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1落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落日》《消息二则》
《落日》《消息二那么》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民族历史,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2、复习消息的文体常识,辨别消息和通讯的区别。
教学设想:1、因为是自读课文,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成对文章的了解2、根据提供的材料,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形成自己的看法。
课前准备:一、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并制成卡片。
1、朱启平〔1915-1993〕,某某某某人,在著名的《大公报》社做记者。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朱启平被派往日本横须架港现场采访,9月2日,他亲眼目睹中、英、法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
其现场报道《落日》在《大公报》发表后轰动一时,后被列为大学新联系典X教材。
2、一位80岁老翁写了这样一封信给青年报:青年报总编辑:一名80岁的老翁向您提一个要求:贵报最好在8月15日这一天,重登56年前《大公报》上的一篇通讯《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
这是当年朱启平写的,已成为新闻界的传世之作。
现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拼命要祭鬼祭神,右翼分子篡改日本侵略史——在此时此刻,请你们把当年日本投降签字的通讯,重新刊登,以唤起人民群众,用历史事实驳斤侵略者的谎言。
我感谢你们。
李庆云敬上3、《落日》,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签字仪式定于1945年9月2日上午九时在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
为什么将这一举世瞩目的仪式放在军舰上?原来事出有因,杜鲁门总统在日本投降后,宣布由麦克阿瑟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安排和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并作为同盟国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海军的强烈不满,因此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建议,如果投降仪式式由陆军将领主持,那么仪式式应在一舰海军军舰上举行,以表彰海军在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
为了保证总统同意这一建议,他特别选择以杜鲁门家乡命名,并由他女儿马格丽特主持下水典礼“密苏里〞号作为候选军舰。
4、勃兰特〔1913-1992〕,德国政治家,德国社会某某党主席,1967-1974年在任联帮德国总理。
高中语文:1.2《落日》素材1(作者介绍)(语文版必修1)
朱启平:“一笔在手,胸中要有亿万人民”《大公报》记者朱启平的名字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但是他笔下记录的一页页历史风云却时常被提起。
由于在二战中国际大局报道和对日作战报道方面的成就,他被誉为“《大公报》继范长江之后的又一个杰出记者。
”朱启平,原名朱祥麟,祖籍浙江海盐,1915年11月生于上海,1933年南京金陵中学毕业,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学预科。
正当他准备升入协和医学院就读之际,一二九运动爆发。
由于医学预科功课繁重,又要忙于参加学生运动,为了多争取些课余时间,朱启平改读了新闻。
七七事变后,日寇占领北平,他辍学南下,后转到复旦大学。
之后,他辗转到了重庆,先后在《新蜀报》和《国民公报》工作两年。
1940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先任夜班编辑,不久被派往昆明,采访滇缅路通车新闻,一年后返回重庆任外勤记者。
烽火新闻路抗战烽火中朱启平耳闻目睹了敌人的残暴和同胞的苦难,从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一名优秀新闻记者。
1939年5月3、4两天日寇对重庆大轰炸,朱启平亲眼看到轰炸过后惨象。
轰炸过后重庆各报也损失惨重,不得不停刊改出联合版,由《时事新报》编印,各报轮流派人编报。
朱启平也参加了这一工作,第一晚就轮到他在小楼上编稿,就在楼下的院子里,工兵正在挖一枚入土而没有爆炸的炸弹。
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要说心神安泰那是假的,但是,前方将士浴血奋战,我们连承担这一点风险也不行吗?”“谁也没有把握炸弹一定不炸,然而编辑、排字等员工,个个都认真工作。
敌机的残暴,不能使重庆无报!”到战场采访,工作第一,生命第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抗战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
朱启平一直关注着战争形势的发展。
1944年盟军开始反攻,他向报社领导胡政之建议:应派记者于世界各大战区,亲临其境,向中国人民报道反法西斯战争实况,以鼓舞广大群众的抗战决心。
他自荐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当随军记者。
胡政之同意了他的要求。
战争是惨烈的,战地记者不是战士,却承担着和战士同样甚至更大的危险。
高中语文落日说课稿
