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阳明上篇——阳明经病与阳明腑实证

合集下载

伤寒论阳明病篇

伤寒论阳明病篇

心中懊憹 舌上胎者
清宣郁热 栀豉汤
2024/8/11
伤寒论
20
❖ 鉴别:


❖ 太阳栀豉汤证来路不同 发热、恶寒、头身疼痛
❖ 阳明栀豉汤证病 热机 扰则 胸一 膈
热邪重 不恶寒
饥不能食 头汗出 咽燥口苦
腹满身重
2024/8/11
伤寒论
21
原文176: 伤寒,脉浮滑(主里热),此以表有 热,里有寒(应是热),白虎汤主之。
2024/8/11
伤寒论
9
原文185: 本太阳,初得病时,汗先出不彻,因 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 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原文188: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提要: 述阳明病成因及其脉证
分析:
179条指出太阳少阳误治可转属阳明
181 185言太阳转属阳明因发汗太过或误吐下 亦有发汗不彻等来路
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忄农 ,饥(非
胃气强)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汤证主
之。
2024/8/11
伤寒论
19
提要: 述阳明本经感受风寒,逐步化热所见证候 及误治变证
分析:
咽燥口苦发热汗 风寒直犯阳明 胃肠实热虽去但无 出不恶寒反恶热 阳明里热之征 形热邪郁于胸膈
腹、满脉浮而紧喘、谵语误温针及下之太早
(生理上,胃肠始终保持一虚一实,虚实交替,
此即经曰: “实而不满”若阳明实而不通则胃家实,
即“实而满”。)
2024/8/11
伤寒论
7
胃家实—是以病机形式来阐述阳明受邪之后致 津伤热盛的机理, 故胃家实既概括阳明内外 (热与实证), 又揭示了阳明胃肠燥、热、实 的特点。

中医学“六经病证”——阳明腑证

中医学“六经病证”——阳明腑证

中医学“六经病证”——阳明腑证
一、阳明病证
阳明病证是指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病邪内传阳明而致,多系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

其特点是阳热炽盛,属里实热证,为邪正斗争的极期阶段。

故将其主要病机简要概括为“胃家实”。

由于其邪热内实的病机不同,临床又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二、阳明腑证
阳明腑证指邪热内炽阳明之腑,并与肠中相搏,燥屎内结,阻滞肠道所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日潮热,手足然汗出,脐腹胀满硬痛而拒按,大便秘结不通,甚则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证候分析:多因阳明经证江多误用汗法,使津液外泄,以致热邪与肠中燥屎互结,腑气不通而成。

阳明经气旺于日晡,实热弥漫于经,邪正相争更剧,故潮热日晡尤甚;故四肢濈然汗出;邪热与糟粕互结肠中,腑气闭阻不通,战脐腹胀满硬痛而拒按,大便秘结;邪热炽盛,上扰心神,轻则不得眠,重则见谵语,甚至狂乱不了;邪热内结而津液被劫,故舌苔黄厚干燥,边尖芒刺,甚则焦黑燥裂;邪热与燥屎内结于肠,脉道壅滞,故见脉沉迟而实,若邪热迫急,结而不甚,亦可见脉滑数。

辨证要点:潮热汗出,腹满硬痛,大便秘结,苔黄燥,脉沉实。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均为里实执证,但邪入阳明,弥漫全身,往往先出现阳明经证,邪热持续亢盛,消烁津液,继而导致肠燥便结,最终形成阳明腑证。

故阳明腑证的病情较阳明经证为重。

一般临床所见阳明病腑证多于经证,因为经邪弥漫不能久留,腑邪内结则聚而不行,故张仲景以“胃家实”为阳明正病。

《伤寒悬解》阳明腑病——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

《伤寒悬解》阳明腑病——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

《伤寒悬解》阳明腑病——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黄元御医学研究黄元御医学研究2022-02-27 07:00阳明腑病二十七章阳明病,自经传腑,腑病宜下,其经证未罢,犹见恶寒,则宜先汗而后下。

经证已解,恶寒不作,而潮热汗出,全是腑证,当相其缓急而用下法也。

1此处黄师又一次提示,经证未罢,犹见恶寒,则宜先汗后下。

腑热内实者,潮热外蒸汗出恶热,是一定之理。

但表不罢者不可下之,此也为一定之理。

都是定理,并不矛盾,细细研究。

阳明二十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此但传经络而不入脏腑,发汗则解矣。

乃当三日少阳之期,发汗不解,而反蒸蒸发热者,此不在经而在胃也。

宜早以调胃承气调之,免后此之用大承气。

此大承气之初证也。

大黄去皮,清酒洗,四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三合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

少少温服之。

1太阳病,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此但传经络而不入脏腑,发汗则解已。

三日少阳之期,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此属胃也,胃腑偏盛而外蒸也,调胃承气汤,下胃阳之偏,以和里气。

早下胃腑之偏盛,不成胃腑之阳实,故为大承气之初证。

芒硝半斤,125克。

2汗后不解,非太阳不解,是病不解之义。

蒸蒸发热者,属胃也,已传阳明胃腑也。

调胃者,调胃阳之偏盛也,是胃腑之阳盛,阳盛而未实之义。

若胃腑阳实者,则是大承气汤证,此条观太阳七十三四条则知。

名调胃者,轻下胃腑之热燥,以和里气也。

论;李可老中医,攻毒辟秽汤,就是调胃承气汤的病理,只是加了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泻下之后,又减掉芒硝与大黄。

黄元御医学研究读《伤寒论》学古中医,每天分享三条提纲,研究黄元御学术理论,为每一个想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657篇原创内容公众号阳明二十一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

二阳并病,太阳经证既罢,但有阳明腑证,潮热汗出,大便难而谵语,全是胃腑燥热,闭塞不通。

《伤寒论》中的“六经”提纲,学中医者必背,建议收藏

《伤寒论》中的“六经”提纲,学中医者必背,建议收藏

《伤寒论》中的“六经”提纲,学中医者必背,建议收藏《伤寒论》是我国中医药史上的瑰宝,也是每位中医人的必读书籍之一。

其原条文中对于六经辩证的概括性提纲,更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点。

现把原文整理照录如下:一、《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以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等症候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称为太阳病,也是表阳证。

二、《伤寒论》第179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伤寒论》第182条:“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以脘腹硬满有抵抗、压痛,或者发热、汗自出、不恶寒怕冷、反恶热等症候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为阳明病,也是里阳证。

