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华裔翻译家林健民与施颖洲译诗观比较研究
许渊冲、曹顺发和林健民的唐诗英译比较——以《春晓》和《回乡偶书》为例
许渊冲、曹顺发和林健民的唐诗英译比较——以《春晓》和《回乡偶书》为例戴桂珍【摘要】以《春晓》和《回乡偶书》为例,对许渊冲、曹顺发和林健民的唐诗英译进行比较.认为他们的英译文都竭力保持形美,使英译文在意境以及思想达到语言与文化的统一.许译更为注重体现原诗的音乐性,传达原诗的语言艺术,所以更为注重押韵,但有时为了原诗押韵的要求,显得不太忠实于原文;曹译注意保持口语性及通俗性,较好地体现了唐诗简洁易懂,连儿童也觉得易学易记的特点;林译注重整齐关,选词精准,竭力忠实于原文,对每词每句都斟酌推敲.【期刊名称】《黎明职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58-61)【关键词】唐诗;英译;《春晓》;《回乡偶书》【作者】戴桂珍【作者单位】黎明职业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福建泉州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迄今为止,许多翻译家总结自身的翻译工作经验,出版了大量的翻译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些翻译理论、原则和技巧,如许渊冲的“意美、音美、形美”等。
许渊冲是诗歌翻译中既受瞩目又颇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他被称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英、法韵文的惟一专家。
他的译诗曾被评为“历代诗、词、曲译成英文,且能押韵自然,功力过人,实为有史以来第一。
”[1]在诗歌翻译方面,他用“三美、三化、三之”概述了自己的观点[2]。
曹顺发用“形美”对国内翻译大师许渊冲所译的152首家喻户晓的古典诗歌的前146首依次做了“小析”并进行“重译”比较,希望能让更多人喜欢中国的古典诗歌,并参与其翻译和讨论,同时也期盼外国友人能通过译文了解中国这个诗的国度[3]。
“菲华文坛的拓荒牛”林健民为弘扬中华文化,繁荣菲华文学,培养菲华文艺新人,促进菲中文化交流而呕心沥血,成就斐然[4]。
林健民将唐诗译成英文在报刊上发表,使唐诗的传播和影响更为广泛,他在翻译中国古诗上主张整齐美,在当时为文学翻译开拓了新的境界。
本文将以《春晓》和《回乡偶书》为例对许渊冲、曹顺发和林健民的唐诗英译进行比较。
意象视角下的林健民《江雪》英译版本评析
第35卷第6期 Y〇l.35 No. 6许昌学院学报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2016年第6期No. 6, 2016意象视角下的林健民《江雪》英译版本评析郑锦怀(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福建泉州362000)摘要:林健民在古诗翻译中提倡“整齐美”,他所翻译的《江雪》在国内翻译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也评价不一。
从诗歌意象的视角分析林健民所译的《江雪》可以发现,林健民由于受制于其所倡导的“整齐美”译诗观,过分追求译诗形式上的“整齐美”,以致在译诗的意象重构方面未能做到尽善尽美,但仍有值得肯定之处。
关键词:《江雪》;林健民;诗歌意象;翻译批评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9824(2016)06 -0072 -04一、引言林健民(Claro Ben L im,1912—2006),生于福建泉州晋江,八岁起接受了两年的私塾教育,后又人新华学校读了两年。
在兄长的督促下,他经常诵 读《千家诗》、《千字文》、《古文观止》等蒙学经典。
十一岁随父兄赴菲律宾后,他进人马尼拉的一所华 侨学校就读,后因生计困难,只得转人夜校,白天打 工,夜间读书。
当时,菲律宾深受美国影响,所以华 侨学校大多同时开设中英文课程。
十七岁时,他回 到泉州,在黎明高中求学两载,受到巴金、丽尼、梁 披云等名师的影响,最终走上了文学道路。
抗战开 始后的最初两年,他再次半工半读,白天在马尼拉 一家德国洋行工作,夜间则到贺西•黎刹大学进修 商科,攻读英语。
从其求学历程来看,尽管未能接 受持续的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他的中英双语基础打 得较为坚实,为其后来翻译中国古诗创造了良好 条件。
[1]7°_7120世纪80年代中期,林健民花了三年的时间 完成了《中国古诗英译—整齐美集》[▲撕似 Chinese Poems as Translated (in Parallelism Style) ,由马尼拉艺联出版社于1988年7月正式出版,为汉英对照本。
对比语言学
原文Sonnet 18 --- William Shakespeare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rest in his shade,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施颖洲译文:让我来把你与夏日比拟?你是更加可爱,更加温婉;狂风会摇撼五月的娇蕊,夏天租借的时日也太短;有时苍天明眸照耀太热,他的金容也常常被遮暗;美中之美也各有时消没,因意外或天道变化紊乱。
但你永恒的夏不会朦胧,也不失去你拥有的美丽;死神难夸你徘徊他影中,你在永恒诗中与时并滋:只要有人呼吸,有眼看明,此诗便将长存,予你永生。
中西比较诗学的历史与发展
张海明比较诗学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始见当代法国学者艾金伯勒1963年撰写的《比较不是理由》一文。
艾金伯勒认为:随着比较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入,将不可避免地导向比较诗学:“历史的探寻和批判的或美学的沉思,这两种方法以为它们是势不两立的对头,而事实上,它们必须互相补充;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比较文学便会不可违拗地被导向比较诗学”〔1〕。
这里说的比较诗学,原文为poetique comparee,亦即英文的comparative poetics。
在中国大陆,最早将比较诗学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正式提出的,大概是钱钟书。
1981年,张隆溪在《读书》第10期上发表了《钱钟书谈比较文学和“文学比较”》一文,介绍钱钟书对开展比较文学研究的若干意见。
文中写道:“钱钟书先生认为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即所谓比较诗学(comparative poetics)是一个重要而且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
如把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术语和西方的术语加以比较和互相阐发,是比较诗学的重要任务这一。
”其后1983年,张隆溪又撰写了题为《应该开展比较诗学的研究》的短文,就开展比较诗学研究的意义、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该文发表于1994年《中国比较文学》创刊号,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中国比较诗学研究趋于自觉的一个标志。
〔2〕不过,如果不拘泥于名目,比较诗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其历史在中国几乎和比较文学一样悠久。
最早从事中西诗学比较的,或许当推清末的王国维,这在他的《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考》中均有所表现。
陈寅恪曾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将王国维的治学方法概括为三条,其中第三条就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凡属于文艺批评及小说戏曲之作,如《红楼梦评论》及《宋元戏曲考》等是也”。
王国维受康德、叔本华和尼采哲学、美学思想影响较深,并有意识地以之与中国传统诗学、美学相比较,这是王国维诗学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虽然这种比较离现代意义上的比较诗学尚有距离,但应该说确有比较诗学的因子。
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参考书目
