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俄苏文学
AAA20世纪俄苏文学
第三阶段
这一时期文学趋势是多元化,各种思 潮、流派和风格的作家作品争奇斗妍, 并存发展。
这30多年间影响较大的作品有鲍·帕 斯捷尔纳克(1890—1960)的长篇小 说《日瓦戈医生》(1957),肖洛霍 夫的短篇小说《人的命运》(又译 《一个人的遭遇》,1956—1957), 鲍·瓦西里耶夫(1924—)的中篇小 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 艾特玛托夫(1928—)的长篇小说 《一日长于百年》(1980)等。
《我的大学》
《我的大学》则是主 人公1884年秋至1888 年在喀山时期的生活 印象与感受的艺术记 录,描写了各阶层人 物的众生相。
自传体三部曲的批判意义
三部曲以主人公阿辽 沙的经历为基本线索 对国民愚昧特征的揭 露,差不多覆盖了俄 罗斯社会各阶层。
作家多次指出这是一 种“俄罗斯式的愚 昧”,是将它作为整 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特 点之一来认识的。
绥拉菲莫维奇(1863—1949) 的《铁流》(1924)和法捷耶 夫的《毁灭》(1927)是较早 描写国内战争、正面歌颂革命 英雄人物的两部代表作品,其 中后一部作品显示出作者杰出 的心理分析才能。
叶·扎米亚京(1884—1937) 的日记体幻想小说《我们》 (1924),运用象征、荒诞、 幻觉、梦境、意识流等艺术手 段,表达了反对过于强调集中 统一、维护个性自由独立的意 向。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
高尔基是20世纪世界文学 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之 一。
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 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 3月28日出生。
幼年丧父,仅上过两年小 学,依靠刻苦自学和在社 会“大学”中学习而获得 丰富的知识,为日后的创 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语文教材中与俄苏有关的课文
语文教材中与俄苏有关的课文
上个世纪,俄罗斯和苏联两个大国建立了深厚的传统友谊,俄苏友好关系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由于两国间深入的文化交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也出现了与俄苏有关的课文,成为中学生和俄苏文化结缘的出口,这也有助于中国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并接受国外文化。
首先,在《苏联文学史》类课文中,学生可以了解俄苏文学,比如,列夫古拉耶维奇特罗斯特罗夫的《潘的故事》,及19世纪末的名作《罗西尼》。
这些作品反映了苏联社会的重大变革,影响了后人的思想,充满了浓浓的历史情绪,并向读者传达了关于立志、勇敢改造、贪婪报复和友爱团结的理念。
此外,语文教材中还介绍了著名的俄苏文学家,比如普希金、托尔斯泰以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普鲁斯特和马萨可夫斯基等。
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作者的名著,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俄苏文学的史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他们的思考也受到了有益的激励。
此外,语文教材中还介绍了俄苏历史和世界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俄苏历史,以及该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发展。
学习这些知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俄苏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这两个国家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积极贡献和重要作用。
另外,在中学教材中,俄苏文学的传统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俄苏民族歌曲《西伯利亚之夜》和《矿车》等。
这些歌曲表达了俄苏人民对祖国深厚的感情,也向中国读者诉说着俄苏文学的传统与历史。
总之,学习俄苏文学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丰富了学生们的文化视野,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有助于深入理解俄苏文化,加深两国之间的友谊,更有助于增强中国青少年的文化修养。
作为中学生,要深刻领会俄苏文化的价值,从中学习语文,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3西方文学之20世纪文学
第九章:20世纪文学(一)选择题:(一,俄罗斯--苏联文学)1.白银时代始于1890年。
(这个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依然繁荣,高尔基,蒲宁,库普林,安德列耶夫等优秀作家为现实主义文学注入了新活力。
)2.蒲宁,他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作家。
3.马雅可夫斯基是未来主义诗人。
代表作:长诗:《列宁》(1925),《好!》(1927)4.阿·托尔斯的代表作《苦难的历程》三部曲。
5.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毁灭》曾被称为‚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史诗‛。
6.全景小说代表作主要有:西蒙诺夫的战争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和《最后一个夏天》.7.60年代中期80年代初,苏联文坛还涌现出一批道德题材的优秀作品。
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和《一日长于百年》。
(二,欧美国家文学)8.安德烈·纪德的《伪币制造者》是一部‚连环小说‛。
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风靡50年代的‚新小说‛的先声。
9.马丁·杜·伽尔八卷本长篇小说《蒂博一家》10.安德烈·马尔罗的《征服者》和《人的命运》以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题材。
代表作《王家大道》11.高尔斯华馁代表作《福尔赛世家》和《现代喜剧》两组三部曲,晚年作品三部曲《尾声》。
《福尔赛世家》包括《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
12.毛姆,代表作《人性的枷锁》。
13.约瑟夫·康拉德主要作品:《水仙号上的黑家伙》,《黑暗的心灵》和《吉姆爷》。
14.爱·摩·福斯特的《印度之行》被誉为‚本世纪最后一部用英语写作的成功的传统小说‛15.劳伦斯成名作《儿子与情人》。
