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词读写丛话》
话学话用古诗文的微写作探索
跃 和表达 的准确 直 引名 句是最 常 见最 斩截 的运 用
方式, 运 用恰 当 了 , 似信 手拈 来 又恰 到好 处 , 可 以增
强 语言 表现 力
二、 限 定 模 式 用 名 旬
限定 一 个构 造段 落 的模 式 . 要 求学 生恰 当地 嵌
古 诗文 是 中华 优秀传 统 文化 的 重要载 体 . 在 高
拆 解 语意 、 注入新 意 、 匹配 意象 等 , 均 为这 句凝 练 着
、
直 引名 句 写语段
古 诗文 中的一 些名 句 , 既 契合 了作 者 当时 表达
情感 的语 境需 要 . 更 揭示 了人 类普 遍存 在 的心 理现
象. 穿越 时空 烛照 后 世 , 具 有无 穷 的生命 力 。 教 者有 意识地 指 导学 生 用这 些句 子练 写语 段 . 既 能加 深理 解强化积累, 又 培 养学 生 自觉运 用 的意 识 。 例 如 学 习《 琵琶 行》 一文, 我摘 出 诗 中下 列句子 : “ 干呼 万唤
拂 下 冒出一 点点新 绿 , 但 还是 依稀 可 见 . 像“ 千 呼 万 唤 始 出来 , 犹抱 琵琶半遮 面” 的女 子一般 羞 怯 。
这 些语 段 中名 句的使 用 切合 不 同的语 境 . 运 用
记叙、 议论 、 写景 等 表达 方式 , 能看 出学 生思 维 的活
话学话甩古 诗丈的微写作探索
真伪 : 当你一 朝 败 落 。 便是“ 门 前 冷 落鞍 马 稀 ” . 一 幅
迈 步时 的 一条 腿 . 代 表着 知 识 与技 能 . ‘ 人’ 字 那 一
‘ 捺’ 表 示人走 路迈 步 时的 另一 条腿 . 代 表着道 德 与 情操 , 只 有 当这 两 条 腿都 走 正 。 走稳 , 走好 , 人 生 才 能走 远 … … ” 这句话 . 就 是 由前 文 中 的意 象 凝 聚 而 成 的意 旨语 , 起 着点 亮全 篇 , 震撼 全 篇 的作 用 . 实 在
高中语文经典话题作文题写作指导“读诗词随想”命题作文
“读诗词随想”命题作文【模拟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诗词脍炙人口,百读不厌。
读诗词,可知古鉴今,可畅想未来,可体味情趣哲理,可涵养道德品行;诗词,或许能开启你的心扉,或许能激活你的灵感……请以“读诗词随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意解析】作为一个有心人,你可能在生活中会有许多发现,这些发现使你的智慧超越一般人。
你的思绪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浮想联翩,在作文时尤其如此。
你可以想像自己背上旅行包,与王维共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致,与他“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你可以想像自己听东坡居士高弹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与其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情愫;与他冬令踏雪,印出一路的“雪泥鸿爪”;看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你还可以想像与易安居士乘舟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听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十四字叠音。
在写法上,你既可叙事,又可议论,还可抒情。
只要你张开思维的翅膀,紧紧扣住“读诗词随想”这个话题,就一定会使你的文章具有丰沛的活力,就一定会感动和感染读者。
【考场佳作1】吟古诗词断想怀着几分对行吟诗人的向往,梦想能在古老渡口驻足,轻抚残断的石碑,拂去故纸上的尘埃,去感知遥远的时代;梦想能将精神放牧远方,化为风中草叶、河边顽石,抑或空谷幽兰,而这一切却在博大精深的古诗词中实现。
当苏轼“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吹到我耳中,当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扑到我眼前,当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浸入我鼻中,我心驰神往地被诗词所征服,心里萌发了莫名的信念,身为炎黄子孙,便与诗词签下了亘古不变的契约:受她润泽,对她笃信。
诗词是文字的韵律,奇瑰、精巧、流畅。
每句诗、每首词,都是一幅蕴涵着情感、境界、哲理的图画。
品诗,就是含英咀华;读词,就是探骊得珠,而人的思想也为诗词之智慧所净化。
“大江东去”是豪情,“晓风残月”是伤怀,“红楼青衫夜读诗”是悠然,“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是萧瑟。
诗词的读后感(精选36篇)
诗词的读后感(精选36篇)诗词的读后感(精选36篇)诗词的读后感 1唐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文学样式。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书中一共有三百首古诗,每一首古诗都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对于四年级的我,读完了一首古诗,我会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但其中深刻的历史意义还需我去慢慢体会,许多知识还需要我继续去探讨。
唐诗,被誉为“中国诗歌颠峰”,读了《唐诗三百首》一书,我从中感受到唐诗的绚丽多彩,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是最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的珠宝。
