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岳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单元提升五
2019届岳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选修2单元提升
材料二
随着“ 代议制民主” 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
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 直接民主” 是“ 民主” ,而且近代“ 间接民主” 也是“ 民 主” 。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 西方那一个唯一形态,日常使用的“ 民主” 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 科学” 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 “ 格物致知” 的目的是什么?(4 分) (2)19 世纪中叶以后,从“ 格致” 到“ 赛因斯” ,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2 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 民 主” 概念变化的原因。(8 分) (4)从“ 经济” “ 中学” “ 粉丝” 3 个词语中任选 1 个,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 史变化。(3 分)
题型示例(27 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 可以为探究历史
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 对 sci ence 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 词变化。 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 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 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 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 受古代 “格物致知”的影响, 时人将“sci ence”音译为“格致”。19 世纪中叶 后, “研格致,营制造者, 乘时而起”, “格致”一词大量作用。19 世纪末, 梁 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 将“sci ence”译为“从事科学, 讲求政艺。”民国 初, 学界还将 sci ence 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摘自《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文明名称 古希腊文明 古代中华文明 政治特色 经济特色 工商业发达 儒家思想 文化特色
岳麓版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单元整合1
困难的现象,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变化的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是地方
最高一级,而基层的县制没有改变,故C项正确。 C
解析 -8关闭
答案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与古希腊城邦的不同
类别 政治 结构 经济 发展 政治 制度 文化 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逐渐走向统一 大多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王权日益强大,最后发展 成为君主专制制度 古希腊城邦 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 于古希腊 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农、工、商 并重 古希腊城邦出现了共和政体, 王权衰微,有的城邦甚至建立 了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开展工业革 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 主义制度逐步确立 殖民扩张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近代科学产生
-11-
清代对外政策的松动出现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
是对外关系,并未反映文化专制,故B项错误;中国朝贡体制的破产出现于 鸦片战争之后,故C项错误;题干中清政府要求英国阿美士德使团成员磕头
消极作用 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人民 没有政治权利和地位 ,民主政 治无从发展,长期的人治传统 , 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 到封建社会后期,严重束缚了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了资 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压制了新 的生产关系的成长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 随着统治者对思想文化控制的 加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阻 碍
单元知识整合建构
-2-
一、全面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原因 (1)经济方面:封建经济(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经济原因。小农 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来维护国家的统一 和社会的稳定。 (2)政治方面:封建统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封建 土地私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维护其封建统治。 (3)思想方面:主张中央集权、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和融合了各家 学派思想精髓的儒家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 (4)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 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封建统治者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 生产发展的需要。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一单元+单元总结+能力提升
【答案】 B
【通关秘籍】 (1)推敲题干材料,明确试题结构。仔细推敲题干,清楚题干中的答题项、主干 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 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2)确定时间、空间范围。 (3)分析推敲备选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要认真 分析。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备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二、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特点与影响 1.过程 (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 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 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4)隋唐时期实行州县两级制, 后设节度使, 导致藩镇割据局面。 (5)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 (6)元代:地方推行行省制,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 免,管理辖区内军政事务;不可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 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7)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2.四步抢尽非选择题的得分信息 【典例 2】 (2014· 高考福建卷,节选)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 了 1 300 多年,至 1905 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
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目录
CONTENTS
1
单元知识·体系构建 归纳整合·纵横通关 热点视角·考向预测
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能力提升
2 3
历史时段
通史线索
先秦政治制度经历了原始社会禅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 让制到夏、商、西周的王位世袭 制,王族内部宗法制,地方分封 年) 制,再到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 初步萌芽的演变历程 秦汉至明清(公元前221— 1840年)
高考历史单元总结提升复习方案岳麓版精品PPT课件
第八单元 │ 专题探究
(6)1946—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走向破产 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从此,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官僚 资本还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国民政府实 行“经济统制”政策,征收苛捐杂税,通货不断膨胀。
第八单元 │ 专题探究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深远影响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基础。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资产阶级 的统治进一步巩固。法国的资产阶级最终战胜了复辟势力。美国 的工业资产阶级战胜了种植园主。工业革命还促进了俄国的改革 以及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使这些国家实现了社会形态的转变。 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
第八单元 │ 专题探究
