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辩证之阳明病

合集下载

《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

《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

《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伤寒论六经辨证由东汉张仲景所创的一种独特的辨证方法,它将疾病按照不同的病位和病因分为六个体系,分别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

一、太阳病主要脉证有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

由于患者的体质有强弱之别,故太阳病有表虚、表实之分。

表虚证为正气虚,卫气受邪所伤,卫气不固,以自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表实证属邪气盛,卫气受寒邪抑制,以无汗,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太阳病以汗法为其常法,表虚证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方麻黄汤。

太阳里证,蓄水者,治宜化气行水,方选五苓散;蓄血者,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抵当汤等。

二、阳明病阳明主里热实证。

根据体质差异和病变部位的不同,一般把阳明病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两大类。

甚者出现循衣摸床、微喘直视、目睛不和等危重证情。

阳明实证,治宜攻下,方以承气汤为首选。

三、少阳病主要脉证有往来寒热,胸胁痞满,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或薄黄,脉弦等。

三、太阴病太阴主里虚寒湿。

主要由脾阳素虚,或内有寒湿,复感外邪,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所引起。

太阴病的主要表现包括腹满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等。

太阴病的特点是脾阳虚衰,升降功能不好,同时还有寒湿之邪不解。

太阴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脾胃,用理中汤或四逆汤治疗中焦虚寒等。

太阴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寒凉食物,同时也要注意保暖。

五、少阴病少阴属心肾,为水火之脏,是人身的根本,心肾机能衰减,抗病力量薄弱,为少阴病变的特点。

少阴病是伤寒六经病之一,也是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

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热化二种。

六、厥阴病它是病变的较后阶段,此时正气和病邪相争于内,病变的表现极为错综复杂。

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而挟胃,故其病变多显示肝、胆和胃的证候。

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饮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

阳明病提纲证

阳明病提纲证

05
阳明病提纲证预防与调护
预防措施
调和阴阳
注意保持身体内外环境的平衡,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因素导 致阳气亢盛,引发阳明病证。
饮食有节
遵循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过食辛辣燥热之品,以免损伤脾胃 ,蕴生湿热。
顺应四时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生活起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应自然规律 ,增强身体抵抗力。
阳明病提纲证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阳明病概述 • 阳明病提纲证主要表现 • 阳明病提纲证辨证要点 • 阳明病提纲证治疗方法 • 阳明病提纲证预防与调护 • 阳明病提纲证现代研究进展
01
阳明病概述
阳明病定义与特点
阳明病是伤寒六经病之一,为阳气亢 盛,邪从热化最盛的极期阶段的伤寒 。
阳明病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经证是无形之热邪弥漫全身,而腑证 是有形之热邪与肠中糟粕相结。
药物治疗
包括休息、饮食调整、对症治疗等,旨在 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针对阳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选用适当 的抗生素、抗炎药、免疫调节剂等药物进 行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
非药物治疗
效果评价
如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疗法,以及物 理降温、补液等支持治疗,可辅助治疗阳 明病。
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在阳明病的治疗中取得了 一定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病情难以控制 或出现并发症。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01
深入研究阳明病的病因 和发病机制,探索更有 效的治疗方法。
02
加强阳明病的早期诊断 和鉴别诊断研究,提高 诊断准确率。
03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 临床研究,验证现代医 学治疗手段的疗效和安 全性。
04
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治 疗阳明病的新思路和新 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多 治疗选择。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六经辩证之阳明病证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六经辩证之阳明病证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六经辩证之阳明病证阳明病证,是指太阳病未愈,病邪逐渐亢盛入里,内传阳明或本经自病而起邪热炽盛,伤津成实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为外感病的极期阶段,以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为基本特征。

病位主要在肠胃,病性属里、热、实。

根据邪热入里是否与肠中积滞互结,而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阳明经证:阳明经证,是指阳明病邪热弥漫全身,充斥阳明之经, 肠中并无燥屎内结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又称阳明热证。

【临床表现】身大热,大汗出,大渴引饮,脉洪大;或见手足厥冷,喘促气粗,心烦谵语、舌质红、苔黄腻。

【证候分析】本证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临床特征。

邪入阳明,燥热亢盛,充斥阳明经脉,故见大热;邪热熏蒸,迫津外泄故是大汗;热盛煎熬津液,津液受损,故出现大渴引饮。

热甚阳亢,阳明为气血俱多之经,热迫其经,气血沸腾,故脉现洪大;热扰心神, 神志不宁,故出现心烦谵语;热邪炽盛,阴阳之气不能顺接,阳气一时不能外达于四末,故出现手足厥冷,所谓“热甚厥亦甚”正是此意; 舌质红、苔黄腻皆阳明热邪偏盛所致。

阳明腑证:阳明腑证,是指阳明经邪热不解,由经入腑,或热自内发,与肠中糟粕互结,阻塞肠道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又称阳明腑实证。

临床是症以“痞、满、燥、实”为其特点。

【临床表现】日哺潮热、手足汗出,脐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 或腹中转失气,甚者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多厚黄干燥,边尖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

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证候分析】本证较经证为重,往往是阳明经证进一步的发展。

阳明腑实证热邪型多为日哺潮热,即午后三至五时热较盛,而四肢禀气于阳明,腑中实热,弥漫于经,故手中汗出;阳明证大热汗出;或误用发汗使津液外泄,于是肠中干燥,热与糟粕充斥肠道,结而不通,则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燥夭内结,结而不通,气从下夭,则腹中夭气频转。

