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全球流动性枯竭
全球经济失衡与流动性过剩
全球经济失衡与流动性过剩管涛2012-11-23 14:20:30 来源:《中国货币市场》(沪)2007年3期作者简介:管涛,博士,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国际金融学会理事。
内容提要: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性现象。
全球经济失衡是造成世界范围流动性过剩的催化剂。
其中,发达国家是流动性输出的重要来源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是流动性输入的主要目的地。
后者又通过私人或官方对外资本输出的方式,将部分过剩的流动性回流到发达国家。
流动性过剩造成了投资过快增长、通胀压力上升、资产泡沫积聚、资本流动冲击等风险。
因此,必须重视经济对外失衡问题,及时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全球经济失衡日元利差交易流动性过剩是当前一个世界性的金融问题。
全球流动性过剩(GLOBAL EXCESS LIQUIDITY)的产生有各种原因,其中与当前世界经济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失衡状况密切相关。
本文拟就全球经济失衡与流动性过剩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
一,全球经济失衡正在日益加剧始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全球经济失衡,突出表现为经济对外失衡,并呈现日益两极化的发展趋势(见图1)。
失衡的一极是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不断膨胀。
2005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达到6.35%,比1998年上升了3.91个百分点。
而失衡的另一极是,一些资源性商品出口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
其中,如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等重要世界能源出口国,2005年经常项目盈余分别占GDP的10.89%和28.15%,分别比1998年上升了 10.81和37.16个百分点。
再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等新兴市场,同期经常项目盈余分别占GDP的28.37%、15.29%和7.06%,分别比1998年上升了 6.13、2.10和4.05个百分点。
图1 部分国家经常项目差额与GDP之比资料来源:IMF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从美国来看,这次以经常项目收支失衡为特征的全球经济失衡可能比战后以来的任何一次都严重。
美国流动性危机及其未来影响
美国流动性危机及其未来影响1. 引言1.1 美国流动性危机的定义美国流动性危机是指在金融市场上,资产难以迅速流动并被折现成现金的现象,从而导致市场缺乏足够的流动性。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和机构可能面临无法满足资金需求、无法及时偿付债务或无法买卖资产的困境。
流动性危机通常会导致市场恐慌,引发连锁反应,对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在美国,流动性危机可能出现在各种资产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等。
当市场参与者失去信心,或者出现大规模的资金撤离时,就容易引发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危机通常与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信贷紧缩、信用风险增加等因素有关。
美国流动性危机的定义包括了市场参与者在面临流动性压力时的反应,以及市场流动性条件急剧恶化的情况。
流动性危机不仅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也会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对流动性危机的定义和监测至关重要,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1.2 美国流动性危机的原因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是导致美国流动性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金融市场中,资金流动性受到供求关系、利率波动和市场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一旦发生市场恐慌或信任危机,就可能导致资金短缺和流动性紧缩,加剧流动性风险。
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不当也是美国流动性危机的原因之一。
在金融体系中,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承担着资金转移和风险分担的角色,但由于某些银行存在风险管理不善、过度逐利等问题,导致部分银行资本实力不足,无法应对突发事件,从而引发流动性危机。
货币政策的失误也会加剧美国流动性危机。
货币政策是影响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因素,如果货币政策执行不当,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引发资金流动性不足或通货膨胀,加剧市场不稳定性。
美国流动性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金融市场不稳定、银行业风险管理不善和货币政策失误等因素共同作用。
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预防和化解未来可能发生的流动性危机。
1.3 美国流动性危机的影响美国流动性危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和全球经济层面。
全球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全球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徐爽(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保定,071000)摘要:金融危机以后,为刺激经济的增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实施了低利率及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也导致了全球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对我国以及世界经济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本文主要阐述了流动性过剩给我国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如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贬值等并且对我国所面临的风险与困境提出了应对建议。