唐代是诗人辈出的时代,令人骄傲的是盛唐出现了李白、杜甫二位最伟大的.诗人。
唐诗所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内涵十分丰富。
当我读到“诗仙”李白《望庐山瀑布》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我体会到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在读到“诗圣”杜甫的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我为杜甫一心为国、为民的伟大情操而感动。
从王昌龄《出塞》那句“但使龙城习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唱出了战士们多少惊心动魄的军旅生活,体现了唐代诗人慷慨激昂的男儿风度和建功边塞的英雄气慨。
从我所读的唐诗中,我知道了中国传统诗词的博大精深,有我们的民族特色,同时让我认识了一个道理:我们小学生从小要有远大的抱负,做事情要脚踏实地,长大才能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诗词的读后感 2寒假才刚开始,我就津津有味地捧起老师推荐的必读书目《诗词大发现》。
读着读着发现真的有重大发现。
《诗词大发现》是蒋军晶老师精心编写的,涵盖了中国古代唐宋时期的古诗词的解读书籍。
我很认真地从第一本开始看,书通过描写李白、杜甫两个唐代诗人,把唐朝如何由繁荣昌盛走向慢慢灭亡的时间线写得明明白白。
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里有非常多的夸张的描写“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等等……杜甫因为身处晚唐、百病缠身,所以他的诗歌都饱含忧伤。
唐朝灭亡后,南北宋长期内忧外患,所以宋代诗人的作品中大多数是写抗金和保家卫国决心的。
阅读诗词的乐趣作文
阅读诗词的乐趣作文篇1自从连续看了三季的《中国诗词大会》,我就被诗歌感染,与它结缘。
诗词大会上,那些选手们对诗词的热爱与追求,令我深受感触,情感得以熏陶。
诗歌绘美景从古至今,一首首诗歌,向我展示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吟一首清代诗人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我仿佛在一片花海中徜徉,沉醉于旖旎的春光;读一首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仿佛在微波泛起的荷塘边感受夏日荷塘之风;念一首唐代诗人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仿佛在山捡的枫林中享受采撷红叶的乐趣;诵一首边塞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仿佛又在一片净色中踏雪赏景,纷纷雪花悄然而下……一首首诗歌,一道道美景!诗歌蕴哲理一首首诗歌中,总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我们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获得真知;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向我们诠释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又告诉了我们不能只立足书本,实践也极其重要,做一个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人……一首首诗歌,一个个真理。
诗歌寄情思诗歌中,总是寄托着诗人各种各样的情感。
易安居士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那是一种何等的愁思,人比菊花还要消瘦,定是缘于她对丈夫的思念;纳兰容若的“一生一代一双人,争叫两处销魂”两人情投意合,奈何造化弄人,偏偏不能在一起,那是对爱情的渴望与叹息;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纵使月光那样柔美,但月下故乡的意向更令人向往;陆放翁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不仅是他对子女的临终遗嘱,更是对祖国拳拳的热爱之心……一首首诗歌,一段段情思。
诗歌,充满韵味,情思悠长,伴我成长!阅读诗词的乐趣作文篇2那年,爷爷从教学一线岗位上退休,突如其来的空闲让他郁郁寡欢,我的出生正好填补了他情感上的空白,成了他最大的精神慰藉。
格律诗词教案
格律诗词教案刘文霞教学目标:1、了解格律诗词的基本概念2、掌握格律诗词的写法3、提高校园诗词学习气氛,传承中国古代诗词的文化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格律诗词写作的基本技巧教学难点:会欣赏格律诗词并能够自己写作格律诗,让诗词文化进入校园课时安排:10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讲诗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格律诗的押韵一、诗的起源:起源于人类为生存而奋斗的劳动,是鼓励人类向上的号角,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创造了语言,同时也孕育了诗歌文化二、诗的特点:•具有格律范围,更为严谨‚意义含蓄,耐人寻味ƒ由四种不同的平仄句型构成三、诗的种类:古体诗(古风):《木兰辞》、《琵琶行》、《长恨歌》现代诗(白话诗):中国“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近体诗(格律诗,与唐、宋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五律(每句五个字):杜甫《春望》律诗(每首八句)七律(每句七个字):鲁迅《自嘲》(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绝句(每首四句)五绝(每句五个字):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七绝(每句七个字):杜甫《客至》四、格律诗的押韵(一)韵什么是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押韵”,也叫“合辙”。