③总体形成时期: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这时 期的世界市场垄断资本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以金本位制为特 征的多边贸易体系和世界货币。世界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商品种类繁多。
④世界市场的发展: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分工出现细分的趋势, 国际分工形式发生很大变化,出现经营全球化的特点。世界 市场区域化、集团化发展日益明显,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 全球化发展趋势。多元化、多极化是世界市场发展的方向。
第八单元 │ 专题探究
(3)世界格局的变化 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大机器工业 加工的是来自遥远地区的原料,而产品大量行销海外。以资 本主义商品生产为媒介,世界各地向着有机联系的方向发展, 相互关系日益密切。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由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统治 地位,成为世界的霸主。 东方从属于西方。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世纪东西方贸易 往来中以东方为主的状况。②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 于在资本主义的生产中,东方处于商品市场和原料基地的从 属地位。③这种变化一方面加剧了东方的落后贫困,另一方 面也猛烈冲击了它的旧思想和旧制度。
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单元整合1
题型专攻
-14-
【解题模板】 (1)解答这类选择题时,主要依靠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高的史 学理论水平;要根据题干中的史实,分析与结论的内在联系,进行综 合辨析。 (2)注意问题的转换。根据题干所指事件的时间信息,利用所学知 识与之关联,并对选项中的观点进行论证或者否定。
题型专攻
-15-
押题训练 1.(2018甘肃天水调研,3)汉语中,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 的称谓。这与英语中将自己父母的兄、弟统称为“uncle”完全不同。 可见,这些汉语称谓体现出( ) A.明亲疏的家族追求 B.辨等级的阶级理论 C.重家庭的人伦观念 D.别长幼的宗法意识
-9-
对点训练
3.(2017广西桂林期中,1)美国史学家霍夫斯塔德认为,在西方古代,
有为知识而学知识者,有为真理而献身者,有为理想、信念而奋斗
不息者,中国没有。在中国,知识分子之出路与归宿似乎只有一条,
就是投身政治,就是逐于仕途。产生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的不同
B.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项“改革的根本途径”说法错误;君权与相权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的一对基本矛盾,其稳定的基础依赖于皇权,故D项错误。
关闭
B
解析 答案
纵向梳理
-7-
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中央一直加强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而地方则要求充分 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 (2)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并集权于中央;中央对地方实行多 层次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 2.影响: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行郡县制以来,逐渐发展 和完善。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在征发徭役、兵役,征 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 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2019届岳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选修1.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三 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 三冗两积” 局面的出现:北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分化事权的策 略,结果导致了“ 冗官” ;为扩充军队导致了“ 冗兵” ;为供养大量的军队、官员 和岁币导致了“ 冗费” 。结果到北宋中期出现了“ 三冗两积” 的社会危机。 (2)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由于官僚贵族反对而失败。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二
1.背景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崛起,统一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鲜卑族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对各族百姓巧取 豪夺,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冯太后和孝文帝锐意改革。 2.过程 (1)开始:公元 471 年,冯太后临朝听政,改革开始。 (2)两个阶段: ①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立新制度。 ②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是实行汉化政策。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历史作用 (1)积极作用: ①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改革。 ②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对生产关系彻底的改革,使封建生产关系 和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确立与发展。 ③收富国强兵之效,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 础。 (2)消极作用: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刑,加强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②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 ③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 济的发展。
措施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军 事 奖励军功 严肃军纪 严格户籍制度,实行 什伍制度 废除井田 经 济 奖励耕织 颁布标准器,统一度 量衡 作用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打击了贵族特权,树立了地 主阶级的优势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推动了地主制经济发展 稳定国家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调动生产积 极性 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便利条件,有利于削弱割据 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2019届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必修3 单元整合5
共(布)这些错误的方针、政策才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形成虽然有其自身的关系,但主要根源还是在于共产国
际和联共(布)犯了右倾错误。苏俄强调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族革命”,始终
把反对帝国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轻视反封建的任务,从而过分低估 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作用,看重国民党,对中国的土地革命不持
1903年6月,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庆,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在《壬寅学 制》的基础上,又加上制订湖北学制的经验,修成《奏定学堂章程》,即《癸 卯学制》。
1904年1月13日,光绪皇帝批准推行。
《癸卯学制》纵向主要分作三段六级,各级学堂的宗旨如下: 初等小学堂: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强 调爱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高等小学堂: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为宗 旨。 普通中学堂: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稗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 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抵为宗旨。
点。
(2)不按题目要求做题,审题不清,随意性大。解决办法:认真审题。审题 意——紧抓“题眼儿”,揣摩题意;审题型——辨别题型,确定方法;审题分——注 意题分,看分作答,一般来说,分多的题目答案要点多,分少的题目答案要点 少。
(3)答题时忽略材料的作用,不能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材料。解决办法:注意 将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充分分析和利用材料。 (4)角度单一、重复。解决方法:注意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地分析问题。 [考题体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导学号 26812578 1901 年 9 月 14 日,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鼓励各地兴办学堂。 1902 年 5 月,管学大臣张百熙仿照日本学制拟就《壬寅学制》 。 1902 年底,张之洞与湖北巡抚端方制定了湖北学制体系。
《创新设计》2019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课件:第3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8讲
突出事件本身 3.关于晚清的反抗, 一般从材料信息出 发,重点突出反抗 事件的异化现象, 如太平天国对儒学
课标全国,30)“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的比较 的回归、八国联军 中国共产党 (2011· 成立 时期的东南互保等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
