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名词解释:举例说明鉴别反应:1、阿司匹林Aspirin (乙酰水杨酸)的鉴别反应:鉴别反应-1:阿司匹林分子中无游离酚羟基,与三氯化铁无颜色反应;【鉴别】取药品约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当将阿司匹林加水煮沸放冷后即被水解,生成的水杨酸与三氯化铁反应,呈紫堇色鉴别反应-2阿司匹林分子中有羧基,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中,并同时被水解生成水杨酸钠和醋酸钠,加热时水解更快,酸化后(与稀硫酸反应)即析出白色水杨酸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味。
【鉴别】将本品与碳酸钠加热水解,再加过量稀硫酸酸化,析出白色沉淀,并伴有醋酸臭气放出。
2、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反应:(反应式见实验指导实验一)c. 鉴别反应-1:水溶液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蓝紫色。
c. 鉴别反应-2:重氮化—偶合反应:其稀盐酸溶液与亚硝酸钠反应后,再与碱性 -萘酚反应,呈红色(芳伯胺类鉴别反应)。
3、羟基保泰松(3,5-吡唑烷二酮类)的鉴别反应: 酸水解后重排,呈芳伯氨反应,与亚硝酸钠试液作用生成黄色重氮盐,再与β-萘酚偶合生成橙色沉淀4、 吲哚美辛的鉴别反应:本品的氢氧化钠溶液与重铬酸钾溶液和硫酸反应,呈紫色 ;(芳基乙酸类) 与亚硝酸钠和盐酸反应,呈绿色,放置后渐变黄色。
5、吗啡的鉴别反应:(1) 吗啡+中性FeCl 3 →蓝色 (2)吗啡+铁氰化钾→伪吗啡 + 亚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铁 —— 蓝色可待因无此反应,可用作鉴别(3) 吗啡+甲醛硫酸试液→蓝紫色(Marquis 反应)(4) 吗啡+钼酸铵硫酸溶液→紫色,继变蓝色,最后变为绿色(Fröhde 反应)(5)对吗啡要进行杂质的限量检查6、肾上腺素(Epinephrine )的鉴别反应:(1)溶于稀盐酸后,与过氧化氢试液反应被氧化,显血红色。
(2)在pH3-3.5时与碘试液反应,再加硫代硫酸钠试液使过量碘的颜色消退,溶液呈红色。
(3)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即显翠绿色(酚羟基与铁离子络合呈色);再加氨试液后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紫红色。
药物化学复习

名词解释: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研究药物设计优化,药代学和药效学和新药的合成。
药效学(pharmacokinamics):研究药物和细胞相互作用机理。
药代学: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动态变化。
药物动力学:研究人体不同位点上药物随着时间变化的浓度变化关系。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药物(drug):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拮抗剂(antagonists):与受体结合后,不能诱导产生生物活性变化的构象变化的化合物。
激动剂(agonists):能够诱导受体构象变化而引起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竞争性拮抗剂(competitive antagonist):与相应激动剂相互竞争相同受体的拮抗剂。
翻译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拮抗剂(antagonists)激动剂(agonists)抑制剂(inhibitor)受体(receptor)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药效学(pharmacokinamics)阿司匹林(aspirin)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s)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s)填空题第一章:药物化学介绍药物如何改变社会结构:①改善了生活质量②延长了平均寿命为什么药物化学面临更大的挑战①由于过度使用抗生素,细菌产生耐药性②由于预期寿命的增加,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等老年病开始流行。
③新出现的疾病,特别是由病毒引起④改善生活质量类药物的需求好药的标准:没有毒性或副作用;容易摄入;能发挥功效普遍接受的坏药:吗啡、酒精、尼古丁、海洛因药物与毒物阿司匹林对人体是药物,对细菌是毒物;高剂量或者长期使用,药物变成毒物。
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1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考研复习提纲I) (药物化学名词解释1.药物化学:关于药物的发现、发展和确证,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作用方式的一门学科。
2.化学药物:一类既具有药物功效,同时又有确切化学结构的物质。
3.药物:对疾病具有预防、治疗和诊断作用,或用以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4.靶分子优化:确定了所研究的靶分子后,对该靶分子的结构及其与配基的结合能力、结合强度以及所产生的功能等进行的研究。
5.亲和力:配基和酶对受体结合的紧密程度。
6.活性:配基和酶或者受体产生的生化或者生理相应的能力。
7.选择性:配基识别所作用的靶分子,而不和其他靶分子产生相应作用的能力。
