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压力管理的生理学和心理学机制
第7章 做好压力管理 从容应对挫折
(二)压力反应
2. 压力反应的表现
压力反应一般表现在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两个方面。
(1)生理反应。压力会使得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循 环系统、消化系统以 及肌肉和皮肤的机能发生改变。压力会使 得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肌 肉和皮肤的机能发生改变。
(二)压力反应
2. 压力反应的表现
(三)大学生压力的来源
1. 学习方面 大学生学习方面的压力来源主要包括专业认同感弱、课业重、作业多、 考试挂科、成绩不如其他同学、学习困难等问题。
2. 人际交往方面
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交际困难,这些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 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
3. 恋爱情感方面
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 康。
二、挫折的基础知识
(二)挫折的构成因素
挫折由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三个因素构成。挫折情境是使人们的动机不能 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影响因素。挫折认知是指人们对挫折情境的认识与评价。挫折 认知既可以是对实际遭遇到的挫折情境的认知,也可以是对想象中可能出现的挫折情 境的认知。挫折反应是指人们在对挫折的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上产生愤怒、紧张、焦虑 等情绪体验或攻击、退缩、逃避等行为反应。
第七章
做好压力管理
从容应对挫折
目录
第一节 压力愈挫折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压力管理 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挫折与应对
压力与挫折概述
一、压力及压力反应
(一)压力的含义
生理学家谢尔耶(H. Selye)认为压力是产生 于个体无能力、无资源 应对“外在需求”的 一种非特定的生理反应。
(一)压力的含义
现在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压力有三种含义。 (1)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
压力与情绪管理
压力与情绪管理四川民族学院心理健康课程结课论文姓名:陈蓉系别名称:英语系英语专业班级:2022级本科3班学号:2022402002陈蓉(四川民族学院626001)内容摘要:当今社会是个快节奏的社会,在什么都讲求“快”的同时,人们往往会忘记放慢脚步,去观赏路上的鲜花,自然而然地,疲惫成了家常便饭。
并且,生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要面对来自工作、生活、学习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
沉重的压力导致了人们情绪不良,学习效率下降,生活质量降低,身体状况不好,甚至引发悲剧。
那么,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该如何面对压力,管理情绪呢?关键词:压力、情绪、情绪管理、大学生21世纪,科技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就业压力、竞争压力、学习压力,家庭压力等也随之产生。
在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国家长从小教育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开始,有的甚至从他们幼儿园开始,就被灌输了“不能比某某差”的思想。
不可否认,一定程度的压力能促人奋进,但中国学生从小就面临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中国的高中生和大学生。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面临学习压力,也面临就业压力。
为了出入社会后不被淘汰,我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己,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已使我们感到疲惫,而就业问题也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能放松自己。
巨大的压力导致坏情绪产生,影响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所以,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成为了我们需要学习的一课。
压力与情绪、情绪管理压力概述基础概念压力:指个体应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紧张、焦虑感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应激反应状态。
压力形成机制从生理学角度看,压力的形成机制是个体受到外界刺激时,机体的交感神经会兴奋,并导致垂体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引起血糖升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呼吸加促等各种功能及代谢的异常。
这些反应对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压力的特点压力有以下三个特点:压力是一种主观反应压力由压力源引起压力的大小由个人的身心承受能力大小决定情绪概述基础概念情绪: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接触到社会或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会遇到成功、挫折和失败而产生喜悦、愤怒、恐惧等多种感受和体验,这种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态度的反映,称为情绪。
压力及情绪管理
没有压力,就没有成长。
结论:压力是无处不在的,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
压力的正面作用
大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 生活体验,在学校时放 暑假,或者工作中放长 假,开始时候感觉很舒 服。但是,时间一长, 有点无所事事了,反而 觉得很不舒服,希望能 尽快回到之前忙碌点的 生活中,这个例子就很 容易表明,一点压力也 没有,并不会让我们有 非常幸福的感觉。
压力与情绪管理
一、认识压力
71%的员 工认为工 作量很大, 觉得体力 不支.
