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 (4)税务登记证件的发放 已办理税务登记的扣缴义务人应
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 税务登记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 款登记。税务机关在其税务登记证件 上登记扣缴税款事项,不再发给扣缴 税款登记证件。
• 【例题·单选题】某中介服务公司从工商行政管理
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其办理设立税务登记的期限
•
『正确答案』AC
• 二、税收征收管理体制(掌握国税、地税、海关的征税范 围)
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我国的税收分别由税 务、海关等系统负责征收管理。
1.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税种 增值税;消费税(其中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由 海关负责代征);车辆购置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 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城市 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央与地方所 属企业、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缴纳的企 业所得税;地方银行、非银行金融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所得税、资源税(目前资源税暂不征 收);2002~2008年期间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缴纳的 企业所得税;对股票交易征收的印花税等。
销登记前,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按规定不需要在工商
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册登记的,应当自有关 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15日内,申报办理注销税务 登记。
提示:纳税人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当向税务机关 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和资料,结清应纳税款、多退(免)税
款、滞纳金和罚款,缴销发票、税务登记证件和其他税务 证件。
报验登记、注销登记等几种情形。
• 【例题·单选题】实行定期定额征税方式的
个体工商户需要停业的,应当在停业前向
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停业登记。纳税人的停 业期( )。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章节学习重点归纳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章节学习重点归纳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概述一、税收法律关系及征纳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一)税收法律关系重点是: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征纳双方(1)征税主体。
包括各级税务机关、海关等。
(2)纳税主体。
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提示】在税收法律关系中, 双方当事人虽然是行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但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二)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注选择题)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内容税务机关的权利和义务职权(6项)法规起草拟定权、税务管理权、税款征收权、税务检查、行政处罚权、其他(如估税权、代位权、撤销权等)。
【提示】税务检查职权, 包括查账权、场地检查权、询问权、责成提供资料权、存款账户核查权等。
义务宣传税法, 辅导纳税人依法纳税;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守秘密;进行回避的义务;受理减、免、退税及延期缴纳税款申请, 受理税务行政复议等义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与义务权利知情权、要求秘密权、享受减税免税和出口退税权、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陈述与申辩权、要求税务机关承担赔偿责任权等。
义务按期办理税务登记、按规定设置账簿、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按期缴纳或解缴税款、接受税务机关依法实行的检查等。
二、税款征收管理体制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税款征收机关包括各级税务机关及海关, 其各自征收范围的划分注意选择题(一)国家税务局系统主要负责下列税种的征收和管理:①增值税;②消费税;③车辆购置税;④中央企业所得税等。
(二)地方税务局系统主要负责下列税种的征收和管理:①营业税;②个人所得税;③第五章的小税种等。
(三)海关系统主要负责下列税收的征收和管理:①进出口关税;②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进口关税;③委托代征的进口环节消费税、增值税等。
第二节税务管理一、税务管理概述税务管理主要包括税务登记管理、账簿和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等方面的内容。
二、税务登记管理(一)概述:1.税务登记范围——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企业, 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 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都应当办理税务登记(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新版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考情分析本章在以往的考试中,涉及分数不多,2023年的分值仅为3分,并且以选择题、判断题为重要题型,有时在简答题或综合题中会涉及一些关于征收管理及处罚的小考点。
2023年教材体系变化后,本章地位提高,成为重点章节,2023年试题中分值高达21分,唯一的一道10分综合题出自本章。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本章重要内容涉及(5节):§1.税收征收管理概述§2.税务管理§3.税款征收§4.税务检查§5.违反税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2023年经济法基础第七章大纲(与2023年一致):(一)掌握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的有关规定(二)掌握税款征收方式、税款征收措施的有关规定(三)熟悉税务检查的规定、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四)熟悉违反税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五)了解我国税收管理体制本章重要考点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概述一、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注选择题)【例题1】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税务机关职权的有()。
(2023年)A.税务检查B.税务代理C.税务处罚D.税款征收[答疑编号21070101]【答案】ACD【解析】税务机关的职权涉及: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税务处罚。
【例题2】在税款征收过程中,纳税人依法享有一定权利。
下列各项中,属于纳税人权利的有()。
(2023年)A.规定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情况保密B.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C.规定税务机关退还多缴纳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D.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答疑编号21070102]【答案】ABCD第二节税务管理一、税务登记管理(一)概述:1.纳税人办理下列事项时,必须提供税务登记证件:①开立银行账户;②领购发票。
2.两个时间:(1)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者其他存款账户之日起15日内,将其所有账号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2)纳税人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应当在l5日内书面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并登报声明作废。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税务机关未按照规定 办理税收减免、退税、 抵扣等事项,造成纳 税人损失的,应当承 担赔偿责任。