主要作品《虹》和《恋爱中的女人》是姐妹篇。
《恰特莱夫人的情人》是一部影响很大的小说。
16.威廉戈尔丁,代表作《蝇王》是典型的‚荒岛小说‛17.多丽丝·莱辛代表作《金色的笔记》以多重奏的复合结构描写‚自由女性‛的精神困境。
她于200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外国文学史网课4
罗曼·罗兰的生平与创作
知识点内容:罗曼·罗兰的生平与创作 《约翰·克里斯朵夫》获得诺奖; 1931年《向过去告别》,是他前后期的分界线; 剧本《罗伯斯庇尔》是其一生创作的结语。
“奥古洛夫习气”
知识点内容:高尔基的“奥古洛夫习气” 将保守、自私、涣散、卑鄙、停滞等 小市民习性称为“奥古洛夫习气”。
“萨姆金习气”
知识点内容:高尔基的“萨姆金习气” 1.《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副标题“40年 间”, 被称为“俄罗斯精神生活的编年史”, 2.“萨姆金习气”:自私渺小又目空一切, 孤芳自赏又才疏学浅,自视清高又灵魂空虚。
知识点内容:海明威的生平与创作 著名的反战作品:《永别了,武器》; 西班牙内战作品,最著名的是《丧钟为谁而 鸣》; 1952年发表了《老人与海》。
圣地亚哥的不朽形象
知识点内容:圣地亚哥的不朽形象 1)代表了海明威创造的“硬汉子”形象; 2)性格特点是坚强刚毅,勇敢正直, 面对苦难与折磨毫不惧怕,面对痛苦与死亡面 不改色,表现出明知不可而为之,在肉体上可 以被打败,但在精神上绝不可以被击垮的崇高 气概。
德国布莱希特
知识点内容:德国布莱希特 3.叙事剧题材分为三类: 教育剧《措施》、 寓言剧《四川好人》、 历史剧《伽利略传》。
美国文学
知识点内容:美国文学 1)欧·亨利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曼哈顿的 桂冠诗人” (对比华兹华斯),代表作《麦琪 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篇藤叶》。 2)西奥多·德莱塞,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 人》《斯多噶》,代表作《美国的悲剧》。 3)杰克·伦敦,代表作《马丁·伊登》。
外国文学史20世纪
简答题:简述母亲尼洛芙娜的典型形象及其意义。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中的尼洛芙娜是由一个旧式的家庭妇女,经过革命洗礼转变为坚定的革命者的典型形象。1、她是钳工的妻子,身受政权、夫权和神权的三重压迫。无权的地位使她整天沉默不语,提心吊胆、显得悲哀和柔顺。
肖洛霍夫(苏联)主要作品: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短篇小说集:《顿河的故事》和《浅蓝的原野》1926—1940完成:《静静的顿河》(代表作)1932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1956年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
简答题:简述《一个人的遭遇》的主要思想内容。
1、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中描写了主人公安得烈·索科洛夫痛苦而坚强的一生。通过主人公的娓娓叙谈,表现了对战争的回味和思考。
黑塞(德国当代著名的作家、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荒原狼》;雷马克:著名小说《西线无故事》布莱希特:创立了“布莱希特体系”。
伯尔(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一声不吭》。
五、美国文学
20世纪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呈多元局面:欧·亨利(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被称为“美国的莫泊桑”):代表性的作品:《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警察与赞美诗》
早期:一种是浪漫主义:取材于民间传说的《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一种是现实主义:《切尔卡什》,第一部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杰耶夫》:标志着高尔基的创作走上了一个新阶段。
1905年革命准备时期和革命时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剧本《小市民》、《底层》1905年革命以后到十月革命期间:自传体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在人间》:主人公阿辽沙。
自考《外国文学史》第九章笔记
第九章 20世纪⽂学(⼀) ⽂学特征: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学反映现实、张扬⼈道主义的传统。
该时期⽂学更注重⼈的精神和个性探索。
艺术上,坚持⽂学反映时代的现实主义原则,注重情节结构、形象和语⾔的完整连贯。
⽂学发展状况 ⼀、苏联⽂学:苏联⽂学的特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规定为⽂学的基本创作⽅法,要求从现实的⾰命中真实地、具体地描写现实,并以社会主义精神教育⼈民。
苏联⽂学的发展,随着重⼤的社会变迁和⽂艺思潮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917年⾄30年代初:⾥程碑式的作品:绥拉菲莫维奇《铁流》、富尔曼诺夫《恰巴耶夫》、法捷耶夫《毁灭》马雅可夫斯基: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奠基⼈,是以诗歌为武器的宣传⿎动家和诗坛上的⾰新者。
主要诗作:长诗《穿裤⼦的云》:未来主义代表诗。
讽刺诗《开会迷》:受到列宁的⾼度评价。
长诗《列宁》:塑造了⾰命导师列宁的光辉形象。
长诗《好》:描写了苏维埃共和国从诞⽣、巩固到繁荣昌盛的全过程,被誉为苏联⾰命的英雄史诗。
《放开喉咙歌唱》:是他从事⽂学创作的纲领和20年创作的总结,同时⼜揭开了30年代诗坛的序幕。
30年代⾄50年代:1934年第⼀次全苏作家代表⼤会召开,苏联作家协会建⽴,确⽴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苏联⽂学出现了⼀个被称为“红⾊的30年代”的空前繁荣的局⾯。
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写出了知识分⼦同⼈民的结合过程。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揭⽰了新⼈的成长。
卫国战争中:法捷耶夫的长篇《青年近卫军》巴巴耶夫斯基《⾦星英雄》:⽆冲突论的作品50年⾄90年代初:奥维奇⾦的农村特写《区⾥的⽇常⽣活》:苏联当代⽂学的“第⼀只春燕”,打出了“暴露⽂学”的旗帜。
解冻⽂学的作家作品:爱伦堡的中篇⼩说:《解冻》(第⼀部1954,第⼆部1956) 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说:《⽇⽡⼽医⽣》索尔仁尼琴的⼩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天》:描写了苏联集中营的⽣活,开启了“集中营⽂学”的先河。
俄苏文学
• 扎米亚京(1884-1937)