所谓韵,大致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
如:“东”、“同”、“隆”等的韵母都是“ong”,它们就都是同韵字。
一般在诗词里,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如: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tai)花木成蹊手自栽。
(zāi)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lai)这里的“苔”、“栽”、“来”的韵母都是“ai”。
有些古诗词现在读起来不太合谐,是因为今古语音的变化。
如: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xie),白云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其中“斜”在古代读作“xia”(s读浊音),现在江浙一代仍是这种读音。
古代人做诗词押韵是依照韵书的,称“xx格”,比如“江阳格”,就是指韵书里第二部“三江七阳”通用。
从《诗话丛林》看朝鲜诗人对白居易的接受
所著 , 则 多是 病 中所 作 , 饮 酒 亦 然 。其 一诗 略 云 : ‘ 我亦定 中观 宿命 , 多 生债 负是歌 诗 。不然何 故狂 吟咏 , 病后 多于 未病 时 。 ’ 《 酬梦得诗》 云: ‘ 昏 昏布
洪万 宗 ( 1 6 4 3 —1 7 2 5 ) , 李氏朝鲜人 , 字 于海 , 号玄 默子 、 梦轩 、 丰 山人 。出 身 书 香世 家 , 一 生 钟 爱汉 诗 , 尤 其 是对 韩 国汉 诗, 几乎 是竭 泽 而渔 。 《 诗话 丛林 》 就 是他 为 了弘扬 韩 国汉 诗 , 在7 1岁 高 龄( 1 7 1 2 ) 完成 的韩 国诗 话集 大 成之 作 。这部 诗话 著作囊括 了《 白云小 说》 、 《 慵 斋丛话 》 、 《 遣 闲 杂
黄
冈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 1 . 3 5 No . 4
Au g. 2 01 5
J o u r n a l o f Hu a n g g a n g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从《 诗话丛林 》 看朝鲜诗人对来自自居 易的接 受 郭 伟 , 陈志 平
东 方“ 心性之 学” 语 境 下 内省 型 的 审美 选 择 与 诗 歌 创 作 旨趣 上 对 政 治 时 事 的 疏 离 和超 越 , 两 者 对 朝 鲜 正 统 诗 教 背 景 下 旁 逸 斜 出的 这 一 现 象 具 有 深 刻 、 潜在 的推动作用 。 关键词 : 《 诗话丛林 》 ; 朝鲜诗人 ; 自居 易
宗《 诗话丛林 》 体 现 了朝 鲜 白 居 易 接 受 史 的 鲜 明特 点 , 他的感伤诗 、 闲适 诗 、 杂 律 诗 等 注 重 表 达 个 体 人 生 感 悟 的 老病所作 、 贬 期所作 、 闲情 之 作 等 尤 为 读 者 欣 赏 , 其中《 琵琶行 》 影 响 最 为 广 泛 深 远 。从 文 化 心 理 学 的 角 度 看 ,
诗词解读四层次——以《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例
⑦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 : 多少次错把远 处驶来的船
当作 心 上 人 回 家 的船 。
程, “ 渐” 字和“ 苒苒” 就 难 免落 空 。 然而 , 诗 词作 为语 言 艺术 ,往 往需 要超 越生 活 的真实 ,进 入艺术 真 实 的境 界 ,不局 限 于写 实景 ,而是 在 实景基 础上 进行 艺术 创
关 河冷 落 , 残 照 当楼 。 是 处红 衰 翠减④ , 苒苒 物 华休 。 唯
翠减、 长 江无 语东 流 , 就是说 这 首词是 在 写秋景 、 暮景。 但 词人不 是从 一枝 一 叶 、 檐雨 虫 鸣这样 小 的物象 着 眼 ,
而是写潇潇暮雨洒江天 , 画面开阔 , 色彩凝重 , 写关河
的铺陈,其实就是为抒情蓄积能量 ,在此蓄势的基础
上, 下 片抒 情才 如 弦上 之箭 , 趁 势 而发 。 唯 因上 片之 景
来, 本词 有一 种生命 意识 , 词人 “ 叹年来 踪迹 , 何 事苦 淹 留? ” 正是 对生 命 价值 的追 问 , 也就 必 然 引发 读 者对 生
动人心魄 , 下片之情才水到渠成。 景, 是情生发的依据
第 二是 意境 。诗词 的意境是 由一个 个 意象有 机 组 合 而成 的 , 领 会 意境就 要注 意词 中写 了哪些 意象 , 这首
词写江天 、 暮雨 、 清秋 、 霜风 、 关河冷落 , 残照当楼 、 红衰
第三是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词 的上片对景物
●。。。。。。。。。‘一
2 0 1 5 年第 7 期( 总第 3 0 5 期) l 6 9 I
溢 于胸襟 。
①一番洗清秋 : 一番风雨, 洗 出一个凄清的秋天。 ② 霜风凄紧: 秋风凄凉紧迫。 霜风, 秋风。
高三语文高考“读诗词名句随想”作文示例与评点
“读诗词名句随想”作文示例与评点[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诗词名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