税务机关未按照规 定进行税务检查, 造成纳税人损失的 ,应当处罚, 造成纳税人损失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税收征收管理的监督机制
税务机关内部监督:税务机关内部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税收征收管理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智能化: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税收风险识别和应对 专业化:加强税收征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提升 国际化: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应对跨国税收问题
税收征收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挑战:税收征管信息 化程度低,征管效率
低
应对策略:加强税收 征管信息化建设,提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税收征收 管理法律 制度的基 本原则
税收征收 管理法律 制度的主 要内容
税收征收 管理法律 制度的实 施程序
税收征收 管理法律 制度的法 律责任
税收征收 管理法律 制度的监 督机制
税收征收 管理法律 制度的改 革方向
税收征收管理的程序
申报纳税:纳 税人按照规定 期限和程序向 税务机关申报
税收征收管理的原则和目标
原则:依法征税、公平公正、效率优先、服务至上 目标: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税收征管成本、保障税收收入、维护纳税人权益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构成要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主体:国家税务机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等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客体:税收征收、管理、监督等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内容:税收征收、管理、监督的具体规定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程序:税收征收、管理、监督的程序规定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违反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规定
第六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例题·单选题】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 人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内或税务机 关依据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的, 税务机关可以视同申报,这种方式称为 ( )。
A.直接申报 B.间接申报 C.简易申报 D.简并征期
【答案】C
2.延期申报管理
纳税人因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期进行纳税 申报的,经县以上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 申报。但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税务机关提 出书面延期申请,经税务机关核准,在核准 的期限内办理。
关联方交易
责令提供纳税担保 逃税并转移财产;欠税出境;纳税纠纷复议
税收保全措施 强制执行措施
限制少交税款的纳税人在不提供担保的情形下 转移财产
强迫履行纳税义务,但是必须告诫在先(不是 保全在先),执行在后
【真题·多选题】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 规定,税务机关在税款征收中可以根据不同 情况采取相应的税款征收措施,下列各项中, 属于税款征收措施的有( )。(2010年)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009年9月5日
B.2009年9月10日
C.2009年9月15日
D.2009年9月30日
【答案】D
【例题·判断题】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 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 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之日起30日内, 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管理机关申报办理 注销税务登记。( )
【答案】×
对财会制度的管理要求两方面:所谓备案 制度即财会制度、办法应自领取税务登记证 件之日起15日内,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电 算化软件、程序说明及有关资料应在使用前 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财会制度、办法与 税收规定相抵触的,应按税收规定计缴税款。
账簿、会计凭证和报表,应当使用中文。
3.关于账簿、凭证的保管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04
税收征收管理信息化建设
金税工程概述
金税工程定义
金税工程是专门用于税收征收 管理的信息化工程,旨在提高 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加强税
收征管和监控。
金税工程发展历程
自1994年启动以来,金税工程经 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不断优化 和完善。
金税工程目标
金税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税务信 息化、规范化、透明化,加强税收 征管和监控,防止税收流失。
总结词
违法事实确凿、证据充分、处理得当、启示 深刻
详细描述
某公司采用少报收入、多报成本等手段偷税 ,被税务机关查处。税务机关依法对该公司 进行了罚款、补税等处理,彰显了税收征收 管理法律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此案例提 示人们,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
的制裁。
纳税人投诉某税务机关违法行政案
要点一
01 02
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税收征管体系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在过去几十年间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完 整的税收征管体系,包括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款 征收、税务检查等方面。
提高了税收征管效率
通过实施信息化、数字化等手段,优化了税收征管流程,提高了征管 效率,减少了征纳双方的成本。
03
加强了税收执法力度
03
税收征收管理程序
纳税人登记与申报
纳税人登记
纳税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税务登记,并按照规定的期限 和地点进行申报。登记的内容包括纳税人名称、地址、联系 方式、纳税人识别号等基本信息。
纳税申报
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和格式进行纳税申报,如实报送 纳税信息。申报的内容包括纳税人的应纳税款、税种、适用 税率等信息。
税收征收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税收征收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5年修正)-主席令第2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5年修正)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根据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税务管理第一节税务登记第二节帐簿、凭证管理第三节纳税申报第三章税款征收第四章税务检查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依法进行税收工作】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税收征收管理概述•税收征收管理流程•税收征收管理的主要制度•税收征收管理的法律责任•税收征收管理案例分析目录定义与特点税收征收管理的法律体系宪法税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依法征税公正执法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原则登记流程登记内容税务登记账簿设置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设置总账、明细账等账簿,并确保账簿真实、准确、完整。
凭证管理纳税人应当建立健全凭证管理制度,确保凭证与经济业务事项相符,并妥善保管相关凭证资料。