关键词:宽松政策通胀人民币升值应对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9—0237—011、对我国的影响1.1引起我国国内物价上涨,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各主要经济体由宽松的货币政策创造出大量货币,而其本国内利率极低且内需不足,因而大量国际资本会向利率更高的我国涌入,使得我国物价普遍上涨,造成输入性通货膨胀。
其次,由于我国是最大的资源进口国,而美元作为世界主要的交易和结算货币,其供应量过快增长,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增加了我国商品的进口及生产成本。
另外,大量国际资金的涌入,使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造成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这又会引起国内利率降低,投资增加,并会最终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1.2人民币的被动升值给我国的出口行业及相关部门带来不利影响主要发达国家因货币供应量增长而使得本国货币贬值,从而使人民币相对升值。
而我国的出口商品大多为劳动、资源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降低,失去了价格优势,给我国的出口行业带来很大冲击。
1.3资产价格飙升,经济过热给中国经济稳定埋下巨大隐患由于“热钱”偏好流动性强,收益高的项目,大量热资进入中国股市、房市,造成大量资产泡沫。
若是主要经济体日后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则中外利差的缩小将使部分套利交易平仓和各主要货币走强。
这些“热钱”一旦出现风险,大量投资性资金获利出逃,会造成资产价格大幅波动,泡沫破灭,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沉重打击。
专家提醒警惕全球经济的 “黑天鹅”与“灰犀牛”
专家提醒警惕全球经济的“黑天鹅”与
“灰犀牛”
来源:第一财经
岁末年初,总结展望自然不可少。
回顾过去一年的经济世界,全球经济终于在金融危机十年后出现了全面回暖的迹象,中国经济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成果。
然而,在为中国经济这一年的发展和全球经济回暖欣喜的时候,对未来一年的全球经济却应保持冷静、客观,切莫以为全球经济由此平稳发展,一马平川。
时下,人们喜欢用“黑天鹅”与“灰犀牛”来比喻突然发生的不测事件和已有苗头甚至显而易见却常常被人们忽略的风险。
全球流动性收缩与货币政策转向可以算得上“灰犀牛”。
反观中国,虽然中性货币政策执行了好几年,流动性扩张也有所减缓,但经济增长和投资的压力使我们似乎还没有加息的环境。
贸易战的阴云笼罩不期而至,或者因某种特定产品的贸易争端而突然爆发,可以算作影响我国经济的外部“黑天鹅”。
美国股市如何发展也并非一切安然。
虽然美国经济增长改善,但似乎不足以支撑股市如此大幅度、长时间地不断刷新纪录。
股市当然是以信心和预期为支撑的,但信心和预期等心理因素也恰恰是可以瞬间改变的,所谓成也信心、败也信心。
美国股市可能存在着对信心
的透支,如果美国股市掉头向下,那么,对于中国和周边国家的资本市场、资金流动特别是信心可能也会有所冲击。
理解流动性过剩
理解流动性过剩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理解和探讨“流动性过剩”这一经济现象。
我们将从基本概念入手,逐步揭示流动性过剩的成因、表现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应对策略。
流动性过剩通常指的是金融体系中货币供应超过实际需求,导致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而非投入实体经济。
这一现象既可能由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发展等多种因素引发,也可能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理解流动性过剩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对于制定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详细分析流动性过剩的形成机制,包括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发展、国际经济环境等因素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
我们还将探讨流动性过剩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资产价格、金融稳定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将提出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政策建议,包括调整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监管、推动金融市场深化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读者能够对流动性过剩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掌握其成因、表现和影响,并认识到应对流动性过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也希望本文能为政策制定者和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共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流动性过剩的定义与成因流动性过剩,指的是经济体中货币供应量远超过实际需求,导致货币价值下降,物价上涨,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等一系列经济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货币供应过多,而经济活动所需的货币量相对较少,造成货币的相对过剩。
货币政策宽松:中央银行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可能会采取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等宽松货币政策。
这些政策会导致银行系统中的货币供应量增加,进而引发流动性过剩。
储蓄与投资失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储蓄增长速度超过投资增长速度,大量资金将涌入金融市场,导致流动性过剩。
国际收支顺差也会导致外汇储备增加,进而增加国内货币供应量。