52%的员工 服务热情 容易受到 客户的影 响。
压力源于物理学术语,在工程 学和建筑学上指“负荷”。二 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生 理学家坎农最先将压力这一概 念应用于社会领域。 压力也叫应激,是一种心理上 被压迫的感受,是促使一个人 的精神、思想以及身体状况处 于紧张状态的条件。
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去理解压力 压力是一种主观上的感受,是指面对某些事件或环境时在 心理上的紧迫感或紧张感。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压力源的大 小,又取决于个人身心承受压力的强弱程度。
压力的来源
压力从哪里来
外部压力
内部压力
外部压力
1)工作压力①工作负荷②工作要求偏高(甚至苛 刻、挑剔等)③职业发展不顺④人际关系紧张等 2)家庭压力①经济负担大(房贷要还,房租要付, 保险要买,老小要养等)②家务负担大 (孩子教 养,老人照料)③家庭矛盾④人生大事(婚姻嫁 娶、怀孕生子、子女求学等)⑤社会压力(很难 快速适应或跟上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落后于时代) 3)环境压力①环境恶劣②过度拥挤③缺乏安全感 的环境
心理学家通过切断志愿者 各种感官对外界信息的获 取途径,让志愿者处于高 度隔绝的状态。实验证明 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 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在 被剥夺感觉后,人会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 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 损伤。所以苦行僧似的清 净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 承受的。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9.头发具有光泽而少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马勒博士: 必须让人们认识到,健康并不代 表一切,但失去了健康,便失去了 一切。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马加爵 :从优秀大学生到杀人犯!!!
马加爵其人:(1981年5月4日—2004年6月17日),
男,汉族,广西宾阳人,身高171.5厘米,云南大学生 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户籍地为广西宾阳 县宾州镇马二村一队。1996年至1997年在宾州初中读 初三,以优异成绩考取省重点宾阳中学;1997年至 2000年就读于宾阳中学;1999年至2000年读高三,成 绩优异,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2000年至2004年 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4年2月13 日晚杀一人,2月14日晚杀一人,2月15日再杀两人后 从昆明火车站出逃。2004年3月15日为部督A级杀人犯; 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 马加爵事件的背后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为揭开 “马加爵何以成为杀人凶手”的谜底,犯罪心理学教 授李玫瑾奔赴云南,对此案进行了全面调查,还专门 为马加爵设计了心理问卷,做了心理测试,之后写出 了上万字的《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报告指出, 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 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 性格缺陷。
▓有没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
▓有没有主观不适感
▓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健康的标志(WHO,1948)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
大学生压力管理论文
浅谈大学生压力来源及管理方法摘要: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它来自于生活的不同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
尤其对大学生来说,压力更是无法逃避的话题,面对压力,很多人都选择逃避,不敢去面对,这是一种消极的态度。
了解压力的来源,综合分析内在与内在原因,掌握好压力管理的方法,将压力水平控制在一个最佳状态,尽可能发挥压力的积极作用,将负性压力和中性压力变成正性压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以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迎接挑战,面对生活。
关键词:压力、压力的来源、认识压力、压力管理、双刃剑正文:一、压力的概念及分类一般说压力是一个外在的东西。
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压力一定是和某人本身的心理状况有关,即心理压力。
所谓心理压力,是指人们由于一些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存在或虚幻的事件而产生的精神困扰。
并且这些困扰使得人的精神思想和行为语言受到了一定影响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
从心理学上,压力是由于事物和责任超出个人应对的能力范围,从生理学上,是身体的疲惫和受折磨程度,当某种情境所需的能量多余可用的能量时就会产生。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把握的好就会成为你成功的动力,激励人生的进步,正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但是那些对未来的忧虑、对不同的情境下产生的心理压力等等,常常有着潜在的深刻后果。
他会让人产生不快乐、抑郁、焦虑、痛苦、不满、悲观以及闷闷不乐的感觉,觉得生活毫无情趣,自制力下降,突然发怒、流泪或是大笑,独立工作能力下降,平时好动的人变得懒惰,平时好静的人变得情绪激动,原本随和的性格突然暴躁易怒,对感官刺激无法容忍和回避,对音乐、电光、家庭成员或部下的交谈声等突然无法容忍。
其次,压力大容易使人与他人的矛盾冲突增多,影响工作绩效,使人变得健忘、倦怠、效率降低。
再者,心理压力过大的人会变得冷漠而轻率,他们仍然能够处理小问题和日常活动,但不能面对他们担忧的重大问题,无法做出正常决策,进而易做出不负责任的草率行为。
心理压力过大导致身心疾病的案例屡见不鲜。
压力与情绪管理
1.认识压力与情绪2.为什么要学习压力与情绪管理3.如何进行压力与情绪管理认识压力与情绪PART1压力源于物理学术语,指负荷。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最先将压力这一概念应用于社会区域。
当外部刺激事件打破原有的平衡和负荷力,或者超过个体的能力所及,就会产生压力。
1.1 什么是压力①压力是一种主观感受是指面对某些事件或环境时在心理上的紧迫感或紧张感等情绪。
②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压力源的大小又取决于个人身心承受压力的强弱程度。
家庭压力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环境压力①外部因素例如:生活成本、家庭关系、人生大事、抚养老人与小孩、婚姻关系、缺乏理解与支持等例如:超负荷的工作量、职场人际关系、职业发展、职位变迁、工作条件等例如:群体攀比、社会变革、难以适应变化等例如:拥堵、雾霾、污染等②内部因素追求完美不能自我肯定案例:张某、男性、35岁、已婚、本科学历、某企业员工自诉公司考核指标高,工作压力大,并且每月需按时缴纳房贷、车贷,觉得压力很大,开始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辗转反侧,躺下后往往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睡着,易惊醒,白天则昏昏欲睡,容易疲劳,精力差,工作受到影响,自感只有躺在床上舒服些,否则,头晕脑胀、哈欠连天、可是该睡觉的时候却怎么也睡不着,心里烦躁,脾气变差,记忆力下降,学习能力降低。
