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精明增长”实施问题及对我国城市发展启示
美国迅速崛起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迅速崛起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美国的迅速崛起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期的独立战争,该战争帮助美国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然而,美国的真正崛起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以下是造成美国迅速崛起的几个重要原因:1.自由市场经济:美国秉持着自由市场经济的原则,积极推动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竞争。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保护私有财产权和促进经济自由。
这样的政策环境鼓励了私有企业家风险投资和创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2.科技创新:美国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特别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出现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科技进步,如电力、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美国还积极投资教育和研究,培养了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推动了科技的快速发展。
3.创新创业精神:美国历来有一种创新创业的文化,鼓励个人冒险和创造。
这种文化促使了创新的发生,并为企业家提供了许多机会。
创新和创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4.多元化和移民: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移民带来了不同的人才和文化,丰富了美国的资源和市场。
移民的多元性和自由的氛围提供了创新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5.高质量教育:美国的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享有盛誉,提供了广阔的教育机会和世界一流的大学。
高质量的教育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的崛起给中国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1.发展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中国应该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资,并为科学家和企业家提供更多的支持,激发创新能力和创业热情。
2.推动市场:中国应该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的,加强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只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才能为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
3.加强高等教育:中国应该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并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教育机会。
高质量的教育将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领导力的人才。
4.推动展开多元化:中国应该推动多元化发展,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和人才。
美国城市的“精明增长”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启示
车工业 的发展和道路等基础设施 的全 客 、 儿童 和老人们 提供 在哪里居住 , 怎 到22 年规划修 编的 目标 年 .预计总 00
面建设 . 国重复着一种低密度 、 全 分散 样实现交通 .如何与周遭应对提供 了 人 E将 达14 万 人 .城市 化水平将达 l 07
型 向郊 区扩展 的开发模式 .即被称 之 更多 的选择 。他们将在保 留已有精化  ̄ 8 % 在 目前 规划新增建设 用地指 J 16
为“ 蔓延” 的土地开发模式 郊 区化及 的基础上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显然 . 在 标 和年度的转用 、征用指标逐 步趋 紧 城市蔓延不仅没有解决 旧城 区传统 的 经济 、 环境 、 社会等方面都获利的增长 的情况下 . 这新增加 的3 4 7 万人 口所造
犯罪 、 失业 、 萧条萎缩 以及低质量住 房 就是精明增长 等一系列 问题 .而且在城市郊 区催生 态湿地 和原始农地 的消失 、 交通拥挤 、 成 的对 城市基础设 施 、 通 、 交 居住 、 教 新增建设用地的方式来解决 精 明增
J U NIN H I AJ SE G A
机关建设
美国城市的“ 精明增长" 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启示
美 国城市 的发展在2 世纪经历 了 0
一
邹勇刚
显著 ,表现出明显的轴 向延伸——轴
样便利 、 全 、 安 健康 和富有 吸引力 ; 他
个急剧变化 的时代 .城市化 的进程 们将培养鼓励社会化 、公 民性和倡导 间填充—— 轴向延伸 的圈层式发展特
的并 不 是 不 增 长 . 不 是 慢增 长 着 适合 我 国现 在 的发 展情 况 与 管理 模 社会 问题 也 它
重 于修改土地利用控制机制 ,鼓励 已 式 在具体实施 中再配合循环经济学 有基础设施地 区的开发 .确保一定 的 中的三R 原则 . 对于南京市的城市建设 开 敞空 间. 增加社会 平等 . 以使得这种 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机制能更好地应对增长过程 中出现 的
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规划的作用
“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摘要:本文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背景,概念内涵的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城市发展的问题,结合精明增长理论,浅谈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作用。
关键字:精明增长,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近些年,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普遍存在关于城市蔓延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的城市问题,迫切需要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此时,精明增长的相关研究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精明增长不仅为政府管理城市增长提供了明确的原则和目标,同时也勾勒出一幅全新的城市图景"精明增长首先由政府提出,随后便引发学界的广泛热议"政府关于精明增长的观点和实践,与学界对精明增长的研究形成密切的联系,融汇成势不可挡的精明增长热潮"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城市蔓延的困境,研究者们也将精明增长引入了中国,为中国的城市发展及政府对城市增长的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精明增长的背景二战后,伴随着小汽车的普及和公路的大规模建设,美国率先步入了郊区城市化加速阶段。
