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基本理论
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点总结
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点总结高考化学作为考试科目中的一部分,涵盖了许多知识点和概念。
其中,有一些知识点容易令考生感到困惑或易错。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知识点中容易造成误解或易错的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解析,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在高考化学中,化学反应以及与之相关的化学平衡概念是考生经常会遇到的知识点。
在这个方面,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和表达法很容易造成考生的错误理解。
首先,考生容易混淆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一些考题中会涉及到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比例关系,在解题时,应准确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区分主要物质与次要物质。
其次,对于化学平衡表达式的写法和理解也是一个易错点。
一些考生可能会错误地写出平衡表达式,没能正确列出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系数。
此外,对于平衡表达式的理解也需要注意,平衡位置和平衡常数的关系需要理清。
二、溶液与酸碱中的易错点在高考化学中,溶液和酸碱的相关知识点往往也是令考生感到困惑的重点。
其中,溶液浓度计算和酸碱性质的分辨是一些易错的内容。
在溶液浓度计算中,考生容易忘记或混淆浓度定义和计算公式。
一些考题会要求计算溶液的浓度,此时需要注意液体的体积和溶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准确使用相关公式。
而在酸碱性质的分辨中,考生可能会弄混酸性和碱性物质的特征指标。
例如,酸性物质会产生酸性溶液,而碱性物质会产生碱性溶液。
考生需要根据试剂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来分辨其酸碱性质。
三、元素与化合物的归类在元素与化合物的归类中,考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易错的知识点。
包括元素的性质和分类以及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合价等方面。
在元素的性质和分类中,考生容易混淆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以及卤素和气体元素。
需要理清各种元素的特征和区别,准确判断元素的类别。
而在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合价中,考生可能会错误地命名化合物或混淆化合价的概念。
一些考题会要求写出化合物的名称,此时需要正确运用元素的名称和化合状态。
此外,化合价的理解也需要注意,正确判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
高考化学解答题常见易错点解答题中常见的错误与改进方法
高考化学解答题常见易错点解答题中常见的错误与改进方法高考化学解答题在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很多学生在解答题时会犯下一些常见的错误,这不仅会降低他们的得分,也会影响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全面掌握。
本文将就高考化学解答题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一、错误一:失去问题的重点在解答题时,很多学生容易陷入延续性思维,忽略了问题的重点。
他们只顾填写大量的知识点,却没有针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答题。
这样做不仅会浪费时间,还无法获得高分。
改进方法一:仔细阅读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首先应该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用自己的话重新阐述问题,确保自己理解准确。
同时,在答题过程中注意关注问题的关键词,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回答。
错误二:答案不简明扼要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喜欢用冗长的语言表达,以此显示自己的知识广博。
然而,考官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清晰思维和准确回答,而不是冗长的废话。
改进方法二:简明扼要的表达为了改进这个错误,学生们需要在答题时注重简明扼要地表达。
他们应该用简短的语句阐述答案,突出关键信息,并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准确回答问题。
这样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提高回答的准确性。
错误三:无法提供明确的解释和推理有一些学生在解答题时,只给出结论,却没有提供明确的解释和推理。
这样的回答不能展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也容易被考官扣分。
改进方法三:提供明确的解释和推理为了避免这个错误,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时应该养成提供明确的解释和推理的习惯。
他们可以使用有关实验数据或化学理论知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解释其合理性。
这样不仅能提高回答的可信度,还能展示出自己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错误四:缺乏具体的实例有一些学生在解答题时只给出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却没有提供具体的实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回答往往缺乏说服力,难以获得高分。
改进方法四:提供具体的实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需要在答题时提供具体的实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高三化学学科的错题分析与纠错技巧
高三化学学科的错题分析与纠错技巧高三化学学科对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且复杂的学科。
在学习中,遇到错题是不可避免的。
正确的分析和纠错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成绩。
接下来,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三化学学科的错题分析与纠错技巧。
一、错题分析的重要性错题分析是指对做错的题目进行仔细的思考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并从中获取知识经验,以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正确的错题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因此,正确的错题分析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二、错题分析的方法1. 仔细审题:在分析错题之前,首先要仔细审题。
理解题目的要求和限制条件,明确解题思路和目标。
如果对题目理解不透彻,可能会导致错误答案。
2. 寻找错误原因:在分析错题时,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错误原因。
错误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知识点理解不透彻:学习中,可能存在一些知识点没有真正理解或掌握。
在分析时,要仔细查找自己的知识盲点,并及时补充。
b. 计算错误:在解答题目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
在分析时,要仔细检查计算过程,找出错误的环节。
c. 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候,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漏掉一些关键信息或步骤,导致错误答案的产生。
在分析时,要反思自己在解答过程中是否有思维跳跃或忽略重要信息的情况。
d. 解题思路错误:在解答题目时,可能会存在解题思路错误的情况。
在分析时,要找出自己解题思路错误的原因,并学会正确的解题思路。
3. 总结纠错经验:在分析错题之后,要总结经验教训,写下解题思路和关键步骤。
这样,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参考总结的经验,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三、纠错技巧1. 多做习题:通过多做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并逐渐提高解题能力。
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总结错误原因,并通过错题分析进行纠正。