8.新化学实体(NCE):可能成为药物的化合物分子。
9.先导化合物: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可进一步优化其结构获得供临床使用的药物。
10.先导化合物的优化:药物设计的目的是设计活性高、选择性强、毒副作用小的新药,在发现先导化合物后就要对其进行合理的修饰,这种过程和方法称为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11.候选药物:先导化合物经过修饰后得到的化合物,此类化合物活性、安全性、药代动力学性质、选择性等并不确定,需要经临床研究以确定其性质和修饰方案的化合物。
12.上市药物:指候选药物经过临床试验达到了监管机构的标准,并得到监管机构上市许可的药物。
13.高通量筛选(HTS)技术:是指以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微板形式作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操作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结果数据,以计算机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一时间对数以千万的样品进行检测,并以相应的数据库支持整体运转的技术体系。
14.生物电子等排体:是指一组原子或原子团因外围电子数目相同或排列相似而产生相似或相反生物活性并具有相似物理化学性质的基团,常用于先导化合物优化时进行类似物变换;广义上的等排体,分子中没有相同的原子数、价电子数,只要有相似的性质相互替代时可产生相似的活性或相反的活性,都称为生物电子等排体。
什么是药物化学

什么是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化学性质、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学科。
它涉及新药研发、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代谢、药物毒性以及药物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
药物化学在现代医药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有助于科学家了解药物如何与生物体相互作用,从而为药物设计和优化提供基础。
药物化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1.药物设计: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技术,研究人员可以预测药物的结构和活性,从而优化现有药物或开发新药。
2.药物合成:研究和发展新的合成方法,以制备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药物。
3.药物代谢: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包括生物利用度、药物动力学和代谢产物的研究。
4.药物毒性:研究药物在过量或长期使用时对人体的有害作用,以便为药物安全性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5.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以改进药物的性能和疗效。
6.药物作用机制:探讨药物如何与生物靶点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生物体的生理功能。
药物化学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有助于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药物化学研究,可以推动我国新药研发水平的
提高,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高效、安全和经济的药物。
此外,药物化学在药物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确保药物的安全生产和有效使用。
总之,药物化学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它为药物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药物化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药物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药物化学

1、药物的名称有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通用名、化学名、商品名四大类型。
二、麻醉药一、全身麻醉药异氟烷、盐酸氯胺酮. 盐酸氯胺酮*:①含氯苯、甲氨基、环己酮②1个手性碳原子,具旋光性,右旋体的活性强,用外消旋体。
③代谢:氮上脱去甲基,生成去甲氯胺酮,有镇痛作用。
氟烷:本品为无色澄明易流动的液体,不易燃、易爆,遇光、热和湿空气能缓缓分解。
本品用于全身麻醉和诱导麻醉,但对肝脏有一定损害。
二、局部麻醉药1.分类:①芳酸酯类(盐酸普鲁卡因、盐酸丁卡因)②酰胺类(盐酸利多卡因)③氨基醚类④氨基酮类⑤其他类2.盐酸普鲁卡因** :①属于芳酸酯类,含有酯键,易被水解。
②有芳伯氨基,易被氧化变色,具重氮化-偶合反应。
3.盐酸丁卡因:①酯的结构易水解。
②无芳伯氨基,氮原子上连有正丁基,较稳定,一般不易氧化变色。
4.盐酸利多卡因** :①酰胺键,但邻位有两个甲基,空间位阻,对酸和碱较稳定。
②叔胺结构,有生物碱样性质。
药物化学(三)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失常药一、镇静催眠药分类:巴比妥类(苯巴比妥)、苯二氮卓类(地西泮)、氨基甲酸酯类(甲丙胺酯—安宁)及其他类。
