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_酸和碱 2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

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

让学生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教学疑点:不同生长时期的水果和蔬菜pH是否相同,建议测不同生长时期番茄pH进行了解。

观察头发光泽需要哪些条件,建议增强光线和利用放大镜观察。

头发耐拉力,用手拉能否准确感知?建议用测力计去测更科学。

为使测出的数据具有科学性,可引导学生取几次的平均值。

重点和难点:测试方法。

活动方式:学生主持;分组实验。

实验准备:①分组准备:每组有5个烧杯分别装20 mL pH为1、4、7、10、13的溶液,头发五束(同一个人的头发)。

②稀硫酸、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

③洁厕精、醋、洗洁精、石灰水、牙膏、西红柿、牛奶、鸡蛋、萝卜、纯碱溶液、草木灰水、泡菜水、橘子、苹果、造纸厂排放的废水、点滴板、pH试纸、玻璃棒、镊子、小刀、纱布、放大镜、弹簧秤等。

教学过程:师:先请同学们将5束头发分别放进盛有不同pH(1、4、7、10、13)溶液的小烧杯中,等会观察。

师:再请同学们看61页内容,回答,我们从书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生1:溶液的pH<7显酸性,ph>7显碱性,pH=7显中性。

生2: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

反思: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做主持,本身就是对能力的训练,把讲台让给学生,同学们相互理解与支持,合作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行为和表达更具有学生自身的特点。

但主持人和同学们是处于同一知识平台,随时需要老师的指点,老师在课前要帮助主持人理好提纲。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第一章:复习酸和碱的基本概念1.1 复习酸的概念: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2 复习碱的概念: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3 复习酸碱的化学性质:酸碱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盐等物质的反应。

第二章:复习酸的化学性质2.1 复习酸与金属的反应:酸与金属反应盐和氢气。

2.2 复习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盐和水。

2.3 复习酸与盐的反应:酸与盐反应新酸和新盐。

第三章:复习碱的化学性质3.1 复习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盐和水。

3.2 复习碱与盐的反应:碱与盐反应新碱和新盐。

3.3 复习碱与酸的反应:碱与酸反应盐和水。

第四章:复习酸碱指示剂4.1 复习酸碱指示剂的定义: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发生颜色变化的物质。

4.2 复习酸碱指示剂的分类:无色的酸碱指示剂和彩色的酸碱指示剂。

4.3 复习酸碱指示剂的应用:酸碱指示剂在实验室、医疗、食品等方面的应用。

第五章:复习酸碱的中和反应5.1 复习中和反应的概念:酸与碱作用盐和水的反应。

5.2 复习中和反应的判断:根据物是否为盐和水来判断酸碱反应是否为中和反应。

5.3 复习中和反应的应用:中和反应在环境保护、医药、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第六章:复习酸碱溶液的pH值6.1 复习pH值的概念:pH值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程度的数值,其范围通常在0到14之间。

6.2 复习pH值的计算方法:通过氢离子浓度([H+])来计算pH值,pH = -log[H+]。

6.3 复习酸碱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的关系:pH值越小,溶液越酸;pH值越大,溶液越碱;pH值为7时,溶液为中性。

第七章:复习酸碱滴定7.1 复习滴定的概念:滴定是一种实验方法,通过向待测溶液中加入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滴定剂)来确定待测溶液的浓度。