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小汽车交通主导下的郊区化现象极大地加剧了就业问题和居住的低密度扩散,出现了所谓的“城市蔓延”。
至此,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发生转变,由工业化时期市区边缘的高密度蔓延转变为城市郊区低密度扩展[1]。
美国经济学家与城市学家安东尼·当斯在其所著的《美国大城市地区最新增长模式》中,将“城市蔓延”表述为“郊区化的特别形式,它包括以极低的人口密度向现有城市化地区的边缘扩展,占用过去从未开发过的土地”。
阿尔·萌(R.Moe)进一步把蔓延定义为“低密度地在城镇边缘地区的发展”。
最后,布希尔(Burchell)等将“城市蔓延”的诸多解释总结为以下8个方面:低密度的土地开发;空间分离、单一功能的土地利用;“蛙跳式”或零散的扩展形态;带状商业开发;依赖小汽车交通的土地开发;牺牲城市中心的发展进行城市边缘地区的开发;就业岗位的分散;农业用地和开敞空间的消失。
浅析精明增长理论及应用
浅析精明增长理论及应用作者:王林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3期摘要:基于国内外关于“精明增长”的研究文献,从精明增长理论的源起、背景入手,归纳了理论的基本内涵,梳理了精明增长理论与新城市主义、城市综合体的关系。
最后,就精明增长在中国的运用进行探讨,指出了精明增长在中国发展的症结与途径。
关键词:精明增长城市蔓延新城市主义中国化中图分类号:G2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精明增长”的理论缘起1.1城市的经济发展层面二次大战后,伴随着小汽车的普及和公路的大规模建设,美国率先步入了郊区城市化加速阶段,出现了所谓的“城市蔓延”。
至此,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发生转变,由工业化时期市区边缘的高密度蔓延转变成为城市郊区的低密度扩展。
针对城市蔓延带来的诸多问题,“精明增长”应运而生。
1.2 城市的政府层面“精明增长”出现于1990年代。
它的对象是城乡政府。
当时,“政府向企业学习效率”“精简政府”和“政府职责下放”等政治理念开始出台,而土地开发是政府的生财之道,但环保势力对土地开发却坚不妥协,因此,“精明增长”理论应运而生,它为解决这种局面创造了一个即能满足开发利益,又能满足环保良心的局面,两全其美。
二“精明增长”理论的基本内涵2.1“精明增长”的概念界定“精明增长”由马里兰州州长格兰登宁在1997年提出,其初衷是建立一种使州政府能够指导城市开发的手段,并使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城市发展产生正面的影响。
我国学者梁鹤年认为,“精明增长”就是城乡政府在基础实施开发管理的决策中,以最低的基础实施成本去创造最高的土地开发收益。
总的说来,“精明增长”是以“城”为本位,以公交和步行为导向,混合住房,商业和商店各用途,保留空地和环境设施,以确保新老社区的活力和城市的健康发展。
2.2“精明增长”的原则划定针对城市的蔓延发展,“精明增长”作为一种理论原则而非政府政策或法规,其实施必须要以一种原则或者说是规范来限定,因此对于“精明的增长”的贯彻和运用,“精明增长在线”提出了十项规划原则:混合式多样的土地利用;垂直紧凑的建筑设计;能在尺寸样式上满足不同阶层的住房要求;步行式社区;创造富有个性和吸引力的居住场所感觉;增加交通工具种类的选择;保护空地,农田,风景区和生态敏感区;加强利用和发展现有社区;做出可预测,公平和产生效益的发展决定;鼓励公众参与。
精明增长理论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启示——以杭州为例
K ey w ords: ci t y di s ea s e; s ma r t gr ow t h ; ne w ur ba ni z a t i on; r e f a c t o r i ng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中 图分 类 号 :C 9 1 2 . 8 文献 标 识 码 :A
中国名 城
城镇 化研 究
了郊 区 规模 的迅 速 扩 大 、加 剧 了城 市 用 地 规模 的无 节 制增长 , “ 重 复着 一 种 低 密 度 、分 散 型 向郊 区扩 展 的
用 的现 状存 在 问题 ,提 出应借 鉴精 明增 长 的基本 内容 和
实践特 点 走集 约 型城 镇 空 间增 长模 式 的道 路 。 综合 来 说, “ 精 明增长 ”是 一种 全 方位 的城市 可持 续发 展 新模 式 ,以土地 高 效 、集 约 、紧凑 利 用为 先导 ,实现城 市 发
1 精 明增长 理论 的 内涵与 意义
二 战后 的 美 国 ,人 均 实 际 收入 的 大 幅度 提 高推 动 家 庭轿 车 日益普 及 ,道 路基 础 设 施逐 渐完 善 ,这 些便 利 性促 使 大量 的城 市 居 民选 择 到 郊 区 生 活 ,这就 导 致
作 者简 介
徐 建春 ,浙 江 工 商 大 学 土地 研 究 所所 长 、公 共 管理 学 院 副 院
路 径
基 于 解 决 上 述 城 市 问题 的 良 好 愿 景 , 美 国 马 里 兰 州 州 长 Gl e n d e n i n g 于1 9 9 7年 首 先 提 出 了 “ 精 明增
长 ( S ma r t g r o wt h)” 的概 念 ,又 被 翻 译 为 “ 理 性 增 长 ” ,并 在 同年 该 州 通 过 《 精 明 增 长 与邻 里保 护 法
美国过度去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过度去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1. 引言1.1 美国过度去工业化引发的问题美国过度去工业化引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发展受阻。
随着过度去工业化,美国的实体经济发展受到了影响,制造业逐渐衰退,劳动力市场出现结构性失衡,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缓慢。
其次是产业结构失衡。
过度去工业化导致了美国产业结构的不均衡发展,一些传统产业逐渐式微,新兴产业发展不均衡,整体产业结构失衡严重。
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过度去工业化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劳工权益受损。
随着产业衰退和劳动力市场调整,劳工的工作条件和收入水平逐渐下降,劳动力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这些问题的积累和恶化,使得美国在过度去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1.2 中国面临的去工业化挑战中国在去工业化过程中需要面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部分传统产业逐渐式微,而新兴产业尚未完全成熟,产业结构失衡成为一大隐患。
如何有效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成为中国在去工业化转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中国在去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过度的工业化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在去工业化的同时确保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劳工权益保障也是中国在去工业化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劳工就业和待遇受到影响,部分劳工面临失业、工资下降等困境。