邪热炽盛上蒸而熏灼心宫,出现谵语,狂乱,不得眠等症。

热内结而津液被劫,故苔黄干燥,起芒刺或焦黑燥裂。

《伤寒六经求真》:第三编阳明病篇第五章阳明病下夺病势

《伤寒六经求真》:第三编阳明病篇第五章阳明病下夺病势

《伤寒六经求真》:第三编阳明病篇第五章阳明病下夺病势第五章阳明病下夺病势阳明病下夺病势是伤寒阳性病过程的最高阶段。

或愈或死于此大致结束。

仲景于此理法很为完备,辨证很为缜密,治疗十分精细,本章收入32条,证状表现各有等差。

若以变化的观点看,32证各自特殊;若以不变的观点看,32证又俱都相同。

从其特殊性来说,有调胃承气汤证、有小承气汤证,有大承气汤证。

而大小调胃三个承气汤所治之证状亦各不相同。

若从其共同性说,三个承气汤证皆热结在里下夺之势。

在本章中,首先了解诸证的变化,而后其之不变;再从其不变的认识中扩大对其变化的认识。

也就是说,首先了解各证的特殊性质,从其特殊性质中认识其共同性质,而后在临床中扩大对阳明下夺病势的特殊性的认识,只有了解其变与不变之理,方能在临床中机圆法活,权衡在心,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1、“伤寒不大便六七日,不恶寒反恶热,头疼身热者,与承气汤。

”伤寒发热恶热是阳明特有的热型。

头疼身热不大便是下夺之势已成。

此条是阳明下夺病势的典型证候,为调胃、大、小承气汤共有的证状。

当消息于缓急轻重之间而选用大小调胃三承气汤以治之。

2、“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疼,烦燥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此条证,不大便五六日未必有燥屎,惟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疼、烦燥发作有时则知有燥屎。

在病理过程中,伤津液而导致结肠干燥大便硬结,燥屎留滞于结肠则绕脐疼。

烦燥发作有时略同于日晡潮热,也是燥屎的证候之一。

此证若无腹满当以调胃承气汤治疗,若加腹胀满则需以大承气汤治之。

3、“病人烦热,汗出则解。

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

脉实者,宜下之。

”烦热汗出则解是指太阳发汗已解。

继而如疟状:日晡潮热,此是进入阳明病理过程。

日晡潮热为有硬屎的征候。

硬屎为可下证。

有可下之证还需有可下之脉方可用攻下法。

脉实者为可下之脉。

实脉为长大有力之象,表明心血排出量大,机体功能强盛,有着祛邪的物质基础。

若脉涩或短为血少气虚,正气衰弱则不胜药力了。

阳明经病辨证

阳明经病辨证

阳明经病辨证11、阳明经病辨证一、证状:六经之阳明经,是指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阳明病是外感病的过程中,阳亢邪热炽盛的极期阶段。

性质属于里热实证。

阳明病的发病,可由它经传来,亦可从本经自病。

由于化热伤津,故其典型脉证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

及温病气分壮热而设,临证以四大主症: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特征,见到这种脉证,就叫阳明证。

病变部位分经证,腑证之别。

伤寒表邪入里化热,虽邪热炽盛,腑实未结,而肠中并无燥屎阻结的,称为经证。

邪热内传与肠中糟粕搏结而形成燥屎的,叫做腑证。

二、治则:经证主要用清法,选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热的方药;腑证主要用下法,选用苦寒泻下的方药;脾约便秘证,只可采用润下缓通的治法;黄疸病则可运用清热利胆渗湿之剂。

三、治法:白虎汤和承气汤。

是伤寒论中治疗阳明病的主要方剂。

(一)阳明经证方名、白虎汤《伤寒论》应用法则: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第173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第174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第175条,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第181条,伤寒,脉浮滑,此表里俱热,白虎汤主之。

第224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转侧,口不仁(语言不利饮食不知味),面垢(面如油垢),谵语遗尿。

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厥冷。

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第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1、组成:生石膏15-60克,知母10-15克,甘草3-5克,梗米15-30克。

水煎至米熟,取汁温服。

2、功效:为清气分热方剂,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主治伤寒阳明经证或温病气分热证。

亦治胃火亢盛的头痛、牙痛、消渴等。

症见邪人气分,里热渐盛面赤气粗,身大热心烦躁扰,不恶寒,反恶热,口大渴,烦渴引饮,汗大出,汗出恶热,舌质赤,舌苔干燥。

阳明病辩证纲要

阳明病辩证纲要

THANKS
感谢观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阳明病研究将更加深入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对阳明病的研究将更 加深入,其病因、病理机制等将得到更加清晰的 阐述。
阳明病治疗将更加精准
未来阳明病的治疗将更加精准化,根据患者的具 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阳明病预防将受到重视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阳明病的预防将受到越来 越多的重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增强体质等措 施,降低阳明病的发生率。
注意事项
阳明病来势凶猛,病情多变,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阳明病患者应卧床休息,饮 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之品。
04
阳明病常用方剂与药物选择
常用方剂介绍及功效解析
白虎汤
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主治阳明 气分热盛证,症见壮热面赤、烦 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鉴别诊断
阳明病需与太阳病、少阳病等相鉴别。太阳病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症;少 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主症。阳明病则以高热、大汗、便秘等里实热症状为主 症。同时,还需与其他引起高热的疾病如肺炎、脑炎等相鉴别。
03
阳明病辨证分型与治疗原则
阳明经证辨证分型
邪热炽盛型
表现为高热、汗出、口渴、脉洪 大等症状,治疗以清热生津为主 。
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阳明病辨证不准确
由于阳明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初学者容易出现辨证不准确的情况 。解决思路是加强理论学习,掌握阳明病的辨证要点和鉴别诊断方 法。
阳明病治疗不及时
阳明病病情发展迅速,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病情恶化。解决思 路是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治疗阳明病。
阳明病方剂选用不当

中医学“六经病证”——阳明腑证

中医学“六经病证”——阳明腑证

中医学“六经病证”——阳明腑证
一、阳明病证
阳明病证是指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病邪内传阳明而致,多系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

其特点是阳热炽盛,属里实热证,为邪正斗争的极期阶段。

故将其主要病机简要概括为“胃家实”。

由于其邪热内实的病机不同,临床又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二、阳明腑证
阳明腑证指邪热内炽阳明之腑,并与肠中相搏,燥屎内结,阻滞肠道所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日潮热,手足然汗出,脐腹胀满硬痛而拒按,大便秘结不通,甚则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证候分析:多因阳明经证江多误用汗法,使津液外泄,以致热邪与肠中燥屎互结,腑气不通而成。