以写讽刺小说著称; 以写讽刺小说著称; 代表作是《我们》: 代表作是《我们》: •* 描述发生在未来一个“统一王国”里 * 描述发生在未来一个“统一王国” • 的荒唐故事,是反乌托邦小说。 的荒唐故事,是反乌托邦小说。
左琴科
扎米亚京
• 其他题材内容的小说 • 阿·托尔斯泰 (1883 1945)的《苦难的历 1883—1945 1945) 托尔斯泰 两姐妹》、 一九一八》、《 》、《阴 程》( 《两姐妹》、 《一九一八》、《阴 暗的早晨》 暗的早晨》 ):
《苦难的历 程》插图
阿·托尔斯泰
(三)三十年代初至五十年代初的文学
1934年 1934年,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 召开,作协成立。 召开,作协成立。《苏联作家协会章 程》规定苏联文学的创作方法是”社会 规定苏联文学的创作方法是” 主义现实主义“ 主义现实主义“,它“要求艺术家从现实 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 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 去描写现实;同时, 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 和历史具体性必须同与用社会主义精 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人民的任务结 合起来”。 合起来”
特》: * 小说讲述两个故事:魔王造访莫斯科 的故事和耶稣被处死的故事,现实与 幻想结合,呼唤人类的道德精神,呼 唤自由安宁的生活; * 小说继承了俄国文学的讽刺传统,也 吸收了现代派文学的一些表现技巧。 布 尔 加 科 夫
• 伊萨科夫斯基(1900-1973)的诗歌
• 伊萨科夫斯基是优秀的著名抒情诗人,擅长反映 苏维埃时代农村生活和农民的内心世界。 • 卫国战争期间,伊萨科夫斯基许多脍炙人口的抒 情诗被作曲家谱成了歌曲,广为传唱。
......
十 二
• 叶赛宁(1895-1925)
《外国文学史(下)》 第九章 20世纪文学(上)
巴雷斯是法国一战前后影响最大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东方壁垒》(1905—1921) 等三部曲。
罗曼•罗兰(1866—1944)是法国现代伟大 的人道主义者和作家,他的长河小说《约翰• 克利斯多夫》以贝多芬等音乐家为原型,塑造 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个人反抗社会的民主 主义知识分子形象。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 乐,每卷分别有着不同乐思和节奏的乐章,形 成了独特的“音乐小说”风格。
20世纪20—4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在战 斗中迅速发展。安娜•西格斯(1900— 1983)的小说《第七个十字架》(1942) 通过法西斯统治时期一个集中营内七个囚 徒越狱逃跑的故事,勾画了一幅法西斯专 政初年的德国现实图景。
著名理论家、剧作家布莱希特 (1898—1956)创立“叙事剧 理论”,强调在角色、演员和观 众之间制造“间离效果”,使观 众用探讨和批判的态度观看剧情, 激发他们改变现实的愿望。
象征主义主要受法国影响,主张运用物象 来暗示内心和精神中的微妙状态,主要作 家有豪普特曼、格奥尔格、里尔克等人, 代表作品有豪普特曼的戏剧《沉钟》 (1896)和《碧芭在跳舞》(1906)。
表现主义于1914年由法国传入德国。表现 主义关注现实,反叛病态的时代。最重要的 表现主义小说家是卡夫卡。表现主义诗歌主 要有德国诗人奥尔格•海姆的《新的日子》、 奥地利诗人弗朗茨•韦尔弗的《世界之友》 (1911),以及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的 《孤独者13年从象征派内部分离出来的 一个较小的派别,致力于从诗歌理论和创作 两个方面反对象征主义浓重的神秘主义和宗 教主义气息,但阿克梅派也继承了象征主义 对艺术本体美和诗歌音乐美感的追求,其主 要成员有古米廖夫、曼德尔施塔姆、阿赫玛 托娃等。
劳伦斯(1885—1930) 他的成名作《儿子与情人》 于1913年出版,奠定了 他作为英国现代杰出小说 家的地位。
《俄罗斯文学》课件
马雅可夫斯基
总结词
革命浪漫主义诗人
详细描述
马雅可夫斯基是俄罗斯革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 激情和理想,代表作品有《穿裤子的云》和《开会迷》等, 对苏联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5
俄罗斯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中国对俄罗斯文学的引进与传播
俄罗斯文学的译介
自20世纪初起,中国开始大量翻译和引进俄罗斯文学作品,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经典作家的 作品被广泛传播。
作品。
象征主义
总结词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俄罗斯兴起的文学 流派,强调通过象征和暗示来表达深层意义。
详细描述
象征主义文学追求深层的心理体验和内在真实,通过 象征和暗示来表达难以言表的意义,强调音乐性和美 感。代表作品有诗人勃洛克、小说家安德列耶夫的作 品。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要点一
总结词
契诃夫
总结词
短篇小说大师
详细描述
契诃夫以短篇小说创作著称,他的作 品简洁而富有深度,通过对日常生活 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和人性的弱点。
高尔基
总结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详细描述
高尔基是俄罗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如《海燕》和 《母亲》等,反映了工人阶级的斗争和生活,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
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总结词
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文学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俄罗斯文学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了欧 洲、亚洲和美洲等地的文学发展,许多世界著名作家都受到 俄罗斯文学的启发和影响。
02
俄罗斯文学经典作品
《战争与和平》
20世纪俄苏文学概述
一、生平
1、红色政权的热情支 持者 1905年出生于顿河岸 维约申斯克镇。只上 过四年学,15岁参加 革命。当过征粮员、 装卸工和记者,是苏 维埃革命的积极参与 者和见证人。1923年 开始写作。
2、苏维埃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肖洛霍夫一生亲历了国内战争、农业集体 化运动、卫国战争等历史事件。同时,他 也借助文学创作真实地描述了这些史实。 因此被称作具有史诗气质的编年史作家。 3、艺术和人生的勇敢探索者 肖洛霍夫是个独具个性的作家,一生忠实 于自己的艺术理想,自命为“现实主义艺 术的坚定信徒”。同时,他也忠于自己的 人生理想,敢于直面人生,以自己的方式 探索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第二节:马克西姆· 高尔基(1868— 1936)