2. 寻求帮助:在解答题目时,遇到困难或无法理解的地方,不要犹豫,要及时寻求帮助。
可以向老师请教、与同学讨论,或是查阅教辅资料等。
高中化学易错点攻略
高中化学易错点攻略化学是高中科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但由于其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们往往在学习中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易错点。
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中常见的易错点进行分析和解决策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表达方式,正确书写和平衡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然而,学生们经常在这一方面犯错。
要正确书写方程式,我们需要遵守以下原则:1. 原子守恒原则:在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要保持不变。
2. 电荷守恒原则:在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荷总数要保持平衡。
3. 物质的物态标记:在方程式中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态(固体、液体、气体或溶液),以便更好地理解反应过程。
对于平衡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解决易错问题:1. 根据原子守恒原则,首先检查方程式中的不平衡原子。
通过在化学式前面添加系数来保持原子守恒。
2. 优先平衡原子数目较多的物质,在平衡一个元素后再平衡其他元素。
3. 对于复杂的方程式,可以采用试探法进行平衡,逐渐调整系数直至平衡。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离子方程式常常出现在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中。
学生们容易犯错的地方在于离子的配平和离子类型的辨认。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需注意以下几点:1. 熟记常见离子的式子:包括氢离子(H+)、氢氧根离子(OH-)和常见金属离子,例如钠离子(Na+)和铜离子(Cu2+)等。
2. 前后电荷平衡:反应前后,正负电荷数目要平衡,通过添加离子或调整系数来达到平衡。
3. 化学式的正确配平:离子方程式中的化学式要根据离子的电荷平衡来书写。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们在判断和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时容易出错。
要正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 找出反应物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是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提供电子的物质。
2. 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原子的氧化态变化:氧化态的增加表示氧化剂的存在,氧化态的减少表示还原剂的存在。
高考化学错题分析技巧
高考化学错题分析技巧高考化学考试作为高考理科的一项重要科目,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然而,由于化学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很多学生在考试中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考试成绩,本文将探讨高考化学错题分析技巧。
一、认真阅读题目和审题很多学生在化学考试中犯错的根源在于没有认真阅读题目,不能准确理解题意。
因此,首先要注意题目的要求。
要仔细阅读题目给出的信息和条件,确保对问题有全面的了解。
同时,还要注意解答时题目所给条件的使用和限制,避免在解答过程中遗漏或错误地使用条件。
二、注意计算单位和精度在化学考试中,很多题目是考察对实验数据的计算和处理。
为了正确计算和处理实验数据,关注以下两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注意单位换算,尤其是一定要将量值换算到相同的计量单位上,避免因为单位不一致而导致计算错误。
其次,要注意精度,包括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
在题目要求的限制下,保留适当的有效数字,避免过于精确或不够精确的结果。
三、扎实基础知识高考化学试卷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运用题。
这就要求学生要对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能够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学生在备考高考化学时,要注重理解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强化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四、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在高考化学试卷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复杂的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因此,要尽量多做一些综合性的习题,并总结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培养解题思维的能力,加强对题目的分析和抽象能力,提高解题的技巧和准确性。
五、记忆周期性表和常见元素周期性特点在高考化学中,周期表的应用广泛,并且有很多题目可以通过对周期性的理解和应用来解答。
因此,要熟记周期性表上的元素周期规律,了解各种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特点。
同时,要掌握各种元素的电子构型规律,对元素周期性的内涵和应用进行深入理解。
六、注意实验化学题目的解答在高考化学中常常出现的实验题,需要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实验步骤。
高考化学填空题常见易错点易错填空题的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高考化学填空题常见易错点易错填空题的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高考化学填空题在考试中占据很大比重,但由于其题目结构特殊,易出错的地方也较多。
本文将介绍高考化学填空题常见的易错点以及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帮助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更加准确无误。
一、易错点1. 对概念的理解不准确填空题通常考察对某个化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但由于学习和记忆的不牢固,考生容易将某些类似概念混淆,导致在填空时出现错误。
例如,化学中常用的单位“摩尔”经常与“质量”、“体积”混淆,考生需要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忽略题目条件或给定信息填空题的题干或给定信息往往包含了解题的关键线索。
但有些考生在做题时,由于粗心或草率,往往忽略了这些关键信息,从而导致填空答案的错误。
因此,在解答题目之前,考生务必仔细阅读题干和给定信息,确保将它们充分考虑在内。
3. 不注意单位换算在填空题中,很多题目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需注意所给的条件与所求的结果之间的单位是否一致,并进行相应的换算。
如果不注意单位转换,可能会导致填空答案的错误。
二、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1. 研究题目的要求和条件在解答高考化学填空题时,首先要仔细研读题目的要求和给定的条件。
这些信息能帮助你理解题目意图,找到解题的方法。
建议考生在解答题目之前,花一些时间审题,确保对题目要求和条件的理解是准确无误的。
2. 针对题目类型采用相应解题策略不同类型的填空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例如,若题目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平衡,通常要使用物质的物质守恒和电荷守恒两个原理;若题目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通常要使用速率方程或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
因此,考生需要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灵活运用相应的解题策略。
3. 重视分析和计算步骤解答填空题时,考生需要清晰地思考解题思路,并合理安排计算步骤。
在解题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所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确保运用正确。
此外,在进行计算时,应对结果进行适当的四舍五入,以避免因数据处理不当而造成答案的错误。
高考化学错题分析总结错误原因避免再犯
高考化学错题分析总结错误原因避免再犯高考是每个学生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而化学作为其中的一门科目常常让许多学生感到头疼。