阳明经气旺于日晡,实热弥漫于经,邪正相争更剧,故潮热日晡尤甚;故四肢濈然汗出;邪热与糟粕互结肠中,腑气闭阻不通,战脐腹胀满硬痛而拒按,大便秘结;邪热炽盛,上扰心神,轻则不得眠,重则见谵语,甚至狂乱不了;邪热内结而津液被劫,故舌苔黄厚干燥,边尖芒刺,甚则焦黑燥裂;邪热与燥屎内结于肠,脉道壅滞,故见脉沉迟而实,若邪热迫急,结而不甚,亦可见脉滑数。

辨证要点:潮热汗出,腹满硬痛,大便秘结,苔黄燥,脉沉实。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均为里实执证,但邪入阳明,弥漫全身,往往先出现阳明经证,邪热持续亢盛,消烁津液,继而导致肠燥便结,最终形成阳明腑证。

故阳明腑证的病情较阳明经证为重。

一般临床所见阳明病腑证多于经证,因为经邪弥漫不能久留,腑邪内结则聚而不行,故张仲景以“胃家实”为阳明正病。

解读阳明病

解读阳明病

4、桂枝加芍药汤方证 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六两,生姜(切)三 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二两。
〖方解〗在桂枝汤方加量芍药,意在解表的同时加强缓急 止痛作用,故其适应证为桂枝汤证而腹挛痛明显者。 【歌诀】桂枝加芍为建中,表里并病腹满痛。芍药加倍为 缓急,虚劳里急常为宗。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20条:本太阳病,医反下 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 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辅助提纲 ①第182条:问曰,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 恶寒反恶热也。阳明病有两种情况,即若热结成实,则即有 胃家实的腹证(腑实证)反映;若热而不实,则只可见之身热, 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证。这里应注意,热极于里者, 势必迫于外,故阳明病则身蒸蒸而热,此与太阳病热郁于体 表而翕翕发热者有别。热蒸于里因使汗出,汗量多而臭味重, 与太阳中风证的汗出量少而臭味轻者不同。
2、麻杏石甘汤方证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第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 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讨论归经】本方证属太阳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汗出而喘、口干、烦满而不恶风者。喘而 汗出,身无大热,为本方应用的主证。
05 传变合并证
太阳阳明,为由于发汗太过,而太阳病证未罢,即形成大便难的脾约证; 少阳阳明,为由于发汗或利小便,少阳证未解,而即见胃中燥烦实证; 正阳阳明,即热结于里的里阳证。
实际也在说:阳明病有3种表现。即太阳阳明者,即指太阳阳明合并病证; 少阳阳明者,即指少阳阳明合并病证;正阳阳明者,即指单纯里实热的 阳明病证。判定阳明病,除了依据胃家实(正阳阳明)特征外,还要依据太 阳阳明合病证及少阳阳明合病证来判定。应当指出,太阳阳明、少阳阳 明相对而言也是阳明病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证。

六经辩证列表

六经辩证列表

六经辩证列表六经辨证是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的辨证方法,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

以下是六经辨证的列表:1.太阳病证治•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

•病理机制:邪袭太阳经,卫阳受遏,营卫失和。

•治则方药:辛温发汗,麻黄汤或桂枝汤等。

2.阳明病证治•临床表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

•病理机制:邪入阳明经,里热炽盛,伤津耗液。

•治则方药:清泻阳明,白虎汤或承气汤等。

3.少阳病证治•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脉弦等。

•病理机制:邪入少阳经,枢机不利,正邪相争。

•治则方药:和解少阳,小柴胡汤等。

4.太阴病证治•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脉缓弱等。

•病理机制:邪犯太阴经,脾胃受损,运化失职。

•治则方药:温中散寒,理中汤或四逆汤等。

5.少阴病证治•临床表现:脉微细、但欲寐、身热不恶寒、神疲欲寐、口干咽燥等。

•病理机制:邪入少阴经,心肾受损,阴阳失调。

•治则方药:扶阳救逆,真武汤或附子汤等。

6.厥阴病证治•临床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脉微欲绝等。

•病理机制:邪入厥阴经,阴阳错杂,气血逆乱。

•治则方药:温阳散寒,乌梅丸等。

请注意,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和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

伤寒论阳明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阳明病脉证并治

针对性问题提出及解决方案探讨
问题一
如何准确判断阳明病的病情轻重?解决方案: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舌象、脉象等进行 综合判断。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等指标进行辅助诊断,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问题二
针对阳明病的不同证型,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剂?解决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选择相应的治疗 方剂。例如,对于阳明热盛证可选用白虎汤;对于阳明实热证可选用承气汤类方剂等。同时,也可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方剂的加减化裁。
白虎汤在现代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各种 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脑炎等,通过 清热生津的作用,有效缓解病情。
其他经典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小 柴胡汤等也在现代临床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种外感疾病和内 伤杂病的治疗中。
承气汤在现代临床中常用于治疗各种 里热实证,如肠梗阻、胰腺炎等,通 过攻下热结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反恶热等。
阳明病以胃家实为主,包括无形 热邪亢盛和有形燥热内结两类。
阳明病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多因太阳病失治、误治,邪热内传入里;或因少阳病误发汗,伤津化燥而成;或因三阴病阳气恢复太过,转为阳 明病;或因失治、误治,伤津化燥所致。
发病机制
阳明病以燥热亢盛为主,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搏结,形成燥热实证。若燥热之邪弥漫全身,充斥表里,则见大 热、大渴、大汗、脉洪大等阳明经证;若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结,燥结成实,阻滞肠道,则见潮热、谵语、便 秘、腹满而痛、脉沉实有力等阳明腑证。
医案二
患者李某,女性,32岁,因反复发作性口 腔溃疡、便秘就诊。诊断为阳明病兼有阴虚 ,给予竹叶石膏汤合增液汤治疗,症状逐渐 改善。分析:本例患者除阳明病症状外,还 伴有阴虚表现。竹叶石膏汤具有清热养阴的 作用,增液汤则可润肠通便,二者合用针对