如何在推动去工业化的同时保障劳工的权益,是中国必须加强的一个方面。
中国在面对去工业化挑战时,需要认真总结美国过度去工业化的经验教训,注重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障劳工权益,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 正文2.1 经验教训一:忽视实体经济发展美国过度去工业化的经验教训之一是忽视实体经济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曾经过度重视金融和服务行业发展,忽视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美国“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启示
增加 , 对于 崇 尚 自由的美 国人来 说 , 当时最 大 的理想就 是 “ 有一辆 小 汽 车 , 于 郊 区 的带 有 花 园草 地 的独 拥 位
立住宅 , 享受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 , 高效的地方政
府、 优质 的学校 教育 以及便 捷 的交通 运输 ” 当时被 称 ,
为 “ 国人 的梦 想 ”( m r a ra s 。在 这 种 梦想 美 A ei n D em ) c
T e En i h e me tf o Am e ia “ m a tGr wt o h S a i l t n ft e Ci e n Ou u ty h l t n n r m g r c n S r o h” n t ∈ p t a Ex e to l t s i r Co n r l i
2 R suc c ol f hn nvri f esi cs( h n , u a 3 0 4,hn ) . eo reS h o o iaU iesyo oce e Wu a ) W hn4 0 7 C ia C t G n
Ab t a t h st e i n l z st e b c g o n s a d c n e t o e te r “ ma t G o h ’whc s d s u s d w d l sr c :T i h s a ay e h a k r u d n o t n s f t h oy S r r wt ’ s h ih i i s e i ey c
Z A u n ,I in - n H NGJ a L agf g J e
( . rd a col f hn n esyo G ocec s( h n , h n4 0 7 C ia 1 G a ut S h o o i U i r t f e si e Wu a ) Wu a 3 0 4, hn ; e C a v i n
_精明增长_及其对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启示
表 1 美国“精明增长”理念提出的背景
Tab.1 Background of the concept of "Smart Growth" of United States
需求 角度
引发的原因
导致的后果
寻找解决措施
经济 需求
城市无节制蔓延使旧城 公共基础设施弃置,而城 外大量公共设施需要投 资新建
私人小汽车推广及高速
关键词:精明增长;城市发展;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 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10)01-0084-06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大城市的发展 面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城市蔓延带来日 益严重的城市问题,导致城市边界的模糊化;另一 方面,郊区中私有化住宅日渐增多,传统的城市规 划已无法应对新的城市发展变化。针对西方城市出 现的城市无限蔓延带来的资源的巨大消耗,以及人 们对私家车的过度依赖产生的不可持续性,西方学 者提出了“精明增长”这一理念。20 世纪 90 年代, “精明增长”这一新的规划思潮在西方诞生。怀特 (white,1994 年)指出,因为他们(城市蔓延)的 发展,建立在“对资源的不可持续性和消耗”的基 础之上。如果发展中国家重蹈覆辙,那就意味着, “我们很快将面临大规模的生态系统的崩溃―我们 必须竭力发展出另一种模式”[1]。“精明增长”的 规划理念成为取代旧的城市规划思想的一种新思 潮。此后,在美国、荷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学者们均针对这一种思潮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尤其 是在美国还进行了不少试验。美国的经验表明,“精 明增长”所倡导的理念在美国的城市规划中取得了 显著的成效。
通过土地混合使用,恢复市 区与郊区的活力和社区感, 营造利于各阶层交往的健 康生活方式和适合步行的 宜居城市(livable city)
美国“精明增长”实施问题及对我国城市发展启示
美国“精明增长”实施问题及对我国城市发展启示叶杉摘要:精明增长是美国为应对上世纪70年代城市蔓延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而建立的更有效利用土地的发展原则和规划实践。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蔓延现象同样出现,并伴随着类似的城市问题。
本文以美国城市精明增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和问题的种类,结合美国不同地区的实践经验及对精明增长政策的解读,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比较中美城市蔓延的表现、内因和采取的精明增长措施;最后根据中国国情,借鉴美国相关经验,从土地利用、交通规划、总体规划和公众参与四方面提出建议,以解决中国郊区蔓延和城区过度集聚的问题。
关键词:精明增长; 城市蔓延; 土地开发; 环境保护上世纪90年代,面对城市蔓延和郊区化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美国开始反思并提出了“精明增长”的理念,以保护环境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前提,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增长。
在进行城市用地集聚发展和保护农田、荒地不被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支持和反对并存的矛盾、协调多方利益的压力,表现为选择性实施的地方特性,从而产生了从政府到地方团体再到业主个人、从城市开发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建成居住环境改善等一系列新的发展问题。
本文以美国城市精明增长的政策内涵和实践经验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实践中问题产生的根源、问题的种类,从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城郊蔓延和城中集聚的格局,解析美国精明增长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1.精明增长起源及相关理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小汽车的普及和公路大规模建设使美国率先出现城市郊区化的趋势。
1970年之后,以小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方式极大程度地加剧了城区就业和居住的低密度扩散,出现了所谓的“城市蔓延”(urban sprawl)。