在备考和考试过程中,错题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我们需要对错题进行分析,总结错误原因,并在今后的复习中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
下面对化学错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避免犯错的建议。
1. 在理解基础概念上犯错的原因在化学学习中,掌握基础概念是理解和解答问题的基础。
不正确或不充分理解基础概念会导致对问题的解答出现错误。
比如对于酸碱中的pH值的计算,一些学生容易混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pH值的表示方法,从而导致计算过程出现错误。
解决方法: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着重理解和掌握基础概念,例如,对于酸碱溶液中pH值的计算,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通过不断的巩固和复习,加深对基础概念的理解。
2. 在应用公式和计算中犯错的原因化学问题往往需要用到一些公式和计算方法,而在应用公式和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
比如在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中,一些学生容易将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搞混淆,从而导致计算结果出现错误。
解决方法: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掌握常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并在解题过程中多加注意细节,理清计算思路。
在复习阶段,可以多做一些涉及公式和计算的练习题,将公式和计算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以加深对其应用的熟悉程度。
3. 在题目理解和分析上犯错的原因化学题目通常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和分析题目,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有些学生在题目理解和分析上存在困难,导致答题错误。
比如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问题中,学生容易对化学符号不理解或概念模糊,从而不能正确地理解题目。
解决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同时注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对于复杂的题目,可以逐步分析,将问题拆解成更小的部分进行思考。
在复习和备考的过程中,可以多做一些涉及题目理解和分析的练习题,提高对题目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4. 在记忆和记述上犯错的原因化学是一门需要记忆的科目,学生需要记忆大量的反应式、离子式和实验操作等。
高考化学常见难题解析与解题思路
高考化学常见难题解析与解题思路化学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常常给考生带来不小的压力。
其中,一些常见的难题更是令考生头痛。
本文将解析高考化学中的常见难题,并提供解题思路,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酸碱中和的计算题在酸碱中和的计算题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求解滴定反应中的浓度或容量。
解题时需要掌握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酸碱滴定时的反应计量关系。
通常,题目会给出滴定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或体积,然后要求求出另一物质的浓度或体积。
解题思路:1. 确定所给数据和所求量,注意单位和换算关系。
2. 根据所给数据和题目要求,建立反应物质的计量关系式。
3. 利用摩尔关系或质量守恒等理论进行计算,求解所需的浓度或体积。
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题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也是高考化学常见难题的来源之一。
解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化学性质,以及有关元素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1. 理解题目中所涉及的概念和现象,明确所求的具体信息。
2. 利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找到所涉及元素的位置,了解其周期性规律和特性。
3. 根据所给信息和周期性规律,推断或计算出所需的答案。
三、化学方程式的平衡问题平衡问题是高考化学中比较常见的难题之一。
解题时需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理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解题思路:1. 分析题目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2. 根据平衡原理,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
3. 利用所给数据或计算出的数据,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平衡常数或所需量。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题目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化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题的主要来源之一。
解题时需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计算方法等知识。
解题思路:1. 确定题目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2. 根据题目所给或所求的物质,判断其氧化态的变化和电子转移情况。
3.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相关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五、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相关题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问题在高考化学中常常出现,考察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规则的掌握程度。
高考化学选择题常见易错点避免常见错误的方法与技巧
高考化学选择题常见易错点避免常见错误的方法与技巧高考化学选择题作为高考中的一大考点,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然而,由于化学知识点繁杂,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易错点。
本文将针对这些易错点,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避免犯错,提高答题准确性。
一、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化学方程式是化学选择题中经常出现的题型。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往往需要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进行计算分析。
然而,有时候考生并不熟悉正确的方程式写法,导致答案错误。
为了避免这个常见错误,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复习和记忆:1. 理解离子方程式:学会识别物质的离子状态,例如具有正离子的镁离子(Mg2+),负离子的氯离子(Cl-)。
2. 确定化学反应类型: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反应,需要掌握相应的反应规律和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3. 学会平衡化学方程式:在写化学方程式时,要保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数量平衡,不出现物质的损失或增加。
通常需要调整方程式中的系数来平衡方程式。
二、阅读题干与选项的技巧在高考化学选择题中,题目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各异。
有时候,考生可能会在阅读题干和选项时出现理解不清、漏看关键信息等问题,导致答案错误。
为了避免这些常见错误,考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仔细阅读题干: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汇和条件,例如“在酸性溶液中”、“通过电解质溶液”等。
这样可以明确所给出的实验条件和反应类型,然后进行合理推断。
2. 分析选项:当阅读题干不清晰或存在歧义时,可以通过分析选项来推断正确答案。
通常来说,选项中往往包含了题目中给出的重要信息。
三、注意常见数据的记忆与应用化学选择题中经常涉及到常见的物质性质、元素周期表、摩尔质量等数据。