金融市场创新: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各种金融产品和工具层出不穷,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渠道。
美国流动性危机及其未来影响
美国流动性危机及其未来影响
美国流动性危机是指由于美国央行缩减购债计划、美国资本市场动荡以及国际市场不确定性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风险事件。
这种危机可能会对美国经济、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产生影响。
首先,美国流动性危机可能会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
由于资金供应不足,企业和个人可能会减少投资和消费,从而减缓经济增长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流动性危机可能会引发金融市场震荡。
当投资者担心风险增加时,可能会出现抛售行为,导致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的价格下跌。
这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其他市场和国家,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第三,流动性危机可能会影响全球经济。
由于美国是世界经济最大的国家之一,美国的金融状况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
如果美国流动性危机不得到控制,可能会导致其他国家资金池的枯竭和全球经济放缓。
最后,预计未来增长放缓和金融市场波动将成为流动性危机的长期影响。
政府和央行需要管理经济和市场风险,同时制定长期措施来优化资本市场运行、降低风险和促进经济增长。
总之,美国流动性危机是一个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都需要密切关注的风险事件。
政府和市场需要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提高透明度和增强稳定性,以维护全球经济的平稳发展。
国际资本流动性危机与救援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导致经济长期低迷。应对措施包括政府实施扩张性货 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和改革等。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国际资本流动性危机的教训与启示
教训
国际资本流动性危机提醒我们,过度的资 本流动和无序的金融市场会给经济带来负 面影响。资本的过度流入可能导致资产泡 沫和通货膨胀,而资本的突然流出可能引 发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
通过识别可能导致资本流动性 危机的风险因素,及时采取应 对措施,如限制资金流动、实
施外汇管制等。
临时性的资本管制
为防止资本大量外流,采取临 时性的资本管制措施,如限制
跨境投资、调整关税等。
增加外汇储备
通过增加外汇储备,提高国家 经济实力和金融稳定性,增强 应对资本流动性危机的能力。
中长期改革策略
调整经济结构
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成员国应对资本流动性危机,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
G20峰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
加强国际政策协调,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区域性经济组织
如欧盟(EU)、东盟(ASEAN)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共同应对资本流动性危机。
05
案例分析:国际资本流动 性危机的应对措施
国际资本流动性危机与救援
2023-11-06
目录
• 国际资本流动性危机的概述 • 资本流动性危机的成因 • 资本流动性危机的救援措施 • 资本流动性危机的防范与应对 • 案例分析:国际资本流动性危机的应对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国际资本流动性危机的概 述
定义与特点
• 定义:国际资本流动性危机是指一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无法 获得足够的融资来满足其短期债务和对外支付的需求,从而 导致货币贬值、外汇储备枯竭和经济衰退。
事件回眸
居民存款 , 还有 9万亿的企业 存款 , 他们使得流动性剧烈放大 。 大环 从
境来说 , 联储保持 了两年多 的低利 率政策 , 美 宽松 的货 币政 策放 出了 很多的钱 , 这个钱的效应显现 , 全球的钱都非常多 。她强调说 , 目前 , 有
继 3月份赴欧抗辩之后 , 温州鞋企老板于 近 日陆续再 飞赴欧盟 , 出 席在布鲁塞尔举行 的听证会 , 对欧盟 的不公 正反倾销 裁决进行抗辩 。 这 次抗辩团由商务部支持 , 中国轻工工艺 品进 出 口商会组织 。 抗辩 团成员
板块” 的信联 股份 、 浙江海纳 ( 原浙 大海纳) 被外地 企业收购后 , 连发 接
很大一部分钱进入 了中国市场 , 包括房地 产市场 , 甚至是 资本市场 , 这 给人 民币升值造成 了一 定的压力 。所 以 , 把全球 的资金 的流动性降 下
来 显得很重 要。否则 的话 , 最后可能 就是全 球金融危机。她表示 , 资 外 不 管是 以直 接投资的名 义进来 , 是风 险投资 的名义进 来 , 是股权 还 还
周天 勇 : 经济高增长可能引发大危机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表示 , 中国经济高增长中实际潜伏 着
较大危机 , 必须花大力气进行调整和改革 。 其理 由和可能的情况如下 : 首 先, 中国式高增长模式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和城镇 的高失业 率。其 次, 中国式 的高增长模式扩大 了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 。 再次 , 中国式高增
专家 : 警惕反规避调查成为新贸 易壁垒
有专家指出 ,随着 国外对中国- 4 提出的反倾销诉讼越来越多 ,  ̄ 1 , 部 分国内企业为避免诉讼 , 采取 曲线出 口方式 , 在境外设厂 , 国外生产产 在 品并 以所在国 “ 身份” 进入 国际市场 , 以图避免成为反倾销对象。 然而这 种曲线 出口方式又受阻碍 , 一些 已 “ 出去 ”的企业成 为国外反规 避调 走 查 的对象。目前 , 国外针对我国的反规避调查正呈现出数量逐渐增多 、 国
全球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微观与宏观机制的分析
全球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微观与宏观机制的分析全球失衡和全球流动性过剩是近十多年国际经济学领域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全球失衡主要指一些主要国家的经常账户盈余与另外一些主要国家的经常账户赤字的同时出现。