账簿凭证管理申报时间申报内容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征收方式税款征收方式包括查账征收、核定征收、代扣代缴、委托代征等。
征收流程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征收方式,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征收。
税务检查检查类型检查内容税务登记制度定义确保税收征管的顺利进行,防止逃税、漏税行为的发生。
目的登记内容申报内容包括应纳税种、税额计算、应纳税款等。
定义纳税申报是纳税人按照税收法律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的书面报告的行为。
目的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防止税收违法行为的产生。
纳税申报制度010203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帐凭证及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未按规定报送资料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向税务机关报送有关资料和申报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未按规定代扣代缴扣缴义务人违反税法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VS税务机关及工作人员违反税法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违反法定权限徇私舞弊案例一:某公司偷税案总结词详细描述总结词违法逃税,声誉受损要点一要点二详细描述某明星在个人所得税申报时,未如实申报其演艺收入,并利用各种手段规避缴纳税款,最终被税务机关依法查处,并被处以罚款、补缴税款、滞纳金等处罚,同时其声誉也受到了严重损害。
第三节 税收征管法
税务机关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 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 )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 的储蓄存款。税务机关查询所获得的 资料,不得用于税收以外的用途。
2、税务检查中的税收保全措施 和强制执行措施
税务机关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以前纳税期的纳税情况依法进行税务 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 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 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 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可以按照《税 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批准权限采取 税收保全措施或者强制执行措施。
税收保全措施
A.
B.
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 构暂停支付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 的存款; 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 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2001年6月23日某地方税务局接到群众电话举报 :某私营企业,已中途终止与某公司的《承包 协议》,银行帐号也已注销,准备于近日转移 他县。该局立即派员对该企业进行了调查,核 准了上述事实,于是检查人员对该企业当月已 实现的应纳税额5263.13元,作出责令其提前到 6月25日前缴纳的决定。 问:该地方税务局提前征收税款的行为是否合 法?为什么?
二、税款征收
税款依法征税
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 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
2、税款的代扣、代收
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 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
3、税款的缴纳和延期缴纳
10、代位权和撤销权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 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 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 该情形,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 可以依照《合同法》第73条、第74条的规定 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税务机关依照该规定 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的,不免除欠缴税款的 纳税人尚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和应承担的法律 责任。
初级经济法第七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一、税收法律关系概述税收法律关系,是指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税收征纳主体之间的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税收法律关系也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部分组成.1。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1)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分为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2)征税主体,即税务主管机关,包括各级税务机关、海关等.(3)纳税主体①纳税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②扣缴义务人;③纳税担保人.【提示】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虽然是行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但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多选题】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A。
征税对象 B。
纳税人 C。
海关 D。
税务机关【答案】BCD2.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3.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如房产税征纳关系中的房屋、所得税征纳关系中的所得等。
二、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1。
征税主体的职权(1)税收立法权;(2)税务管理权;包括对纳税人进行税务登记管理、账簿和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管理等.(3)税款征收权;①税款征收权是征税主体享有的最基本、最主要的职权。
②税款征收权包括依法计征权、核定税款权、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权、追征税款权等。
(4)税务检查权;税务检查权包括查账权、场地检查权、询问权、责成提供资料权、存款账户核查权等.(5)税务行政处罚权;(6)其他职权(如依法享有的审批权、委托代征权、阻止欠税纳税人离境的权利、估税权等).2。
征税主体的义务——征税机关和税务人员的职责(1)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2)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守秘密,为检举违反税法行为者保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税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4)秉公执法、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依法接受监督。
税收收入征收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确保税收收入稳定增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各级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
第三条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征税,公平公正;(二)强化管理,优化服务;(三)科学决策,提高效率;(四)廉洁自律,勤政为民。