如果考生没有熟记这些数据或没有正确应用,就容易出现错误。
为了避免这个常见错误,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复习和记忆:1. 熟记常见的物质性质:例如,溴在常温下呈现液体状态,铜是一种良导电体等。
高考化学易错考点剖析与解题方法
高考化学易错考点剖析与解题方法高考化学作为理科必考科目之一,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是一个难点。
尤其是其中的易错考点,更是让考生头疼。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的易错考点进行剖析,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提高化学成绩。
一、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在高考化学中,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考点,也是考生易错的地方之一。
为了准确地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考生首先要熟悉常见的离子的式量、价数和离子方程式的平衡。
钙离子(Ca2+)、铝离子(Al3+)、铜离子(Cu2+)、氢离子(H+)、氧离子(O2-)、氯离子(Cl-)等常见的离子式量和价数需要考生掌握正确。
另外,平衡离子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意阳离子和阴离子的配对形成化合物。
解题方法:(1)正确识别各个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离子,注意伴随反应的生成或消失。
(2)根据离子的价数相互配对,写出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平衡离子反应方程式时,注意配平每个离子和化合物的个数,并保持电荷平衡。
二、电解质的性质和电离度电解质的性质和电离度是高考化学中的另一个重点考点。
考生需要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以及电离度的计算方法。
电解质是能够在溶液中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而非电解质则是不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
在考试中,考生经常需要判断给定物质的性质,尤其是在酸碱中的表现。
解题方法:(1)对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考生可以根据物质的分子式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含有阳离子或阴离子的物质很可能是电解质,而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物质则很可能是非电解质。
(2)电离度的计算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进行推导,公式为:电离度=溶液中浓度/理论溶液浓度。
考生可以根据题目中给定的数据和求解的目标灵活应用公式。
三、化学反应速率与表观活化能化学反应速率与表观活化能也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表观活化能的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化学反应在单位时间内物质消耗或生成的量。
表观活化能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化学反应发生的速率。
高考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高考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一、守恒法利用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为基础,就是巧妙地选择化学式中某两数(如化合价数、正负电荷总数)始终保持相等,或几个连续的化学方程式前后某微粒(如原子、电子、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作为解题的依据,这样不用计算中间产物的数量,从而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一)原子个数守恒【例题1】某无水混合物由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组成,测知该混合物中的硫的质量分数为a,求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化学式FeSO4、Fe2(SO4)3可看出,在这两种物质中S、O原子个数比为1:4,即无论这两种物质以何种比例混合,S、O的原子个数比始终为1:4。
设含O的质量分数x,则32/64=a/x,x=2a。
所以ω(Fe)=1-3a【例题2】用1L1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求所得的溶液中CO23-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分析】依题意,反应产物为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根据Na原子和C原子数守恒来解答。
设溶液中Na2CO3为xmol,为NaHCO3ymol,则有方程式①2x+y=1mol/L×1L②x+y=0.8mol,解得x=0.2,y=0.6,所以[CO32-]:[HCO3-]=1:3(二)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和物、溶液等,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
【例题3】在Na2SO4和K2SO4的混和溶液中,如果[Na+]=0.2摩/升,[SO42-]=x摩/升,[K+]=y摩/升,则x和y的关系是(A)x=0.5y(B)x=0.1+0.5y(C)y=2(x-0.1)(D)y=2x-0.1【分析】可假设溶液体积为1升,那么Na+物质的量为0.2摩,SO42-物质的量为x摩,K+物质的量为y摩,根据电荷守恒可得[Na+]+[K+]=2[SO42-],所以答案为BC【例题4】用1L1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求所得的溶液中CO23-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分析】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Na+]+[H+]=[HCO3-]+2[CO32-]+[OH-],因为[H+]和[OH-]均相对较少,可忽略不计。
高三化学高考答题易错点小结
高三化学高考答题易错点小结高三化学高考易错点小结化学作为一门具有理论性和实验性的科学学科,对于高考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科目。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化学,下面将针对高三化学高考容易出错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化学方程式和配平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化学方程式和配平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在解答题目时,同学们应该掌握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 方程式的写法:要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首先要了解化学式和元素符号的表达方式,掌握化学反应类型的特点,理解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相关信息。
同时要注意电离方程式、中文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2. 平衡方程式的配平:根据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要使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配平方程式的基本方法包括改变系数、添加自由氧和还原数、氧化还原法等,同时要注意不改变物质的种类和性质。
二、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考化学试题经常涉及的内容。
在解答相关问题时,同学们应该掌握以下几个重点:1.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计算:物质的量以摩尔(mol)为单位,摩尔质量以克/摩尔或g/mol为单位。
可以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摩尔质量的定义进行计算,要注意单位换算和小数四舍五入。
2. 化学计量问题:化学计量问题是指通过给定的反应方程、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等信息,计算其他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问题。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同学们要先根据方程式的系数确定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然后进行计算。
同时要注意化学式的写法和配平方程式的方法。
三、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也是高考化学试题经常考核的内容。