理论与实践方向参考书目1. 中文部分《口译技巧》<法>达尼卡.塞莱斯科伟奇著,孙慧双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12月第一版.《英汉翻译手册》钟述孔。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3月第一版。
《翻译理论与技巧论文集》。
本公司选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8月第一版。
《外国翻译理论评介文集》本公司选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8月第一版。
《意态山来画不成?―――文学翻译丛谈》翁显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12月第一版。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2月第一版。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翻译论集》罗新璋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5月第一版。
《新编奈达论翻译》谭载喜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10月第一版。
《翻译的艺术》许渊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10月第一版。
《七缀集》钱钟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文体与翻译》刘宓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3月第一版。
《文学翻译原理》张今。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
《等效翻译探索》金隄,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9年4月第一版,1998年7月第二版。
《翻译:思考与试笔》王佐良,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国翻译文学史稿》陈玉刚,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8月第一版。
《当代翻译理论》刘宓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8月第一版。
《西方翻译简史》谭载喜,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5月第一版。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陈福康,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第一版,2000年6月第二版。
《中国当代翻译百论》杜承南、文军主编。
当代著名翻译家林少华的翻译观
卡》获 2003 年上海优秀图书奖二等奖 。现为中国 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日本文学与翻译方向 研究生导师 ,青岛市作协副主席 。
二 、关于林少华的翻译观
南京大学许钧教授一直持有翻译文学属于文 学范畴的观点 ,林少华也倾向于认为 ,文学翻译是 文学 ,大部分文学都是艺术 ,艺术都需要创造性 , 因此文学翻译也需要创造性 。但文学翻译毕竟是 翻译 ,不是原创 ,因此准确说来 ,文学翻译属于再 创造的艺术 。如果用“信 、达 、雅”的传统译论标准 来衡量 “ , 信”侧重于内容 “ , 达”侧重于行文 “ , 雅” 则侧重于艺术 ,需要审美判断 ,需要翻译家具有艺 术悟性 ,文学悟性 。
翻译犹如和尚担水上山 ,作为译者 ,首先应是 担水的和尚 。和尚既老 ,寺又远在深山 ,两大桶水 一路上山 ,哪能一点水不洒 ,主要应该看和尚到底 担上山了多少水 ,而并非途中洒了多少 。“当然我 不是说洒水有理 ,不是说我愿意洒多少就洒多少 你小子管不着 ,绝无此意 。说实话 ,我也想滴水不 洒地担上山去 ,但这注定做不到 。问题只是洒多 洒少罢了 。”(林少华)
— 241 —
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教育文化版
文这样和中文语法差别较大的语言 ,五四那辈人 翻译的日本小说都显得有点生硬 。“信”与“达”之 间有矛盾 。借用西方的说法 “ : 翻译如女人 ,忠实 的不漂亮 ,漂亮的不忠实”。但翻译的宿命之处就 是非把既漂亮又忠实的女人追到手不可 。为此就 需要创造性 。从根本上说 ,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 活动 ,而任何艺术活动都是需要创造性的 。“至于 我的翻译中创造性占多少 ,这很难量化 ———属于 原文的占 98 % ,属于我自己的占 8 %左右 。”(林少 华) 。此观点迎合了国内外诸多翻译名家的关于 “信”的观点 。巴尔胡达罗夫说 :“百分之百的等 值 ,只是翻译工作者应当力求达到 、但永远也达不 到的最高标准 。完全的等值翻译与其说是现实 , 不如说是理想 。”奈达 ( Nida) 说 “ : 信息流失是任 何交流过程中必然会有的 。翻译中绝对的对等是 永远不可能的”; 纽马克 ( Newmar k) 说 “ , 在我看 来 ,等效与其说是任何翻译的目的 ,还不如说是一 种可取的结果 。一个文本的文化色彩 (地方色彩) 越浓 、时空距离越远 ,等效就越不可思议”;卡特福 德 (J . C. Catfo rd) 指出 “ : 翻译决不是 、或者说几 乎不可能是原语文本全部被译语文本中的等值成 分所替换 (1964) ”。林语堂说 “ , 译者所能谋达到 之忠实 , 即 比 较 的 忠 实 之 谓 , 非 绝 对 的 忠 实 之 谓 ———一百分的忠实 ,只是一种梦想 ———凡文字 有声音之美 、有意义之美 、有传押之美 、有文气文 体形式之美 ,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 、或得其神而 忘其体 ,决不能把文义 、文神 、文气 、文体及声音之 美完全同时译出 ———我们须记得翻译只是一种不 得已的很有用的事业 ,并不是只代原文之谓 ;译者 所能求的只是比较的非绝对的成功”;范存忠说 , “严格地说 ,译品最好能和原作品相等 ,内容相等 、 形式相等 、格调相等 ,只是所用的语言不同 。这就 是马文忠所说的译品和原作完全一样 ,而读者看 了译品能和看原作一样 ,但这是一个不可能完全 实现的理想”;朱光潜说 “ , 有些文学作品根本不可 翻译 ,尤其是诗 (说诗可翻译的人大概不懂得诗) 。 大部分文学作品虽可翻译 ,译文也只能得原文的 近似 。绝对的‘信’只是一个理想 ,事实上很不易 做到”;钱钟书说 “ ,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 ,既能不因 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完 全保存原有的风味 ,那就算得人于‘化境’ ———彻
中国对菲律宾文学研究述评
Ch i n e s e Re s e a r c h S u ma r r y o f Ph i l i p p i n e s Li t e r a t u r e S t u d i e s
Zh e n Le i , Ma S u i l i a n
Ab s t r a c t :T h e s t u d i e s o n P h i l i p p i n e s l i t e r a t u r e i n C h i n a c a n b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r e e p e r i o d s s i n c e t h e mo d e r n t i me s .I n t h e f i r s t p e r i o d,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i c c i r c l e s s e l e c t i v e l y t r a n s l a t e d a n d i n t r o d u c e d b i r e l f y t h e l i t e r a r y ma s t e r p i e c e s i n P h i l i p p i n e s l i t e r a t u r e .T h e P h i l i p p i n e s ’C h i n e s e n e w s p a p e r f o c u s e d o n P h i l i p p i n e s ’C h i n e s e l i t e r a t u r e t o g e t h e r wi t h t h e Ch i n e s e n e ws p a p e r i n t h e s e c o n d p e i r o d . I n t h e l a s t p e i r o d,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i c c i r c l e s