六经辨证之阳明病脉

六经辨证之阳明病脉

六经辨证之阳明病脉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正邪相争激烈,邪热极盛的阶段,以热盛津伤、化燥成实为特点,故阳明病的性质为里、热、实证。

阳明,包括足阳明胃与手阳明大肠经及其所属的胃与大肠二腑。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循挟车,经耳前,上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行者,从缺盆下循胸腹而至足。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循手臂外侧前缘上行至肩,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足阳明胃腑,与脾同居中州,以膜相连,且有表里关系。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降为顺,其性喜润而恶燥;脾主运化、传输精微,其气以升为健,其性喜燥而恶湿。

脾胃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手阳明大肠腑与手太阴肺,经脉相互络属,存在于表里关系。

大肠主传化物,排泄糟粕,又须依赖肺气的粛降、脾气的布津和胃气的降浊。

可见,只有阳明、太阴相济为用,才能完成水谷的收纳、腐熟、吸收、排泄的整个过程。

阴阳之气昌盛和顺,则水谷代谢正常,水谷精微就能奉养周身,化身气血,故《素问。

气血形志篇》有“阳明常多气多血”的说法。

阳明病的成因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他经传来,如太阳失治误治,津伤化燥,邪传阳明者,称为“太阳阳明”;而少阳病误用发汗、利小便等法津伤化燥专属阳明者,称为“少阳阳明”;也有太阴病脏邪还腑、里病达外、阴证出阳,见大便结硬而成阳明病者。

二是本经发病,多因素体阳盛,或有宿食,或为燥热所感,病邪直从阳明化燥成实,称为“正阳阳明”。

由于阳明多气多血,其气昌盛,故邪入阳明,多正邪斗争激烈,而表现出一派大热大实之象,故阳明病以“胃家实”为提纲,高度概括了阳明病热盛、津伤、化燥、成实的病及特点。

阳明病主要分为热证与实证两类。

阳明热证,以邪热弥漫、胃热炽盛为主,可见身大热、多汗、烦渴、脉浮滑或脉洪大等。

若阳明经热误下,使邪热留扰胸膈,可见心中懊憹;阳明经热误下,使下焦阴伤,邪热与水相结,可见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伤寒论》六经辨证基本内容

《伤寒论》六经辨证基本内容

《伤寒论》六经辨证基本内容从《伤寒论》每篇标题“辨××病脉证并治”来看,六经辨证是要辨别出病、脉、证的基本内容。

为了更全面地掌握六经辨证,就必须掌握六经病的具体情况。

兹将六经病及六经辨证的基本内容概括如下:一、太阳病太阳病为外感疾病的初期阶段。

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凡外感疾病初起出现此脉此症者,即可称其为太阳病。

太阳病有经证、腑证之分。

太阳经证因病者体质及感受邪气之不同,又分为中风与伤寒两大类型。

中风的主要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其病机为卫阳浮盛,卫外不固,营阴外泄。

伤寒的主要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其病机为风寒外束,卫阳郁遏,营阴凝滞。

太阳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

蓄水证是表邪不解,内入太阳之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职,故出现脉浮发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少腹满、脉浮数等。

蓄血证是表邪不解,循经入里化热,热与血结,血蓄下焦膀胱部位,其临床证候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其人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等。

此外,太阳病还有兼证,如太阳中风兼喘、兼汗漏不止、兼身疼痛等;又有因误治失治所导致的变证,如结胸、痞证、脏结、火逆等。

二、阳明病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正邪相争激烈,邪热极盛的阶段。

其证多属里实燥热性质,故阳明病以“胃家实”为提纲。

阳明病依据燥热与肠中糟柏结合与否,而有热证、实证之分。

如燥热虽盛,但未与肠中糟柏相结,而充斥内外,弥漫周身,出现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烦渴引饮者,称为阳明热证。

若燥热之邪与肠中槽柏相结,燥屎阻滞肠道,腑气不通,出现潮热、谵语、手足潭然汗出、腹满硬痛、不大便、脉沉实者,称为阳明实证。

另有胃热约束脾的转输功能而大便硬结,不更衣十日无所苦者,名为脾约证,亦属阳明实证范畴。

阳明病虽以里热燥实证为主,但也有由于里虚或中寒所导致的阳明寒证、虚证。

此外,阳明篇中还有发黄证、血热证等变证。

六经辩证中的传变顺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六经辩证中的传变顺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六经辩证中的传变顺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太阳病,⾸先是体表肌肤上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和太阳经所过的地⽅所现出来的证候,包括太阳伤风和太阳伤寒以及太阳温病等。

太阳病感冒,⾝体强壮的七天⼀般会⾃愈,如果⼀周不愈,病邪就会向⾥传了。

病邪传变,⾥传有两种, ⼀是⼊阳明, ⼀是⼊少阳。

阳明病阳明病就是邪进⼊胃及⼤肠系统, 病⼈会产⽣燥热, 所以⾝体强壮的⼈阳明病⽆寒症,全部是热症, ⽽且会饥饿,能吃,全⾝冒冷汗,全⾝热,且便秘, ⼤便排不出来。