7.2 复习滴定的类型: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定等。

7.3 复习滴定的仪器和操作:滴定管、锥形瓶、指示剂等仪器的使用,以及滴定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中考化学精讲本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第2课时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中考化学精讲本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第2课时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2课时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课标要求】 1.了解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2.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易错提醒】 1.判断一个反应是中和反应,既要满足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又要满 足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因为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 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就不是中和反 应。 2.中和反应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一样是特征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 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命题点6:实验创新 (1)借助pH传感器测定溶液酸碱度变化(检验反应物减少)(以HCl与NaOH 反应为例)
①图1表示将HHClC溶l溶液滴入NaNOaHOH溶溶液中。A点pH﹥﹥(选填“>”“<”或 “=”,下同液)7,可判断出反液应前溶液显碱碱 (选填“酸”“碱”或
“中”)性,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NOaHOH ;B点pH=7,表示NNaOaHO与HH与Cl恰 好恰完好全反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NCaCll;C点pH﹤﹤H7C,l此时溶 液应中的溶质是NaNCal、Cl、HCl。 ②同理可得出图HC2表l 示将NaOH滴入HCl中。
1.现有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酸 碱中和反应的发生。
(1)无色溶液A中的溶质是NNaaO OHH(填化学式)。
(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证证明明盐盐酸能酸与能Na与OH发Na生O化H发学生反化应。 (3)稀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学应反,应其实质是酸、碱中含有的 H+H+和和OOHH--结合生成水。 (4)写出上述实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HHCCll++NNaaOOHH======NNaCl+aCHl2+O H2O。
(2)借助温度传感器测定温度变化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教案—酸和碱(复习2)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教案—酸和碱(复习2)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教案—酸和碱(复习2)【提问】如何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回答】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

【提问】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的pH分别是怎样的?【回答】酸性溶液的pH<7,pH越小,酸性越强;中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_7,pH越大,碱性越强。

【练习】1.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

为缓解症状,最好涂抹( )A. 苹果汁B. 牛奶C. 肥皂水D. 炉具清洁剂2.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X显酸性B. Y一定是水C. Z可能是碳酸钠溶液D. 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3. 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名称白醋稀盐酸氯化钠溶液蒸馏水石灰水氢氧化钾溶液X汁液红色红色紫色紫色绿色绿色(1)据上表推测,X汁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显__________ (填“酸”、“碱”或“中”)性,pH___________(填“>”、“<”或“=”)7;(3)粗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_______________。

四、中和反应的探究及其应用【提问】什么是中和反应【回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提问】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回答】H++OH-= H2O【提问】很多中和反应发生时是没有明显的现象的,比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如何判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反应?【提示】可以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

【注意】酸碱中和反应指示剂一般选择酚酞溶液,不选用石蕊溶液的原因是紫色石蕊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蓝色与紫色间没有明显界限,难以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2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2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2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常见的碱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教材解读本节课通过熟石灰的制取引导学生区分“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并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通过对碱的化学性质的学习,鼓励学生大胆细心地独立完成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从实验中不仅获取有关知识并学习探究的方法,而且体验探究的乐趣。

通过分析、讨论,从碱的化学组成中找碱的共同点,认识碱具有共同性质的原因,学会通过表象挖掘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和本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3.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碱的有关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认识碱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难点:理解NaOH与CO2反应实验的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探究二活动二:探究Ca(OH)2的性质及用途[材料引入]1.冬天园林工人用石灰浆将认真阅读材料,并进行思考、分析,回答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引出所讲化学物质,又从实验的角度感知若树干底部刷白。

2.用石灰砂浆砌砖抹墙很牢固。

3.装石灰水的试剂瓶用久后瓶壁上有一层白色的薄膜。

[问题] 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物质和化学性质是什么?[演示实验] 取生石灰加水观察现象。

[问题] 1.该实验的现象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2.Ca(OH)2的用途是什么?3.使用Ca(OH)2有哪些注意事项?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对Ca(OH)2的性质及用途进行归纳。

干关于氢氧化钙的知识。

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学习的同时,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并学以致用。

酸和碱2复习教案

酸和碱2复习教案

课 题学科组 九年级化学组主备人 何宏涛 执教人 课 题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教案课 型 复习课时 间 2012.3课时 教学 目标1、知道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

3、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4、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 设想重点: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难点:对酸和碱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法学法指导:归纳法、总结法教 学 程 序 与 策 略个性化修改一、碱的定义和分类● 四大强碱都可以溶于水,但弱碱不能溶于水。