高中语文落日说课稿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10分,日本的投降仪式就在那天举行,《落日》就是在那天朱启平经历了那场投降仪式后,有感而发写成的!下面店铺给你分享高中语文落日说课稿,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落日说课稿《落日》教学设计设计指导思想《落日》是一篇自读课文,虽然整个专题属于“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但可以以学生的“自我研习”为主,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归纳,不必面面俱到,句句落实。
《落日》从文体上看属于新闻类的“通讯”,曾被编入大学新闻系教材,学习新闻写作的人常视之为范本。
应以此范本引导学生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和基本写法,教学过程可围绕这一重点展开。
《落日》记录了一个极有历史意义、值得“永志不忘”的瞬间,是一篇极能振奋民族精神的好文章,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应着眼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危机感,让学生确有感悟和思考。
教学目标1.结合研读文本,介绍一些通讯写作的知识,体会“范本”的示范性。
2.领会文章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引发学生的“历史之思”。
3.提升学生实际采访和撰写通讯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高中语文落日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有资格叫作一名男子汉?和平的白鸽要穿越多少沧海桑田,才能从此安睡沙滩?炮弹要横飞直落多少回,才能永远被禁止?要有多少双耳朵才能听到黎民苍生的哭声?要死多少人,才会感觉到死去的人已经太多太多?师:历史与现实其实是不可分割的,苏洵、杜牧以史为鉴,借古讽今;苏轼、稼轩咏怀古迹,心潮难平。
铭记历史,正视历史才能“明兴替”、“知得失”,才能把握今朝,赢得未来。
今天有人面对历史百般回避,妄图篡改,甚至把“入侵中国”改为“进入中国”,感谢60多年前《大公报》著名记者朱启平先生以他的如椽大笔记录了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这一幕值得我们“永志不忘”!【多媒体投影出《落日》,附图: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前排右)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二、〔背景介绍〕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1《落日》课文简析
《落日》课文简析这是一篇经典文章。
首先题目有象征意义。
日,日本的国旗是太阳旗。
落日,提示日本投降。
这篇的体裁新闻里叫“特写”。
我可以给大家提供另一篇写日本投降的文章(读完了整篇文章),对比一下,就知道这一篇全部是用事实说话,而《落日》有更强的、主观的文学性,里面有很多主观的感受。
看前两段,有主观感受,有议论:“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
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记。
”再看,这里选择的事实跟前面课文里不一样,有的看起来并不重要,有些像鸡毛蒜皮的事,写到水兵穿的衣服“军衣洁白、折痕犹在”,穿的衣服本来不重要,但在特写中,新衣服,渲染了当时的、节日性质的气氛。
“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等,“签字场所”在军舰上,摆设也写得细致,“临时换用本舰士官室一张吃饭用的长方桌子,上面铺着绿呢台布。
桌子横放在甲板中心偏右下角,每边放一把椅子,桌旁设有四五个扩音器,播音时可直通美国。
将领指挥室外门的玻璃柜内,如同装饰着织锦画一般,装着一面有着十三花条、三十一颗星、长六十五英寸、阔六十二英寸的美国国旗。
这面旗还是九十二年前,首次来日通商的美将佩里携至日本,在日本上空飘扬过。
”等等,这是用流水账的写法来写,本是新闻乃至文学的大忌,但在这里,却再现了历史时刻的真实气氛,在这个历史场合,一切细节都变得重要了。
因为琐碎的细节,具有重大的历史的意义。
“白马的故事”一节。
这个并不是在现场发生的事实,是听来的故事,过去的谈话。
但是这个回忆,反映了当时战胜日本后人们的心情。
新闻特定,和一般新闻性作品不太相同,这里不仅写现场看到的,也写作者想到的。
作者个人想到的怎么会成为新闻?特写,是有一定文学性的。
可以有些文学笔法,不但,选择的是有趣的事实,而且选择有趣的传闻,能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深思就好。
当然,如果传闻缺乏深意,就是哗众取宠,但这个传说不是,它有利于表达胜利的快乐、欣慰。
“代表到来”一节。
“这时,全舰静悄悄一无声息,只有高悬的旗贴传来被海风吹拂的微微的猎猎声”,这一句是文学笔法,以声音来衬托宁静,经常用的,电影中有,王维的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古诗里这种写法很多。
高中语文《落日》PPT28
运送出席签字仪式贵宾和记者的美 军“尼古拉斯”号驱逐舰
运送日本代表团的美军“兰斯多夫” 号驱逐舰
等“ 待密 着苏 具里 有” 历号 史上 意的 义水 的兵 瞬和 间摄
影 师
代表到来
隔日 桌本 对代 立表
和 联 合 国 代 表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代表团由外相重光葵和日 军大将梅津美治郎率领到达密苏里号甲板上进行签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在这样的事件背景下,“落日” 似乎有了诸多内涵,请同学们试着 来挖掘一下,投降仪式分明在上午, 为什么题目是“落日”?