三、《伤寒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以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候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为少阳证,也是半表半里证。

四、《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比胸下结硬。

”以腹部胀满而吐、吃不下东西,自利,时不时的腹痛等症候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为太阴病,也是里阴证。

这跟阳明病是一个对立,也是一个相反的。

那阳明病是热结于里,一派这个实热证;那么这个是虚寒在里,一派这个虚寒证。

要牢记的是;“虚寒在里,以下为禁。

”五、《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也是表证(表阴证),这是对照太阳病来说的,一般的表证也类似太阳病,但是脉比较微细,同时喜欢躺着,喜卧,困倦。

六、《伤寒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是以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等症候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为厥阴病,也是半表半里证。

关于“食则吐蛔”,现在很少了,古时候卫生条件差,没有蛔虫的人很少。

厥阴病是上虚下寒,如果寒从下往上冲,蛔要受波及则会吐蛔,如果没有蛔,再怎么冲也不会吐蛔。

主要参文献《胡希恕医学全集》。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条文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条文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条文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涉及到人体脏腑的功能、病理变化等方面内容。

本文将详细解析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的条文,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中医学的理论知识。

一、阳明经证阳明经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条经络,经过手阳明大肠经及足阳明胃经。

阳明经证主要包括太阳病、中阳病、阳明病等三个部分。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三个部分的内容。

1.太阳病太阳病是指身体经受寒邪侵袭后,出现头痛、发热、恶寒、汗出等症状的疾病。

太阳病的条文主要包括六腑、六府、六经、经络、经筋等内容。

太阳病的表现形式有寒邪、热邪、气邪、水邪等多种类型。

其中,太阳病的典型症状是头痛,体温增高,恶寒,发热等。

2.中阳病中阳病是指身体经受寒邪侵袭后,出现胸闷、腹痛、大便不通等症状的疾病。

中阳病的条文主要包括胃脘、脾腑、肾腑、胆腑等内容。

中阳病的表现形式有胸膈寒痛、腹中寒痛、宿食不化、水谷不化等多种类型。

其中,中阳病的典型症状是胸闷,腹痛,大便不通等。

3.阳明病阳明病是指阳明经受寒邪侵袭后,引起眼红、鼻塞、口渴、便秘等症状的疾病。

阳明病的条文主要包括头目、面部、鼻、牙、胸腹、肠胃等内容。

阳明病的表现形式有口渴欲饮、目眩举证等多种类型。

其中,阳明病的典型症状是口渴,便秘,眼红等。

二、阳明腑证阳明腑是人体脏腑系统中的一个腑脏,包括胃腑、大肠腑、肾腑、胆腑等。

下面我们将介绍阳明腑证的条文内容。

1.胃腑胃腑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最重要脏腑之一,主要功能是接受和分解食物。

胃腑的条文主要包括胃脘、幽门、胃府等内容。

胃腑疾病的表现形式有胃痛、呕吐、食欲不佳等多种类型。

2.大肠腑大肠腑是人体排泄系统中的一个腑脏,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大肠腑的条文主要包括大肠、肛门等内容。

大肠腑疾病的表现形式有便秘、腹泻等多种类型。

3.肾腑肾腑是人体泌尿系统中的一个腑脏,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水平衡。

肾腑的条文主要包括肾腑、膀胱等内容。

肾腑疾病的表现形式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多种类型。

郝万山讲《伤寒论》:阳明腑实证

郝万山讲《伤寒论》:阳明腑实证

郝万山讲《伤寒论》:阳明腑实证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次课讲到了阳明实证,阳明实证中的阳明腑实证,也就是三承气汤证。

构成三承气汤一定有两组证候,一组是全身毒热内盛的证候,一组是腹部的实证体征。

如果只有热盛,而没有腹部的实证表现,那我们充其量只能诊断为阳明热证,如果只有腹部的实证表现,而没有全身热毒内盛这样的证候,我们充其量只能诊断为杂病的实证的腹满,而不能说它是阳明腑实证。

所以要诊断为阳明腑实证的话,必须热盛的症状和腹部的实证表现,两组症状都存在。

三承气汤的适应证在《伤寒论》的书中条文非常散乱,涉及到的条文也非常多,我们学习的时候不便于归纳总结,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列了一张表。

上次课我们从全身热盛的证候和腹部的实证表现,一一把三个承气汤的适应证作了对照。

全身热盛的证候,包括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还有精神神志症状以及一些其他的症状。

从发热来讲,由白虎汤适应证的,或者说白虎加人参汤适应证的热结在里、表里俱热,到调胃承气汤适应证的蒸蒸发热,到大承气汤适应证的日晡所发潮热,这是热邪由弥散到内剑的不同阶段。

所以你看到一个高热的病人,那你就琢磨琢磨他的热邪是弥散的呢还是内敛的,是弥散到内剑的中间阶段呢,还是完全已经内收内敛,已经出现了典型的大承气汤适应证的日晡所发潮热,然后你再决定用白虎汤清热,还是用调胃承气汤泻热,还是用大承气汤泻热通腑。

这是从热的角度来说。

从汗出的角度来说,三个承气汤的适应证都有多汗,只不过是大承气汤的适应证已经到了阳明腑实证的后期,全身津液有所耗伤,化源不足,所以他全身的多汗的症状可能表现得不特别突出,但是有明显的手足漐漐然汗出,或者手足濈然汗出。

这是阳明燥热逼迫津液外越的一种特别的表现。

三个承气汤证都是里有热而表无寒,所以它们都是但热而不寒的。

三个承气汤的适应证都有精神神志症状,这是由于阳明经别上通于心,当阳明实热内盛的时候,阳明浊热循经上扰心神就可以出现心烦和心中懊憹,使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心主语言的功能失常,就可以出现谵语。