表邪如果传⼊阳明的话, 病邪就不会再往⾥⾛, 到此为⽌。

分两种情况:⼀虽然发热出汗,⾯⽬通红,但是⼤便不⼲结,这时就⽤⽩虎汤。

如果在胃的下⽅有东西堵着的时候, 便秘, 肚⼦痛, 病⼈呈现的症状是朝⾷暮吐,说明这个东西堵在胃⾥⾯,这时候⽤⼤黄⽢草汤。

有的⼈表邪进⼊少阳,少阳如果没有治好的话, 就进⼊阴经。

阳是指外⾯,属于腑;阴是⾥⾯,指脏。

阴经就是进⼊肝⼼脾肺肾,进⼊内脏了。

少阳病。

进⼊少阳,也就是胆经和三焦经。

西医就是淋巴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症状是往来寒热,⼝苦、咽⼲甚⾄⽬眩。

在太阳的时候,病⼈只会觉得寒,怕冷怕风。

⽽进⼊少阳,病⼈会忽冷忽热,两个太阳⽳会间有疼痛,间有恶⼼呕吐,甚⾄⾝体转侧疼痛,有这些症状我们就知道病⼈得了少阳病。

有两种汤剂可以治疗,⼩柴胡汤及⼤柴胡汤。

太阴病。

疾病由阳转阴,先进⼊的就是⾜太阴, ⾜太阴就是进⼊脾脏,其实脾脏包含了西医所讲的胰脏,胰脏调节⾎醣,影响体重。

脾主少腹,⼤腹翩翩, 就是太阴寒湿太重,脾主肌⾁, 营养⾻节, 四肢;脾脏管饮⾷,胰脏管味觉。

吃东西有没有味道是胰脏在管,脾脏管饥饿。

如果脾弱不能治⽔,⾝体就会沉重,肚⼦胀,四肢胀,胃⼝不好。

平时不贪凉饮冷就会有⼀个好的太阴系统(营养系统),⼈就不容易⽣病。

少阴病。

太阴病没有治好, 则进⼊少阴。

少阴是指⼼脏和肾脏。

少阴病的症状是嗜眠,但欲寐,或者病邪⾃⼼包经进⼊⼼脏,必定是晚上失眠,睡不好,或者⼆便失常, 有时下痢,有时便秘。

【经典】阳明病

【经典】阳明病

【经典】阳明病阳明病,伤寒六经病之一。

为阳气亢盛,邪从热化最盛的极期阶段的伤寒。

证候性质属里实热。

一、临床表现简介《伤寒论》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衣,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清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喘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总结凡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证,就叫阳明病。

阳明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类;阳明经证是邪在胃中的病变;阳明腑证是邪在大肠的病变。

二、病理机制1.阳明经证: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于胃中,以致消烁津液,出现身热、汗出、口渴引饮、脉洪大等。

2.阳明腑证:外邪人里化热,与大肠的燥热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结成实,阻滞于中,即产生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脉沉实等证。

三、中医诊断当其高热散漫之际,则以寒凉药清热为治,所以阳明经证主要用清法,可选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热的方剂;若热与实结于大肠则以寒下药为治,急下存阴,争取时间,不使煎熬津液,所以腑证主要用下法,可选用苦寒泻下的方药。

1.阳明经证治法:阳明经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所以治宜石膏汤。

2.阳明腑证治法:阳明腑证是邪热已与大肠糟粕搏结成实热证。

治疗的目的是排除燥实,清肃里热。

由于病变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所以阳明腑证的治法有三个方子:调胃承气汤为泻下缓剂,是治疗腑实初起,结而未实,或津液受损以燥热为主的证候,小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实为主;大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燥实为主。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是一句有实践经验的中医谚语。

阳明病可以转变为太阴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强到减弱的表现,预后不良;太阴病也可以转变为阳明病,则表示抗病力由弱转强,预后佳良。

《伤寒六经求真》:第三篇阳明病篇第三章阳明病上越病势

《伤寒六经求真》:第三篇阳明病篇第三章阳明病上越病势

《伤寒六经求真》:第三篇阳明病篇第三章阳明病上越病势第三章阳明病上越病势阴明病是伤寒病在里病位引起的阳性抗御过程。

在阳明过程中,邪在上则表现上越的抗御趋势。

由于胃的功能特性,以呕吐为其抗御形式。

所以因其上越之趋势而用吐法以祛除病理物质。

即所谓“因势利导”的祛邪法。

1、“病如桂枝证,头不疼,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

不得息——此为胸有寒也。

——当吐之,宜瓜蒂散。

”伤寒阳明上越病势三条瓜蒂散证都不在阳明篇中。

此条因有“病如桂枝证”五字误入太阳篇中。

下条因有“手足寒”一证而误入少阴篇中。

其余一条因有“手足厥冷”一证而误入厥阴篇中。

凡此三条,从病理的观点看,三条瓜蒂散证有同一的里病位和阳性病质。

同一的上越病势,而用同一的方法、药物。

这足以说明它们不是太阳少阴厥阴三经证候。

那幺为什幺不列在阳明而错落于三经呢?这是不难理解的:《伤寒论》代远年湮,本来的面目已不可见。

千余年来几经篡改,篇目零乱。

如果于其病理的联系中研究其来龙去脉,恢复其本来面目,也并非不可能。

蒂散三条错落于太阳、少阴、厥阴三经的原因,也便是其错出阳明篇的原因。

本条为什幺错入太阳篇呢?因本条未冠有阳明病的字样,而冠以“病如桂枝症”所以误入太阳。

同时又“寸脉微浮”。

这很容易被浅人误认为太阳病。

然而“如桂枝证”已说明不是桂枝证。

脉浮表明发热,而头不疼项不强,心下烦满,哪里是桂枝汤证呢!既无头疼恶寒之表证,而有心下烦满、痞硬之里证,又有脉浮发热之阳性反应,其病位在里的阳性过程可知了。

文中说“胸中痞硬”,即是胃中痞硬。

因胃居心下,上连食道,出胸中至咽喉。

胃中的抗御反应直接影响到胸中。

说胸中实指胃中。

这也如结胸证的说法:“小结胸正在心下”,“若心下满而硬疼者此为结胸也”。

仲景文例如此。

如果确认为病位在里为阳性过程,完全符“胃家实”的病机,再看其“气上冲咽喉不得息”的欲吐之病势,因势催吐的祛邪方法,自是阳明过程无疑。

文中“此为有寒也”一句是后人所加注语。

六经辨证:阳明病

六经辨证:阳明病

六经辨证:阳明病
阳明病症是外感热病邪正斗争最激烈的阶段,病邪已由寒化热,病位也由表入里,主要在阳明经及肠胃,主要临床表现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但恶热,不大便,腹胀痛等。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阳明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阳明腑证:本证是里热炽盛,肠胃有实热之邪结聚所致的病症。