具体的,美国是近十多年来经常账户赤字规模最大和持续时间很长的国家;与之对应,中国等亚洲国家和石油产出国则存在可观的长期经常账户盈余。
与这种现象同步的是,次贷危机前的美国、中国等国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而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将利息降低到近乎为零的行为以及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执行,再一次加剧了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
全球失衡与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包括房价和股价在内的资产价格膨胀与破灭问题也非常明显。
不仅仅是美国国内房市和股市泡沫的生成与破灭举世瞩目,中国股价泡沫的形成与破灭以及当前严重的房市泡沫也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热点话题。
导致全球失衡与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源泉及其运作机制是什么?全球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膨胀与破灭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本文认为全球失衡和全球流动性过剩紧密相连;全球资产价格膨胀和流动性过多、货币政策宽松也存在着很紧密的联系。
要探寻流动性和资产价格膨胀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得先明白是什么导致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和全球失衡。
解释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个是从微观经济学机制入手,这主要基于“恒久收入—生命周期”和国际分工的视角。
另一个是从宏观经济学机制入手,着力探讨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中心国与外围国权利不对称等制度及其影响。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全球失衡和全球储蓄过剩(global saving glut),亚洲国家的高储蓄或经常账户盈余与其人口年龄结构年轻、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不完善或不发达、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等特征存在着很强的联系。
而对应的,西方国家也的确出现了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的趋势,并且发达的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有助于其消费倾向的提高,其产业向亚洲、拉美、东欧等新兴市场经济的转移,上述特征在很大程度预示着其低储蓄率、高消费、经常账户赤字的必然性。
全球流动性是否过剩?——兼议流动性与经济全球化
全球流动性是否过剩?——兼议流动性与经济全球化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流动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流动性过剩是否存在,成为了引发热议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对全球流动性和经济全球化进行兼议,探讨流动性过剩是否存在以及其对经济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流动性的定义流动性是指市场快速买卖资产的能力,即资产能够快速转变为现金形式。
流动性的提升可以增加市场的活跃度和效率。
全球化和技术进步使得资金能够更加快速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流动,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资本和贸易的加速增长,国际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的提高。
全球化的背后是科技的进步、国家政策的开放以及跨国公司的兴起等诸多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市场的融合和经济活动的国际化,为流动性的形成和传播提供了基础。
全球流动性的表现全球化时代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货币流动性和资本流动性的扩大。
货币流动性指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货币的兑换便利性和流通性;资本流动性则是指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程度。
这种流动性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交往,但同时也给国家和全球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流动性过剩的实质流动性过剩指的是市场上流动性供应超过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
当流动性过剩时,市场中的货币资金可能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的需求,导致资金过度流入某些领域,甚至形成泡沫,给市场稳定性造成威胁。
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现象近年来,一些观点认为全球流动性过剩是全球经济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原因之一是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造成世界范围内的低利率和大量的流动性注入市场;原因之二是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不平衡,导致大量的资本流入发达国家和金融市场。
这些因素都可能通过扩大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汇率、增加金融风险等方式,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问题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问题包括金融市场的不稳定、资产价格的波动、金融风险的增加等。
其中,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是最直接的表现,流动性过剩可能导致过度杠杆化、投机行为和市场波动加剧等问题,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挑战。
21. 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如何产生?