伤寒医诀串解——阳明篇

伤寒医诀串解——阳明篇

伤寒医诀串解——阳明篇上一篇太阳篇我觉得是讲的最好的,对于阳明篇,陈修园先生对于也总结了许多,但是其中争议不少,比如阳明表症,不过栀子豉汤的用途说的还是很准确。

但是对于阳明本证的分类需要梳理更加清晰一些。

和太阳病比起来有些凌乱。

一、阳明病的分类1.分阳明经证和腑证。

经证分有无太阳表症,有表症按太阳病治疗,无表症用白虎汤。

腑证分太阳、少阳、正阳。

前两者都是亡津液所导致,所以用润肠通便,后者阳盛所致需要用承气汤泻热通便。

何谓阳明经症.曰:身热目痛.鼻干不得眠.反恶热是也.有未罢太阳已罢太阳之辨。

表症主要是看是否有头痛恶寒,又根据有汗无汗分别用桂枝汤或麻黄汤.项背强几几用葛根。

若无头痛恶寒.但见壮热口渴.是已罢太阳.为阳明经之本症.宜白虎汤主之.何谓阳明腑症.曰:潮热谵语.手足腋下汗出,腹满大便硬。

有太阳阳明、少阳阳明、正阳阳明之辨.本太阳病亡其津液.其症小便数、大便硬,谓之脾约.宜麻仁丸;本少阳病亡其津液.为大便结燥.谓为大便难.以蜜煎胆汁导之.病患阳气素盛.或有宿食外邪传入,谓为胃家实.宜以三承气汤下之.阳明在经.未离太阳.宜汗之.既离太阳.宜清之.在腑.审其轻重.宜下之.若在经络之界.汗之不可.清之不可.下之不可.宜用吐法.柯韵伯云.除胃实症.其余如虚热咽干.口干口苦.舌苔.腹满烦燥.不得卧.消渴而小便不利.凡在胃之外者.悉是阳明表症.仲景制汗剂.是开太阳表邪之出路.制吐剂,是引阳明表邪之出路.烦热既除.则胃外清.自不致胃中之实.所以为阳明解表之圣剂.二、阳明之上.燥气为本,阳明本证有分类阳明本燥而标阳.若不得中见太阴之湿化.其燥气阳热太盛.则为胃家实之病.故仲景以胃家实为此证提纲.虽有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之分.而其为胃家实则一也.且更合之外证:自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便知胃家实证.阳明本证.有自受证.有转属证.有邪盛证.有正虚证.有能食不能食证.有寒冷燥热证.有从枢从开证.何谓自受.病起于阳明本经自为之病.为风寒入于阳明本经之表证.何调转属.凡太阳病.过汗亡其津液.或太阳标热之气.不能随汗而泄.即与阳明燥气.或本有胃不和之病机.而自然汗出为转属者.更有误下而转属者。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条文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条文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条文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是中医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条文是中医学中的经典文献,对于了解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阳明经证是指以《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为代表的理论体系,用以阐明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规律。

而阳明腑证则是指以《内经》中的《金匮》和《金匮要略》为代表的理论体系,用以说明腠理疾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

简单地说,阳明经证注重人体整体的生理和病理规律,而阳明腑证更侧重于脏腑病理的表现和治疗。

在《内经》中,对于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都有详细的描述和阐释。

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关于阳明经证的详细论述,而《金匮要略·水气病论》中则对阳明腑证有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这些经典文献的条文,对于理解和应用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的条文,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条文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总之,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理论概念,其条文对于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生们应该加强对这些经典文献的学习和理解,以提高自身的临床水平,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阳明腑实证名词解释

阳明腑实证名词解释

阳明腑实证名词解释嘿,咱来说说这阳明腑实证啊!这可不是个一般的玩意儿呢!你想想啊,就好像是身体里来了一场“大混乱”。

阳明腑实证呢,简单来说,就是身体里的热邪和糟粕搅和在一起,弄出了大麻烦。

这就好比是家里的杂物堆久了,又热又臭还占地方!咱身体里的胃肠就像是那个被杂物堆满的房间。

这时候啊,人会有啥表现呢?那可有得说了!首先就是肚子胀得难受啊,就好像吹气球一样,鼓鼓的。

然后呢,还会便秘,拉不出屎来,那感觉可别提多别扭了,就像车堵在路上走不动似的。

接着呢,可能会发热,身体滚烫滚烫的,跟个小火炉似的。

再看看舌苔,哎呀,又黄又厚,就像是涂了一层黄泥。

那为啥会得阳明腑实证呢?这原因可不少嘞!有时候是吃了太多燥热的东西,让身体里的火呼呼地烧起来。

或者是本来就有热邪在身体里,没及时清理掉,结果越积越多。

这不就跟家里的垃圾不及时扔,最后堆成山一样嘛!那得了阳明腑实证该咋办呢?总不能就这么挺着吧!那可不行!咱得想办法把这堆“垃圾”清理出去呀!中医有很多办法呢,比如用一些泻下的药,就像给肠道来个大扫除,把那些糟粕都赶出去。

但可别自己乱吃药啊,得听医生的话。

咱平时也得注意预防啊!别老吃那些容易上火的东西,要多吃点清淡的、好消化的。

就像咱过日子,不能老往家里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得时常整理整理。

多喝点水,让身体的“管道”通顺些,别让糟粕在里面堵住了。

还要多运动,让身体的气血运行起来,就像让家里的空气流通起来一样,这样才不容易生病呀!反正啊,阳明腑实证可不是啥小问题,咱得重视起来。

一旦发现有类似的症状,就得赶紧找医生看看,可别不当回事儿。

咱得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就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把那些“脏东西”都清理出去,让身体健健康康的,才能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呀,你说是不是呢?。

《伤寒论》总结之阳明篇

《伤寒论》总结之阳明篇

《伤寒论》总结之阳明篇邪入阳明,从阳明病的角度来看,它也有两大类,那么其中一类呢是邪偏于浅表的,我们把它叫做阳明热证,前世医家也有人把它叫做阳明经证。

这里的经证也罢,热证也罢,主要是指胃热弥漫的白虎汤证和胃热弥漫、气津两伤的白虎加人参汤证。

但是在《伤寒论》的原文中,阳明的热证是怎么来的呢?是阳明经脉有热,误下以后所造成的。

阳明经脉有热,误下以后的221 条,首先出现了余热留扰胸膈的栀子豉汤证,所以后世医家把阳明经热误下,余热留扰胸膈出现心烦、心中懊侬,但头汗出,饥而不欲食的这个证候,叫阳明热证的第一个证候,是热在胸膈。

尽管有的医家说这是阳明经热误治以后的变证,但是因为阳明经脉行于头面、胸腹,胸中也是阳明经脉所过的部位,所以我们把热在上焦的证候,说它是阳明热证,也没什么大的错误。