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液体。

在初中化学范围内,只有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

● 钾、钠、钙的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 如:CaO+H 2O=Ca(OH)2 二、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氢氧化钙(消石灰、熟石灰)化学式NaOHCa(OH)2 工业制Na 2CO 3+Ca(OH)2=2NaOHCaCO 3CaO+CO 2↑,金属的氢氧化物 (“氢氧化某”)四大强碱:KOH (氢氧化钾)、NaOH (氢氧化钠)、Ca(OH)2(氢氧化钙)、Ba(OH)2(氢氧化钡)碱NH 3·H 2O (氨水) 弱碱白色沉淀:Mg(OH)2(氢氧化镁)、Al(OH)3(氢氧化铝)、Zn(OH)(氢氧化锌)、Mn(OH)2(氢氧化锰)…… 有色沉淀:蓝色沉淀Cu(OH)2(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Fe(OH)3(氢氧化铁)d)蓝白沉淀:Ba(OH)2+CuSO4=BaSO4↓+ Cu(OH)2↓e)红白沉淀3Ba(OH)2+Fe2(SO4)3=3BaSO4↓+ 2Fe(OH)3↓f)波尔多液(注:波尔多液不是溶液):Ca(OH)2+CuSO4=CaSO4+Cu(OH)2↓弱碱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成金属氧化物和水。

如Cu(OH)2CuO+H2O。

四、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问题:1、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设计一道与酸碱相关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阐述解题思路。
2.实践作业:
(1)在家中寻找常见的酸碱物质,如醋、柠檬、肥皂等,观察它们的性质,并记录下来;
(2)尝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进行一次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阅读拓展:
(1)阅读有关酸碱知识的生活实例,了解酸碱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九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实验也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酸碱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对酸碱性质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不同酸碱之间的差异;
2.实验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对实验室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3.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不足,课堂参与度有待提高。
(2)实验室制备酸碱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酸碱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3.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讨论,总结酸碱性质的区分方法,了解实验室制备酸碱的注意事项,探讨酸碱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使学生掌握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命名、化学式及实验室制备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列举常见的酸和碱,并正确书写其化学式;
(2)描述酸和碱的通性,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3)掌握实验室制备酸和碱的方法,了解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实践,学生应能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教学设计
5.拓展延伸:介绍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7.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物质,如柠檬汁、食醋、肥皂水等,并让学生亲自品尝和触摸,体验酸碱的不同性质。通过这种直观的体验,激发学生对酸碱性质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兴趣氛围。
1.部分学生对酸碱性质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不同酸碱之间的特点。
2.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面,学生普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加强训练。
3.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4.部分学生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不足,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加强实验操作和理论应用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化学方程式配平比赛、计算题讲解与练习,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与计算能力。
3.加强实验教学,采用分组实验、教师示范、学生互评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柠檬汁的酸味、肥皂的碱性,引起学生对酸碱性质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提出问题
在学生体验过酸碱性质后,我会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这些物质会有酸碱之分?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酸碱的奥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复习优秀教学案例: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复习优秀教学案例: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展示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引发学生对酸碱知识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从生活到化学”的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通过解答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酸碱知识,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合作中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实验操作:本节课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酸碱的变化。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酸碱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5.总结归纳:在课堂结束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使学生能够自主构建酸碱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准备了一系列教学资源,如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和习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我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达到本节课的学习要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了解中和反应的特点及应用。
2.学生通过对比、归纳、总结,自主构建酸碱知识体系。
3.强调酸碱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总结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
3.教师批改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碱及其性质第2课时碱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碱及其性质第2课时碱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鲁教版
当堂检测:
1.请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反应的实质。
答案:NaOH + HCl = NaCl + H2O
该反应的实质是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
2.请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反应的实质。
答案:2NaOH + CO2 = Na2CO3 + H2O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以下是与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的第二节碱及其性质相关的拓展资源和拓展建议。
1.拓展资源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介绍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饮食、医疗、环保等方面的实例。
-碱的制备方法:介绍实验室中碱的制备方法,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的制备过程和实验操作。
-学生可以进行家庭小实验,如自制肥皂、测定家用电器的酸碱度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可以参加化学兴趣小组或科学俱乐部,与同学一起进行化学实验和研究,相互学习和分享经验。
-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科学博客、在线论坛等,与同行交流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看法,拓宽自己的思维。
-学生可以关注化学相关的新闻和报道,了解碱的化学性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常见的酸)教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常见的酸)教案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常见的酸一、教学目标1.熟悉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了解浓硫酸的特性,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3.通过活动与探究,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三、教学过程【知识回顾】请同学们写出所学过的有酸参与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总结与交流】①CaCO3+2HCl=CaCl2+H2O+CO2↑②Na2CO3+2HCl=2NaCl+H2O+CO2↑③Zn+H2SO4=ZnSO4+H2↑④Fe+H2SO4=FeSO4+H2↑⑤Mg+2HCl=MgCl2+H2↑……【过渡】反应①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反应③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所以盐酸和硫酸是我们在实验室中经常用到的酸,另外硝酸和醋酸也是实验室中常见的酸,那么这些酸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吧!【实验探究】(1)观察盐酸、硫酸的颜色和状态;(2)分别打开盛有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注意闻气味的正确操作)【实验记录】【交流讨论】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出现白雾的原因是什么?【总结与交流】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的盐酸小液滴。