日本国旗
通讯的生动性是通过细节 来体现的。在这篇通讯中,你 觉得印象深刻的细节有哪些? 请把它们划出来,说说你从中 读出了什么。
作业
1、在文中划出所有细节。 2、从其间挑选你有感触的至少三处
细节,写出你的感受,作为练笔文 字,下节课交流。 写在文中对应出空白或练笔本 上都可
重光葵
外相的行头看得出是经过苦心盘算的。 他头戴高礼帽,身穿燕尾服,脖子上系着 考究的宽领带,戴着白手套的手拄着一根 文明手杖,显得斯文而高贵。但他那条不 争气的假腿却把他的形象弄得丑陋不堪, 委实叫不肯趴下的日本式尊严大丢份儿。 外相在从后甲板上顶层甲板的扶梯时极为 狼狈,每蹬一步都得哼唧一声。这是他的 命。
反思历史
【高中语文】落日ppt精品课件30
2.辨析正误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不可一世 的黑社会老大最终落 .... .... 入法网,锒铛入狱。曾几何时 才能出狱获自由啊! ....
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悲痛欲绝的哀伤、洗刷不
尽的血泪、永志追思的英烈和伟岸壮阔的史诗,更是追求 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战的期盼、强国富民的决心。 ——《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随军记者朱启平 朱启平(1915-1993),原名朱祥麟,浙江嘉兴人。 1933年南京金陵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学预科。 “一二·九”运动爆发后,改读新闻。1944年受《大公报》
散,历史仿佛已经远去。但是,从卢沟桥头卷起的那场战
争留下的教训却是刻骨铭心的。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那是 永远的国耻,永远的奋争,也是永远的追思。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 科书。将那段历史仅仅理解为灾难与愤怒,而不从中寻找 其内在逻辑,理解其复杂性,则同样辜负了那些身经灾难 的一代人的流血付出。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在泊于东京湾内的美舰“密 苏里”号上签字投降。当天,《大公报》战地记者朱启平和黎 秀石就在舰上,距签字桌不过两三丈远,目睹了历时18分钟的 受降仪式。 朱启平在采访结束之后,马上转到停泊在日本横须贺港的 中军舰上,着手撰写著名的长篇通讯《落日》。这篇记述日本 侵略者签字投降新闻的通讯,在《大公报》重庆版的重要位置 刊登出来。读者们争相阅读,轰动一时。他所发出的“深感到 日本目前的投降是临时的休战,盟国对日必须严厉公正,以永 绝战祸,中国对日尤须谨防万一”的呼吁,给读者留下了难以 磨灭的印象。该文为作者赢得了“状元之作”的美誉。
填 一 填
乐 场所 成了不夜天,大量球迷聚集在公共 场合 看
球、论球,大小商家的晚间收入均成倍增长,省会正 着力打造的夜经济因世界杯而再添一把柴。
高中语文《落日》 课件(共54张PPT)
1945 8 15
仁
天
皇
宣年
读 日
月
本
投日
降 诏
日 本
1945年9月2日,签字场所——“密苏里”号右侧将 领指挥室外的上层甲板上
“密苏里” 号 战 舰
“
密 苏 里 ” 号 水 兵 和 摄 影 师 们
代表到来
“麦 密克 苏阿 里瑟 ”和 号同 的盟 甲国 板受 上降
代 表 肃 立 在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代表团由外相重光葵和大 将梅津美治郎带领来到密苏里号甲板上
▪ 写作要求:客观叙述
▪
迅速及时
▪
简短概要
▪
生动活泼
文体常识
▪ 通讯:是一种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的 新闻体裁。
▪ 运用通讯文体报道事实时,应按照内容、 主题的需要,灵活运用叙述、描写、抒情、 议论等手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 件或问题。
▪ 通讯具有真实、新鲜、及时的特征。 ▪ 通讯与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两种最常用的文
平洋战争爆发。
❖ 1945年 抗战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
日本关东军缴械投降
❖ 灾难深重的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生存与 复兴,与凶残的日寇进行了长达八年不屈不 挠的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 神的悲歌。
❖ 在国际正义力量的支援下,终于让日本 缴械投降。
❖ 这段沉痛无比的血泪史是每一个中国人 都不应该忘记的。
❖ 1900—1901年 日本参加八国联军。《辛 丑条约》签订。
❖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中日会议东 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
❖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侵占青 岛。
❖ 1915年 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 1919年 巴黎和约,“五四运动”爆发。 ❖ 1928年 “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 ❖ 1931年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 ❖ 1937年 全面抗战爆发。 ❖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1941年 日军袭击珍珠港,对美英开战,太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第二专题2.1 教学课件 《落日》
通讯是具体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概貌的新闻体裁。它要求具体 形象地反映对象,往往运用叙述、描写、 议论、说明、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在形 式上,一是没有消息中常用的引题、副题,多用一个题目;二是篇幅比较长;三是 结构灵活。