上焦有热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中焦有热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辛寒折热,而中焦有热的证候重点是白虎加人参汤证,所以我们在讲白虎加人参汤证时,用了比较多时间来分析它身大热的问题、汗大出的问题,特别是口大渴的问题,还有脉洪大的问题。

除此之外它还有热盛耗气,气不固表,还有大汗出,腠理开泄,经不起外来风寒的吹袭,而兼见时时恶风,或者背微恶风寒的虚象,治疗用白虎加人参汤辛寒折热、益气生津。

而白虎加人参汤从今天来看,无论是外感热病的病程中,还是治疗杂病,都有很多使用的机会。

阳明经热误下之后,伤了下焦阴液,而余热和水结于下焦,这就形成了阴虚水热互结证,这就是“阳明病篇”热证热在下焦的一个证候。

它的临床表现有心烦不得眠,有小便不利、有渴欲饮水,治疗用猪苓汤,来清热利尿育阴。

所以阳明热证上焦的清宣法、中焦的折热法和下焦的清利法,为后世医家治疗热证上、中、下三焦不同热证提供了思路,提供了方法,提供了方药,这是我们特别值得学习的。

当阳明燥热、阳明糟粕相结以后就形成了阳明的实证。

就阳明实证来说,阳明腑实证是主要的,构成阳明腑实证的基本证候特点有两类,一类是全身毒热、内盛的证候,一类是腹部实证的临床表现,这两种证候同时具备,我们才可以把它诊断为阳明腑实证。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阳明篇总结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阳明篇总结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阳明篇总结八纲分析呢,就是阳证在里,就病位上来说是在里,什么叫阳明病呢?不是什么特殊个别的病,象肝炎、肾炎等为个别的病。

与太阳病一样,在此书上,病名都是一般的证,什么病都可以得阳明病,阳明病不是单独的一笔路病,有特征,什么特征呢?此书上分二段说的,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这就是腑病,即是病实于胃肠之里,拿手按,有抵抗,甚至有压痛,即按心下的部位。

有的阳明病只热而不实,这个腑证就没用了。

它光热,所以在阳明篇里头又提出一个阳明病的外证,没有胃家实怎么辨阳明病呢?外证是身热汗出,不恶寒,但恶热,这是外证。

换言之,无论什么病,有胃家实或者有身热,汗出不恶寒但恶热之外证,则都为阳明病。

所以这二个,一个是腑证胃家实,一个是外证,这二个是阳明病的特征,可以这样理解它。

凡是阳明病就得具备这个条件。

临床上把此作为判断阳明病的标准。

这个阳明病怎么来的,我开始就说了,由太阳病不解而转属阳明病者,叫太阳阳明,前面有,还举例子,如脾约是也。

在太阳病,由于治疗不当,本因发汗而吃泻热,使热陷于里,也能转为阳明病。

即便依法发汗,如果病相当的重,也不一定在太阳病的阶段把病治好的,这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真正的伤寒,伤寒为大病,大病好的时候全在少阳的末期和阳明病初期,就在大柴胡汤、白虎汤的阶段,甚至调胃承气汤的阶段可以好的。

但在太阳病的阶段常常不好,即使治疗得当,不过是杀一杀病势,使病势减轻,使转里或半表半里,不那么猛暴。

一般轻病表证的时候可以好,如轻微的感冒,喝点姜汤也可好,就说弄点姜水喝一喝,出点汗,吃点茶叶出点汗都可以好的。

真正的重病不是随便吃药就可以好的,就得按规矩,该用麻黄汤非用不可,用桂枝汤就不行,该用桂枝汤用麻黄汤更不行。

所以此书辨证严的很,不但要辨六经、八纲,而最后要辨到方证,方证就是咱们讲的这套,即一个方剂有一个适应证。

不这样则达不到疗效。

所以阳明病,由太阳病传来的,就有这几种原因,也有些误治,有些在太阳病的阶段发汗太过,丧失水分太多,里头燥结,也有重病,在太阳阶段虽然依法治疗,但是在此段阶好不了,也是要传里或半表半里的。

伤寒阳明病篇解析

伤寒阳明病篇解析

伤寒阳明病篇解析伤寒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疾病分类,又称为温病。

它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由外邪入侵导致的一种发热疾病。

《伤寒论》是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一本专门论述伤寒的医学典籍。

其中,阳明病篇是《伤寒论》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解析。

阳明病篇主要讲述了伤寒病进入到阳明经脉阶段的临床表现、辨证和治疗方法。

在中医理论中,阳明经脉又称胃经,它是人体十二经脉中的一个重要经络,与胃、大肠、三焦等器官有密切关系。

阳明病是细菌感染毒性强、病情严重的一种类型,临床上表现为高热、咳嗽、口渴、大便秘结等症状。

首先,在阳明病篇中,张仲景提出了阳明病的特征和辨证治疗的基本原则。

他指出阳明病初起时,病人会出现热症,如高热、口渴、多汗等。

此时,治疗的重点是清热解毒,以减轻病人的病情和缓解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阳明病进入阶段,病人会出现便秘、少尿等症状。

此时,治疗的重点应转变为泻热通腑,以排除病人体内的毒素和湿热。

其次,张仲景提出了阳明病的辨证要点。

他认为,阳明病的辨证要点是观察病人的舌苔、脉象和病程等。

在阳明病初起时,病人的舌苔多黄而干,脉象沉而滑。

而当阳明病进入阶段时,病人的舌苔会变为黄而燥,脉象则变为沉而滑。

此外,张仲景还提出了观察病人病程的重要性。

他认为,阳明病的病程越长,病人的情况越严重。

因此,在诊断和治疗阳明病时,医生需要仔细观察病人的舌苔、脉象以及病程等,以便准确辨证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最后,阳明病篇中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临床病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这些病例中,张仲景描述了不同种类阳明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些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清热解毒、泄热通腑和补益营养等。

通过这些临床案例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阳明病的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以便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对阳明病的挑战。

总的来说,阳明病篇是《伤寒论》中的一篇重要章节,它详细介绍了阳明病的特征、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法。

阳明病篇:腑实证(1)

阳明病篇:腑实证(1)