高尔基是20世纪世界文学最杰 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 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 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28 日出生。 幼年丧父,仅上过两年小学, 依靠刻苦自学和在社会“大学” 中学习而获得丰富的知识,为 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一、高尔基的创作道路
特瓦尔多夫斯基
西蒙诺夫
《瓦西里· 焦尔金》
《日日夜夜》
列昂诺夫
《俄罗斯森林》
主要讲述俄罗斯人民和俄罗斯森林之间命 运收关,森林在人民生活、国家命运等方 面的重大意义,人比和国家应该珍视善待 森林。
索尔仁尼琴
《伊凡· 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古格拉群岛》 “高尔基与小男孩” 《红轮》
社会地位及文学地位 Nhomakorabea生前担任苏联作协理事,苏联科学院院士,苏共 中央委员,历届最高苏维埃代表职务。1941年 《静静的顿河》获斯大林文学奖一等奖。1960年 《被开垦的处女地》获列宁文学奖。一生获得五 枚列宁勋章。1965年“由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 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 国人民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而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2005年被命名为:“肖 洛霍夫年。”
20世纪俄罗斯文学
高尔基与《母亲》 高尔基与《母亲》
一、生平与创作
1、前期(1892—1907) 、前期( ) 浪漫主义作品: 伊则吉尔老婆子》 浪漫主义作品:《伊则吉尔老婆子》 现实主义作品: 切尔卡什》 现实主义作品:《切尔卡什》 散文诗《海燕》 剧本《在底层》 散文诗《海燕》、剧本《在底层》 2、中期(1907—1917) 、中期( ) 自传体三部曲: 童年》 在人间》 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 学》 3、晚期(1918—1936) 、晚期( )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萨姆金的一生》 《克里姆 萨姆金的一生》
肖洛霍夫与《静静的顿河》
一、生平与创作 1、早期(1923—1926) 《顿河故事》、《浅蓝色的草原》 2、成熟期(1927—1940) 《被开垦的处女地》 3、卫国战争和战后时期(1941—1960) 《一个人的遭遇》(1956) 安德烈·索科洛夫 二、肖洛霍夫创作的艺术特征
三、《静静的顿河》(1925—1940) 1、构思与内容 2、人物形象 葛利高里:顿河哥萨克中农的一个独特象 征 3、艺术成就
二、发展历程
• 第一阶段(十月革命—20年代末) • 小说创作: • 三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富尔曼诺夫《恰巴耶夫》、 绥拉菲莫维奇《铁流》、法捷耶夫《毁灭》 • 诗歌创作: • “白银世纪”:象征派、阿克梅派、未来派 • 马雅科夫斯基与《列宁》
第二阶段(30年代初—50年代初)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 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 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 体地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 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 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 合起来。
小说创作
尼·奥斯特罗夫斯基《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
俄苏文学
4、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 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 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 第一个里程碑。小说结构宏 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 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 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5、创作历程中的第二个里程碑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 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 式巨著《安娜· 卡列尼娜》, 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日瓦戈医生》
米哈依尔· 肖洛霍夫(1905-1984)
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 表,也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且至今 仍给予特殊关注的作家。他的处女 作也是代表作《静静的顿河》用了 12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该书一问 世立刻受到国内外瞩目,被称作 “令人惊奇的佳作”,“苏联文学 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 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1965年获诺 贝尔文学奖,成为又一位获此殊荣 的苏联作家。
故事梗概:
《安娜· 卡列尼娜》开篇第一句话: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 不幸。” 卡列宁(显赫的政要)
安娜
吉提
渥伦斯基(青年军官) 列文(贵族青年)
安娜—矛盾与痛苦的心灵
受到托尔斯泰创作时矛盾 性心理的影响,小说的女主人 公安娜· 卡列宁娜的内心世界 由始至终都是充满矛盾与痛苦 的。安娜这颗受尽矛盾与痛苦 折磨的心灵,为她添上了浓厚 的悲剧色彩,使她成为世界文 学史上最优美最丰满的女性形 象之一。
出色的心理描写
《安娜· 卡列宁娜》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取决于其出 色的心理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整个作品艺术描 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注重于描述人物心理运动、变化的过程, 体现出“心灵辩证法”的主要特点。 二、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外部特征来揭示其 内心世界,一个笑言、一个眼色和动作,都成了传 达心灵世界的媒介。 三、通过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 世界。