1、苯巴比妥*:5-乙基,5-苯基,丙二酰脲性质:①加热能升华,不溶于水,含硫巴比妥类药物有不适之臭。
一般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其环不会破裂。
②弱酸性,为丙二酰脲的衍生物。
比碳酸的酸性弱,钠盐遇CO2不稳定。
注射液(其在60%丙二醇水溶液中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与酸性药物配伍使用。
③水解性,具有酰亚胺结构,易发生水解开环,所以其钠盐注射剂要配成粉针剂。
④成盐反应,水溶性钠盐可与某些重金属离子形成难溶性盐类,用于鉴别巴比妥类药物。
2、.硫喷妥钠的作用特点*系异戊巴比妥2-位氧原子被取代得到的药物,3、.巴比妥类药物构效关系*:1位的氧原子被硫取代起效快。
R2以甲基取代起效快。
若R(R1)为H原子则无活性,应有2~5碳链取代,或一为苯环取代,R和R1的总碳数为4~8最好。
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1. 药物(drug):药物是人类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
2. 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研究化学药物的合成、阐明药物的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以及极具朝气的朝阳学科。
3. 国际非专有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INN):是新药开发者在新药研究时向世界卫生组织(WHO)申请,由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的药物的正式名称并推荐使用。
该名称不能取得任何知识产权的保护,任何该产品的生产者都可使用,也是文献、教材及资料中以及在药品说明书中标明的有效成分的名称。
在复方制剂中只能用它作为复方组分的名称。
目前,INN名称已被世界各国采用。
4. 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hinese Approved Drug Names,CADN):依据INN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药政部门组织编写了《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ADN),制定了药品的通用名。
通用名是中国药品命名的依据,是中文的INN。
CADN主要有以下的一些规则:中文名使用的词干与英文INN对应,音译为主,长音节可简缩,且顺口;简单有机化合物可用其化学名称。
5. 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s agents):具有5,5二取代基的环丙酰脲结构的一类镇静催眠药。
20世纪初问市的一类药物,主要由于5,5取代基的不同,有数十个各具药效学和药动学特色的药物供使用。
因毒副反应较大,其应用已逐渐减少。
6. 内酰胺-内酰亚胺醇互变异构(lactam- lactim tautomerism):类似酮-烯醇式互变异构,酰胺存在酰胺-酰亚胺醇互变异构。
即酰胺羰基的双键转位,羰基成为醇羟基,酰胺的碳氮单键成为亚胺双键,两个异构体间互变共存。
药物化学化学式

精心整理地西泮1-甲基-5-苯基-7-氯-1,3-二氢-2H-1,4-苯并二氮杂䓬-2-酮异戊巴比妥5-乙基-5(3-甲基丁基)-2,4,6 (1H,3H,5H) 嘧啶三酮苯巴比妥5-乙基-5-苯基-2,4,6(1H,3H,5H)-嘧啶三酮苯妥英钠5,5-二苯基-2,4-咪唑烷二酮钠盐卡马西平5H-二苯并[b,f]氮杂卓-5-甲酰胺普洛加胺4-[[(4-氯苯基)(5-氟-2-羟基苯基)甲叉基]氨基]丁酰胺盐酸氯丙嗪N,N-二甲基-2-氯-10H-吩噻嗪-10-丙胺盐酸盐盐酸吗啡17-甲基-4,5a-环氧-7,8-二脱氢吗啡喃-3,6a-二醇盐酸盐三水合物盐酸哌替啶1-甲基-4苯基-4-哌啶甲酸乙酯盐酸盐盐酸美沙酮4,4-二苯基-6-(二甲氨基)-3-庚酮盐酸盐氯贝胆碱(±)-氯化N,N,N-三甲基-2-氨基甲酰氧基-1-丙铵毛果芸香碱4-[(l-甲基-1H-咪唑-5-基)甲基]-3-乙基二氢-2(3H)-呋喃酮溴新斯的明溴化-N,N,N-三甲基-3-[(二甲氨基)甲酰氧基]苯铵硫酸阿托品溴丙胺太林溴化N-甲基-N-(1-甲基乙基)-N-[2-(9H-呫吨-9-甲酰氧基)乙基]-2-丙铵肾上腺素(R)-4-(2-(甲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盐酸麻黄碱(1R,2S)-2-甲氨基-苯丙烷-1-醇盐酸盐1-(4-羟基-3-羟甲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马来酸氯苯那敏N,N-二甲基-γ-(4-氯苯基)-2-吡啶丙胺顺丁烯二酸盐氯雷他定4-(8-氯-5,6-二氢-11H-苯并[5,6]-环庚并[1,2-b]吡啶-11-烯基)-1-哌啶羧酸乙酯盐酸美西律1-(2,6-二甲基苯氧基)-2-丙胺盐酸盐盐酸胺碘酮(2-丁基-3-苯并呋喃基)[4-[2-(二乙氨基)乙氧基]-3,5-二碘苯基]甲酮盐酸盐卡托普利1-[(2S)-2-甲基-3-巯基-1-氧代丙基]-L-脯氨酸2-丁基-4-氯-1-[[2`-(1H-四唑-5-基)[1,1`-联苯]-4-基]-1H-咪唑-5-甲醇洛伐他汀(2S)-2-甲基丁酸(1S,3R,7S,8S,8aR)-1,2,3,7,8,8a-六氢-3,7-二甲基-8-[2-[(2R,4R)-四氢-4-羟基-6-氧-2H-吡喃-2-基]-1-萘酯吉非贝齐2-甲基-1-(4-氯苯甲酰基)-5-甲氧基-1H-吲哚-3-乙酸双氯芬酸钠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钠布洛芬α-甲基-4-(2-甲基丙基)苯乙酸环磷酰胺P-[N,N-双(β-氯乙基)]-1-氧-3-氮-2-磷杂环己烷-P-氧化物-水合物盐酸氮芥N-甲基-N-(2-氯乙基)-2-氯乙胺盐酸盐氟尿嘧啶5-氟-2,4(1H,3H)-嘧啶二酮青霉素钠(