(邪热壅肺证)阳明实证的第一组证候,是阳明腑实证。

阳明腑实证的成因是什么?它是热盛伤津,津伤化燥,因燥成实,邪热和阳明糟粕相结,这样就形成了阳明腑实证。

因为有热,它就要伤损津液,这叫热盛伤津。

津伤了以后,它就当然容易化燥了,津液不足它当然干燥了,因燥成实,你想消化道里的内溶物已经非常干燥,就容易形成有形之邪的留滞,这就叫因燥成实。

所以,邪热和阳明糟粕相结,这就造成了阳明腑实证。

它的证候特征,必须有两个条件,要诊断阳明腑实证的话,必须具备这两个特征。

一个是全身毒热内盛的证候,没有这个条件,没有里热盛,你不能诊断阳明腑实证;再一个条件是腹部的实证表现,腹部的实证表现包括腹满痛,绕脐痛,腹大满不通,腹胀满疼痛拒按,也包括了不大便这样一组证候。

这两种证候必须同时存在,你才能够诊断为阳明腑实证。

如果只有第一组证候,全身毒热盛,或者说全身热盛,我在这里也用这个毒字,也可以不用这个“毒”字。

如果只有全身热盛,而没有腹部的实证表现,那充其量只能诊断为阳明胃热弥漫证,诊断为阳明热证,不能诊断为阳明腑实证。

如果没有第一组症状,没有潮热、谵语、大汗出,没有这些症状,而只有腹部的实证表现,肚子胀,按之疼痛,那你只能诊断是杂病的腹满,而且这种杂病的腹满,属于实证。

所以,只有这两种症状同时存在,你才可以诊断为阳明腑实证。

就阳明腑实证来说,我们用的是调胃承气、小承气和大承气汤。

调胃承气是偏于泻热的;小承气是偏于通腹部实邪的阻滞的;而大承气汤呢,是两者兼备的,既可以泻热,又可以通腹部的实邪的阻滞,以此我们来区别这三个承气汤。

在讲方剂的时候,大家都说,痞满燥实兼具备的,是大承气汤的适应证;以痞满为主的,小承气汤适应证;以燥实为主的,是调胃承气汤的适应证。

可是到了临床上呢,许多新毕业的同学还是不会区分,还是不会用。

所以我就想,我们应当怎样区别它呢?我们应当知道它的证候特点是两组证候,一组是热盛的,一组是实证的。

单有热盛,充其量白虎汤。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是中医中常用的两种病证类型,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和腑脏是人体内部的两个重要系统,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

阳明经和阳明腑则是这两个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我们来了解一下阳明经证。

阳明经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条经脉,它主要负责人体的消化吸收、鼓动排泄等功能。

当人体阳明经出现病理变化时,就会出现阳明经证。

阳明经证的主要特点是:腹胀满、大便秘结、口渴喜饮、舌苔黄厚、脉象弦数等。

在脉象上,阳明经证的脉象比较弦、数,反映了阳明经的病理性质。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阳明腑证。

阳明腑是人体腑脏系统中的一个腑脏,它主要负责人体的运化功能,是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

当人体阳明腑出现病理变化时,就会出现阳明腑证。

阳明腑证的主要特点是:腹胀满、大便秘结、口渴喜饮、舌苔黄厚、脉象实数等。

在脉象上,阳明腑证的脉象比较实、数,反映了阳明腑的病理性质。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在病理特点上非常相似,都表现为腹胀满、大便秘结、口渴喜饮等症状。

但是它们在脉象上有所不同,阳明经证的脉象偏弦数,而阳明腑证的脉象偏实数。

这是由于阳明经和阳明腑在病理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反应所致。

因此,通过观察脉象可以初步判断出是阳明经证还是阳明腑证。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在治疗上也有所不同。

阳明经证主要通过疏肝理气、降逆宽中的方法进行治疗,如常用柴胡、枳实等药物;而阳明腑证主要通过清热泻火、宽中导滞的方法进行治疗,如常用黄连、大黄等药物。

这是因为阳明经和阳明腑在病理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和机制不同所致。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虽然在临床表现上相似,但通过观察脉象和选择治疗方法可以准确区分。

在实际临床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准确判断是阳明经证还是阳明腑证,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这对于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是中医中常见的两种病证类型,它们在临床表现、脉象特点和治疗方法上有所不同。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一、阳明经证的特点阳明经证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证型,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大便秘结:阳明经证的患者常常有大便秘结的情况,甚至出现大便干燥、硬结、排便困难等症状。

2. 腹胀胀满:患者常常感觉腹部胀满不适,甚至可以听到肠鸣音增强的声音。

3. 口干咽燥:患者常常感到口干舌燥,咽喉干涩,口苦口臭等症状。

4. 少尿或不尽:患者尿量减少,甚至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液异常情况。

5. 唇干口渴:患者常常感到口唇干燥,嘴巴渴欲饮水,但饮水后并不能缓解渴感。

二、阳明腑证的特点阳明腑证是指阳明腑湿热壅盛而引起的一种病证,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大便秘结:阳明腑证的患者常常有大便秘结的情况,大便干燥、形状干结如羊粪,排便困难。

2. 腹胀胀满:患者腹部胀满,甚至可以听到肠鸣音增强的声音,腹部疼痛,疼痛可随大便排出而缓解。

3. 口渴喜饮:患者口渴欲饮,喜欢喝冷饮或冰水,但饮水后并不能缓解口渴。

4. 少尿或不尽:患者尿量减少,尿黄而短,甚至尿液糙浊,尿急而频。

5. 红舌黄苔:患者舌苔黄腻,舌体较红,有时伴有口臭。

三、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1. 大便特点不同:阳明经证的大便常常呈现干燥、硬结的情况,而阳明腑证的大便则常常是干结如羊粪。

2. 口渴特点不同:阳明经证的患者常常感到口干咽燥,而阳明腑证的患者则是口渴喜饮,喜欢喝冷饮或冰水。

3. 舌苔特点不同:阳明经证的舌苔常常为黄腻或黄燥,而阳明腑证的舌苔则常常为黄腻而厚重。

4. 便后症状不同:阳明经证的患者排便后并没有明显的缓解感,而阳明腑证的患者排便后腹胀疼痛可以明显缓解。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在一些症状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大便秘结、腹胀胀满等,但在一些特点上又有所不同,如口渴喜饮、舌苔特点等。

因此,在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进行鉴别和辨证,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同时,也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准确判断和治疗。