①根本原因: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经过:1856年10月,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1860年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5)最终失败:1864年7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 运动失败。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3.意义
(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
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3)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 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1.史料一中“机会”与“强迫中国接受”说明禁烟运动并不 是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反映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
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
2.史料二中“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 反映“近代化”表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考向一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史料研读]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文档:单元提升练(一)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单元提升练(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0小题,共计50分)1.(2018·湖南四大名校联考)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
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
这表明“封建制度”()A.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B.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C.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D.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解析“西周初年”,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但不能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故A项错误;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未涉及文化的传播,故B项错误;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与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相符,故C项正确;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D项与材料中“西周初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2.(2018·山东济南模拟)山东常被称为“齐鲁之邦”,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因孔子是鲁国人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解析西周分封制,就是把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其中以王族为主要对象。
齐国为功臣姜子牙的封地,鲁国国君的姬姓,首任国君为周公子伯禽。
山东以“鲁”为简称体现了宗法制中的正统观念,故选B。
答案 B3.(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自殷周以来,中国古代宗族制度经历了先秦典型宗族制、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富人宗族制。
这一变化表明,中国古代宗族制度()A.社会功能逐渐减弱B.政治功能趋向增强C.主体呈平民化趋势D.始终坚持儒学主导解析材料没有提到各个时期宗族的社会功能,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宗族为政治服务的功能,故B项错误;通过“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富人宗族制”可以得出其主体平民化趋势明显,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儒学及其在宗族中的地位,故D 项错误。
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单元整合5 -
错误;世界多极化只是趋势,多极化格局还没有形成,故D项错误。
关闭
B
解析 答案
单元知识整合建构
第五单元
线索图解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题型专攻
-6-
美苏冷战局势的发展演变对新中国外交产生的影响
时间
1949— 1955 年
20 世纪 50 年代 后期至 60 年 代末
阶段
美苏两极格局形 成
新中国外交
苏联支持、援助中国,以美国为首 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新中国加入 社会主义阵营,推行“一边倒”的外 交政策;接受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线索图解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题型专攻
第五单元
单元知识整合建构
线索图解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题型专攻
第五单元
单元知识整合建构
线索图解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题型专攻
第五单元
单元知识整合建构
线索图解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题型专攻
第五单元
单元知识整合建构
线索图解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题型专攻
第五单元Βιβλιοθήκη 单元知识整合建构线索图解
纵向梳理
在一定程度上追随美国,故C项不正确;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
底首次提出的,而英国1950年就承认了新中国,故D项不符合题意。
关闭
B
解析 答案
第五单元
单元知识整合建构
线索图解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题型专攻
-13-
3.(2017河北邯郸一模,35)20世纪90年代德国重新统一后,有相当 多的博物馆开始对移民文化进行保存和展示。柏林的世界文化博
2019届岳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单元提升九
主线一
主线二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 特 点 不 同 作 用 利用市场和商 品货币关系来 调节生产 巩固了工农联 盟,使生产得到 恢复与发展,巩 固了苏维埃政 权 社会生产力得到 了恢复,遏制了法 西斯势力,开创了 国家干预经济的 新模式 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 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 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国家干预经济 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 产力,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主线一
主线二
①都是各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相 同 ②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且符合各国当 时的实际需要。 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①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启 示 ②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都是经济 发展的手段
探究型选择题 题型示例这是一名同学上课做的笔记,笔记的部分内
容如下: 实行余粮征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 普遍义务劳动。 →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规定农民在缴纳粮食税后,剩 下的粮食由自己自由支配。 这主要反映了苏联(俄)( )
A.从余粮征集制到粮食税的变化
B.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 C.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的变化 D.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变化 解析:从所学知识可知,余粮征集制、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普 遍义务劳动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而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措施。 正 确答案为 D 项。 答案:D
主线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线二
2.变革的原因 (1)科技革命与生产力发展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变革的根本原因。 (2)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 展是内在的需要。 (3)经济危机、战争和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 (4)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 (5)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的新要求。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五单元+单元总结+能力提升
CONTENTS
1
单元知识·体系构建
归纳整合·纵横通关 热点视角·考向预测
第五单元
单元总结·能力提升
2 3
历史阶段
通史线索 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经 历了由鸦片战争后列 强的经济入侵,到自 然经济的开始解体, 再到19世纪60年代洋 务企业的建立和民族 资本主义的诞生的演 变