二、税收征收管理职责第四条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中应履行以下职责:(一)宣传、贯彻税收法律法规,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二)依法征收税款,确保税收收入稳定增长;(三)加强税收风险管理,防范税收风险;(四)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提供优质服务;(五)加强税收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第五条纳税人在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中应履行以下义务:(一)依法纳税,按时足额缴纳税款;(二)如实提供纳税申报材料,配合税务机关开展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三)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检查,依法履行相关义务;(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维权。
三、税收征收管理程序第六条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税务登记: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取得税务登记证件;(二)纳税申报: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期限和方式,如实申报纳税;(三)税款征收:税务机关依法征收税款,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四)税收减免:纳税人符合税收减免条件的,税务机关依法予以减免;(五)税收检查:税务机关依法开展税收检查,查处税收违法行为;(六)税收争议解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发生争议的,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四、税收风险管理第七条税务机关应建立健全税收风险管理体系,加强税收风险管理。
(一)开展税收风险评估,识别税收风险点;(二)制定风险应对措施,降低税收风险;(三)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四)开展税收风险管理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风险防范意识。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健康发展的基础,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保障税收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各国不断完善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本文将探讨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概述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是指国家为了对纳税人进行征税活动进行监督和规范而制定的一系列法规和制度。
它主要包括税收法律、税收征管法规、税收征管制度等。
税收法律是税收征收管理的基础。
一般来说,税收法律主要包括税收的种类、税收的征收主体和对象、税收的计税依据、税收的征收方式和途径、税收的征收程序和征收机关等方面内容。
税收法律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实际情况和税收政策方向,确保税收制度与国家整体利益相适应。
税收征管法规是税收征收管理的具体实施规则。
它主要包括税收征收管理的原则、控制程序、管理要求、行政处罚等内容。
税收征管法规的制定是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的规范性,确保税收征收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税收征管制度是税收征收管理的操作规程。
它主要包括税务机构的组织管理制度、税收征收的程序和流程、税务人员的考核评价制度等内容。
税收征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为了规范税收征收管理的具体操作,提高税务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国内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在中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
首先,我国税收法律体系日趋健全,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等多部法律。
这些法律为各类纳税人的征税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其次,我国税收征管法规和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征收管理体系。
例如,税务机关制定了详细的经济活动分类标准,并对不同行业、不同纳税人制定了相应的征税政策和征收管理要求。
此外,税务机关还加强了税收征缴、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等方面的监管力度,提高了税收征收管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税收的概念和作用税收是国家向公民和法人征收的义务性经济利益,用于维护国家的正常运转、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
税收通过政府机构征收,用于满足公共支出,调节经济运行,实现社会公平。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基础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规范税收征收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
这一体系的基础是国家宪法,具体表现为税收法、征管法规、税收征收实施办法等文件。
税收法及其作用税收法是制定税收制度的基本法律,确定应税对象、税率、征收方式等重要事项,保障税收的合法性和效率。
税收法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宪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税法在法制架构体系内运行。
征管法规的内容和作用征管法规是具体规范税收征管工作的法律,主要包括税收征收管理、征纳关系、稽查检查、纳税申报等方面的规定。
征管法规通过具体规定税收征收的各项环节,规范税收征收管理行为,维护税收征收秩序。
税收征收实施办法的制定和执行税收征收实施办法是税收法规的具体执行细则,包括具体的税收征收管理程序、申报流程、缴纳方式等规定。
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规制定税收征收实施办法,对具体的税收征收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随着税收征收管理的不断发展,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实际征收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适时修改税收法规和制定新的征收管理办法,以适应税收征收管理的需要。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作用和意义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是维护税收征收秩序和权益的重要保障,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税收征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规范税收征收管理行为,维护税收征收秩序,减少税收征收管理的腐败和滥用行为;促进税收的合理征收,增强税收征收的效率和效益,为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保障。
总结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是国家维护税收征收秩序和权益的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只有建立健全、完善和执行严格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才能确保税收征收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更有效地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一、概念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对纳税人和纳税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的一系列规定、程序、制度和办法的总称。
它包括税收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税务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税收管理制度及其执行程序、征纳管理办法和税收征收制度等内容。
二、内容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税法法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基础是税法法规。
税法法规是规范税收征收的基本依据,包括税收法律、税收政策、税收政令、税收条例、税收规章等。
(二)税务管理机构:税务管理机构是实施税收征收管理的具体机构,负责征纳管理、纳税服务和税收执法等工作。
税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是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税收管理制度及其执行程序:税收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对税收征收进行管理的一套规范和程序,包括征纳登记、计税核定、征收征管、风险管控、信用监管等方面的制度和程序。