《伤寒悬解》阳明腑病——燥盛

《伤寒悬解》阳明腑病——燥盛

《伤寒悬解》阳明腑病——燥盛阳明七十二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此必衄。

口干而漱水不咽,以热在经而不在腑。

经热不泄,此必衄也论;阳明经热之衄,当是葛根汤证。

阳明七十三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脉浮发热,表寒外束,口干鼻燥,经热内蒸,能食则热不在腑,经热不能旁泄,则上衄也。

论;此上二条或当放阳明上篇,葛根汤证后面,为何黄师排序在此处,此是何义?也没看懂。

经病衄血,血出卫泄。

阳明经与太阳经,在经不同。

阳明七十四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

但浮,必盗汗出。

1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太阳表闭郁阳明腑热,腑热成实,必潮热外蒸,按时发作(日晡之时);但浮不紧者,阳明阳虚也,寐时卫气不入阴分,皮毛失敛,经热蒸泄,必盗汗出。

此是阳明之阳实对比阳明之阳虚;阳实潮热外蒸之汗对比阳虚失藏卫泄之盗汗。

外寒之浮紧对比内寒之外浮,潮热之汗出对比失敛之盗汗出。

反之,阳虚之盗汗,不可以潮热之实治,虚不可实治,实不可虚治。

2但浮不紧者,胃逆失敛,阳气失藏,则寐时卫气不能内藏,外泄为汗,故为盗汗。

3脉但浮之盗汗,又区别于太阳中风桂枝汤证的营卫不和之汗,区别营卫不和之脉浮,当知。

本条之盗汗又对比五十七条,阳明病,气虚内郁,如虫行皮中。

外寒与里虚,病象与脉象,对皮毛的关系,临证一定细细研究。

黄元御医学研究读《伤寒论》学古中医,每天分享三条提纲,研究黄元御学术理论,为每一个想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601篇原创内容公众号附;外感与盗汗,辩证医案,《选自冯世伦经方带教医案》齐某,男,4岁,2006年6月8日初诊,近5天来,晚上不睡觉,姥姥以为其想妈妈所致,孩子断然否认而来诊,问其有何不适,除鼻塞,口干,别无他症,追问其姥姥,言每晚入睡时头汗出很多,察其舌苔白根腻,寸脉浮。

辩证为太阳病,外闭里湿,疏方;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6克,炙甘草6克,桔梗6克,生薏仁10克,败酱草10克,苍术,生石膏30克,生姜12克,大枣3枚。

阳明经全篇

阳明经全篇

阳明经全篇阳明经上篇【凡外邪初入阳明地界,未离太阳净尽者,谓之太阳阳明,列于此篇。

】【喻昌曰:伤寒之证,无如太阳一经,风寒参错,表里差殊,难于辨认。

昌分三篇,先列鄙语以引其端,后随仲景原文,阐其立言精意,俾学者得其门而入,庶足以窥其富美也。

而阳明一经之病,治之尤难。

盖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多气多血之冲,乃吉凶死生所攸关,仲景着论精详,后人读之愦愦,今僭为《尚论》,请得而要言之也。

夫阳明者胃也,阳明以胃实为正,胃实则皆下证也。

然阳明之邪,其来路则繇太阳。

凡阳明证见八九,而太阳证有一二未罢,即从太阳而不从阳明,可汗而不可下也,其去路则趋少阳。

凡阳明证纵见八九,而少阳证略见一二,即从少阳而不从阳明,汗下两不可用也。

惟风寒之邪,已离太阳,未入少阳,恰好在阳明界内之时,用药亟为攻下,则涣然冰释而不再传他经,津液元气,两无亏损,何快如之!此等机会,间不容发。

庸愚无识,妄守颛门,必俟七日传经已尽,方敢言下,纵不危殆,而津液元气所丧滋多矣。

况太阳一经,早有十余日不解者,若不辨经而但计日,其误下仍在太阳。

至阳明二三日内,即显下证,反以计日,当面错过;及阳明已趋少阳,又以计日妄行攻下,乃至少阳复转阳明,更全不识其证,以致热邪在胃,烁尽津液,轻者重而重者死矣,所关顾不巨耶!谨将阳明之证,亦比太阳之例,分为三篇,俾观者了无疑惑,斯临病不致差误耳。

其太阳与阳明两经各半谓之合病,两经连串谓之并病,另自名篇于三阳经后,不在比例。

此乃邪入阳明,而太阳将尽未尽之证也。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注仲景此二条之文,前条云风未解,后条即不云寒未解者,互文也。