俄罗斯文学
相关信息
20年代下半期,普希金在保持和发扬早期诗作的优点的情况下,完成了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悲剧 《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表明他已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 涅金》(1823-1831)是俄罗斯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在该国文学中展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塑 造了当时大多数进步贵族青年的代表奥涅金,他们厌恶上流社会,但又远离人民而无法自拔,结果一事无成。30 年代起,散文,特别是小说,逐步取代浪漫主义时期诗歌在文学中的支配地位,普希金加速了这一转化过程。他 的小说《驿站长》(1830)写一个卑微的驿站长的不幸遭遇,从此文学界描绘“小人物”蔚为风气。他最后一部 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取材于普加乔夫暴动,作者继续探索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并有力地促进了文学主题 的民主化。他在30年代所写的文论肯定现实主义和人民性,批驳了嚣张的反动文人布尔加林(1789-1859)之流。 普希金的多方面的创作活动、现实主义方法和纯净优美的语言,为此后的俄罗斯文学奠定了广阔而坚实的基础。
相关报道
乌克兰文化和信息政策部部长7日在电视直播中表示,将从乌克兰各地图书馆中没收提倡暴力或杀害乌克兰人、 歌颂俄罗斯军队、作者受制裁或被列入黑名单的俄罗斯文学作品。上述书籍将被送往废纸厂处理后用于印刷乌克 兰书籍。Biblioteka 谢观看古代文学总述
俄罗斯文学和乌克兰、白俄罗斯文学同出一源,发轫于基辅罗斯988年定基督教为国教后的10世纪与11世纪 之交。自此直到17世纪初,俄罗斯外患内乱不断,影响了文学的发展,曾经出现过一些作品,多为融宗教、历史 于一体之作。只有12世纪末佚名作者的《伊戈尔远征记》,以史诗般雄浑生动的文笔叙述1185年诺夫哥罗德-谢 维尔斯基大公伊戈尔孤军出征南方波洛夫人兵败被俘及最后回国的经历,贯穿团结御侮的思想,在内容和技巧上 堪与法国的《罗兰之歌》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媲美。
第九章苏联文学
第十章苏联文学第一节概述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沙皇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诞生了苏联文学,它以新的内容、新的人物、新的创作方法出现在世界文坛上,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新发展。
从十月革命到1991年的苏联解体,苏联文学经历了74年的历程。
本章主要介绍1917年至1953年间的苏联文学,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十月革命胜利后二十年代文学(1917—1929)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国内阶级斗争极其尖锐复杂,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苏联人民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战后,由于采用了“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在新旧交替的历史转折时期,文艺领域内的斗争异常激烈,苏联文学界呈现出派别林立、团体丛生、思想交锋激烈的局面。
斗争的焦点是文艺事业要不要接受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以及要不要与苏维埃政权合作的问题。
影响较大的文化团体除十月革命前夕成立的“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外,还有“谢拉皮翁兄弟”、“左翼艺术阵线”、“拉普”等。
“拉普”(1923—1932),即“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主要成员有阿维尔巴赫、法捷耶夫、叶尔米洛夫等,他们主要通过《在岗位上》和《在文学岗位上》两个杂志来宣传他们的文学理论和主张。
成立之初,“拉普”在贯彻宣传党的文艺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文学方面起过一定的作用。
后来,他们在政治上唯我独尊;在组织上搞宗派主义,粗暴打击“同路人”和不同派别的作家;在创作上以哲学上的马克思主义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教条主义,庸俗社会学的倾向日益严重。
“拉普”的错误后来受到俄共中央的批评和纠正。
十月革命后,诗歌这种适合抒发革命激情的文学样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激情和信心。
最著名的诗人有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别德内依(1883—1945)、勃洛克(1880—1921)、叶赛宁(1895—1925)等,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唱出苏联各族人民的心声。
《20世纪俄苏文学批评理论史》读书笔记模板
第六章维·伊凡诺夫:现实主义的象征主义
第一节基督教文化的审美感悟者 第二节现实的象征化:酒神崇拜 第三节象征的现实化:合唱原则 第四节象征与现实之间:文本现实性的逆向延伸
第七章洛斯基:具体的理想现实主义
第一节走向哲学之路 第二节具体的理想现实主义 第三节上帝存在的直觉主义证明 第四节现实与理想:《樱桃园》的直觉阐释
第四章梅列日科夫斯基:新宗教意识
第一节诗歌与理论批评:俄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第二节新宗教意识 第三节象征主义批评 第四节 《未知者耶稣》的象征意义与批评启示
第五章舍斯托夫:悲剧哲学
第一节思想的执着者 第二节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 第三节圣经哲学:走向信仰之路 第四节悲剧哲学批评 第五节契诃夫创作的悲剧式解读
第二章罗赞诺夫:性与宗教
第一节思考与探索:生活化与文学化 第二节生活化:性与宗教 第三节文学化:思想与批评 第四节思想探索的文学化:“宗教大法官”的传说
第三章特鲁别茨科伊兄弟:聚和性意识与生命的意义
第一节转向宗教:两兄弟的学术之旅 第二节谢·尼·特鲁别茨科伊:聚和性意识 第三节叶·尼·特鲁别茨科伊:生命的意义 第四节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聚和性”意识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定义的出现 第二节日丹诺夫主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开放体系”