21. 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如何产生?21、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如何产生?在当今复杂多变的金融世界中,流动性危机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猛兽,一旦爆发,可能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破坏。
那么,这种危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简单来说,流动性就是资产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能力。
一个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市场,投资者能够相对容易地买卖资产,而不会因为交易导致资产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包括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企业以及个人投资者等。
当这些参与者的行为出现某些偏差或者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时,就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资产价格的大幅下跌。
当某种资产,比如股票、债券或者房地产的价格急剧下降时,持有这些资产的投资者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损失。
为了减少损失,他们会急于抛售手中的资产。
然而,由于市场上同时有大量的卖家,而买家却相对较少,这就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形成恶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资产的流动性迅速恶化,市场陷入恐慌,流动性危机由此产生。
过度的杠杆操作也是引发流动性危机的常见因素。
许多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会借入大量资金进行投资。
当资产价格下跌时,他们的债务负担会迅速增加,而资产价值却在缩水。
为了偿还债务,他们不得不抛售资产,从而引发市场的恐慌性抛售和流动性枯竭。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不善也是导致流动性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金融机构可能没有充分评估和管理自身的流动性风险,没有预留足够的现金和流动性资产来应对可能出现的资金需求。
当市场出现不利变化时,这些机构可能无法及时满足客户的提款需求或者履行债务,进而引发市场对其的信任危机,导致更多的客户要求提款或者债权人要求还款,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危机。
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同样会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影响。
例如,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企、利率大幅上升等情况都可能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债务违约风险增加。
美国流动性危机及其未来影响
美国流动性危机及其未来影响【摘要】美国流动性危机是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本文首先分析了导致流动性危机的影响因素,包括金融市场的变化、企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个人财富保障等方面。
其次探讨了政府应对措施,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帮助缓解危机并促进经济发展。
接着分析了流动性危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对企业经济发展和个人财富保障的挑战。
展望未来,提出了应对经济挑战的策略和动态调整措施,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经济环境的变化。
美国流动性危机的持续发展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应对,以确保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美国流动性危机、未来影响、影响因素、政府应对、金融市场变化、企业经济发展、个人财富保障、未来展望、经济挑战应对、动态调整策略1. 引言1.1 美国流动性危机及其未来影响美国流动性危机是指在金融市场中出现严重流动性不足的状况,从而导致资金无法顺利流通,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
流动性危机可能源自多种因素,如市场需求下降、信用环境恶化、政策调整等,一旦发生,将对企业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稳定、个人财富保障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未来,美国流动性危机的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大和政治环境的波动,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将变得更加敏感。
政府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稳定金融市场,鼓励企业发展,保障个人财富,并规避潜在的金融风险。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化解流动性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为未来经济发展创造更加稳定的环境。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影响因素,探讨政府应对措施,关注金融市场的变化趋势,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确保个人财富保障,以期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我们有信心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并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影响因素分析流动性危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其中包括宏观经济环境、金融体系运行机制、市场信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风险管理作业巴塞尔协议Ⅱ的改进