【交流讨论】现在有两瓶装着盐酸和硫酸的未贴标签的试剂瓶,根据它们的物理性质,你知道该如何区分它们吗?【总结与交流】轻轻摇晃观察液体是否黏稠、打开瓶盖看其是否出现白雾、闻其是否有刺激性气味等。

【学生活动】根据课本52页表格内容,总结硫酸和盐酸各有什么用途?【总结】生产、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盐酸和硫酸。

盐酸常用于金属除锈、制造含氯的药物,如生活中的洁厕灵等。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用以帮助消化。

硫酸也可用于金属除锈,还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冶炼金属、精炼石油等。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还可以用作实验室里的干燥剂。

【交流讨论】两试剂瓶分别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和浓硫酸,过一段时间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总结与交流】浓盐酸易挥发,溶解的氯化氢气体易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溶质质量分数也变小。

初三化学教案 生活中的酸和碱2

初三化学教案 生活中的酸和碱2

年级学科初三化学课题生活中的酸和碱(2)备课人张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pH的相关知识,并学会自己去设计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过程与方法:讲解与演示实验共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课,增强学生对“化学源于生活”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难点重点: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测定难点:pH试纸的使用课时 1 时间45分钟【复习巩固】复习提问:1、紫色石蕊遇酸变__________,遇碱变__________;无色酚酞遇酸_____ _____,遇碱变__________。

2、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的化合物,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的化合物。

【导入新知】新课导入:为什么上节课中同是酸的醋酸和盐酸,在使指示剂变色时颜色会不一样呢?你了解这跟什么有关呢?【教学过程】一、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酸溶液中都含有,使溶液呈;碱溶液中都含有,使溶液呈。

2、在一定量的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数量越多越强,氢氧根离子的数量越多越强。

3、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的表示方法(1)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最常用______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______之间(2)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①pH_______7时,溶液呈______性;pH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pH_______7时,溶液呈______性;③pH_______7时,溶液呈______性;pH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测定溶液pH的方法①pH试纸使用方法:在表面皿上放一小片__________的pH试纸,用_________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于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____________对照,读出数值。

◆pH试纸的范围_____________②pH计pH试纸只能粗略的测量溶液的pH,只能得整数,若要精确测定溶液的pH可用pH计二、溶液的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意义1、人的体液的pH必须维持在一定得范围内,如果体液的pH超出正常范围,就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第一章:复习酸的定义和性质教学目标:1. 回顾酸的定义和性质,加深对酸的概念的理解。