名家名译赏析
名家名译赏析文件名:名家名译赏析29.名家名译赏析中国翻译名家的成功译作俯拾即是。
这些名家名译是我们蒙学翻译必不可少的典范,体会译者的匠心,有助于提高翻译的技能意识,也有助于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以下引用周流溪《中国英语教育全书》、张今《文学翻译原理》、杨晓荣《快速通关》(汉译英分册)、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陈生保《英汉翻译津指》、居祖纯《汉英语篇翻译》、张经浩《译论》、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李定坤《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等书中所辑录的优秀译文片段和近几年大学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汉译英”部分(篇章翻译)题目,分别配上原译的简短的赏析文字,本书作者仅在个别地方进行了“微调”,聊作养成欣赏习惯之参考。
原文What a piece of work is a man! How noble in reason! How infinite in faculties! In form and moving how express and admirable! In action how like an angel! In apprehension how like a god! The beauty of the world! the paragon of animals! (from Hamlet,by Shakespeare)朱生豪译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周流溪(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点评:译文流畅、朗朗上口,真是绝妙佳句。
原文The winter morning was clear as crystal. The sunrise burned red in a pure sky, the shadows on the rim of the wood-lot were darkly blue, and beyond the white and scintillating fields patches of far off forest hung like smoke. (from Ethan Frome by Edith Wharton )吕叔湘译文:冬天的早晨水晶般明澈。
《诗经》四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13.113
14.Romance of the Western Bower 1992
15.包延新.孟伟《诗经》英译概述[期刊论文]-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6)
22.刘重德漫话中诗英译 2000(01)
23.刘重德西方译论研究 2003
24.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 1980
25.马祖毅.任荣珍汉籍外译史 2003
26.缪峥阿瑟·韦利与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期刊论文]-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0(4)
27.聂石樵诗经新注 2000
28.王辉理雅各与《中国经典》[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3(2)
40.王炳霖古汉诗英译商榷(下)[期刊论文]-张家口师专学报 1999(4)
41.汪榕培.任秀桦殊途同归译《诗经》--《桃夭》英译比读 1995(02)
本文链接:htt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hesis_Y840113.aspx
5.Legge James The Chinese Classics 1960
6.Legge James The Chinese Classics 1960
7.Nida Eugene 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 2001
8.Ride Lindsay Biographical Notes The Chinese Classics 1960
《诗经》四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作者:闫晓喆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1.Works Cited
散落南海一星辰
散落南海一星辰【摘要】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华文文学尤其是海外华文文学,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与重视。
炎黄子孙用自己的智慧在世界各个角落书写着自己的传奇。
菲律宾华语诗歌就是这样。
本文从时间脉络着手,描述菲律宾华语诗歌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及审美追求,并以施颖洲、云鹤为代表介绍了相关作品。
【关键词】华语诗歌;施颖洲;云鹤;菲律宾星罗棋布的浩淼南海,菲律宾诸岛宛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
同样,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说,菲律宾华语诗歌创作,也在东南亚华文文学之中占有重要地位。
菲律宾华语诗歌,从无到有,由零碎到系统,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时期。
最初的菲律宾华语诗歌创作,发轫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代表人物有施颖洲和林健民。
徐廼翔先生论证说,“二十世纪初期,父老闽南话的口头禅是:‘算盘打的响,读书没路用。
’那时文艺只是墙边小草,人们视而不见。
到了三十年代才有施颖洲和林健民等几位的文艺活动。
上述两位,一直维持到二十世纪后期,不曾停歇。
” [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伴随着东南亚华经济、文化的腾飞,尤其是台湾1950年代以后的现代诗的影响,菲律宾华文文学主要的一些文学团体纷纷成立,菲律宾华语诗歌创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这一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小四(施柳莺)、月曲了、林忠民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菲律宾“军管”结束后,文学思潮涌动,大批诗人重返文坛开始创作,菲律宾华语诗歌创作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诗人云鹤、谢馨的作品,均为两岸肯定,取得了颇高成就。
所以有文章称赞,“云鹤云鹤,菲华诗人蓝廷骏,他不就是金色的秋天的晴空一鹤吗?” [2]菲律宾华语诗歌的艺术特色、审美艺术以及诗学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才辈出,各领风骚。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八十余年间,菲律宾华语诗坛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诗人。
他们风格鲜明,既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蕴,有兼具海外华文文学的游子情怀,融会贯通,博采众家之长。
《二十世纪菲律宾华文文学图文志——新诗散文卷》就收录了丁德仁、小四、小华、心宇、月曲了、文志等76位优秀诗人共计240首。
翻译生态环视角下理雅各和许渊冲《诗经》英译本对比研究