消息是简明、迅捷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传播价值信息的新闻体裁。要 体现用事实说话的原则,主要是客观地进行叙述。它具有一定的体式特征,一般分 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最为常用的结构方式为“倒金字塔”结构。
课文导入
落日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必修二
识作者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必修二
朱启平,出身江南世家大族,燕京大学高才生。据唐振常先生在 《川上集》(三联书店1996年版)中介绍,“一二•九运动”中,燕 大“洋气冲天,红光满园”,其中就有朱启平叱咤风云的身影。太平 洋战争中,他成为活跃一时的随军记者;1945年8月19日在“密苏 里”号上举行的日本向联合国投降的签字仪式中,朱启平是其中的三 名中国记者之一,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状 元之作”,后来还被列入大学新闻教材。其后他又任驻美特派员兼联 合国记者,赴朝鲜战地采访,通讯享誉海内外。老新闻人严秀(曾彦 修)先生1997年读到迟来结集出版的《朱启平新闻通讯选》,就发 自内心地赞许说:朱启平的新闻通讯之所以值得长久保存,关键在于 两个字:眼光。1957年曾被错划为右派。后经廖承志先生提名,朱 启平调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外语。
第五部分,是尾声。写了三个小花絮,或者说是小插曲。第1段,借“投 降书脏了”嘲弄日本人。第2段,写盟军空军组队参加受降仪式。第3-5段, 是由一位年轻水手的话引发的联想和思考。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必修二
思考感悟
本文使用小标题有何作用?
【高中语文】落日ppt精品课件36
2011-12-23
朱启平:原名朱祥麟,祖籍浙江海盐。 1940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1941年太平 洋战争爆发后,他自荐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当 随军记者。获悉1945年9月2日反法西斯盟军 接受日本投降,马上乘美国军舰到达东京湾, 目睹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通讯:是一种较为详细地报道客 观事物的新闻体裁。主要是对新闻事 实进行展开式的叙述。
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通讯的特 点,体会了作者作为一个中国人 在现场的特殊情感,重温了用细 节描写等方法记载的一个真实的 历史事件,由此我们得到了更多 的启示,对中日的历史和未来也 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高中语文】落日ppt精品课件15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 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 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 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 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 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 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重光葵外相代表天皇裕仁首先为日方签字。他脱 下大礼帽,拿好笔,然后在一份约12×18的投降文件 上用力地签上他的名字。他先小心地签完美国文本, 然后签日本保存的一个副本。接着他签字的是日本帝 国大本营的梅津美治郎将军。他重重地坐下,草草地 签上名字,好像急不可耐一样。
1945年9月2日上 午9时10分,在停泊 于日本东京湾内的 美国战舰“密苏里” 号上,曾经不可一 世的日本军国主义 代表正式签字,向 中国和其他反法西 斯盟国投降,中华 民族之耻在这一天 得以洗雪。
当时为向世界报道日本 签降这件大事,联合国方 面组织了一个人数受到严 格控制的记者团,中国记 者能够入选登舰的只有 《大公报》记者朱启平和 黎秀石及一位中央社记者。 朱启平发回的长篇通讯 《落日》传诵一时,被公 认为是“状元之作” 。
通讯:是一种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的新闻 体裁。主要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展开式的叙述。 运用通讯文体报道事实时,应“量体裁衣”, 按照内容、主题的需要,灵活运用叙述、描写、 抒情、议论等手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 事件或问题。 2.通讯的基本特征:真实性、 生动性、评论性。
落日
朱启平
湖州五中 沈彬
通讯与消息是构成新闻报道的两种最常用的文体。 通讯是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的新闻体裁。用叙述、 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具体详细地报道人物、 事件或问题。 它所报道的内容在时间跨度上比较大,要选择现 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掌握丰富的材料, 提炼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围绕主题,抓住矛盾,展 开情节,注意细节描写,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常见 的结构:按照时间顺序、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的纵 式结构和按照逻辑顺序、事物发展的性质安排层次的 横式结构。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1《落日》写作特色