读名句,可以知古鉴今,可以畅想未来,可以体味情趣哲理,可以涵养道德品行;名句,或许能开启你的心扉,或许能激活你的灵感……请你以“读诗词名句随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引发“随想”的名句,可以是古诗词中的,也可以采自中外现当代诗作。
[提示]作文前先要审清题意——所读的是“诗词名句”,如果疏于审题,写成关于名人名言、箴言俗语或散文、小说作品中的警句的“随想”,就从根本上偏离了题目的要求。
此外,既然是“随想”,笔法尽可灵活,不能拘泥于对原句含义的解说,而应联系现实生活和切身感受阐发开来;当然,如果能对所选的诗词名句作出富有新意而又言之成理的别解,那就更好了。
[例文]读诗词名句随想一爱书人面对满架的图书,也许会想到明代杨循吉的诗句:“岂待开卷看,抚弄亦欣然。
”小时候我觉得这句诗匪夷所思。
书是用来读的,读书是件有趣的事,而仅仅“抚弄”,又有何乐趣可言呢?如今我却感到这句话真是妙不可言。
其中的道理不是仅凭文字就可以说清楚的。
只有日日以书为伴,浸淫于书,日久才会自然产生杨循吉所说的这种感觉。
太喜欢书了,所以即使不“开卷看”,仅仅用手指轻抚书的封面或者书脊,也会感到一种难言的愉悦。
有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抽出一本书,抚摸一番,然后放回去,再抽出一本……不知不觉,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我想当年杨循吉一定也是手中拿着一本书,抚弄再三,心中窃喜,或者自顾自地笑出声来。
这样傻吗?傻。
这样有理由吗?没有。
那为什么如此?我不知道,我只记得郑振铎先生的口头禅——“喜欢得弗得了”。
二博尔赫斯被誉为“作家的作家”。
对于这个称号,有一句冷霜的诗与之相应:“命运指引命运,书繁衍书,一支小火被点燃,是借另一支要寄身其中的蜡烛。
”这句诗用一个脱胎于“薪火相传”的比喻,形象而又深刻地指出了文学的一个基本属性。
文学创作固然离不开个人的独创性,但又离不开历史。
词话丛编.(四)
词话丛编.(四)《七颂堂词绎》清·刘体仁《花草蒙拾》清·王士祯《灵芬馆词话》清·郭麟《听秋声馆词话》清·丁绍仪《问花楼词话》清·陆蓥《西圃词说》清·田同之《雨村词话》清·李调元《远志斋词衷》清·邹祗谟《皱水轩词筌》清·贺裳《莲子居词话》清·吴衡照《词说》蒋兆兰《海绡说词》陈洵《柯亭词论》蔡嵩云《声执》陈匪石《人间词话》王国维....................【七颂堂词绎】词忌复词欲婉转而忌复,不独”不恨古人吾不见”与”我见青山多妩媚”,为岳亦斋所诮。
即白石之工,如”陆湿铜铺”与”候馆吟秋”,总是一法。
词字字有眼词字字有眼,一字轻下不得。
如咏美人足,前云”微褪细跟”,下云”不觉微尘点拍频”,二微字殊草草。
词起结最难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盖不欲转入别调也。
”呼翠袖、为君舞”、”倩盈盈翠袖,揾英雄泪”,正是一法。
然又须结得有”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之妙乃得。
美成元宵云”人舞休歌罢”,则何以称焉。
词忌直说晏叔原熨帖悦人,如”为少年湿了,鲛绡帕上,都是相思泪”,便一直说去,了无风味,此词家最忌。
中调长调须一气呵成中调长调转换处,不欲全脱,不欲明黏,如画家开阖之法,须一气而成,则神味自足。
以有意求之不得也。
重字不易重字良不易,错错错与忡忡忡之类也。
然须另出,不是上句意,乃妙。
词宜有警句惟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词有警句,则全首俱动。
若贺方回非不楚楚,总拾人牙慧,何足比数。
长调最难工长调最难工,芜累与凝重同忌,衬字不可少,又忌浅熟。
词中对句难词中对句,正是难处,莫认作衬句。
至五言对句、七言对句,使观者不作对疑,尤妙。
词咏物比诗难咏物至词,更难于诗,即”昭君不惯风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亦费解。
放翁”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全首比兴,乃更遒逸。
陡然一惊为词中妙境文长论诗:如冷水浇背,陡然一惊,便是兴观群怨,应是为庸言借貌一流人说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选修)
作者融入意象、意境中的思想感情。
3.唤起、保护、强化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此乃古诗文学习之根本
人教诗歌鉴赏设题与高考设题的契合
❖ 【必修3】《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 其人其事,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必修4】《望海潮》一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 生活景象?试说明作者从那些方面描写杭州的 繁华与美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v 登岳阳楼
v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v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v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v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v (768由湖北荆州到湖南岳阳)(背诵,颔联写怎样景?颈联意境由宽 阔突转狭窄,联系尾联,分析情感。比较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
楼》,诗境风格有何不同?链接评文,其他诗)
v 缘景明情
▪ 推荐作品
❖ 狱中杂记/方苞 ❖ 陶庵梦忆序/张岱
