体史观: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日益卷入 资本主义 市场,成为资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 农耕 文明史观: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 工业 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 文明最早 向 礼仪交往 文明转型的地方,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社会史观:是传统与现代文明的交汇地,在思想观 念、 、生活习俗等发生了重大变化,
三 国 干 涉 还 辽 - 开 端
甲午战争
瓜分狂潮
门户开放政策
要求门户开放
西方漫画:小矮 子打倒大个子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⑴赔款数额越来越大; 元——两 ⑵割地面积越来越大; 沙俄 ⑶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内地; 《天津条约》 ⑷经济侵略:商品输出开拓市 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瓜分中 国为主;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合法化” ⑸侵华方式:直接转以华治华。 《辛丑条约》
中国的反应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840 1842 1856 1860 1883 1885 1894 1895 1900 1931 1937 1945 鸦片战争 第二次 中法战争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黄反 三元里抗英 左宗棠收复新疆 海 割 海台 战斗 争
义和团 抗 全 反帝运动 日 民 救 抗 亡 日
①列强侵华的本质意图:为了打开或扩 大市场;独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国家; ②列强多种方式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危机 始终存在的根本原因; ③封闭必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④挨打必思变,自强(发展生产力)是 必然之路。
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专题二
材料二 中国政府对陛下(英王)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突然而残酷
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 这在原则上是如此地危险,在实行上又如此地不能容忍,所以,为每 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 ——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 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机密件》 材料一中马克思认为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香港岛 1842《南京条约》
阅读材料——义和团揭贴,回答问题。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语,地焦干,只因鬼子止住天。 天爷恼,仙爷烦,一同下山把道传。 神出洞,仙下山,附着人体把拳玩。 掀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肯定爱国精神
但,
①迷信 ②盲目排外 ③依赖清政府
大法鬼,心胆寒,英美德俄尽萧然。
[历史广角]
租 界 指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扩大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根据不平等条约 在通商口岸强占一部分土地,形成完全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 制度之外的,实行殖民地统治的特殊地区。租界是中国领土上的国 中之“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 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 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 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 逐渐近代化。但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不能认为中国一半 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或认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A.虎门销烟 C.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D.五四运动
(
)
第二步:析选项 选项 A 对应度 有关但 不准确 正确 有关但 不准确 与题 无关 理由 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不符合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 件”的史实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程度,但没有改变历史的进程 五四运动爆发时间是1919年,时间上不 符合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复习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1.政治制度2.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从社会形态来说,可以划分为奴隶社会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从政治体制来说,可以划分为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从权力系统来说,可以划分为血缘集权统治和政治集权统治。
就其产生与演变而言,有三次大的创新:(1)禹传位于启,开始“家天下”的国家制度。
(2)西周确立起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使中国历史由“方国联盟”走向“天下共主”,走向血缘集权统治时期。
(3)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历史从此摆脱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单纯政治集权统治时期。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
其基本特点是:(1)王权与神权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行权力的高度集中二、王位世袭制1.三个基本特点,即专制独裁、世袭和终身制。
2.王位世袭制形成于夏启统治时期,发展于商周时期。
三、嫡长子继承制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四、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1)确立的标志:秦始皇统一后,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
主要表现在秦始皇颁布了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文字;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大规模移民等。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特点:①皇权至上原则。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④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
突出特征:皇权至高无上。
(3)作用和影响:①使秦朝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②促进了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并不断加强。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三复习PPT文档27页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
高一历史上学期必修专题一、二复习提纲.doc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一、夏朝的政治制度:禹建立夏朝,启继承父位,创立王位世袭制。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目的:巩固周朝的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
对象:王族子弟、功臣和亲周的商朝旧贵族。
主要诸侯国:鲁、燕、齐、宋等。
诸侯权利与义务:P8评价:P8“有利于……,但后来……”。
2、宗法制目的: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固。
实质: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等级,调节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保证了王权的稳定。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三、秦朝的统一1、秦灭六国:首先灭韩国,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
2、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直道,加强北部边防。
3、南征百越,修灵渠,统一岭南地区,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4、修“五尺道”,统一西南夷地区,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5、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混战局面;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四、秦汉的政治制度1、中央官僚机构:皇帝制(皇帝大权独揽,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各自名称、和职责)、朝议制度(含义、评价)。
2、地方管理制度:秦朝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比较特点、影响;评价)、西汉初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削除地方割据势力。
五、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演化(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1、史实①秦朝:秦始皇设立左、右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②西汉:汉初,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是皇帝的高级助手,是朝廷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从地位低微的士人中破格提拔选用人才;创立中朝制度,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
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分散相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争史
抗日战争
1840 1842 1856 1860 1883 1885 1894 1895 1900 1931 1937 1945
第二次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 鸦片战争 侵华战争
三元里 抗英
黄反 救 抗 海 割 义和团 亡 日 左宗棠收复新疆 海 台 反帝运动 战
1、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全民族抗日战争
(中国抗日第二阶段:1937—1945年)
一对主要矛盾: 民族矛盾占主导地位,促成两党的合作,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 片面抗战路线与全面抗战路线,形成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三个发展阶段: 战略防御(37、7-38、10)、战略相持(38、10-44)、战略反 攻(44年春_45、8)。 1、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 成的原因) ①日本侵略加剧,中日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矛盾(决定因素) ②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迫使国民政府…… ③中共的努力争取 ④“八一三”事变,日本进攻上海,直接威胁民国政府
英国的“势力范围”是长江 流域,云南、广东。
1842年 《南京条约》 割占
1860年 《北京条约》 割占
1898年 英国租借地 新界
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将 福建作为他的“势力范围”
大 家 看 时 局 图
从下表中看看有没有美国的一席之地?