新的城市问题接踵而至,损害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
与相对集中的城市发展相比,蔓延将使居民在城市建设上付出更大的代价。
20世纪90年代针对“城市蔓延”问题,美国提出了“精明增长”对策,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深化“精明增长”的内涵。
美国“精明增长”理论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人意识到其“郊区化”发展带来的问题:低密度的城市无序蔓延,人口涌向郊区建房,“吃”掉大量农田,城市越“跑”越远,导致能耗过多、上班路程太长等城市病接踵而来。
而欧洲的“紧凑发展”却令许多历史城镇保持了其紧凑而高密度的形态,并被普遍认为是居住和工作的理想环境。
美国人因此取法欧洲,提出了“精明增长”(smart growth)概念。
“精明增长”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原则
2000年,美国规划协会联合60家公共团体组成了“美国精明增长联盟”(Smart Growth America),确定精明增长的核心内容是: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
而建设一个“精明增长”的城市的主要原则是:
——土地的混合利用。
在城市中,通过自行车或步行能够便捷地到达任何商业、居住、娱乐、教育场所等;
——建筑设计遵循紧凑原理;
——各社区应适合于步行;
——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
保证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间的连通性。
把这些方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交通方式;
——保护公共空间、农业用地、自然景观等;
——引导和增强现有社区的发展与效用。
提高已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能降低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压力。
美国过度去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过度去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美国一直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道路上摸索前行。
过去几十年,美国经历了一次从重工业时代向服务业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被称为“过度去工业化”。
而这个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正在经历工业化和经济转型的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美国过度去工业化的经验教训1. 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问题美国的重工业时代兴起于19世纪末,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
这一时期,工业生产是美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大量的工业劳动力在工厂里从事制造业工作。
但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工业开始走向衰落,大量工厂关闭,数百万人失业,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工业城市变得贫困和空荡,一些地区的失业率飙升,社会问题也愈发凸显。
2.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随着重工业时代的结束,美国经济开始向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这种转型在短期内给美国经济带来了繁荣,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服务业的增长并没有给底层劳动者带来足够的就业机会,高新技术产业则更多地依赖高学历、高技能的劳动者,加剧了社会的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
3. 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问题过度去工业化过程中,美国曾经遭受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等多种环境问题的困扰。
长期以来对环境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水、空气、土壤等多个方面的环境问题,也给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 对全球产业链的重新定位和调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影响着全球产业链的格局。
美国过度去工业化过程中,很多工业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导致了全球产业链结构的重新定位和调整。
二、对中国的启示1. 形成多元化的经济增长模式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增长模式不能过度依赖于某一行业或某一批劳动者,而应该形成多元化的经济增长模式。
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应该在继续发展制造业的逐步培育和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经济增长模式。
美国经济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美国经济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第一章: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对中国的影响自20世纪以来,美国成为了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在科技、金融、军事等方面的实力均处于领先地位。
这使得美国在全球经济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格外重要,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形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言,美国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贸易角度来看,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中国也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两国之间的贸易将近千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规模巨大,这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
美国的高端技术和产品在中国市场上有极大的竞争力,而中国在低端制造领域则有着巨大的优势。
因此,双方的贸易合作一方面加强了中美双方的经济联系和依存程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双方在经济上的协调和竞争。