生理症状:身体不适、容易疲倦,缺乏精力,容易生病(头疼、感冒)脸色不好心理症状:忧愁、难以快乐、容易急躁、发脾气、思维迟钝、心不在焉、无法专注、消极行为表现:工作效率低(容易忘事,难以专注工作,做事费力,)人际交往障碍(与家人朋友的沟通越来越少,不愿意与人接触)1.5 压力自测如果以下症状中,你出现了5-11项,属于轻微紧张型,需多加留意,注意休息调整,如有11项至20项,则属于严重紧张型,如果21项以上,那么就会出现适应障碍了,应反省一下压力来源,寻求解决方法。
1.经常感冒,且不易治愈2.常有手脚发冷的情形3.手掌和腋下常出汗4.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的苦闷窒息感5.时有心脏悸动现象6.有胸痛情况发生7.有头重感或头脑不清的昏沉感8.眼睛容易疲劳9.有鼻塞现象10.有头晕眼花的现象发生11.站立时有发晕的情形12.有耳鸣的现象13.口腔内有破裂或溃烂情形发生14.经常喉痛15.舌头上有白苔16.面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却毫无食欲17.常觉得吃的东西像沉积在胃里18.有腹部发胀,疼痛感觉19.肩部很容易坚硬酸痛20.背部和腰部经常疼痛21.稍微做一点事就马上感动疲劳22.有体重减轻的现象23.疲劳感不易解除24.早上经常有起不来的倦怠感25.不能集中精力专心做事26.睡眠不好27.睡觉时经常做梦28.在深夜突然醒来时不易继续入睡29.人际交往应酬提不起劲30.稍有一点不顺心就会生气,而且时有不安的情形发生1.6 压力与情绪的关系密不可分、互相影响压力过大产生不良情绪,情绪不加以控制又带来压力不是所有的不良情绪都是压力带来的一个人承受压力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该人的情绪管理能力为什么要学习压力与情绪管理PART21.实现压力与个人承受能力的平衡压力曲线图: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1.高绩效与良好的精神状态离不开适当的压力。
心理压力管理的常用方法
心理压力管理的常用方法
心理压力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有效地应对和减轻心理压力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心理压力管理方法:
1. 深呼吸和肌肉放松:通过深呼吸和肌肉放松,可以缓解紧张和焦虑,使身体和心灵得到放松。
2. 积极思考:积极思考是指面对压力时,尽量保持乐观的心态,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可能性,而不是过分关注问题的严重程度。
3. 良好的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指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时间压力和过度工作。
通过合理规划时间,可以更好地掌握工作和生活,减轻心理压力。
4.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等,可以提高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水平,减轻心理压力。
5. 社交支持:与亲朋好友、同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压力,可以获得支持和理解,减轻心理压力。
6. 创意减压法:通过创作、绘画、音乐、舞蹈等方式来表达内心情感和压力,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
7. 睡眠管理: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有助于恢复身体和心理能量,减轻心理压力。
8. 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指保持乐观、自信、开放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积极应对和克服。
这些方法并不是全部,但可以结合个人的情况加以运用,以有效地管理心理压力。
压力知识点归纳总结
压力知识点归纳总结导言在现代社会中,压力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压力既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个体面临某些挑战或困难时,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
压力的产生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严重的压力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因此,了解压力的知识,学会如何管理和应对压力,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生理、心理和社会角度对压力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压力,并学会有效地控制和应对压力。
一、生理压力1. 压力的定义:生理学上,压力是机体在应对外界各种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的总称。
这些生理反应包括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这些变化可以帮助机体更好地应对外界环境的挑战。
2. 产生压力的因素:产生压力的因素有多种,例如工作压力、家庭关系、健康问题、经济压力等。
当我们面临这些问题时,身体会自动产生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使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3. 压力的影响:短期的生理压力对身体并没有太大的危害,反而可以激励机体更好地应对挑战。
然而,长期的生理压力会对机体的各个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
4. 应对生理压力:应对生理压力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学会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方法,如冥想、呼吸练习、按摩等。
二、心理压力1. 压力的心理学定义:心理学上,压力是指个体在面临挑战和困难时所产生的情绪和认知反应。
心理压力通常表现为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上的问题,以及思维混乱、专注力不集中等认知上的问题。
2. 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与生理压力相似,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社会压力等。
这些因素会引起个体情绪和认知上的强烈反应,从而产生压力。
3. 压力的心理影响:心理压力对个体的影响远比生理压力更加深远。
长期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抑郁、焦虑、恐慌症等心理障碍,严重者还会影响到个体的社交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
压力管理
burnout
日复一日持续不断的体力和心理付出,消耗着你的热情、 耐心和工作动力,最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心力衰竭。
普华永道25岁女硕士过劳死
日前,微博上一则关于“普华永道 25岁女硕士过劳死”的帖子: 上海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门的 一名入职仅半年的员工, 由于过度劳累引发急性脑膜炎,不治身亡。 死者的微博曾经一再说“很累”“很疲惫”“工作很多”。
满腔热血技术学会, 当了医生吃苦受累; 急难险重必须到位, 上班下班终日疲惫; 从早到晚比牛还累, 一日三餐时间不对; 晋升职称回回被退, 百姓还说我们受贿。 青春年华如此狼狈!