一巴塞尔协议Ⅱ的改进如果把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称为“巴塞尔协议I”,2004年的巴塞尔协议称为“巴塞尔协议II”,2010年的巴塞尔协议可以称为“巴塞尔协议III”。
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对定稿不久的“巴塞尔协议II”形成了事实上的冲击,与其说“巴塞尔协议III”是对“巴塞尔协议II”的补充和完善,还不如说是对金融危机的补救和应对措施。
“巴塞尔协议III”的改进思路在“巴塞尔协议II”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巴塞尔协议III”对金融危机中银行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如资本质量不高、数量不足,场外衍生交易产生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量不够审慎,对再次资产证券化暴露产生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管理薄弱等,从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监管资本和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市场交易机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明确和加强了监管要求。
对西方银行业可能的影响“巴塞尔协议III”的改进措施对银行的不同业务以及不同资产负债结构的银行影响程度会有所不同,总体上看,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会受到较大约束。
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巴塞尔协议III”直接提高了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同时提高了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构成项的标准,使不少银行面临着补充资本的压力。
根据2010年末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定量测算结果,参加测试的大型银行(定义为一级资本至少30亿欧元)平均资本充足率从11.1%下降到5.7%,以总资本计算,平均资本充足率从14%下降到8.4%。
如果银行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不能达到9.5%(即,最低4.5%加保守性缓冲2.5%,再加上2.5%反周期缓冲),会被要求按比例留存收益,不能随意分红。
“巴塞尔协议III”确定的普通股一级资本比率水平与留存收益的比例可以预计,为了满足监管新规对资本充足率的苛刻要求,资本不足的银行会加快利用资本市场筹集一级资本或通过减少派息比率来保证留存利润,以补充资本。
汇丰银行集团在2010年年报中披露,预计因为“巴塞尔协议III”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和证券化暴露计算风险加权资产的方法发生改变,导致风险加权资产增加;渣打银行集团则预计实施“巴塞尔协议III”会使该集团未来的核心一级资本比例下降1%。
美国流动性危机及其未来影响
美国流动性危机及其未来影响自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金融市场一直处于动荡和不确定的状态。
最近,随着美联储加息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国流动性危机再次成为市场的焦点。
流动性危机不仅影响着金融市场的稳定,也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美国流动性危机及其未来影响展开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流动性危机。
简单来说,流动性危机指的是金融市场中资金流动性不足,导致市场中的资金无法有效流动的情况。
这通常发生在金融机构或者整个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造成市场流动性瞬间枯竭。
这种情况下,即使市场有大量的资金,但由于资金没法迅速有效地流动,导致资金的使用和配置出现问题,从而引发更大范围的经济风险。
在当今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中,美国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其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危机不仅会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更会波及全球。
据专家分析,目前美国金融市场可能存在的流动性挑战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货币政策转向。
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成本上升,衍生品市场和债务市场的流动性也将遭受挑战。
全球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性也将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美国市场的流动性。
其次是信用市场的波动。
信用市场是金融市场中最容易受到流动性危机影响的领域,一旦出现信用违约或者恶性循环,流动性危机随即爆发。
近年来,美国信用市场的波动频繁,一些高风险品种的信用风险也在逐渐扩大,这对整个市场的流动性造成了挑战。
第三是金融科技的影响。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更便捷的资金交易手段,但与此也将金融市场的风险传导加速。
高频交易、杠杆交易等自动化交易方式使市场快速出现大规模的流动性波动,这对市场的流动性造成了更大挑战。
美国金融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也是流动性危机的潜在原因。
美国金融市场中,各种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相对较为复杂,市场监管也时常滞后于市场变化。