2. 掌握酸的化学式和酸的离子化过程。

3. 了解酸的分类和常见酸的名称。

教学内容:1. 酸的定义:回顾酸的定义,强调酸的共轭碱和氢离子的关系。

2. 酸的性质:复习酸的离子化过程、酸的强度和酸的酸性常数。

3. 酸的分类:介绍有机酸、无机酸和混合酸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教学活动:1. 引导复习: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酸的定义和性质。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酸的分类和常见酸的名称,分享结果。

3. 练习题: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解答有关酸的定义和性质的问题。

评估方式:1. 口头提问:检查学生对酸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对酸的分类的了解。

3. 练习题:评估学生解答练习题的正确性和解题思路。

第二章:复习碱的定义和性质教学目标:1. 回顾碱的定义和性质,加深对碱的概念的理解。

2. 掌握碱的化学式和碱的离子化过程。

3. 了解碱的分类和常见碱的名称。

教学内容:1. 碱的定义:回顾碱的定义,强调碱的共轭酸和氢氧根离子的关系。

2. 碱的性质:复习碱的离子化过程、碱的强度和碱的碱性常数。

3. 碱的分类:介绍有机碱、无机碱和混合碱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教学活动:1. 引导复习: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碱的定义和性质。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碱的分类和常见碱的名称,分享结果。

3. 练习题: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解答有关碱的定义和性质的问题。

评估方式:1. 口头提问:检查学生对碱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对碱的分类的了解。

3. 练习题:评估学生解答练习题的正确性和解题思路。

第三章:复习酸碱中和反应教学目标:1. 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

2.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过程。

3.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内容:1.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回顾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了解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特点;(2)能够运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掌握酸碱的鉴别方法;(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提高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酸和碱的概念及特征2. 酸碱的鉴别方法3.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4. 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和特点5. 酸碱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酸碱的鉴别方法;(2)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2. 教学难点:(1)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2)酸碱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实验观察: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酸碱的性质和特点;(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讲解与提问:通过提问和解答疑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酸碱的图片、实验视频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2)实验器材:进行酸碱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3)教学课件:总结和归纳酸碱的性质和特点,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酸碱的图片和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的概念和特征。

2. 学习酸碱的鉴别方法:(1)观察酸碱的颜色和气味;(2)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鉴别;(3)利用酸碱与金属、盐等的反应进行鉴别。

3. 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1)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特点;(2)通过实验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3)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方法。

4. 学习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和特点:(1)盐酸、硫酸、硝酸等常见酸的性质和特点;(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常见碱的性质和特点。

5. 酸碱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1)举例说明酸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清洁剂、药物等;(2)举例说明酸碱在工业中的应用,如化肥、电池等。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柠檬汁、肥皂水等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物质,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性质。
2.提出问题:为什么柠檬汁会感到酸?肥皂水为什么能去油污?引发学生对酸碱性质的好奇心。
3.引入新课: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常见的酸和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介绍酸和碱的基本概念,酸碱的化学性质,以及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式。
4.掌握常见的酸碱制备方法,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酸碱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碱性质,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酸碱知识体系,提高知识整合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能够正确书写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式。
2.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能够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并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3.能够运用酸碱理论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酸碱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图示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酸碱性质及其应用。
3.教学重点:强调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引导学生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酸碱现象?
b.酸和碱的性质有哪些具体应用?
c.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能够运用酸碱理论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以及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教师版) 常见的酸和碱 (第二课时)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教师版) 常见的酸和碱 (第二课时)
A.CuCl2B.Fe2(SO4)3C.ZnCl2D.AgCl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Zn+2HCl=ZnCl2+ H2 B、2Fe+3H2SO4=Fe2(SO4)3+3H2
C、AI+HCl=AICl3+ H2 D、Fe2O3+H2SO4= FeSO4+ H2O
4.盐酸和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 )
A能与金属反应B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C能使指示剂变色D能溶于水
5、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向放有铁锈的钉子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首先看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过一会儿又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和稀盐酸反应:
(2)用稀硫酸除铁锈:
(3)氢氧化铜稀硫酸反应:
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
2、学会书写酸反应的相关化学方程式。
温故知新
1.石蕊遇酸变色,遇碱变色;酚酞遇酸变色,遇碱变色。
2.金属活动性顺序:。
3、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1)排在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2)酸不能是酸和酸,因为他们具有强性。(3)铁发生置换反应时,一定生成盐。
5、酸与盐的反应: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硝酸银+盐酸
产生溶于稀硝酸的色的色沉淀
讨论:上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我学会了,我能行:
1.下列物质放入到稀盐酸中,无气体生成的是( )
A.铝B碳酸钠C铁锈D石灰石
2.下列物质可由金属与稀酸发生反应得到的是( )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和碱的定义及特性;(2)了解酸和碱的常见化学反应;(3)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进行酸碱滴定实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酸碱反应的现象;(2)运用滴定实验验证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关系;(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究的精神;(3)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酸和碱的定义及特性:(1)酸的定义及特性;(2)碱的定义及特性;(3)酸碱的相对性及离子化。