在解答相关问题时,同学们应该掌握以下几个重点:1. 元素周期表:要正确地使用元素周期表,需要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掌握元素周期规律和性质的变化规律。
同时要了解两个周期和两个主族中的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规律。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析
【化学】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基本概念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基本概念【例1】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H4与CO2 的混合物22.4L,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B.在标准状况下,NA 个H2O 分子所占体积为22.4LC.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AD.常温常压下,28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10 NA【错误分析】本题易错选D项。
主要原因是部分同学考虑了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时,只注意到最外层电子数为5而忽略了内层电子数为2,从而得出错误结论。
【解题指导】解阿伏伽德罗常数为背景的选择题应注意的问题1.物质的状态水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态;SO3 在标准状况下是固态,常温常压下是液态;在标准状况下,含碳原子数大于四而小于16的烃是液态。
2.某些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例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臭氧为三原子分子,白磷为四原子分子。
3.一些物质结构中化学键的数目。
例如SiO2、Si、CH4、P4等。
4.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
例如D2O、T2O、18O2、D2等。
5.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求算电子转移数目。
如Na2O2和水,Cl2和NaOH溶液反应等。
6.用到22.4L.mol-1时,必须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7.某些离子或原子团是否水解,引起离子数目变化等。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C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都约为22.4L。
因为决定它们体积大小的因素是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而不是分子本身体积的大小。
因此对于混合气体,此结论也一定成立(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能自发反应,而导致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除外如:NO和O2 )。
所以在标准状况下1mol混合气体所占体积也是22.4L。
反过来在标准状况下每22.4L气体所含分子数就一定是NA 。
A项正确。
在标准状况下H2O 并不是气态。
而对于液体或固体物质来说,决定它们体积的因素是粒子本身的大小。
高考化学基本理论误区与技巧
高考化学基本理论误区与技巧化学题基本理论在高考考查中占有重要地位,属高考试卷中稳定、成熟的题型。
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考化学基本理论误区1关于元素周期律(表)的6大误区常见误区出错原因误认为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的元素只有第ⅣA族的元素忽视了第ⅠA族的H的最高正价为+1,最低负价为-1误认为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等于其族序数忽视了氧元素无最高正价,氟元素无正价误认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忽视了关键词“最高价”误认为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忽视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失电子难,得电子也难误认为同周期相邻两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都等于1忽视了长周期也有相差11或25的情况误认为得(失)电子数的数目越多,元素的非金属性(金属性)越强忽视了元素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与元素的非金属性、金属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现场检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双原子分子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2)非金属元素原子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3)三氯化硼分子中,B原子最外层满足了8电子结构(×)(4)第ⅠA族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同周期的第ⅡA族的强(√)(5)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F>O>N,所以在一定条件下,氟气能置换水中的氧,氧气也能置换出氨中的氮(√)(6)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7)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8)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非金属元素最多有23种(√)2热化学中的5个易错点致误原因特别提醒忽视反应热的意义ΔH表示反应进行到底时的能量变化。
对于可逆反应,改变条件、平衡可能发生移动,但ΔH不变忽视反应热和平衡常数的计算的不同A(g)+1/2B(g)=C(g)ΔH1,平衡常数为K1;C(g)+1/2B(g)=D(g)ΔH2,平衡常数为K2。
新最高考高中化学必考易错知识点详解总结
新最高考高中化学必考易错知识点详解总结高考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考查的内容十分丰富多样。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特别是必考易错的知识点。
下面是一些必考易错的高中化学知识点的详细解析和总结。
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知识的基础,也是高考化学的重点和难点。
要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和周期表的排列规律。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周期表中的分类、周期和族。
易错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以及周期和族的划分。
有些学生容易混淆元素的周期和族,造成答题的错误。
2.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高考化学中的关键和难点。
需要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和反应。
重点是认识和掌握醇、醚、酚、醛、酮、酸、酯、脂肪酸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易错点: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和逻辑。
有机反应涉及到的类型很多,有些学生往往弄混或记忆不牢固,导致答题错误。
3.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常见考点。
需要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特点和计算方法。
重点是理解酸碱滴定和中和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易错点: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
酸碱滴定的结果往往依赖于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所以要注意选择正确的指示剂,否则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4.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高考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考点。
需要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重点是理解活化能的概念和它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易错点: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温度、催化剂的关系。