❖ 第六单元: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 赏析示例
❖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 自主赏析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 项脊轩志/归有光
▪ 推荐作品
❖ 游沙湖/苏轼 ❖ 苦斋记/刘基
❖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指导思想:
选修中杜甫诗
v 蜀相
v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v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v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v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v 知人论世(760成都)
v 1、背诵七律节拍\对仗2、主旨:题目为何非“诸葛祠”?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 映阶一联哪两个字与境界最关切?诗人概括诸葛准确吗? 英雄指谁?比较《武侯庙》。
词话丛编】:论词随笔
【词话丛编】:论词随笔词贵妙悟:词得屈子之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之超旷空灵。
盖庄子之文,纯是寄言,词能寄言,则如镜中花,如水中月,有神无迹,色相俱空,此惟在妙悟而已。
严沧浪云: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词贵意内言外:说文,意内而言外曰词。
词贵意藏于内,而迷离其言以出之,令读者郁伊怆怏,于言外有所感触。
词之比兴多于赋:诗有赋比兴,词则比兴多于赋。
或借景以引其情,兴也。
或借物以寓其意,比也。
盖心中幽约怨悱,不能直言,必低徊要眇以出之,而后可感动人。
词有三法:词有三法:章法、句法、字法也。
章法贵浑成,又贵变化;句法贵精练,又贵洒脱;字法贵新隽,又贵自然。
词有三要:词有三要:曰情、曰韵、曰气。
情欲其缠绵,其失也靡;韵欲其飘逸,其失也轻;气欲其动宕,其失也放。
作词须择题:作词须择题,题有不宜于词者,如陈腐也、庄重也、事繁而词不能叙也、意奥而词不能达也。
几见论学问、述功德而可施诸词乎?几见如少陵之赋北征、昌黎之咏石鼓而可以词行之乎。
词贵协律与审韵:词贵协律与审韵。
律欲细,依其平仄,守其上去,毋强改也。
韵欲纯,限以古通,谐以今吻,毋混叶也。
律不协则声音乖,韵不审则宫商乱,虽有佳词,奚取哉?小令作法:小令须突然而来,悠然而去;数语曲折含蓄,有言外不尽之致。
晏叔原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元献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非诗句也。
然不工诗赋,亦不能为绝妙好词。
词中换头:词换头处谓之过变,须辞意断而仍续,合而仍分。
前虚则后实,前实则后虚,过变乃虚实转捩处词中起结: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
结有数法,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出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于题外借形,不外白石诗说所云:“辞意俱尽,辞尽意不尽,意尽词不尽”三者而已。
词中虚字:词中虚字,犹曲中衬字,前呼后应,仰承俯注,全赖虚字灵活,其词始妥溜而不板实。
不特句首虚字宜讲,句中虚字亦当留意,如白石词云“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先自、更闻,互相呼应,余可类推。
《词话丛编》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词话丛编》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词话丛编》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词话丛编》是一部大型的词话丛书。
诗词读写丛话
《诗词读写丛话》读书报告在王老师推荐的三部有关诗词方面的书中,我选择了《诗词读写丛话》,没有太多别的原因,仅仅出于,我只买到了这本。
这本书开篇的文章很有意思,叫《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在网上查了下这句八字成语的解释是“敝帚:破扫帚;享:供奉。
认为自家的破扫帚价值千金。
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
有时用于自谦。
”想必这也就是作者对诗词乃至自己写这部书最好的诠释吧。
此书先列举了一些颇有名气的诗词作为引入,分章节讲述情意和诗境、写作和吟味,谈到诗词有表达幽微的情意之用。
然后又分述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以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作为例子,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之属;“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流。
随后,此书开始着重讲述读诗,读词的内容。
在此行公提到,“读,对于诗的旨意,虽然不能不看旧解,但有些地方,也要多靠自己的领会,少戴别人的有色眼镜”而后又介绍了古今音,关键字等诗词中的重点内容。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一直以为自己念诗,读词咬字很准,谁料坏就坏在了字音上,但是试着用书上的古音去读,却又觉得十分别扭。