此外,美国的财经政策和国际事务也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政府的财经政策不仅影响了国内的经济形势,也影响了全球经济的走向。
美国的政策调整、政治变革等都可能引起全球市场的震荡,从而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形势。
第二章:美国对中国的挑战和机遇当前,美国的经济发展和出口战略的调整,表明其正积极谋求新的出口增长点和市场拓展。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一个巨大而重要的市场,对于美国而言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在挑战方面,美国对中国的压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贸易摩擦的加剧。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对中国的贸易战争不断升级,对中兴、华为等企业的制裁也带来了挑战。
此外,美国加征关税等行动直接影响到了中国一些出口产业的利益,给中国的出口带来了巨大压力。
其次是美国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战略的加强。
在技术创新和科研上,美国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随着“美国优先”战略的加强,美国政府对国内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这将加深中国企业在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的挑战。
在机遇方面,美国也为中国提供了很多机会。
特别是在全球市场的拓展、绿色科技转型、金融开放、文化交流等方面,能为中国带来更多的机遇。
精明增长理论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总第108期)J o ur n a l of t he Par t y Scho ol of C PC Z he n昏hou M unici pal C om m i t t e e N o.6,2010(Sum,108)经济学研究精明增长理论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吴宏军(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社会培训中心,河南郑州450042)摘要:“精明增长”是20世纪90年代末诞生于美国规划界的概念,是一种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控制城市无序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提高A.qf]生活质量的紧凑式城市发展模式。
精明增长理论以其先进的理念和大胆的实践,对我国的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精明增长;城市;发展;启示中图分类号:F0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10)06—003l—03一、精明增长理论的内涵“精明增长”是20世纪90年代末诞牛于美国规划界的概念,是一种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控制城市无序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紧凑式城市发展模式。
虽然精明增长的理念已被广泛接受,但是精明增长至今尚未形成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不同的环境组织、政府机构以及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和实业界人士都是基于各自特定的任务和目标,对精明增长的内涵作出了不同的界定,其中包括《世界英语词汇百科全书》、美围困家资源保护协会、美国环境保护署、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局、美国农业部、美国规划协会、美国精明增长联盟、美国住房营建联盟对“精明增长”的界定。
而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精明增长联盟对精明增长理论的阐释,即要营造宜居的邻里,其应当是安全、方便、有吸引力且其价格可被承受;要拥有更好的可达性、更少的交通量,因此强调土地综合利用、集约发展,并提供多种交通选择,以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要促进城市、郊区和城镇的繁荣,提倡发展重点应在已有的建成区,以节省在交通、学校、图书馆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投资,并保护有吸引力的建筑物、历史街区和文化名胜;要收益共享,消除收入和种族造成的隔离,使所有居民成为繁荣的受惠者;要降低开发成本和税收,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减少对汽车的依赖,节省投资以用于其他项目;要保留开敞空间。
美国“精明增长”理念及对宁波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赴美公共管理专题研修班课题系列三
“ 明增 长” 理念 被广 泛 采纳 并 在一 些 精
城市 中付诸 实 践 ,且取 得 良好 的 效果 ,
加 强 社 区重 建 ,采 用 密 集 组 团 。在 操 保 护 债 券法 ” ,授 权政 府 以 出售债 券方
有力 地促 进 了美 国城市 的可 持 续发展 。
( )“ 明增 长 ”模 式值 得 包括 二 精 我 市在 内的 中国大 中城市 借 鉴。 借鉴 “ 精 明增 长 ”的经验 ,特别是严 格城 市边界 的空间规划 模式 、填充开 发与 紧凑开 发 并举的土地 开发模 式 、以公共 交通为导
州 和地 方 三级 政 府 的 大力 扶 持 ,相 互
公 共交 通为 导 向的城市 发 展模 式 ” 。在
向 的城 市 交 通 模 式 和 以循环 经 济 为 主 道 路 资 源 比较 丰 富 的 条 件 下 ,依 然 建 体 、环境保 护与景 观建设 同进 的生态 保 立了 l 0余公 里轻 轨 ,近 期还 计 划大 量 护 模式 等 ,对改变 中国传统 的城市 发展
赴美公共管理专题研修 班课题系列三
强 公共 交通 的 发展 ,在 与 小 汽 车 的 竞 争 中获 得 优 势 ,将 轨 道 交 通 的 站 点 作
为城 市 发展 的重心 。
◆黄红珍
王少青
张旭辉
何慧 刚
二 、美 国 “ 明增长 ”理 念 精 和 实 践 对 我 市 生 态 城 市 建 设 的 启示
新 建轻 轨 ,政 府 以减免 税 等政 策 支持 , 吸 引市 民使 用 轻 轨 。还 在 主 干 道 路 上 设 立 HO 车 道 , 公 共 汽 车 、 乘 坐 2 V
择 ;保 护 空 地 、农 田、风 景 区和 生 态
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启示
李 蕾 邱 杨 ,
(. 1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 成都 60 3 ; Il  ̄ l 10 1 2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 院, . 四川成都 60 3 ) 10 1
【 摘 要】 对精 明增 长理论进行 了总结和分析 , 对我 国城市空 间扩展现状 的分析 , 通过 结合精 明增 长理
后来被 戈尔 副总统作 为总统竞 选纲领— —2 - 1世纪 的可 居议 程 中的重要 内容 。其初 衷是 建立 一种使 州政 府能 够知 道城 市开发 的手段 , 并使政府财政支 出对 城市发展 产生正 面的影 响 。之后 , 精明增长作 为一 种城 市发 展模 式 , 逐步 在全 国发 展起来 , 并得到公众 的认可 。
城 区都 有投资机会 以得到 良好 的发展 。
23 精 明 增 长 的基 本 做 法 .
的综合 效益 。
12 精 明 增 长 概 念 的 提 出 .