2. 酸碱的常见化学反应:(1)酸碱中和反应;(2)酸碱滴定反应;(3)酸碱催化反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酸和碱的定义及特性;(2)引导学生思考酸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实验观察:(1)安排学生进行酸碱中和实验;(2)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3. 知识讲解:(1)讲解酸碱的相对性及离子化;(2)介绍酸碱滴定反应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2)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完成酸碱滴定实验报告;(2)布置有关酸碱知识的练习题。

五、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1)滴定管;(2)烧杯;(3)试管;(4)酸碱指示剂。

2. 教学课件:(1)酸碱概念及特性;(2)酸碱反应示意图;(3)酸碱滴定实验操作步骤。

六、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通过安排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酸碱反应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讲授法:在讲解酸碱知识时,运用生动的例子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酸碱概念及特性。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步骤1. 实验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一、目标解读:
1、知道酸、碱、盐的概念,识记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2、理解常见酸和碱的通性,认识酸碱的腐蚀性,知道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3、认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pH,能进行pH的简单测定
4、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要点回顾:
一、酸、碱、盐的概念
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钙
酸、碱、盐的电离:溶于水时产生带电的粒子(溶液能导电)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酸→盐+ 氢气
(3)金属氧化物+ 酸→盐+ 水
(4)碱+ 酸→盐+ 水(中和反应)
(5)盐+ 酸→另一种盐+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3)酸+碱→盐+水
(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可溶性碱受热不分解
如Cu(OH)2 ΔCuO +H2O 2Fe(OH)ΔFe2O3+3H2O
②常见沉淀:白色沉淀AgCl↓BaSO4↓Mg(OH)2↓BaCO3↓CaCO3↓
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0 1 2 3 4 5 6 78 9 10 11121314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只有pH<5.6的雨水为酸雨
三、典例分析:
例1、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中,如果不考虑水分的蒸发,溶液质量减少的是_____;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变化的是______。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硫酸
C 浓盐酸
D 澄清石灰水
例2、下列实验完成后,试管内壁会附着某种物质,其中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固体物质
B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蓝色固体
C 长期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膜
D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例3、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CO 2 CaCO 3
B HCl NaCl
C Fe FeSO 4
D Fe Fe 2(SO 4)3
四、达标练习:
1、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 + SO 42- Ba 2+ NO 3- B 、Ca 2+
H + NO 3- Cl - C 、Mg 2+ K + NO 3- Cl - D 、K + Na + Mg 2+ SO 42- 2、A 、B 等物质在溶液中存在如下三个转换关系:
(1)A + FeCl 3 → B ↓(红褐色)+ C (2)C + D → E ↓(白色)+ F (3)F + AgNO 3 → G ↓(白色)+ HNO 3
完成C 跟D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白色沉淀G 的化学式 ;写出A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3 A
..是 ,是 ,是 写出①②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