至于关键字,就押韵的格律要求说,就是韵字。
只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字的读音有了很大的变化,让人难以适应。
正如作者坦言的那样,读诗词怎样发音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行公在接下来的篇章《旧韵新韵》可以说是着重提到了,并枚举了困难之一至困难之七,几度让我看得头昏眼花,真不敢想象,小小一篇诗词其中竟有这么多的学问有待深入讨论,而且仅仅是“韵”这一角上的。
说完了“韵”,“格律”终于粉墨登场了!在近体诗中,四句的是绝句,八句的是律诗,超过八句的是排律。
此篇以绝句和律诗的八种入韵及不入韵的格式,一一列举诗篇,为我们读者很清楚地展现了近体诗的格式,到此便可小试身手了。
只是单单就着这严格而又一丝不苟的格式,要作出一首像模像样的诗,对一个初学者而言实在难度实在不可小觑。
诗词写作几点心得
诗词写作几点心得一、词要叙事,诗要写意词要叙事,也就是说填词要像讲故事,要像说话,由事出意境,让词耐品,切忌堆砌辞藻,少描写,多叙述。
这里我拿李清照脍炙人口的几个词为例。
首先看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一看就知道这首词就是说事,是写她与仆人或丫鬟在对话。
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事由和内心感受。
特别是一句“昨夜”让人常读常新,千百年后还是“昨夜”。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这个如果写成“窗外雨疏风骤。
落叶飘零遍野”便是写景了,多了废话,少了内涵,因为“雨疏风骤”时“窗外”一定“落叶飘零遍野”,浪费了笔墨。
一句“浓睡不消残酒”设置了时空,内涵满满。
当然,如果是写长调则可多一点描写的笔墨,对环境进行适当渲染。
而小令断然不可!再看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词一开始便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
时间:秋天,地点:兰舟,人物:李清照自己。
李清照为什么要上兰舟?上兰舟干什么,后面就讲清楚了:好在兰舟上抬头看云看雁,看云看雁干什么?是幻想着丈夫是不是寄书信来了?而“轻解罗裳”一句则用素描的笔法将李清照休闲、慵懒的神态展示在读者面前。
紧接着后面的句子中,她在诉说心中的事,全部用的叙述句, 没有一点矫揉造作,却非常耐品。
有人也许会问“花自飘零水自流”不是写景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如果写成“花在飘零水在流”便貌似在写景了,但作者的一个“自”字完全化景为自己的主观判断了。
再如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也一样是说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上面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词说事的同时不是为说事而说事,而是为了烘托个人情感,让词具有艺术感染力。
读《词话丛编》选录(四)
读《词话丛编》选录(四)郭频伽《词品十二则》幽秀千岩巉巉,一壑深美。
路转峰回,忽见流水。
幽鸟不鸣,白云时起。
此去人间,不知几里。
时逢疏花,媚若处子。
嫣然一笑,目成而已。
高超行云在空,明月在中。
潇潇秋雨,冷冷好风。
即之愈远,寻之无踪。
孤鹤独唳,其声清雄。
众首俯视,莫穷其通。
回顾薮泽,翩哉飞鸿。
雄放海潮东来,气吞江湖。
快马斫阵,登高一呼。
如波轩然,蛟龙牙须。
如怒鹘起,下盘浮图。
千里万里,山奔电驱。
元气不死,乃与之俱。
委曲芙蓉初花,秋水一半。
欲往从之,细石凌乱。
美人有言,玉齿将粲。
徐拂宝瑟,一唱三叹。
非无寸心,缱绻自献。
若往若还,岂曰能见。
清脆美人满堂,金石丝簧。
忽击玉磐,远闻清扬。
韵不在短,亦不在长。
哀家一梨,口为芳香。
芭蕉洒雨,芙蓉拒霜。
如气之秋,如冰之光。
神韵杂花欲放,细柳初丝。
上有好鸟,微风拂之。
明月未上,美人来迟。
卻扇一顾,群妍皆嗤。
其秀在骨,非铅非脂。
渺渺若愁。
依依相思。
感慨人生一世,能无感焉。
哀来乐往,云浮鸟仙。
铜驼巷陌,金人岁年。
铅华迸泪,鹍鸡裂弦。
如有万石,人以肺肝。
夫子何叹,唯唯不然。
奇丽鲛人织绡,海水不波。
珊瑚触网,蛟龙腾梭。
明月欲堕,群星皆趋。
凄然掩泣,散为明珠。
织女下示,云霞交铺。
如将卷舒,贡之太虚。
(此则下半换韵)含蓄好风东来,幽鸟始弄。
阳春在中,万象皆动。
一花未开,众绿入梦。
口多微词,如怨如讽。
如闻玉笛,快作数弄。
望之邈然,鹤背云重。
逋峭清霜警秋,微月白夜。
其上孤峰,流水在下。
幽鸟欲穷,乃见图画。
惬心动目,喜极而怕。
跌宕容与,以观其罅。
翩然将飞,尚复可跨。
秾艳杂组成锦,万花为春。
五醖酒酽,九华帐新。
异彩初结,名香始薰。
庄严七宝,其中有人。
饮芳食菲,摘星扶云。
偶然咳唾,明珠如尘。
名隽名士挥尘,羽人礼坛。
微闻一语,气如幽兰。
荷雨初歇,松风夏寒。
之子何处,秋山槃槃。
万籁俱寂,惟闻幽湍。
千嗽万咽。
(载《词学集成》清·江顺诒辑宗山参订)。
读诗词名句的随想
读诗词名句的随想读诗词名句的随想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了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
然而,我错了,他们也有细腻的感情,也有不凡的经历,也曾饱尝岁月的辛酸,离别的伤感…..读诗词名句随想一话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诗词名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
读名句,可以知古鉴今,可以畅想未来,可以体味情趣哲理,可以涵养道德品行;名句,或许能开启你的心扉,或许能激活你的灵感……请你以“读诗词名句随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引发“随想”的名句,可以是古诗词中的,也可以采自中外现当代诗作。