面对城 市蔓延带来的 问题 , 提出 了一些 尝试性 的解决办 法 。其 中 ,精 明增 长” S at rwh 是 在 2 “ ( m r G o t) 0世纪 9 O年代 提 出的 , 风行全美 的一项发展计 划。率先 提出“ 明增长 ” 精 蓝 图的城 市—— 得克萨斯州 的奥斯 汀市 认为 , 它是 “ 图重塑 试 城市 和郊区的发展模 式 , 改善 社 区, 进经济 发展 和环 境保 促
() 4 强调开发计划应最大 限度地利用 已开发的土地和基 础设施 , 鼓励对 土地 利用采 用“ 紧凑模 式” 鼓励 在现有 建成 , 区内进 行“ 垂直加厚 ” 。 () 5 打破绝对 的功 能分 区思 想和严 格 的社 会 隔离局 面 ,
美国创新战略的三个阶段及对我国的启示_张换兆
体系出发,美国十分强调政府在创新活动 国创新的影响从国内向全世界范围拓展, 究是应对美国创新竞争的重要工作。美国
中的推动和干预作用、私营部门的创新引 自主创新战略需要与时俱进,其中一些内 将创新置于国家战略前所未有的高度,并
擎作用,提出政府、企业与民众应当合力创 容需要与新形势相适应。目前,出现的一 将创新作为美国制胜未来的关键。在这一
创新已经成为美 度,确定面向未来的稳定投
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入机制,同时制定有利于激
应对国际竞争和度过 励社会资金投入基础研究
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关 的政策措施。
键。
第三,实施专项科技计
划是加快技术跨越的有效
机。以金砖国家为主要代表的新兴经济体 持依靠创新走出金融危机的策略取得相应 方式。从克林顿时代开始,美国实施了一
新 创 科技
CHUANGXINKEJI
美国创新战略的 三个阶段及对我国的启示
文 / 张换兆 林娴岚
1990 年的 24.2%上升到 2001 年的 31.8%。 发投入,尤其是国防研发,重点从克林顿政
其中信息业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府时期的民用技术为主转向民用技术与军
美国仍然是全球综合科技实力最强的 已达 35%,成为美国经济的第一推动力。 事技术并重,创新战略调整为反恐和应对
加大投资力度并引导固定资本投资,对研 更是将美国经济衰退从信息产业及其相关 平。
究与开发投资实行倾斜政策,并实施有针 行业向航空、保险、金融、旅游和
2001 年-2008 年间,美
对性的行动计划。1991 年,美国提出《国家 关键技术》报告,1992 年推出“信息高速公 路计划”,1993 年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 会,1994 年发布《科学与国家利益》,1996 年发布《技术与国家利益》,1997 年发布《塑 造 21 世纪的科学和技术》等。在这些报告
美国城市发展
美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摘要:中国正经历着社会和经济的重大变革,城市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现代城市规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经济活动全球化、城市问题相似化和城市进步发展竞争性的影响下,了解和研究国外城市规划的发展状况,借鉴经验,取长补短,对我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城市成长阶段从哥仑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到美国现代城市规划专业的形成,其间经过了400多年的发展历程。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清晰看到美国城市成长的三个阶段。
1.在独立前约300年的殖民地时期内,美国的城镇从无到有,属于前城市化时代。
2.从朗方规划美国新首都华盛顿哥仑比亚特区,到19世纪末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是美国城市化急剧发展的时期。
3.从20世纪初开始,在强大的美国城市经济的支持下,城市美化运动与城市土地区划,分别从城市景观环境和城市房地产开发两个方面,奠定了美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
二、美国城市规划的行政管理按美国宪法规定,在联邦、州、市三级政府中,市政府拥有对用地管理直接控制权,因而拥有强有力的规划管理机构。
美国城市管理机构有多种组织形式,如议会-市长制、委员会制和议会-行政长官制等。
美国城市规划管理机构的中心工作有三项:一是编制综合规划并依法编制区划法规和土地细分管理条款;二是管理城市用地使用的日常事务,审核建设项目,颁发用地许可证;三是利用联邦政府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提供的社区发展基金,从事社区建设、工业发展、职业培训等各种项目。
由于美国大多数城市已经进入成年期,新开发区很少,因此,现在美国的城市用地规划多属修订规划,它们或是地区性的(如某市南部地区再发展规划),或是局部性的(如市区衰退地段整治规划),或是专题性的(如公交系统发展规划)。
芝加哥是美国城市中最早编制总体规划的城市,因而芝加哥市的城市规划机构也比较齐全,在美国城市中比较具有代表性。
历来芝加哥的规划机构分为两个系统,一是经济发展规划局,主要职能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帮助,促进国际贸易机会,制订城市经济发展政策;二是城市建设规划局,主管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制订执行规划法规。
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启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通过借鉴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中国可以更好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启示进行探讨。
一、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借鉴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倡导市场化改革,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中国也在改革开放中逐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西方经济发展模式提醒我们,市场的失灵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同时政府在市场监管和调控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可以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提高市场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二、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西方国家以发展科技创新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他们重视科研投入,鼓励科技创业,并注重建立创新体系,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中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科研质量,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西方国家注重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