有些学生容易混淆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温度、催化剂之间的关系,造成答题的错误。
5.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难点。
需要掌握化学平衡的条件、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重点是理解平衡常数和平衡移动原理。
易错点:化学平衡与浓度、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
有些学生容易忽视浓度、温度、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造成答题的错误。
总结起来,高中化学的必考易错知识点主要包括元素周期表、有机化学、酸碱中和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高考化学常见易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高考化学常见易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在高考化学中,学生常常面临一些易错题,这些题目可能是因为对知识点理解不深入、解题方法不熟悉或者粗心导致的。
下面将对常见的易错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法,帮助同学们在高考化学中避免犯错。
一、选择题易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选择题在高考化学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下面将针对一些易错题类型进行分析与解决方法。
1.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选择题这类题目要求对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种类、个数和状态进行分析。
易错点主要集中在没有正确理解方程式的含义或者未能正确识别物质氧化状态。
解决办法是多做题,提高对物质种类和氧化状态的辨识能力。
2.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选择题这类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
易错点主要出在没有理解影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作用机理。
解决办法是通过理论学习,掌握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练习。
3. 有关离子反应的选择题离子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常常出现在高考试卷中。
易错点包括没有正确识别离子的物质、离子状态和离子反应方程。
解决办法是积累并记忆常见的离子及其反应规律,通过学习和实践熟悉离子反应。
二、计算题易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化学中的计算题涉及到数学运算和化学知识的结合,容易出现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错误。
下面将列举一些易错题类型并给出解决方法。
1. 摩尔和质量之间的计算题这类题目要求将摩尔和质量进行相互转换,易错点在于没有正确计算原子量或者分子量。
解决办法是记忆常见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并通过实践运用掌握计算方法与技巧。
2. 溶液配制和稀释计算题这类题目要求根据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溶质的质量或稀释倍数。
易错点在于没有正确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计算稀释倍数。
解决办法是理解溶液配制和稀释的原理,并通过实例训练加深理解。
三、理论题易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理论题通常要求对化学原理、概念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或说明。
下面将提供一些易错题类型并给出解决方法。
1.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介绍题这类题目要求对离子键和共价键进行比较和说明。
高考化学考试常见错题总结
高考化学考试常见错题总结高考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在考试难度上高,而且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考察。
在备考过程中,有许多考生难以掌握一些较为困难的知识点,导致错题率较高,影响考试成绩。
本文将就高考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错题进行总结,分析错题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酸碱平衡在高考化学中,酸碱平衡作为一种相对来说较为难理解的知识点,考生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错题。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弱酸、弱碱解析的题目。
弱酸弱碱的离子在水溶液中不完全分离,导致 pH 值的计算和溶液中根据化学反应的变化规律推测解析度等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和化学原理。
解决方法:(1)理解酸碱度的定义及指标(pH 值),学好计算方法;(2)学会根据化学反应推测溶液中的物质变化;(3)加强对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和理解。
二、有机化学高考化学中的有机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知识领域,不仅在基础知识上要求高,而且需要考生掌握深入的应用实践能力。
在考试中,有机化学中的反应机理、官能团的识别等方面较为容易出现错题。
解决方法:(1)加强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学习和理解,特别是涉及到机器制造和合成、酯化、酰化等方面的知识点;(2)较为适合通过化学实验加深理解,比如进行酸碱中和反应、酯化反应等化学实验;(3)加强对官能团的识别和分析能力,进行大量的例题和识别练习。
三、化学基础知识高考化学的基础知识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包括化学反应原理、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性质等方面。
在考试过程中,常常会有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而导致的错题。
解决方法:(1)建立良好的化学基础知识框架,了解相关原理和定义;(2)加强对化学反应和化学实践的学习,特别是通过案例和例题的练习提高学习效果;(3)练习化学实践知识点和基本样例,较为适合通过模拟考试提高。
四、综合应用性考察高考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考试内容包括基本理论与实践知识,在各方面都考察了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化学试题解析常见易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高考化学试题解析常见易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在高考化学试题中,总会涉及一些常见易错题,这些题目往往令考生们感到头痛。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化学,并提供解决这些易错题的方法,本文将对几种常见易错题进行解析和解决方法的探讨。
1.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问题常见易错题一: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问题上,考生们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
例如,在完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时,考生可能容易在不同物质的系数上发生错误。
解决方法:首先,要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规则,确保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是相同的。
其次,可以采用试探法来平衡方程式。
试探法主要是通过尝试不同的系数,使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相等,并通过调整系数来平衡方程式。
常见易错题二: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在化学方程式中,很多同学容易将反应物和产物的排列顺序弄混。
解决方法:为避免混淆,建议同学们在写化学方程式时,先将反应物写在箭头的左边,再将产物写在箭头的右边。
这样可以减少混淆的发生。
2. 有关化学计算的问题常见易错题三:溶液浓度的计算在溶液浓度的计算问题上,同学们常常容易出错。
特别是在计算溶液的摩尔浓度时,常常会遇到错误的设定和计算公式不正确的情况。
解决方法:首先,要清楚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即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体积。