历史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呈现 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 点。一方面中国社会经 济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的附庸;另 一方面,原有的封建经 济开始瓦解,同时国内 的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中国缓慢地走向近代化
经济 家政权力量垄 断经济。 ②买办性:是帝国主义豢养并为 之服务的代理人。 ③封建性: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
是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经济基 础,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 要障碍
评价型选择题的答题模板 评价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观点 以及历史结论等的分析、判断和评价能力。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题干给出 被评价的主体,备选项给出对该主体的评价,从中选择最符合主体的评价;第二 种是题干给出的是对主体的评价,备选项给出的是与评价相联系的主体,从中选 择最符合评价的主体。该题型大多与材料型选择题相结合,以新材料来设置新的 情境,以新的思维角度来设置新的问题,此类题侧重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 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着眼于考查“为什么”。
【解析】 “挽回已失的权利并大力发展沿海渔航业”说明发 展经济与维护主权并重,故 A 项正确。材料只说明发展渔业航 政的必要性,并未指出具体措施,B 项错误;材料强调海洋经 济发展的重要性, 没有叙述渔业和航政的关系, C 项错误; “努 力挽回已失的权利”说明中国领海主权已经遭到破坏,D 项错 误。 【答案】 A
黑龙江省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单元总
单元通史坐标
知识纵横链接
单元通史坐标 强化时间·把握趋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识纵横链接 纵向连线·横向链接
专题连线
中国历史上主要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时期两种基本政 治制度。分封制是周王分封诸侯的一种制度。宗法制以血缘 关系为纽带,西周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 级序列。
点击进入滚动检测 试题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 高无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从秦朝到清朝,历 朝统治者都在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 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 (3)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人民主权,实行责任内阁制。后由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民主共和制 度徒有虚名。 (4)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确立了三大民主制度,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线一
主线二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伟 大决策 (1)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第二次重大发展。 (2)这一理论开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丰富了 马克思主义。 (3)中共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理论的创新完善。
A.马英九认为徐蚌会战的牺牲实在是不值得
正误型选择题
题型示例观察下面两幅漫画,从图 1 到图 2 的变化中所能
反映的理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英方提出的“ 主权换治权” 的主张得到中方认可
B.在保留英军驻港的前提下中英最终达成联合声明 C.香港这一中国内政问题的解决洗刷了百年耻辱 D.国家地位和民族命运取决于综合国力 答案:D
题型分析正误型选择题就是要求选出符合或不符合
单元整合·优化提升
主线一
主线二
主线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
1.探索发展阶段(1954~1966 年):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来。 会议不仅制定 了宪法,还制定了全国人大组织法,选举出了国家领导人,在行使立法权、监 督权、决定权、任免权等方面发挥了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2.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 年):十年“ 文化大革命” 期间,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受到了严重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形同虚设,无法正常行使决定国家重大 问题的权力。十年间,全国没有进行过一次普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基 本上未召开过。
对应训练 1.在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的世纪之交,世界
格局呈现新旧更替的局面,政治经济新现象层出不穷,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下列政治经济新现象表述错误的是( )
A.欧洲联盟——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新阶段
B.世贸组织——全球有序自由贸易的新时期 C.港澳回归——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的新范例 D.上海合作组织——以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答案:D
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选项的选择题。 此种题型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即在试 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或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要求将另 一个符合或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在题干中有“ 正确” “ 完全正 确” “ 符合的” “ 不是” “ 不正确” “ 不包括” “ 错误的” “ 无关的” “ 不属于” 等提示 语。
解答技巧(1)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或不符合史实和
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2)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正误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 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3)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符合或不符 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主线一
主线二
3.祖国统一之路——“ 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 (1)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祖国统一实践相结合的第三次理论发 展创新。 (2)是依据我国国情(历史因素、现实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地提出用和 平方式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成功尝试,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 也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思路。 (3)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证明了这一伟大构想的可行性,也促进了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2.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专访时说:“ 光是一个徐 蚌会战(淮海战役)都是上百万人的伤亡,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 对马英九 的说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B.马英九反对解放战争 C.马英九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 D.马英九认为历史的悲剧将再次上演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马英九反对发生类似淮海战役的冲突,主张用和平 的方式解决问题。本题应选 C 项,A、B、D 三项说法明显错误。 答案:C )
主线一
主线二
3.恢复完善阶段(1976 年至今):“ 文化大革命” 的结束,为恢复和完善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了必要的前提。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 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民 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方针得到贯彻落实。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进入 了一个新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
主线一
主线二
主线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 建设、祖国统一实践相结合的三次理论发展
1.井冈山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 (1)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丰 富发展。 (2)这一理论来源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革命斗争实践,它从理论上阐明 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 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