他们重视基础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中国可以通过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并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中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五、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国际合作和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他们推动跨国合作,开展贸易投资等多领域合作。
中国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助力国内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从市场化改革、科技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借鉴经验,有助于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精明增长”实施问题及对我国城市发展启示叶杉摘要:精明增长是美国为应对上世纪70年代城市蔓延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而建立的更有效利用土地的发展原则和规划实践。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蔓延现象同样出现,并伴随着类似的城市问题。
本文以美国城市精明增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和问题的种类,结合美国不同地区的实践经验及对精明增长政策的解读,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比较中美城市蔓延的表现、内因和采取的精明增长措施;最后根据中国国情,借鉴美国相关经验,从土地利用、交通规划、总体规划和公众参与四方面提出建议,以解决中国郊区蔓延和城区过度集聚的问题。
关键词:精明增长; 城市蔓延; 土地开发; 环境保护上世纪90年代,面对城市蔓延和郊区化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美国开始反思并提出了“精明增长”的理念,以保护环境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前提,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增长。
在进行城市用地集聚发展和保护农田、荒地不被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支持和反对并存的矛盾、协调多方利益的压力,表现为选择性实施的地方特性,从而产生了从政府到地方团体再到业主个人、从城市开发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建成居住环境改善等一系列新的发展问题。
本文以美国城市精明增长的政策内涵和实践经验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实践中问题产生的根源、问题的种类,从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城郊蔓延和城中集聚的格局,解析美国精明增长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1.精明增长起源及相关理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小汽车的普及和公路大规模建设使美国率先出现城市郊区化的趋势。
1970年之后,以小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方式极大程度地加剧了城区就业和居住的低密度扩散,出现了所谓的“城市蔓延”(urban sprawl)。
新的城市问题接踵而至,损害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
与相对集中的城市发展相比,蔓延将使居民在城市建设上付出更大的代价。
20世纪90年代针对“城市蔓延”问题,美国提出了“精明增长”对策,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深化“精明增长”的内涵。
现在精明增长涵盖的内容的十分丰富,涉及土地使用、住区设计、生态保护、公共交通、多方利益群体参与等方方面面。
精明增长提出为政府创造一个既能满足土地开发利益,又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两全其美的方法。
总的来说,精明增长是指一种创造更有效土地利用形式的发展原则和规划实践[1]。
主要可以概括以下十项原则:混合使用土地;鼓励紧密性的建筑设计;增加住房样式的选择;鼓励步行小区;创造有个性和富有吸引力的“场所感觉”;保留空地、农地、风景区和生态敏感地;加强利用在建成区内仍未开发的土地;增加交通的选择;坚持政府开发决定的公平、预知和效应;鼓励公众参与[2]。
根据美国规划协会报告(2002)显示:精明增长主要重新聚焦于中心城市、城市化地区、近郊和已被基础设施覆盖的地区的区域增长,减少了对新城市化土地、现存农田和环境敏感地区的增长[3]。
因此从土地利用的方式分类,精明增长主要表现为两方面:推动城市用地集聚发展和保护农田和荒地不被开发。
2.美国精明增长政策实践情况虽然在积极的倡导下美国城市开始普遍关注精明增长,但是为了成功,国家和地方的支持者必须提前明确发展目标,由此不同地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实践结果。
美国学者Downs (2005)指出,几乎很少有地方政府会去实践精明增长中所有的政策,取而代之的是当地执行者会根据自己的利益选择性地进行捍卫[3]。
因此,实施精明增长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2.1 支持者和反对者精明增长运动在地方层面是十分活跃的。
表1是在各类文献中经常出现的支持和反对精明增长的参与者分布情况。
从分析数据可以发现,在调查的美国城市中,57.1%的城市提及当选的官员是精明增长的拥护者。
其次是其他环境保护团体,被54.3%的城市认为是支持者。
精明增长团体、社区协会、地方报纸三个公共团体的提及比例分别是45.1%、43.6%、33.8%。