(4)压力是面临威胁时的本能反应
攻击行为转移
挫折是强烈愿望 受到阻碍后产生 的内心体验 冲击你对于自尊 的需要和自我评 价 ,引起挫折感 当愤怒的情绪占 主导时,就会引 发对障碍物的攻击
压力与情绪管理
陕西师范大学 裴小贝
邮箱:pxb252525@
案例一
赵先生是某公司的销售总监。他工作积极努力,责任心强。工作 以来,总是每天早上7点就出门去公司,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才回家。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公司不断下滑的销售业绩,赵先生对下属的表 现越来越不满意。在他看来,这些人为什么都不能像他那样努力工作? 明明非常简单的事情,还婆婆妈妈处理不好,都要他亲自过问。 为了扭转被动局面,他越来越忙,并不断压缩自己吃饭和睡觉的 时间。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如果谁的表现稍不如意,他就不留 情面地严厉批评。这让大家见到他都很害怕。有两位销售骨干在昨天 提交了辞职报告。家中太太也开始抱怨自己的丈夫太不照顾家庭,家 里就像他的旅馆。面对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压力,赵先生感到郁闷和不 被理解,却又没有办法解决。他感到自己就像坠入蜘蛛网,越陷越深, 无力自拔。
心理学———压力ppt课件
压力的心理生理学机 制
压力的心理生理学机制包括应激反应 和适应反应。应激反应是指当个体面 对压力时,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 化,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 促等。适应反应是指当个体长期面对 压力时,身体会逐渐适应并产生一系 列生理变化,以应对压力带来的挑战 。
心理生理学理论与压 力关系
心理生理学理论认为,压力不仅影响 个体的心理健康,还会影响个体的生 理健康。因此,在面对压力时,个体 需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并采 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缓解或消除压力 带来的负面影响。
压力性质
压力可以是积极的或消极的,积 极压力可以激发个体的动力和创 造力,而消极压力则可能导致焦 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压力来源与类型
压力来源
压力来源可以是外部环境、社会因素 、个人因素等,如工作、学习、人际 关系等。
压力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压力可以分为 不同类型,如根据来源可分为工作、 生活、学习等压力;根据性质可分为 积极压力和消极压力等。
当心理压力过大时,可以寻求 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
,获得专业的支持和指导。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认知评价理论
认知评价定义
认知评价与压力关系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压力是个体对环 境刺激的评估过程,这种评估主要通 过认知评价来完成。
当个体对环境刺激的认知评价为负性 时,会产生压力感。
认知评价过程
认知评价过程包括对环境刺激的感知 、解释、判断和评价,这些评价会影 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应对策略理论
心理压力对健康影响
生理影响
心理压力可能导致身体紧张,引发心血管疾病、 消化系统问题、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
心理影响
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等心 理问题,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生理学与心理疾病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关联
生理学与心理疾病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关联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疾病则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探讨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之间的关联时,不可忽视的是生理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生理学与心理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互相影响,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生理学与心理疾病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关联。
1. 生理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生理学研究了人体的生命过程、生物机制、器官系统等方面,而这些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首先,身体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心理状态。
例如,身体的不适会导致情绪不稳定、焦虑等心理问题。
同时,身体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人的认知能力和心理表现。
例如,患有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人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敏捷度下降等心理问题。
2. 心理疾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心理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疾病,它不仅仅局限于个体的心理状态,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疾病会导致患者的免疫系统受损,增加患上其他疾病的几率。
同时,心理疾病也会对患者的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问题,进而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3. 生理学与心理疾病的相互作用生理学与心理疾病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相互作用。
一方面,生理学的变化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例如,荷尔蒙的变化、神经系统的失调等生理原因都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心理疾病的存在也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例如,慢性压力可能导致人体产生过多的应激激素,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4. 如何维护身心健康维护身心健康需要综合考虑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因素。
在生理学方面,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等是基础。
此外,定期的体检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在心理学方面,积极的心态、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适当的压力管理等也是关键。