话题分析作文前先要审清题意——所读的是“诗词名句”,如果疏于审题,写成关于名人名言、箴言俗语或散文、小说作品中的警句的“随想”,就从根本上偏离了题目的要求。
此外,既然是“随想”,笔法尽可灵活,不能拘泥于对原句含义的解说,而应联系现实生活和切身感受阐发开来;当然,如果能对所选的诗词名句作出富有新意而又言之成理的别解,那就更好了。
素材搜集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了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
然而,我错了,他们也有细腻的感情,也有不凡的经历,也曾饱尝岁月的辛酸,离别的伤感…..明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道尽了他当时遭排挤的抑郁,和在外想家思亲的心境,于是质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但他并不颓废,“……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的思念。
好一个豁达的苏轼!“缺月挂疏桶,漏断人初静。
”曾经辉煌的文人因排挤开始落魄,流荡四方,因“有恨无人省”而满怀悲哀。
但他仍不肯像群鸟那样栖于枝头,宁愿寂寞的沙洲之上。
好一个豪放的苏轼!“…… 明月夜,短松冈。
”虽生死殊途但旧情难忘;孤?相隔千里,欲语凄凉而不可得。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哪是无话可说,而是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好一个多情的苏轼!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他“一蓑风雨任平生”的一生。
新诗杂话读后感
《新诗杂话》读后感《新诗杂话》是一本深入探讨新诗的著作,作者朱自清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对新诗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对现代诗歌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新诗与传统诗歌的区别和联系。
朱自清先生指出,新诗是在西方诗歌的影响下产生的,它的形式和内容都与传统诗歌有所不同。
但是,新诗并不是与传统诗歌完全断裂的,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这种对于新诗与传统诗歌关系的阐述,让我更加全面地理解了现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
朱自清先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非常高超。
他通过对一些新诗的深入剖析,指出了它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这种对于诗歌的精辟分析和独到见解,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新诗,也让我对于诗歌鉴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了新诗在语言和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朱自清先生指出,新诗的语言更加接近口语化,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这种创新不仅使得新诗更加具有时代感,也使得诗歌更加具有生命力和表现力。
这种对于新诗的创新和探索的肯定,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信念和追求。
《新诗杂话》是朱自清先生关于新诗创作和鉴赏的一部随笔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见解和精辟的阐述。
以下是书中的一些经典语句及其解读:1. “新诗的优点胡适之先生在《谈新诗》一文里说的明白。
他说,‘第一,新诗的手法从白话出来,有话即长,无话即短。
……第二,新诗的手段是自由变化。
……第三,新诗不讲平仄……’平仄是旧诗的束缚,废除平仄,正所以解脱这种束缚。
”(出自《新诗的进步》)这句话强调了新诗在形式上的自由和变化。
与旧诗相比,新诗不受平仄的限制,更加注重表达情感和思想,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这种自由和变化使得新诗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人们的内心世界,也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2. “写诗究竟不是穿茶花缎马褂。
”(出自《再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句话是对诗歌创作的形象比喻。
它指出诗歌不应该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和繁复,而应该注重表达情感和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诗词读写丛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艺术文化占据了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一大部分,诗词歌赋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词文化演绎至今,留下了无数灿烂的瑰宝,徘徊在这座雄伟华丽的殿堂之外,便让人心潮澎湃,若是能有幸走进亲中一窥究竟,实在是三生有幸!