1
概述
第一章什克洛 2
夫斯基:文学 形式的陌生化 理论
3 第二章雅各布
森:语言学诗 学
4 第三章艾亨鲍
姆:科学实证 主义文论
5 第四章巴赫金:
复调、狂欢化、 时空体
第五章洛谢夫: 1
第一节唯物主义美学观 第二节兼及思想与艺术的批评观 第三节文学批评成就
第三章沃罗夫斯基:政论的批评
二十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
B、1917年以后的苏联文学
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十月革命后~卫国战争前1941年) 这一阶段的文学又可分为两个时期: 1、第一时期:1917年~20年代末 2、第二时期:30 年代 (二)第二阶段(二战期间卫国战争~50年代赫鲁晓夫执政) 这一阶段的文学又可分为两个时期: 1、第一时期:1941年~1945年卫国战争时期 2、第二时期:1945年~50年代中期 (三)第三阶段(50年代中期~勃列日涅夫执政60年代中期)
传记、散文、诗歌、特写、政论、文学评论等。
1、代表作:《母亲》
2、高尔基早期创作的五部作品(1892-1899):
(1)《马卡尔·楚德拉》(2)《伊则吉尔老婆子》
(3)《鹰之歌》
(4)《切尔卡什》
(5)《福马·高尔杰耶夫》
3、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
(1)《童年》(1913)(2)《在人间》(1916)
(3)《我的大学》(1923)
4、著名的散文诗《春之旋律》:
结尾用象征、寓意手法写的部分,就是《海燕之歌》
5、描写俄国资产阶级兴亡的历史画卷的长篇小说:
《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
6、最后一篇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一部卓越的史诗: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母亲》
《海燕之歌》
五、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
1936.6.18高尔基逝世
三、对高尔基的研究与争鸣:
1、96、97年的研究成果: 张羽《高尔基的死因说和他的再评价》
谢天明《“这一个”高尔基和“另一个”高尔基》 韦建国《高尔基再认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旗手还是 摆设?》
他们就高尔基的死因及对他的再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争
鸣
皮利尼亚克 伏龙芝 捷斯尼茨基 乌斯宾斯基
二十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
卫国战争前1941年) (一)第一阶段(十月革命后~卫国战争前 第一阶段(十月革命后 卫国尔斯泰(1883~1945)《苦难的历程》 (2)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 《列宁》《好!》 (3)富(尔)曼诺夫(1891~1926) 《恰巴耶夫》 (4)肖洛霍夫(1905~1984)(详见第三节) (5)法捷耶夫(1901~1956)《毁灭》《青年近卫军》 5 1901~1956
一, 高尔基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高尔基(1868~1936):苏联文学的奠基人, 杰出的 无产阶级作家,他以卓越的艺术创作,把世界无产阶级 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峰. 高尔基是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 斯泰齐名的世界一流作家.列宁称之为"无产阶级艺术最 杰出的代表". 1,对俄国无产阶级文学的贡献巨大: 2,在文学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3,他是文学的全能者: 4,他对世界各国作家的影响深远: 5,他支持各国的革命事业:
(五)第五阶段(戈尔巴乔夫当政之后 第五阶段( 七十年代以来): 七十年代以来):
1,特里丰诺夫(1925~1981)中篇小说《滨河街公寓〉(1976) 2,拉斯普京(1937~ 小结: 苏联文学74年的历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 有五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肖洛霍夫,蒲宁, 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帕斯捷尔纳克. ):中篇小说《活着,可要记住》
高尔基
高尔基的生平:
高尔基原名阿历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高尔基是笔名,意即"痛苦的马克西姆",他出生 在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镇,现在的高尔基城. 他在喀山时遇到民粹党人卡柳日内 卡柳日内 10岁那年母亲去世,高尔基不得不独立谋生 高尔基读书刻苦 高尔基关注社会现实 ,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他一生四次被捕: 1,第一次:1889年因参加民粹党革命被捕 2,第二次:1898年之后从事写作和革命活动被捕 3,第三次:世纪之交的1901年,高尔基积极投入革命被捕 4,第四次:1905年大革命后,高尔基写了《致俄国全体 公民和欧洲各国舆论界》的呼吁书,结果又以"叛国罪" 投入监狱. 1936.6.18高尔基逝世
俄苏文学的名词解释
俄苏文学的名词解释俄苏文学,简称俄苏文,指的是俄罗斯和苏联时期产生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派系。
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涵盖了从19世纪末的俄国帝国崩溃,到1917年发生的十月革命,一直延续到苏联解体的1991年。
在俄苏文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和理解,它们代表了独特的文学潮流和思想观点。
以下是一些关键名词的解释,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俄苏文学的精髓。
1. 俄苏现实主义(Russian/Soviet Realism)俄苏现实主义是俄苏文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强调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和准确描写,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种文学形式的代表作品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地下室笔记》,高尔基的《母亲》等。
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Socialist Realism)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时期的官方文学理论,要求文学作品必须贴近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这种理论强调描绘正面的英雄形象和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同时,也有一些文学家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框架下进行了积极的创作,如萨哈罗夫的《癌症病房》和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