其次,根据题目的要求,正确选择溶质的摩尔数和溶液体积进行计算。
最后,再将计算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单位换算。
常见易错题四:气体的化学计算在气体的化学计算中,同学们容易出现单位换算错误和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不准确的情况。
解决方法:对于单位换算错误,应该熟悉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注意在计算中使用正确的单位。
对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计算不准确,可以参考题目给定的条件和所使用的公式,确保计算正确无误。
3. 有关化学原理的问题常见易错题五: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在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方面,同学们常常会忽略摩尔比和速率与浓度之间的数学关系。
2024年高考化学易错的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易错的知识点总结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科目。
在高考中,化学常常是学生们拿高分的关键,但也是容易出现一些易错的知识点。
本文将总结2024年高考化学易错的知识点,供学生们重点复习和注意。
一、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平衡反应方程是化学的基础,也是高考中出现较多的知识点之一。
学生在平衡化学方程时,容易出现以下几个易错点:1. 忽略配平系数:学生在配平方程时,往往忽略了给配平系数。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确定配平系数。
2. 配平系数的使用:有些学生在配平化学方程时,会将配平系数用于原子或离子的个数。
实际上,配平系数表示的是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
因此,在配平方程时,要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确定配平系数。
3. 验算:确认化学方程式平衡后,应该通过验算来确保它们的确是平衡的。
验算的方法是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个数,保证它们在化学方程中的个数相等。
二、酸碱中的常见易错知识点酸碱是高考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但也是易错的一个部分。
以下是容易出错的几个酸碱知识点:1. 酸碱的定义:学生容易混淆酸和碱的定义。
酸是指能够释放H+离子的化合物,碱是能够释放OH-离子的化合物。
2. 酸碱反应的结果:学生往往不清楚酸碱反应的结果。
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例如,HCl和NaOH反应生成NaCl和H2O。
3. 酸碱中的氧化和还原反应:酸碱反应中,有些酸和碱也可以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答题时容易出错。
三、化学键化学键是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的性质非常重要。
以下是易错的化学键知识点:1. 键长和键能:学生容易混淆键长和键能的概念。
键长是指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键能是指在键的形成或断裂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2. 共价键与离子间键: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而形成的键,离子间键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而形成的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2)——基本理论【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范例16】有W n+、X m+、Y m-、Z n-四种离子(m>n),且W、X、Y、Z四种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均为奇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W n+、X m+、Y m-、Z n-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B.Y、Z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H m>H n ZC.W、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电解质D.W、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酸性依次增强【错误分析】错解1:因由题意易知四种原子位于同一周期,Y、Z为非金属,离子所带负电荷越多,非金属性越强,故B正确。
错解2:M层电子数均为奇数,可知四种原子应为IA 、IIA 、IIIA 、VA 、VIIA族元素,所以形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电解质,故C 正确。
【形成错因】一是贪图思维捷径,不能从元素周期表认真推导,二对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元素金属性强弱规律没有熟记。
【解题指导】 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均为奇数有的原子:Na 、Al、 P、 Cl,对应离子为Na+、Al3+、 P3-、 Cl-,又m>n,W为Na+ X为 Al3+ Y 为P3- Z为 Cl-故答案:D。
【范例17】下列各项内容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 固体的热稳定性:Na2CO3>CaCO3>NaHCO3②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 的浓度:(NH4)2SO4>(NH4)2CO3>NH4Cl③ 微粒半径:K+>S2->F④ 给出质子的能力:CH3COOH>C2H5OH>H2O⑤ 氢化物的沸点:H2Se>H2S>H2O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⑤【错误分析】错解A或D,③中K在第四周期,而S在第三周期,故③正确,⑤中原子量Se >S>O,形成结构相似的物质,其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
故⑤正确【形成错因】一忽略了原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中有一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二是忽略了水分子中存在氢键,其沸点反常。
【解题指导】①中碳酸氢纳加热易分解,碳酸钙高温分解,而碳酸钠性质稳定故正确;②碳酸铵在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会促进铵根离子水解,故正确;③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微粒半径:K+<S2-④酸性越弱给出质子能力越弱,水和乙醇给出质子能力相比可从它们与纳反应的剧烈程度去理解正确顺序应为: CH3COOH>H2O>C2H5OH⑤正确顺序为H2O >H2Se>H2S。
答案:C。
A.元素①⑧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B.元素⑦位于第二周期Ⅴ族C.元素④⑤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 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变式训练17】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B.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含氧酸钾盐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D.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原子结构,化学键】【范例18】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C<DB.四氧化三铁与B的反应是工业上大量生产铁的重要方法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大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D.B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可溶于氨水【错误分析】错选A或D,依据题中信息,A,C原子原子序数相差8,可知道A,C同主族,且原子半径:C>A,又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也是C原子半径一半,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A,所以B<C,故选A;错选D,由题中信息可看出B为Al,其氧化物为Al2O3,可溶于氨水,故选D。
【形成错因】出现错选A或D原因有二,一是不知道如何利用题目所给信息推导A,B,C,D 为何物质,二是原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不熟悉,元素周期律很生疏。