企业集团(16.8%)和非商业性公民组织(25%)只被很少城市的提到是支持者。
所有反对者中被提及最多的是开发商和房地产利益,接近三分之一城市这么认为。
虽然超过一半的城市中官员表示支持,15.4%的城市中官员反对精明增长。
最令人吃惊的是产权组织被提及的反对比例(20.3%)远超过业主组织(9.4%)或是社区协会(11.4%)。
总体来说,支持者的所占的城市比例是反对者的2.5倍有余。
可以发现,精明增长同时激发了支持者和反对者[4]。
支持者在地方层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政策的采纳。
表1 提及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受调查城市的比例资料来源:Lenahan O’Connell. The Impact of Local Supporters on Smart Growth Policy Adoption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092.2 两种精明增长政策类型在实践中,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来看,精明增长可以表现为实现集聚增长和土地保护两者或单方面的一系列不相关联的政策。
三种内城再开发的政策为:(1)鼓励内填式和棕地开发政策,(2)鼓励投资兴建或修复现有的建筑物政策,(3)允许土地混合利用的分区政策;五种土地保护的政策为:(1)城市增长边界,(2)发展权购买计划,(3)发展权转让计划,(4)鼓励进行较小尺寸的分区政策,(5)鼓励交通导向型发展政策[4]。
表2是受调查城市中已实施和被要求实施8种政策的比例。
可以发现,与土地保护政策相比,多数城市更愿意采用内城再开发的政策。
土地保护政策中,最多的是占六成以上的“鼓励进行较小尺寸的分区政策”,最少的“发展权购买计划”只占11.5%。
“城市增长边界”在将实施的政策中比重最大,占7.5%,这些城市还是预见到了设立城市增长边界以控制郊区蔓延的有效性。
虽然公众经常反对高密度的居住和公共交通,超过半数的城市还是采取了“鼓励交通导向型发展政策”。
以提升居住质量和重建老的高密度社区为核心的内城开发政策更受支持,其中实施度最高的是“允许土地混合利用的分区政策”,占88%。
表2 受调查城市中已实施和被要求实施8种政策的比例资料来源:Lenahan O’Connell. The Impact of Local Supporters on Smart Growth Policy Adoption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093.精明增长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精明增长与长期在全美大都市区占主导的蔓延发展过程从本质上有很大区别,因此从蔓延转变至精明增长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对发展利益和资本的再分配。
大多数美国人已经习惯了蔓延和蔓延带来的后果,但是他们无法完全确定精明增长会给他们带来什么。
面对着这样的不确定性,他们不情愿去承担如此巨变;如果隶属于那些会失去在蔓延时才有的利益的群体,将更难接受精明增长。
因此在当今这个复杂的社会里,任何基本布局的改变都会产生巨大难题。
下面分析精明增长实践中产生的具体问题。
3.1 从地方向区域层面的权利转移一些主要的精明增长政策要求政府采取在区域层面或州层面的行动,而不是土地利用权利集中的地方层面行动。
但是进行区域层面的行动必须要求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向上级组织移交现存土地利用规划权。
在很多大都市区除政府之外无其他上级组织;即使有,大部分的当地政府也不愿意割舍现有的土地利用决策权;即使移交了权利,区域层面能发挥多大作用也备受争议。
事实上,向上级转移权力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即使独立社区接受了地方城市增长边界,除非区域内所有社区接受,否则将无法阻止其他社区跳跃至边界外的郊区内发展;即使区域内所有地方各级都接受协调后的城市增长边界,也不能阻止私人开发商到都市区边界外或是更远的县开发。
只有州政府才有权利创立城市增长边界和严格地限制在边界外的增长,从而阻止“蛙跳式”发展。
如果这些增长不被阻止,城市增长边界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
3.2 增加的城市居住密度从根本上来说,精明增长影响的其实是成千上万的美国业主。
在大多数郊区他们组成了人数众多的选民团体。
几乎所有的业主都希望保持手中住房的市场价值。
和中国国情相似,住房是大多数美国业主最具价值的独立资产之一,也是在过去增值巨大的资产。
为了防止住房价值下滑,大多数的业主,尤其是郊区业主不愿意住区内出现任何比他们现有住房价格更低的居住单元,他们害怕低价房会降低他们住房的吸引力。
此外,很多业主担忧高密度意味着更严重的交通堵塞和拥挤的学校及其他公共设施使用。
还有很多郊区住户反对的原因是:蔓延性的空地开发将增加配套设施建设的税收。
他们也反对蔓延侵蚀了原本可供他们利用的空地。
因此,许多郊区住户倾向于从抽象意义上支持精明增长;一旦规划增加了附近的居住密度,触犯了自身利益,就会持反对态度。
3.3 上涨的住房价格精明增长提出在更小的土地范围内安置更多的居住单元使未来建设更紧凑;试图保留大量空地不被开发;希望阻止为满足住户在车程范围内寻求低价住房需求的“蛙跳式”土地细分。
以上三点都将最廉价的住房建设用地排除在外,房价必然上涨。
同时高密度开发将带来每公顷土地的价格上涨。
波特兰在实施精明增长后住房价格明显上涨,其原因是精明增长使波特兰成为一个更令人向往的城市,吸引了更多的居住者,而不是因为政策限制了住房供应从而影响住房价格。
因此,精明增长不是直接地产生更高的住房价格,而是有一种促进价格上涨的倾向。
3.4 悬而未决的交通问题精明增长的先天不足使其无法获得承诺的结果,在处理交通问题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事实是持续增长的社会财富和人口只会加剧交通堵塞。
经验证实在美国建设额外的公共交通设施几乎从未缓解地区的交通拥堵问题。
例如在波特兰、俄勒冈州,90年代加倍了轻轨建设,但是市民的乘坐次数也随之增加,交通堵塞更为严重。
原因是轻轨乘客主要是原来的公汽乘客,并非来自使用小汽车的人群,区域人口的增加战胜了由增加轻轨设施带来的轻微问题改善。
小汽车是主要的拥堵来源,公共交通设施的增加并没有降低美国小汽车的使用,设施的建设只是为使用公共交通的人群提供了多样的交通方式。
4.解决途径的探讨精明增长实际上是一场土地开发与保护的博弈,最终的目标是在保护环境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推动地方经济增长。
它的实施影响着美国政府、各团体、业主、环境保护者、开发商等多方利益,因而难以一蹴而就,一次性实践所有的精明增长政策也不切实际。
但是通过政府的执行权力、环保人士的推动和公民的积极参与,将保障在城市中逐步实现精明增长目标。
4.1 突出政府的决策作用如果没有州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强大支撑,一个完整的、包含全部具体政策的精明增长战略在美国是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