3. 离散文学(Dissident Literature)离散文学指的是苏联时期在政治上受到打压的作家们所创作的文学作品。
他们的作品经常涉及对当时体制的批评和对人权的呼吁。
离散文学的代表作品包括布尔加科夫的《国家公敌》和尤利·丹尼尔的《格寓言》。
4. 俄苏超现实主义(Russian/Soviet Surrealism)超现实主义在近代俄苏文学中也有一席之地。
俄苏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试图挖掘潜意识和梦境中的创造力,创造出神秘和亲密的作品。
沃尔夫·马斯尔克和布列洛夫等艺术家是这个潮流的代表。
5. 贝利亚派诗歌(Beria Poetry)贝利亚派诗歌是苏联时期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由于背离了官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通常只在地下发表。
这些诗作通常带有黑色幽默和讽刺意味,对社会政治现实进行直接而深刻的批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俄苏文学1917年11月7日苏联诞生,与此同时诞生的苏联文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
1、1917-1934第一届全苏作家代表大会2、1934-1954第二届全苏作家代表大会3、1954-1964 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会议4、1964-80年代末1964年10月苏共中央批判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任第一书记。
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称为苏联文学。
苏联文学的基本特征1、继承俄国文学优良传统,站在时代高度,表现新主题和人物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规定为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批判方法3、苏联文学是多民族的文学4、接受苏联共产党领导,是党和政府有组织地进行的事业发展概况一、十月革命胜利至30年代中期的苏联文学(1917-1934)(一)文学团体文艺队伍领域流派纷呈,文艺思想斗争激烈,作家队伍明显分化。
“无产阶级文化协会”1917-1920“拉普文学”1925-1932——全称“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1932年,联共中央公布《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1934年8月召开第一届全苏作家代表大会,讨论苏联文学发展的方向和任务,成立苏联作家协会,选高尔基为主席,规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
(二)诗歌叶赛宁:《同志》《天庭鼓手》勃洛克:《十二个》勃柳索夫:《在这样的日子里》《瞬间》勃洛克与勃柳索夫为发展早期诗歌创作做出贡献别得内依:长诗《关于土地关于自由关于工人的命运》马雅科夫斯基:《向左进行曲》《苏联护照》讽刺诗:《开会迷》代表作长诗《列宁》《好!》(三)小说高尔基肖洛霍夫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绥拉菲莫维奇《铁流》福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法捷耶夫《毁灭》革拉特科夫的《水泥》——第一部描写劳动者创造新世界的长篇小说拉普列尼耶夫《第四十一》是一部反映国内战争生活颇具特色的作品。
列昂诺夫《索契河》第一部再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第一次刻划艰苦创业的共产党员形象的优秀作品。
潘菲洛夫《磨刀石农庄》第一部多方面反映农业集体化过程的作品肖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是当时变现农业集体化题材最成功的作品。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是苏联文学中最鲜明的青年英雄形象之一。
马卡连柯《教育诗》是颂扬教育的动人诗篇。
(四)讽刺文学以左琴科的讽刺幽默短篇最负盛名《贵族小姐》《狗鼻子》《京城来的家伙》等故事集。
米。
布尔加科夫的小说《不详的鸡蛋》剧本《土尔宾一家的命运》马雅科夫斯基讽刺剧《臭虫》《澡堂》二、三十年代之交,苏联的讽刺文学进入成熟阶段标志是伊。
伊里夫、叶。
彼得罗夫合著的《十二把椅子》和《金牛犊》二、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的苏联文学(1934-1954)(一)30年代中后期1、史诗性的长篇巨著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高尔基《克里姆。
萨姆金的一生》阿。
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两姐妹》《1918年》《阴暗的早晨》2、戏剧维什涅夫斯基《乐观的悲剧》包戈廷的《带枪的人》3、诗歌伊萨科夫斯基《红莓花儿开》《碦秋莎》特瓦尔多夫斯基《春草国》5、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小说克雷莫夫《油船“德宾特”号》革拉特科夫《动力》马雷什金《来自穷乡僻壤的人们》(二)卫国战争期间(1941-1945)1、诗歌战后第一天,苏尔科夫写下了《勇士之歌》,热情号召苏维埃的英雄儿女们出征参战,为了亲爱的祖国,为了大地的和平建立功勋。
西蒙诺夫《等着我吧》是战时人们最喜爱的抒情诗特瓦尔多夫斯基的《瓦西里。
焦尔金》是战时最著名的长诗2、纪实文学战争这一极其丰富的题材,给小说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真正的紧张情节,战争年代积累的生活素材,人心向往的真实性,使纪实体文学得到迅速的发展。
格罗斯曼《人民是不朽的》西蒙诺夫《日日夜夜》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戈尔巴托夫《不屈的人们》《宁死不屈》3、戏剧柯涅楚克的《前线》列昂诺夫的《侵略》西门诺夫《俄罗斯人》4、政论政论和特写时战争中最及时反映战争的艺术形式,它们如同匕首和投枪,在战时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法捷耶夫、戈尔巴乔夫、肖洛霍夫、爱伦堡、阿。
托尔斯泰等作家,写了大量政论和特写。
(三)战后1946-1948,联共中央作出一系列决议,如《关于<星>和<列宁格勒>杂志》(1946)、《关于影片<灿烂的生活>》(1946)、《关于穆拉杰里的歌剧<伟大的友谊>》(1948)等联共中央书记日丹诺夫相应地作了报告,决议和报告在正确指出文艺创作中的错误倾向的同时,又以简单粗暴和行政命令的方式对待文艺中的思想问题和是非问题。
对非党作家左琴科、阿赫玛托娃进行暴风骤雨式的批判和处分,给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设置人为的禁区和清规戒律,甚至粉饰现实,为政治口号做图解,致使苏联文学发展的道路越来越窄。