Research on Contrasting Legge’s andXu Yuzhong’s English Versions of Shij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翻译生态环境视角下理雅各和许渊冲《诗经》英译本对比研究Wei Yaling魏亚令Contents独创性声明 (i)Abstract.................................................................................................................................................................. i i 摘 要.. (iv)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1 Research Background (1)1.2 Research Objectives (4)1.3 Research Questions (4)1.4 Research Methodology (4)1.5 Structure of the Research (5)1.6 Some Definitions of Key Terms (5)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7)2.1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Versions of Shijing in History (7)2.2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lation of Shijing (10)2.3 A Detail Introduction to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Legge’s and Xu Yuanzhong’s Shijing (13)2.3.1James Legge’s The She-King (13)2.3.2 Xu Yuanzhong’s Book of Songs (16)2.4 Summary (17)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19)3.1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on (20)3.1.1 The Exter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on (20)3.1.2 The Inter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on (24)3.2 The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ve Way between the Translations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24)3.2.1 Reconciling Language and People (24)3.2.2 Reconciling Time and Space (26)3.2.3 The Behavioral Maxims of the Reconciling Translation Thoughts (28)3.2.3.1 The base of constituting of life diversity and existence (28)3.2.3.2 Integrity between looking and functions constituting the form of life (29)3.2.3.3 Cultivation after conflicting and mutating (30)3.2.3.4 Up-gradation by keeping the good and eliminating the poor (31)Chapter Four Contrast and Analysis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Shijing (33)4. 1 Contras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Shijing (33)4.1.1 The Inter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on on Shijing (33)4.1.1.1 Different Translators (33)4.1.1.2 Different Readers (37)4.1.2 The Exter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on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hijing (37)4.1.2.1 Different Nature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38)4.1.2.2 Different Society and Policy (38)4.1.2.3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ulture (40)4.4 Results (42)Chapter Five Conclusion (45)5.1 Major Findings (45)5.2 Limitations (45)5.3 Suggestion for Further Study (45)References (vi)Acknowledgement (ix)AbstractThe thesis is mainly to study the spread and acceptance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Shijing translated by Legge and Xu Yuanzho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nsl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transl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at factors mainly affect Legge’s and Xu Yuanzhong’s translation of Shijing? And how do Legge’s and Xu Yuanzhong’s English versions adapted to translation environment? This thesis is to contrast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Shijing fro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anslation environmental.Firstly, viewing from the internal transl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ranslators and readers of Shijing translated by Legge and Xu Yuanzhong are different. The motiv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Shijing by the two translators of Legge and Xu Yuanchong who are in two 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times and have received different education is not the same. Moreover, in two 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readers have different expectations towards the different translators. In Legge’s era, the reader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hijing are mainly 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sinologists, while