关于诗词,在接触这门课之前我几乎是一窍不通,通过几个月的学习,我也只能说了解了其中九牛一毛而已,可以说距离这座圣殿的路途还很遥远,只能远远眺望,想象着其中的华美。
所以,我也只能说是浅谈张中行大师的这本巨著《诗词读写丛话》。
正如作者所说: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交换情意的工具。
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却也是很多人所忽视的。
最明显的例是日记,除李越缦、鲁迅等少数人之外,愿意把小本本摊开,请大家欣赏,某日与夫人或丈夫吵架,某日想吃对虾而无钱买,等等,是绝无仅有的。
大部分人还是回过来,笼而统之说表情达意。
书中写道:“语言是人类创造的最笨的工具。
”联系到中国便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意思。
我并不这么想,语言文字,究其本意,是要:抒幽情。
否则要之何用?
阅读诗词,第一就是感受其情意和诗境,将自己融入那个年代那个场景,仿佛就与诗人比肩而立。
好的诗词往往能一句将人带入其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情感幽
微,力量却未必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作诗与吟诗,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写的诗因人而异,诗体也就因此千差万别,比如:打油诗;应制诗;应酬诗;玩笑诗等等,百花齐放。
说到吟诗,更是各有千秋,一首诗怎么读,读出什么味道,取决于读者对这诗的理解与融情,写诗是一门学问,吟诗更是。
诗词,以“情”为骨髓,所以写要发乎情,读要止乎情;离开情,到其他场所游走,至少为了节约,最好还是不写,不读。
诗词有别,虽殊途同归,都是情感的流露,但两者在意境上还是差别很大。
诗的已经阔,词的意境窄。
诗,用来承载浓烈的情,深沉的感;词,则是需要用来吟唱,内容和意境都要简洁明了,情感偏向于清淡。
不得不提的还有一件事,就是古今音的区别。
诗词是依照中古音系统作的,为了保持音乐性,要依照中古音的系统读。
这是原则,或理想;真去读,就不能不顾事实的一面。
事实是我们不能完全照办。
理由很多,其中最有力的一项是,以普通话为标准,我们已经没有入声。
问题由音乐性来,相当复杂,甚至相当微妙。
有些字古时怎么读已经无从考证了,但大部分字的古音还保留在各地方言中,纠察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
分清古今音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能做到,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掌握。
文中提到过“偏爱”两字,顾名思义,就是指对特定的诗词格外喜欢,走到哪都想哼两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这种感
情,对自己的创作会产生很大影响,乃至于会不自禁地仿写,但也说不上好坏,也就一笔带过了。
讲完了读,再讲讲韵,实际上我也是初出茅庐,所知甚少。
诗词要去唱出来,才有韵,这也是对于我们现在的一大难点。
困难之一,学什么要唱什么;困难之二,守旧不如从今;困难之三,理论与实际相去甚远;困难之四,字,形、音、义是一体,音从今,容易代入今词;困难之五,与诗相比,词限制更严。
说了这么多读的,唱得,到了笔头上还是一头雾水,这事我深有体会。
多读,只是在诗词的圈子里打转转,写不成。
我作诗填词也无非是附庸风雅,想叫人看看我也能写诗填词。
要动笔写,首先自己要有内涵,肚里要有墨水;其次要有情,“强说愁”不可取,即使写完了读上去也是生硬。
“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
头头非取舍,处处没张季。
朱紫谁为号?北山绝点埃。
神通并妙用,运水及般柴。
”这事用诗的形式说理,情在理在。
诗体无非是格律,平仄无非就是那么十几种循环往复,但其中变化却十分多,一三不论;第一句用邻韵;失粘;拗字拗体等等,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押韵和对偶。
关于补救之法,甚至是特许犯规的例子此处不再多讲,邻韵和失粘有必要重复一下。
近体诗押韵限制严格,即一首诗里,韵字要用属于一韵的,否则算出韵,不合格律。
可是第一句例外,可以仿古体诗,用邻韵的字,个人觉得,许用邻韵是解放,会使作者更加方便。
如“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
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五律押二冬韵,第一句韵字用了一东韵的“中”。
说到粘的格律,与“对”相比,拘束力像是宽松一些,唐朝早期,甚至盛唐,诗作还间或有失粘的。
如“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句仄起,第三句平起了。
押韵,对偶是路人皆知,但严格来讲,此中要求也是十分严格,没个几年功夫也是悟不出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首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看似简单,却十分有底蕴,气势雄浑,功底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