《落日》写作特色
1.精妙的细节描写。
本文对受降的环境和人物作了精妙的细节描写,这些精妙的细节描写像电影特写一样详细地展示了那一个伟大历史场面和伟大历史时刻。
在对密苏里战舰、代表到来、时间(九点十八分)等方面都有精妙的细节描写,在人物描写方面,作者注意人物的神态、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
后者如:“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倚杖椅边”,“他签字时没有入坐,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
”胜利者的意气扬扬,法西斯的垂头丧气,在胜利者面前毫无地位的情境,都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不经意地表现了出来。
2.平实而饱含感情的语言。
全文用平实的语言记叙了日本“二战”失败后向联合国签字投降的全过程,但在这平实的语言中,既有洗尽民族耻辱的自豪,又有千万民众流血牺牲才换来胜利的沉重,更有自省与对民族振兴的期待。
3.叙议结合。
全文以记叙的方式交代事件的过程,以议论的方式深化事件的意义,叙议结合,平实之中见深刻。
例如开头用十分简洁的语言概述是什么事件,紧接着用“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
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来点明事件的意义。
高中语文 第6课 落 日
书籍都转载了这篇文章,后来文章还被收入了大学新闻教材。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作品
著有《朱启平新闻通讯选》
新闻人严秀(曾彦修)先生 1997 年读到后来结集出版的
评价 《朱启平新闻通讯选》,就发自内心地赞许说:朱启平的新
闻通讯之所以值得长久保存,关键在于两个字——眼光。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一)背景链接 1945 年 9 月 2 日上午 9 时,日本在泊于东京湾内的美舰“密苏 里”号上签字投降。当天,《大公报》战地记者朱启平和黎秀石就在 舰上,距签字桌不过两三丈远,目睹了历时 18 分钟的受降仪式。整 个仪式结束时,正好是 9 时 18 分。朱启平不禁联想到在过去的岁月 里,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所犯下的一系列罪行。在受访结束后,朱启 平马上转到停泊在日本横须贺港的中军舰上,着手撰写著名的长篇 通讯《落日》。这篇记述日本侵略者签字投降新闻的通讯,在当时《大 公报》(重庆版)的重要位置刊登出来。读者争相阅读,轰动一时。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朱启平在文中的细节描写,看起来很客观,但字里行间透露出 对日本代表的仇恨和蔑视。重光葵签字时的故作镇静,梅津的失态, 都写出了他们的丑态。比格特的描写,把自己的主观感受也写进去 了,在体现新闻稿的客观性上有欠缺,像说梅津美治郎签字时是“急 不可耐”“草草地签上名字”。此外,他说梅津是坐着签字的,依 据史料,梅津是站着签字。也许他的瞬间观察不如朱启平仔细。比 格特的误判,可能与日本人的身材以及他的观察角度有关。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二)常识整理 通讯是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的新闻体裁。用记叙、描写、 议论、抒情等多种方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件或问题。 通讯和消息是常见的新闻体裁,都具有真实、新鲜、及时的特 征。通讯与消息的不同点是:内容上,消息简单地报道发生了什么 事,不多写情节,通讯则报道前因后果,展示情节;表现手法上, 消息以记叙为主,通讯则综合采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 手法,表现生动形象。通讯所报道的内容在时间跨度上比较大,要 选择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掌握丰富的材料,提炼具 有重要意义的主题,围绕主题,抓住矛盾,展开情节,注意细节描 写,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常见的结构有按照时间顺序、事物发展 过程安排层次的纵式结构和按照逻辑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安排层 次的横式结构。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落日》重难点探究
写一位年轻水手的话,想到要把今天见到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上的 情景,讲给孙子孙女听,这样照应开头说的“永志不忘”,再次点出事 件的意义。
退出
“简单、庄严、肃穆”是通过描绘刻画表现出来的,是外在 的线索;“永志不忘”是通过作者对通讯中人物的议论表现出来 的,是内在的线索。这两条线索与时间线索,组合在一起,使作 品内容丰富,容量大,而又不流于芜杂。
4.《落日》第五部分写了三个小插曲,各有什么用意?
提示 “投降书脏了”,作者借机把日本代表又嘲弄了一番。签字 的位置搞错了,与日本人的运气本没有什么因果关系,这里不过是借题 发挥,发泄一番而已。
3.《落日》中人物众多,他们的身份又是各种各样的,要能 绘声绘色地予以表现,并且有一定的深度,是很不容易的。作者 在组织材料时注意设置了哪些线索?
提示 作者除了抓住一般叙事作品中常用的时间线索以外,还抓住 了整体的氛围设置和心理印象两条线索。氛围设置的线索——“简单、 庄严、肃穆”,在开头概括地点了一下,在后面就多方面地加以渲染。 “简单”是因为仪式是在舰船上举行的,条件上受到限制,“庄严、肃 穆”是氛围的营造,也是人们对日本投降这一历史事件意义的确认。心 理印象的线索,也是开头点了一下 ——“永志不忘”,然后随着仪式的 进行与完成,逐渐在心中定格。
《落日》 重难点探究
1.本文个个生动、感人的镜头来展现签字的过 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每个片段既有机相连,又自成体系。
2.本文以“落日”为题,有何深意?