辨证注意点:本证为里实热证,抓住主要临床表现,尤以日哺潮热,大便不通为主要见症。

阳明病为邪正斗争最激烈的阶段,随着病程的进展,若正气出现不足,病邪亦逐步消退,可向少阳病发展。

2)阳明经证:本证是里热炽盛,热邪充斥阳明经所致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壮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烦渴,脉洪大,舌红,苔薄白或薄黄。

也有归纳为“四大症”的,即身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

病机分析:本证以热邪充斥阳明经为特征。

里热炽盛,热邪充斥阳明经故壮热;热盛迫津外泄则汗出;病邪已由寒化热,由表入里且里热炽盛,故不恶寒反恶热,不恶寒是区别太阳表证与阳明里证的主要标志;热盛伤津则烦渴;里热炽盛,邪正斗争激烈,故脉洪大,表示病还在继续发展;舌红,苔薄白或薄黄,均为邪在气分,里热炽盛的征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

本证当与太阳中风证辨别,两者均有发热、汗出等症状,其主要区别是有无恶寒这一症状,恶寒者为表证未解属太阳中风证,不恶寒而反恶热者为本证。

辨证注意点:本证属里实热证,抓住主要临床表现“四大症”,在排除表证的前提下即可诊断。

六经方证汇总—阳明病方证

六经方证汇总—阳明病方证

六经方证汇总—阳明病方证| 导读:前面的推送中我们分享过太阳病(53首)和少阴病(16首)方证汇总,本期带来阳明病的方证汇总,共计89首方证,其中太阳阳明21首,少阳阳明3首,正阳阳明64首。

兹分享与各位同道。

(编辑:木易火耳)胡希恕经方医学阳明病共计89首方证(太阳阳明21首,少阳阳明3首,正阳阳明64首),是仲景主要论述阳明病的证治,其方药概为清里热,其适应证概为里阳热证。

因此,胡希恕先生把阳明病定名为里阳证。

这里要注意的是,89首方证中有不少虽具里阳证,但不具里实证,如栀子豉汤、百合地黄汤、白虎加人参汤等方证,那为什么仲景把阳明病提纲定为“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呢?这是因为临床所见,胃家实是阳明病的最突出的特征,不但其形成如此,而且症状表现皆是如此。

如论中有很多条文论述不正确的治疗造成津液伤损,或误治热传里致使里热结实,即呈胃家实证。

也就是说,阳明病的主要病机是里热津伤,以至呈胃家实,可知胃家实的形成有其邪热之因,亦有正虚(津血)之因。

清里热、护津、生津液是防治胃家实的主要原则。

因此,在胃家实形成后,用瓜蒂散、大柴胡汤、承气汤类吐、下,急驱其邪实,当胃家实未形成前用大青龙汤、白虎汤等清里外之热以防胃家实,当津血虚明确时,用白虎加人参汤、百合地黄汤等养胃生津血,以防燥结成胃家实,即89个方证皆围绕了胃家实这个中心,而皆呈里阳证,这便是阳明病的实质。

这里要注意:仲景在第6条指出了温病的概念、定义,具体治疗方证未再标以温病论述,但有关温病的症状特点在阳明病篇详有论述,读懂仲景对阳明病的证治,自然清楚各种表现的温病证治。

简而言之,温病的证治尽在阳明病证治之中。

不过这里还要强调一下,温病与伤寒、中风、结胸等中医病名一样,都是据人体患病后的症状反应所定,确切的说应称为证,它不同于西医的诊断病名。

如SARS,是西医可明确界定的传染病的诊断病名,它有明确的病因,有其发病的症状规律和特征,但发于不同的病人身上、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候等条件下,可发作不同的证候,有的可能表现为伤寒,有的可能是风温,有的可能是太阳阳明合病,有的可能是阳明病,有的可能是少阳阳明合病……显然把SARS泛指为温病,或两者划等号是不正确的。

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之阳明经用药浅解

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之阳明经用药浅解

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之阳明经用药浅解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病多与血热气实有关,胃又为水谷之海,病多与饮食有关,以降为顺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胃家包含胃与大肠。

病机问曰:何源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

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阳明病本质上就是津液与胃和大肠的关系主要涉及的方剂有1,栀子豉汤,栀子,豆豉,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侬。

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失眠伴有烦躁者腹胀加厚朴,阳虚加干姜2,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三阳合病,腹满(阳明)、身重(太阳),难以转侧(少阳,少阳经行身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

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脾虚,背微恶寒加人参,骨节痛烦,热痹加桂枝,解毒合五味消毒饮3,诸承气汤类,主药是大黄,芒硝。

便秘等下次再写,内容比较多4,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

大黄牡丹汤主之。

5,抵挡汤,大黄甘遂汤,阳明蓄血证6,茯苓甘草汤,茯苓泽泻汤,己椒苈黄丸,甘遂半夏汤,木防己汤,属阳明水气。

7,大半夏汤,半夏,人参,白蜜。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虚寒胃反。

8,小半夏汤,半夏,生姜。

心下有支饮,诸呕吐,谷不得下者。

眩晕,心悸加茯苓9,半夏厚朴汤,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阳明神志病,生姜半夏汤,心中溃溃然无奈者。

半夏厚朴汤,梅核气,胃食管反流病属阳虚寒湿者。

10,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栀子柏皮汤,湿热发黄。

阳明病主药是石膏,半夏,大黄在经石膏配知母,白虎汤,四大证,在腑用大黄配芒硝,诸承气汤方。

气机不利用半夏,配生姜或厚朴,半夏厚朴汤,大小半夏汤。

石膏配大黄,宣肺通腑,宣白承气汤,生石膏生大黄苦杏仁瓜蒌皮石膏配半夏,气阴两伤,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粳米。