【解题指导】由题意可知A,C同主族,设A,C最外层电子数为x, B最外层电子数为y,可得方程式 2x+y=15 x=6解可得结合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2y y=3因此可知A:O B :Al C :S D :Cl,依据原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①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知:B>C>D,②同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知:C>A综上A错;B中工业上大量生产铁的重要方法是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B错;C中D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高氯酸的酸性大于C的最高价的水化物硫酸;D中B是Al2O3,为两性氧化物,故D错。
答案:C【范例19】.某物质有以下性质:①是电解质②溶解时有化学键的破坏③熔化时没有化学键的破坏,则该物质固态时属于()A.原子晶体 B.离子晶体 C.分子晶体 D.金属晶体【错误分析】错选B,一看要求1为电解质排除C,D,再看要求2排除A。
【形成错因】电解质的判断依据不明确,并不是分子晶体都是非电解质,如冰醋酸。
【解题指导】首先排除D项,离子晶体溶解和融化时都有化学键破坏,原子晶体融化时有化学键破坏。
答案:选C。
【变式训练18】(08广东卷)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
下列关于20278Pt的说法正确的是()A.20278Pt和19878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B.20278Pt和19878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C.20278Pt和19878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D.20278Pt和19878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变式训练19】(08全国Ⅰ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HF、HCl、HBr、Hl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范例20】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 +、CH 3COO -、H +、OH -四种离子。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该溶液由pH =3的CH 3COOH 与pH =1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B .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 溶液和CH 3COOH 溶液混合而成C .加入适量的NaOH ,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 3COO -)>c(Na +)>c(OH -)>c(H +) D .加入适量氨水,c(CH 3COO -)一定大于c(Na +)、c(NH 4+)之和【错误分析】错选B 或C 或D ,原因一等体积的NaOH 溶液和CH 3COOH 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恰好含有Na +、CH 3COO -、H +、OH -故选B ,原因二,溶液中由电荷守衡知:c(CH 3COO -)+ c(OH -) =c(Na+)+c(H +) ,加入适量的NaOH ,可使溶液显碱性所以B 正确;原因三加入适量的氨水溶液中有c(CH 3COO -)+c(OH -)=c(Na +)+c(NH 4+)+c(H +), 当溶液仍呈酸性即c(OH -)<c(H +),则c(CH 3COO -)>c(NH 4+)+c(Na +)所以D 正确。
【形成错因】审题不清,此题的关键应注意题中的“酸性”两个字,选B 就因为忽略了“酸性”两个字,分析不透,只注意c(OH -)>c(H +)而忽略了c(CH 3COO -)>c(Na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错误的。
【解题指导】选项B 溶液NaOH 与CH 3COOH 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呈碱性;选项C 中当加入NaOH 后溶液仍然呈酸性,则c(H +)>c(OH -),不成立,当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则c(Na +)>C(CH 3COO-),当碱过量时,必定c(Na +)>C(CH 3COO -),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溶液的离子关系都不能成立;选项D 中加入氨水,由电荷守恒得:c(CH 3COO -)+c(OH -)=c(Na +)+c(NH 4+)+c(H +),当溶液仍呈酸性即c(OH -)<c(H +),则c(CH 3COO -)>c(NH 4+)+c(Na +);当溶液呈中性时,c(H +)=c(OH-),则c(CH 3COO -)=c(NH 4+)+c(Na +);当溶液呈碱性时,c(H +)<c(OH -),则c(CH 3COO -)<c(NH 4+)+c(Na +),所以c(CH 3COO -)不一定大于c(Na +)、c(NH 4+)之和。
答案:A【范例21】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pH=2的HA 溶液与pH=12的MOH 溶液任意比混合: c (H +) + c (M +) == c (OH -) + c (A -)B .pH 相等的CH 3COONa 、NaOH 和Na 2CO 3三种溶液: c (NaOH)<c (CH 3COONa)<c (Na 2CO 3)C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 3COOH 和CH 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c (CH 3COO -) +2c (OH -) == 2c (H +) + c (CH 3COOH)D .·L -1的NaHA 溶液,其pH=4:c (HA -)>c (H +)>c (H 2A)>c (A 2-) 【错误分析】漏选C ;错选D【形成错因】不能熟练应用物料守衡,电荷守衡推导和变换,错选D 是忽视了pH=4的条件,pH=4说明电离程度>水解程度,所以对c (H 2A)和c (A 2-)大小判断不准.【解题指导】选项A中根据电荷守恒,此关系式正确;选项B中pH相等,溶液中的c(OH-)相等,根据酸性越弱,水解越强,所以溶液中c(Na2CO3)<c(CH3COONa);选项C中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OH-)+c(CH3COO-)……①,由于c(CH3COOH)=c(CH3COONa),且它们等体积混合,由原子守恒得:2c(Na+)=c(CH3COO-)+c(CH3COOH)……②,将①×2-②得:c(CH3COO-) +2c(OH-) == 2c(H+) + c(CH3COOH);选项D中NaHA溶液的pH=4,溶液呈酸性,即c(H+)>c(OH-),同时也可以判断HA-以电离为主,所以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c(HA-)>c(A2-)>c(H+)>c(H2A)。
答案:A、C。
【变式训练20】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L Na2CO3溶液:c(OH-)=c(HCO3-)+c(H+)+c(H2CO3)B LNH4Cl溶液:c(NH4+)=c(Cl-)C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c(CH3COO-)>c(H+)>c(OH-)D 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变式训练21】今有两种正盐的稀溶液,分别是a mol/LNaX溶液和b mol/LNaY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a=b,pH(NaX) >pH(NaY),则相同浓度时,酸性HX>HYB.若a=b,并测得c(X-)=c(Y-)+c(HY),则HX是强酸,HY是弱酸C.若a>b,测得c(X-)=c(Y-),则可推出溶液中c(HX)>c(HY),且相同浓度时,酸性HX<HYD.若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c(X-)+c(Y-)+c(HX)+c(HY)=L,则可推出a=b= mol/L 【范例22】在∙L-1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L-1 CH3COOH溶液,曲线如右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c(H+)=c(CH3COO-)+(OH-)B.在B点,a>25,且有c(Na+)=c(CH3COO-)=c(OH-)=c(H+)C.在C点:c(CH3COO-)>c(Na+)>c(H+)>c(OH-)D.在D点:c(CH3COO-)+c(CH3COOH)=c(Na+)【错误分析】错选B或D,选B因为NaOH溶液中加入CH3COOH溶液当物质量相当时恰好生成CH3COO Na,但此时溶液为中性,故只有醋酸过量即a>25,由于电荷守衡c(Na+) +c(H+)=c(CH3COO-);选D因为把D点看-)+c(OH-),又此时溶液为中性,因此c(OH-)=c(H+),c(Na+)=c(CH3COO作为溶液总体积为50ml,钠离子的量就等于溶液中醋酸存在的所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