in Xu Yuanzhong’s era, the reader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hijing are not only the 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sinologist, as well as lovers of Western Sinology and Chinese readers.Secondly, from the external translation environment, the environment of nature and economy, society and policy, and language and culture where Legge and the Xu Yuanzhong translated Shijing is different. In Legge’s era, compared with China, the Western capitalist countries are rich in economy, stable in society, strong in policy, dominant in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Xu Yuanzhong’s era, relatively speaking, although in many areas, China has not kept up with the Western capitalist countries, China’s economy has been relatively wealthy, social stability and political independence, more and more exchanges in language and culture with the Western capitalist countries.Through the contrasting study, as a result of the different transl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which Legge and Xu Yuanzhong translated Shijing, the spread and acceptance of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are not the same. According to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is is because the pursuit of personality is in a different hierarchy of needs, so the pursuit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s well, especially in different economic conditions. Only translators and readers had more absolute right to choose the translation at that time. Of course they are better to adapt to the translation. Otherwise, the translation will be eliminated. This is a two-way choice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It means a transl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chosethe translator and readers who selected the transl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 translation is a result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is a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cess of adaptation.Therefore, translation is an activity of certain era. According to Reconciling Translation Thoughts, while translation has adapted to the transl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nder reconciling language and people, time and place,such translation will be spread and accepted.Key words: Transl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hijing; Research on Contrasting on English translations; James Legge; Xu Yuanzhong摘 要本文从翻译生态环境的视角通过对比研究理雅各和许渊冲两个《诗经》英译本的传播和接受程度。
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综述
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综述林少华是中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他以其卓越的翻译成就和深入的研究而享誉国内外。
本文对林少华的文学翻译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他的翻译理念、翻译方法和翻译成就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林少华的翻译理念以“忠实再现原作风采”为核心。
他认为翻译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原作的风格和特色,使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原作的魅力。
他注重对原作的深入理解,善于把握原作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并通过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来实现忠实再现。
在翻译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他不仅忠实于原作的叙事风格和语言风格,还注重保持原作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译文更加传神。
林少华采用了多种翻译方法和技巧。
他熟练运用直译、意译、化用等不同的翻译方式,根据原作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在翻译英美现代诗歌时,他常常采用意译的方式,通过用诗意激动人心的语言来表达原作的意境和情感。
他还善于运用化用的手法,将原作中的文化隐喻和象征意义转化为中国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式。
这些翻译方法和技巧使他的译文不仅忠实于原作,而且符合中国文化和读者的接受度,使原作的艺术价值在跨文化传播中得以充分展现。
林少华的文学翻译成就举世瞩目。
他翻译了众多经典文学作品,包括海明威、法兰克·奥康纳、毛姆、欧·亨利等。
他的翻译作品在语言表达、情感传递和意境再现上都具有很高的水平,深受读者和学者的赞誉。
他的翻译不仅使中国读者深入了解了世界文学的瑰宝,也为中国文学翻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林少华是中国文学翻译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以其忠实再现原作风采的翻译理念、多样化的翻译方法和丰富的翻译成就在学术界和文学界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文学翻译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优秀的文学作品。