伤寒六经求真里证阳明、太阴

伤寒六经求真里证阳明、太阴

伤寒六经求真里证阳明、太阴
阳明病是伤寒胃肠病位的阳性过程。

如阳明提纲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胃家赅言胃肠,“邪气盛则实”。

阳明赅发热,胃肠为躯体的里面。

所以仲景称阳明为里病,亦是与表病相对而言。

提纲中胃家指出病位,实乃是邪气盛而正气充实之谓,这正是阳明病的特征。

阳明提纲指出了胃肠病位的阳性抗御过程。

胃肠病位的阴性过程为太阴病。

如太阴提纲说:“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疼。


又说:“太阴为病脉弱。


弱脉是沉细无力之象,乃气虚血亏的脉征。

在气虚血亏的状况下而吐利腹疼自是胃肠病为阴性病理过程。

里证阴阳转化
阳明与太阴是同一胃肠病位依功能盛衰而分化的两性过程。

在症状表现上俱是阴阳相对的性质。

如阳明发热而渴,太阴手足冷不渴。

阳明大便硬,太阴自下利。

阳明脉洪大滑数,太阴脉沉细无力。

太阴与阳明也因功能进退而相互转化。

例如:“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也。


这是太阴病胃肠功能增进而转化阳明的例。

再如:“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

攻之利不止者死,利
止者愈。


这是阳明病伤害胃气而致胃肠功能衰退而转化太阴的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经辩证之阳明病一、阳明病定位定性阳明病是三阳的里病系统,人体胃肠系统皆属于里。

阳明病主胃家而统气津。

病位:在三阳之里,此病证反应即病邪引发证候所反应的部位,而不是病变所在的部位。

病性:属于里阳(热)。

病态:属于里实热证,包括里热伴有里实(里热、里结、里燥)的阳明内证和里热而无里实的阳明外证(外热、外结、外燥)。

二、阳明病提纲证条文析义1.条文基本含义《伤寒论》第180条所说的:“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本条是阳明病的提纲,即正阳阳明的主症。

所谓“正阳阳明”,即《伤寒论》第179条所说:“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

”胃家实:胃家实,就是指里热,既包括阳明腑实证,也包括阳明里热而未结实的阳明外证。

胡希恕先生说:“所谓阳明病就是邪充斥于胃肠之里的这么一种病,这就叫胃家实。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阳明病不仅有因邪入于里伤损津液、胃中干燥而致大便燥结,腹胀腹痛,谵语潮热,盗汗等中下焦的腑实证,即承气汤证;也有邪结上焦的结胸证,即陷胸汤证;还会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口燥烦渴的阳明外证,也就是阳明中风证。

胃家实的“实”,是阳明病提纲证的重点。

由《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实”可知,这个胃家“实”就是胃家的邪热盛实。

这个邪热盛实,既指有热而无积滞的无形实热,又指有热而有积滞的有形实热,但不论是无形实热还是有形实热,都会伤耗津液。

所以,阳明病胃家实涉及三焦的阳明实热。

阳明胃家实还可导致脑病症状,如神昏谵语、直视等症。

“胃家”指胃肠,《灵枢·本输》篇也有论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

”阳明胃家邪实热盛,肠腑之气不通,热浊上攻扰乱心神则神昏谵语,阳明热盛伤津,津气不荣于目则直视,如《伤寒论》210条所说:“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有关阳明病胃家实对大脑的影响,现代医学也有类似的论述。

现代医学有脑肠轴理论和脑肠肽概念,对脑与胃肠道相互作用的认识及胃肠道影响脑功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研究表明,胃肠道是在复杂的神经系统支配下发挥功能的一个整体。

一方面,胃肠道受丘脑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另一方面,胃肠道本身尚有自动调节的神经系统,即肠肌间神经丛与黏膜下神经丛,且总数与脊髓神经元相仿。

许多存在于胃肠道内的肽类激素也存在于脑内,作为神经信息的遗传物质,故称为“脑肠肽”。

这可能就是神经系统与胃肠系统之间存在的一种引起生长激素释放的多肽,主要由胃黏膜产生,可调节胃肠运动功能和能量代谢,影响心脑血管功能。

2.阳明病证候主要特点:发热不恶寒。

阳明病主要证候: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胃家实,日晡潮热,大便秘结,谵语,心中懊而烦,腹满痛,拒按,按之硬,发热汗多,或手足濈然汗出(热、燥、烦、满、实、大便难)。

阳明病病机:里热亢盛,热实内结,热盛津伤。

阳明病的核心病机:实热伤津。

阳明病治则:清法,下法。

阳明亦分里外证证治要点必厘清三、阳明病主要分为阳明外证(热证)和阳明腑实证。

1、阳明病外证(阳明中风证)《伤寒论》第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病的特征是里热实证而不恶寒,胃中干燥,大便难,但还有反映在机体外部的证候表现——身热。

因为阳明为里热证,里热亢盛,内外充斥,故全身发热、恶热,热从里蒸腾于外而汗自出。

2、、关于白虎汤证的思考《伤寒论》176条:“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关于这条,自古以来,颇多争议。