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S)-(—)-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代-7H-吡啶并[1,2,3-de]-[1,4]苯并恶嗪-6-羧酸异烟肼4-吡啶甲酰肼磺胺嘧啶N-2-嘧啶基-4-氨基苯磺酰胺5-[(3,4,5-三甲氧基苯基)甲基]-2,4-嘧啶二胺氟康唑α-(2,4-二氟苯基)-α-(1H-1,2,4-三唑-1-基甲基)-1H-1,2,4-三唑-1-基乙醇甲苯磺丁脲1-丁基-3-(对甲苯基磺酰基)脲素枸椽酸他莫昔芬(Z)-N,N-二甲基-2-[4-(1,2-二苯基-1-丁烯基)苯氧基]乙胺枸橼酸盐丙酸睾酮17β-羟基雄甾-4-烯-3-酮丙酸酯左炔诺孕酮D-(-)-17α-乙炔基-17β-羟基-18-甲基雌甾-4烯-3酮11-β[4-(N,N-二甲氨基)-1-苯基]-17β-羟基-17α-(1-丙炔基)-雌甾-4,9-二烯-3-酮氢化可的松11β,17α,21-三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硝酸地塞米松16α-甲基-11β,17α,21-三羟基-9α-氟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醋酸酯。
药物化学_精品文档

药物化学一、药物化学的概述药物化学是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研究药物的化学性质、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药物的合成和改良。
药物化学在药学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药物的设计、开发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药物化学的发展促进了药物科学和医学的进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药物的化学性质和结构药物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它们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代动力学过程,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毒性。
药物的分子结构决定了药物与生物体内分子的相互作用方式。
药物的分子结构通常由若干功能基团组成,这些功能基团可以与生物体内分子发生特异性的相互作用。
三、药物的合成药物的合成是药物化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药物的合成通常包括合成路线的设计、反应条件的筛选和合成步骤的优化等过程。
药物化学家通过合理设计合成路线,选取合适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使用合适的合成方法和技术,来合成目标药物化合物。
药物的合成工艺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高选择性、高产率、绿色环保和低成本。
四、药物的改良药物的改良是药物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药物化学家通过对药物分子结构进行调整和修饰,以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和药效学性质,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性。
药物的改良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和合成结构类似的新化合物、改变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溶解度、优化药物的靶向性和选择性,以及改进药物的制剂和给药途径等方面来实现。
五、药物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药物化学是药物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药物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合成的设计和优化,能够提高药物的产率和纯度,缩短合成时间,降低制造成本;2.药物分子结构改良,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溶解度和稳定性,减少不良反应;3.药物分子的结构活性关系研究,能够揭示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为药物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4.药物合成工艺和制剂的优化,能够改善药物的体外释放特性,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选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化学讲稿第一章绪论要求:1.了解药物化学的起源与发展及我国药物化学的现状。
2.熟悉药物化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