这些结构性问题在市场流动性出现问题时可能会放大市场的风险。
面对当前可能存在的流动性危机,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和相关机构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力求保持市场的稳定。
全球经济或面临流动性陷阱
024 MONETARY POLICY O全球经济或面临流动性陷阱全球经济或面临流动性陷阱风险,各国央行和政府需要在宏观经济政策上作出调整以避免 经济复苏进程受阻。
文/李徽徽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美联储 8月推出的平均通胀率目标,打破了 2012年以来所实行的对称性通胀目 标,也表明了美联储对于物价上升的 容忍度,同时也意味着0〜0.25%的低利率水平预计维持到2023年底。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欧盟和日本等 主要国家和经济体也加大了货币政策 宽松力度,包括政府购债、延长低利 率或负利率的时间等,但对经济刺激 效应并不明显。
全球市场充斥着流动 性,全球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 形态呈现出“三低”局面—低增长 率、低通胀、低利率,经济学中所描 述的流动性陷阱风险特征越发明显。
特征明显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名义利率接近 于0或者负利率,货币需求曲线的弹 性无限大,居民和企业基于流动性偏 好,只愿意持有现金或者活期储蓄,在满足正常的生活生产需要基础上,而不愿意投入更多消费需求或扩大再 生产。
现在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 形态已经逐步具备了流动性陷阱的主 要特征。
1.经济低增长,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这主要体现在G D P增长率上,预计2020年全球G D P增速将下滑到-4.1 %左右,其中发达国家G D P增速预计在-5.4%,新兴国家和地区G DP增速或在-2.3%左右。
2. 物价疲软,通缩风险加剧:这主要体现在供给端和需求端的经济数据上。
一方面,今年全球C P I呈现通缩趋势,预计在1.8%左右;另一方面,全球PMI指数今年预计将下滑到50以下,自2018年8月以来,全球P M丨指数呈现波动下行趋势。
3. 避险金融资产价格呈现“泡沫”:宽松货币政策所释放的流动性并没有完全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大面积涌入避险的金融资产,如国债、黄金等,长期国债利率呈现下滑趋势,而黄金价格出现攀升。
4. 企业和居民持有现金量和储蓄图1"流动性陷阱‘‘-供给需求R-利率率创新高:过剩的流动性并没有大量投入到消费和生产,而是转化为现金和储蓄,所以现在全球M1(狭义货币供给)增速大于M2 (广义货币供给)增速,形成了剪刀差的形态。
解读关于流动性风险的危机事件
解读关于流动性风险的危机事件
2010-01-28 13:45:40 来源:中国金融压力测试分析师
危机事件
(一)LTCM:濒临破产
1998年初,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预期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在收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之后将逐渐走向平稳,届时其与发达国家债券的利率差距就会自然缩小,LTCM基于此判断进行相应交易,该策略的本质即是博赌收益率息差收窄。
1998年8月,俄罗斯卢布事件发生,引发信用风险,使得国际投资者对于发展中国家债券投资的风险意识提升,要求更高的内部收益率,LTCM手中的俄罗斯政府债券因流动性下降(债券市场最终因卢布贬值而停止交易)造成剧烈亏损,流动性风险让“华尔街投资天才陨落”。
(二)北岩银行:挤兑
2007年8月美国“次级债风波”爆发后,金融机构间信心缺失导致的“信贷紧缩”很快从美国蔓延到欧洲,以银行间同业拆借为主要流动性来源的英国北岩银行由此出现了融资困难。
2007年9月14日、15日和17日,北岩银行发生了挤兑事件。
(三)AIG:流动性应急无力
2008年11月,AIG称证券借贷已具有史无前例的流动性压力,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向困境之中的AIG提供378亿美元额外贷款,以避免AIG再次出现资金短缺而破产。
(四)小结
流动性风险已经成为银行金融机构的致命风险。
自从上次以LTCM濒临破产为标志的第二次银行危机以来的10年,部分大型金融机构流动性枯竭再次拉开了危机的大幕,其可怕的传染效应很快就席卷全球,当局不得不大量注资来提高市场流动性,但是传染效应仍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这种大背景下流动性风险再次成为银行业和监管者关注的焦点。
美国流动性危机及其未来影响
美国流动性危机及其未来影响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流动性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特别是在美国,流动性危机已经成为了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美国的流动性危机及其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危机通常指的是市场或者金融机构面临的资金短缺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当金融市场或者金融机构无法满足短期支付的需求时,就会出现流动性危机。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资产价格暴跌、信贷收紧、甚至金融崩盘,对整个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
美国的流动性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银行业面临的流动性问题。
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当房地产市场崩盘导致大量次贷违约时,许多银行陷入了资金短缺的困境,无法满足日常的支付需求,最终导致了金融系统的崩溃。
其次是企业的流动性问题。
当经济下行,企业经营不善或者遇到外部冲击时,也可能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无法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