此外,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和心理治疗也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生理学与心理疾病身体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压力分析:从个体到组织层面
01
压力的定义与来源
压力的心理学定义及其成因
压力是个人面对挑战、威胁或需求时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 挑战: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难 • 威胁:经济、健康、家庭等方面的风险 • 需求:时间、资源、情感等方面的要求
压力的成因
• 个体差异:性格、能力、经历等方面的不同 • 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家庭等方面的影响 • 生理条件:年龄、性别、基因等方面的限制
• 识别压力承受力:通过压力测试、面试等手段评估应聘者的压力承受力 • 选拔适合岗位的员工:根据岗位特点、组织文化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员工
压力分析在选拔中的作用
• 评估员工潜力:通过压力情境下的工作表现评估员工的能力和潜力 • 提供培训与发展建议:根据员工压力分析结果提供个性化培训和发展建议
压力分析在培训与发展中的应用
03
团队与组织层面的压力分析
团队压力形成的原因与影响
团队压力形成的原因
• 任务压力:团队任务繁重、时间紧迫、 目标明确 • 人际压力: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张、 沟通不畅、信任缺失 • 环境压力:团队工作环境恶劣、资源 匮乏、政策支持不足
团队压力的影响
• 团队绩效:团队凝聚力、执行力、创 新能力下降 • 团队成员:心理健康问题、离职率上 升、人际关系紧张 • 团队氛围:消极情绪蔓延、信任危机、 团队凝聚力下降
• 提高压力应对能力:降低压力对个体绩效的负面影响 • 激发个体潜能:提高个体在压力下的工作动力和绩效
压力管理对团队绩效的提升
• 优化团队氛围:降低压力对团队凝聚力的负面影响 •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团队在压力下的合作和绩效
05
压力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压力分析在招聘与选拔中的作用
压力管理概述
压力管理概述压力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们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压力。
压力管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长期受压力困扰会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正确有效地管理压力对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压力。
压力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反应,通常是由外部环境对个体的要求造成的。
人们在不断面临工作、学习、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反应。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动力,但过度的压力会引发许多问题。
压力的管理涉及到对个体压力的认知和应对能力的提升。
首先,了解自己的压力源是重要的一步。
每个人的压力源可能各不相同,可能是工作上的高要求、家庭关系的紧张、人际关系的压力等等。
通过观察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受到压力的具体方面。
其次,我们要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
应对压力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身体锻炼、放松技巧、积极思考、合理规划时间等等。
不同的应对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情境,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压力管理还包括如何改变对压力的态度和观念。
有时候,我们对压力的感受并不完全由外部环境决定,更多是由我们自己的心理反应决定。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压力的态度和观念来减少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例如,将压力视为挑战而不是威胁,学会从压力中寻找机会和成长,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等等。
另外,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压力管理的重要部分。
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对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
通过保持健康的体魄,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压力,并减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压力管理也需要考虑到个人的心理健康。
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或咨询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分析压力源,并提供适合的方法和建议。
此外,与他人分享感受和困扰也有助于减轻压力的负担,获得支持和理解。
总之,压力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对自己的压力源进行认知,并学会适当的应对方法。
心理压力管理演讲稿
心理压力管理演讲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理压力管理的话题。
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无论是来自学业、工作、家庭还是社交。
而如何管理这些压力,成为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是指由于外部环境或内在因素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焦虑和不安的心理状态。
当我们面对压力时,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
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各种疾病。
那么,如何有效地管理心理压力呢?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减轻压力的影响。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来放松自己,让自己远离压力源。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冥想等,来帮助我们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来应对压力。
我们可以尝试将压力看作是一种挑战,而不是一种威胁。