前条云宜发汗,后条云发汗则愈者,亦互文也。

盖外邪初入阳明,用桂枝汤解肌,则风邪仍从卫分出矣;用麻黄汤发汗,则寒邪仍从营分出矣。

营分之邪深于卫分,且从外出而愈,则卫分更不待言矣。

论中每用互文处,其妙义大率若此。

《伤寒六经求真》:第三篇阳明病篇第三章阳明病上越病势

《伤寒六经求真》:第三篇阳明病篇第三章阳明病上越病势

《伤寒六经求真》:第三篇阳明病篇第三章阳明病上越病势第三章阳明病上越病势阴明病是伤寒病在里病位引起的阳性抗御过程。

在阳明过程中,邪在上则表现上越的抗御趋势。

由于胃的功能特性,以呕吐为其抗御形式。

所以因其上越之趋势而用吐法以祛除病理物质。

即所谓“因势利导”的祛邪法。

1、“病如桂枝证,头不疼,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

不得息——此为胸有寒也。

——当吐之,宜瓜蒂散。

”伤寒阳明上越病势三条瓜蒂散证都不在阳明篇中。

此条因有“病如桂枝证”五字误入太阳篇中。

下条因有“手足寒”一证而误入少阴篇中。

其余一条因有“手足厥冷”一证而误入厥阴篇中。

凡此三条,从病理的观点看,三条瓜蒂散证有同一的里病位和阳性病质。

同一的上越病势,而用同一的方法、药物。

这足以说明它们不是太阳少阴厥阴三经证候。

那幺为什幺不列在阳明而错落于三经呢?这是不难理解的:《伤寒论》代远年湮,本来的面目已不可见。

千余年来几经篡改,篇目零乱。

如果于其病理的联系中研究其来龙去脉,恢复其本来面目,也并非不可能。

蒂散三条错落于太阳、少阴、厥阴三经的原因,也便是其错出阳明篇的原因。

本条为什幺错入太阳篇呢?因本条未冠有阳明病的字样,而冠以“病如桂枝症”所以误入太阳。

同时又“寸脉微浮”。

这很容易被浅人误认为太阳病。

然而“如桂枝证”已说明不是桂枝证。

脉浮表明发热,而头不疼项不强,心下烦满,哪里是桂枝汤证呢!既无头疼恶寒之表证,而有心下烦满、痞硬之里证,又有脉浮发热之阳性反应,其病位在里的阳性过程可知了。

文中说“胸中痞硬”,即是胃中痞硬。

因胃居心下,上连食道,出胸中至咽喉。

胃中的抗御反应直接影响到胸中。

说胸中实指胃中。

这也如结胸证的说法:“小结胸正在心下”,“若心下满而硬疼者此为结胸也”。

仲景文例如此。

如果确认为病位在里为阳性过程,完全符“胃家实”的病机,再看其“气上冲咽喉不得息”的欲吐之病势,因势催吐的祛邪方法,自是阳明过程无疑。

文中“此为有寒也”一句是后人所加注语。

伤寒悬解-第52章

伤寒悬解-第52章

第52章伤寒说意卷四阳明经提纲阳明从燥金化气,其经在太阳之次,肌肉之分,起鼻之交頞,挟口环唇,行身之前,下膈挟脐,循胫外,由足跗而走大指。

阳明为三阳之长,太阳经病不解,营卫内郁,二日必传阳明之经。

阳气盛满,故脉大而身热。

若腑阳素实,则自经入腑。

表热传里,里热,则桂、麻解表之法,变为承气攻里之方。

仲景立阳明之篇,专为入腑者设,非第二日阳明之经病也。

阳明初病葛根汤证阳明府证,自太阳传来,方其自经入腑之始,法宜解表。

其得之中风,发热恶风,汗出脉缓者,宜桂枝汤。

其得之伤寒,发热恶寒,无汗脉紧者,宜麻黄汤。

以太阳、阳明,经腑合病,经证如初而腑热未成,故但解太阳之经,不攻阳明之腑,经热既泄,则腑热不作矣。

经热不泄,则腑热必作,以其腑阳之盛也。

何以知其腑阳之盛?以其脉大也。

阳明经腑,皆主下降,外为风寒所闭,经络束迫,胃气郁遏,上脘不降,宗气壅塞,不能顺下,故有喘而胸满之证。

背者,胸之府也,胸膈郁满,宗气不得前降,则逆冲于背项,是以项背强直,大与太阳不同。

一见项背强直,便是经腑合邪,宜加葛根,清散阳明经腑之郁。

其项背强直而汗出恶风者,用桂枝加葛根汤。

其项背强直而无汗恶寒者,用葛根汤。

胃为受盛之腑,胃腑松缓,容纳有余,则吐利不作,经络束迫,致腑气郁遏,不能容受,故见吐利。

利者,用葛根汤,解表而舒胃气,使不致郁陷,吐者,用葛根加半夏汤,解表而降胃气,使不致冲逆。

表证不解,自太阳、少阳之经,内连阳明之府,是谓三阳合病。

其脉浮大,上于关上,胆热传之胃土,但欲眠睡。

睡则阳气郁蒸,目合而汗出,是又当于桂、麻、葛根之中,加以柴、芩也。

桂枝加葛根汤五十四桂枝一两芍药七钱甘草七钱生姜一两大枣十二枚葛根一两四钱水十杯,先煮葛根,减二杯,去沫,入诸药,煎三杯,温服一杯。

取微汗,不用食粥。

葛很根汤五十五葛根一两四钱麻黄七钱桂枝七钱芍药七钱甘草七钱生姜一两大枣十二枚水十杯,先煮葛根、麻黄,去沫,入诸药,煎三杯,温服一杯。

覆衣,取微汗,不用食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悬解》阳明上篇——阳明经病与阳明腑实证
伤寒悬解:卷六
阳明经上篇五十章
阳明实证
阳明以戊土而化气于燥金,阳明者,胃之经,胃者,阳明之腑。

阳明病,有经有腑,经主传输而腑主受盛。

病在太阳之经,若胃阳非旺,则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六日经尽汗解,不入阳明之腑。