相信在他的引领下,中国文学翻译事业将会迈上新的台阶。
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综述
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综述林少华(1925-1996)是中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被公认为中国翻译事业的开创者之一。
他对英美文学的翻译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以其独特的翻译理念和翻译实践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林少华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英美文学领域,尤其是诗歌翻译方面。
他对于诗歌的翻译有着极高的要求,认为翻译必须做到“形神兼备”,既要忠实于原著的意境和情感,又要保持译文的艺术美感。
他主张译者应在传达作者原意的基础上,注入一些自己的感悟和情感,以使译文更具有艺术价值。
林少华的翻译方法主要包括直译、意译和文化译。
他认为直译是重要的基本方法,要求译文尽可能忠实于原文的字面意思和表达方式。
但他同时也强调意译的重要性,认为译者应根据原著的意境和语言特点,进行局部的调整和转换,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读者的阅读习惯。
他还提出了文化译的概念,即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传递原著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
林少华的翻译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
他在翻译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翻译方法论。
他的译作被认为是经典之作,对后来的翻译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翻译的《哈姆莱特》、《麦克白》等莎士比亚作品,以及《离骚》、《长恨歌》等中国古代诗词的翻译,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翻译史上的里程碑。
在翻译理论方面,林少华对于翻译的本质和任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翻译是一种“再造性的创造”,是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一种艺术创作。
他主张译者应注重对原著作者的理解,努力保持译文与原文的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造性成分。
他还强调了译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技巧,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林少华是中国翻译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在翻译研究中对于诗歌翻译和文学翻译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对于翻译理论的思考和总结,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翻译作品和理论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翻译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来的翻译家和翻译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林少华翻译的好吗
林少华翻译的好吗摘要:一、林少华翻译简介二、林少华翻译作品特点三、林少华翻译的争议与评价四、总结:林少华翻译的价值与影响正文:一、林少华翻译简介林少华,原名林克,出生于1941年,是我国著名的日文翻译家。
他长期致力于日本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译介了大量优秀的日本文学作品,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翻译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二、林少华翻译作品特点1.忠实原意:林少华的翻译秉持着忠实原意的原则,力求将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完整地传达给读者。
在翻译过程中,他注重对原文语境的理解,力求在译文中保持原文的风格和氛围。
2.语言优美:林少华的翻译作品语言流畅、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他善于运用汉语的表达技巧,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3.文化传递:在翻译过程中,林少华注重文化差异的处理,力求在译文中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
他对中日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能够巧妙地解决文化冲突,使译文更加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三、林少华翻译的争议与评价尽管林少华的翻译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但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部分人认为,他在翻译过程中过于注重语言的美感,有时会牺牲原文的忠实性。
此外,也有人认为他在处理文化差异时,过于迎合中国读者的口味,有时会使译文失去原文的特色。
然而,总的来说,林少华的翻译作品得到了业界和读者的好评。
他的翻译不仅丰富了我国文学翻译的宝库,也为中日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
四、总结:林少华翻译的价值与影响林少华的翻译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他凭借精湛的翻译技艺,为我国读者呈现了大量优秀的日本文学作品,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
尽管他的翻译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他在翻译领域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华裔教授的诗何以引起国人共鸣
华裔教授的诗何以引起国人共鸣
翟影
【期刊名称】《宁波通讯》
【年(卷),期】2011(000)007
【摘要】美国退休华裔教授林良多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一首诗《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引起国人强烈共鸣,诗曰:当我们是“东亚病夫”时,我们被说成是黄祸;当我们被预言将成为超级大国时,又被称为主要威胁。
【总页数】1页(P21-21)
【作者】翟影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1
【相关文献】
1.“取中国人和美国人两者之长”——访华裔美籍姑娘彭莉珊 [J], 郑小叶;
2.“何以译诗”与“诗何以译”∗--以来华传教士的西诗译介为例 [J], 杨慧林
3.跨文化心理学视域下的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建构——以美国华裔小说人物为例[J], 邱丽;李春光
4.美国教授的视频课在中国引起共鸣 [J], Raymond Li;慎益(译)
5.华裔教授苏启深获“杰出美国人”荣誉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林健民的文学翻译风格及其文学贡献
林健民的文学翻译风格及其文学贡献
戴桂珍
【期刊名称】《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菲华著名的诗人、文学家、翻译家和优秀的企业家林健民先生在海外为宏扬中华文化,促进中菲文化交流而呕心沥血,贡献非凡.他具有精湛高超的翻译艺术,他的"整齐美"的文学翻译风格是一种可贵的创新.