我们研读《伤寒论》,一定要深入到条文的意境,前后互参,解析一定要贴近张仲景思维和条文叙述习惯,现在谈谈我对这一条的思考。

(1)有关白虎汤证脉证的古今医家主要注述观点有认为是“白通汤证”者,如《金匮玉函经》云:“伤寒脉浮滑,而表热里寒者,白通汤主之。

”王叔和注语谓:“旧云白通汤,一云白虎汤,恐非。

”近代医家陆渊雷《伤寒论今释》说:“原注谓《千金翼》作白通汤,疑《千金翼》乃《玉函经》之误。

”有认为是“表里俱热者”,如林亿在该条注曰:“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

”清代医家柯琴《伤寒来苏集》中说:“旧本作里有寒者误,此虽表里并言,而重在里热,所谓结热在里,表里似热者也。

”有认为是错简者,如程郊倩《伤寒论后条辨》说:“此处表里二字错简。

”有认为是脱漏误抄者,如林亿注曰:“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之字差矣。

”清代医家钱潢《伤寒溯源集》谓:“此条脉浮,则风邪在里,不应即用白虎汤。

脉滑则实热在里,又不应云里有寒矣,而以白虎汤主之,其义未详。

恐有舛误脱落。

”有认为此处“寒”字为“邪”字,如《医宗金鉴》中有王三阳云:经文寒字当邪字讲,亦热也。

”上述种种争议,归其一点,都认为此条文“白虎汤主之”有误。

(2)白虎汤证条文有三层含义:一是教人注重天人相应的整体性与宏观性。

二是教人鉴别诊断。

三是教人分辨阳明证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层次。

①关于注重天人相应的整体性与宏观性脉浮为表热,亦即外热,脉滑既主阳气有余之热,即身热,也主痰饮。

176条“表有热”为阳明外证,即外有身热,指太阳表证已罢而病传阳明,阳明初起阶段,只表现为阳明外证,外恶热而尚未里热结实。

“里有寒”是指里有水饮,饮本于寒,《伤寒》之“寒”多含“饮”之意,正如《伤寒论》139条用“寒分”代指水饮。

身大热怎么会有水饮呢?人身生理为阴阳平和之体,得病则寒热互见,基本上无纯阳纯阴证者。

人素有饮,外大热,胃气津液趋外抗热邪,而里则是相对虚寒的。

天人相应,大自然的夏天,外热难当,地表热气蒸人,而地下水却是寒凉的,如夏天的井水是冰凉的。

所以夏天气候虽热,人应饮温热之水而不宜大量饮冷水以防寒凉伤中,正所谓“春夏养阳”。

而人身与大自然相通应,生理上人身夏天表热而里寒,病理上身大热而里寒饮。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讲“脉浮而细滑,伤饮”,此“脉浮而细滑”与176条所述之“脉浮滑”基本相同,说明176条有里伤饮,即“里有寒”。

再者,《伤寒论》194条说:“阳明病,不能食名,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这说明,阳明热证原本有胃中虚冷的一面,即“里有寒”,所以不能攻其热,“这个攻,都指的大承气汤”(《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但不妨碍清法,可用白虎汤,白虎汤是清热而非攻热。

《伤寒论》169条说:“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这里的“背微恶寒”,是胃中留饮所致。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背相对于胃部,胃有饮邪积聚日久(留饮),寒饮通过背部腧穴的反应,就有寒凉的感觉,这也佐证了白虎汤证是“里有寒”的。

②白虎汤证条文有鉴别意义从《伤寒论》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分析来看,也可证明“脉滑”是白虎汤证之脉,但此条的“里有热”与176条的“里有寒”并不矛盾,是教人鉴别证候的,仲圣常用类似的行文方式教人以鉴别诊断。

“脉滑而厥”,里热甚而外厥冷,是提示我们辨别真热假寒证的。

“里有热”,指的是阳明外证而用白虎汤清热,而不是阳明里实证用承气汤攻热。

白虎汤证为阳明中风,外证(表有热)身大热而里并未大热结实,会有里虚停饮(里有寒),但并不影响用白虎汤以清阳明无形之热。

《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说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有作“苦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

”明代医家缪希雍《本草经疏》说石膏:“《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者,以诸病皆由足阳明胃经邪热炽盛所致。

惟喘息咽热,略兼手太阴病。

此药能散阳明之邪热,降手太阴之痰热,故悉主之也。

”由这些论述可知,石膏非大寒而是微寒,辛能解肌发散,以治阳明外证中风之热邪上逆外发与热邪结聚;寒能清热即收降阳热,并有消痰化饮之功。

《本经》说知母:“味苦寒。

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知母味苦寒而质柔润,苦寒清热泻火,质润滋津润燥,邪热清又得润则津液得救,故知母不仅化水饮为津液,补不足益气,并在救津的同时还能清利水饮。

所以知母与石膏相伍,清中有润,润中有散,清润之中又能利水而治疗“表有热,里有寒”之外热里饮,是为佳配。

炙甘草、粳米养胃气补津液,以防寒凉伤中,又可顾护中焦胃气。

阳明外证之热即使里有寒饮并不惧用白虎汤。

四、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承气汤证是阳明证的三个阶段和层次,白虎汤证是白虎加人参汤证和承气汤证的一个层次,即一个过渡证(阶段)。

白虎汤证是外有热,即“表有热”,里尚有或素有寒饮,并无“口渴”之象,到白虎加人参汤证时,已经有“口渴”之象。

所以,《伤寒论》169条说:“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证比白虎汤证之热又进一步,已经津伤而渴,但仍然有一定的寒饮,即“背微恶寒”。

《伤寒论》168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表证七八日,误吐误下,津液大伤,病传阳明,此时里热外蒸,口渴舌燥而烦,并因卫津不足以卫外而怕风。

此“表里俱热”仍是阳明中风外证,未达阳明里热结实的程度,但此证之热已经伤津而渴,所以用白虎加人参汤,以人参之甘微寒清热补津止渴并除水饮。

正如《伤寒论》170条所说:“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

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脉浮”也与176条之“脉浮”一样,为阳明外证而非表证。

到了承气汤证阶段或层次,才是真正的表里俱热,大热无寒而津大伤。

因伤寒误治,过度发汗、利小便、吐下而伤津,津大伤而里热结实,胃中津燥,申酉戌之时高热,谵语,汗多,烦躁,腹胀满或满痛,大便硬难。

正如《伤寒论》179条所说:“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此热燥烦满谵语大便实等症,亟须承气汤攻热而急下救津。

我在临床上所治阳明外证中风高热不恶寒、汗出,或伴头身疼痛等症者不少,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或白虎加桂枝汤,从不避里有轻度寒饮或素有寒饮者,疗效很好。

(1)白虎汤证辨证要点: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渴欲饮水,喜凉饮,或心烦,或背微恶寒,或表里俱热,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舌质红或红绛,舌苔黄腻,脉滑数,或粗大有力,浮滑,洪滑等。

证候特征:身热,恶热不恶寒,汗自出。

病机:里热亢盛,有或无轻度寒饮。

核心病机:热盛气壅。

治则:辛寒清热(清法)。

方药:白虎汤方(《伤寒论》第176条等),或白虎加人参汤方(《伤寒论》第168条等)。

白虎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