通过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压力,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们也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比如和朋友、家人或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分享自己的困扰和压力,从而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建议。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压力来源和应对方式,所以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压力管理方法。
同时,我们也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只有在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谢谢大家!希望我们都能够学会有效地管理心理压力,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态!。
解读压力管理压力的来源压力管理的方法
压力管理
分析結果
• 0- 10分:精神壓力程度低,但可能生活缺乏刺 激,比較簡單沉悶, 個人做事的動力不高。
• 11-15分:精神壓力程度中等, 雖然有些時侯感 到壓力較大, 仍可應付。
• 16分或以上:精神壓力偏高,應反省一下壓力來 源和尋求解決方法。压力管理• 心理来自应 • 生理反应 • 行为反应
压力管理
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 而是被他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压力管理
压力管理系统
当我们建立起内心的价值 系统,我们就能把生命的压力, 转化为生命的张力。
——于丹
压力管理
应对策略:学做三件事
• 学会关门
• 学会关紧昨天和明天这两扇门,过好每一个今天,每一个今天过得好, 就是
• 一辈子过得好。
•
• 学会计算
来说,职业压力的产生来自于一些主要的压力源。
压力管理
职业压力源
• 工作负荷 :繁重的本职工作,长时间的加班,需要不间断学习的新 知识,沉重的工作负荷让您感到不堪忍受,即使回到家里也难以放下; 工作负荷已经成为您的主要压力来源之一。
• 人际关系 :对领导管理的不满,与同事之间的冲突,为您的工作和 生活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麻烦,让您很难保有愉快的心情。人际关系已 经成为您主要的压力来源。
你不能走。 于是,你感到心烦、不满、压 力重重……
burnout
日复一日持续不断的体力和心理付出,消耗着你的热情、 耐心和工作动力,最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心理衰竭。
心理衰竭的 特征表现
情绪衰竭 自我感丧失 个人能力下降
感到虚弱、紧张、麻 木,生理上的不适感,感 到自己“蜡烛燃尽”,对 工作抱“抵制”态度。
1
解读压力管理
2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浅析压力管理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浅析压力管理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压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
根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机构的报告,工作压力过大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由此引发的疾病是生产力减弱的一个主要原因,甚至可造成经济损失。
田野以及缪丽华(2008)援引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心理压抑将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
我国现阶段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企业员工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企业更应该重视压力管理,没有或者不适当的压力管理都将会影响生产效率,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压力的概念及理论晏英(2005)在先前文献后,认为压力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者环境。
第二方面,压力是指一种主观的反应。
从这个意义上讲,压力是一种心态,它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反应过程。
第三方面,压力可能是对需要或者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和行为上的反应。
胡春光(2005)认为,人类存在着广泛的跨越文化的基本需要,在工作环境中,基本需要存在着相应的表现形式,当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受到威胁时就会产生基本工作压力。
二、与组织压力管理相关的重要模型关于工作压力的作用机制,国外学者提出了一些具有预测意义的、与组织管理相关的模型。
这些模型为压力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1.工作要求-控制-社会支持模型。
工作要求-控制-社会支持模型(JRC)是出现较早的一个关于工作场所的模型。
它是对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生产线上的操作工人所面对压力的解释。
工作控制包括决策权(能够选择任务完成的方式和时限)和技能判断力(指一个工作是否是枯燥的和重复性的,需要的技能可以在多大的程度上进行拓展和开发)。
后来这个模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认为来自同事和上司的社会帮助也可以减缓工作的紧张性。
2.付出-回报不平衡模型。
付出-回报不平衡模型适应于各类的职业,应用最多的是服务型行业。
压力的心理学概念
压力的心理学概念之前,全民爆款热剧《甄嬛传》中安陵容入选前后对比的一张图片成为了爆款表情包,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从刚刚入选时“父亲,母亲,我入选了,孩儿不负所望,我入选了”的兴高采烈,到最后“我真的觉得我已经精疲力尽,从来没有这么累过”的郁郁寡欢,除却她的恶毒心机与百般陷害,“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的安陵容,却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共鸣。
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称“这不就是我自己吗”、“论考公考研上岸前与上岸后的区别”,更有网友评论道:“我真的感觉崩溃不是因为身体累,纯粹精神崩溃。
”在网友们的评论背后,是对生活中各种各种各样的压力的调侃。
对于“压力”这个词,想必大家也并不陌生。
当看到“房贷”、“车贷”、“分手”等等词语的时候,想必我们也会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现实“压力”,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能够听到别人说:“啊!我真是压力山大啊!”但是,关于“压力”,我们又真正了解多少呢,我们又应该怎样才能跳出“压力”带给我们的重重困扰呢?在回答以上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压力。
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心理压力是我们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为了适应压力源的刺激,我们的躯体会产生一系列反应,而引起压力的刺激都伴有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学变化。