3.了解药物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一、药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What is medicinal chemistry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medicinal chemistry is the design and discovery of new compounds that are suitable for use as drugs.Medicinal Chemistry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rea incorporating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 biochemistry, pharmacology, molecular bi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in the search for better drugs.2、The Definition of Medicinal Chemistry(IUPAC )Medicinal chemistry is a chemistry-based discipline, also involving aspects of biological,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invention, discovery, design, identific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b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the study of their metabolism,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ir mode of action at the molecular leve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3、药物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4、基本药物的来源合成48.9%植物11.1%部分合成9.5%矿物9.1%动物9.1%微生物 6.4%疫苗 4.3%血清 2.0%5、教学任务1)掌握常用药物的通用名、化学命名、化学结构、合成方法、理化性质和用途。
重要药物类型的构效关系。
2)为药物的贮存、制剂、分析和管理提供相应的化学基础。
3)熟识重要药物在体内发生的与代谢有关的化学变化及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为合理使用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4)了解各类药物的发展、结构类型和最新进展。
5)了解新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近代新药发展方向。
6、教学目标1)培养创新药物研究人才;2)培养合格的执业药师.7、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类):1)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类、中药学类共考科目)2)药学专业知识(一):含药理学部分(60%)和药物分析部分(40%)3)药学专业知识(二):含药剂学部分(60%)和药物化学部分(40%)4)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8、相关考试大纲要求1)药物化学考试大纲:掌握75种药物,熟悉92 种药物,了解47 种。
2)执业药师考试大纲:2003年起掌握117 种药物(其中65 种药物要求化学名称) ,熟悉104 种药物,了解27 种。
9、Pharmacist Registration Exam in HK1)Pharmacy Legislation in Hong Kong 「香港藥劑條例」,2)Pharmacy Practice 「藥劑執業」,3)Pharmacology「藥理學」.二、药物化学的学习方法1.学习方法及要求1)按大纲要求进行学习2)网络课程3)学习方法: 听课、记笔记4)以药物结构为中心5)以代表药为主线2.教材和参考书1)教材:郑虎主编。
药物化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参考书:a)W ilson and Gisvold's Textbook of Organic Medicinal and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11th Edition,Edited by J.N.Delgado and W.A. Remers, J.B.; Lippincott, Philadelphia, 2004.b).Foye …s Principles of Medicinal Chemistry, 5th Edition, , Williams and Lemke,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2002.c)徐正主编。
药物化学学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d)尤启冬主编. 药物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e)仉文升,李安良.药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f)彭司勋.药物化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g)郭宗儒.药物化学总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h)彭司勋.