提示 这里有象征意义。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今天终 于在世界人民面前低头签字投降,如同日落西山一样,日本侵略 者当年侵略他国,其以“旭日东升”为喻的国旗,令人望而生 恶,今天,它的“坠落”不仅大快人心,而且透出作者的嘲讽之 意。
高中语文 《落日》补充注释素材 苏教版必修2
《落日》一文的补充注释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落日》一文中写到:“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70年来的奇耻大辱。
〞这篇通讯写于1945年9月3日,上推70年,就是1875年。
作者怎么会想到“70年来的奇耻大辱〞?又有什么依据?这要回想清朝与日本的关系,其中涉及到一个岛屿——琉球岛,即今天日本的冲绳。
自明初以来,琉球与中国的关系就很密切。
清朝建立以后,琉球使节于1646年来华,受到顺治帝的接见。
从此,琉球使节与清廷往来不断。
1662年,清廷派遣兵科副礼官张学礼为正使出使琉球。
此后,每逢琉球新王继位,都有清朝使节前往册封与庆贺。
1663年〔康熙二年〕和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清帝两次赐印给琉球国王,乾隆所赐之印写有"琉球国王之印"字样。
直至19世纪60年代,琉球始终承认自己是清朝的藩属。
1872年,日本明治天皇登极,谕示流球朝贺。
琉球国王遣其子赴东京贡献方物。
日本天皇下诏,以琉球为藩属,1873年又列琉球为府县。
1875年5月.日本强令琉球国王停止对中国的"朝贡",并派军队驻扎琉球;为了消失中、琉之间"宗藩关系"的痕迹,6月又强令琉球改用日本年号。
1876年,日本在琉球设立司法机构,事实上将琉球置于其统治之下。
琉球国王不堪日本的侵略压迫,于1877年4月密遣紫巾官向德宏等人来华,呈递国王密信,恳求阻止日本的吞并行径。
清廷派何如璋到日本进行交涉,但未取得成果。
1879年3月,日本政府派兵占领琉球,3月30日正式宣布琉球为冲绳县。
1879年7月3日和23日,琉球国王又密令紫巾官向德宏两次赴天津拜谒李鸿章,请求清政府问罪于日本。
10月24日,琉球耳目官毛精长等人到北京总理衙门"长跪哀号,泣血吁请",希望清政府能在"俯怜二百年效顺属藩"的份上援救琉球。
虽然清政府与日本再次进行交涉,但由于日本的蛮横和清政府的软弱,琉球终为日本所吞并。
高中语文课件黄河落日课件
点评
老师和其他小组对朗诵进 行点评,提出建河落日 》,思考并写下自己的心 得和体会。
分享
在课堂上,学生自愿分享 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可以讲述自己的感受、对 诗歌的理解等。
交流
其他同学可以就分享的内 容进行提问和交流,促进 课堂互动。
讨论诗歌中表达情感和意义
议题
讨论《黄河落日》中表 达的情感和意义,探讨
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分组
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 每组6-8人。
讨论
小组内展开讨论,记录 讨论内容和结果。
汇报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 ,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
提问答疑,加深理解
提问
不同作品在表现手法上也有差异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 来》运用夸张、想象等手法,形 象生动;《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 沙》则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 黄河风光,意境深远;《凉州词 二首·其一》等作品则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表达了深刻的思考和 感受。
06
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回顾本次课堂重点内容
01
02
03
04
黄河落日的背景、作者 及创作背景介绍
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象 征意义的讲解
诗歌朗诵和赏析的技巧 指导
相关文化和历史知识的 拓展
学生对《黄河落日》理解程度评估
通过课堂表现和提问,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意 象的理解程度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了解学生对诗歌主题和情 感的把握情况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 的掌握情况
描绘黄河落日壮丽景象
黄河奔腾
运用生动的词语描绘黄河奔腾不息的 磅礴气势。
落日余晖
【高中语文】永遇乐·落日熔金ppt精品课件3
所谓“中州盛日”,就是指靖康之变之前在北宋首都 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太平日子。 “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 带争济楚。”当时几乎每年的元宵都是那样的开心。 “闺门多暇”,生活安定自在,无忧无虑,每到元宵,都 要精心打扮,尽态极妍,和人家斗美,那时游赏的兴致多 浓啊! 在这些美好的回忆中,从词人的心态和她的行为,可 以看出丧乱之前,社会生活是多么的繁华安定。
鉴 赏 要 点
一.主旨 : 这是一首描写元宵灯 节的词。但此词不是着意描写 元宵节的繁华热闹欢乐,而是 通过眼下的元宵和过去的元宵 的不同情景的对比,来抒发深 沉的盛衰之慨和身世之悲。
鉴 赏 要 点
二.对比反衬手法的成功运用。
①今昔对比。即现在的元宵和“中州盛日” 的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这贯穿全篇的。 ②又用他人与“我”作对比,乐与悲作对 比。“中州盛日”的元宵乐,今年的元宵悲。 在今年元宵中,别人欢乐,“我”伤悲。 ③在对比中含有反衬,这就把身世之悲和 盛衰之慨的主题思想更鲜明地突现了出来。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 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 第岂无风雨?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上片写今年元宵的情景。 开头两句,用浓
墨重彩描绘元夕傍晚的景象。落日像熔化了 的金那样鲜红,晚霞像合围的璧玉那样艳丽。 这晴朗的暮景,预示着今晚的元宵将有一 番繁华热闹的景象。 但是,“我”面对着 这乐景,所产生的是悲情。“人在何处”, 大意是说我如今在哪里?我在流离漂泊!这是一 声充满着迷惘和痛苦的长叹。