还有金融市场本身的流动性问题,例如证券市场交易不活跃、买卖价差大等问题,也会对整个金融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流动性危机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是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在流动性危机爆发时,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资产负债表会出现严重的扭曲,甚至有可能面临破产的风险。
其次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流动性危机会导致信贷收紧,企业无法融资,投资者无法获得融资,这会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导致经济活动的萎缩。
最后是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
流动性危机会导致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投资者信心受挫,市场交易活动减少,从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那么,未来美国的流动性危机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金融监管机构将会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
经过2008年次贷危机的教训,金融监管机构已经意识到了流动性风险对金融系统的威胁,因此在未来可能会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要求,包括加强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惕全球流动性枯竭
发布时间:2011-12-09 11:43:25 来源: 人气:
自11月30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已经连续七日触及交易区间下限,这种连续触及跌停的情形只有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出现过。
这里面原因众多,既有美元短期需求的冲击,也有人民币汇率的套利因素;既有跨境资本回撤,也有内部经济增速的预期改变;既有被动的阻击,也有主动的调整。
然而,人民币连续触及“跌停”很可能预示着,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当下,欧洲信贷紧缩正在向全球蔓延,三年前全球信贷资源渐近枯竭的情形很可能卷土重来。
2008年12月初,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一度导致全球资本大逃亡,人民币汇率甚至连续4天触及跌停,周跌幅一度创下2005年7月汇改以来最大。
近期,人民币连续触及跌停引发了金融市场恐慌。
人们也许不会忘记,正是在11月30日这天,全球六大央行联手救市。
当日为避免市场出现流动性崩溃,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及瑞士央行同意将现有的临时美元流动性互换安排的利率下调50基点,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以舒缓紧张情绪。
然而,美元互换对于全球金融市场巨大的融资缺口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
资本大逃亡的情形继续上演,并引发了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下跌。
其实,人民币贬值预期早有征兆。
早在9月下旬开始,随着欧美债务危机动荡升级,对世界经济二次衰退担忧的升温,以及美元流动性骤然收紧导致的金融系统信贷困境,使全球资产价格走势出现逆转,避险需求迅速攀升,“去风险化”成为短期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选择。
受此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凸显流动性短缺和大面积美元“钱荒”。
特别是三季度以来,主权债务大幅减记已对欧洲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产生重大影响,使欧洲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去杠杆化压力。
全球投资者在波动剧烈的宏观环境下奋力寻求避风港。
由于担心欧元区债务危机可能对全球经济前景进一步造成拖累,同时危机可能蔓延至其他规模较大的欧洲国家,投资者纷纷削减包括新兴市场资产在内的高风险头寸,跨境资本从新兴经济体回撤的迹象愈发明显。
根据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公布的最新数据,10月央行外汇占款余额为23.29万亿元,比9月减少了893.4亿元,是8年来央行外汇占款首次负增长。
央行此前公布的10月所有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就出现负增长248.92亿元,为近四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也正是此时,伴随着资本流出,人民币贬值压力开始积聚。
尽管国内的官方汇率仍有继续升值之势,但NDF市场上1年期美元/人民币报价显示人民币持续走贬,NDF美元/人民币(1年期)报价持续高于美元/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人民币贬值预期不断升温。
国际资金撤离新兴市场及其引发的货币波动表明,全球流动性正在从前几年的充裕甚至泛滥,开始渐近枯竭,尤其是欧洲情况更加糟糕。
这也标志着债务危机已经演变为信贷危机和流动性危机,进入了危机发展的新阶段。
当前,对于欧洲来说,最匮乏的就是美元。
由于欧洲银行业是以拆借资金为主的融资结构,欧洲银行业对拆借资金的依赖要大于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
近期,市场对银行欧洲主权债务敞口的忧虑日益加重,货币
基金从欧洲大幅撤退导致银行难以获得美元融资。
相比去年,2011年3月欧洲银行业拆借资金占资金来源比重高达50%,这很可能出现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时期,市场流动性迅速干涸令欧洲银行面临流动性衰竭的困境,这不仅会使全球出现同步的金融信贷紧张,也将进一步加速全球资本流向的逆转。
现在看来,中国面临的形势也比较严峻。
尽管人民币的中长期升值趋势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出所引发的货币贬值风险正在不断加大。
作者:张茉楠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