【总页数】3页(P19-21)
【作者】戴桂珍
【作者单位】黎明职业大学,福建,泉州,3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
【相关文献】
1.文学意义的重构——读吴子林《文学问题:后理论时代的文学景观》 [J], 汪尧翀
2.中国当代文学对世界文学贡献了什么——以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标准为参照 [J], 许道军
3.彭楚克林青及其对蒙古族文学的贡献 [J], 莎其尔
4.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宋生贵教授、赵林平教授、何奇耶徒教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 [J],
5.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林逋咏梅绝唱的文学贡献 [J], 白灵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综述
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综述
林少华是一位著名的中国翻译家,他对文学翻译的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本文将对他的文学翻译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
林少华的翻译理念
林少华在其翻译实践中,提出了“文学翻译应遵循原作者的意图,使译文忠实于原作的语言、思想、风貌和艺术效果”的翻译理念。
他认为,文学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需要在多个维度上与原文保持高度一致,让读者感受到原文所具有的情感和生命力。
林少华的翻译作品在保持忠实原作的基础上,还注意到了对汉语的翻译要求。
他要求译文的语言风格要遵循汉语的习惯和特点,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语言的美感,符合汉语的语言逻辑和表达方式。
此外,林少华的翻译中体现了对于英语和中文文化的深刻理解。
他善于把英语文学作品中与中文文化有关的句子和词语翻译出来,并且通过修改等手段,使得翻译更具有中国的文化内涵。
林少华的翻译作品涵盖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篇。
其中包括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等,以及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
这些译本充分展现了林少华的翻译特点和翻译理念,受到了广大读者和学者的好评。
林少华的文学翻译实践和理念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思路。
他注重从多个角度考虑翻译的问题,特别是将翻译与目标文化有机结合,使翻译更真实地反映出原文的情感和生命力。
同时,他还注意到了语言的美感和翻译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挥了翻译的创造性和审美性。
总之,林少华的文学翻译实践为中国的文学翻译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我们应该把他的翻译理念和实践运用到我们的翻译中去,以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水平。
菲律宾华文女作家莎士的中国叙事与本土意识
菲律宾华文女作家莎士的中国叙事与本土意识
马峰
【期刊名称】《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6)1
【摘要】在菲律宾华文文学史上,莎士是早期女作家的典型代表。
她从中国福建移民菲律宾的流散经历对其创作有显著影响,尤其体现于中国叙事层面。
在中国与菲律宾的双重观照下,她的中国叙事表现出多元的在地交融意识,既有对家族流散记忆伴生的中国故土叙事,又有对中华文化本土承载的华侨学校情结,还有对菲律宾华人再流散以及中国新移民的群体关怀。
【总页数】6页(P68-73)
【作者】马峰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短期华文教学模式与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培养——以菲律宾“中华文化大乐园”为分析对象
2.女性书写中的现代都市--新加坡华文女作家与中国女作家比较
3.印尼华文女作家袁霓的本土书写
4.略论菲律宾华文文学的"中国性"
——以《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菲律宾卷》为中心5.泰国华文女作家梦莉的流散叙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译 本 推动 了 中 国古 典诗 词 的对 外 传播 , 也 都 得 到
海 内外 翻译 界 同仁 的关 注乃 至 高 度评 价 , 其 贡 献值
得称道 u J 。