此总统于太阳一经,不论二三四日,俱系桂枝、麻黄之证。

虽二日阳明之时,亦不得谓之阳明病,以其明日则传少阳,后日则传太阴,非阳明中土,无所复传之证也。

若胃阳素盛,经邪内传,此方谓之阳明病。

盖正阳当令,则太少无权,而三阴退避,自此而永留胃腑,终始不迁,所谓阳明中土,无所复传也。

方其腑热未实,经病不罢,是为葛根汤证。

及其胃热郁蒸,汗出表解,潮热痛满,但用承气攻下,别无余事。

使非下早里虚,万无意外之变,感病之百不一失,甚可庆慰者也。

然而物忌盛满,亢则害生,于此迁延失下,久而阴为阳并,精液消亡,土焦水涸,亦归于死。

仲景所以示早攻之戒,而又垂急下之条,早攻则阳去而入阴,缓下则阴尽而阳亢,迟速均失也。

是故承气之法,妙在缓急恰宜之交,使夫病去而人存,是在良工焉。

1阳明腑实,是不是解表,学完此章则自知,阳明有经有腑。

重点是一成阳明腑实,正阳当令,则太少无权,三阴退避。

师言正阳当令,阳明是为正阳。

不要误信别家言太阳为正阳。

2胃为阳腑,有阳盛之腑实,就有阴盛(阳虚)之腑虚(胃腑实热,非无虚冷之义),胃虚即太阴初证。

胃为阳腑,受盛之职,物忌亢满,此点当知。

提纲二章
胃为燥土,燥则生热,病在三阳,不论何经之感,郁其内热,胃病即作,以胃家之阳实也。

顾阴易盛而阳易亏,故胃有实热,而非无虚冷。

实热则阳神用事,并阴而归阳,虚冷则阴邪司权,出阳而入阴,
非一致也。

然名为阳明,以其两阳合明而盛极也,居阳实之名,而有阳虚之实,则阳明不成为阳明,徒负虚声矣。

是以胃家之实,可曰阳明之为病,至于胃中之虚,是名为阳明,而实为太阴,尚可曰阳明之为病乎?
仲景于阳明之为病,冷热虚实,两立而俱存之。

而提纲则曰胃家实也,其崇阳黜阴之意,具见于文字之外矣。

阳明一: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胃者,阳明之腑,阳明之为病,全缘胃家之阳实。

阳实则病至阳明,腑热郁发,病邪归胃,而不复他传,非他经之不病也。

三阳之阳,莫盛于阳明,阳明之邪独旺,不得属之他经也。

胃家之实,而病归胃腑,终始不迁,故曰阳明之为病。

若胃阳非实,则今日在阳明之经,明日已传少阳之经,后日已传太阴之经,未可专名一经,曰阳明之为病也。

1阳明之为病,不是阳明之经病,而是阳明之腑病。

胃家实者,病归胃腑,终始不迁。

三阳之阳,莫盛于阳明,阳旺于阳明,胃家实也。

阳明之经病者,统于太阳也。

阳明二: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

阳明之脉大,少阳之脉弦细,若三日正传少阳之时,不见少阳弦细之脉,而见阳明之大脉,知其传于阳明之腑矣。

1阳明脉大,大而有力,沉而缓实,重按有力之义。

三日脉大,知传阳明之腑。

外证五章
阳明三: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里热外发,则身热。

热气熏蒸,则汗自出。

汗出表解,但热无寒,故不恶寒,反恶热。

此后全是内热为害,与外寒无关也。

1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阳明腑热,外蒸皮毛,则窍开汗出,故外证身热,自汗也,不恶寒,反恶热也。

胃腑内实,潮热外蒸,故见此外证也。

2阳明腑实,潮热外蒸,外蒸皮毛,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之外证者,则无须在言解表,腑实一成,则太少无权,后学自知。

阳明四: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得阳明病之一日,太阳表证未罢,则犹见恶寒,以胃热未盛故也,迟则胃热隆盛,孔窍蒸泄,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1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阳明病得之一日,腑热未实,不能外蒸,故不发热,太阳表证未罢,故见恶寒。

虽得之一日,腑热渐实,必潮热外蒸,太阳渐退,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阳明五: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感伤三阳则为热,传之三阴则为寒,以阳盛于腑,阴盛于脏,腑病则热,脏病则寒也。

感证一传胃腑,则胃热日增,不复再传三阴而为寒。

缘阴盛之人,三阳方病于外,三阴即应于中,传阴则后之恶寒无有止期,此但入三阴为寒,不入胃腑为热者也。

阳盛之人,太阳被感,腑热郁生,其始热未极盛,犹见恶寒,俟至二日,热盛之极,气蒸汗泄,则恶寒自止,此但入胃腑为热,不入三阴为寒者也。

阳盛则生,阴盛则死,阴莫盛于少阴,阳莫盛于阳明。

病入三阴,死多生少,虽用姜附回阳,难保十全无失,最可虑也。

一传胃腑,则正阳司气,三阴无权,万不一死,至为吉兆,俟其胃热盛实,一用承气攻下,自无余事。

阳贵阴贱,正为此也。

1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胃腑,其位居中,五行属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始虽恶寒,是太阳表证,阳明病之来路也,阳明阳实,潮热外蒸,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2恶寒何故自罢?恶寒为太阳表证也。

阳旺于阳明,阳明腑实,则太少无权,阳明腑实,必潮热外蒸,则恶寒自罢。

阳明腑病来,太阳表病退,故恶寒自罢也。

先表病郁其腑热,后腑热蒸开表闭也。

二日腑热,恶寒自罢,外证身热,自汗出者,恶热者,此为阳明病。


成阳明腑病,故恶寒必自罢。

3阴盛于少阴,阳旺于阳明,此为全书重点。

阳贵阴贱,此为治辩阴阳之重点。

阳明六: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太阳伤寒,经证未解,发热无汗,呕不能食,缘寒邪束迫,胃气壅逆,故无汗而呕,食不能下也。

而反汗出濈濈然者,必因胃腑有热,蒸其皮毛,是为转属阳明也。

1伤寒表闭,故发热无汗。

胃气以下行为顺,表寒外闭,胃气壅逆,则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此为表郁其胃,胃腑潮热而外蒸皮毛也;此太阳表寒转属阳明胃腑也。

表闭可郁其六经,故当知。

故汗出濈濈然者,为阳明病之外证。

按;本条呕不能食对比麻黄汤证,表闭而呕逆证。

反汗出转属阳明者,对比大青龙汤之理。

伤寒表闭,当是无汗而反汗出,阳明之外蒸也。

论:此又一例《肠胃型感冒》不要以西医的肠胃型感冒之病名而失中医的六经辩证之理法,此也包括所有的一切西医病名。

阳明七: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濈然微汗出也。

太阳伤寒,阳旺则传阳明,阴旺则传太阴。

若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阳明、太阴所同,且以系之太阴。

然太阴身当发黄,缘湿土被郁,必见黄色。

虽脾胃俱有黄证,而胃之发黄,乃太阴湿土所传也。

若小便自利者,则湿去,又不能发黄。

太阴、阳明,何从别之?必验之大便,太阴之大便自利,阳明之大便则硬。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此为阳明病也。

又,太阴无汗,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濈然微汗出也。

此与太阴至七八日,暴烦下利条,彼此互文。

1伤寒,脉浮而缓,太阳表闭之浮,太阴阳明之土缓,手足自温者,是阳明与太阴所同,浮缓而不大,且先以系在太阴。

病在太阴者,表闭里湿,湿热外蒸,身“当”发黄,此为一定之理,若小便自
利者,湿有泻路,则不能发黄。

太阴与阳明,其脉俱缓,何从别之?必验之大便,太阴大便利,阳明大便硬。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此为阳明病也。

伤寒转系阳明者,太阳之浮去,阳明之大来,阳明外证者,濈濈然微汗出也。

2浮为太阳,缓为阳明与太阴,阳明缓而有力,太阴缓而无力,因湿滞而无力也,但手足自温者,缓为土湿,还是土燥,又可观其大小便,此教人辩证与辩脉也。

小便数者,阳明便硬,小便不利者,太阴便利,此也为一定之理,辩证用之。

小便利则湿泻有路,则不至发黄,湿退燥盛,故至七八日,阳明渐实,缓变为大,大便硬者,是为阳明病也。

伤寒转系阳明者,太阳外闭转为阳明腑热,潮热外蒸而汗出也,汗出则表解。

此也是在表寒之闭,内湿转为内燥,故至七八日,内燥转属阳明也。

七八日,大便硬而汗出,阳明腑证也。

购书学习,进群,请加好友 (微商—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