左琴科是享有很高声誉的幽默讽刺作家,其作品在二三十年代曾风靡一时,对苏联讽刺艺术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1946年由于在《星》杂志发表讽刺小说《猴子奇遇记》揭露社会阴暗面,他遭到严厉批评,并被开除作协,直到1953年6月才恢复其会籍出版其作品。
阿赫玛托娃是20世纪初俄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阿克梅”派代表人物之一。
卫国战争期间曾投身于列宁格勒保卫者的战斗行列,写出一些格调高昂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
战争胜利后,她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又回到了自我感情的世界,写出内心抒情诗,大多发表在《星》《列宁格勒》等杂志上,联共决议和日丹诺夫的报告对阿赫玛托娃采取一笔抹杀、全盘否定的态度,不仅失之公允,而且实际上等于宣判她的诗歌的死亡,直到50年代后期,她才被恢复名誉,她的作品也才得以重新出版。
联共中央发布决议,批判刊登这两位作家的作品的《星》和《列宁格勒》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星》被停刊《列宁格勒》也被彻底整顿改组,撤销了吉洪烈夫苏联作家协会主席的职务,改组作协及所属分会,尤其对列宁格勒,分会进行了“根本改组”,在戏剧、电影、音乐等艺术部门也进行了类似的组织处理。
战后成功作品卫国战争题材:奥维奇金的《致以前线的敬礼》、波列沃依《真正的人》;描写恢复生产和劳动建设题材:柯切托夫的《茹尔宾一家》革命历史题材:费定的长篇三部曲《早年的欢乐》《不平凡的夏天》《篝火》(未完)二、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的文学(1954-1964)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书记,在各加盟共和国报刊主编会议上,他要求“尽量尖锐地发掘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暴露缺陷,激起广大劳动群众开展健康的批评”在1954年2-3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进一步要求对官僚主义进行“无情的斗争”1956年苏共二十大作出了“反对个人迷信”的决定,文艺界随之公开批评“个人迷信”对苏联文学和文艺理论的影响。
1916年苏共二十二大通过新纲领,突出强调人道主义,成为苏联文学的思想基础。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向文艺界反对两个极端,既反对给现实抹黑,也反对粉饰现实,同时要求写正面人物,塑造当代英雄。
从文学创作实践看,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文学创作的主导倾向是对官僚主义和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暴露和批判。
这种暴露和批判以二十大为转折点,分为两个不同阶段,这之前主要是针对官僚主义,之后则主要集中在个人迷信及其危害上。
1、解冻文学1954年,爱伦堡发表中篇小说《解冻》,批判了斯大林时代所谓的“典型官僚主义”的“冷酷危害”,欢呼春暖“解冻”已经来临。
《解冻》的发表,引发了“解冻文学”思潮,出现了一批比较真实地反映现实的作品,小说的标题成了时代大潮全面而形象的概括,“解冻文学”由此得名,解冻文学以探索为主要特征。
最早出现的是奥维奇金的农村特写《区里的日常生活》,在他的带动之下,短短的三五年间,以批判暴露官僚主义的严重危害为主题的作品竞相出现。
作家们的思想主要倾向比较接近奥维奇金,被称为“奥维奇金”派。
如特罗耶波利斯基《一个农艺师的札记》等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也成为文学家探索的新内容和新方向。
2、1956年后,文学批判暴露的对象由官僚主义转向了个人迷信及其严重后果。
1957年,尼古拉耶娃的《前进中的战斗》发表开创了苏联文学描写反对个人迷信及其危害这一主题的先河。
小说公开点了斯大林的名,被认为是苏共二十大后苏联文学创作的“新成就”的代表作之一。
继《前进中的战斗》后,暴露个人迷信及其危害很快取代了反对官僚主义的主题,并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前半期的苏联文学中占据主要地位。
如爱伦堡《人。
岁月。
生活》六卷回忆录,梅列日的《沼泽地上的人们》《大雷雨的气息》等。
3、二十大(1956)和二十二大(1961)后,苏联文艺政策较为宽松,人道主义思想在文学中的影响与日俱增,文坛思想活跃,争论激烈,题材广泛,体裁多样。
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1957年在意大利发表,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西方报刊立刻加以利用,借以攻击社会主义“不人道”,对此苏联当局作出了强烈的反应,作者和小说都受到了严厉的批判。
索尔仁尼琴1962年发表小说《伊凡。
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描写了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的环境恶劣阴森可怕的生活,开了集中营文学的先河。
特瓦尔多夫斯基的恶唱片叙事诗《焦尔金游地府》(1963),把苏联社会比作阴曹地府,影射斯大林是阎王暴君。
有的作家反对全面否定苏联社会,以作品为社会主义声辩,如:柯切托夫《叶尔绍夫兄弟》、《州委书记》等4、第二浪潮1956年除夕和1957年元旦,苏联《真理报》连载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又译(《人的命运》),一破苏联战争文学的消沉局面,开始了苏联战争文学的新时期,即“第二浪潮”“战壕真实派”——第二浪潮中的突出现象是一批经过卫国战争锤炼的青年作家迅速崛起。
他们直接从课堂走上前线,他们大多刚满18岁,一般是副级军官和战士,多塑造尉级军官和士兵形象,他们的作品在题材、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大同小异,形成“战壕真实派”具有代表性作品:邦达列夫的中篇《营请求火力支援》《最后的炮击》巴克兰诺夫的中篇《一寸土》贝科夫的中篇《第三颗信号弹》等特点:“战壕真实派”以写实中短篇见长,故事发生的空间多在“当弹丸之地”,时间为一昼夜或几昼夜,人数不多,事件往往是围绕主人公展开的一场小战斗,这些特点酷似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可称为“新三一律”。
5、诗人创作——空前繁荣,四代诗人同时活跃于诗坛。
先一代诗人:伊萨科夫斯基、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等第二代诗人:30年代末以前成名,此时正年富力强如:特瓦尔多夫斯基、斯麦里亚科夫等第三代诗人:大多数参加过卫国战争,在战时或战后成名,被称为“前线一代”或“战争一代”,有卢科宁、奥尔洛夫等。
第四代诗人:50年代末-60年代初登上诗坛,在创新与传统、政论与抒情关系的处理上,推动了诗歌的发展,有叶甫图申科、鲁勃佐夫等。
这一时期,诗歌题材和主题的广泛多样,带来了体裁和风格流派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