林 健 民与施颖 洲 都在 译本 中 阐述 了 自己的译诗 观。 其 中林健 民的译本 曾 由 国内 出版机构 弓 l 进 出版 ,
摒 弃刻 板押韵 , 贴 近原 诗本 意 , 突 出并再现 了 中 国古
2 . 2 施颖 洲 的译诗观 在《 中英对 照读 唐 诗 宋 词 》 “自序” 中, 施颖 洲 将
诗 固有 的“ 整 齐美 ” [ 3 ] 。但 两人 其 实并未 对林 健 民译 诗 观 的指导效 果 及其译 诗 的优 劣进行 客观 分析 。施 颖 洲 的译 本 在 国 内几 无 流传 , 故而 至 今 尚无 学 者 注
意到他 关 于中 国古诗英 译 的 阐述 。 有鉴 于此 , 本 文对 林 健 民、 施二 人 的译 诗 观 进 行 比较 , 并 以两人 的《 静
“ 再 造诗 境 , 传达神韵” 视 为 中 国古 诗英 译 的最 大难
点暨 理想 境界 , 并 介 绍 了他 翻译 中 国古诗 时 所遵 循 的 四大原则 : ( 1 ) 字字 确切 , 句 句忠 实 。施 颖洲 提 出 : “ 理 想 的译 诗 , 应该字字确切, 句 句忠 实 , 一 字不 多 ,
国文字 所无 者 ' , [ 妇 ¨。 为此 , 他 提倡译 者应 当在准 确理
解 中国古代诗 的基 础 上 , 尽 力追 求译 句 的整 齐划 一 , 以实现译诗形式上 的“ 整 齐美” ( p a r a l l e l i s m) L 4 J 1 ¨ 。 林 健 民还 十分 注 重 译 诗 的韵 律 美 , 虽然 他认 为 中 国 古 诗 的韵 律 美 几 乎 无 法 在 目的语 中完 美 移 植 与 再 现, 但 仍 然坚 信 , 如 果 译者 的水 平很 高 , 那 么 还是 有 可 能在 译诗 中“ 取得适 宜 的旋律 - E 4 ] w。 简 而言之 , 林 健 民倡 导 的 “ 整 齐美 ” 译 诗 观涵 盖 内容准 确 、 诗行 整 齐 与押韵 合宜 三个 方面 。 他 主张译 者 应 当在 准确 理 解 与 翻译 原 诗 内容 的基 础上 , 对 译
所 以其 译诗 观受 到 国 内翻译学 界的关注 。徐振 忠盛
从 而 实 现译 诗在 内容 、 形 式 与 韵律 三 方 面合 而 为一
的“ 整 齐美 ” 。
赞林健 民努 力追 求译 诗 的形象 美 、 音 响美 和意 象美 , 力 求存 形求 神 , 以达 “ 化境 ” [ 2 ] 。 戴桂 珍也称 赞林 健 民
菲律宾华裔翻译家林健 民与施颖洲译诗观 比较研究
郑 锦 怀
泉 州 师范学 院 图书馆 , 福建 泉 州 , 3 6 2 0 0 0
摘要 : 菲律 宾 华 裔 翻 译 家林 健 民与 施 颖 洲 均 致 力 于 中 国 古诗 英译 , 在 海 外 华 侨 文 艺 圈影 响 很 大 。两人 均 以追 求 译 诗 的准确性、 音韵 美与形式美为理想 , 但 侧 重 点 各 异 。 比 较 两 人 的《 静夜 思》 荚译版本 , 分 析 译 诗 观 与 译诗 实 践 之 间 的
一
字不少, 不 能 画 蛇 添足 , 也 不 能削 足适 履 , 更 不 能
第3 1卷第 1 1 期 2 0 1 6年 1 1月
宿
州
学
院
学
报
Vo 1 . 31, NO. 1 1
J o u r n a l o f S u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NO V.201 6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2 0 0 6 . 2 0 1 6 . 1 1 . 0 1 9
中图分类号 : H0 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2 0 0 6 ( 2 0 1 6 ) l 1 —0 0 6 9 —0 3
1 问题 的 提 出
海外华 侨 翻译家 是 中 国文学对 外传播 的一支 重 要 队伍 。 在 菲律 宾华 侨翻 译界 , 林健 民与施 颖 洲是一 对令 人 瞩 目的双子 星 。 他 们 均生 于泉州 晋江 , 幼年 移 民菲律 宾 。 林 健 民 主要从 事商 贸 活动 , 施颖 洲则 长期 担任 报 纸编 辑 , 但 两 人都 对 文 艺创 作 与 翻译 活 动 充 满 了极 大 热情 。 怀着对 祖 国文 学 的无 限热爱 , 两 人 陆 续成 为 中 国古 典 诗词 英译 队伍 的一 员 。1 9 8 8年 , 林 健 民所 译《 中 国古 诗英 译 —— 整 齐美 集 》 由马尼 拉 的 艺联 出版社 出版 。 2 0 0 6年 , 施 颖洲 所译《 中英 对照 读
吻合与疏 离, 指 出译 诗 观 只 是 提 出一 种 翻 译 理 想 , 对 于 译 诗 实践 的 指 导 作 用 受 多种 因 素 的 影 响 。最 后 , 在 借 鉴 前 人
翻译成果的基础上 , 以林 健 民 的 “ 整 齐 美” 译 诗 观 为指 导 . 尝 试推 出一 种 新 的《 静夜思 》 英译版本。 关键词 : 林健 民; 施颖 州; 译诗观 ; 《 静夜思》 ; 诗 歌 翻译
唐诗宋 词 》 由台北 的九歌 出版社 有 限公 司出版 。 这两
2 林 健 民与 施 颖 洲 译 诗 观 概 览
2 . 1 林 健 民 的 译 诗 观
在《 中国古 诗 英 译—— 整 齐 美集 》 一 书中, 林 健 民率先 提 出 了“ 整齐美 ” 译诗观。 他认 为 , 中 国古诗 以 “ 每句 整齐悦 目” 为美 , “ 其‘ 整齐 美 ’ 形式乃 全世 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