鉴 赏 要 点
三.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词的上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元宵佳节,融 和天气”,写的都是乐景,但作者所要表
【高中语文】永遇乐·落日熔金ppt精品课件8
【 了 解 词 人 词 作 】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她 出身在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仕宦家庭,父 亲李格非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丈夫赵明 诚历任州郡行政长官,是金石收藏和考 据家。李清照与丈夫志同道合,感情深 厚,常一起校勘金石,鉴赏书画,唱和 石词。靖康之变破坏了她的美满生活, 夫妇随宋室仓皇南渡,避乱江南。不久 赵明诚去世,他们苦心搜集的金石书画 也在流亡途中丧失殆尽。李清照只身漂 泊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凉孤 苦的生活中度过了晚年。
在《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以情真意 切的笔调回忆了她与赵明诚烹茶赌胜、赏玩 金石的欢乐,叙述了南渡后辗转流离、坎坷 不尽的经历,抒发了心中郁积的哀恸。 • “赌书斗茶”(参见《金石录后序》) • 纳兰性德悼亡妻: •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 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 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
①描写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展现女 子风情本色,开朗明快。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 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 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处 连 天 芳 草 望 断 归 来 路 《 。 点 绛 唇 》 ---
倚 遍 阑 干 只 是 无 情 绪 。 人 何
春 春 去 , 几 点 催 花 雨 。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词 论 》 观 点
• •
李清照的《词论》在当时和现在都有 重要价值。 第一,从理论上确立了词的地位,提 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
永 遇 乐
李清 照
学习目标
• 1、了解李词的艺术风格。 • 2、领会词人独特的志趣,感受词人凄苦的 身世之感。 • 3、学习词人通过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的方 法
【高中语文】永遇乐·落日熔金ppt精品课件7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 远,茫然不知所措。这里着一“嗟”字,生 动地表现出她那旁徨忧虑的神态。 下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 的思。 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 不能为世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 乱,文章无用,那么,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 她希望怎样解脱呢?
词写梦境,但是梦境也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 脑中的折射。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 屈原的《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 说谱入宫商,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 一体。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挣
挣.扎 zhēng
挣.钱 zhèng
课前一起预习
加点字 哔.叽 湔.雪
读音 bì jiān
大炮. pào
炮
炮.制 páo
炮.羊肉 bāo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课前一起预习
知识窗
含“翘”(qiáo)的词语: (1)翘楚:原指高出杂树丛的荆树,后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 (2)翘盼:翘首盼望,指急切地盼望或期待。 (3)翘企:翘首企足,形容盼望殷切。 (4)翘首:抬起头来(望)。 (5)翘望:①抬起头来望;②殷切盼望。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2.写汉字
词语 寒 xuān xuān 嚣 xuān 赫 xuàn 染 sè 缩 pí琶 钢 qín
易错字 暄 喧 煊 渲 瑟 琵 琴
课前一起预习
词语 勋 shòu shòu 予 名 yuàn 令 ài 昭 zhānɡ zhānɡ 树 zhānɡ 河
易错字 绶 授 媛 嫒 彰 樟 漳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课前一起预习ຫໍສະໝຸດ (3)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辨析:两者都有因太多而照顾不过来之意。“目不暇接”形容东西 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不能指人和事;“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情太 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例句:①国家级风景区桃园洞林木葱郁,有奇、绝、秀、幽、险 之美,景色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②午饭时间,店里来来往往的客人令他应接不暇。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课前一起预习
(2)五光十色 五颜六色 辨析:两者均可指色彩多,但“五光十色”侧重“式样繁多”,而“五颜 六色”仅指“色彩繁多”。 例句:①无论是一国元首、著名物理学家、大导演还是“80后”IT 精英,都在或明媚或平淡的童年做过五光十色的梦。他们坚持追梦, 梦想终究照进现实。 ②每天早上看祖母去菜园子摘下五颜六色的蔬菜是艾伦小时候 最幸福的事。