对于个体来说,若完全脱离压力就等于死亡。
因此,压力于我们而言是不可避免的,过高或过低的压力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利的。
既然压力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摆脱压力带来的困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首先,我们可以进行放松训练,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的方法来放松我们自己紧绷的肌肉,缓解压力感。
放松训练需要一间不受干扰的安静的房间,我们只需斜靠在房间内一张舒服的椅子上,脱掉鞋,调暗灯光,闭上眼睛。
接着,深深吸气,再缓慢呼气,重复几组这样的深度呼吸过程直到身体越来越放松。
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一组肌群,并缓慢地收缩这部分肌肉。
假设我们选择了从左手肌肉开始,那么我们需要将左手攥拳,手指向内侧用力攥紧并持续这一状态约10秒钟,然后缓慢地将左手张开,将精力集中于这一放松过程,想象压力随着这一过程逐渐地释放。
简述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反射过程生理学
简述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反射过程生理学压力感受器反射是人体生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承载着人体对外界压力刺激的感知和应对机制。
本文将从压力感受器的结构、压力感受器的激活和传导、反射过程中的神经调节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压力感受器反射的生理学原理。
压力感受器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感觉器官,主要存在于皮肤、肌腱、关节、血管等组织中。
它们由感受器末梢、传导纤维和中枢神经元组成。
感受器末梢是压力感受器的核心部分,它们能够感知外界的压力刺激,并将这些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
感受器末梢中的压力感受受体可以分为快速适应型和慢速适应型两类。
快速适应型的感受受体对刺激的响应速度非常快,但对持续刺激的响应会迅速衰减;慢速适应型的感受受体响应速度较慢,但对持续刺激的响应能力较强。
当外界施加压力刺激到达感受器末梢时,感受受体会受到压力的变化而发生形变,进而激活传导纤维。
传导纤维是由感受器末梢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它们将感受器末梢中产生的神经信号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中进行处理。
传导纤维主要分为两类:Aδ纤维和C 纤维。
Aδ纤维是快速传导的纤维,能够迅速传递刺激信息给大脑;而C纤维是较慢的传导纤维,它们主要传递持续性的、较低强度的刺激信息。
在压力感受器反射的过程中,感受器末梢的激活信号通过传导纤维传递到脊髓的后角灰质,再通过不同的神经途径传送到大脑皮层,最后完成对压力刺激的感知和认知。
脊髓的后角灰质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它接收并整合来自不同感觉器官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进一步处理。
在压力感受器反射中,后角灰质中的细胞会接收到传导纤维传递的压力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
这些神经冲动会通过脊髓上行束传送到大脑皮层,从而使人们感知到压力刺激的存在和强度。
压力感受器反射的过程中,神经系统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感受器末梢激活的同时,反射弧中的神经元也会被激活,从而产生反射性的运动响应。
这种反射性的运动响应能够帮助人体适应外界的压力刺激,保护身体免受潜在的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压力管理的生理学和心理学机制
作者:吴新炎,李芙蓉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2期
摘要:首先确定压力和压力管理的概念,然后通过汉斯·薛利的压力GAS理论来讨论压力管理的生理机制,通过心理学上的归因理论、门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和群体动力学理论来讨论压力管理的心理机制。
关键词:压力管理;生理机制;心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119-02
一、压力管理的概念
压力是个中性词,但人们往往给它赋予了太多的贬义色彩,总是把它与绩效不佳、职业枯竭、身体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逃避行为、工作满意度下降等一些消极的行为联系起来,这源于过度压力的症状是明显的,是负面的,而忽略了适度压力的积极作用。
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压力问题,这就需要科学有效的压力管理。
压力管理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将作用于个体或组织的压力的负面效应最小化,而最大化的发挥其正面效应的过程。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压力管理是将作用于个体或组织的压力调节到适宜的水平而不是将压力完全消除掉,如果生活或工作中没有了压力,那么也会产生没有压力的压力。
二、压力管理的生理学机制
汉斯·薛利认为,机体具有保持体内平衡的内驱力,当压力源威胁到体内的动态平衡状态时,机体会自动作出反应来维持平衡,但机体作出反应的能源物质是有限的,如若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机体就会失去应对持续压力的能力。
薛利把压力与机体的对抗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警戒反应阶段。
当出现警戒反应时人体会出现急性应激反应,这些反应会引起我们身体机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若这些状态持续时间短或及时得到了缓解,则产生的压力会成为工作的动力,反之就会出现不良影响。
因此,这是一个警告阶段,用以提醒人们引起重视,及时作出调整,若忽视了或者调节失败,或者外界压力过强则会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称为对峙阶段。
在这个阶段,一方面人体的生理、生化变化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个体会竭尽所能的调用体内的各种潜能做抵抗。
在对峙阶段,人的身心已经开始出现故障、发生病变的临界状态,若及时调整,增强自我力量,获得有效的支持,并可阻止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变化,并可能退回到第一阶段,否则很容易急剧发展
到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为衰竭阶段。
在这个阶段,若人体的压力还是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或缓解,则人体的唤醒状态和免疫系统开始崩溃,疾病纷纷而至,会直接导致心理防御系统崩溃或者生命因疾病而终止。
从薛利的理论的三个阶段来看,机体对压力自有其免疫的功能,即机体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来应对压力的存在,但毕竟机体对压力的应对是有限的,在很多时候我们必需借助外界的手段来缓解或消除压力对个体产生的不良影响。