(四)征纳管理办法:征纳管理办法是指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包括纳税申报、纳税申报确认、纳税申报核定、纳税申报处理等工作流程和方法。
(五)税收征收制度:税收征收制度是指国家对税收征收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包括纳税人管理制度、税收执法制度、税收风险管理制度、税收信用管理制度等。
三、重要性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税收征收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制度依据。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是税收征收的基本保障,它规范了纳税人的纳税行为,保障了税收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是保障税收征收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的重要制度保障。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是保障税收征收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的重要保障,它规范了税务管理机构的行为,保障了税收的公平和公正。
(三)是保障税收征收的高效、便利和便民的重要手段。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是保障税收征收的高效、便利和便民的重要手段,它规范了税收管理的流程和程序,保障了税收的高效和便利性。
四、影响因素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影响到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2、注销登记的时间要求 (1)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 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 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 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 向原税务登记管理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向原税务登记管理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2)按规定不需要在工商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的,应当 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1 5日内 日内,向原税务登记管理机关 日内 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3)纳税人因住所、生产、经营场所变动而涉及改变主管 税务登记机关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变更 或注销登记前,或者住所、生产、经营场所变动前,向原税 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并在 日内 并在30日内 并在 日内向迁达地主 管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4)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当自 自 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15日内 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 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 日内 注销税务登记。
(五)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1、申请: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进行生产 经营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 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 管理证明。 管理证明 2、原则: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申请进行审核后,按 按 照一地(县 一证的原则,核发《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 照一地 县、市)一证 一证 理证明》。 3、时效:一般 日,最长不得超过 一般30日 最长不得超过180日。 一般 日 3、经营前:纳税人应当在到达经营地进行生产、经营前 向经营地税务机关申请报验登记, 向经营地税务机关申请报验登记,并按规定提交有关证件、 资料。(税务登记证副本、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 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外出经营货物报验单) 4、经营结束:外出经营活动结束,纳税人应当向经营地 税务机关填报《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并按规定结 填报《 填报 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 清税款、缴销未使用完的发票。 清税款、缴销未使用完的发票。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第一节税务管理税收管理,是指税收征收管理机关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制度,加强税收工作,协调征收关系而开展的一项有目的的活动。
税务管理是税收征收的前提,税务管理主要包括税务登记管理、发票管理和纳税申报等。
一、税务登记(一)税务登记的概念税务登记又称纳税登记,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法定制度,也是纳税人依法履行义务的法定手续。
(二)税务登记的范围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均应当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节》和《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税务登记。
除此以外的纳税人,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外,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此外,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律规的规定,负有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国家机关除外),应当办理扣缴税款登记。
【例题3-1·案例分析题】(p121)下岗职工王某开办了一商品经营部,按规定享受一定期限内的免税优惠,他认为既然免税就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
请分析王某的观点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
[解析]王某的观点不正确。
根据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凡是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均应当办理税务登记。
(三)税务登记的种类1.开业登记开业登记也称设立登记,是指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后办理的纳税登记。
(1)开业税务登记的对象根据有关规定,办理开业登记的纳税人分为以下两种:1)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2)其他纳税人(2)开业税务登记的时间和地点【例题3-2·案例分析题】(p122)王某在某市a县设立公司并在a县税务局登记,经过王某在该市各地区对该产品需求的调查,确定到b县销售产品,王某自2021年8月起到2021年3月在b县累计经营180天。
请问王某应如何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解析]王某应向b县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经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经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1. 引言经济法是指以经济活动为对象规范经济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征收作为经济法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是国家调节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经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内容。