国别 德 俄
法 英 日
“势力范围” 山东 长城以北和新疆
2、《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是什么? 领土主权
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
第四条最能体现(商品)。
上海 宁波
福州 厦门
广州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内容: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 本;(割地)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赔款)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开埠) (4)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开厂) 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 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日本侵略中国进入了新阶段? 哪一条对中国的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 第四条最能体现(资本)
2、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的过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 ①1935年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②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初步形成 ③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共积极推动…… ④“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⑤ “八一三”事变后,国共两党协议工农红军实行改编。 ⑥1937.9,国民党公布……标志……正式建立,此时,中国进入全 民族抗战时期。 3、抗日战争的发展形势(三个阶段、持久战) (一)抗战防御阶段(1937.7—1938.10) [1]国民党正面战场 (1)淞沪会战 (2)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3)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 (4)广州、武汉会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台湾及 澎湖列岛给日本 (1)面对日本割占台湾,各界人士态度如何? ①全国人民坚决反对 ②台湾人民悲痛万分,誓死保卫台湾 ③清政府严禁大陆人民援助台湾军民 (2)台湾保卫战中的主要抗日英雄: 邱逢甲、徐骧----义军; 刘永福----黑旗军 (3)历史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②体现了台湾军民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精神
政治: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先进中国人开 始向西方学习,开始进行一些现代政治制度的改良尝试。
经济: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引进西方现代技术与 设备,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的近代化进程。 思想文化:促使国人的觉醒,激发爱国热情,并开始向西方 学习.
屈辱史
原因: ●英军入侵:1841年。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 抢劫; ●腐败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 效的抵抗; ●中国人民自发组织起来,承担起反侵略战争的重担。
经过:(略) 特点:人民自发组织的 意义: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侵略的斗争,表 现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2、黄海海战---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决战 战争爆发 日军突然偷袭---蓄意挑起
主要爱国将领的事迹 海军提督:丁汝昌 定远:刘步蟾;致远:邓世昌; 经远:林永升;靖远:叶祖珪 结果:
①中国军队损失惨重,但双方战舰损失相当; ②北洋水师的主力尚在,但李鸿章“避战自保”、 陷入被动。
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4、义和团运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1)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兴起的?
(1)前身: 义和拳,山东、直隶一带民间秘密反清组织 (2)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矛盾空 前激化 (3)直接原因 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2)清政府的政策转变: 围剿 “招抚” 围剿
(3)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主要战斗:廊坊阻击战、东 交民巷战役、西什库教堂
(4)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② “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 惕. ③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5)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意义? 性质: 农民自发组织的反帝爱国斗争 意义:①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②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 的主要原因。
★共同特点:
①都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 ②都表现了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③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最终都没有彻底胜利。
★结论: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列强 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日本侵华 伟 大 的 抗 日 战 争
军事侵略
殖民统治 局部抗战 全民族的抗战 抗日救亡运动
中华民族 的抗战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
割占或租借地 强租胶州湾 强租旅顺、大连
强租广州湾 强租“新界”、威海 卫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列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强 入 国门洞开 (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 侵 地半封建社会)
民 族 危 机
认识:列强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
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历史的转折
一、日本的入侵和暴行:
1、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A、既定国策,蓄谋已久。(大陆政策、《田中奏折》、《国 策基准纲要》、“大东亚共荣圈”) B、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1929-1933年) C、国民政府围剿红军——可乘之机
2、日本侵华的过程?
1900年,俄、德、法、美、日、奥、意、英,
(谐音: 饿 、 的 、 话 、每、 日、 熬、 一、 鹰)
中 人 国 民 三元里人民抗英 鸦片战争 军 大 民 众 甲午中日战争 反割台斗争 维 自 护 发 国 八国联军侵华 组 家 织 义和团反帝运动 主 甲午中日战争 权 黄海海战 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斗 左宗棠收复新疆 争
(1)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坚决反抗日本的侵略。
A、发表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宣言 B、八一宣言 C、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关外的抗日武装 东北义勇军;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3)关内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抵抗 A、十九路军的抗战 B、长城沿线官兵抗敌(安德馨;宋哲元;冯玉祥和吉鸿昌)
经济:经济掠夺;以战养战
思想:奴化教育;愚民政策
二、中国人民的抗战(两个阶段)
(中国抗日第一阶段:1931—1937年)
(中国抗日第二阶段:1937—1945年)
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局部的分散的抗战) (中国抗日第一阶段:1931—1937年)
1、背景: ①九一八后,日本侵华不断加剧 ②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全国各界自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 2、表现:
A、不断扩大军事侵略,占领中国大片国土。
1931.“ 九一八” 1935年“华北事变”
1937.7.7“卢沟桥事变” 1937.8.13“八一三事变”
1937.12.13占领南京 1938.10占广州、武汉
B、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政治:扶植傀儡政权,以华制华; 军事侵略中的极端行为:大屠杀;研制、使用生化武器
4、列强侵华的影响:
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中国国门洞开,一个原本主权独立 灾难性:
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政治上: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和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
经济上: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通过种种手段 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文化上: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
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化
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 贸易主权 (2)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东南沿海)(开埠) 关税自主权 (4)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关税协定) 司法主权 《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 军舰“巡查贸易”权、外国传教士传教权等。 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列强侵华的背景(原因)
(1)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 辟更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中国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
(2)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晚期,国力衰弱,内部危机严重 2、直接原因:英国为了保护鸦片贸易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协定关税
开设工厂
划、禁、拆
破坏关税、 司法等主 权
开始沦为…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
北京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德国强占胶州湾,并把山东作为他的势力范围。
北京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