药物化学进展❶, ❷, 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2001, 2004三、药物化学的起源与发展(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Medicinal Chemistry)1.Medicinal Chemistry FolkloreEarliest medicines ~ 5100 years agoChinese emperor Shen Nung - book of herbs, Pen Ts‟aoCh’ang Shan (常山. 2735 B.C.) - contains alkaloids; used today in the treatment of malaria and for fevers.Ma Huang(麻黄) - contains ephedrine; used as a heart stimulant and for asthma.Modern therapeutics:Extract of foxglove plant, cited by Welsh physicians in 1250. Used to treat dropsy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 1785 Contains digitoxin and digoxin; today called digitalis2.19世纪1)19世纪初,从阿片中提纯了吗啡,从古柯叶中得到了可卡因,为“药物化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19世纪中期,发现水合氯醛的镇静作用及乙醚的麻醉用途;3)1899年,阿司匹林(Aspirin)作为解热镇痛药上市。
2300多年前,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希腊生理和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已发现,水杨柳树的叶和皮具有镇痛和退热作用,但弄不清它的有效成份.1827年,英国科学家拉罗克斯首先发现柳树含有一种叫水杨甙的物质.1853年,德国化学家杰尔赫首次合成水杨酸盐类的前身—纯水杨酸.它具有退热止痛作用,但毒性大,对胃有强烈的刺激.1897年,另一位德国化学家霍夫曼为解除父亲的风湿病之苦,将纯水杨酸制成乙酰水杨酸,这即是沿用至今的阿斯匹林.它保持了纯水杨酸的退热止痛作用,毒性和副作用却大为降低.1899年,德国化学家拜尔创立了以工业方法制造阿斯匹林的工艺,大量生产阿斯匹林,畅销全球.3.1920-19301)神经系统药物如麻醉药、镇静药、镇痛药、解热镇痛药等重要药物已广泛使用.2)构效关系研究也开始在药物化学中兴起→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中去寻找起作用的“ 药效基团” ,并对复杂的天然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以寻找天然化合物的简化结构药用类似物;3)可卡因经过药效基团寻找,发展出一系列局部麻醉药,如普鲁卡因是最典型的成功例子;4)以这种研究为模式进行新药研究至少盛行了50 年4.1930-近代(1960)1)从30年代以后药物化学与实验药理学的紧密结合,形成了新药研究的一套完整的系统,从而大大加快了药物开发进度。
2)磺胺类药物的发现,使Ehrlich创导的化学治疗药的研究有了重要的进展;3)磺胺药物促使药物化学理论研究特别是药物结构修饰有了新的发展.总结出电子等排原理、立体选择原理.4)青霉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抗生素.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类型的抗生素相继问世,是药物化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特别是链霉素的发现,使得当时对结核就像现在人们对肿瘤或是艾滋病一样谈虎色变的结核病得以攻克;5)半合成抗生素.利用6-APA或7-ACA作为母核,已合成出了目前正在使用的半合成青霉素及头孢菌素。
也有半合成红霉素、利福霉素;“反应停”事件1)上世纪60年代,沙利度胺(反应停) (Thalidomide)在欧洲上市→大量“海豹儿”诞生.2)罪魁祸首:S-(-)-沙利度胺;R-(+)-沙利度胺可用于治疗孕吐;3)教训:上市药品必须进行三致实验(致癌,致畸,致突变);4)手性药物的研发受到重视.* 从1962年5月~1963年3月,仅仅10个月中,西德就有5 500名“海豹儿”出生,还有相当多孕妇出现流产、早产和死产。
英国发现这样的新生儿8 000多例,日本也有300多人。
5.近代药物化学发展的特点1)新药研究: 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2)过去实验1万个化合物,耗资数亿美元,才开发一个新药;3)合理药物设计:基于疾病发生机制的药物设计和基于药物作用靶点的药物设计.已发现的药物作用靶点480多个,受体45%,酶28%.A.以受体作为药物的作用靶点a)受体:生理性受体是涉及细胞间及细胞内化学信号的大分子.一个与受体结合的分子称之为一个配体,一个配体(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内信息分子或外源性药物)与一个受体相结合,就会引起细胞功能的变化.b)受体有关的药物可区分为激动剂(Agonist)和拮抗剂(Antagonist)B.以酶作为靶点的药物C.以离子通道作为药物作用的靶点自从发现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硝苯地平用于高血压有良好效果,钙离子通道剂作为一类新作用靶点药物迅速地发展起来,至今已上市的“地平”类药物已不下几十种,同时也促进离子通道的生物学、细胞学的深入研究,成为新药的新的作用靶点。
除钙离子通道外,钾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及氯离子通道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并且已联系着重要的适应症。
(第四章)D.以核酸作为药物的作用靶点a)核酸(RNA和DNA)是人类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生命过程中重要的化学物质,提供产生蛋白质的信息、模板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