2. 税收征收的法律基础税收征收的法律基础主要包括宪法、税法、行政法和财政法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2.1 宪法宪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法规,对税收征收具有法律约束力。
宪法规定了国家税制、税种、税收制度、税收征收程序等方面的基本原则。
2.2 税法税法是指专门规定税收制度、税种、税收征收程序等法律规范的法律文件,包括税法总则和各类专门税法。
税法是税收征收的法律依据,规定了纳税人的义务、税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等。
2.3 行政法和财政法行政法和财政法是税收征收的重要法律依据。
行政法规定了税务机关的组织、职权和程序等方面的规范;财政法则规定了税收收入的分配、使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规则。
3.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包括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税务机关的职责和权力、税收征收程序和纳税申报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3.1 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纳税人作为税收征收的主体,有义务按照法律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
纳税人同时也享有合法的权利,如申请税收减免、抵扣,提供证据和材料等。
3.2 税务机关的职责和权力税务机关是税收征收的主体,负责征收税款和管理税务工作。
税务机关的职责包括税收管理、纳税人登记、税款征收和税务稽查等方面。
税务机关有权查验、调查纳税人的财务状况和税务事项,对违法纳税行为进行处罚。
3.3 税收征收程序税收征收程序是指从纳税义务发生到税款实际缴纳的全过程。
税收征收程序包括税款计算、税款申报、税务检查、税款支付等环节。
税务机关在征收税款过程中需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操作,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3.4 纳税申报制度纳税申报制度是指纳税人根据法律规定,按时向税务机关申报自己的纳税情况和纳税义务,并缴纳相应的税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一、税务管理
(一)
税务登记
1、税务登记的概念
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法定制度也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手续。
2、税务登记范围
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增色应当办理税务登记;扣缴义务人应当在发生扣缴义务时,到税务机关申报登记,领取扣缴税款凭证。
3、税务登记种类
税务登记种类包括:开来登记;变更登记;停业、复业登记;注销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二)发票管理
1、发票的概念
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的局面证明。
它是确定经营收支行为发生的法定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也是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
2、发票的种类
(1)增值税专用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指专门用于结算销售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使用的一种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只限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得领购使用。
一般纳税人如有法定情形的,不得领购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2)普通发票。
普通发票主要由营业税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使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不能开具专用发票的情况下也可使用普通发票。
普通发票由行业发票和专用发票组成。
行业发票适用于某个行业的经营业务,如商业零售统一发票、商业批发统一发票、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统一发票等;专用发票仅适用于某一经营项目,如广告费用结算发票、商品房销售发票等。
(3)专业发票。
专业发票是指国有金融、保险企业的存贷、汇兑、转账凭证、保险凭证;国有邮政、电信企业的邮票、邮单、话务、电报收据;国有铁路、国有航空企业和交通部门、国有公路、水上运输企业的客票、货票等。
专业发票不套印发票监制章。
3、发票的开具要求
(1)单位和个人应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才能开具发票,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得开具发票。
(2)开具发标时应按号码顺序填开,填写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全部联次一次性复写或打印,内容完全一致,并在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单位财务印章或者发票专用章。
(3)填写发票应当使用中文。
民族自治地区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外商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4)使用电子计算机开具发必须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并使用税务机关统一监制的机打发票。
开具后的存根联应当按照顺序号装订成岫,以备税务机关检查
(5)开具发票时限、地点应符合规定。
(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发票;未经税务机关批准,不得拆本使用发票;不得自行扩大专业发票使用范围。
(三)纳税申报
1、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申报期限内就纳税事项向税务机关局面申报的一种法定手续。
2、纳税申报的方式
纳税人应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办理纳税申报手续。
纳税申报方式包括:
(1)直接申报,即上门申报。
纳税人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2)邮寄申报。
邮寄申报以寄出地的邮政局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
(3)数据电文申报。
即纳税人由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储存或传递的住处,如网上申报。
二、税款征收
(一)税款征收方式
(1)查账征收,是指由纳税人依据账簿记载,先自行计算缴纳,事后经税务机关查账核实,如有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则多退少补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2)查定征收,是指由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生产设备等情况在政党情况下的生产、销售情况,对其生产的应税产品查定产量和销售额,然后依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3)查验征收,是由税务机关对纳税申报人的应税产品进行查验后征税,并贴上完税证、查验证或盖验戳,并以征税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4)定期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核定纳税人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应纳税经营额及收益额,并以此为计税依据,确定其应纳税额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5)代扣代缴,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负有扣缴税款的法定义务人,在向纳税人支付款项时,从所支付的款项中直接扣收税款的方式。
(6)代收代缴,是指负有收缴税款的法定义务人,对纳税人应纳的税款进行代收代缴的方式。
即由与纳税人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和个人向纳税人收取款项时,依照税收的规定收取税款。
(7)委托代证,是指受托单位按照税务机关核发的代征证书的要求,以税务机关的名义向纳税人征收一些零散税款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8)其他方式,如邮寄申报纳税、自计自填自缴、自报核缴方式等。
(二)核定应纳税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置的;
(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未申报的;
(6)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7)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经营的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