国情感。
①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
唐山大地震 钱
3 (节选)
钢
②培养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 能力。 ③体验自然灾害中人类对生存的渴求,树立 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观念。
首页
学法提示 1.明确新闻的文体特征。(1)“真”,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任 何虚假的、幻想的内容都不能写进新闻中。(2)“快”,时效性。新闻 报道一定要快,要及时,否则就会成为明日黄花。(3)“新”,新颖性。 一是指内容要新,不重复旧的内容;二是形式要新,表现上不落俗套。
课前一起预习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朱启平(1915—1993),浙江嘉兴人,原名朱祥麟,著名记者。曾参与 采访太平洋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其通讯享誉海内外。作品有《落 日》《冲绳激战》《塞班行》《鹰扬大海》等,结集为《朱启平新 闻通讯选》。
2.通讯:一种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件的新闻体裁。主要对新闻 事实进行展开式的叙述。通讯的基本特征:真实性、生动性、评论 性。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课前一起预习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大公报》记者朱启平被派往日 本横须贺港签降仪式现场采访。9月2日,他目睹中、英、法代表在 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他发回的 长篇通讯《落日》被传诵一时,被公认为“状元之作”。许多记述抗 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都转载了这篇文章,后来还被收入 了大学新闻教材。朱启平后来在谈这篇通讯的写作时说:“我想我 必须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
就是逃不出天道的惩罚。
运用提示:该词常与“疏而不漏”连用,多用来形容作恶者终究 难逃法律的制裁。
(5)昭彰:明显;显著。 (6)厥功甚伟:他们的功劳很伟大。
运用提示:此词系书面语,也作“居功甚伟”。程度更高一点常 用“厥功至伟”或“居功至伟”。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课前一起预习
4.辨近义 (1)庄严 庄重 辨析:二者都是形容词,都可指郑重、严肃。“庄严”表示庄重而严 肃,不可侵犯,可以指人的神态,也可以指重大事物形成的气氛。“庄 重”表示(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例句:①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报告》,集中体现了北京申 办2022年冬奥会的三大理念,是北京向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社会做出 的庄严承诺。 ②他保持庄重威严的仪态。
3.新闻侧记:又叫特写,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 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 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的 一种通讯类型。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舷.梯 马厩.
翘.首
读音 xián jiù qiáo
翘
翘.尾巴 qiào
课前一起预习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3.解词义 (1)永志不忘:永远都不会忘记。 (2)寒暄: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3)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误区警示:该词强调的是“不久前”,常被误解为“很久以前”。
使用时要注意。 (4)天网恢恢:天道像一个广阔的大网,作恶者逃不出这个网,也
第一单元用事实说话
-1-
首页
课 序
题目
作 者
学习目标
①了解新闻侧记的特点及生动的细节描
1 落日
朱启 写。 平 ②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培养民族自尊心、
自豪感。
①细读课文,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 奥斯威辛没有 罗森 ②了解本文善于用细节说话的特点。 2 什么新闻 塔尔 ③牢记惨痛的历史教训,珍惜和平,培养爱
1落日
-4-
首页
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
为庆祝胜利日有作
柳亚子 还我河山百二城,阴霾 扫尽睹光明。 半生颠沛肠犹热,廿载 艰虞志竟成。 团结和平群力瘁,富强 康乐兆民荣。 嘤鸣求友真堪喜,扺掌 雄谈意态京①。 注 ①自注:“京,大也。”
[赏析]该诗慷慨激昂,一气呵成,抒发了诗人在日 本投降后的激动和喜悦之情。首联豪气勃发,扣“庆祝 胜利日”,表达胜利的欣喜。颔联感慨二十年艰苦奋 斗,终于赢得了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胜利,而自己虽 年过半百,但爱国热情不减。颈联表达国内团结一致、 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为民造福的希望。原题中 有“值罗、陶、施三君来谈”的内容,可知末联表达了 友人来访,共庆胜利的喜悦。
2.抓新闻中的叙事。通讯离不开叙事,事件通讯更需完整地叙述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以交代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力。 叙事要注意两点:第一,理清主线,丰满细节;第二,时间为经,空间为 纬。
3.选择一篇或几篇有代表性的新闻作品,运用所学知识,从内容到 形式,从作品到作者,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检验学习效果,培养思 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