而且最佳的时机就是在警告阶段就采取行动是对个体最小的伤害,而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机体发给我们的信号,等想采取行动的时候,往往已经发展到了第二阶段,更有甚者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正如过劳死或心理崩溃导致的自杀。
所以压力管理应宜早。
三、压力管理的心理学机制
1.归因理论。
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位称之为归因。
归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纳,该理论解释了归因的维度以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的影响。
他认为,内因外因、稳定与不稳定是人们在进行归因时所考虑的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人们如何归因会影响今后的成就行为。
韦纳于1982年又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性,即失败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控制之内还是之外。
在韦纳看来,这是三个维度经常并存,可控性这一维度有时本身也可发生变化。
从韦纳的归因理论可以看出,压力的产生很多时候来自于个体的归因,如同样面对完成得不理想的工作任务,如果把原因归结为个人的能力导致的,则个体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如果把原因归结于不确定的环境导致的,相对的个体体验到的压力就会小一些。
同理,同样面对升迁,有的人会感觉很开心,觉得那是上级对自己工作的肯定,是自己工作努力的结果,而有的人会忧心忡忡,考虑自己能否胜任,会感到很大的压力。
之所以有很大的区别,就在于个体的归因。
所以,我们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形成积极的良好的归因。
2.门槛效应。
登门槛效应源于弗里德曼和弗雷瑟做的一个试验:他们派人随即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他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他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
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
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到20%的家庭主妇同意。
从这个试验里我们知道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的登上高处。
从门槛效应中可以给我们很多压力管理的启示,有时候压力的产生往往也和个人或组织不合理的目标设置有关,超出个人暂时能力范围内而又无法达到的过大的目标,肯定会使自信心
受挫,而且也会影响工作绩效等,所以,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当像登门槛一样,一步一个台阶,通过小目标的完成来实现最终大目标的实现,通过提升自信心来缓解压力。
3.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
最早源于希腊神话。
但对这一效应做出经典证明并使它广泛运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
罗森塔尔和福德告诉学生实验者,用来进行实验的老鼠来自不同的种系:聪明鼠和笨拙鼠。
实际上,老鼠来自同一种群。
但是,实验结果却得出了聪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错误更少的结论,而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对学生实验者测试老鼠时的行为进行观察,并没发现欺骗或做了其他使结果歪曲的事情。
似乎可以推断,拿到聪明鼠的学生比那些拿到笨拙鼠的不幸学生更能鼓励老鼠去通过迷津。
也许这影响了实验的结果,因为实验者对待两组老鼠的方式不同。
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
如果你始终给事物传递一种良性暗示,它会出现转机,或者变得更加出色;但是,如果你给他传递一种不良暗示,事情往往会真的变得很糟糕,因为不良暗示中包含有对人的贬低、歧视,它会让人消极自卑,乃至一事无成。
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积极的暗示有利于压力的化解,而消极的暗示会加深压力的程度,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暗示。
4.群体动力学理论。
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 ,1942)是首先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用于研究动机、人格及团体社会历程的心理学家。
他指出,任何一个群体都会具有格式塔的特征,群体是一个整体,群体中每个成员之间都具有交互依存的动力。
此即勒温提倡的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理论。
勒温称个人在某时间所处的空间为场,在同一场内的各部分元素彼此影响;当某部分元素变动,所有其他部分的元素都会受到影响。
他用场论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并用以下公式表示个人与其环境的交互关系:
B = f(P E)
其中,B:Behavior 行为;P:Person个人;E:Environment 环境;f:function 函数。
此公式的含义是,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
勒温认为,压力是“动力场”的产品,所有的个体或组织都处在一个充满动力和阻力(如压力)的场中,这些力量会阻碍或推动个体的行为,以维持动力场的平衡,但如果缺乏这种限制力就会使行为朝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
根据勒温的理论,我们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实际上是在维持一种压力的平衡,如果没有压力,个体会感到极度枯燥,没有目标,会产生没有压力的压力,如果压力过大又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压力管理就是把压力调整到适宜的水平。
同时,个体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对于压力的管理不仅仅是个人,还应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体对他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英]瓦莱丽·J.萨瑟兰,卡里·L.库珀.战略压力管理——组织的方法:第1版[M].徐海鸥,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10.
[2][英]斯蒂芬·皮尔比姆,马乔里·科布纳基.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第1版[M].廉晓红,贺靖文,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
[3]加里·德斯勒,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
[4][英]露西·塞弗特.40个自我灌能培训工具:第1版[M].唐卫峻,刘申燕,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5.
[责任编辑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